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芝加哥電視臺的天氣預報員,年屆不惑了還怕著名作家老父瞧不起,很想證明自己已經(jīng)成熟和成功;離了婚可還想著和前妻復合,但又拙于表達適得其反。他12歲的胖女兒開始抽煙并對什么都不感興趣,15歲的兒子在戒毒中心碰上了戀童癖的gay,一個溜肥腸般的男人正在追求他的前妻。就連他走在街上都會倒霉——可能是因為他預測的天氣不準,也可能是因為預報節(jié)目的廣告詞太屌,所以不時會有人往他身上丟垃圾。
另一方面,他年薪24萬刀,開著volvo s80,是住在高檔公寓里的單身中產(chǎn),作為公眾人物可以經(jīng)常把對上眼的女人帶回去搞一搞。看上去啥都不缺,可是他依然很困擾。他困擾于與身邊親人不能很好相處,他困擾于孩子的成長、父親的健康,他困擾于自己的性欲無處不在,他困擾于和前妻的關系永遠糟糕,困擾于自己的小說草稿在老婆眼里很可笑,他也困擾于自己預測的天氣難以精確——總之,他困擾于生活中的一切都不可預測也不可把握。
他正應聘全國性節(jié)目“你好美國”的天氣預報員,年薪可達百萬,可以讓他把一家人遷至紐約重建生活。
他那罹患淋巴癌的父親舉辦了一個告別晚宴,他在會場接到了紐約錄用的電話后,沖向前妻報喜說我一年能掙120萬了,讓我們一家重新開始吧。妻子略顯尷尬答道,我要嫁給肥腸了。
作為既定的程序,他要在父親的宴會上致辭,可他只說了一句話就停電了。那句話是“一想起父親就想起一首名為like a rock的歌”。40分鐘后來電了,客人也都就餐完畢了。沒人想起他的演講,他便以為所有人都沒聽到他戛然而止的那句話。
一切都糟到不能再糟,接下來的日子里他幾乎失去了生活的方向,把寫了多年的小說刪掉了,甚至連紐約也不想去了。他說,操,再沒有什么值得期待的了。
他的內(nèi)心一度充滿憤怒,找到那個企圖侮辱并污蔑兒子的猥瑣男臭揍一頓,還用弓箭(為培養(yǎng)女兒體育興趣而放在后備箱的)瞄準了那個奪走他重建家庭希望的哥們,肥腸先生。
就在這時,父親來了,車里響起那首歌like a rock。
。。。
“你的小說我看過了?!?br>“哦,我把它刪掉了,不想再修改了?!?br>“唔,這也是我一直以來的方式,你知道,就像你預報天氣很出色一樣”
“可是我并不能預測得準,沒人能,因為這風總是亂七八糟地吹著”
父親喊住欲走的兒子,關上音樂,說“人生一樣是亂糟糟,你必須丟棄(chuck)一些東西,必須丟棄那些粘在鞋底像狗屎一樣的東西,牽掛你該牽掛的,留下你該留下的,你(相對于我)還有時間。”
父親走了。
。。。
在這部平淡敘事如同白水的電影里,上面那段最觸動我。
年輕時,誰不想做個堅如磐石的男人,攫取一切,掌控一切,當然,也會為理想付出一切。可這一切卻都不是篤定的,都不是可以預測的。我們的能力,不可能像幻想中的那么大,而且,我們的運氣也不可能總是那么好。
往往你會發(fā)現(xiàn),你得到的不比失去的多,光陰的流逝、感情的破裂和親人的別離,都不是單純的數(shù)目字變化那么簡單。生活既像飄忽不定的狂風也像不期而至的酸雨,你的方向在哪里,你的避雨處在哪里?丟棄一些不得不丟棄的東西吧,只留下那些你必須去照看的東西,就能走得更為堅定。
雖然到底要丟棄些什么,電影里的父親沒說,不過預報員肯定懂了老爹——電影中,那段談話后的冰雪消融,即使如我這樣對鏡頭語言不甚了了的人也知,預報員獲救了——至于他到底丟掉了些什么,看看這部電影就明白了??赡莾H是他的丟棄,不值得參考更無需效仿。
前幾天看到豆友說,97歲的英國思想家說自己沒有困擾是因為生活在表層
http://www.douban.com/note/19616287/?,F(xiàn)在聯(lián)想起來,假如我們闖入生活就像一個猛子扎入深潭里探寶的話,不丟棄掉那些纏住我們的東西,就不能浮到水面換口氣。
每個人的生活是如此不同,所以每個人的重負也都不盡相同。所以,到底要丟棄掉什么,沒有固定答案,但是去尋找這個答案的過程是艱辛的,這部電影和尼古拉斯凱奇的表演多少展示出了這個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說,人生的意義不僅在于獲得什么,也在于抉擇那些應該丟掉的東西。
我們是不是都有把曾經(jīng)最為珍視的東西丟掉的經(jīng)歷,是不是感到追悔莫及,是不是也曾感到不該丟的丟了而不該留的卻留了。
好比駕車在路上的人,為了能載上更多的小玩意,把油箱甚至是發(fā)動機扔掉,這樣的家伙,是不是很蠢?
