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基層、道德意識薄弱的譚美貞(田蕊妮飾),為了袒護犯了法的男友(楊明飾),令自己身陷囹圄。幸得律師高哲行(郭晉安飾)在她出獄後,讓她在律師樓工作而重獲新生,並與他漸生情愫。高哲行原本是前途無限的明日之星,但被新紮幹探張立勳(吳卓羲飾)在某次追捕中所傷而成坐輪椅的殘障人士,同時成為二人犯法交易的契機。隨著高哲行連串不可告人的陰謀被揭發(fā),張立勳感情用事,因內疚贖罪去包庇他。譚美貞最後能否背負愛情,做出正確的抉擇呢?
《忠奸人》算不上老帕的頂級作品,也不是Johnny的代表作品,但他無疑是一部好電影。為了對付黑社會,聯邦調查局的探員皮斯頓(約翰尼?德普)不得不告別妻子和三個女兒,化名道尼?布拉斯科打入黑幫魯吉羅家族臥底。為了取得幫派內部成員的信任,道尼在頭目“老左”(阿爾?帕西諾)的帶領下,參加了一系列的犯罪活動,也逐漸掌握了他們的犯罪證據。 然而,長時間的相處中,“老左”對道尼信任有加,道尼也見識到“老左”溫情的一面,慢慢地對他產生了敬佩之情,傍徨不定,不再向上級及時匯報情況;同時,由于臥底工作的特殊性,道尼極少和妻女見面,家庭生活瀕臨崩潰。 此時,幫派內部的仇殺開始了,“老左”的上級黑桑鏟除異己,掀起了一場腥風血雨。道尼也將面對或“忠”或“奸”的抉擇。 第一次看Johnny Depp演這么“正”的角色,不過也是他挺早時候的片子了。和如今相比,似乎變化不大的樣子,仍舊那么有味道。同樣是黑手黨,老帕在片中飾演的萊弗尼卻與《教父》中的邁克那王者之風有很大區(qū)別,想受重視卻只能無奈地被人忽視,有一種說不出的無助,凄涼感。 早就說過不太想看帶有悲劇色彩的題材的影片,但最終還是看了。此片的整個基調還是比較陰沉的,縱使是暖色調的部分也讓我有種說不出的壓抑感。 道尼萊弗尼的情感從最初的陌生到后來所演變的仿若父子之情讓我動容。萊弗尼是個落魄的黑手黨,但在家里亦是個普通的老人,很難想象這種身份的轉換。他對待道尼非常的真誠,而越是真誠道尼的內心就越愧疚。因為他探入了萊弗尼——作為一個父親、一個擁有愛人,的普通的一面。 也許,是小人物的悲哀吧,就像萊弗尼所說的,他們都是別人的“車軸”,隨時圍著車輪轉悠——無人會顧及他們的感受甚至生命。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夢想,萊弗尼的夢想就是帶著情人搭乘游艇遠走高飛。對其有深刻愧疚之情的道尼則想要幫他實現這個愿望,讓其脫離寄人籬下、充滿危險的生活,而且萊弗尼是他的引薦人,他身份暴露之日就是萊弗尼暴死之日。 “If you're a rat, then I'm the biggest fucking mutt in the history of the Mafia.” 多么諷刺的一句話,卻透露出了太多。莫名的凄涼之情席上心頭,預示著萊弗尼最終的悲哀。 影片結尾同樣諷刺得令人心酸。道尼痛苦得失去了萊弗尼,完成了九死一生的臥底任務,幸福美滿的家庭也已經破碎,換來的卻只是少得可憐的獎金與不名一文的表揚勛章····· “工作吞噬著我”,而生活吞噬著我們的靈魂與希望。
不要用「騰訊視頻」看 , 再次 警 告 不 要 用 騰訊視頻看:
