1 ) run for your life
有關鍵情節(jié)透露
run for your life 這是mickey給martha最后的忠告
最后一集 終于clive變成了原來放蕩不羈愛情色的clive,martha卻不再是那個機智的QC
唇紅齒白 干凈利落的短發(fā) 誰說martha是倏爾一變呢 難道忘記了成為QC之后 在第二季里丟棄了的手拉車 和精致的high heels
EP06 keep out
7'
- So you can't say where it was from.
- I was told.
- You were told? Sorry, sorry, sorry. You were told?
When things go wrong, this is how they go wrong.
- I'm sorry?
- This prosecution, these police officers, you.
- What are you all saying?
- We've found our man, now let's make the evidence fit.
Well, that is the wrong way round and this is how miscarriages of justice happen.
It should be "- look at the evidence
- and see who fits it. "
- Is this a speech?
- It's a description of everything that's wrong with the prosecution and police culture in this country.
- Just put your case, Miss Costello.
- You can't be sure it was a 9mm pistol because you need the cartridge for that.
The striations caused by its journey down the barrel of the gun tell you what the weapon was.
So you can't say what this type of gun was,
and anyway, you don't know how rare a 9mm pistol is in the UK
because your statistical database is too narrow.
-And that was all performance.
Ask the question, sit down before it can be answered
and then the question becomes the answer.
It's a dishonest technique.
What I should have said is that Miss Costello is doing her job,
which, unless she believes everything her clients tell her,
means her working life is one big performance.
Jamming a square peg in a round hole.
33'
I knew I was a grown-up from the age of about five,
because I thought all other children were wasting their time - being children.
That's the thing about the Catholic faith.
Teaches you to take life seriously.
You pay attention.
My fifth birthday. I'm trying to find the courage to dive in.
I remember it as if it was yesterday.
It's the last moment in my life
before I started to think about death.
Everybody goes, Billy.
There are three things that matter.
The manner of your going.
What you leave behind.
And where you're going afterwards.
48'
You lose your heart to every case you take, don't you?
Passion, conviction, fearlessness.
All of them admirable qualities,
and all of them qualities shared by DCI Fitzpatrick.
- He's... - The other side of the same coin.
- No. - You only see what you need to see.
Look at the jacket.
- What?
- The blood on the sleeve means Sean's guilty, doesn't it?
Fitzpatrick wins, you lose.
The blood on the right sleeve.
The wound behind the left ear.
The killer's left-handed. Sean isn't.
You win.
- I didn't think... - No, you didn't.
You lost a game you could have won.
- Game? - And there's another game to play tomorrow
and, like all games, it's about winning and losing,
and that means everyone in it is corrupted.
After years a lawyer...
..Finally...
..At the death...
I've stopped playing the game and I told the truth.
I can't tell you how good that feels.
- What are you saying?
- I'm telling you.
Begging you.
Walk away.
No. Run.
Run for your life.
Martha.
EP03 Things don't add up
3季應當合并為一個整體來看,1季著重一個律師的成長,2季著重一個律師的職業(yè)技能,3季著重一個律師的職業(yè)操守和愛情,這個律師當然是MC。
這一集非常豐富,從PTSD,到天主教義,到偉大的母愛,這種“剝洋蔥”式的故事講述,最終能把故事圓滿了,不容易。
1'28 day's already been seized, strip-searched and sentenced.
4'21 I always thought you were a great loss to Parliament, Billy.
I can just see you whipping the backbenchers into voting for some illegal war without them ever quite knowing what they were voting for.
4'40 She's a cross between Mother Teresa, Martin Luther King and a small Rottweiler.
5'12 You have lots in common, you and Elizabeth.
Brave, strong...
- Pale. - Pale.
- Surrounded by men. - Surrounded by men.
Saying no to all of them.
6'10 You can argue about an individual's right to die, but not putting murder on the indictment here would send a huge message. It could open the floodgates to anyone who wants to...finish off a burdensome relative.We, the law,can't allow that to happen.
