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意大利少男的無奈人生
意大利電影,據(jù)說得過威尼斯影帝和特別大獎,但我真沒看出多少好來。來自底層的少年,莫名其妙就上了貴族學校(似乎是因為作文寫得好,老師就幫他去成了),和一個低調的富豪之子成了朋友,進入了他的生活圈,轉了一圈后,生活恢復了它的本來面目,他回到自己的街區(qū),成為工人。有評論說影片真摯溫和,但我總覺有些宿命的無奈。
2 ) 意大利萬歲?。?!
很久沒有找到意大利的電影了,D界最近被各種文藝青年誤導,不遺余力出版西亞和拉美的偏僻電影,意大利,這個誕生了托那多雷和貝托魯齊的偉大電影王國反而被忽視了,這真是莫大的損失。
終于,被我找到一部,當年在威尼斯戰(zhàn)功彪炳,大小獎項詳見海報。
這一部,終于讓我找回了看電影本身的快樂,這種快樂我已經(jīng)很久沒有嘗到了,記得上次還是那個《遺失的27個吻》~~
Ovosodo,有著所有意大利優(yōu)秀電影的特征:親切樸實,幽默煽情,才華橫溢,想像力驚人。我最偏愛的成長主題和青春迷惘,主人公是市民家庭出身的皮耶羅,因為成績驕人,得以入讀貴族中學,在那里認識了一個迷人的男生托馬索,兩人結為死黨,在這個優(yōu)雅浪蕩的朋友的影響下,皮耶羅的人生軌道發(fā)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開始逃學,結交文藝青年,戀上不羈的少女,失去最親愛的老師……最終,以觀眾的角度來說,很難判斷皮耶羅的人生是改變了還是從來就沒有改變的可能。
導演Paolo Virzì,在流暢的鏡頭上輔以旁白,8mm家庭電影,電視畫面等手段帶動劇情,這手法很類似《天使愛美麗》,也是我很偏愛的。這些旁白都很可愛,對生活的實質個個點破,有一針見血的功力。無窮的有趣的細節(jié),也是這類電影征服人心的絕招。片中皮耶羅有個弱智哥哥,我太喜歡這個傻子了,他總是把皮耶羅抱得很緊,二十大幾了還經(jīng)常要媽媽親親,每天晚上弟弟不回家跟他說晚安他就死不肯睡覺。在電影的最后,弱智哥哥跟著幾個非洲人去遠行了,一路上流利地在對話,皮耶羅感慨:我總是好奇,他們那是在交談嗎?也許他從來都不笨,他不會講話只是因為他其實不是意大利人。
生活的殘酷,在這部電影里總被漫不經(jīng)心地對待,或者,總被豁達地對待。真羨慕意大利人,那么夸張的表情,那么豐富的手勢,遭遇了傷痛之后,很快自己就能痊愈,就象《天堂電影院》里老頭給托托講的那個追求公主的故事。沒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就是這種態(tài)度,決定了意大利電影燦爛斑斕的色彩。抱怨但善良的繼母,傻子哥哥,沒一句臺詞的甜美的妹妹,初戀的本分的女孩,土土的發(fā)小,還有那么多鮮活的街坊鄰里。第一次看見女性的裸體,第一次看見意大利奪世界杯,第一次看色情漫畫……人生在接踵而來的第一次里跌跌撞撞前行。
說起應景的世界杯,這電影里就很明顯,什么叫有足球傳統(tǒng)的國家,人家小朋友三歲時候就喊:“我是鋼門佐夫,你現(xiàn)在來罰點球!”,青少記憶全是用足球來編年的,說起身邊人也總是拿球星來做比喻。自自然然,足球融合在意大利人的生活里。
凌晨意大利就要和德國開戰(zhàn)了,我也學黃健翔,把錢押德國的同時,高喊一句:“意大利萬歲”~~~~
呵呵。
3 ) 總有一天你會被打回原形
不管你做過什么,不管你多么桀驁不遜、特立獨行,總有一天,你會被打回原形。這樣解讀《一個少男的傳說》無疑是正確的,這樣解讀更多的影片都是正確的——正確得一路往下滴血,流到赤裸的腳底板下,又滑又膩。