兩個半鐘頭的電影,少了半個鐘頭不說,背景音和音軌都是缺失一大堆的,氣死,以為是審查問題,結果拿愛奇藝一看是全完整的。qnmd,太過分了
本來國內平臺的正版資源就少,
還私自去搞這種殘缺品 讓人充VIP去看,
太過分了??戳艘话敫杏X太不對,一大堆場景都莫名斷掉,越到后面斷的越奇怪,你們怎么想的
1991年,英國導演邁克·內威爾受邀拍攝一部有關70年代末黑手黨的電影, 片方選定了阿爾·帕西諾和湯姆·克魯斯作為主角。彼時享譽影壇的黑幫片導演馬丁·斯科塞斯正在籌拍【好家伙】,為避免與其正面沖突,內威爾的拍片計劃暫時擱淺。到1996年,【忠奸人】的拍攝重新啟動,約翰·尼德普代替了湯姆·克魯斯飾演唐尼·布拉斯科,但片方自始至終都沒有替換阿爾·帕西諾。
阿爾·帕西諾于1972年出演【教父】第一部,由此聲名大噪,開始了他在黑幫片黃金時代的演藝生涯。從黑道大佬到幫派打手,從劫匪強盜到警察記者,他不斷開拓自己的藝術境界,塑造了眾多熠熠生輝的角色,對于觀眾來說,阿爾·帕西諾儼然是黑幫片的標桿性人物。片方選他飾演老左,自然是實至名歸,而阿爾·帕西諾也不負眾望,成就了他在九十年代最后一個深入人心的黑幫角色。
從片中可以推斷,影片故事發(fā)生于1979年至1980年的冬季。彼時,美國總統(tǒng)吉米·卡特爭取連任落選,離開白宮時,被認為是美國歷史上政績最差的總統(tǒng)之一。其實不光卡特,整個七十年代的美國政界都令人不滿,十年之內竟連續(xù)換掉了三任總統(tǒng)。
1974年,因水門事件引發(fā)的監(jiān)聽丑聞不斷發(fā)酵,尼克松失去了國內大部分的政治支持,被迫宣布辭去總統(tǒng)職務,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在任期內辭職的總統(tǒng)。為替代尼克松的職位, 當時的副總統(tǒng)福特在未經選舉的情況下直接被任命為下一任總統(tǒng) ,這在美國歷史上也是第一次。福特上任后立即特赦了尼克松,加上未能重振疲軟的經濟,引起民眾不滿。所以在1976年總統(tǒng)大選時,卡特旋即以微弱的優(yōu)勢擊敗福特上臺。與六十年代手腕強硬的艾森豪威爾和八十年代銳意進取的里根相比,七十年代的民眾心中對當時的政府充滿了深深的失望、不滿和懷疑。
這一時代背景同樣被反映在【忠奸人】一片中,臥底探員唐尼的上級主管,自始至終都是一派官僚氣息。初期見面,便不容爭辯的要求唐尼引薦另一名臥底探員打入黑幫組織,全然不顧唐尼危險的處境。唐尼為了配合老左,需要臨時借用一艘游輪,但主管只顧眼光短淺的推諉扯皮。由此,不難理解為何當唐尼收到政府的查稅賬單時勃然大怒,擅自中斷了與上級的聯系。在唐尼心里,這樣虛偽無情的政府并不值得他出生入死。
除了政壇動蕩,七十年代的美國還面臨一系列的社會危機。
首先,國內通貨膨脹,經濟蕭條,進入長達十年的滯脹時期。片中尼克曾向黑桑建議搶劫油罐車,說“現今的石油很值錢”,即是暗示第四次中東戰(zhàn)爭爆發(fā)導致的石油危機。
其次,美國從越南撤走了全部軍隊,結束了曠日持久的越南戰(zhàn)爭,但越戰(zhàn)引發(fā)的國內危機并未消退。老左在與唐尼閑談時說“所謂的軍隊,就是一幫你不認識的家伙送你去干掉另一幫你不認識的家伙”,顯然是民眾對越戰(zhàn)不滿的真實寫照。