6'30
"Tomorrow and tomorrow and tomorrow
creeps in this petty pace from day to day
to the last syllable of recorded time.
And all our yesterdays
have lighted fools the way to dusty death.
Out, out, brief candle."
express a desire to die.
18'39
While none of us can be anything but profoundly moved by the tragedy of the situation that Joanna Stephens found herself in,or by the desperately hard situation that Sarah Stephens faced...no-one,has the right...to play God.
adjusting to her new circumstances.
I take instructions from my client,
whereas you take instructions from a supernatural entity
that can't be cross-examined,
but whose wisdom you ask us to take as read?
Don't ever do what I'm about to.
EP02 U don't Know Football
Jordan成了英格蘭足球史上一個出柜的運動員 雖然是在電視劇里 而且只是對自己的律師
Martha這一回第一次表現(xiàn)出比較感性的態(tài)度 詢問client究竟怎么辯論 Clive和Martha末尾的drama 也印證了Martha對于client的態(tài)度
(27‘)實際上這一集講work and family多一點 上一回Bill的醫(yī)師講到他會哭得多一點 這一回就哭了兩次 You'll be there forever. 是大家對他的認可 也或許就是他自己對Shoe Lane的態(tài)度
Ps. Jack吃的是什么 (ˉ﹃ˉ)看起來就好好吃
EP01 Leave Me Alone
一部劇能夠成功不僅需要情節(jié)的推進 主角的表現(xiàn) 臺詞的雕琢 很大程度上需要配角的支撐 比如這一集的CW 本來沒什么表演(32‘)但是白色窗帷吹拂著 她put the exact date when she lost her chance for motherhood 作為QC 還需要怎么樣的drama 怎樣的表演呢?
和韓劇相比 英劇真是太簡練了 不需要街拍一樣的秀服裝 每一幀都在推動情節(jié) (48’)比如Ruby看著Shoe Lane 而Marsha從反方向走過來 被告知David losing himself的事實 而dad又恰巧走過來 不難猜測Rudy需要怎樣的勇氣來告訴他這個殘酷的事實 哎……
副線Billy的情節(jié)也很靈動 真是內容豐富!
Ps (7‘)我真以為他們會在法庭上做愛呢
2 ) 這劇評很不錯,轉載
第一季以及第三季都是連貫的,連貫起來是個完整的故事。
第一季這是觀眾入門,你看的熱血沸騰,而且非常感性,這是瑪莎擅長的,也是觀眾看劇的情感切入,正義加情感,無罪推定,觀眾立即站在瑪莎的視覺,理解一些。但是真正的事實掩藏在局里,是顯而易見的,就是觀眾的情感視角,所以并不被察覺,她的原則其實和法律有矛盾之處。但是它是逐漸遞進的,隨著觀眾對司法的了解而遞進,觀眾將變的專業(yè),當專業(yè)過后,才能引入矛盾和思考。
第一季我們看到了瑪莎的無可爭議的辯論,我們完全信任她。第一季全部都是法律的信仰。
