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劇是一部職場劇,講述女主作為首位女性理事,并最終坐上最高位置的履歷之路。以廣告代理公司為背景,講述為了站在頂峰,職場如戰(zhàn)場的人們的日常與業(yè)界的幕后故事。
兩個主要角色的比較,很有趣。她們很特別,與同類相比、彼此相比。很相似,又那么不同。在各自的戰(zhàn)場上作戰(zhàn),兩種不同類的人可比性不大,不過一對比,便可凸顯不僅是兩人,更多的是兩種類別的人。
“傭人”(??)這一詞,一直在揮之不去,沖擊很大。之前對傭人的界限還只是拿著較低薪水干著簡單枯燥的事情的人。不過轉念一想,只不過是有薪水的高低、事情的繁簡而已,我們都是資本家的傭人。一個單方面依靠的附屬關系。流水線上的傭人,你不干還有一群排著隊要干的人,你完不成還有一大把更優(yōu)秀的人。干的不錯是拿著薪水的本分,干的不好就是有愧于薪水的閑人,是要走人的。在資本家眼中,只有聰明與否、辦事利索與否、薪資高與否之別,都是傭人而已?!澳逃兔姘崩蠒L的用人之道很是令人回味。主要是:無限競爭、沒有比“主人嫉妒傭人”更丑陋的事情、獲勝一方是我方。他就是那個身經百戰(zhàn),無所不知的老人。明白經商不過是成功了就是眼光獨到失敗了就是欺詐騙取。比起用頭腦經商的兒子與長孫,對用直覺來經商的漢娜更為滿意。
在其位謀其職。是對高雅仁和姜漢娜,以及傭人與主人最好的概括。
對于高雅仁這種不幸又很幸運的人,我總是很矛盾。忍不住想what if? 高雅仁要是沒有被媽媽拋棄?她的動力會消失嗎?那個支撐她的恨意。她依舊是個聰明的人,可以考上韓國大學,還能報道入學?有學位歧視的職場,開始會更為容易一點?(模仿上文作者風格續(xù)寫?;卮穑何赐甏m(xù)。真的很絕。)不會依賴精神藥物、酒精?會像常人一樣生活?常人常是平庸的代名詞。平常也就約等于平庸。這么一看,藥物和酒精是強撐高雅仁的不可或缺的存在。如何熬過這一切?叼煙、酒精、藥物、短鉛筆、熬夜對高雅仁再熟悉不過。當?shù)玫礁邔悠赣猛ㄖ獣r的眼淚,就是對自己所經歷的過往的一種。。。(怎么形容這種感覺呢?)覺得一切都得到了肯定、回報。對自己的慰藉。受過傷的人對傷口更為敏感:對高利貸公司的廣告提案、對因怯懦失去女兒的媽媽、對試圖自殺的前輩。。。不會輕易崩潰,不過崩潰也是瞬間的:對夢游的畏懼、與媽媽的初再見、崔常務提拔的真相(臨時的:為會長女兒的鋪路)、前輩的背叛?、部下的聯(lián)合生命。大部分都與人有關,是逃也逃不掉的人際關系。
一無所有的人要擁有店東西,需要付出多少?
睡眠、娛樂是奢侈的嗎?
勇氣、傲氣、霸氣、瘋氣是必須的嗎?
如果讓你選你會選擇當誰?
高雅仁?姜漢娜?
