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這一叫法,最早出于十四世紀日本能劇理論家世阿彌(1363?-1433)的《風姿花傳》一書,在此之前,“能”這一戲劇形式被稱為“猿樂”,一些文獻中也寫作“散樂”(唐代戲劇的一種)?!霸硺贰弊畛跏且曰鼞驗橹行牡募磁d表演結(jié)合各自雜藝,后來加入了歌舞,滑稽因素則逐漸排除。
“能”的本意是“有情節(jié)的藝能”,作為能劇理論的奠基者,世阿彌在《風姿花傳》中說:“要了解十體,更要牢記年年來去之花”。這里的“體”,類似于中國古典《詩經(jīng)》的“風體”,指不同的能劇劇作中的角色特質(zhì)。諸如有:“神體”、“修羅體”、“女體”、“男體”、“老體”、“軍體”、“狂體”、“鬼體”、“法師體”、“不戴假面體”、“唐人體”等。
“花”是能劇表演藝術(shù)中最重要的一個概念,世阿彌以“花”的來譬喻能劇表演的中心精神,也用“花”的絢爛凋零譬喻能劇演員的一生。張文江在《風姿花傳》講記,曾談到世阿彌的“來去之花”,像極《莊子.齊物論》中的“物化”概念。莊周夢蝶,蝶變莊周,“此之謂物化”,說的即是演員要體悟掌握不同的角色變化,不妨也可以理解人生扮演的多種角色。劇中的主角壽一(長瀨智也),是兒子,是父親,是前夫,是愛人,是兄長,是摔跤手,是中年失業(yè)的離婚男,也是一個能劇演員,人間國寶觀山家族的嫡長子。(作為長瀨演員生涯的最后一部大男主之作,本劇可謂量身定做。)
《風姿花傳》是觀世家的秘笈,秘藏近五百年,20世紀初才見天日。所以“花傳”的“傳”,不是傳記的“傳”,而是傳遞的“傳”?!皞骰ā币簿褪前选盎ā保ń巧某跎㈤_放到凋零的生命歷程(不同階段的表演方法)用類似禪宗心傳(一對一)的方式教授給自己認定的接班人。(世阿彌除了將《風姿花傳》傳給元雅,元雅死后,也傳給了自己的女婿金春禪竹。)世阿彌說:“若能將此花,由我心傳至你心,謂之風姿花傳。”
最后一集中上演的能劇《隅田川》的作者是觀世元雅,世阿彌的長子。元雅非常有才華,但英年早逝,《隅田川》講的故事是主人公千里尋子,得知愛子已經(jīng)于一年前死去,后與愛子亡魂相遇的故事。最后一集壽三郎(西田敏行)在劇場看到壽一(長瀨智也)的亡魂,正如《隅田川》中母子相見的場景,而這時壽一也已經(jīng)去世一年了。
以亡者的口吻講述故事是能劇中特有的形式,稱作“夢幻能”。元雅死后,世阿彌創(chuàng)作了大量了的“夢幻能”,以此哀念亡子。劇中以死去的壽一(長瀨智也)來講述“我家的故事”,亦可視作“夢幻能”。
第一集中,壽一和壽限無、小舞從小背誦的“那乃天人之羽衣...”出自能劇《羽衣》。《羽衣》的故事與董永在河邊拿走織女衣服的劇情很像,只不過董永把仙女娶了,而能劇中的漁夫只是要求仙女跳一段舞,能劇中的對話是這樣的:
仕手(仙女):且慢,那是我的衣裳,你為何取之?
脅(漁夫白龍):此乃拾來衣,正要帶回家去。
仕手(仙女):那乃天人之羽衣,非輕易交于世人之手,速歸放原處。
脅(漁夫白龍):聽來你是此衣原主,難道是天人顯現(xiàn),倘若如此,應作為末世奇跡留此,成為國家之寶,此衣不能奉還。
仕手(仙女):可悲啊,失去羽衣,不能飛行,無法歸天。還望還予我...