第二季是關于信仰和事實。這里引入了一個重要的角色的動搖,那就是比利。
瑪莎代表了信仰,比利是經(jīng)紀人,他的工作是深入到現(xiàn)實生活里,他的信念支持是法律的信仰。如果他是一個完全信仰法律的人為什么他不去做律師呢。當然他有自己現(xiàn)實的一部分?,斏阅芎翢o顧忌的行駛正義,是比利給了她一個發(fā)揮的舞臺。當很多律師都在現(xiàn)實和信仰里平衡時,只有瑪莎沒有。我們覺得瑪莎是對的。就像我們很多的理想不現(xiàn)實,但我們覺得應該義無反顧。但比利如果倒了,她就沒有發(fā)揮的舞臺,變得很局限。她知道,所以在后面她開始介入事務所的投票之類的,挺比利。
瑪莎在上一季,我們看到她的情感牌。她是個重視情感的人,比利是她非常重要的人。當比利陷入陷阱的時候,她是一定要救的,她在法律面前,必須權衡利弊得失,每個人都要這樣,無論是被控訴的還是起訴的還是律師,還是經(jīng)紀人,她陷入泥潭拯救了比利而順利脫逃。她險勝,但是比利在這里就到了極限。
第三季是瑪莎的極限。同樣是情感,她勝利在于情感,但敗也敗在這里,太看重情感而忽略真實。她的初戀,她一直被他那句深深的吻她令他覺得仿佛到了天堂而陶醉,二十年后,他們提起這個心動的時刻,瑪莎的念舊情,其實一下子爆發(fā)了,他輕易地相信了他。其實呢,事實呢,其實這只是那個男的招數(shù)。接下來那個米奇就玩弄了一個關于事實的招數(shù),可是瑪莎必須要救初戀的信念高于一切,她這個時候是利用了法律的。于是在最后,我們看到了所有的人其實都可以玩弄法律為了想要的事實,包括要捍衛(wèi)它的最好的律師,也有低頭的時候,這是人的局限。法律是死的,必須由人來行使,這是法律的局限。
終于我們看到了一個律師的極限,一個人定的社會規(guī)律(法律)的局限。
全篇結束。留下來了一個問題,法律并不能成為唯一的衡量人性,懲罰利弊的考量,那么是什么呢?我們怎么知道,這只能由觀眾們去尋找了。
3 ) 再見 Martha
第三季開頭,martha一如既往的全力以赴為客戶辯論,不斷的找尋著客戶無罪的證據(jù)。到了幫助恐怖襲擊的學生的那個案子,在martha的幫助下,學生最終成功的沒有被引渡到美國,相當于not guilty。最后clive告訴martha,那個學生確實幫助了恐怖襲擊,在空曠的大廳里,martha呆看著學生離開。覺得那個時候martha的心里有東西在慢慢的倒塌。
然后最后一個案子,幫助前男友,在法庭上不斷的發(fā)現(xiàn)前男友的謊言。他們回憶起來都會笑的情話,原來不僅僅是屬于她,被他說給很多別的女生聽。在這個案子里,martha真的不是原來的martha了,她不再冷靜,完全沒有找不到突破口。即使認為前男友是無罪的,但是又在發(fā)現(xiàn)預訂周圍房間的名字都是高中同學后,慌亂的跑出去吸煙聽歌,試圖鎮(zhèn)定下來。
在這個案子中,martha擁有的東西在一件一件的失去,billy癌癥的擴散, clive的渣, 然后前男友被判有罪。最后發(fā)現(xiàn)因為自己的失誤,遺漏了關鍵的證據(jù),導致無罪的前男友有罪,之前很多次幫助有罪的客戶得到無罪的結果,卻讓真正無罪的在乎的人被判有罪。
martha說的最后一個臺詞是 Who am I, 之后是她離開鞋巷, 沉默的走在大街上。最后martha聽到billy喊的“miss”,回頭。之后在billy&jack看來,martha就這樣消失了。
再見martha
4 ) 一篇本來是短評的小粉絲碎碎念…
