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為了一句“歡迎回來”,我愿意放棄所有。
【那片有座高塔哭著朝北方奔去的天空,是我此刻遍尋不著的風景?!俊?宮澤賢治
現在想起佐由理來,仍是她十六年前國中時的模樣。
不知為何。
平靜的嚴冬與蕭索的枯枝堆砌在記憶深處,你輕聲誦讀的悸動劃開我心中漣漪,陽光為你側立剪影鍍了一層金色,我的睫毛卻在宮澤賢治的措辭里凍結成冰。
春雪通透而綿情。
我叮咚的淺笑應和你舒謐的旋律,晚霞的淡彩鋪開斑駁的光影,心似琉璃。踏過布滿積塵的時光走道,揉著惺忪的睡眼,指縫間我又一次見到那間陳舊暗淡的教室。
女孩笑面如花,小提琴溫柔如水。
那側影與旋律永駐我心。
眷戀悄無聲息從癡望的眼神中流瀉成秘密。一綿延,便是一世的絕期。
潮聲漸喧,河岸上金光散落。
青春凝望著的是何等的空虛,空虛被夢想添堵后又噴發(fā)出何等激情。
“薇拉希拉”,便是承載了青春甜夢的期冀,我仿佛仍能看到它純美外形的純白機體,揉揉眼,不過是這片熟悉的天空觸發(fā)腦中殘存的記憶。
青春,夢想,伙伴,以及你指尖伴隨金色陽光流散開來的旋律。清晰如昨。
我啟唇欲語,還未成音符已被呼嘯而來的火車聲掩過,鐵軌的震顫卻不及你眼眸里余光閃耀的清晰?;貞?。
流光爬過車窗,匆忙留下飛逝的亮麗。月臺上背著小提琴的你,織著乖巧的辮子,側身而立。你調皮而緊張的踏上鐵軌,輕舉雙臂,遠處藍色的天際夢一般瑰麗。
我的世界已是喧囂殆盡。
與拓也造飛機有趣還是聽你拉琴讀宮澤賢治有趣,我無從比較。我只記得那比藍色還藍的天空,比綠色還綠的草地,比白色還要純白的薇拉希拉,還有你。
青草在徐風吹拂下海浪般整齊地起伏擺蕩,佐由理,風中飄來你的氣息。
那時總有種預感在我心里揮之不去,一種仿佛就要失去的預感……明明世界那樣美麗。
我最怕聽你念起《春天與修羅》,“不挫于狂風,不屈于豪雨?!薄?br>我懦弱到如此害怕失去。
那個夏天。眺望對岸的高塔,我們有了小小的約定。
他停留在記憶深處被埋葬的那個日子,停留在云之彼。
你,他,薇拉希拉,離我而去。
雨和雪孤獨的堆積,我在上面危然佇立。雪與水交織的素白,淚水般通透。
那年彼時。
我莞爾時的輕語,卻成了眸子里堅定的允諾。一時間,稍縱即逝的愿就成了天經地義的約定。你用沉默不語來緬懷心中的繾綣,仰止嘆息間,我潸然淚下的聲音已響徹天際。
于是,
我去尋你。
云的彼端,是生的企盼。那個入你夢境的自己總讓我妒忌。
曾經的約定,我奉為神諭,若為之行,代價不計。
當我明白,很多事情并非像發(fā)動所有死黨一起幫忙做暑假作業(yè)那樣簡單就能扭轉乾坤的時候,就會珍惜,就會成長。
拓也綁著石膏的手托我們入云端去。
沒有人記得,卻也沒有人忘卻,薇拉希拉要沖破的那個夢境。
終于還是模糊了終點和起點的意義。
空氣濕悶,芳草萋萋,柏油路浮躁,工廠大叔沒刮干凈的胡子,明媚的只有陽光而已。
那年夏天只是如此。
那年夏天不過如此。
可我仍舊執(zhí)著,那年夏天我們的約定。
云的彼端,世界盡頭,抑或某個夢境。我追你到天涯去。
也要喚醒你。
我要的只是你睜開雙眸,聽我說一句おかえり
為了一句“歡迎回來”,我愿意將所有放棄。
2 ) 喜歡的臺詞。
在有3000多萬人居住的城市里,
仔細想想,我想見想說話的人,卻一個都沒有。
在那些日子里,我有時候會夢見佐由理。