壽一回到家之后重新練習的第一部能劇是《高砂》,作者世阿彌。高砂是一個地名,今位于神戶兵庫縣?!陡呱啊吩断嗌?,是一部喜劇,講了一個兩位化作老夫老婦的神仙為神官指路的故事,故事中連理而生的松樹寓意世間夫婦合好長壽,后來又以松樹的常青不凋,象征國家長治久安。此劇深受日本大眾喜愛,至今仍常作為新春、婚禮及各種慶典的首選劇目。今天在兵庫縣的高砂神社,仍然能看到不同時代種下的“相生之松”。
《道成寺》則是一個帶有奇幻色彩的恐怖故事。作者不詳。道成寺今位于日本和歌山縣日高郡,故事講了一個山僧每年到和歌縣參拜神宮,半路借住在一個莊司(莊園主)家里。莊司屬下有一個女兒,愛上了山僧,山僧卻不領情,一路被女孩追到了道成寺。山僧躲在寺中的大鐘里,還是被女孩發(fā)現(xiàn)了。女孩化作蛇精,纏繞大鐘,又施放火神技,與山僧一同化為了鐵水。多年后,寺內(nèi)重鑄新鐘,蛇精之魂又托身歌女來到寺中,藏于新鐘之下,后眾僧念經(jīng),妖佛法力大PK,終于,蛇精跳入河中不見了蹤跡。
第六集中,壽三郎送給昔日的戲迷情人的鬼面具,出自他在意大利表演過能劇《大江山》, 故事講的是源賴光奉天皇之命去丹波國的大江山退治以酒吞童子為首的惡鬼集團的故事?!洞蠼健泛颓皫撞磕軇《寄茉贐站上搜到視頻,相較其他幾部能劇,現(xiàn)代版的《大江山》非常生動活潑,體現(xiàn)了能劇的另一面。
參考文獻:
《日本謠曲狂言選》,世阿彌等著,人民文學出版社。
《風姿花傳》,世阿彌著,王冬蘭翻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風姿花傳》講記,張文江,《戲劇藝術(shù)》,2008年第五期。
有劇迷科普了能劇但是另一重要日摔元素沒人提及,一方面和能劇這種高雅藝術(shù)文化瑰寶完全相反,摔角是充滿動物性的運動,目標人群也是底層人民,(兩個因素一俗一雅,一動一靜頗值得玩味)另一方面國內(nèi)幾乎沒有摔角文化,特別日摔估計不超過2w受眾粉絲,況且人物眾多歷史復雜,和日劇的粉絲交叉更是極少。劇中埋藏了很多日摔彩蛋,故做一點簡單的介紹。
提起摔角所有人都先想到wwe,wwe在三大摔角中是美摔的代表協(xié)會之一,注重跌宕起伏的劇情。在日摔,墨摔和美摔中,日摔則屬于比較硬核真實的格斗派,但是比起商業(yè)化不像美摔能走出趙喜娜,巨石強森這種國際巨星。像劇中世阿彌的那種面具則是非常典型的墨摔特色的東西,也是日摔作為年紀較輕的比賽容納前輩所長的一個特點。這就要說到本劇為何選擇摔角和能劇兩個看似毫不相關的元素了,傳統(tǒng)能劇演員是非常重視和尊重面具的,在表演前會嚴肅的看著面具說“我要演你了?!比缓髮⑵浞催^來戴上,是一個非常有儀式感的過程,所以劇中人間國寶的面具各個能拍賣到100w也不足為奇了。而在墨摔中,著名傳奇摔角手墨西哥人心中的摔角之神圣徒(在《尋夢環(huán)游記》中有過致敬彩蛋)更是把面具視為生命的一部分,直至下葬仍戴著自己標志性的銀色面具,對面具的尊重可見一斑。
說完了主題元素的關聯(lián),講一個劇中有些奇怪的人物,長州力,相信很多觀眾即使看完對他的身份也一頭霧水,為什么一個連三多摩摔角協(xié)會會長都不是的老頭,計程車廣告是他演,人間國寶取法名,主角悼詞他來說大家都還一副受寵若驚。中國人確實很難get到日摔在日本人民心中的地位,如果硬要做比喻的話大概是運動員層面中國當初的聶衛(wèi)平(都有一層對抗外國選手的身份)加上社會網(wǎng)絡文娛活躍度的范志毅這種感覺?