因為自己手賤在看正片之前看了好多影評,發(fā)現(xiàn)最后是個沉重的結局,所以拖了好久也沒有看完這一季…從一年半前開始Martha就成為了我的女神,堅強勇敢,一往無前,即便孤立無援也從不低頭。這一季鏡頭開始zoom in,她法庭之下的脆弱越來越多的暴露在我們面前,有時我也忍不住想要責怪她,為什么就是這么一條道走到黑呢?為什么不愿意看看事情的另一面?為什么為了client,自己的生活都要不管不顧了?能不能聽聽為你著想的人是怎么說的?甚至到最后一集,Martha的法庭辯護我都是快進著看完的,要知道第二季那個打手案的陳詞我可是翻來覆去又記下來地看了好多遍啊??墒牵钡骄巹⊥高^Micky之口告訴我,我也是一廂情愿地在將Sean錯認為兇手,我才恍然大悟,原來,誰又不是在感情用事地面對他人呢,而感性本就是人心的常態(tài)啊。Martha為了做prosecution付出了自己最好的青春年華,她的生命被分割在了一個一個的client上,法庭上交叉盤問時極度細致的邏輯性和陳詞時慷慨激昂的熱忱,就這樣矛盾又光芒萬丈地集中在她的身上。我突然覺得這個結局也不那么遺憾了,或許就像她和Sean說的,她就是突然想家了,回家去休息了呢。Martha在silk這條路上已經(jīng)走到了極致,那么就這樣進入人生的下一個階段,尋找新的自我,也沒什么不好的吧。我的女神作為silk是永遠的一個傳奇,是特蕾莎修女,是馬丁路德金,但即便不再是silk了,她也依然是那個善良、慈愛、誠懇的Martha呀。
5 ) 女神是恰好超脫的碧池
千鈞一發(fā)的時刻,只有主角光環(huán)能拯救。同時看《SILK》和《The Good Wife》起碼讓我明白,永遠不要低估一集律政劇的最后十分鐘,那是光芒集中放射的時候。
于是,就任由這樣的光芒放射了整整兩季零五集,Martha蒼白的臉繃得線條分明,紅唇微啟擲地有聲,英音是有多好聽,回蕩在法庭的木桌木椅之間,傳遞著冰冷又熱烈的理性。
是從她每次都讓client望著她的眼睛,洞穿真相,識辨罪行真?zhèn)伍_始。
是從習慣她一絲不茍的妝容,墨鏡,與開得飛快的跑車開始。
是從知道她會在不鎮(zhèn)靜時匆匆忙忙塞上耳機,也會忘情舞蹈開始。
是從發(fā)現(xiàn)她看billy的眼神總會多一絲柔情開始。
是從印刻下她抱著一堆材料,讀著一桌子材料,拖著一行李箱材料開始。
是從感嘆她駕馭得了一本正經(jīng)孜孜追求的表情,也駕馭得了不設防的爽朗笑顏開始。
Martha越來越女神,光芒越來越強烈,直到越來越多女人出來搶戲,越來越多NPC開始鬧幺蛾子。
第三季了,這部劇從主角模式逐漸切換到了群像模式,也開始從事件的殘忍過渡到人生的殘忍,你可以與活著的人爭逐利益,卻無法與將死之人談論悲喜。
主角的光環(huán)在看劇的人心中最亮的時候,也是所有人的光環(huán)被打開的時候,你回想一下,Miss Warwick的堅毅表情,哪怕是拿起酒瓶子時帥呆的自在樣子,跟Martha何其相似;Clive庭上舉重若輕的風范絲毫不遜于Martha,Harriet這位第三季官方碧池施行想法時的雷厲風行,眼睛里那種逼人的光何嘗不曾射瞎雙眼震撼人心,更不要說辦公室里的NPC們,做出令人驚詫的選擇,袒露沒人敢提的隱情,錯愕在別人的痛失里,劇終了好歹有個交代,存在感刷刷地就來了。突然想起《The Good Wife》里的律師們,甚至Legal High的古美門和黛,他們沒日沒夜地埋首在材料里,奔忙在現(xiàn)場間,拼湊整理一個可以用來解釋的框架,但舊舊的肅穆的法庭里橫沖直撞的,是證據(jù)證言的點,是串起來的線,卻從來看不見完整的空間,正如那個或許曾經(jīng)被想起,又或許被丟棄一旁的Truth。Professional自身就是一種高高在上的尊嚴,在一個行業(yè)里從junior開始熬起,戰(zhàn)戰(zhàn)兢兢,滿心忐忑,擔心自己不夠內行,mentor的心意不是你想猜,想猜就能猜,peer的機遇不是你想有,想有就能有。幾十年熬成Martha的銳利,熬成Clive的圓滑,熬成Warwick的技巧之后,路途漸坦,視野漸寬,無暇感嘆。
那時他們都已是舉足輕重的角色。
那時他們都還是驍勇善戰(zhàn),巧舌如簧,響當當一隊好碧池。聽說默認用碧池模式活著,才不會是任人欺負的傻瓜,反正人人皆有碧池的一面,誰也不能指責誰。
但某個時候,世界會給有的人開另一扇門。