那些給我們勇氣支持我們持續(xù)向前的動力,那些我們用血脈或黃絲帶把自己與之緊緊系在一起的人,那些被我們籠統(tǒng)稱之為信念和愛的——與靈魂息息相關的精氣神,都屬于確保我們不會半途拋錨的動力系統(tǒng)。這樣的想法,是不是很酸?
無所謂了,只要這些很酸的東西還在,我們就可以堅韌而樂觀地朝前走。其它的,也都無可無不可了。
附 預報員的理想歌:like a rock
歌手:seger bob
Stood there boldly
Sweatin' in the sun.
Felt like a million,
Felt like number one.
The height of summer,
I'd never felt that strong,
Like a rock.
I was eighteen,
Didn't have a care,
Working for peanuts,
Not a dime to spare.
But I was lean and
Solid everywhere
Like a rock.
My hands were steady.
My eyes were clear and bright.
My walk had purpose.
My steps were quick and light.
And I held firmly
To what I felt was right
Like a rock.
Like a rock, I was strong as I could be.
Like a rock, nothin' ever got to me.
Like a rock, I was something to see.
Like a rock.
And I stood arrow straight,
Unencumbered by the weight
Of all these hustlers and their schemes.
I stood proud, I stood tall,
High above it all.
I still believed in my dreams.
Twenty years now.
Where'd they go?
I don't know.
I sit and I wonder sometimes
Where they've gone.
And sometimes late at night
When I'm bathed in the firelight,
The moon comes callin' a ghostly white,
And I recall,
I recall.
Like a rock, standin' arrow straight.
Like a rock, chargin' from the gate.
Like a rock, carryin' the weight.
Like a rock.
Oh, like a rock, the sun upon my skin.
Like a rock, hard against the wind.
Like a rock, I see myself again.
Like a rock.
Oh, like a rock.
這兩年,表現(xiàn)中年危機的電影似已成風,《杯酒人生》,《迷失東京》,《破碎之花》,甚至商業(yè)大片如《佐羅傳奇》,也要以中年危機作為賣點和噱頭。歐美觀眾經(jīng)歷了Superman,Batman和Spiderman之后,似乎已對那些飛來飛去有超能力的人厭倦了,他們終于開始關注自己,關注中產(chǎn)階級光鮮表皮下酸澀繁雜的俗世生活,并時刻不忘自我解嘲。于是便有了這部《The Weather Man》——《氣象員》。
