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鄧超的“秀”
文/夢里詩書
看《分手大師》我笑了嗎?答案是肯定的,無疑鄧超是為優(yōu)秀的演員,就表演而言能將“至賤無敵”演到這般極致也實屬罕見,但笑過后更多的是一種黯然,當中國式喜劇僅剩下裝瘋賣傻討得強顏笑,這何嘗不是中國電影一個時代的悲哀。
喜劇的藝術(shù)本就無高雅與低俗之分,能“寓莊于諧”之作,在歡笑中能給人以深刻的社會內(nèi)容,心靈的感悟這便是佳作,反之當一部電影完全剝離了社會,所展現(xiàn)皆是強人一笑,這樣電影的不論有著多么華麗光鮮的外衣,本質(zhì)卻失去了靈魂,夸張是喜劇最基本的慣用手法,所以在《分手大師》這場鄧超的“秀”里,不論他是裝黑人也好,扮偽娘也罷,還是那賤兮兮的梅遠貴形象,都無可厚非,但這一切應該源于電影所寄予深刻的內(nèi)涵,就如同羅賓·威廉姆斯在《窈窕奶爸》里也同樣男扮女裝,卻展現(xiàn)了最真摯溫馨的父愛親情,羅伯托·貝尼尼在《美麗人生》納粹集中營里也同樣“裝瘋賣傻”,為的卻是讓身處人性泯滅集中營里的孩子有一個美好的童年,這樣的電影才是真正的喜劇,但反看《分手大師》呢?或許就連鄧超也看不下去其劇的浮夸,為自已的電影找著沉淀,但為了內(nèi)涵而內(nèi)涵和一部電影本源于內(nèi)涵,這二者間本質(zhì)的差別自不言寓,拙劣既現(xiàn),
如果說《中國合伙人》讓我看到了鄧超作為一個演員的功底,在《分手大師》中的他卻像一個沒長大的小孩,拋開這個毫無邏輯可言的劇情不談,這個劇本本身就有一個致命缺陷,分手大師在泡到別人的女朋友后就玩失蹤,這也能叫“大師”?那些被這個雙重騙局戲弄的女孩,若真是現(xiàn)實反而會受到更深的傷害,玩弄他人感情與鼓掌之間的人,最終卻得以抱得美人歸,圓滿大團圓?電影本身的價值觀就是扭曲的,而鄧超在此劇里也更是“秀”出了自我,若說取景毛里求斯扮演國王還可牽強的歸于劇情需要,那站于鳥巢上的航拍便是赤裸裸的自我夸耀,嘩眾起寵的俗媚毫無一星半點的藝術(shù)可言,只有一個沒有長大的孩童才會將其作品拍成這種只重“笑”果,不記得失的電影。
鄧超的“秀”,黔驢技窮的笑出了效果,便有人拍案叫絕,奉為經(jīng)典,詼諧幽默的形式僅是喜劇最基本的組成要素,其內(nèi)在的展現(xiàn)才是度量一部電影的尺桿,而這一點不外乎《分手大師》也同樣是諸多今下的國產(chǎn)喜劇所缺失的。
2 ) 感覺和影院內(nèi)觀眾看的不是同一部電影
首先聲明:我不是楊冪和鄧超的黑粉..我對他們基本無感..
說說我之所以看電影的原因吧,某次組團看《同桌的你》片前預告放出來,全影院的人都笑了,各種造型讓我感覺應該可以一看,然后昨天在微博上看到檔期提前,恩,剛好有空..
年度最爛的喜劇,估計沒有之一。
前一個小時下來..都沒有爆笑的點,但是我都聽到好過觀眾的大笑,當然我也笑了,但不是被影片逗笑的,是被觀眾的笑聲給逗笑的..唉..這票錢都花在這了..難道我們的笑點已經(jīng)被running man鍛煉到高境界了?
看到一半我已經(jīng)在玩手機上的游戲了..感謝讓我通了好幾關(guān)..過多一會..我隔壁那對情侶已經(jīng)快要睡著了..而成為鮮明的對比是再隔壁一對情侶笑到不能自己的聲音..(這讓我想去研究深奧的社會學心理學..)再過一段時間..他們已經(jīng)拉著我想走了..(對,我是5000w的燈泡..)靠著犯賤的強迫癥我硬是撐到了最后幾秒,問我怎么知道的?我走出門回頭看了一下剛好在放字幕..
so..有沒有彩蛋我就不知道了..