Micky在死亡之門前看到了他覺得matter的三件事,以何種方式死亡,留下的還有什么,死了之后去到哪里。Billy不想看到這扇門,拼命擋住自己的眼睛,掙扎,喪氣,操最后一次苦心。
然而世界給了Martha一個舊愛的相逢,一次失靈的判斷,一顆愈加糾結的內心。人在糾結的時候往往最容易瞎堅定,最后一集,就看著Martha一步步執(zhí)拗地走向迷局的盡頭,眼睛里卻越來越多柔情。從前覺得,控方在她的精彩辯論面前是多么無力,而這次,眼看無力的變成了她自己。
辦公室沒有了Billy也運轉得很好,沒有了Martha也不會空蕩。
將嚴肅的追求荒于嬉鬧,使空曠的舞臺繁花錦簇,獨獨在生死議題面前緘口不言,假裝所懼怕的東西都煙消云散了,假裝所追求的事物還生機勃勃。人終究也是個活物,談溫拿之路,談世間功名,談紅塵八卦,到底超越不了物種與生命的界線,不越界,便可說為人之內行話,為一切真真假假、來來往往而慷慨陳詞。
我滿懷期待看著Martha從選舉的人群中走到前面,好奇她會說些什么。她面對同樣期待的大家,睜大眼睛問,Who am I ?
以前跟小伙伴們閑聊,說,一定要在職業(yè)規(guī)劃里加上一條,那就是在達到目標后金盆洗手,往后潛心研制獨門奶茶配方度過余生。想是,若能達到目標,想必已經(jīng)對所在的行業(yè)失望透頂,各種見怪不怪,麻木不仁,可把膽戰(zhàn)心驚、重重疑云加上一肚子八卦都化為笑談。很多年前,等一個機遇入戲,很多年后,同樣等一個機遇出戲。
不知道女神最后逃到了哪里,她開始想家,開始沒有了憤怒錯愕,剩下平靜的表情,瘦削的身板在傍晚的繁忙街道邊直直挺立。
熟悉而繁忙的shoe lane,女神蹤影不再,主角光環(huán)徹底淡入夜色。
而那些繼續(xù)奔走的碧池們,將帶給這個世界更加光明的未來。
6 ) 最后十幾分鐘,值得為它寫一篇文章
說實話,第三季前面幾集都看得我有點反感女主角了,一再違背自己的原則,且偏執(zhí)到幾近歇斯底里。然而這最后一集的最后十幾分鐘,編劇把她從云端上拉了回來又送了出去,讓這部律政劇升華到了哲學的高度,才知道前面所有的劇情都是為了這最后的結局做鋪墊,不能不為編劇的神來之筆拍案叫好。
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皇家律師Martha幾乎沒有掉過眼淚,即使是她失去肚子里的孩子的時候。敬業(yè)、執(zhí)著、強悍是她作為一名杰出的辯護律師的標簽。但是,她在聽到她最厭惡的人Micky的一番話后卻難以自制地流淚了。并不是因為她輸?shù)袅艘粓鏊驹撢A得的官司,而是在于證據(jù)唾手可得,而她卻沒有想過進行最基本的物證辨認,更在于她從業(yè)二十年來堅定的信念,動搖了。
什么時候起,她不知不覺地把雄辯的技巧放在第一位了?她一直堅信自己對當事人的判斷,不論是引發(fā)大學校園爆炸案的恐怖活動,還是導致警察斃命的暴力沖突,她都千方百計為嫌疑犯洗脫罪名,甚至運用一些手段“救出”當事人。當Clive質問她是不是對死者的死亡真相負有責任時,她說她不能只做一名律師。
對于為Alan的兒子辯護,Martha除了朋友道義,還不自覺地承擔著母親的角色。
那么,除了律師身份外,她還不自覺地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我想大多數(shù)時候她都扮演著當事人拯救者的角色,而她堅信這樣做是正義的。她把她的熱情、理想與信仰全部投入到工作中,當事人的命運就是她的全部。尤其是她的一個當事人因為輸?shù)艄偎径x擇自殺后,進一步加重了她的道德負擔,不論如何,必須為當事人取得勝利,勝者即正義。
這樣的Martha,對于當事人當然是最好的,因為她總能想盡辦法為他們贏得訴訟,但對于Martha自己,她不知道自己在咄咄逼人的庭辯中,已經(jīng)漸漸成為一場場只在乎輸贏的游戲的工具,而她追求真相的初心,已經(jīng)在真真假假中不知不覺地迷失了。
自己追求的理想到頭來卻是一場場游戲而已,叫Martha怎能不震動?
