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无码不卡,在线精品网站色欲,国产欧美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偷亚洲成在线观看

播放地址

阿里郎2011

記錄片韓國2011

主演:金基德

導演:金基德

 劇照

阿里郎2011 劇照 NO.1阿里郎2011 劇照 NO.2阿里郎2011 劇照 NO.3阿里郎2011 劇照 NO.4阿里郎2011 劇照 NO.5阿里郎2011 劇照 NO.6阿里郎2011 劇照 NO.13阿里郎2011 劇照 NO.14阿里郎2011 劇照 NO.15阿里郎2011 劇照 NO.16阿里郎2011 劇照 NO.17阿里郎2011 劇照 NO.18阿里郎2011 劇照 NO.19阿里郎2011 劇照 NO.20
更新時間:2023-08-10 18:52

詳細劇情

  由于女演員在片場發(fā)生了危機性命的意外,亦由于一直教導的學生投靠了他人的麾下,導演金基德長久以來對于電影的執(zhí)念發(fā)生了動搖,年逾五十的他發(fā)現原本高產的自己竟然再也沒有了拍電影的熱情與沖動。于是,失意的導演選擇過起了離群索居的生活,在物質條件極為簡陋的高山之上開始了自我質疑和質問的心靈旅程,他用攝像機拍下了這一段困頓生活中的自問自答,經過剪輯,于是有了這部電影。
  拍電影究竟是為了什么?將那些飽受爭議的畫面和意向放置在電影里又有著怎樣的意義?即使是金基德,也給不出標準的答案。唯一能夠確定的,是他已將電影融入了生命,情到深處人孤獨,在《阿里郎》的歌聲里,除了電影本身之外,一切都顯得不再那么重要……

 長篇影評

 1 ) 一個單純的金基德

比起春夏秋冬又一春里那個光著膀子在冰上練功的金基德,現在的金基德老了許多,不免有些心痛。事故,讓他突然對生死有了新的看法,伙伴的背叛,讓他似乎對人情世故更是看不清,理更亂,大概這也正是他這三年頹廢的根本原因吧。在利益天大的當下電影產業(yè)里想要尋求一片綠洲,恐怕比登天還難。
他養(yǎng)貓,給它喂食,而貓在禪宗里有著純潔的含義。貓在雪地里踩出的腳印,是不是也影射出另一個金基德呢?
聽說他曾經在教堂工作了五年,然后到法國又進修了美術。這里墻上出現的畫,應該都是本人的創(chuàng)作吧。近乎殘忍的手法,和他創(chuàng)作的影片一樣。
我好奇的是,三次槍響,他到底把誰干掉了?是三個內心深處的他嘛?那把槍和收件人不明影片一開始的那把玩具槍有關聯嘛?多了個千手觀音的logo,他想說明什么?
一樣離不開水,動物道具的金基德電影,無論是情色片紀錄片或者象他自己說的劇情片。其實,我更愿意把???翻譯成連續(xù)劇。比電影更長的人生,比劇本更復雜的現實??峙乱粋€單純的金基德是很難生存在這樣的現實中的。到底如何選擇,他真的忘記怎么拍電影了嘛,或者只是藝術家的清高,人際交往恐懼似乎是很多藝術家的通病。不認為他真的忘記怎么拍電影或者拍不出電影,只是找不到拍電影的意義所在。令人畏懼的死亡,無論以前他詮釋得多么完美,那都只是電影,等到降臨在自己身上,恐怕很難就這么跳過吧,特別是一個單純的,有信仰的人。
金基德的電影曾經是極端的,單純的,犯了滔天大罪也是能夠受到佛祖原諒的,可是,現在的金基德,似乎跳進了自己魔咒。就像他自己說的,心中的雜念,而原話是----惡魔。
再等一等吧,觀眾,還是愿意看到他的電影,哪怕不再那么單純,而又有什么可以做到永遠單純呢。

 2 ) 《阿里郎》

引發(fā)人矛盾質疑的影片,一如金基德的影片。將自己處理成表演者和觀眾,需要的是勇氣,但是作為電影本身,被設計、摘取經過導演自己的處理,難免不讓人帶著審慎的態(tài)度,也多少給人黔驢技窮之感。

當然,作者本身的真誠不容置疑,而且很多人物間設置也令人拍案,只是覺得再過一段時間金導再來看自己這部影片,可能他會懷念那段日子,但影片本身能有多大價值,可能也就是一種記錄以及對于觀眾的涉獵隱私的欲望滿足。