不知道是因為刷劇讓劇變得好看還是劇確實好看才刷得起來,《代理公司》可以說是近年來看的劇中最喜歡的女性職場劇了,#girls help girls# #women can do anything#,它的確將這些概念傳達得很好。同時,對于財閥企業(yè)內部的高層斗爭也描寫得淋漓盡致,充滿戲劇性,不像我們經常調侃的所謂“在國產宮廷戲里活不過三集”的那般膚淺,反而在某些情節(jié)中頗有宮廷戲的意味,比如VC集團老會長就是一個生動的垂簾聽政形象,崔常務則頗有一股鰲拜的氣息。男性形象不做贅述,因為該劇的主題應該是女性處于男性為主導的等級森嚴、追功逐利氣息熏天的即將腐化的公司環(huán)境里,靠著實力、堅毅與團結突破重圍,最終成功上位,率領員工凈化公司環(huán)境,提升公司業(yè)績。在這樣一個大脈絡里,編劇用其細致的對社會的體察、精辟而人間清醒的臺詞以及極具專業(yè)性的對廣告公司工作內容的剖析,帶給觀眾以安慰、啟示與知識。其中有三處劇情最為令我印象深刻。
1、宇元公司公關廣告競標。這是個人認為全局最精彩的部分,也是編劇最下筆墨的部分,從為何需要廣告公關到如何進行廣告公關,廣告企劃如何定位創(chuàng)意方向到創(chuàng)意如何落地實施拍成廣告,整個過程被細致全面地展現(xiàn)出來。我們可以看到人物們絞盡腦汁夜以繼日的過程,一個個點子被否定后的崩潰,最終打破常規(guī)找到突破口的驚喜,最終的勝利符合“爽劇”的特征,但并不是簡單的動作戲視覺沖擊下的“爽”,而是與觀眾形成頭腦風暴后達到顱內高潮的“爽”。能寫出如此專業(yè)劇情的編劇勢必對廣告行業(yè)有著深度的調研或是經驗,果不其然經過查找, 編劇???還真是一位前廣告業(yè)從事者,而這部作品也是其執(zhí)筆的第一部劇。
2、恩靜的班車脫口秀。這是全劇個人最喜歡的一場戲,它道出職場底層打工人尤其是女性職場人的辛酸委屈,但又盡顯打工人的可愛。班車上一位位飽有八卦精神伸長脖子聽著恩靜吐槽家里難處的打工人們,以及被聆聽的恩靜都在上班路上這一段班車時間里得到了情緒疏解與安慰,進而獲得了快樂,如果可以深諳《我的解放日志》中“每天積攢5分鐘的快樂,便可以撐下每一天”的生存之道,那么他們都可以很好的生活下去,起碼我們都愿意相信是這樣,因為觀眾在這場戲里會被引起強烈的共鳴,我們自身也在這場戲里獲得了安慰和快樂。
3、VR親情廣告。這是全劇最煽情的部分,是編劇為主人公高雅仁解開心結所安排的情節(jié),母女積怨是韓劇里經常表現(xiàn)的話題,觀眾對如此煽情也早已熟悉,而我認為編劇巧妙利用廣告公司這個主體寫出了頗有創(chuàng)意的情節(jié)。如今以虛擬現(xiàn)實為背景的影視劇不勝其數(shù),大多借助虛擬現(xiàn)實作為整部作品的主題或以此構建世界觀,而本劇中VR只是一個情節(jié)中的廣告拍攝道具,觀眾和主人公所帶領的制作團隊一起觀看了一場由被拍攝人在綠幕前而展現(xiàn)的無實物“舞臺劇”,這就顯得別有新意。廣告被拍攝者是一位因交通事故失去孩子的母親,與主人公高雅仁的經歷形成呼應,編劇將這位母親在VR世界中的態(tài)度與反應無縫貼合雅仁母親與女兒久別重逢的言行,從而迎刃而解母女關系的心結,顧及劇情主線也沒有做更多的情感宣泄,編劇懂主次,知取舍讓這一大煽情情節(jié)感人又不膩,之后很快回歸主線。
接下來再說三位被編劇著力刻畫的女性:
高雅仁:李寶英演技最有特點也是對我而言屬于殺手锏的就是表現(xiàn)極度憤怒、悲傷等情緒時那種隱忍眼中帶淚、眼眶泛紅的神情,每每看到心都要化成水的程度,而這種情緒的表現(xiàn)出現(xiàn)在我認為與她最適配的精英式職場女性角色的身上時更是讓人物充滿層次和立體感,正應了名字里的“寶”和“英”。這一形象有點像她前作《耳語》里的申英珠,而《母親》《花樣年華》里的角色則更多表現(xiàn)溫婉,但內里還都是有堅毅的性格特征的,總之李寶英就是適合有股英氣的形象,而這部作品的高雅仁是把這股英氣發(fā)揮到最凸顯的一部。