“Who am I ?” Martha在律所主任的競選演講時只說了這一句,再沒有下文。這是她對自己過去二十年來的反思和迷惘,卻沒有答案。她是一個律師,但她也只是一個律師,當她把超出律師本身的其它角色加在自己身上時,太沉重太復雜,她承受不起,她陷入迷途。而Martha又是何等聰慧之人,她對于這句話的思考,絕不會只停留在她的職業(yè)上。
Micky在思考死亡時曾經(jīng)說過,對于死亡最重要的三件事是死亡的方式,死后將給后世留下什么,以及死后到哪里去。相對于死亡,人對于活著最大的思考也許就是我是誰,我要做什么。Martha在遭遇重大的挫敗后對自己的身份產(chǎn)生了質疑,她沒有辦法不去追問自己在法庭游戲中所起的作用。這些思索,極大地動搖了她一直以來的執(zhí)著與信仰,原來自己所追求的正義只不過是關乎輸贏的游戲,原來真實的自己并不是她一直以為的那個“我”,發(fā)現(xiàn)這個真相的震撼遠比輸?shù)艄偎镜耐纯鄬λ臎_擊更大。一時間,二十年來自己曾經(jīng)為之廢寢忘食,嘔心瀝血的工作通通失去了意義,毫無意義到哪怕她的事業(yè)可以更上一層樓,她也不再有任何興趣,毫無意義到哪怕她那個生命即將終結的多年老友站在馬路對面追尋她,她也不再有任何留戀… …
然而,這是最悲哀的嗎?并不。Martha在挫敗后醒覺了,并選擇了出走。沒有人知道她未來的路,但無論如何,對她來說那個game已經(jīng)over。而還有那么多的人,在奮力追逐這個game,在不自覺地陷入這個game,比如最后成功加入Shoe Lane的實習律師Amy,也還有那么多人,在玩這個game,在利用這個game,比如Caroline和Clive。
哦,Clive,真是一個精通游戲規(guī)則的男人,有時候他也可以表現(xiàn)得大義凜然,但只要和他的自身利益相沖突,他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利益。他的原則,就是沒有原則。當然了,作為情場老手的他也經(jīng)常會表現(xiàn)出一些紳士溫情,連女強人Martha也曾經(jīng)被俘獲芳心,只是,他的“I love you”實在太廉價了。他可以隨時愛上別人,也可以為了自己的前途隨時和對方分手;他可以和女人在酒吧的廁所偷歡,也可以和女人在辦公室奮戰(zhàn)。他的人生,只有腦袋和下體,沒有心。
沒有原則,就不會被原則困??;沒有心,就不會被情感束縛。這樣的精英,最容易獲取自己的利益;這樣的精英,最善于玩各種游戲。
當Clive和新來的女經(jīng)理在辦公室忘情親熱的時候,動靜過大以至于驚動了正在加班的Billy和Martha,他們怔怔地站在門口,什么也沒有說,什么也沒有做。
這個場景,含義深刻。這個他們當成家的地方,現(xiàn)在已經(jīng)成為他人為所欲為的溫床。
默然無語的兩個人,一個是面對自己的舊愛與他的新歡做曾經(jīng)和自己做過的事,另一個則是面對自己再也沒有能力去做的事,同樣的黯然神傷。也許,此時此刻,此情此景,還暗示著一個時代的結束,一種傳統(tǒng)模式的結束。Shoe Lane的創(chuàng)始人Alan已經(jīng)離開,和他共同創(chuàng)業(yè)的Billy即將不久人世,而Martha,也已經(jīng)成為故人。這里,將由講求新方法和高效率的女經(jīng)理和精明圓滑的Clive共同把持,他們的目標就是永遠有案子可接,游戲不停,生意不斷。