還有,黑手黨勢力的愈發(fā)猖獗,促使美國政府通過一系列法律來打擊有組織犯罪。唐尼正是因此滲入黑幫組織,接近老左。
除此以外,值得注意的還有越戰(zhàn)期間便開始興起的性解放運動,這一運動反對性別歧視,爭取婦女與男子享有平等的社會地位和政治經濟權力,要求改變基督教禁止離婚的戒律,主張婚姻自由。性解放運動強有力的沖擊著傳統(tǒng)的性觀念和性道德,受此影響,七十年代美國民眾的婚姻觀念也大為改觀。
片中唐尼和妻子的感情破裂,便是這一觀念變更的縮影。唐尼的妻子難以接受丈夫數月不歸、疏于顧家,要求丈夫承擔起自己對家庭的責任。而唐尼固守傳統(tǒng)的家庭觀念,認為丈夫對家庭的最大責任在于讓妻子“按時收到支票”。
在越戰(zhàn)中成長起來的新一代人,他們的思想觀念更為開放和激進。老左的兒子沉溺于毒品最終不省人事,唐尼的女兒十二歲便有了男朋友,生氣了還會稱自己的母親是”婊子“。
【忠奸人】的出眾之處在于,它力圖通過報紙、人物對白的只言片語來傳遞一個更廣闊的社會背景,為觀眾營造一種獨特而真實的時代感。這自然是因為本片是基于FBI探員喬·皮斯頓的真實臥底經歷改編的,但更深的層次上,影片由此引出了人物命運在時代洪流中的浮沉。老左和唐尼,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美國七十年代時代精神的縮影。片中出現過一個富有深意的細節(jié),在佛羅里達度假時,老左一行人談到報紙頭條的新聞——約翰·韋恩去世,黑桑不經意間感嘆道“他怎么會死呢”。約翰·韋恩是好萊塢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影星之一,早年間以出演西部片和戰(zhàn)爭片中的硬漢出名,被視為當時那個年代美國人心目中英雄主義的理想化身。約翰·韋恩的去世代表了一個時代的終結,而老左的死則代表了又一個時代的終結。老左便是七十年代的約翰·韋恩,一個純粹的,理想化的,羅曼蒂克的人物。
阿爾·帕西諾生于1940年,出演【忠奸人】時,他已經57歲。而老左多次提到自己混了三十多年,推算一下,他初入黑道是在五十年代初,與阿爾·帕西諾相似,都是二戰(zhàn)后成長起來的一代。這樣,由演員本身便為影片增添了一重時代層面的意味。
混跡街頭三十多年,老左不光一事無成,還負債累累。全家人擠在市區(qū)的一間公寓里,生活時常拮據。隨著年齡越來越大,老左越來越力不從心。作為父親,他沒有精力去管教自己的兒子;作為丈夫,他給不了妻子應有的幸福生活。幫派的老板換了一撥兒又一撥兒,提升卻總沒有老左的份兒。用一個詞概括老左的生活,那就是“失敗”。
唐尼的出現,使老左的生活出現了一點轉機。和一般的街頭混混不一樣,唐尼年輕氣盛,為人正派,敢作敢當,又沒什么背景,所缺的就是一些指點與調教。老左一輩子在人手下辦事,殺人放火的做不來,也就攢下點經驗教訓,正好可以讓唐尼給自己打下手,這樣自己的機會和出路也就多一點。
但老左自始至終都不知道的是,唐尼是個臥底,接近他只是為了搜集情報。對于唐尼,臥底這份工作與別人坐辦公室沒什么不同,為的都是養(yǎng)家糊口。唐尼愛自己的妻子和女兒們,對妻子的擔憂和不滿也心知肚明。但在經濟不景氣的年頭,能有一份這樣報酬優(yōu)厚的工作至少讓家人不用為生計操心。在家的時候,他能做的也只有搶著幫妻子打掃衛(wèi)生,為女兒做頓早餐,雖然這并不足以彌補妻子平日里的付出。