開頭狂刷友情卡讓我一直在數(shù)星星..這是現(xiàn)在國產(chǎn)喜劇的必備技能嗎?
差點以為是黃百鳴出品..
鄧超這么賣力的賤兮兮表演,實在用力過猛過于浮夸..和鯊魚耍賤的的那段我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有哪位電影學大師能賜教一下有什么伏筆什么意義嗎?我自己能想到的也就是湊時了..
楊冪的素顏讓我把眼光都放在她的皮膚上,演技?抱歉我沒注意。不過楊冪自黑的拖鞋梗我是真笑了..
在鄧超走show的時候我不明白楊冪怎么就哭了..而讓我不明白的還有怎么梅遠貴聽完葉小春的山谷獨白就喜歡上人家了呢?是時代發(fā)展太快還是我不明白感情?喜歡一個人就像步步高點讀機?哪里不會點哪里~so easy~
感覺葉小春的人設應該有點想要諷刺現(xiàn)實的切入,而后是想營造《大話西游》的笑中帶淚大喜大悲的格調(diào)嗎?
到最后,開頭胸大無腦的拜金女突然變身成為為愛奮不顧身的癡情少女?我中途去洗手間的時候回來走錯影廳了嗎?我看的是另一部戲了?
這部片里的女生都素顏了?缺化妝師么?您還是化個妝吧,我看著也舒服些..對我們的票錢能不能負責點啊喂!~
聽過在拍的時候很多都是臨時想出來的?這讓我在今天看到一條影評:現(xiàn)在電影不僅可以用PPT拍,還能用GIF拍..
真是32個贊不能同意更多啊!!!類型標簽貼上 劇情 兩個字你是怎么做到的?完全是GIF拼出來的116分鐘你好意思說是劇情?!
其他片還會我讓我意猶未盡的時候..而這116分鐘特么怎么過得這么慢?!
What ever,編劇是誰?賠我票錢!
p.s:打5星的才是水軍吧?!
3 ) 低俗喜劇
一、壞目的
一段鄧超當年在學校反串演女人的視頻曾在網(wǎng)絡引起關(guān)注,這可能讓他產(chǎn)生了一些誤解,他誤解為觀眾喜歡他裝扮成五大三粗的女人,他誤解為觀眾喜歡他扭捏作態(tài),他誤解為他很搞笑很迷人。
作為一部導演處女作,在娛樂圈摸爬滾打多年的鄧超并未給予《分手大師》足夠的敬畏,和他的妻子孫儷相反,他越來越把自己置于一個娛樂明星的位置,而非演員和藝術(shù)家。
鄧超像一個尚未成熟的高中生,所有的一切都是他炫耀自己、用于“耍帥”的工具。這點作為觀眾,從娛樂節(jié)目《我是歌手》第一季決賽中鄧超可怕的、喧賓奪主的夸張助演就應該有所警覺。
鄧超在這部電影中炫耀的有:超級人脈(包括楊冪、金星、韓寒、申雪、趙宏博等諸多文體兩界明星傾情加盟)、超級資本(拉全組去毛里求斯、拍一些突兀的航拍鏡頭、站在鳥巢上、用一些拙劣的特效鏡頭)、超級“巨星”(即他自己)。
遺憾的是,鄧超擁有的這些資源和多年當演員的經(jīng)驗,并沒有讓他成為一位對電影充滿敬畏的藝術(shù)家,而是成為了一名投機的、毫無才華的自大狂。毫無疑問他用嘩眾取寵的方式想要用這部電影的票房證明自己的利欲熏心,完全不打算顧及自己導演處女作的聲譽。
鄧超在這部電影中的毫無節(jié)制、毫無創(chuàng)造力的塑造出自己的“型男”形象,用的方式只有秀腹肌和水中出浴甩頭,連耍帥的方式都如此乏味,簡直令人愕然。鄧超每隔三五分鐘就用鏡頭告訴大家,他對自己的全身上下非常自信,尤其是腹肌和美貌。但是這一次,鄧超對自己和腦殘粉的力量,有所高估。
二、壞品味