不管你覺得悲哀與否,游戲的規(guī)則已經(jīng)被書寫好了。他們興趣正濃,他們興高采烈。
最后十分鐘的高潮,我想編劇想表現(xiàn)的遠不止是法律和法律從業(yè)者。正如Micky所說的那樣,警察也和Martha的辯方一樣,當人們眼里只剩下輸贏的時候,已經(jīng)再沒有余光去發(fā)現(xiàn)眼皮底下的真相,而,真相,最先被犧牲的真相,本是Matha當律師的初心,是法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功能。想想,世上的其它事情又何嘗不是這樣?我們只是關注如何戰(zhàn)勝對手,而忽視了事情的本來面目,我們?yōu)榱俗非笞詈蟮某晒?,總是有意無意地違背自己的原則。當我們驀然回首,追問“我是誰”時,卻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走得太遠,遠得忘了當初為什么出發(fā),遠得忘了自己是誰。
我一直想,為什么編劇選擇讓Micky說出真相,是因為他更有說服力?恰恰相反,他是Martha最厭惡的人,也是不討警察、黑幫、法庭任何一方喜歡的人,所以他在法庭的陳述不被當成證詞采用。事實上,這也正好契合了本劇的主題,真相就在那里,但人們卻不相信它不需要它。而看破真相,說出真理的人往往不是自以為是的精英,他可能是你鄙視的人,甚至可能是與你結下梁子的人。也正是因為這樣,Micky最后那句“run for your life”才顯得如此真切和沉重,才會對Martha產(chǎn)生如此大的沖擊。同時,編劇可能還想說的是,不管你曾經(jīng)多么混蛋,一旦你從中清醒,勇敢地面對真相,坦然地接受死亡,選擇生命本真的意義,就可以完成靈魂的救贖。
看看,這樣的神結尾,叫以后的編劇如何超越它啊。
看完最后一集才發(fā)現(xiàn)編劇用心良苦
最后十分鐘力挽前幾集感情用事的狂瀾,從所謂人性、正義的個人或成功或失敗地對抗保守朽化體制的律政劇陳腐敘事模式中抽身,一腳墮入虛無一腳踏進圣殿,成就神作。
這樣的結尾作為劇終真的處理得太好 不僅把所有線索都理清 而且將法律講得太透徹 一句“Who am I?”道出所有律師的困惑 律師對正義和真相的堅持到頭來還是會被現(xiàn)實擊垮 法庭不過是場游戲
兩個題外話:Clive變QC了之后,直接走暖男路線了...Martha短發(fā)之后好漂亮~~~
3.5;水準下降,與前兩季不搭,不僅改變辯論思路,連為人準則也開始發(fā)生偏離,曾經(jīng)完美的Martha在編劇筆下終于露出了破綻;莫名甜蜜的感情線很多余,且讓人討厭;billy的罪名更莫名,為了制造沖突,拉低智商180的天才書記官不可忍;雖惋惜不知他們的結局,幸好也是及時收手了,否則必爛尾。
最后一集真是神來之筆,神劇的節(jié)奏又上升一個檔次,終于肯吐出這么多集來最大的疑問了?。。∫环矫娼o人一種終于圓滿了的顛沛感,一方面又真想破口大罵:尼瑪,下一季又要等到什么時候啊!