對于藝術家,最重要的還是體悟后如何將其奉獻于創(chuàng)作。還是期待剛入圍了威尼斯的《圣殤》吧。

 3 ) 再見金基德

       時隔幾年,他外形變化帶給人的震撼,絕對比手頭的任何一部大作都要強烈。(上一次遭遇這種無語,是見到王祖賢在海外的發(fā)福街拍)最直接的判斷:這是 火云邪神吧——稀疏的頭發(fā)花白里泛黃,扎個抓髻,一副道長打扮。并非得道升仙,反是在泥地里跌跤,欲海沉浮的破落相。

    點開他在戛納演唱的若干版阿里郎。意料之外,他的嗓音比較尖細,和平日里下的辣手很難聯系到一起。答新浪記者問里有一句:雖然我的影片并沒有在你們的國家上映,但我仍要感謝你們看我的影片......放下手中的刀子,老家伙笑起來仍是很和煦的。

   《阿里郎》海報上有兩只泥腳的特寫。下地干活的人都知道,泥巴裹住部分一旦開裂,那罅隙里的肉,是特別嬌嫩脆弱的。

 4 ) 儲雪為水

山里郎,吃柿子不剝皮。
“一個導演因為被背叛(合作者追求更好的機會離開了他)之后變成了一個廢人”,因為拍電影時某個女演員上吊?
死亡就是一座懸崖。
金基德曾經當過電子廠工人、路邊攤作畫者。
“縮短我的人生的話,貌似只有孤獨和寂寞。沒有自己的人生,只是觀察別人的生活?!?br>“不管是頹廢的生活,還是積極的生活,都只是慣性。從天上、盒子外面看來,都是自娛自樂而已。我們只是追求勝負的奴隸”
“我的電影不是為了國家而拍,但得了獎國家會有獎勵,仿佛我是為國家工作的,但其實電影里有很多有損國家形象的”
不只是電影,很多形式可以表達主題、感情。
他認為人生就是害我,害他,被害。
“人類比賽成功、政治成功等獲得的幸福,其實就是一種過家家?!?br>魚頭燈,自制咖啡機,自制佛牌手槍。
“人通過吃牛、豬、魚的死來維持生存,這是作為人類不可避免的?!?br>在電影這種形式里“殺死”自己想要殺死的人,也算是一種發(fā)泄。
儲雪為水,說實在,他的畫作很一般。
年輕時像周杰倫、中年像崔子恩。
“阿里郎啊,你若拋棄了我,走沒十里就會生病”,好怨恨啊。
你隱約中可以看見墜落中的他的堅強。
說實在,我對金導有點擔心,快些拍點正片吧。

 5 ) 翻山越嶺,路途遙遠

我并不喜歡金基德之前的三部作品(《時間》、《呼吸》和《悲夢》),在我看來,金基德已經把自己逼上了絕路,無從解脫。然而,我沒想到,金基德居然就此患上了嚴重的抑郁癥,比北野武遭遇的創(chuàng)作焦慮要嚴重上許多。這會,兩位亞洲大神剛剛入圍了威尼斯電影節(jié)的競賽單元,其中,金基德便是通過這部《阿里郎》完成了自我療傷。    《阿里郎》是金基德自導自拍自演的紀錄片,他繼續(xù)嘗試“一個人的電影”,劍走偏鋒,比日本的冢本晉也走得還要遠,來得更絕更狠。他在片中分飾三四個角色,吃喝拉撒、自我對話、狂飆臟字,他制作了咖啡機、燈罩、手槍等一堆東西,然后嘗試殺死過去的自己。他一邊自憐自艾,數落著昔日風光,攀爬三大節(jié)的巔峰,一覽眾山小,淚流滿面;一邊又深刻反省,剖析自己的自卑、狂妄和功利主義,糾結難耐,瀕臨精神崩潰。觀眾會驚訝于一個知名導演的窘迫處境,同時也會思考著,為什么他淪落至此……好說歹說,他也一度風騷,享有好評。    在金基德看來,電影的靈魂就在那首高亢且不太中聽的《阿里郎》里(庫斯圖里卡曾聽得皺起了眉頭),直抒胸臆。那是大韓民族的精神疾苦,也是金基德的內心寫照。是甜是苦,是黑是白,那都要自己的苦役人生去嘗試摸索。上山下山又上山、下山上山又下山,人生起起落落,配上《春夏秋冬又一春》的電影片段,居然看得叫人一陣翻滾。這個在本土得不到認同和贊許的電影導演,他該是有多么絕望——以至于要在一部近似精神分裂的紀錄片里尋找脆弱的存在感。在粗糙簡陋的鏡頭面前,《阿里郎》注定是一部會讓多數人感到不舒服的電影,同時它也缺乏金基德作品的精巧構圖和簡潔場景。它的混亂和丑惡,恰恰是金基德狂掏心肺的一種表現。如果你喜歡金基德,想進一步讀懂金基德,那么忽略《阿里郎》是絕對不允許的?!久啤?

