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村”少年張小明,是小拳種金剛拳的唯一傳承人,他肩負著將“金剛門”發(fā)揚光大的重任,只身來到大城市,希冀用傳統(tǒng)的武林方式實現(xiàn)光復門派的愿望,怎奈屢屢碰壁,遭人恥笑。正當他心灰意冷時,他卻邂逅了一位叫李昂的神秘蹉跎青年……
若你喜歡怪人,其實我很美———陳奕迅《打回原形》
最近網(wǎng)上熱傳一個視頻,在2004年央視年度經(jīng)濟新銳人物的頒獎現(xiàn)場,馬化騰認真地向臺下一堆實業(yè)大佬推銷自己的QQ,當時的QQ還只是在30歲以下的年輕人之間流行,馬化騰的一番說辭顯然沒得到大佬的賞識,海爾總裁張瑞敏直言:他并沒有打動我。
當時的QQ已經(jīng)坐擁了3.5億客戶,騰訊也已初露崢嶸,小馬哥也已經(jīng)是一號響當當?shù)娜宋锪恕6硪晃晃覀兪熘幕ヂ?lián)網(wǎng)大佬則更勵志的多,在這段小視頻的第44秒,鏡頭一閃而過觀眾席,角落里便出現(xiàn)了他的身影——馬云。
時間再向前推9年,1995年,杭州市西湖明珠電視臺做了這樣一個測試:他們安排了幾個壯漢在路邊偷井蓋,攝像機在旁邊偷拍,想測試一下市民對這種行為的反應。
大部分人視而不見,只有一個其貌不揚的小伙子出來阻止,這個人就是馬云,標準的草根。
馬云也好,馬化騰也罷,是多少年輕人心中的創(chuàng)業(yè)英雄,他們的創(chuàng)業(yè)故事給我們打了一針又一針的雞血。似乎只要仗義執(zhí)言,勇于丟臉就能實現(xiàn)夢想。
然而,我們喝了太多的雞湯,聽了太多的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我們開始困惑了,是什么出了問題,反雞湯派開始抬頭,直言:中國14億人,只出了一個馬云,一個馬化騰。一個人成功了,他放的屁都是香的。
談什么夢想?夢想值多少錢?能買得起北上廣的一間廁所嗎?
眾人恍然大悟,是呀,你我皆凡人,不是天選之子,為什么不能務實點活著。
你見過凌晨三點的北京嗎?
你疲憊的腳步趕得上飛奔的房價嗎?
你十年寒窗,立志成才,可為何心愛的女孩最后還是會選擇拆二代?
這一個個光怪陸離的現(xiàn)象似乎很難靠夢想來解答。
于是困頓之下,享樂主義成了我們面對這個唯結果論世界的避風港。
誰再提夢想,誰就成了異類。
夢想,已經(jīng)和“同志”、“菊花”、“詩人”、“大俠”等詞匯被異化。提到他,人們不再是肅然起敬,而是噗嗤一笑。
《中國好聲音》的現(xiàn)場,汪峰最常問選手的一句話就是:“你的夢想是什么?”這也被網(wǎng)友頻頻調侃與嘲諷。
難怪趙雷的歌曲里無奈唱道:理想,今年你幾歲。
可誰都清楚,即使現(xiàn)實再無奈,即使熱血已不再,每個人還是曾有過仗劍走天涯的沖動的。
縱使時光飛逝,翩翩少年變成了油膩大叔,在某個時刻,當我們瞥見一張照片,聽到一首老歌,聞到一陣花香,在記憶深谷,還是會涌起一陣悸動。
即使無法再說走就走,即使身后已有太多羈絆。
我們依然可以叫三兩好友,吹幾瓶啤酒,醉意微醺間,一個個吹著牛:
如果我當年沒買房,而去勇敢創(chuàng)業(yè);
如果我當年沒返鄉(xiāng),而勇敢做了北漂;
如果我那次勇敢一點,最后一次挽留她......
如果這些全都上演了,結局會怎樣?