劇中頗多彩蛋都是圍繞這位日本本土明星摔角手(雖然其實是韓國出生),不得不提的就是長州力鼎鼎大名的稱號“革命戰(zhàn)士”,也就是長州力為老爺子取的法名之中革命居士的由來,(雖然之后長州力認為國寶的兒子配不上,把這個繼承自他的名號改為脛嚙居士,也就是日語中啃老族居士的意思)。長州力今天的地位一個是因為他傲人的摔角成績,還有原因就是他當年一頭長發(fā),誰都不服的反叛脾氣,有一股豪強之風,在場內(nèi)場外也多生事端,話題性很足。劇情中期長州力用一記金剛臂(也稱金勾臂)打醒主角,這是長州力除了個人絕技蝎式固定外比較具有特色的一招,可能因為年紀問題使不出蝎式固定了,但是當年一頭長發(fā),每每跑繩蓄力后大喊著用手臂擊倒對手,總讓觀眾看得激動不已。劇集最后長州力非常電子動感酷炫的出場音樂power hall也有出場,被拿著開了站臺玩笑,感興趣可以搜索收聽原曲,非常好聽。
長州力生涯經(jīng)歷兩次退役,六七十歲仍然奮斗在摔角場上,場下對協(xié)會有極大的影響力,再加上因為有點口齒不清,和多年的臺上經(jīng)驗,去到綜藝節(jié)目很有節(jié)目效果。在青年文化里,參與該劇和著名雅酷撒游戲如龍也都是他的影響力和流量的體現(xiàn),在劇集里獲得瑞思拜的原因大概就是如此。
最后來談一談主角的結(jié)局,對不少觀眾來說摔角中突然會出現(xiàn)死亡太奇怪。宮九這方面鋪墊確實比較少,雖然做了一些伏筆,但是對不了解摔角的觀眾還是會覺得突然,甚至產(chǎn)生劇集爛尾之感。首先要說明摔角以其說是比賽更像一種極限舞臺劇,類似馬戲團?絕對是有一定的風險存在的,像劇中和墨摔中很多高飛動作有巨大的破綻必須要對手配合一起完成。但是摔角中假假真真,并非全是劇情,然而內(nèi)部安排外人沒法知道,這也和能劇理論里破了就不美了的花的概念很像,不能說破,劇集里的兩個元素在這個點又再次呼應。觀眾分不清真假看得更加入戲,這也是摔角的魅力所在(日摔衰落有一部分內(nèi)部安排被爆出的原因,感興趣可以了解高橋本)。很多時候摔角手是用小刀割破出血,讓觀眾信以為真。而高級別摔角手比如像長州力肯定也不止是一個好演員,更是一個參加過奧運會的超級運動員,力量是毋庸置疑的。在這個極限運動中嚴重傷亡時有發(fā)生,特別當有私人恩怨或者對手沒有職業(yè)道德的話下手過重,很容易發(fā)生“事故”。而在blizzard時期,年輕阿孝打到對手終身殘疾,在世阿彌身份暴露后被以殘暴著稱的對手兒子復仇,其實也是說得通的,只不過劇集偏向溫和的能劇世界的介紹,讓觀眾遠離了有些殘酷灰色的摔角世界,所以最后一集的轉(zhuǎn)變多少有些突兀。
最后的最后還是佩服日本的劇作工業(yè)流水線,能產(chǎn)出這種作品讓外國人了解感興趣他們的文化,特別像能劇日摔一般很難做到文化輸出,但是在看完劇后,都想買世阿彌的書閱讀了解一下能劇美學了。
對我來說,此次宮九操刀家庭劇我有著一絲絲的顧慮。作為一個早已成家立業(yè)事業(yè)有成的父親,他能否透過一幕幕破碎的現(xiàn)象看見其背后的本質(zhì),我十分懷疑。家庭劇不同于其他的類型,它對編劇自身的敏感程度密切相關,尤其在這樣一個隔閡日益加深、矛盾日益激化的現(xiàn)實背景下。不過好在他成功地完成了這個光榮而偉大的任務,盡管他借鑒了現(xiàn)實中的事實。
家庭,無論是在社會轉(zhuǎn)變階段還是社會穩(wěn)定發(fā)展時期,都處于首當其沖的地位。不管現(xiàn)實中國際關系如何變化,我們必須承認的事實是東亞各國具有密切相關的文化淵源,各國所組成的文化圈是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為主在各國自身發(fā)展中遍地開花而形成的文化圈層。因此我們對于家庭現(xiàn)實的探討就必須立足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歷史的立場上了。對于中國社會的研究已經(jīng)有大量的社會學者給出了他們的研究和解釋,在其中最具代表性之一的作品《鄉(xiāng)土中國》中針對這一研究提出了一個特殊的概念即“差序格局”,在費孝通先生看來差序格局是中西文化差異的原因之一,而血緣和地緣是其重要的元素,中國人的思考模式是國家到家族、個人,其重要性依次遞增。