百感交集的結局,這個劇的劇情和人物一樣,大方向正確細節(jié)上略坑,John小人了整三季,最后終于把持住了,編劇費盡心思給Clive洗白,是為了最后讓他人渣到底,Micky說得對,為了爭出勝負的有罪還是無辜很無聊,大爺我不陪你玩兒了!
Walk away. Run for your life.
最后一集要不要這么狠?。?!看得我難過死了。。。第三集就被Billy叔虐哭,最后一集還要這樣把Martha虐到心都死了!編劇這是鬧哪樣?。。。∏懊鎺准€期待著Clive會變好,結局赤果果的把我們打醒,渣男這種屬性是永遠不會變好的,一輩子都是渣男??!太心疼Martha了,Run for your life... ⑧
最后一集給主角Marsha還有所有熱愛這劇的人心頭狠狠一擊,讓所有從S01E01開始積累的對司法/正義/與良心的疑慮傾瀉而出,作為最終集真是神結尾。但是從觀眾角度說...尼瑪讓我捂著心臟出去緩緩_(:qゝ∠)_ PS.RPJ你簡直就是史上最帥克劇男演員
不得了,不得了。律政神劇。劇本扎實,根本沒有多余的肥皂情節(jié),我是說,連一分鐘都沒有,不像TVB的律政劇,官司還沒打完就一幫人去吃火鍋喝啤酒。節(jié)奏快得讓人不得不全神貫注,稍一走神都會漏掉信息,每一分鐘都讓人繃緊神經(jīng)。法庭戲出色,臺詞也夠味!猛推!
Martha Costello是我至今最喜歡的戲劇女主角
Martha and Billy 那些最好的人 卻往往最孤獨痛苦堅強獨立,他們會去想who am I 也會消失在人群中去找尋自己的答案。
終于等到了第三季,短發(fā)的瑪莎美得無法形容。
看過了最后一集,個人覺得真正擊倒martha的不是case的敗訴也不是clive的兩面三刀,而是看著自己一點點累積的希望瞬間垮塌時的心理崩潰,她并非不能接受clive移情別戀,卻不能接受自己曾渴望和他天長地久,說到底,她還是孤獨的
從此世上再無Martha Costello
Martha是個理想主義者。如果是索金,大結局會是Martha在事務所競選中作一個慷慨激昂的關于法律和正義的演講,接著她講完后瀟灑的甩門出去,在她飄動的發(fā)絲和倫敦夜景下黑屏。不過因為她是隱忍的英國人筆下隱忍的人物,于是全局就這么隱忍的結了
Martha這樣的女人是絕對不需要男人的,就像Clive睡了別的妹子以后martha也沒什么反應,第一季流產(chǎn)一副流就流唄,只有案子輸了才會心灰意冷。。。只有billy對Martha才是真愛吧。。。然后這劇就完結了真你媽好傷心啊。。。
故事贏了人物。成就和令她迷失的都是執(zhí)著,抱持對象的差池會是信仰的顛覆,沒有堅持到最后就能贏的光環(huán)。三年來以為看的是勵志劇,結果是揭人生老底,Micky三句話,the manner of going, what we left behind, where are we going afterward在她消失后變成如何執(zhí)著,帶來什么,除了執(zhí)著我們還剩什么。
女主角收場慘淡。但現(xiàn)實就是這樣,隨著歲月的流逝,按著后浪推前浪的規(guī)律,和你曖昧的精英模板男最后肯定會找比你更年輕更圓滑的姑娘,他還左右逢源會比你混得更輕松更好。事事以你為前提,為你著想的大樹男將會因為一些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無法再做你的靠山。你把工作當信仰,投入所有精力,忘我到犧牲健康甚至生命,N次成功后會有一個大挫折跳出來告訴你這一切都是游戲,別認真到最后連自己是誰都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