只可惜生活沒有如果,只有一連串互相交織的錯過。
在多少個不知名的城市上空,夜深了,觥籌交錯吆五喝六變成了一聲聲深沉無奈的嘆息。
之后各自告別,回到家中,老婆孩子熱炕頭,溫暖但單調,一夜望到頭的生活。
天亮了,一切依舊,面對多少個愣頭青,我們似乎也習慣了充當那個過來人。一遍遍販賣著自己的廉價的人生經(jīng)驗。
“年輕人,勇敢去邁河吧,河水很淺?!?/p>
“年輕人,還是老老老實實退縮吧,河水曾差點要了我的命?!?/p>
我們同化著那些異類,生怕這個規(guī)矩的世界亂了分寸。似乎我們的陣營里多一個人就能證明我們這樣活著的意義。
終于有一天,走來一個年輕人,仗劍獨行,滿嘴夢想,面色稚嫩,身披榮光。
這樣一個幼稚人物,他可知道江湖險惡,他可知道事實無常,他可知道能簡單活著已是一件難事,何苦帶著枷鎖束縛自己。
但對于這樣一個無畏少年而言,他當然知道前途未卜,他當然明曉人心叵測。
只是既選擇了詩與遠方,只能風雨兼程。
我們稱他為大俠,是嘲諷也是敬畏。
我們暗罵他傻子,是驚恐也是自嘲。
我們期待看他出丑,看他光耀門楣的愿望落空,好讓我們的茍且顯得那么心安理得。
我們也害怕他成功,將家族的拳法發(fā)揚光大,讓我們曾想過卻不敢想的荒唐便為現(xiàn)實。
疑惑之際,我們輕聲問自己:這個年輕人會不會真的不太一樣?
但此時少年已走遠,他會成功嗎?他是傻子嗎?
回答我們的只有他遠行的背影。
我們只有將諸多情緒:妒忌、質疑、敬畏、嘲諷、憐憫、無奈統(tǒng)統(tǒng)打包,用看似嬉皮笑臉實則被生活扭曲的面容,對著他離開的方向笑著喚一句:“大俠”。
李宗盛歌曲里一句歌詞很好形容了這種瞬間感受:“終于敢放膽,嬉皮笑臉面對人生的難?!?/p>
遠去的少年不是別人,只是平行宇宙里另一個自己,而我們這些已被磨平生活棱角的人也要承認,夢想固然可笑,但他至少曾撐著我們前行。
誰也別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
我們或許已沒有夢想,但請給尚懷夢想的年輕人一些尊重。
夢想也許真的買不來一間廁所,但正是這樣一個個大俠的出現(xiàn),讓世界不拘泥于簡單的物質換算,讓世界多了好多個維度,讓僵化的社會有了更多可能性。
就像《幸福來敲門》父親對兒子說的簡單質樸的話:“如果你有夢想,請捍衛(wèi)它!”
一花一世界,一人一江湖!
大俠,走好!
記一位練拳人的堅守。
南方的拳村,始于古人習武健身保衛(wèi)鄉(xiāng)土,在亂世中發(fā)展出眾多門派,又在和平歲月中走向沒落。到現(xiàn)在,一些門派只有一兩個人堅守傳承。
影片始自一場村中比武。兩名拳手較量,一人被一頭豬分散注意力,被對手使黑照打中蛋蛋。痛苦中,拳手告誡兒子是家里唯一的男人,門派唯一的希望。這個孩子,是二十年前的李昂。李昂成年后出來謀生,做拳手成為大老板賭博賭拳的工具,被捕入獄五年。
二十年后,另一名拳手從村里走出來謀生,他是張小明,也是這支門派唯一的傳人。張小明來到武館踢館挑戰(zhàn),被打不過耍賴皮的老板報警送進派出所。這時他還沒明白為什么功夫比武的江湖規(guī)矩變了。幸好有李昂出錢和解保釋。
李昂和張小明是在回村的公交車上認識的,因見義勇為結拜為兄弟。李昂不再出場打拳,轉做張小明的經(jīng)紀人。要幫同村師弟一起賺錢,給門派發(fā)揚光大。
刀姐介紹參加比賽,需要五十萬報名費,兩人都湊不出。求助于組織地下拳賽且剛死掉拳手的萬老板,條件是打贏三場拳賽,獲得五十萬獎金。
第一場比賽張小明輕取勝利,第二場比賽有些艱難。
其間,行走江湖多年的刀姐喜歡上張小明,她看上張小明守規(guī)矩的精神,改變自我開始追求小明。
第三場賽前,張小明意外發(fā)現(xiàn)李昂鎖在抽屜里的秘密。他曾因地下拳賽被捕入獄五年,如今又讓自己打地下拳賽賺錢分成。堅守原則的張小明怒不可遏,憤然和李昂一刀兩斷。盡管窮,張小明堅守習武人的底線:不仗武欺人、不打黑拳、不做有錢人的賭博工具。