在現(xiàn)代亦有諸多學者對“差序格局”展開了研究和討論,他們認為差序格局的本質(zhì)是家庭本位主義,承認了血緣的重要性尤其是父系血緣關系......這種極為特殊的文化操縱了中國人的行為模式,當然本文并不是要加入這樣的學術(shù)都是討論中去,我們?nèi)砸貧w到影視作品中。既然家庭在中國有著如此無與倫比的地位,那么在我們的鄰國日本自然也是如此,進入工業(yè)社會的日本并沒有擺脫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束縛,家庭儼然成為資本主義人民中生活的最重要一環(huán)。我們也要承認《鄉(xiāng)土中國》下的家族式生活想要延續(xù),其以中國傳統(tǒng)思想和傳統(tǒng)禮法的基礎必須要保留,否則就會出現(xiàn)《金翼》里那樣的故事。但在現(xiàn)代洪流下,中西文化的碰撞、固有文化的自身演變、國民思想的覺悟,這一切的劇變嚴重地沖擊了這一基礎,這就必然使得家庭文化遭到破壞。而本劇的故事就在這樣的大變動下緩緩鋪開。
零.所謂家庭失序
家庭失序在現(xiàn)代社會中的表現(xiàn)是家庭成員間的尊重喪失,對于原有的規(guī)則與秩序發(fā)起挑戰(zhàn)。根據(jù)“經(jīng)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說法,一般情況下這種失序的原因在于原有的家庭主導方失去了經(jīng)濟來源或是經(jīng)濟控制力降低其經(jīng)濟地位被某一方取代,但顯然這種說法并不能完全成立,在本劇中家庭失序的開始是年輕的壽一離家出走這與經(jīng)濟情況無關這是由于家長的“失能”導致的。但在后續(xù)的變化中就與經(jīng)濟相關了,原為家庭經(jīng)濟支柱的父親因病無法再獲取更多收益時,這種失序擴大化了。
一.父與子 父子關系是傳統(tǒng)文化中家庭的主軸,而本劇也正是主打父子關系。這對父子關系的故事是典型的黑格爾悲劇理論中的沖突與和解理論實例,作者同樣借鑒了日本傳統(tǒng)戲劇的篇目《隅田川》這讓這個故事帶有十分鮮明的古典色彩。這對父子關系的變動是核心,劇中一切的關系變化皆是因此而起,家庭的失序和家庭觀轉(zhuǎn)變也是因此而變。二者關系變化的最重要因素是“誤會”,這個看似與戲劇沖突理論無異的判斷恰恰也是絕大多數(shù)家庭關系變化的由頭。在壽一看來,以前的父親從未愛惜過他,缺乏贊揚的生活抑制了他的天性,他在面對這第一次沖突中,他選擇了逃避,跑去摔角離開這個家庭,在他拒絕逃避直面父親的時候這層堅冰也就開始消融了。父親在這第一次沖突中扮演的是典型的大家長式角色,這也正與他“人間國寶”的身份相應,絕對的控制、不茍言笑、大男子主義,這其實并非他的本性這只是他錯誤的教育方式,而他這種形象的轉(zhuǎn)變其實也早在他與秀生的交往中開始了。第一次雙方的碰撞埋下了分裂的種子,而在劇中雙方也展開了第二次第三次......的沖突,但這種碰撞更多的是雙方意識到各自的合理性,也就是悲劇和解的鋪墊并未造成嚴重的后果。但是父子間依然存在著不大不小的誤解和困惑,這在邏輯上阻礙了完美的和解,而宮九采用的方法是利用壽一的死使這種雙方開誠布公的告白符合邏輯與人物性格,這種寫法未免極端不過也不失為一種解決方法,這也給最后的情感給予充分的升華,可以說最后一集的寫法是結(jié)束一切的臨門一腳。說罷壽壽和壽一這對父子就得說壽一和秀生這對了,這對父子也出現(xiàn)過危機,不過轉(zhuǎn)變倒是十分干脆——能樂和摔角,秀生喜愛能樂愛看父親摔角,壽一在發(fā)現(xiàn)后愿為孩子做出奉獻而秀生也可以很直接地表達自我,二者的開解便十分簡單明了。父子間的開解讓本是陰云密布的家庭重歸于好,但二人的家庭觀念卻是早已轉(zhuǎn)變,也正是這種家庭觀的轉(zhuǎn)變讓壽一可以很好地處理與秀生的問題。