趙恩靜:一個極度的E人,一個部門聚餐可以自然地邀請大老板一起參加的奇女子,一個善于團結集體把自己人都當做朋友的好戰(zhàn)友,一個即使工作重壓已喘不過氣仍然可以樂觀以對的維他命,一個擁有溫馨家庭、擁有良好夫妻關系、婆媳關系的令人羨慕的妻子,一個可以對孩子耍孩子氣還能給孩子安慰處理好親子關系的母親,一個可以兼顧家庭與事業(yè)即使在家庭危機里也可以不放棄事業(yè)還能最終處理好家庭與事業(yè)關系的職場女性。即使結局編劇讓她懷了二胎,疑似迎合應對韓國低出生率政策,但也無可厚非了,起碼不像《我們的藍調》里那么硬塞。
姜漢娜:想起娜恩當年因一個印有“women can do anything”的手機殼而引起的非議,如今這個角色應該是娜恩接到的最好的角色了。財閥家庭的小公主,初入叢林的小白兔,但一身膽量又靈動,做事莽撞但憑著機靈與對事業(yè)的真誠總是能夠得到幫助并取得勝利收獲成長。人物形象有明顯的遞進軌跡,而且要表現(xiàn)得很情緒外放而不顯得突兀,傲氣中逐漸透露謙遜,這才能得到高雅仁的青睞,收其為徒。同時她也有著敢愛敢恨的性格(此處仍要贊嘆編劇對唯一感情線含蓄低調的處理)。
其他女性角色就屬于下筆較少形象比較單一化的了,但都個性處境各異,與主要角色共同在這樣一個雄性叢林中穿梭戰(zhàn)斗,共同打開了職場的光明未來。所以經常是越往上走越被名利蒙蔽,越陷于為了職位爾虞我詐的沼澤里,最終還是要專業(yè)的人做專業(yè)的事,致敬可愛、實力非凡并因此而自信的職場女性。
李寶英演技一流,好過金喜善。但演職場劇還是李沃原。韓劇最好的幾個女演員,都有適合自己角色。而大陸劇千篇一律。韓劇題材新穎,什么都可以寫,沒有太多限制。大陸劇太多限制,演員沒有發(fā)揮的余地。尤其是近幾年,根本就是垃圾劇本。湯唯在韓國如魚得水??纯磭鴥痊F(xiàn)在劉亦菲,仙女,現(xiàn)在成大媽了。其他幾個80后演員,基本沒有戲可演。不像韓國??傆幸粋€劇本適合70、80、90后女明星。
我剛參加工作沒多久,就碰到了全球金融危機,當時正在韓資的金融公司親眼目睹了很多高層被名譽退職。
當時,中國的外企尚在蓬勃的階段,很多人把外企當作第一選項,而第一批任職的人,還都在中層向上奮斗,大多數(shù)人還沒有經歷中年危機,所以對韓國職場的高層職位斗爭的激烈印象深刻。尤其是韓國職場女性,當時韓國社會才開始反對職場內性別歧視?,F(xiàn)在想當然的事情,那個時候才有反對的聲音,比如上司對女性職員的skinship,拍拍手、拍拍肩,甚至拍屁股??梢姳緛砭蜎]有幾個席位的高層職位,女性占據(jù)一席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F(xiàn)在,其實也沒有好多少。這不是女權,這是現(xiàn)實。
所以對女主能共情。不是那么想當然的大女主劇情,一路披荊斬棘走上去,而是感同身受女主為了爬上去犧牲了健康、犧牲了自己,把自己投身給了職場,一張張寫copy(很心疼紙),只有多寫才會碰到好的idea。這劇里的案例其實非常生動,(但節(jié)奏略微有些慢)。
專心搞事業(yè)的女主真的太有魅力了~
不在意別人想法,一心做好當下的事,向前沖,朝著更遠的路奔跑。
mark 金句:
天鵝的腳在水面下是不斷撲騰的
戰(zhàn)略性地去思考,瘋子一般地去行動
快樂分享出去會變成嫉妒,悲傷分享出去會變成弱點
燭火比太陽更能照亮夜晚
賬單一定會變?yōu)榕笥?/p>
忘掉已失去的
想做的事,不該做的事,該做的事
如果沒有風的的話,就要搖著漿前進
遇到困難就逃跑,如果養(yǎng)成習慣,一輩子都會是失敗者的,我好慌,習慣性逃避怎么破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首發(fā)于微信公眾號“影視左右”,未經授權,謝絕任何形式的轉載與搬運!
