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體裁非常不錯,不過拍的有點水
體裁非常不錯,不過拍的有點水,概況如下:
1,.事實上我認為鋪墊反而應該更多,抽絲剝繭找到其藏身處,而不是一二三就OK了。根據(jù)很多文字記載,找到其位置是非常困難的事。
2.戰(zhàn)斗場面雖然寫實,但是觀眾傻傻地看不太清楚,恐怕當時奧巴馬對著畫面也是云里霧里吧。既然是重復過去的事。應該有更多解密部分,比如房屋的結(jié)構(gòu),美方早就一清二楚,何不給觀眾做展示。再有各個鏡頭隊員(或狗),當時處在一個什么位置。敵人情況怎樣。都可以標明。并不一定像打游戲那樣模擬,不過這種事情在復盤時候應該很好弄。
3.最后打死本拉登,炸了飛機就over了。起碼應該交代一下抓了誰誰誰,斃了誰誰誰,帶了多少東西(貌似不太可能),估計這方面都因為安全考慮給屏蔽了。遺憾。
4.另外,應該有個總結(jié),比如一架飛機為何正好到了地點掉了下來。當時的預案是如何的,掉下來后是否有人受傷,最后的仗是怎么打的。撤離后巴方的反應等等。
總之,可能因為時間短任務(wù)重,導演忽略了很多東西,當然,主線抓住了,讓我們清楚了事件,感受了美式愛國主義。這也許就讓導演很欣慰了。
2 ) 真的要這么傷害阿兵哥嗎?
看片名,以為是紀錄片,然而并不是。是根據(jù)這次行動改編的劇情片。 我覺得整體劇情還是不錯的,也有驚心動魄的地方,但就是感覺太假。還有就是劇情老套,阿兵哥老婆出軌這種基本上所有有阿兵哥的電影都存在的橋段。唉,做阿兵哥,老婆卻成了最讓人不放心的因素,這真是挺悲哀的。另外片子實在太短,87分鐘還不到一部動畫電影的長度,有點敷衍。
3 ) 國家實力確定國家權(quán)利
如果算是一部紀錄片的話勉強及格??赡苁菫榱吮C芑蛘邔а菹氡磉_的東西和我想看到的東西不一樣,我覺的少了很多應該組成故事情節(jié)完整性的東西。
還有,全片充斥著美國人權(quán),美國人的做事原則,美國人的安全,其他國家的都是shfit。美國人在巴國開展軍事行動,巴國空軍來了美國講“請返回,否則將擊落”結(jié)果巴國在自己領(lǐng)空被趕走,巴國警察來了,美國情報人員說“找你們上級回報去吧”。。。國民,警察就平靜了。巴國窮,美國是老大,美國的人權(quán)就凌駕于巴國的人權(quán)之上,凌駕于巴國的國家尊嚴之上。
落后就要挨打,不錯!一個國家是這樣,人也是這樣。想要得到別人尊重就要有足夠的實力,靠良心和規(guī)則就是傻逼。暴力,永遠是堅強的后盾?。?!