又是一出讓人笑著看完的戲,和《杯酒人生》不同的是,它不是像《杯》那樣企圖擺脫現(xiàn)有的生活,尋求希望和慰藉,而是將這不堪的生活完完全全地呈現(xiàn)。在《杯酒人生》中,主人翁放逐了自我,終于得以體味一種向上生長的明媚力量;而《天氣預報員》自始至終都是沉下來的,問題一個接一個,而哪一個似乎都不好解決,但是必須要面對,并且努力解決。而兩部片子一樣的是,生活在主人翁那里都是意味著密集持續(xù)的尷尬。
盡管影片的整體氛圍是沉下來的,盡管一直都看不到誰有過什么燦爛的笑臉,但是我實在不得不笑個不停,至少在前三分之二是這樣。這樣把自己的樂趣建立在他們的痛苦之上的確顯得不那么人道,但是誰知道呢,也許我們只是發(fā)現(xiàn)自己和他們?nèi)绱讼嗨?,自己在別人眼中也許也是一個可笑的可憐蟲吧。
老婆離開了,和一個比自己還丑的胖子住在一起,老婆成了前妻,還對著自己破口大罵,毫不留情面地說自己的身體令人厭惡,甚至說厭惡自己的那話兒。正在作為男性的自尊飽受摧殘的當口,肥胖的女兒出現(xiàn)在門口眼巴巴地看著面前的父母的爭吵,面無表情。
這只是眾多另人尷尬的事件中的一例,戴夫,一個中年男人,一個一家之主,一個氣象員,面對這眾多看似微不足道的事件,只是感到困乏無力,心力交瘁。你看到了嗎,他的眉頭從未解開,他的嘴角一直下垮,像一個茫然的苦瓜,無辜又無奈。他的家人,個個都有棘手的問題,他又何嘗不是,那些時不時的猛然擊中他的粘乎乎的快餐已讓他夠煩的了,那乏味的工作已讓他夠困的了。只是,他是個男人,他是家庭的中心,他不能只顧自己,甚至可以說,相比于家人,他是最微不足道的。
老婆諾琳走了,盡管她總顯得缺乏女人味的強悍,但戴夫自知仍愛著她。在她的家門口,戴夫很想頑皮一回,就像熱戀時一樣,戴夫裹出一個雪球,向著諾琳扔去。這是多么浪漫的動作,真想看到她在雪花中綻開的笑靨啊。但是很不幸,諾琳恰巧回轉了一下頭,雪球正好擊中她的眼睛,疼痛難忍的諾琳惡狠狠地咒罵著戴夫。為了重新開始,增進交流是必須的,于是他們?nèi)⒓恿艘粋€瑜珈訓練班,而正是在最有可能出效果的心靈交流環(huán)節(jié)上,戴夫迫不及待地打開了那個考驗彼此信任力的紙條。他只是想弄清楚他們之間可能存在的問題而已,卻又引來諾琳的一頓訓斥。默契與信任難道已不存在于他們彼此心里了嗎?
父親羅伯特老了,得了癌癥,在戴夫眼中,父親其實一直是需要仰視的,他是如此優(yōu)秀,作為一個兒子,不說要超過父親,至少也不能讓父親對自己失望。所以又平添了一份不輕的壓力。可是他只是一個氣象員,雖然薪水不少,可比起父親的作家頭銜,戴夫真是一點底也沒有。他懷疑自己工作的意義,和那些常常飛臨他身上的東西一樣,“我也是快餐。”每天出現(xiàn)在電視上又怎樣,天氣的事情,他也一樣吃不準,而且也沒什么興趣。于是他寫科幻小說,就算被斥為“狗屎”;于是他為能進“你好美國”而努力,讓父親“美國夢的實現(xiàn)”在自己身上重現(xiàn),可父親上車時并沒能發(fā)現(xiàn)那張表單,讓人驚喜總是戴夫的一廂情愿。被父親當面看到被熱騰騰的食物擊中可能是戴夫最不愿意發(fā)生的事情了,但這偏偏就發(fā)生了。除了楞在那兒一臉木然,還能作何反應呢?
兒子邁克總是沉默,是那種表面安靜而內(nèi)心叛逆的男孩,這比那些張揚的年輕人更讓人擔心,因為你不知道他什么時候就會偏離你心目中正確健康的航道,也許當你發(fā)現(xiàn)的時候,事情已無法挽回。不過,戴夫也并不愿意把情況想得太糟糕,邁克已十五歲了,不小了,也許他們可以做那種很默契的朋友呢,話不須說太多,眼神的交流便足夠了。直到得知邁克的輔導員企圖猥褻他并且還反咬一口告邁克偷竊時,戴夫才恍然,兒子仍是一個孩子。他憤憤找到那個欺負兒子的家伙家里,狠狠的揍了他一頓,這時我們知道,除了拿臟話發(fā)泄以外,戴夫還有剛勁的拳頭;除了對兒子以眼神表現(xiàn)出的內(nèi)斂的愛,戴夫還有直接而外露的表現(xiàn)。當優(yōu)雅穩(wěn)重的羅伯特也對戴夫的報復行為表示“Well done”的時候,這兩對父子,感情不知不覺地交融在一起。