鄧超在電影中表現(xiàn)出來的幼稚和無理讓他顯得非常粗魯。為了拍出一部所謂的“喜劇”,他不惜用夸張的肢體動作、扭曲的面部表情、無休止的男扮女裝來咯吱觀眾,這種強烈的無聊和巨大的壓迫感,使觀眾產(chǎn)生嚴重的反感。鄧超像一個不懂得察言觀色的孩子,在說出一個不好笑的笑話后,對無動于衷的聽眾惱羞成怒,為了使人發(fā)笑,生硬地強行咯吱聽眾的腋下。
做導演的權(quán)力讓鄧超膨脹到毫無顧忌,鄧超在電影中明目張膽地霸占了所有他自認為出彩的橋段,他想成為的角色太多,他想變得帥氣、深情、幽默、孝順,卻什么也無法成為,只能露出他枯竭的馬腳。而隱藏在這些橋段所謂的“犧牲形象”背后的,都是鄧超以耍帥為目的的自大。
同時表現(xiàn)鄧超的幼稚和壞品味的是令人印象深刻的電腦技術(shù)。片中非常兒戲地鯊魚橋段簡直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莫名其妙。只能用“錢多了沒地兒花”和“自以為好笑”來解釋。還有一些煙花特效,水準之差讓人懷疑鄧超的活兒被特效公司外包了。
劇中人物三分鐘一句“我去”、五分鐘一個“你妹”,使得鄧超更像一個稚氣未脫的高中生,叼著煙罵臟話以顯示自己的英雄氣概和風趣幽默。
在電影中,鄧超的無知和傲慢也體現(xiàn)在對女性的無理刻畫上。電影中的女性要不就是拜金女、要不就是愚蠢無知、要不就是母老虎。再看看鄧超自己裝扮的女性,全都是愚蠢、癡笨的典型。
三、 壞故事
更致命的是,整部電影就是一些明顯的堆砌,人物性格變來變?nèi)ィ袨闆]有邏輯,嚴重缺乏一致性。整部電影像是為了突出鄧超個人而拍攝的一個類似于《屌絲男士》的小品合輯,絕非稱得上電影劇本。
電影中這些肉麻當有趣的片段全都是別人用過的爛手段,劇情就是無知又無畏用堅強偽裝脆弱的蠢女孩遇到?jīng)]自尊又沒底線用臭不要臉偽裝孝順的無恥男孩從互相欺騙互相嫌棄到相愛的故事,穿插香港電影玩爛的分手大師愛情大師的故事,再穿插利欲熏心表面好人正直善良的成功人士被屌絲揭穿倒霉的故事,整個兒一個好萊塢經(jīng)典剪輯。
不僅故事如此,連情節(jié)和布景也是這樣。唐大師最后在海邊奔跑致敬孫儷在《月光寶盒》中的經(jīng)典沙灘奔跑,梅遠貴片尾對葉小春的表白的美術(shù)布置簡直就是照抄《WALLE》。
如果說鄧超搞笑就只會男扮女裝,貼胡子貼胸毛,甩頭發(fā)秀腹肌,那么他所表現(xiàn)的深情就更顯得黔驢技窮,什么為救兒子出車禍多年臥床的老媽、什么為給老媽看病掙錢而不要臉的兒子、什么獨自在城市傻逼的姑娘,還有突然深情說:“她為我付出太多”不忍心傷害小三而向分手大師求助的唐大師、還有胸大無腦貪戀權(quán)貴本來是尋仇又突然變成純情少女為愛不顧一切的古麗娜扎,簡直令人作嘔。
片中很多笑點需要深追流行,非常關(guān)注娛樂圈才能懂。比如調(diào)侃楊冪腳臭。只有有時間深追娛樂圈的學生和搞小圈子的娛樂圈人士,才能接收到所有“笑點”。就好像單位內(nèi)部晚會,外人看來惡心無聊,只有平時跟舞臺上演員們親密相處的同事們才能會心捧腹。所以與其說《分手大師》是一部電影,倒不如說它更像是一場娛樂圈內(nèi)部自娛自樂自我膨脹的尾牙、一臺鄧超的個人變裝秀表演、一部小品集錦。
4 ) 不是分手大師只是中二接盤俠
《分手大師》的情感鏈是斷的,而且就斷在梅遠貴的身上。