李昂自己出場險些失敗,被萬老板手下示意打死。幸好刀姐帶警察和救護車及時趕到。
影片想要表達的重點:武術的核心是武德,習武為強身健體保衛(wèi)鄉(xiāng)土,不為仗勢欺人禍害鄉(xiāng)里,不為人當槍,不出黑手。地下打黑拳的人,空有武藝而無德,只能稱拳手,不能稱武林高手。做武林高手要的是德才兼?zhèn)洹?/p>
張小明的醒悟救了自己,李昂的仗義救了小明免于被報復,也通過救小明洗脫自己五年前打黑拳留下的陰影。
導演喻亢是武打巨星甄子丹的徒弟,做過武術指導,也參演過不少武俠片。對于喻亢導演的武術動作設計在觀影前有過不小的期待。但是影片中只有少部分時間在拍打戲,大部分時間在講故事講人生說愛情。少有的一段打戲當中,真正練過武術的動作演員都沒有,全是導演一個個鏡頭在教演員如何去打。武打演員的流失也是近年來武打片越來越少出現(xiàn)佳作的原因。青年演員中有過習武經(jīng)驗的人很少,比如張一山,在他的動作當中能看到習武者的精氣神和力量,但又比較身材瘦弱不太適合自由搏擊這樣的地下黑拳比賽。三場地下搏擊賽,對手都是一身橫肉的蠻力型選手,擅長出力猛能抗揍,并不擅長格斗技巧。因此這樣的比賽場景,一方體重大靠蠻力,一方健壯但沒學過搏擊,很難像經(jīng)典動作片打出暴力美學的視覺享受。能看出導演的武打動作片情懷,但缺少合適的演員和必要的訓練,打斗搏擊的效果差強人意。
感情線上,小刀原來是李昂的粉絲和追求者,李昂入獄后開小店,兼為其他地下賭拳老板招募拳手。影片有一段刀姐看上張小明,從社會女轉變?yōu)榍寮兣〉兜膽?。片中情感的變化沒有給觀眾合理的理由,為什么刀姐會看上張小明,并且為了追小明對自己做出深刻改變。片中小明不帥且沒錢,武打中找不到李連杰、成龍、甄子丹等打星的魅力,也沒有像張一山這樣的機靈勁。小刀喜歡過李昂,至少在形象上李昂要高出張小明一籌,因此更加需要理由解釋為什么這次小刀為什么選擇去愛小明。單純的因為酒后小明的一句自重不足以構成足夠的理由去愛?;蛟S是刀姐混社會久了,看見一個心里沒污點的男生會產(chǎn)生愛意,但還需要更充分的理由說明為什么愛。
影片通過加字幕分成四個部分,分別是二十年前、兩年前、現(xiàn)在、兩個月前。其實可以通過更高明的手段來進行跨越時空的敘事。比如剪輯的畫面切換,通過人物形象變化進行時間轉換。也有穿越時空的形式、黑白彩色畫面對比等。最簡單的通過睡夢和遐想等切換現(xiàn)在和過去時。導演在時空轉換上可以做的更高明些。
總結一部武打題材的電影,武打鏡頭要占據(jù)足夠的時間,并且相當精彩,才能滿足觀眾胃口。故事上單純敘事并不夠,可以加入搞笑元素、自然流暢的煽情元素來在情感上和觀眾產(chǎn)生共鳴?,F(xiàn)在的感覺是片中他們打他們的,愛他們的,跟我們觀眾沒啥關系?!兑粋€人的江湖》所表達出來一位練拳人的堅守,這一情感還不夠透徹深入。
習武者的堅守可貴,導演對武打片的情懷可貴,但還缺少更順暢的敘事,缺少瞄準觀眾需求的創(chuàng)作和表達。
一看標題蠻吸引人的,以為是那種江湖豪俠,俠骨柔情類型的故事,結果看了電影之后才發(fā)現(xiàn)并不是這樣。主要講的是拳村少年張小明肩負光復門派重任,仗劍闖蕩江湖的故事,以打拳為主線。電影立意還是挺不錯的,濃濃的中國風味道,本來很期待的,但是劇情卻不是很吸引人,時間線過度有時也比較混亂,服裝方面也不是很好,有的失望...
這個故事的完成度叫什么鬼?最后的結尾就結尾了?你不是要光復門派嗎?在餐廳打工光復?
人物性格臉譜化的就差腦門上頂個牌子了。
人物之間的感情,簡直就是沒有任何過渡,直接你說咋樣就咋樣。
人物的性格轉變,更是180度轉彎。
沒有任何邏輯性和真實性。
都什么年代的,你就是三線小城市,也不至于信息閉塞到這種地步吧,更何況僅僅是離城40里,就閉塞到像200年前?