 6 ) 金基德新片《阿裏郎》,真誠講述殘酷艱難自我心路



      入圍第64屆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一種關註”單元的影片《阿裏郎》,於法國當地時間5月13日下午5點首映。韓國導演金基德出席首映。由於該片是金基德自2008年患社交恐懼癥離群索居後的第一部作品,加之金基德三年後首次亮相顯得非常蒼老,引發(fā)極大媒體關註。影片無具體故事,編劇、導演、演員、後期制作、主題曲演唱,全部由金基德一人完成,加之大量的自問自答和獨白,整部影片猶如金基德的一次自我獨家專訪。與其說這是一部電影,不如說這是金基德對這三年來個人生活和心路歷程的一次總結,用mark2將自己的內心和身體毫無保留,不加任何修飾地呈現在觀眾面前,極端殘酷卻因為真誠和坦白而異常動人。

     如果說金基德早期的片子往往著重展現社會與人生的殘酷,那麼從《冬去春來》之後的電影則越來越帶有濃重的遁世意味,因此也被很多觀眾覺得他的電影有越來越悶,越來越難以看懂的趨勢,即便是後來的電影越來越受到各大電影節(jié)獎項的青睞。影片放映前,金基德上臺簡單地講述了創(chuàng)作這部影片的初衷,他說自己在13年的十年裏拍攝了15部電影,也獲得了很多電影節(jié)和觀眾的認可,但是現在他希望用這樣一部電影來重新審視自己的創(chuàng)作,他希望給自己一個機會去重新看待電影,以及思索自己要什麼樣的電影。



    影片片長1小時40分鐘,講述金基德患社交恐懼癥後隱居在一個山間木屋的生活,令人驚奇的是,從編劇、導演、演員、剪輯、音效、攝像、主題曲演唱全部都由金基德一人搞定。除他之外,在影片中出現的惟一“活體”就是他養(yǎng)的一只流浪貓。金基德在片中不斷以人格分裂般的方式進行表演:他一會兒扮演對自己拷問的人,一會兒扮演回答這些拷問的自己,一會兒又變成剪輯這些畫面時發(fā)出嘲弄笑聲的金基德。在這些自問自答中,金基德對自己自2008年來離群索居生活的原因進行了反省,他提到《悲夢》拍攝時女演員發(fā)生意外、遭遇助理導演背叛、電影節(jié)受寵卻國內票房慘敗帶來的自我懷疑、韓國社會的問題等等。在表述中不時飲酒、痛哭、自嘲,以及大段的粗口咒罵和高聲歌唱。除了自問自答外,片中還有大量的金基德隱居期間的生活細節(jié)描寫,包括自己制作咖啡機、用雪水洗臉、如何制作食物、甚至於每天早上起來大便等等。影片的最後,金基德自己制作了手槍,帶著手槍開車前往市區(qū),在不同地點扣動扳機,仿佛象征將過去的自己一一殺死。片中大量的問答、自白和生活細節(jié)描寫,讓這部電影顯得像一次金基德自己對自己做出的獨家專訪。金基德將自己抑郁三年來的一肚子苦水倒給觀眾,觀眾從中能夠感受到導演本人極度孤獨的內心。

 影片最感人的部分來自己後半段的剖白,“那些我能經參加過的電影節(jié)們,我非常想念你們,是你們讓我被這麼多觀眾熟悉,如果不是你們發(fā)掘了我,金基德只是一個在韓國國內票房失敗的導演?!苯鸹聦⒆约旱挠捌抖ゴ簛怼吩谟捌胁シ牛谒缪莸暮蜕胸撝厍靶械囊欢螘r,畫外的他已經哭得撕心裂肺。
 