也許女兒雪莉是最為讓人操心的了,她是家庭最小的成員,體積卻又出奇的大;12歲本該是天真活潑的年齡,她卻是出奇的冷漠,對爸爸說的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她拿著錢說去買文具,事實上卻是買香煙;她練習射箭,卻想著射殺動物而不是靶子;她在家里沉默,在朋友那兒卻大吐臟話(是從戴夫那兒學來的嗎?)。本是為聯(lián)系感情,他們參加冰場的綁腿行走的比賽,到頭來卻使雪莉骨折,這一場,與戴夫諾琳的“紙條事件”如出一轍,雪莉似乎就是個小諾琳,戴夫拿她們兩個都沒轍。但是,愛是同樣濃烈的啊,發(fā)現(xiàn)書包里的香煙,還不是照樣跟著去玩;盡管得知女兒在學校被說成是“V”字形的駱駝趾——這讓戴夫和羅伯特都是那么的難堪,可是到了紐約,還是想著要讓雪莉看起來漂亮一點,對于成功地讓她改變了形象,戴夫還是很有成就感的。
最后,戴夫終于得到了“你好美國”的工作,盡管仍是無聊的氣象預報,然而還想要怎樣,難道真成為一個科幻小說家?難道成為一個射箭運動員?從慣常的角度來看,這個結果意味著戴夫的成功。可我并不認為這是又一個濫俗的大團圓結局。在父親的葬禮上甚至沒能念完悼詞,對諾琳的再婚無能為力,雪莉還是那么胖,而邁克不知有沒有走出心理的陰影。雖然背著弓箭走在大街上不會再被扔成垃圾人,但是生活中的尷尬,實在看不到可以熄火的跡象。我們看到戴夫的眉頭還是沒有解開,嘴角還是一直下垮,臉還是一個茫然的苦瓜,甚至還抑制不住地流了眼淚。
整部影片,我以為就是一部關于尷尬的集中呈現(xiàn),而每一處都是可信的,可親的,仿佛都曾在我們自己身上發(fā)生過,我們的笑,不是苦笑,不是恥笑,更不是癡笑。郁悶的戴夫正如郁悶的我,甚至他比我還要郁悶,既然我還能這么純真沒有負擔的笑,就說明這也沒什么大不了的。既然尷尬都成常態(tài),既然我們生命的本質就是尷尬,那還不如笑對尷尬,甚至可以讓自己的尷尬逗笑別人。
尼古拉斯·凱奇的那張臉恰到好處地呈現(xiàn)給我們一個“茫然的苦瓜”,這對于他,實在是不怎么費力的,誰叫他的臉就是天生的苦瓜呢。以至于看到這臉從頭至尾竟沒變過,甚至在笑的時候,哭的時候,揍人的時候仍一以貫之時,我們因習慣而忘了質疑其夸張。
其實生活再怎么不堪,我們也有松弛的時候。正如我,在郁悶難耐的這段日子里,不就輕易地被這部同樣呈現(xiàn)“郁悶”的電影救贖?
《我愛搖滾樂》有一期封面赫然大字標題:“到了18歲,每一天都是戰(zhàn)爭?!倍_伯特緩慢而深沉地對戴夫說:“困難的和有意義的事通常都是同一件事,‘容易’從不被寫進成年人的生活。”但是他還說:“所以要放棄一部分東西?!?br>
我早過了18歲,離中年還很遠。可以預見的是,放棄遲早會發(fā)生,而戰(zhàn)爭似乎已經(jīng)打響。
還好,我仍幸存,并且尚還完整。
總是在想是要將《氣象員》和《吮拇指的人》一起寫呢,還是分開寫,如此反復猶豫間兩部片子的印象便在腦海中漸行漸遠,或許分開來說能加深點感受。
尼古拉斯凱奇固然是個演動作片的好手,然則略帶壓抑的憂郁氣質,甚至帶點神經(jīng)質的表演仍證明他更適合演繹文藝角色——事實上凱奇正是以文藝片而為人所知,遠的不說,一部《遠離拉斯維加斯》就足以說明一切,然后,還有這部《氣象員》。
我離法定的中年期仍有一段距離,所以對于“中年危機”這種東西就如同父母對于子女的青春期躁動那樣,遙遠而又陌生。盡可能的去想象人到中年的種種遭遇,無非擔憂家庭關系,擔心子女生活,憂慮工作境遇,煩惱社交關系——看起來也沒什么,但……真是這樣?