作為一代分手大師,他所采用的分手方式實在有些單一,好像國足犯規(guī)基本靠摔、《盲探》斷案基本靠猜,大師分手基本都靠愛。這雖然是個最簡單的手段但梅遠貴使起來并非到了大師的段位。觀眾看到了他費盡心機的讓對方愛上自己,卻沒有看到他如何再和女客戶好聚好散。古麗娜依飾演的角色恰恰說明,梅遠貴并不會分手,他只是在做了委托客戶的接盤俠后拍拍屁股開溜,然后剩下沉浸在新戀情中的女人自己去感受晴天霹靂。
這不是一個正常的戀愛節(jié)奏,甚至也不是一個常規(guī)的分手程序,如果每個女人都在梅遠貴開溜后摸摸鼻子自認倒霉,這么好說話還要大師干嘛?在《分手大師》中其實并沒有正常的感情節(jié)奏,一切的情感都是為這位中二大師犯病鋪下的梗。你說梅遠貴什么時候喜歡上了楊冪飾演的葉小春?僅僅因為他聽到了葉小春的內(nèi)心獨白嗎?梅遠貴這個人設的潛在情感來自他母親,母親癱瘓父親照顧讓他意識到感情越深就越痛苦,葉小春的人設則在說明小人物在大城市背景下的茫然和不安,梅遠貴怎么就迅速地與她產(chǎn)生了共鳴?葉小春號稱自己是彪悍的女人,但從第一次見到梅遠貴開始氣場就弱爆了,然后一直處在兒女情長感懷憂傷這個點上無法自拔,對于梅遠貴這種精神異??簥^的中二病患者來說這樣的女人應該是他過去客戶的主力軍,他為什么會心動?僅僅是職業(yè)習慣嗎?是接盤俠的本能嗎?說不清的。
再者由于情感上的單薄使得《分手大師》必須以大量的搞怪情節(jié)加以支撐才不會顯得電影乏善可陳,但鄧超這一次確實用力過猛。他所表現(xiàn)的不僅是無厘頭,簡直就是神經(jīng)病。動作夸張無所謂,表情猥瑣是怎么回事?造型多變無所謂,刻意惡搞是怎么回事?《分手大師》中的梅遠貴雖然看上去腦洞全開好像金凱瑞周星馳在一瞬間靈魂附體,但行為上卻表現(xiàn)的更為夸張。人格分裂和無厘頭總還是有區(qū)別的吧?耍賤和犯賤的本質(zhì)就在一個度的掌握,《分手大師》中鄧超做長途車挨打、回家路上挨打、住別墅被箭射、喜歡姑娘被綁架暴cei,他這個就是要你死的武打強度居然僅僅依靠自己的內(nèi)力就滿血復活了,為了表現(xiàn)該名接盤俠的生命力做的是不是稍微過頭了點?
更重要的是,喜劇電影要求的不僅是塑造搞怪的個人,更是電影特出的氛圍,而《分手大師》中除了梅遠貴每個人都還平庸的停留在國產(chǎn)喜劇逗貧的這個套路上,星星點點的笑點完全不足以支撐整部電影,你就是把鄧超撕碎了也不夠繞地球半圈的?。∵B楊冪這樣的自黑女王玩來玩去都只剩下“臭腳”這一個梗,拋開她懷孕的情況不說全片基本都在拿手遮臉的無奈表情中度過,接盤俠都心潮澎湃為了她勇斗歹徒了她還不疾不徐的對著大師搞一通傷心的表白然后揮一揮衣袖就離開了,內(nèi)心戲是怎么個套路,無語凝噎又是什么情況?對面中二病犯得連觀眾的三叉神經(jīng)都痛了你還隨意的女神范兒真的好嗎?
最重要的是本片的上映時間與《變形金剛4》撞在了一起,觀眾可不會因為他們類型不同就完全不拿來比較,而當觀眾看到打了雞血的鄧超打了醬油的楊冪時,《中二接盤俠》會在腦中三百六十度的考驗觀眾的忍耐力,他們會不會在心里默默的遺憾為什么沒有出門左走拐進變4的廳?會不會彼此抱怨為什么選擇這么一部雖然看完對自己的智商產(chǎn)生了無盡的優(yōu)越感卻對荷包產(chǎn)生深深愧疚的電影?到時候這部《分手大師》就真的成了分手大師了。
5 ) 一部除了導演與編劇差評,其他都挺好的影片!