壽一的轉(zhuǎn)變就在當他得知父親生病之后,在病院中的真情告白讓他意識到他對于家庭有很大的愧歉也在與家人的慢慢相處逐漸掌握了家庭生活的方法;壽壽這邊,我們必須清楚他的性格,在家人面前是一個十分傳統(tǒng)的人像歌曲《單車》里的父親,我們很難透過他的言語看出他觀念的轉(zhuǎn)變,我認為他的轉(zhuǎn)變是在第二次家庭旅游之后,常常被外人包裹的他長期難以體會到家庭的生活的其樂融融而在第二次家庭旅游中一行人吃喝玩樂在終點站登臺演唱正是在此處他感受到了久違的快樂,他開始珍惜這段美好的生活了但他并不會明顯地外露出來于是會引發(fā)第八集中家庭矛盾的大爆發(fā)。二人家庭觀念的轉(zhuǎn)變具有強大的吸引力,這才使得一切和諧變得可能,只不過它來的太慢太激烈。最后再來看看次要矛盾,壽壽與壽限無,這二人之間的沖突主要是在于壽限無的身份認同缺失,私生子問題并不是這個社會的普遍問題,但宮九顯然要有意提及,壽限無將這種身份認同缺失所帶來的壓抑和迷茫以及對生父不負責任的不滿完全地傾瀉在生父頭上。
二.父與女
父與女的沖突看上去是最激烈的,其實也是最簡單直接的。平權(quán)運動與大男子主義、傳統(tǒng)重男輕女思想的沖突,這種失序是必然的,在任何一個傳統(tǒng)文化濃厚的家庭里大男子主義和重男輕女是必需的,而現(xiàn)代社會的不斷進步也必然會要求權(quán)利的平等,雙方各不相讓的性格是必然造成沖突的。而這二人所表現(xiàn)出的也是絕大多數(shù)傳統(tǒng)家庭里的普遍現(xiàn)象。
三.兄弟姐妹
兄弟姐妹間的矛盾主要是源于時間上的隔閡,時隔二十五年突然回到家的大哥將要繼承家產(chǎn)成為家主恐怕令他們難以接受,這種情緒一直深埋在心底只缺乏一個爆發(fā)的點罷了。拋開壽一,其他人對于他這個長男的深刻認可恐怕要在那段令人激情燃燒的“勇氣十足三多摩”之后了。
四.母親與孩子
母親這個角色在本劇中甚至沒有露過臉,但這并不影響劇中人物與她關系的變化。對于她,雙方并未展開沖突,他們關系的轉(zhuǎn)變更多是因與父親關系變化而變化。對母親認識的深化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當與父親關系激化時家庭失序時母親的地位自然被抬高得到更多的認可反之亦然,最后隨著關系的和解母親也回到了她應有的位置。
五.尾聲
這種家庭關系的失序是十分的符合邏輯與人物性格的,可以說既然寫出這樣的人物那么這種失序也是必然的。宮九對于這樣家庭的認識也是十分真實的,即時間會淡化一切,縱使諸多不快也會在各種溫馨的小細節(jié)處和解。傳統(tǒng)家庭很少有所謂“老死不相往來”的決絕,它的結(jié)構(gòu)與內(nèi)涵使其內(nèi)斂、穩(wěn)定,這種朝夕相處下產(chǎn)生的愛會化解一切,這也是它自古至今依然擁有頑強生命力的原因,無法割舍的血緣紐帶讓無處安放的細小矛盾消逝讓每個成員竭力去調(diào)整完善自己。盡管傳統(tǒng)式的家庭在當代會被沖的七零八落,大家長式的獨裁也會隨著社會思想與經(jīng)濟多元化的發(fā)展被掃進歷史的垃圾桶,但其自身的強適應性仍然會延續(xù)其最后的喘息,這可能也是為何諸多觀眾依然對劇中家長也好孩子也罷他們的轉(zhuǎn)變感到不滿的原因之一。
一開始不能理解為什么要把壽一寫死,而且最后一集一上來就死了,后來看到最后,小櫻問靈魂狀態(tài)的壽一,“你現(xiàn)在還沒有自我嗎”,我才意識到?jīng)]有自我——前妻對他的評價,就是壽一這個角色存在的基點。 他像催化劑一樣推動著這個家前進,等這個家達到新的更好的平衡,他再悄然退場。他是因家人和朋友而存在,也是為了家人和朋友而存在 總體很好,但這部劇直到最后也沒有回應壽限無的委屈和小舞的痛苦,明明讓他們發(fā)聲了,卻沒有人為此反省或道歉,強行用一件件突發(fā)事情把家庭問題遮蓋過去,解決問題和矛盾的方式就是讓提出問題的人不再追究,逼著自己前進。 現(xiàn)在想想,更準確來說,壽一的自我就是他的父親壽三郎。
壽一是長子,有能樂天賦,這樣的他是繼承父親衣缽的完美人選,他的出生是為了父親。