那是在一個寒冷的地方,奮力尋找孤單一人的佐由理的夢。
結果每次都無法找到佐由理。
只有---在心中顫抖的佐由理的氣息
到醒來的時候還依然留在身體里
想想看,來到東京已經是第三個冬天了
好像---在又深又冷的水中一直停止呼吸一樣
那樣的每一天,只有我。 --------浩紀
我終于知道要失去什么了。 --------佐由理
失去了約定之地的世界,即便如此,從此以后,我們要開始新的生活。 --------浩紀
3 ) 在寂寞的夢中生出發(fā)來的愛,夢醒后,卻忘了
1. 這部電影并不冗長,相反,卻是極其精簡。它把必要的背景介紹和許多情節(jié)提示都壓縮到了最少,不看第二遍簡直難以全部了解其中龐大的信息含量。
2. 佐由理在極其孤寂的夢中才發(fā)現自己需要浩紀,浩紀也在極其寂寞的生活狀態(tài)下繼續(xù)牽掛以前就曾留心的女生佐由理。佐由理的感情是和孤寂同時成長的,當她從孤寂中被喚醒時,那份感情也無可奈何地被遺忘了,所以她醒來后才會傷心地說,“我有重要的事情要說,但是,消失了”。這就像在夢中能體會到的很多清晰情節(jié)和心理感受,但在醒來的一瞬間,卻注定無法留住,并不受控制地被迅速遺忘。這也就能解釋為什么浩紀在片頭仍是孤單一人。
3.拓也和浩紀在vale sail前的爭斗,拓也那般激動并不是因為什么“救佐由里”還是“救世界”這樣的冠冕堂皇的理由,他之所以如此激動的真實原因是,他發(fā)現佐由理在孤寂中需要的是浩紀而不是他,同時也發(fā)現自己其實不如浩紀用情深厚,出于本能的嫉妒,他才以“拯救世界”這樣居高臨下的理由來責罵浩紀。但他冷靜下來之后,決定接受真希,同時也成全浩紀,并完成對佐由理的約定,這些正體現了他的可貴。拓也喜歡佐由理的證據,有一句臺詞,大意是他和浩紀“追求同樣的夢想,喜歡同樣的東西”。
4.為什么佐由理的夢會阻止塔對平行宇宙的置換,為什么佐由理在夢中需要的是浩紀而不是別人?這些本是無需找出明確因果聯(lián)系的問題,它只不過是無量宇宙事件中的一些偶然。也許,夢之前的一眼對視,在正常世界中就是一眼平凡的對視,但在無比孤寂的夢中卻成了第一時間想起的過往影像,然后就成了夢中的執(zhí)念。
5.這部片子并不主要是講兩個少年如何努力地兼顧拯救佐由理與拯救世界這樣俗套的情節(jié)。它關注的,是佐由理生于寂寞卻又不受控制地消失的感情,是浩紀失去重要感情之后仍要繼續(xù)的生活。一方遺忘了曾是心靈支柱的重要情感,一方永遠失去了本該屬于自己的心意。整部片子都流動著一種淡淡的空虛和無奈,但生活還在繼續(xù)。至于少年們的友情和約定,當然是本片想傳達的正面能量,只是也有一點惆悵的色調。
~~~最后吐個槽,新海誠有必要如此惜墨如金么?許多情節(jié)完全可以交代得更清楚一些,讓觀眾不至于一頭霧水。不過,這或許正是難以動搖的個人習慣吧,因為本人時不時也有惜墨如金的惡習呀,無奈攤手~~~~~~~~
4 ) 還記得年少時的夢么?
還記得年少時的夢么?像朵永遠不凋零的花……
年少時候的夢想啊,是不是還記得呢?在某個夏天有意無意之間說出的承諾,有沒有想過真的要去努力的實現?很多時候,可能自己都已經忘記了吧?
生活在都市森林里面,好像在又深又冷的水中一直停止呼吸一樣,在心中顫抖的氣息,到醒來的時候還依然留在身體里。懷念的女孩,在世界的什么地方?