這是鄧超的第一部影片,前期的宣傳可謂是做得十分的認真、全面與充滿新意。鄧導一方面是帶著他的作品頻繁的出現(xiàn)在各大電視臺的金牌綜藝節(jié)目中,《嗨2014》、《快樂大本營》、《魯豫有約》、《可凡傾聽》……另一方面是借著在此片拍攝過程中,包括鄧超、俞白眉、主演楊冪在內(nèi)的主創(chuàng)團隊共孕育了十個個小生命,將”分手大師“改成”分娩大師“,成功吸引民眾的眼球,制造出熱門話題,剛出生的鄧小花與小糯米也成了影片宣傳的有利助推器;其次是鄧導與白眉不辭辛苦地奔走于全國各地進行宣傳,鄧超更是各地大跳快閃“逗B”廣場,眾人被“比比芭比波比”的社會搖成功洗腦。
當然鄧導也沒有忘記網(wǎng)絡這一宣傳好平臺,終于開了微博,各種圍著分手大師的微博段子引來大批粉絲的瘋狂轉(zhuǎn)發(fā)與評論,此外楊冪、孫儷娘娘、周筆暢、李晨等一票明星也是在微博上各種發(fā)段子、爆料來力挺影片、為其造勢。
和眾姐妹數(shù)月來,每周都要被幾條與分手大師相關(guān)的事件吸引去注意力。所以大家可謂是迫不及待選了26日的18:00首場點映,一方面是真的被宣傳給吸引到想一看究竟,另一方是想盡快得個清靜,好好復習備考。
1.為了搞笑的分手片段而分手
整個影片看下來,總體感覺是尿點與笑點并存,有種誤點了淮秀幫之流弄得搞笑視頻的錯覺。先說一下這部影片的劇情,編劇試圖為影片注入一些內(nèi)涵,所以葉小春(楊冪飾)這個患有狂躁癥、愛上她人老公、幫“成功學”欺騙忽悠大眾的姑娘其實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愛的北漂一族形象代表、梅遠貴(鄧超飾)這個專為他人分手、欺騙他人感情、說謊話不打草稿的“大師”其實是個大孝子、不擇手段地掙錢只是為自己的家人。
電影里梅遠貴為了幫葉小春說服金星老師看唐大山的書,女扮男裝甚至上臺表演,向日葵的比基尼、煙熏妝、細高跟、鋼管舞……比女人還女人的裝束,臺下的葉小春看得甚是感動,對梅遠貴說:"你剛 才那么女人但是我覺得比任何時候都要男人?!昂髞砣~小春被老六綁架,梅遠貴去救她,被老六一幫人打到滿口是血、滿地找牙、滿身是血也要堅持將葉小春救出。葉小春或許是真的被梅遠貴的全心付出而感動,但是觀眾席里我卻是徹徹底底地從未入戲。災難片或是悲情片中適當加入一些搞笑的橋段,如美國隊長2,可以很好的緩和一下觀眾過于緊張的情緒,也來得容易。但是反過來在喜劇片里加入一些感人的橋段則不是一件易事,弄得巧妙,如《泰囧》,寶寶為了母親去種許愿樹的橋段著實感動觀眾,為影片加分不少。然而弄得不巧,將一些情節(jié)強硬加入,只會產(chǎn)生排異之感,令觀眾尿意頻起。
葉小春見完梅遠貴的父母后問他;“你爸媽不是你請來的嗎?”我看完所有的感人橋段設計后也有類似的情感疑惑;“你這樣設計是不想影片顯得太浮夸沒有內(nèi)涵嗎?”