劇情到第九集的時候,許多矛盾都浮上水面。秀生的撫養(yǎng)權(quán)(秀生生母只是答應男主在秀生爺爺死之前多讓秀生去他家陪爺爺),和小櫻的感情(男主不懂得經(jīng)營感情也不會呵護女生,如果一直靠小櫻的直球和單向奔赴,這場感情遲早會無疾而終),生母的痛苦(壽三郎花心成性處處留情,妹妹控訴了父親對生母的殘忍但沒有人回應她的控訴),妹妹的委屈(妹夫出軌的事情就這么嘻嘻哈哈地過去了),弟弟、小櫻和男主三人的三角戀,對壽限無的忽視(壽三郎自始至終都沒有正視過壽限無,也沒想過彌補)……
在種種家庭矛盾愈漸突出之時,男主用自己的死解決掉所有問題。壽三郎是一切問題的始作俑者,問題解決了,他的地位和尊嚴也得以保全。所以說,壽一是為父親而死。
為父親而生,為父親而活,為父親而死。壽一的自我就是以父親為中心去轉(zhuǎn)動。
說真的其實從來沒想過這個結(jié)局是這樣的,剛開始看的時候真的以為宗家要走了,但結(jié)局真的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圓滿」了,整個劇走的路線其實是家庭喜劇,中途有些地方真的還蠻日式笑點的,每一個家族成員的細節(jié)描述的都很到位,包括宗家的感情史年輕的時候就是海王吧,私生女私生子,對於離婚撫養(yǎng)權(quán)以及傳統(tǒng)藝術(shù)能和摔角的究極二選一,完全就是對人生對家庭的真實感悟。和其他那種大家族的爭奪遺產(chǎn)不同,這大家族更能顯現(xiàn)出親情和對文化的傳承。
劇中伏筆真的特別多,先揚後抑,首尾呼應的場景都對上了,看著看著就哭了然後哭著哭著又笑了,節(jié)奏沒有很快還有很多能劇的穿插,現(xiàn)實的故事用能劇呈現(xiàn),劇中劇轉(zhuǎn)場的特別巧妙。剛開始看覺得能劇跟歌牌吟唱的感覺特別像,就是面具剛開始看真的有點嚇人,但後來也能接受這樣的故事了。最後一集真的很難不哭,剛開始看的一瞬間覺得少了什麼,但看到後面一切就解釋的通了,壽一作為長子來得快去的也快,這一年真的使他們的大家庭又活了起來,現(xiàn)在還是忘不了那句「いただきます」世界上最痛苦的應該是白髮人送黑髮人,最後一幕隅田川得兒子亡靈會不會出場,最後真的壽一的靈魂就出現(xiàn)在樂館,那段是老爺子與孩子最後的對話,時不時穿插能樂,很好的和隅田川的故事穿插在一起,這麼多年一次沒誇過兒子的父親也終於說出口了。
其實我覺得最心酸也最好哭的其實是老爺子其實什麼都知道但卻瞞著大家,很多事情用假裝沒聽見來為孩子找臺階下,也為自己留個口,包括老爺子病危的時候壽一就是超級世阿彌機器的事情大家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以說大家都很理解對方,這種也是很難得的感受吧。一群人圍在老爺子的身邊大喊「膽大 勇猛 三多摩」奇蹟就這樣發(fā)生了,但再也沒有第二次奇蹟?shù)某霈F(xiàn)了,觀山壽一是遺憾也是家中另一種圓滿的結(jié)局??
出現(xiàn)了,宮九best 3。
宮九的家族群戲真是最棒的,我心目中的best 3均是此類型。
宮九客串過鐵證懸案S2的其中一集,演一個殺人犯,因為被宣告余命無多,無法接受即將死亡的事實而向別人下殺手,只為尋求一個答案:人應該如何面對死亡?
宮九對于死亡又怎么看呢?他的戲里出現(xiàn)過好些鮮活的亡者角色:第11人里的幽靈媽媽、對不起青春里的亡靈媽媽,更不用說地獄搖滾,正是亡靈世界。他筆下的亡靈們活活潑潑、絮絮叨叨,仿佛只是換個住處生活,人間的煙火熱鬧跟著一起搬家。到了我家的故事,宮九終于認認真真面對死亡這件事,關鍵就是他寫出了死亡之前平常人等應有的一個過程:衰老。于是我們看到觀山老爺子松弛而衰弱的肉體,看到他答不出蔬菜名字的恐慌與茫然,看到他努力維持一點男人的尊嚴,至少自己還受小姑娘歡迎、至少還能自己洗重要部位。人的尊嚴在衰老面前是何等的脆弱,令我忽然覺得老糊涂或許是人體的一種天然的自我保護機制,讓你不須清醒面對尊嚴被年邁剝奪的事實。衰老就是這樣觸目驚心,連子女眾多不缺錢請得起看護的觀山家,人間國寶老爺子的衰老都這么不堪入目,一般人的衰老又如何可成為賞心樂事?