她說:“我總是有種要失去什么的預感”。就是那個時候,約定了那個遙遠的模糊的卻又每天都可以見到的云的彼端。
拓也和浩紀一起喜歡著飛機,也一起喜歡著同年的女孩佐由理。三個人約定了,要用自己造的飛機飛向遠處的高塔,人們說那座塔與另一個世界相連。在三年前的夏天,他們在造一架叫做維拉希拉的飛機。
可是三年后,佐由理沒有告別的離開了。
他們所憧憬的云之彼端的那座高塔,成為了最重要的約定之地。
心中的夢想,一直沒有放棄。直到后來,他們找到了佐由理,原來這些年,她一直在沉睡。
如果可以一直生活在夢里面,是一種幸福,亦或是不幸?佐由理夢里面只有自己,一個冰冷的世界,發(fā)稍,指尖,一直到腳趾甲都感受到孤獨的滋味??墒翘炜丈厦孢€是有燦爛的陽光,那架白色飛機的翅膀,掠過云,掠過風,掠過心上的每一寸思念。不管如何的冰冷和孤獨,都一直堅信,會有一天,和浩紀一起到達云的彼端。
要是真的還記的年少時候的夢想,那么就來懷念一下當年那個夏天吧,湛藍的天,湛藍的海,輕的風,白的云,還有胸口漫溢的快樂。
高塔倒塌,時光慢慢的流逝,也許終有一天,我們還是會彼此失去,這是失去了約定之地的世界啊。可是即便如此,我們還是會堅強的活下去,堅強的相信,有著溫暖和希望。
5 ) 就是一美術片
無懈可擊的畫面,
悠揚而空靈的小提琴,
在配上令人充滿好奇的沉重虛構世界觀
──這就是《云之彼端,約束的地方》給我們的第一印象
然而,在這部一片贊譽的外表下,講的只是個空洞的故事:
“約束”(約定之意)
1、如果你學過一點日語,或者看過幾年日本影視作品
你就一眼看破:通篇為表現一個本來抽象的詞,反復敘述、鋪墊、虛構(甚至不惜用土到渣的”平行世界“),直至讓你接受他的理念 ──── 這種手法,是日本電影用爛了的。
也許今晚你被”約束“這個詞感動,第二天起床說不定就感到莫名其妙
這種小手腕其實跟納粹宣傳、傳銷講座是一個道理 ── 灌輸理念 ── 當事人往往只有在事后才恍然大悟:”這個事有那么了不起嗎?!“
2、故事敘述的邏輯令人失望 ──── 雖說邏輯并不是一部影片成功的必要條件(尤其對動畫作品而言),然而即使天馬行空也不該讓觀眾有感到“故事線斷成碎片”的慌亂感。新海城在這一點的控制上離今敏、大友等講故事的大師還有很大的差距。
拋開劇情、主題,這是部令人驚嘆的美術片
──畢竟只要觀眾有所獲,這部片就成功了
但一部美術片的感動能持續(xù)多久?
6 ) 心的約定
新海誠的動畫,感覺總是淡淡的,情節(jié)有時被忽略似的;在敘述的過程中因為慢而有點迷茫,唯美的畫面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其實,圍繞著全片的中心主旨還是很明確的,(看他的動畫,心是寧靜的) 夢到相同的夢,在兩人的夢境與現實交匯的那一瞬間,不禁為之感動, 這是心的約定。卷入戰(zhàn)爭與愛情的三人,到底是救佐由理還是救世界!命運的解答,似乎就在云的那一端,他們曾經約定的地方
人物的畫風跟背景比起來簡直是石器時代的……
一部關于友情與夢想的片子。非常高興的看完了,又是一部對與美學把握極好的動畫電影,片中的每一個場景都可以被最挑剔的使用者作為PC的桌面使用。溫和的色彩,溫暖的有些過曝的光,舒緩的音樂和鏡頭的節(jié)奏,堆砌出了人在少年時期獨有的夢境。
好看
愛啊~愛啊~把日本的領土萌出一個大窟窿~新海誠史上最長篇~
是的我還是比較喜歡新海誠的風格的吧,但是只限于短片和中長度片:有兩部片子很讓我感到MV或者CG畫展風格,其一是《秒速五厘米》,其二就是這部《云的彼端、約束之所》——其實這兩部是連續(xù)劇型的,完完全全是一個調調.都不如NHK短片集中的那部貓的想象大戰(zhàn)的嘛對吧
畫面很棒,音樂很棒,就是故事太一般~
總感覺她觸摸到了什么地方
看過最神奇的動畫片了。以為講的是愛情,結果是如此玄奧的科幻!詩一樣的末世景象,讓人完全分不清現實和未來。兩個少年才真該在一起啊,相比之下女主就像個AV演員...
有時手指,指甲,發(fā)梢都覺得孤單
too pretty~~
美得令人發(fā)指
風格一流,劇情那啥。。
汗,并不是特別認同這個每一幀都能截下來當桌面的論調,起碼有人物的場面就很難。不論是什么原因,依然是在一起很難。不過片名真的好棒啊,只要說出來就覺得特有文化。
云之彼端。就是為了這名。。偶果然是標題黨阿
這個人是做屏保的,不是做動畫的
為北海道的美景給4星!
8.75 新海誠和天門的唯美系。每個橋段都是和主線故事緊密聯(lián)系的,只是故事講得不夠清楚。不過每次看到新海誠電影的精良制作,我都覺得既然是自己想做的事,覺得有意義的事,就要認真對待,踏實面對。
南北政權分立,恐怖主義,平行宇宙……然而主旋律卻是校園言情劇,太浪費感情了吧……
3.5
喜歡新海城的所有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