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其實挺實驗性的,很多的對白、旁白,很多的雞湯,演員場景都少,就當散文看了。
兩個從讀書時代就有好感的男女,一直靠書信來交流,而書信并不真正談情說愛,因為彼此都沒有開口捅破那層薄紙。這算是精神交流,精神戀愛。從前的筆友后來的網(wǎng)友都類似這種,最后如今在現(xiàn)實見面,才是有可能觸及愛情的開始。
想起大學時代和一個中學同班過一年的女孩子通信四年,同一個城市,不同區(qū)的大學,家在同一區(qū)(甚至就是馬路的斜對面,直線距離300左右)。只談風月(其它),不談愛情。直到大三幾個中學同學一起去旅行,后面才在現(xiàn)實多了接觸,還有打電話。然而,書信在大學畢業(yè)結束,電話也不再響,那個人依然就在對面馬路(的中學教書),而我只不時回去父母家偶爾會經(jīng)過她家樓下,那時候我曾經(jīng)在樓下跟她幾次借書還書之類。
電影中十年后男女主終于互相表白。
世界上沒有百分百完美的女孩,所有的美好都在彼此的想象,一旦相近,缺點就會漸漸暴露無遺。正如世間沒有完美的愛情、婚姻一樣,哪有完美的男人女人?距離產(chǎn)生美,熟悉了就會審美疲勞。
談個戀愛能把觀眾急死系列
一部輕松完美的一部電影,情節(jié)很細膩。這部電影是從哪本書來的呢,很想找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