但衰老并不會顧慮你的心情,它仍然會依時而至。我想我只能接受,暗嘆一口氣,等待最終的結(jié)局。哪怕死亡已經(jīng)是我每日共處的課題,但衰老我還沒有很好地練習過。我身邊當然有在這件事上先行一步的人,我觀察著他們的衰老,想像自己應當如何衰老。至少它發(fā)過給你通知,告訴你它一定來,來的時候也會發(fā)出癥狀,讓你自己當心。在這一點上,它可能比死亡尚且溫柔一些。
能夠通過衰老迎向死亡已屬幸事,因為有人還來不及衰老就死掉了。太突然,突然到連一聲再見也來不及說出口。宮九的戲里沒有寫,而上了年紀的人最常嘆息的,是老友的離世。我原本以為令他們嘆息的,是被獨自留在世上的孤獨感侵襲。后來我讀到一段話,那個離去的人,認識關于我的一部分。當他離去的時候,他所認識的一部分的我也就此離去。所以那不僅僅是你的死亡,也是百分之幾的我的死亡。原來如此。當一個又一個老友逝去的時候,也是一點一點的我在死亡的時節(jié)。
可能比起永別,更令人難受的是無法好好道別。如果能夠好好說再見,至少我可以好好地割舍你帶走的那百分之幾的我自己,然后重生。如果沒有辦法說再見,那衰敗的部分會一直存在,成為一個痂。所以看著觀山家的人雖不舍但又按部就班地送走老爺子,我覺得這樣的故事也很不錯。
而我,好像在經(jīng)歷過那么多離別以后,學會了處理它們的方式:從一開始我就做好了告別的準備。你不知道吧,當我每次看著你的時候,心里已經(jīng)想著假如明天再也見不到你的話,我將怎樣生活下去。There is no ‘how’, you just have to say good bye.
babe走之前最后一部戲還是宮九真好啊,該來的卡司一個都不少,像是給babe的歡送會
中間有一集真的是暫停下來哭,這個劇全程邊哭邊笑,太刺激了。本劇其實是用很輕松的調(diào)調(diào),講了一些很嚴肅的話題。而這個結(jié)局真的是沒想到,真就是告別了。長瀨智也、戶田惠梨香、西田敏行……大家演得都好棒。很享受每周追《我家的故事》的時光,會記得的。
宮九的風格一如既往地顯著:傳統(tǒng)藝能和無厘頭搞笑的糅合。但是我覺得相比之前的作品,這次人情味更濃了,想要探討的話題更深刻了:臨終關懷和兒童教育,熱愛的職業(yè)和家庭的責任之前的選擇,還有私生子和女性的困境等等,宮九在一頓爆梗加插科打諢中,娓娓道來發(fā)人深省。能樂講述的是于人世仍有羈絆的亡魂的故事,隅田川講述的是失去孩子的母親的故事,最后一集的觀山父子皆不能接受壽一的死,是基于能樂和隅田川的二重呼應。最后,對這部劇的喜愛也夾雜著我的私心,作為能樂愛好者的我,對劇里提到的經(jīng)典劇目,多少耳熟能詳,都看過現(xiàn)場,包括劇中常有提到世阿彌的《風姿花傳》也研讀過,默默有一種我是宮九的知音子期的自滿和傲嬌。
壽限無的中年叛逆,本質(zhì)是一次遲來的撒嬌,可惜沒有人懂得接招。阿舞在飯桌前的數(shù)落,是大家族里的女性,醞釀了三十年的反抗,可惜也沒有人懂得接招。但這兩個段落,無疑像整部劇的靈魂一樣。光輝閃耀善良正直的男主,高大全到差點唱起了讓世界充滿愛,卻是全劇最順拐的一個人物,而且它掩蓋了能樂傳統(tǒng)這套“長子敘事”里吃人的地方。最后一集垮塌的厲害,仿佛詩人為了壓個韻腳,對仗工整,便開始胡言亂語。就讓事和人,像流水一樣依照他們自身的軌道向前即可,何必強行嵌套、呼應一個概念或故事。
1. 難以相信最后一集自己整整哭了40分鐘。2. 宮九牛逼。前面九集無關緊要的臺詞居然鋪墊出最終回100分的劇本。3. 親情里的傷害與逃離,羈絆與和解,大概是東亞文化里永遠無法逃避的主題。
后妻toda長發(fā)babe笑死我了…結(jié)婚的結(jié)婚,退社的退社,時間太快了不等任何人。西田老爺子要長命百歲??!和虎與龍相比能樂就更難講了吧,宮九給我沖!