有一個堪稱美國典范的父親,一份頗為豐厚的工作,一對聰明可愛的兒女,雖然與妻子之間有點問題,但這種生活倒也不賴——等等,戴夫可不這樣認為。在他眼中,總得不到父親的承認,他寫科幻小說來試圖引起父親的注意,卻被有意無意的漠視,他想按父親的吩咐去幫買東西,卻總不能完美的做到;他喜歡自己的工作,每天只用輕車熟路的指指點點那么兩個鐘,一年就可以拿到24萬美金,他討厭自己的工作,總像公眾人物那樣被人追問天氣,更難堪的是時不時會有人向他拋擲食物;他的女兒騙他的錢去買煙,兒子又惹上毒癮不得不強迫治療,還被戀童癖輔導員反咬一口,悲慘的是他們之間總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隔膜;而他的妻子,不,前妻,也將與其他人結婚。
這可不是講述一個人的成功史,更不可能是戴夫的成長史,電影不過是在揭露一個中年男人的中年危機罷了。
戴夫只是日常生活中一個再平凡不過的中年人而已,他不是能孤身拯救世界的英雄,不是一秒鐘幾十萬上下的商業(yè)巨子,他有很多很多煩惱,盡管也想過將來名利雙收后家庭如何如何和睦,事業(yè)如何如何鼎盛,但現(xiàn)實還是那樣,充滿著煩惱,所以看著那個眼前喋喋不休的所謂跟前妻結婚的那個男人,他不由自主的揚起了手套,用抽打那個人來發(fā)泄自己的壓力。
我很喜歡戴夫背著弓箭孤獨的走在紐約街頭的鏡頭,那象征著什么?他渴望著像射箭一般給自己帶來目標,帶來信心嗎?他潛意識里將自己與無聊,疲憊的都市人分割開嗎?他以弓箭來保護自己,以向那些扔過垃圾食品的人示威嗎?或許都有,或許都沒有。但不可否認,愛上射箭,也給戴夫.斯普瑞茨帶來了或多或少的轉機,至少是心理上的。
影片最后,戴夫得到了一份相當不錯的工作,盡管除此以外似乎變化不大,但還是距離想象中的幸福更近一步,“即使對一個成功的人來說,生活還是像狗屎一樣,我們必須扔掉一些東西??傆衅渌櫦暗?,你還有時間”——他能這么想,不就很好了嗎?
http://nantz10.spaces.msn.com
看完我給爸打了一電話
6/10。誰也預測不了風會把云吹向何方,天氣預報員感覺自己就像被扔的那些快餐食品一樣,光鮮味美卻被人當成沒有營養(yǎng)的垃圾,雖然在節(jié)目上戴維可以永遠保持著職業(yè)微笑、瀟灑自如的肢體語言,但銀幕之外的快餐社會生活中他只是一個小人物,沒有誰愿意認真傾聽,當晚宴的燈光再次亮起,無人記得戴維給父親的致辭。正如戴維每天結束工作后茫然地靠在飲水機旁周圍人群穿梭的光影,他只有當一個旁觀者,手握弓箭、蓄勢待發(fā),卻不敢射出拯救作為丈夫地位的那一箭。作為丈夫,對婚姻厭倦造成情緒緊張,戴維聽妻子的話去買調料包卻心不在焉,買回了其它兩包東西,在靶場練習后逐漸反思自我價值的虛空和無處發(fā)泄的困境,找到猥褻兒子的輔導員痛打一頓、樹立身為人父的威嚴,父親為此在最后的相處時光中第一次肯定戴維,人一生獲得最大的成就本應該是牽掛(親情)。
This shit life,we must chuck some things
This shit life, we must chuck some things.
哎喲這不是我的小tony嘛。。。
讓人難忘的是我的TONNY!
中年危機哦~~
很荒謬的劇情,有意思
“我記得一次,想象我的生活將會象什么樣,我自己將會是什么,但是當時間流過,很少是我實際有的品質,我面對的所有可能性,以及我成為的這種人,所有的這些每年都會變得更少更少,直到最后他們減少到一個,我是誰——那就是我。”
美國人都有中年危機
典型的心浮氣躁,人到中年還是這么沖動易怒。。夫妻兩個交換秘密,男人的誠懇表現(xiàn)在他認為夫妻之間不應該有什么秘密可言,最好所有事開誠布公;而女人卻需要保留私人秘密,相互之間建立信任才是誠懇的相處之道。。對于家庭的理解完全背道而馳。。凱奇的失敗在于太執(zhí)著于具體的事,而看不到實質。。
傳說中的中年危機。。
這演員 這故事
中年危機~~大小Nicholas~~
“面對這種狗屎人生,我們必須要丟棄一些東西?!?/p>
2012.06.07,非常好的劇本,拜託請告訴我NicolasCage到底帥在哪裡?沒有人覺得他的嘴唇很惡心嗎?
昨天晚上在路上想什么是絕望的,地上毫無生氣的水泥板?刺人的機器,還是漫天的陰霾?如果一部電影把所有這些放一起會是怎樣的氛圍?再來點絕望里透著一絲絲希望的音樂?今天我就翻出來硬盤里的這部電影看了。高潮在于他跑著追上那輛車把那個熱狗塞回去,至于打人那一段就純粹是一種宣泄了,fuck it!
人生本無易
中年危機的東西都很感興趣~難道我已步入中年了...
冷幽默與真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