然后你到底要說啥?
打思想、五星的,你們確認你們不是水軍,不是出來嘩眾取寵的?
看到電影花絮里,萬老板帶妝搬道具的時候,我才恍然大悟。
這電影,就是,喻亢,拍給打行新人看的,江湖人生指南。
“拳村”=打行,靠功夫吃飯的行當。
“金剛門”=代表自立門戶的夢想,成家班,甄家班,元家班。
“一個人的江湖”=拳村出來的,都是從一個人打天下開始,李小龍成了,截拳道就成了,你成了,你就是本門的一代宗師。
在電影里,喻亢,一人分飾四角:工作人員、演員、動作導演、導演。
這四種身份,代表了“拳村”新人進了電影這行,從低到高的四種成就。
在現(xiàn)實中,喻亢,花了14年,才完成這4段晉級路。
2004年,入甄子丹的甄家班。
2006年,得到的第一個角色,《龍虎門》中的火云邪神
2018年,指導了個人首部導演作品,《一個人的江湖》
《一個人的江湖》是個四幕劇,你可以當成是江湖的春、夏、秋、冬。
按劇情發(fā)生的時間順序,這四幕是:
1.初次相識。2.與眾不同。3.機不可失。4.重蹈覆轍。
但,電影給你看的故事順序,錯亂了一下,改成:
3.機不可失。2.與眾不同。4.重蹈覆轍。1.初次相識。
你可以吐槽,導演故意折騰,偽造跌宕起伏,消耗觀眾智商。
也可以當成一種善意的提醒:
每一個“拳村”出來的人,闖蕩江湖,碰到的第一個季節(jié),可能是秋天的收獲,也可能是冬天的陷阱,咬牙堅持,不放棄,總會輪到,自己,與眾不同的夏天。
所以,請善待和感恩,那些在春天,初次相識,幫助過你的,刀姐和昂哥。
【備注】
《一個人的江湖》我最喜歡的服化道排行:
1. 金剛門臨時辦事處,那個牌子。
2. 李昂,開的,藍色小面。
3. 刀姐、昂哥、小明弟,同居的車庫上下床。
誰說江湖不文藝?誰說拳村沒情懷?
誰說不能拍一部簡單直白的電影,就拍自己傻了吧唧時,遇見的好人;自以為聰明時,栽過的坑。
這個五月里,最讓我難以忘懷的一句話是:
"愿你出走半生,歸來依舊仗劍少年。"
這句話來自一部叫《一個人的江湖》的電影,電影還未上映,因特殊原因我看了影片的點映。
電影講述了一位叫張小明的習武少年,執(zhí)著地在大城市里想要將自己門派發(fā)揚光大的故事。
看完影片的一瞬間,我腦海里全是樸樹的身影。
這個在現(xiàn)代社會里禹禹獨行的音樂俠士,和電影中的仗劍少年是何等的相似啊。
在我印象里,樸樹是音樂的俠士,也是不凡的。
2015年他在博文十二年里他這樣寫道:
"從一開始,就厭惡這個行業(yè),并以之為恥。電視上的明星們令人作嘔,我毫不懷疑我會與他們不同"。
樸樹是不同,源于他單純的性格,及單純地愛著音樂。
記得他的好友高曉松在一次采訪中,曾提起與樸樹做朋友是來不得半點客套的。
譬如有一次他向樸樹借錢,樸樹只說了一個字“好”,然后便把錢打給了高曉松。
等到他經(jīng)濟拮據(jù)需要用錢時,樸樹也只說了兩個字:“還錢”。
除了不喜歡人情世故的客套,樸樹其實還是個天性浪漫的人。
高曉松也曾談起他與樸樹一起外出演出的故事——
演出完高曉松與友人及樸樹一起開車返回北京,路上在經(jīng)過一座大橋恰逢夕陽西下,很美,樸樹執(zhí)意下車看夕陽。
最后高曉松與友人不得單獨留下樸樹,兩人駕車離開……
這樣的性格,也注定了樸樹縱有太多才華,也不會像其他明星一樣大富大貴。
他在藝術與經(jīng)濟的關系上守住了自己作為一個藝術家的底線。
2017年時很少上綜藝節(jié)目的樸樹破天荒地登了一次《跨界歌王》的舞臺。
他也坦言登綜藝是因為他經(jīng)濟拮據(jù),但物質的困頓下,依然擋不住他眼睛明亮清澈,亦如少年。
自此以后,他又開始了隱居,在他北京郊外租住的房子里創(chuàng)造著他喜歡的音樂……
時至今日,從1996年的第一首單曲《火車開往冬天》發(fā)行,也已20又2。