有許許多多關于成長的影片都在描寫理想的破滅,比如賈樟柯的《小武》、《站臺》,比如楊德昌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但是很少看到像《一個少男的傳說》那樣溫和的表達。我們都知道“窮人在想哭的時候都是笑的”,只有衣食無憂的人才有資格把自己一點點的痛苦層層放大——我這么說似乎在跟自己過不去,不過,你得相信,有時候訴說別人的沉重反而可以讓自己得到安慰。
這部電影的主人翁比路出生在一個意大利的貧民區(qū),老媽去世,老爸坐牢,和后媽以及一個弱智弟弟一起生活。他很小的時候就在作文中寫道:“這個世界不是“萬物皆備于我”,一個平凡的人倘若不能抵抗種種誘惑,一定要倒大霉。我們得適應它,過平淡的生活——有錢有名的人除外?!笨墒牵麑嵲谔×?,他雖然明白這個道理,但他很快就會忘記。
因為老師的幫助他進了一所貴族子弟云集的名校,并在最后一年結識了好朋友杜馬索——一個貴族家庭的叛逆子弟。這被比路稱為“青春期最大的發(fā)現(xiàn)”。然后他開始跟隨杜馬索去探索一個全新的世界,一個和他身處的貧民區(qū)毫無關系的世界——曼德拉、陀斯妥耶夫斯基、尼采、天安門、黑豹黨、大麻、同性戀……。甚至還認識了杜馬索美麗的表姐,并且愛上了她。比路在這個圈子里如魚得水,但是這個世界開始露出真相。杜馬索表姐的離去讓比路失魂落魄,沒能順利畢業(yè)。最后比路的生活和他貧民區(qū)的同伴沒有兩樣:進了杜馬索爸爸的工廠做一名普通工人,和鄰居的女兒結婚。
比路是一個好人,所謂好人是說你可以給別人帶來快樂但是不會給人以惡意的傷害,你的快樂指數(shù)和安全指數(shù)都很高。你會得到別人的好感,但是別人不會愛上你;就算別人會愛上你,也不會跟你永遠在一起。比路是一個平凡的人,所謂平凡的人是說不管你多么聰明,但你永遠得不到你不該追求的那些東西。當比路問杜馬索為什么不做作業(yè)的時候,杜馬索說:“我做完了可能把它交出去,可能不會,可能我將它出版?!边@個世界對于杜馬索來說有無數(shù)的可能性,但是對于比路來說就只有一種??傆幸惶炷銓⒈淮蚧卦?,這就是真相。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當杜馬索的表姐再次去找比路的時候,他已經(jīng)學會了拒絕——他說:都過去這么久了。他甚至輕輕掙脫了杜馬索的擁抱,他害怕弄臟了朋友的衣服。他最后接受了鄰居女兒的愛,這讓他感到輕松自在。
但是《一個少男的傳說》最為出色的地方在于它的溫和: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它既不像《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那么慘烈,也不像《站臺》、《小武》那么絕望。在里面你找不到一個可以恨的對象:比路的后媽庸俗但是不失人情味;杜馬索連我都喜歡他,尤其那種與生俱來的平等氣質;杜馬索表姐的痛苦也是真切的…...。到了影片的結尾,比路并不像《站臺》里的崔明亮一樣昏昏睡去(賈樟柯說,沒有夢想的人總是喜歡打個盹的),他還在微笑,還是無法割舍對另外一種生活的留戀——“時時感到心中似乎有個雞蛋殼不上不下?!?
我們可以很容易得出結論:這個世界骨子里是殘酷的,哪怕它批上了一層溫情脈脈的面紗;我們甚至可以勇敢地說:沒關系,我接受這個現(xiàn)實;可是,要我們承認這層溫情脈脈的面紗也是同樣真實的,你還能做到嗎?