起初,在唐尼眼里,老左就是一個滑稽的老油條,欺軟怕硬,死要面子,小氣摳門,圓滑世故。唐尼的任務就是騙取他的信任,從而盡快滲入黑手黨內部。但從第一次踏進老左家門開始,兩人的關系便朝著唐尼意想不到的方向發(fā)展了。
老左是滑稽愛顯擺,但并不意味著他是個任人拿捏的軟柿子。老左既通人情世故,又會審時度勢,是個名副其實的“聰明人”。老左守規(guī)矩,見人下菜碟,平日里不動聲色,但沒人能糊弄得了他。至于為什么提升總輪不到他,倒不是因為他膽小怕事,只要上頭有吩咐,下手殺人他二話沒有,眼都不眨一下。老左一輩子為黑手黨做事,明白殺人是他唯一的出路。但他也只愿為出路殺人,所以他那么在乎自己曾經做掉過的“26個人”。正因為如此,沒人把他當成狠角色。
老左有人情味,講臉面講道義。唐尼雖然只是個跑腿的,但老左不仗勢欺人。唐尼送他紅包,他會回禮,雖然最后拐彎抹角的收了回去。也只有他會記得唐尼說自己是孤兒,主動留他,為他做飯。有牢騷有難處,也不避諱唐尼,有什么說什么。就這樣,老左真正接納了唐尼,而唐尼由此有機會暗中觀察和深入到老左的生活中去。
唐尼對老左唯一有過不滿的地方,或許是老左時不時的打壓他。雖然唐尼和幫派里的其他人在一張桌子上吃飯,但一直都是以老左手下的身份行事,受老左的控制。出于對自己利益的考慮,老左不希望他與上層接觸,要不然自己在唐尼身上的心血就白費了。但唐尼需要滲入上層以獲取更重要的情報,盡快結束任務。由于老左的阻礙,唐尼的進展緩慢,一方面他時刻處于喪命的危險下,另一方面,他內心的暴力與陰暗也被激發(fā)出來。上級主管時刻提醒唐尼自己的真實身份,但為了保命唐尼又必須忘記自己的真實身份。與老左的朝夕相處,更使得情況復雜了許多,唐尼在內心的重重矛盾之中,漸漸喪失了對自己的身份認同。
老左清楚自己年紀越來越大,得到提升的可能性就越來越小。眼看在黑幫中永無出頭之日,他漸漸萌生退隱之心,多次向唐尼提及自己希望能擺脫目前的處境。他寄希望于佛羅里達的夜總會,企圖借此擁有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無奈苦心經營一番卻被黑桑強行接手,就連唐尼也脫離了自己的控制,老左的希望徹底成了泡影。另一邊,他的獨子在病房中奄奄一息,身為父親卻無能為力。在這雙重打擊之下,老左心力交瘁,失聲痛哭。唐尼作為局外人,看到了老左心里不為人知的凄涼和無奈,自己的內心也生出無限悲愴,他決心為老左做點什么,這份肝膽相照消解了兩人之間最后一層隔膜。
唐尼向黑桑和自己的上級主管隱瞞了趁亂私藏的三十萬現金,希望能送給老左。而老左雖然發(fā)現唐尼為自己借來的游輪屬于政府財產,但并未揭穿事實,為了保護唐尼,他放棄了自己幾十年的老友尼克。在碼頭的一場戲,各懷心事的兩人都陷入了難以抉擇的困境。唐尼失去了自己上級的支持,處境越來越危險,必須盡快脫身;但一旦自己脫身,必然會暴露身份,老左作為自己的擔保人,勢必受到牽連。老左雖懷疑唐尼是警方的臥底,但又難以接受這一事實。在老左這一方面,唐尼背叛與否的標準不僅是臥底不臥底那么簡單,即便唐尼真的是臥底,他也并沒有在道義上背叛老左。因而老左不愿再深究下去,他選擇相信唐尼。