最后一集大反轉(zhuǎn)…真沒想到是這樣的結(jié)局…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的…哭死我了…宮九對babe是真愛…忍不住想起那年去的too young to die的舞臺挨拶,好像一切都在走馬燈一樣…以這部劇結(jié)束babe的杰尼斯人生,對得起。第2021次覺得西田敏行真的牛逼…另外這是這一季唯一一部戴口罩率很高的劇了就算是裝裝樣子我也是服氣的…宮九コロナ沒白得()牛逼的人們戴著口罩也能演戲…
曾經(jīng)覺得很遙遠。如今我也到了看著親人越來越年邁 最終會離我遠去的年紀。
差不多要笑死了啊啊啊長瀨的收山之作,為了這個角色真的犧牲好大啊!還有敏敏也太可愛了,宮九真的會在嬉笑怒罵中讓人停下來思考人生,卡司沒有一個多余,值得看
這種一定要靠自家兒子才能傳承的“藝術(shù)”就別“繼承”了吧,還多少代多少代,封建還硬要找出使命感,日本傳統(tǒng)藝能
老頭子放開我toda!toda講黃段子可還行哈哈哈
日劇是真的沒落了,就這水平已經(jīng)是冬季檔最能打的了
看的過程中,有時候會聯(lián)想到池袋西口公園,虎與龍,曼哈頓愛情故事。不知不覺里,宮九編的劇看了那么多,但幾乎每一次看完還是會感嘆“不愧是你!”總是好人多,但是每個好人都有瑕疵,總是情感豐富而真摯,但是不影響人物真實而不假大空傻白甜。如果說前面9集是很不錯啊,第10集就變成了真的很好。一瞬間忍不住的淚目,然后被逗笑,然后又淚目又被逗笑,就這樣哭哭笑笑看完了最后一集。這就是我家的故事。
打卡toda婚后第一部劇
宮九加金子文紀,完美陣容,穩(wěn)到不行,絕美演員表,這兩年還能看到toda作配,先揚后抑,包袱+懸疑,嗚呼起飛。雖然開局就覺得穩(wěn),這么穩(wěn)扎穩(wěn)打不放飛,每一集都能環(huán)環(huán)相扣,每個人都恰到好處地接梗破梗,再加上能劇的小劇場。做到這個地步真的是有生之年了。完結(jié)補評,收線利利落落猝不及防草灰蛇線,宮九不愧是你。退社之后也要開心?。。。?!
看到最后不得不說,果然是你啊宮藤官九郎!
4.5;近兩年日劇觀感最佳,幾度夢回《虎與龍》,宮九的劇本+御用班底果然還是穩(wěn)啊!依舊是熟悉的熱血與歡笑外衣之下深藏的種種人間哀喜,在擅長的家庭戲范圍內(nèi),將人物關系與代際問題寫得細微入至;牢牢吸附住核心戲份,發(fā)散出的人際網(wǎng)絡亦編織得巧妙動人,金句雖多,并無雞湯或強行團圓,所謂“反轉(zhuǎn)”是順應無常人生的流轉(zhuǎn),誰說生死不是一瞬的事呢——正因如此,往昔的叛逆,現(xiàn)時的歸來,才顯得都如此渺小而無能,我們甚至都不敢相信會被“死亡”追上。最后一集的細節(jié)太淚目了,“不哭出來怎么前行”,吃面條突然的眼淚才是真實,說起那個離去的人像是一個玩笑(非常像某部著名日影人物);《隅田川》的戲劇文本對應現(xiàn)實,或許這就是最好的告別吧。
觀山壽一,三多摩俱樂部的人氣“超人”,觀山家的“人間家寶”,擅自離家出走,擅自跑回來又擅自死掉。歷史上的世阿彌寫下「隅田川」講述渡船上一位母親聽到失蹤孩子的死訊哭倒,墓前少年魂魄出現(xiàn)后隨破曉消失?;怼笆腊沵achine”的壽一,從適合遠望的“晴空樹”到洞察自身與觀照他人的「離見之見」,他重新審視作為觀山家長子的自己,也從他人的眼光,他人的立場更深地回看自己,最終意識到自己的責任與歸屬。貌似突如其來的告別,也許冥冥之中早有注定,每個人耗盡一生研習生死的課題,又何嘗能夠完全參透。感傷停留片刻,未來依然長久。
不知不覺淚目??赡苁请x這種年齡越來越近了嗎 這種又怕看到長輩的衰弱但他們有需要時又有決心為他們做一切的感覺 竟然秒懂。
宮九的本子果然夠歡脫!可是看著看著就哭了,喜劇的內(nèi)核果然是悲劇。從什么時候開始接受自己只是個普通人的呢?從什么時候開始發(fā)覺父母在一天天變老的呢?可是我們卻還沒有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還沒有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