     《阿裏郎》原是韓國傳統(tǒng)民謠,講述悲傷的愛情故事,但後來演變成表達韓民族悲傷和民族感召力的精神符號。金基德選擇《阿裏郎》作為主題曲和片名,有他自己的深意。金基德曾以《空房間》、《撒瑪利亞的女孩》、《漂流欲室》等片揚名國際電影節(jié),獲得歐洲三大電影節(jié)戛納、威尼斯、柏林的多次青睞,獲得過威尼斯和柏林電影節(jié)的最佳導演獎。與國際聲譽相比,金基德在韓國國內十分不受待見,票房慘敗、惡評不少,一度讓金基德發(fā)誓影片不再在韓國本土發(fā)行。加之2008年之前,因為發(fā)生女演員拍攝意外、導演助理盜用劇本等等事情,讓金基德更加心灰意冷,並產生了再也拍不了電影的恐懼,之後他稱患社交恐懼癥而上山隱居,拒絕與外界發(fā)生關系。《阿裏郎》就是他闊別電影三年後的作品。在影片的後半部他一再提及國際電影節(jié)對自己的支持:“如果這些電影節(jié)沒有發(fā)現我,我就只是一個票房慘敗的導演而已?!币驗橐陨戏N種原因,金基德的此次亮相顯得格外受關註。他在影片放映前走上舞臺,一身深灰衣褲,頭發(fā)花白,挽成發(fā)髻,他說:“在過去十多年裏我拍了15部電影,也獲得了很多電影節(jié)和觀眾的認可,但是現在我希望用這樣一部電影來重新審視自己的創(chuàng)作,給自己一個機會去重新看待電影,以及重新思考自己到底要拍什麼樣的電影。”
 
 


  金基德的此次亮相充滿新聞性,獲得了極大關註。影片入圍“一種關註”單元,並非主競賽單元,但媒體首映場卻座無虛席,就連影院的二樓走道上,都坐滿了記者。影片的開場和結尾,均有長時間的掌聲,仿佛是觀眾對金基德個人的鼓勵。影片放映結束,當追光燈打向觀眾席中的他的時候,現場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他只是用微笑來回饋觀眾的熱情。

 短評

金基德比他的電影還要更純情。是的,他并不太好,不強大,且永不恰當,湖中的廟宇也從未被抵達。但他嚎叫時我哀鳴,他放聲哭時我不止流淚,他拿起槍,我也有凜然的決意。孤獨的人永遠孤獨,又瘋又丑,內心軟弱。

8分鐘前
  • bloom
  • 力薦

4.5,小丑表演的經久不衰是有理由的。金基德當然只是個庸才,他所有的作品都堅決地假定觀眾不具備最基本的知識分子自覺性,全身心在他的低級趣味中被愚弄,因此常說他的作品是真正意義的文盲電影。指望從一部他記錄個人的作品中得到自省,只能說對這位導演還缺乏認識。但這部電影的魅力就在于,觀看一個愚人如何自作聰明的實現”恍若真誠“的偽飾,從而在一層表象虛假的外部體現出一種更廣闊的,真正屬于這位文盲導演的真實,供觀眾充分地將他把玩。就此意義,金基德不自覺地完成了一部優(yōu)秀作品的創(chuàng)作,以一場自我愚弄實現了創(chuàng)作的升華。這也是電影的偉大之處(猴子——打字機——普魯斯特·,我們永遠不能期望文學出現誤打誤撞((截至目前能夠實現對創(chuàng)作全然自覺的韓國導演應該仍然只有一位。

11分鐘前
  • Ada的B計劃
  • 推薦

剪輯一級棒。金基德就是這么狠,創(chuàng)意永遠一流(這次是私電影/一個人的電影/(偽)紀錄片/多人物身體(multi-body character)等等),但是往往用力過猛。本片不是創(chuàng)作焦慮,而是抑郁癥的自我治療,但是就這還不忘自戀。什么時候金基德有點節(jié)制就好了!