“手撕”直屬leader,“暴打”財閥Boss,李寶英飾演韓劇版廣告狂人
“手撕”直屬Leader,“暴打”財閥Boss,沒有感情線的膩膩歪歪,只有工作的雷厲風行,李寶英在韓劇《代理公司》中飾演的女主高雅仁可能是影視劇中最狂的打工人了。
最近剛完結的韓劇《代理公司》講述的是女主憑著一身本事和才華,血拼近20年,在職場中拼命求生、進取,就在晉升高管之際,發(fā)現(xiàn)再高的高管也終究不過是財閥、資本的仆隸。
看透這一現(xiàn)實的女主,最終拋棄了自己血拼得到的財閥旗下廣告公司掌門人的角色,并成立自己的廣告代理公司,選擇做自己的主人,而非財閥的奴隸看門人。
劇集以女主的職場困境、發(fā)展、升遷為主線故事,同時也呈現(xiàn)了當代職場人的生存現(xiàn)狀以及韓國廣告行業(yè)的發(fā)展黑幕。
近幾年韓劇中爽劇標配的浮夸鏡頭語言和沖突設置,雖然讓故事沒有拳拳到肉的真實感和壓迫感,但主要演員靈動、逼真的演繹塑造了一群扎實的職場群像,很容易引發(fā)職場中人的共情,而女主李寶英飾演的女主高雅仁更是極具人格魅力,讓人難忘。
高雅仁看起來是一位外表美麗、性格強硬、言辭犀利、恃才傲物、常常拒人于千里之外且攻氣十足的職場女強人。她的職場信條是能者上位。不僅在職場權力爭奪中智慮深遠,也善于發(fā)現(xiàn)、識別人才,不拘一格為他們提供晉升機遇,哪怕是敵對陣營的人才。
可是職場之外的她,每天都需要各種藥物維持自己的身心狀態(tài),甚至有藥物成癮中毒的風險。她看似冷酷、無堅不摧的外表之下包裹的卻是成長的傷痛和陰影。
因為母親不堪忍受父親的殘酷家暴出逃,女主幼時便開始寄人籬下,也因此養(yǎng)成了孤僻、固執(zhí)、強韌又極度封閉自我和內心感情的性格,因為沒有父母的養(yǎng)育,18歲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她連搭乘大巴去首爾,看一眼大學的路費都沒有,最終她狠絕地撕碎了錄取通知書,開始了與命運更加激烈的對抗。
于是,自踏入職場的那一刻,女主就一心拼命工作、賺錢,她一路升級打怪的代價則是健康透支、作息紊亂,需要大量藥片維持身體和工作的正常運轉。
但曾經遭受的苦難并沒有磨滅她內心的正義和善良,面對曾暗中監(jiān)視自己行動向對手匯報,但最終棄惡從善的秘書,她會極力幫助爭取工作機會;面對在幼時拋棄自己的母親,她在怨懟、暴怒之后,也會為母親安排住所并把母親當作自己要擔負的責任。
人物演繹入木三分,臺詞精辟,細節(jié)豐滿,邏輯自洽,故事層層遞進,讓這部劇成為一部適合靜心觀看的職場爽劇。
劇集用簡化的手法構建了故事發(fā)生的背景,一群不同年齡段的男女打工人在廣告行業(yè)掙扎求生,主要人物從新晉職員、職場媽媽,到職場中高層、企業(yè)接班人都有設置。相對真實地反映了韓國的普遍職場生態(tài),還原了廣告行業(yè)的工作模式。一句“哪有公司是靠實力升職的”,道出了萬千有才華、有能力但不屑于或者不善于經營職場關系人群的心痛現(xiàn)實。而劇集日常出現(xiàn)的頭腦風暴、創(chuàng)意輸出、一場又一場的提案則成功呈現(xiàn)了廣告行業(yè)的運作邏輯和工作模式。
此外,劇集也尖銳指出了韓國廣告業(yè)的行業(yè)黑幕以及這種黑幕對從業(yè)者造成的沖擊。比如在提案、比稿環(huán)節(jié),財閥旗下的大廣告公司利用資源、渠道優(yōu)勢承諾客戶營收提升取勝,而方案備受客戶認可的小廣告公司只能慘敗收場。
但劇集在呈現(xiàn)這些的同時并沒有偏離女主在職場升級打怪的主線劇情和主要矛盾。換言之,劇集借用行業(yè)運作模式、黑幕等情節(jié)的設計、呈現(xiàn),增加了主線故事的深度和厚度,沒有喧賓奪主、沖淡女主浴血拼殺的故事主題,非常值得一看。
南韓的演員不論什么年紀總有合適的臺本可以接 李寶英回歸作好颯 這種劇用力過猛很容易覺得裝 期待后續(xù)!