當初的青蔥小伙也亦至40又5的不惑之齡,無論世事如何他依舊可以寫出《清白之年》這樣透徹心扉的歌曲。
電影《一個人的江湖》里有這樣一個橋段,少年張小明仗劍行走于馬路上,一輛車劃過,一位肥胖的小伙伸出半個腦袋,嘲諷地叫他“大俠”。
其實年少的我們大多數(shù)都會希望自己成為一名“大俠”,卻不知不覺間發(fā)現(xiàn)大俠這個詞已成了貶義,漸漸我們也成了生活或影像中的一抹孤影。
其實能像樸樹一樣并不難,而難的是守住自己的初心,以及能抵擋住外界嘲諷的勇氣。
Beyond的經(jīng)典歌曲《海闊天空》中有一句"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那會怕有一天只你共我"。
意思是:背棄理想誰都可以做到,但追求一生卻不是每個人都行,哪怕最后只剩我和你兩個人了,我們也要追求到底。
在這個世界上我估計沒有什么比放棄更容易做到了。
放棄愛情,放棄選擇,放棄個性,漸漸地就忘了你曾經(jīng)的模樣。但其實只要堅持住,只要心中有座燈塔,就能駛向更遠的地方。
不放棄,電影中的張小明做到了,現(xiàn)實中的樸樹也做到了……
好了文章就寫到這。
我是一個奇怪的人,
喜歡一個人可以是因為她為我掐滅了剛點燃的煙,
喜歡一本書可以是因為里面有一首小詩正合我意,
喜歡一部電影也可以是因為一句話戳了我的心。
文末祝福樸樹亦如以往,也推薦這部戳了我心的電影給大家。
愿他的清新,洗滌你的鉛華。
愿所有人“出走半生,歸來依舊仗劍少年”。
也愿偌大一個世界,可以容下一個人的江湖。
既然是喻亢的處女作,我也就不使勁diss了,但是主角既然不是練家子能不能找個好看點的?兩男一女都是一看就不會紅的龍?zhí)啄槹?。。而且臺詞超傻,那個梁恩演的還可以,演出了土味掌門的憋屈感。整個劇情非常不連貫,插敘就插敘吧,倆男主怎么就捆在一起了?是想說男一激勵了男二嗎?感情轉變得非常干癟生硬。強行雞湯。不過當代武術傳承也確實是很艱難,現(xiàn)在練武的人不多了,之前八極拳還要靠半路出家的張震光耀門楣,也是無奈。主題曲倒是不錯。另外,男主不是金剛拳掌門嗎?天天背把劍是什么鬼???你練的是金剛拳還是金剛劍啊親。。。
為什么好故事拍不出好電影
糊
有點無聊,打又不打下去,也沒有繼續(xù)發(fā)揚光大門派
到底想說什么?
刀姐你到底喜歡的是誰?編劇你這樣編劇心不痛么?不尷尬嗎?刀姐是個百變天后么?一會兒搞個性感辣妹風混跡夜店玩弄男性,一會兒要追我們男主霸王硬上弓,一會兒變身清純學生妹cosplay,一會兒又溫柔照顧男二。真的,你們搞的太難受。
小格局。太尷尬太幼稚了。強行雞湯,強行堅守,臺詞尷尬,人哪能活得這么容易。江湖哪是這樣???金剛拳掌門人每天背一把劍太辣眼睛了!配樂也很強行。據(jù)說主題曲好聽?一會兒聽聽。導演處女作。。。果然浪費電。。。(海報還不錯)
你要是用別的片名,我估計該還不會一上來就給個一星??赡愠嗦懵闩龃伞兑粋€人的武林》,那真TM就是垃圾了
一個人呆著吧
多好的主題哎,拍成這樣……
都市武俠是個好題材,但并不容易把握。真能打的話好好弄個本子來。
一個人的夢想。馬馬虎虎,還行。
我是怎么了 要看這些
看了一半看不下去的,這里集合
武行人
意識是好的,武術失傳巴拉巴拉,但是電影真的不能吸引人
學生畢業(yè)作品
好尷尬.....導演為啥喜歡風口上的豬,要知道風停了,豬也會摔死............
演員的表演感覺都很業(yè)余,比較故作姿態(tài)。細節(jié)不考究,瑕疵很多。只能算是一個習作吧。想想看,一個所謂特大地下拳賽,竟然只有一個人坐在那里看。太幼稚了。
我知道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