2.真的搞笑,但僅是段子的集合
鄧超在接受曹可凡采訪的時候說:這部電影是真的搞笑,很多試映場我和白眉都在偷聽,很多觀眾都笑出奇怪的聲音。對于鄧導這番對于自我電影的評價,我覺得是十分中肯的。電影情節(jié)是很搞笑,點打火機那段富有內(nèi)涵而又搞笑,抱著葉小春逃離火場露股溝的那段戳中了觀眾的至高笑點,真得有人笑出怪聲。但是只是為這一刻而笑,笑完了對于這個電影的理解還是空白,或許這本就不是一部電影,而是一堆段子的集合。
3.演員肢體表達到位,臺詞 造作
4.舞美、配樂精彩,導演編劇差評
鄧超說因為自己的不專業(yè),所以他請了最好的燈光師、服裝師
、攝影師、美術(shù)指導、配樂團隊……簡而言之除了自己不專業(yè)以外主創(chuàng)人員都是頂級的。鄧超真的是一個誠實的演員,再次很準確的評價了自己的這部作品。電影的配樂恰到好處的烘托了氛圍、鏡頭快慢地處理很好的表達了情節(jié)的搞笑、演員的穿著給了觀眾很好的視覺享受。鄧超的女裝打扮必然成為又一經(jīng)典,“大褲衩”背后的城中村也可以被營造的浪漫而美麗,毛里求斯立即成為窮游待選地點之一,這都是舞美與配樂的功勞。
5.不后悔去貢獻票房、為鄧導的努力與認真埋單
6.鄧導好好拍戲,繼續(xù)沉淀
6 ) 耍了賤,就別再立牌坊
以各種電影理論、群眾反饋來衡量,《分手大師》都不算好電影,但我得說,它深深地娛樂到了我,這是最近第二次我對華語片與主流評價形成大分歧,已經(jīng)做好了挨磚的準備。上一次是《私人訂制》,該片口碑掃地,罵聲如雷,可我偏偏覺得有趣之極,尤其是開頭部分。這兩部影片,讓我想起小時候玩的表演游戲,印象最深的“劇目”是包青天和人犯,奧特曼和怪獸,人犯要跪下受刑,怪獸要被奧特曼打,但誰也沒覺得受了委屈,笑呵呵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成年之后,自然找不到愿意這么玩耍的小伙伴了,但還是可以口頭過癮一把,找兩個志同道合的朋友,聊天時無意間就角色扮演起來,你是皇帝,他是大臣,管你叫朕,管他叫尚書什么的,情景假設一番,全身心投入進去,腦洞開得跟隕石坑那么大,以假亂真,胡天海地吹一通,也是挺殺時間的聚會游戲。
去年看完《私人訂制》,我同意該片是三段小品拼接,現(xiàn)在想想,比起小品段子,該片更接近的是相聲,你看德云社那些荒唐開局離譜走向的講故事型相聲,逗哏和捧哏的知道全是假的,逢場作戲,煞有其事,笑果就從這里面來,觀眾明知扯得不行,心理上也是當真事來欣賞,這才會樂不可支。《私人訂制》里,這是訂制小組和客戶的默契,雙方都知道是在演戲,努力使自己身臨其境,加載各種角色屬性,本質(zhì)上這跟小時候玩的游戲毫無二致,那種過把癮的效果確實值昂貴的服務費,白百合和鄭愷有一場墳頭哭著壘麻將的戲,連客戶都不在場,這跟咱們的聚會吹牛更相仿,總之看得我非常爽,還有什么比成年人戴上面具大玩角色扮演更娛人娛己的消遣呢,要是在長途火車上碰上一個精于此道的座鄰,即使坐的是雪國列車,我也會嫌路程太短。
《分手大師》的觀影快感,與《私人訂制》異曲同工。鄧超熱衷于擠眉弄眼,扯著嗓子,手舞足蹈地犯賤,東西方諧星外加一串精神病們齊齊上了身;除此之外,他卯足了勁,變足了花樣,在各種身份、職業(yè)、膚色、性別、外貌、年齡間瘋狂跳躍,不排除是鄧超自戀企圖過盛,向外行炫耀演技,當然,這種表演課作業(yè)集錦式的角色跨度騙不了稍有經(jīng)驗的影迷,否則演演員、騙子,多來幾場戲中戲,豈不是最容易得影帝。但撇開這一點,確實具有非凡的娛樂性,我的腦海里不斷閃過那些一起演戲的小學同學,以及成年后一起吹水的嘴炮爛友們。更重要的是,虛擬世界的鄧超有我們生活中無法企及的條件,換裝速度快到咂舌,各種天賦集于一身,雜技,熱舞,籃球,極限運動上手就精通,游刃有余的穿梭于不同的角色,這只可能出現(xiàn)在電影世界,以及我們最深層的幻想里。都說電影是拿來造夢的,最起碼這種荒誕之極的故事設定,讓我們的角色扮演之夢,得到了全方位無死角的滿足。走出影院時,我看到好幾人咯咯笑著,模仿鄧超的抽風表情。