13分鐘前
  • 胤祥
  • 推薦

一位真正的電影藝術家,我2007年的畢業(yè)論文寫的就是他。深深地認同他的純粹、自戀、糾結、單純、真誠、文藝·····

15分鐘前
  • 邊城浪子
  • 力薦

可以理解他的困苦和困惑,但不贊賞這種傲嬌的態(tài)度,讓我覺得一年后的金獅獎像是一場預謀,作為藝術家還是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比較好。

17分鐘前
  • 餓霸地煮
  • 推薦

金哥又出山了

21分鐘前
  • MOMO
  • 還行

人生就是施虐、受虐和自虐,目測還是自虐更美一些。

24分鐘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薦

金基德的電影看多了,以為導演是個悶蛋極度失語??戳恕栋⒗锢伞钒l(fā)現其實是個話嘮,沒事的時候總是喜歡躲在荒涼的地方,胼手胝足苦行僧一樣懷疑人生,把自己分解成ABC幾個角色,一邊叨逼叨一邊聆聽,一邊困惑一邊解釋;對著攝像機自說自話也是導演的自我修養(yǎng),希望下山后的新片鉛華洗凈有驚喜。

27分鐘前
  • 內陸飛魚
  • 推薦

《阿里郎》放映結束后,面對足足有十分鐘的掌聲,這位得過幾乎所有電影節(jié)獎的韓國人像個孩子一樣手足無措。幾年不見的金基德,再出現的時候突然變成了一個老人,他拍了一個最絮叨的電影,告訴人他為什么不拍電影,他在一個小木屋避世三年,他著向自己提問,他想殺了自己。電影和他都讓人擔心

28分鐘前
  • 豬頭小隊長
  • 推薦

金基德的【碎碎念】…… PS:看來金基德的車工【做槍】也很在行啊……

33分鐘前
  • 沙漠中的西蒙
  • 還行

倒垃圾。拖拉機。

37分鐘前
  • 楊維米爾。
  • 推薦

SIFF第四部:私影像+行動電影。自戀、自辯、自嘲、自殘。以及略帶自愈系的結局,非常符合各種獨立影展氣質。

41分鐘前
  • 水怪
  • 推薦

我們也時常手足無措,時常覺得無用武之地,時常覺得小宇宙無法爆發(fā),可我們沒有勇氣去山上住三年,去過不洗澡、不洗衣服,露天拉屎,用雪煮面的生活。曾經的輝煌在意外和背叛面前如此脆弱,他只是想拍一部電影而已。他說電影最重要的是真實,神馬燈光音效都是小浮云。這是一部心魔的自白書。

46分鐘前
  • 推薦

這是一個心理疾病患者自我療傷影像實錄。自問自答,自戀,自怨自艾以及自我吐槽。中間很多人退場,剩下的觀眾都堅持到了最后。很小眾的片,起碼要對金基德這幾年的事有個了解,包括與張勛的事。否則看起來會很迷糊。除非對他非常感興趣的人,否則意義不大。

51分鐘前
  • 桃桃林林
  • 還行

人在審視人生時,是個全知的導演;而在活出此人生時,卻是個入戲太深的演員。其實,那個看著《春夏秋冬又一春》的畫面而痛哭的,才是一個完全敞開、不受欺惑的金基德,可惜他自己偏偏不知道。

55分鐘前
  • 金剛大笑
  • 還行

#SIFF# 6. 粗礪、勇敢、直面自我的電影。

58分鐘前
  • btr
  • 力薦

那年夏天,還不知電影到底為何物的我看了《空房間》,對於這部幾乎沒有對白的電影,我竟然無比喜歡。然後,我看了《漂流慾室》,感動得不能再感動,我迫不及待地把這部電影推薦給了一個朋友,她說覺得好變態(tài)。於是,我便知道並非所有人都與你有著同樣的想法。這是我認識自己的第一步。謝謝你,金基德。

60分鐘前
  • l.m.
  • 力薦

對三大節(jié)的參賽經歷如數家珍,金基德果然已經到了殺死自己的地步(如同北野武)。以前把電影人物封閉在容器里,這回輪到他自己了。不管怎么說,即便連續(xù)罵了三部片子,看到他老淚縱橫地唱著《阿里郎》,依然覺得心酸,韓國電影圈里的野生動物。

1小時前
  • 木衛(wèi)二
  • 推薦

自省不忘自拍,自虐實為自戀。一些人的掌聲和另一些人的眼淚以及豆瓣的分數都可以作證,你秀得很成功。

1小時前
  • 蘆哲峰
  • 較差

黑與白是同一個顏色

1小時前
  • 妖靈妖
  • 力薦

返回首頁返回頂部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