直到唐尼身份暴露,老左必死無疑,他還存有最后的一點希望。在走之前,他吩咐妻子,“要是唐尼打電話來,要是真有這個人的話,告訴他我很高興是他”。對于老左,此時無論唐尼的則真實身份是誰都無關緊要了。老左就像當初的尼克,不管是不是被冤枉的都死定了,在黑道上混,每個人都會有這一天,不過這回終于輪到他老左罷了。唐尼要是臥底,老左就是引狼入室,受到懲罰是必須的。至于唐尼,自己已經死了,也不必再去為難他。要是唐尼不是臥底,也不用再說什么,老左原諒了唐尼,他不想讓唐尼為自己的死感到自責。
時間推進到老左生前的最后時刻,他穿戴整齊的坐在家中,木然的看著電視。唐尼第一次到老左家,電視里的獵豹正在獵殺羚羊,但這最后一次,獵豹卻遭到了鬣狗的圍攻。老左喜歡動物,獵豹作為力量和威嚴的化身,令老左無比的著迷。如果說人人心里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英雄的話,老左的英雄就是那頭獵豹。老左終其一生,窮困潦倒,但始終未曾放棄自己的信念,一個充滿了個人英雄主義色彩的信念。他堅守著人情道義,堅守著原則底線,至死不渝。
但老左最后的結局就像是這頭被圍攻的獵豹,就像是那頭被牽著走的獅子。他并不適合在黑幫中生存,甚至的,他也并不見容與整個社會。他所代表的一代人的價值觀念,在七十年代的洪流中,被沖擊的支離破碎,他不理解為什么幫派的老板說死就死,他不理解為什么兒子如此自暴自棄,他不理解為什么自己一輩子受人支使,他不理解為什么唐尼要做臥底,他就像被圍攻的獵豹,窮途末路,等待他的只有死亡的終結。
這就是老左一代人所生存的環(huán)境,一個由欲望驅動的社會。每個人每天從起床開始,就為了欲望而勞苦奔波,他們從來不考慮自己為何這樣做,這樣做有什么意義,他們只是渾渾噩噩的活著,最后歸于虛無,整個世界上不變的只有貪婪的欲望。他們總是談論著道德責任,但并沒有誰真正去奉行這些東西,維系著整個社會運轉的不是所謂的正義與道德,而是暴力與欲望。
再看唐尼,他最后僥幸從黑幫斗爭的血雨腥風中抽身而出,但卻無法面對自己的上司,無法面對自己的妻子女兒。上司因為他瀆職,并未給予他重任,只是象征性的給了一枚獎章和500美元。而妻子女兒,正等待著他承擔起自己的責任,跟他們講述一下自己當年的英勇事跡。但唐尼此后注定要活在內疚、自責、謊言和遺憾之中。他無法再承擔起自己對家庭的責任,不是因為他懦弱自私,而是因為他的信仰已經崩塌,老左死了,他的內心也殘缺不全,如同行尸走肉一般。
【忠奸人】是一出悲劇,那這出悲劇最終指向的矛頭是誰呢?或許我們該向唐尼一樣,在心里掂一掂500美元的獎章和老左,孰輕孰重了。
講述黑手黨內部的紛爭以及男人之間友誼和忠誠,時間很長卻讓人回味無窮。悲劇情節(jié)渲染得非常濃郁。萊佛蒂吻別妻子,平靜地穿好大衣,卸下身上所有的貴重物品放入抽屜,拉上門去迎接死亡的場景令人印象深刻。真心覺得他把對兒子又愛又恨的感情演到位了。雖題材同《無間道》類似,人物塑造卻飽滿太多了。
結尾時那個眼神。也不知到頭來這一切都是為了什么。但唯一安慰的,是家人的不離不棄和理解。Depp確實將主人公復雜的心態(tài)詮釋到位。
2008-2-22 14:04:06 9/7.7(44642) en,pacino
Johnny Depp 演技趕Al Pacino還是差得遠啊,火候還真不是朝夕可以練就的!