遺憾的是,跟《私人訂制》一樣,《分手大師》也太把電影,太把講一個有內(nèi)涵、有人情的完整故事當回事了,可是,這本來就不是此類意淫狂歡電影該遵循的準繩。《私人訂制》三個故事演得挺脫線的,結(jié)尾突然拐到正兒八經(jīng)的環(huán)保上去了,不倫不類;《分手大師》也毀在這把刀上,騙著騙著,樂著樂著,瞬間奔好萊塢30年代就用濫的浪子回頭套路去了,鄧超又是遍體鱗傷又是淚水泛濫的苦情戲,前面變臉快過洗臉,后面真情流露,難免讓觀眾懷疑還在演戲,根本深情不起來。更糟糕的是,前面那種隨心所欲的演法,是高度風格化的,最大前提就是藐視一切合理性,之后卻舍本逐末,硬要從邏輯上把故事編圓了,有多別扭可想而知,舉個不恰當?shù)睦?,你能想象周星馳的電影后半部轉(zhuǎn)成沙馬蘭風格嗎?節(jié)操已經(jīng)碎了一地了,何必撿起來,又拼不回去,既然賤了,就一賤到底,向《王牌大賤諜》看齊,豈不美哉。又要耍賤,又要立牌坊,只成就半場娛樂,因此好評也只能給一半了。(文/方聿南)
可能期望值太低。反而感覺沒那么爛
大冪冪的腦殘粉來了!臭腳梗喪心病狂!鄧超太有了!我是男人我都彎腰撿肥皂!三秒彎!本人略黑啊,上面的觀眾怎么樣!此外還有一點,鄧超越看越像我的男神錘錘...娘娘意外驚喜,人氣明顯比老公高哈哈哈哈……
恩,這片子應該叫《中二接盤俠》
整部片子都在耍賤,劇情沒太多新意,但搞笑的效果有呈現(xiàn)出來,雖然不是很好,但也沒那么爛,三星給鄧超首作鼓勵。
鄧超真是拿自己當馮小剛和周潤發(fā)的合體這么硬拼了,身體力行證明一件事:不是當演員當?shù)煤玫亩伎梢耘碾娪?。整個電影非常自戀,或者根本就不叫電影,一個不合格的鬧劇。
看完《分手大師》感覺這不是一部“電影”,連小品也不是。它是……呃……怎么說……它是鄧超在公司年會上的一場表演。
看楊冪老出戲,真心覺得豆瓣有些人真的太較真了,如果一部電影讓影廳里的人放肆大笑,讓人放下一天的煩心事,還被說極差的話,那請問什么又是所謂的好電影呢。
兩個沒演技的比誰更浮夸
因為把自己放得特別特別低俗,你都不好意思說它什么。
2014年的《小時代》,國產(chǎn)片又一次精準的找到了能專屬定制的一幫人。至于其他不熟的人,呵呵,這樣無邏輯無內(nèi)容全程擠眉弄眼耍寶犯賤的片段式拼湊根本都沒有必要去看了吧。
毫無營養(yǎng)的鬧劇,鄧超只能演浮夸的喜劇,一到內(nèi)心戲就不行了,楊冪是什么都演不了
鄧超是個好演員,賣力敢拼,一比較之后,才知道徐崢真是好導演~
我覺得挺好看的 為啥豆瓣上的人給的評價都這么低 我覺得能把全場觀眾逗樂就是一種成功 難道看個電影還特么要跟看個魯迅文集似的結(jié)合上下文談談你的看法嗎??
舞臺味與夸張的表演
感覺還可以吧,挺搞笑的,不過相對其他的影片而言有點遜色
陸老先生說的很對,這的確不是一部電影。只能說是各種段子的集錦,并非常勉強的將其拼湊在一起。講述是不順的,剪輯是亂來的,以至于沒有故事沒有轉(zhuǎn)場。而在主打的笑料方面也是使勁的咯吱型,不自然很做作。鄧超踏上了一條不歸路,也稱不上喜劇表演,只是說是耍。
影片是如此準確地對觀眾詮釋了“裝瘋賣傻”這四個字的涵義,劇作、節(jié)奏、鏡頭以及剪輯全線崩壞,就算鄧超再癲狂、楊冪再可愛都救不了場。
鄧超果然是雞血水瓶賤男,太能搞了。全片都在極盡可能的讓你笑,觀眾也的確笑了,不過劇情干癟,再好笑也覺得無聊。
不黑主演,實話說最初還期待看個順眼的愛情喜劇…但真心是玩兒過頭了,花絮也能剪成電影?毫無劇情邏輯可言,二逼至死。
跟著笑了半小時,然后就開始累了。故事和人物,沒法讓人入戲,搞笑就隔膜了??粗苄邱Y不會,周星馳很懂張弛,笑的地方你盡可笑,哭的地方,你也會真感動,感動一小下。可那一小下,其實很重要。喜劇是難寫的,在我看來,電影分兩種:電影和喜劇。我不敢寫喜劇,喜劇要更多的謙卑和虔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