——它也是真的,我以為。
4 ) 現(xiàn)實這顆煮老了的蛋
Ovo是Livorno地區(qū)的俚語,雞蛋。影片的最后點了兩次題,胃里像有個煮老了的硬雞蛋,不上不下的?,F(xiàn)實就正像這么一顆在胃里的老雞蛋不是么?它沒讓你難受到痛苦的程度,但總膈應著你的胃。在生命的某些時刻你總覺得也許未來可以是全新的,甚至會遇上一些你原以為可以有交集的讓人頭腦發(fā)熱的人,然而能你頭腦發(fā)熱的一定不是你合理預期內能得到的(大自然的規(guī)律?。┧麄兛勺鳛橛螒蛲鏄返膮s等值于你的身家性命,最后的最后,你身后的被稱之為出身的那些東西總會把你拉回你所屬于的老地方。 你難受不?不算太難受;說不難受吧,也說不上。
Verzi選擇讓這個故事在Livorno這個地方發(fā)生太明智了。Livorno這個城市之硬核冠絕亞平寧。當?shù)厝藗骷矣腥龑殻杭y身、極其露骨的黃色笑話、對Pisa人的吐槽。不怕sterotyping一下的話,典型的Livorno風情畫是:男主Piero爹同款紋身大叔成群結對在海邊邊講黃色笑話邊溜達(順便人身攻擊Pisa人),手里大概率拿著城市名片《il vernacoliere》(一本月刊,對你沒猜錯主題永遠是黃色笑話和Pisa人)。對,Piero不是這個城市的主流形象,他朋友Mirko才是。雖然Livorno仍屬于托斯卡納,這個城市的日常生活和美與高雅的絕緣,幾乎甚于任何一個意大利城市。也只有l(wèi)ivorno,這個俗不可耐到不需要解釋的硬核城市,才能把ovosodo這么一出沉重的悲劇,這么一顆煮得死硬的雞蛋,吞進去還能順便裹上面包糠炸得金黃酥脆再給你拉出來,成為一個可輕松觀看的優(yōu)秀小品。
小朋友你撿個球還能有這等眼福~哈哈
意大利當代簡史
有意思的講述意大利少年成長的小品
意大利喜劇有小風味~
我把此片與一個少女的自白 當雙子片來看待的哈
喜劇。才華和生活。
意大利的青春片和歐美的迥異,好像嚴肅了點兒。
#光影時間#過好自己的人生~
每一位人物都好鮮活。
那個不上不下的蛋實在是很妙的比喻。有錢人的放蕩只不過是體驗生活的一種形式。nicoletta的大眼睛和蒼白膚色非常適合演這種神經(jīng)質的角色,比在其老公的電影里更令人印象深刻。半猜半看的渣字幕。
2004年9月8日 沽上暖閣
我虛構了一切/我不能把自己看作機器/我可以進來嗎(Kurt Cobain)/我?戀愛?你在開玩笑?/你愛上了誰?/我想我戀愛了,因為戀愛中的人就是那么可笑,我沒覺得你可笑,所以我猜你沒在戀愛,可以理解的。一個和你一樣的人在與一個和我一樣的人在戀愛/讓我們一起死在這兒(沉下去)/我絕不會去學校/他們說憂郁只是一種大腦分泌物,能讓你情緒不穩(wěn)就像枯死的樹葉,你會更加苦惱,然后不會變好。我一直都是一個人,我甚至沒有黑暗環(huán)繞著/我想給你一個驚喜(歐啦啦好好笑)/你從來沒愛過我,沒人喜歡我/她吞下了所有藥片,她已經(jīng)拒絕了任何進食/學校是一個失敗者聚集的垃圾場/我正在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書/歡迎來到圣彼得堡/看上去你無論如何要讓自己快樂起來了/我不會花掉你很多,陌生人/這些你說的該死的愛太困擾我了(3.5)
一幅非常細膩活潑的意式生活風俗畫,幽默地描述了80年代到90年代意大利南部海濱小鎮(zhèn)里的一個普通甚至底層人物的成長史,絮絮叨叨而又無比真實。不得不感嘆,很多時候人生就是輸在起跑線上,無論你多么試圖奮起直追,當面臨人生重大抉擇的時候,兩手空空的你還是輕易被打回原形!
有漂亮女生的輕鬆小品
快樂是蠢人的頑疾。留下的不快樂的,精神都有大小程度的失常,夠絕。
少男成長日記更合適,笑料不斷,少男情懷,富二代帥爆了,一種別樣生活,很隨意,很坦然。
為了Marco Cocci,必須看
據(jù)說是意大利經(jīng)典,要么就是騰訊的翻譯不行,要么就是文化差異,看了感覺遠遠不如我們陽光燦爛的日子啊
看了不錯有驚喜。回復返20多年前。
看到頁面上一個評論的第一段,確實是即使年少輕狂,特立獨行,原以為會“傳奇”一下,最終平淡大如奇,誰說平談一生就不是傳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