像無間道的前身。臥底難當,亦正亦邪。人非草木,對立面皮斯頓和老左相處時間長便產生了友誼,職責和情誼難以選擇;而長期潛伏也讓皮染上痞氣,甚至對妻子動手。結尾皮想讓老左跑路;老左說“告訴他,我很慶幸是他”,然后把貴重物品悄悄留在家里,心都軟了。皮看著500元獎金和一枚獎章內疚出賣了朋友
1. 沒有什么鏡頭比阿爾帕西諾和強尼戴普隔著車窗喂獅子更有氣場了 2. 雖沒有<無間道>精彩的情節(jié),但打動內心的兄弟情感卻是<無間道>沒有做到的 3. 以為梁朝偉會演戲,看完阿爾帕西諾后才知道那一切都是浮云,開始明白為什么有些人說阿爾帕西諾是在世第一影帝了
甭管是忠是奸,個人面對體制,總是逃不掉的悲催。
從地窖殺戮開始漸入佳境,主要還是看老帕和德普,尤其是結尾,讓人為之動容,友情,確實是不存在任何界限的。沒想到作品一直相對輕松和保守的內威爾拍起暴力戲來能夠如此張狂,而且片子里竟然還提到了《美國騙局》里的賄賂案子,時代感做得很足。
我一定看過這部電影 而且曾經對其印象深刻 只是真的想不起是什么時候看過的了
制造道德模糊感的片子今天比較俗了,但那個時候還是很震撼的。
一句話概括:東尼最后愛上了老左從而開始懷疑人生!在我看來,這是美版《龍虎風云》。臥底人生無疑是痛苦的,尤其是遇到了十足義薄云天的大哥。但是由于之前這種類型片的泛濫,所以實在是沒什么亮點,直到03年《無間道》的誕生。7.6
距離無間道還差么點潛伏的虐人,距離美國往事還差么點黑幫的歡騰,距離教父還差么點暗流洶涌,距離落水狗還差么點風格化和血淋琳??傊?,黑幫不夠黑,懸念不夠有,緊張不夠料,阿爾·帕西諾和德普的曖昧還差么些火候。。帥哥嘛,一老一少,很夠了。
頭發(fā)也長了,野心也老了,兩眼迷茫了,夢想擱淺了,三十年功名追逐只留下隨身物品,帶走一腔情與義。胡子也剃了,眼神也狠了,家也陌生了,使命也模糊了,十年生死潛伏只換回一枚獎章和五百元,換走了一腔情與義。有帕西諾這樣的大佬罩,正義的堅定也會游走,有德普這樣的臥底跟,黑幫的狠辣也會軟化。
"If it gonna be anyone, I'm glad it was him..."老左這個結局,真的很凄涼...30年的出生入死,卻換來這樣的結局...
就沖兩位男豬角我也要給五顆星了, 而且皮斯特的妻子也很耐看.........雖然這部電影是分好幾次才看完的..........好長哦...........我只想說兩位都很是很有擔當的男人, 這個非常讓人欣賞.........
唯唯諾諾又狐假虎威的老左,委屈又道義的老左。
昏昏欲睡中,還是被最后一幕———Al Pacino把身上的錢、項鏈、手表放進抽屜關上,想了想,又小心地把抽屜拉開結結實實地感動了一把。
片子并不理想 雖然在部分場景的拍攝上頗有亮點 但整體節(jié)奏和劇情把握只是中下游水準 去佛羅里達一段 并不能解釋兩人之間關系增進的原因 黑幫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糾纏也未表現出來 最后500美金加勛章的對比亦不理想 亮點似乎反而是heche和depp的小段激情戲 以及關于船的念想 片子完全可以在1h內解決戰(zhàn)斗
忠不是只在警察中叫忠,在黑幫中也是,背叛也不會因為在黑幫中而顯得正確或是輕描淡寫,cops和mobs同樣是人,是同樣的人。黑幫像一個人性黑洞,亦邪亦正,大哥為你擔保生死與共,而FBI的表彰卻連流暢的念出名字也不能做到尊重..帕西諾演的失意人好讓人唏噓。
在黑幫片里,這部真算相當平庸的了,雖然有這么好的陣容。不過最后阿爾·帕西諾的落寞還是有些傷心,遭遇背叛的感覺太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