結局太潦草了……不過這劇是爽中爽中爽,看得人起勁。
角色塑造的挺豐滿的,劇情可圈可點。結局真的很不錯。
除了李寶英太好看了我說不出別的話
誰不愛逆襲劇情呢!?。⌒⌒⊥虏?,韓劇把很多辦事不利能力不足的人“貶值”到中國,難怪在中國的韓國企業(yè)沒多久都打道回府了,原來都是這樣一群人。結尾女主走在財閥女前面有點魔幻了。財閥女的爸爸有點奇怪,感覺很婊。。。
女主完全沒有感情線好評 全劇追完甚至想給六?? 感覺編劇非常牛 整部劇對所有女性角色都很友好 哪怕是女二那個驕橫跋扈的嬌妻閨蜜最后時刻都知道不要指望男人 站起來了 更不要說對職場女性的各種不同狀態(tài)的真實寫照~如果能有第二季就好了啊
沒風的話就劃槳前進
韓劇的大主性格缺陷如此明顯,是為了彰顯戲劇沖突嗎
1.女主女二穿搭可以借鑒2.職場理念值得借鑒,每集都有經典語錄3.主角配角塑造都豐滿,該有趣的有趣,該推進劇情的推進4.能讓你在疲憊生活中打起好好努力的雞血5.沒有多余感情戲6.女主真的自律且自強
看完最后一集,沒有爛尾,一路穩(wěn)扎穩(wěn)打,又感動又驚喜?。∨_詞真的值得反復拜讀?。?!/臺詞寫得很好,劇情引人入勝,難得的沒有夾雜愛情卻也不苦澀的職場劇,會追下去
只能參考情節(jié)用,沒有讓人追下去的魅力,一開頭就能看到整部劇了,不外乎一個憋屈女人的鏗鏘奮斗史。為啥東亞都喜歡把四十歲左右的職業(yè)女性塑造得那么苦呢,所謂的反映現(xiàn)實難道不是消費女權的托詞嗎?不婚不戀+冷血孤獨+有心理問題,沒有這些元素不配做大女主?更何況這些元素也不過是從傳統(tǒng)的男主角人設按到了女主身上而已。那些職場爭斗情節(jié)就更別提了,我統(tǒng)一稱為公眾號標題黨寫作體,通過激怒群眾來引人眼球。這種創(chuàng)作思路的職業(yè)劇都如出一轍的無聊,因為寫的根本不是這個行業(yè)之所以成為這個行業(yè),沒有行業(yè)特殊性,只有通用的勾心斗角,寫的不過是爭斗,換任何職業(yè)背景都差不多。這倒是應了女主的臺詞“這的確無法打動人心,但能帶來利益”。李寶英接這種戲,可見中韓女演員都差不多,只剩演著大女主聲稱這種戲很高級,同步把個人人設變成大女主。
能看。
寶英手指敲桌子的細節(jié)演技和池叔一模一樣,然后池叔走路姿勢和寶英越來越像~但是夫妻倆這輪的劇都不太好看,期待下一輪
一開始覺得編劇太貪心了,既要講女性職場又要講原生家庭,甚至還有“爛俗”的財閥派系爭斗線。但到最后又覺得編劇確實很能寫,看似兩個世界兩套邏輯的人物卻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李寶英颯的天經地義,大小姐與她的看門犬好磕到昏過去,小員工們的煩惱,上位者的博弈。這才是真正的爽劇吧,以及最后一集“是公司把人搞成這樣”,真的寫得很工整又處處通過“傭人論”來挑戰(zhàn)觀眾,這種黑切黑還挺有趣的?!拔宜乐耙欢ㄒ鲆淮螐V告客戶”+1......
職場內卷對女性永遠不友好
就憑12集那個主題: 女人先是她自己,再是母親或者其他身份,我就會給滿分。何況還有女人如何平衡家庭與職場,重男輕女的財閥女兒如何突出重圍,拍的蠻好的
看見李寶英我就想到權恩菲
第二集還行
雖然很拼接 很元素 但是每個元素都踩到我的心上也是很不容易??!
開頭以為是普通職場爽劇,但還是有一些很細膩的點,還有當你以為女主要出現(xiàn)戀愛線的時候,戀愛線后面卻失蹤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