4 ) 挺不錯的片子
還記得大二時的某天晚上,大家躺在自己的鋪上,寢室馬上就要熄燈,突然走廊想起一陣歡呼,我和其他人一起蹦下床推門出去,走廊里滿是敲著臉盆跺著腳的同學,然后我知道,美國的雙子大廈讓人給弄塌了。我加入歡呼的人群。。。
拉登死的這天,我沒什么感覺,不失望,也不興奮。
這部電影的內(nèi)容,和我能讀到當天擊斃本拉登的報道基本吻合,可能為了增加可看性,又加入了一些戰(zhàn)友情,上下級斗爭之類的電影橋段。
影片本身經(jīng)常插敘,不同的場景來回切換,但只要你稍微關(guān)心一點國際政治,其實就是關(guān)心美國,你理解起來就完全沒什么問題。
我現(xiàn)在沒那么憤青了,仍對美國抱著些許敵意,多是來自于對其自由、霸權(quán)的羨慕嫉妒恨。仍對美國抱著向往,期望有天能加入進去欺負別人。
5 ) 團體的目標與個體的差異
警告:本篇影片出自公司培訓觀影作業(yè),內(nèi)容又紅又專,如有不適,請迅速離場。
影片名稱雖然叫《獵殺本拉登》,但本拉登僅僅在影片中出現(xiàn)了兩個鏡頭,影片將大量的內(nèi)容給了無比豐富的獵殺前戲,行動組、偵查組加指揮組的完美配合是行動成功的關(guān)鍵,相信大多數(shù)觀眾也是聚焦在了整個團隊的完美配合之中,但我從另一個角度發(fā)現(xiàn)的是團體之中的個體差異。
一個團體由多個個體組成,團隊往往有一個目標,本片的目標,很明顯,就是獵殺本拉登,目標的完成需要團隊成員的相互配合。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紛爭,個體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任何一個團隊都無法避免,比如本片中指揮組內(nèi)對于是否行動存在爭議,行動組隊員間的拳腳相加,甚至只有兩個人的偵查組,都會因為開車技術(shù)而吵嘴。但是最終,這些分歧的存在都沒有成為完成任務(wù)的阻礙,指揮組通過細微之處的證據(jù)確定了本拉登的所在地,行動組通過領(lǐng)導的介入和開導成功化解了矛盾,而偵查組的兩位成員長期的“同床共枕”,自然不會因為小小的摩擦而影響行動。所以,我們不能否認團體內(nèi)矛盾的存在,最重要的是如何化解矛盾或者擱淺矛盾,畢竟,完成任務(wù)是一個團隊的目標,也是每一個成員的共同任務(wù),通過有效的溝通,將團隊成員有機糅合在一起,完成這個目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說,一個團隊之中,矛盾不可怕,分歧不可怕,可怕的是任由矛盾和分歧的滋生而置之不理,任由它發(fā)展下去,最終可能影響了整個團隊的執(zhí)行力。一個團隊需要有一個有前瞻性和潤滑作用的人來帶領(lǐng),并在關(guān)鍵時刻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問題,才能保證一個團隊的高效運轉(zhuǎn)。
另外說一點題外話,美國可以通過技術(shù)手段干擾巴基斯坦的偵查,延誤巴基斯坦戰(zhàn)機的起飛,從而為整個行動贏得了時間,再次說明了科技的重要作用,還是那句老話——落后就要挨打。為了使中國成為一個真正的強國,我輩族人還需努力!
6 ) 狗血的行動,狗血的電影
原本抱著很期待的心情去看這一部電影,看到中途一半,就惡心的想吐。很冗長的鋪墊,美國怎樣遭受到基地組織的襲擊,美國人民受到多么嚴重的威脅,最后抱著百分之40-60院子里可能有本拉登的概率,繞開巴基斯坦政府,屏蔽巴基斯坦雷達,公然深入巴基斯坦腹地,無視他國主權(quán)和尊嚴。當巴基斯坦空軍起飛時,美軍在人家的領(lǐng)土叫囂:返回空軍基地,否則擊落你;當巴基斯坦警察來到現(xiàn)場,正當執(zhí)法時,美軍大搖大擺拖著尸體、物證,炸掉墜落的直升機,正眼都不看警察一眼。對于一個學法律的人,我很不能忍受這一切當中的任何一條。惡貫滿盈的納粹戰(zhàn)犯作為世界的敵人都要受到國際法庭的審判,你們美國人的敵人就必須在別人家門,當著自己妻兒老小的面生生被弄死,總統(tǒng)發(fā)表演講,還美其名曰:Justice has been done. 如果我們的民族分裂分子和敵人在美國隱匿,我們得到情報派出特種部隊將其擊斃,我想美國人該炸廟兒了吧?本拉登罪有應得該死是他的事情,但是美國人這種霸道到不能再霸道的做事方式就是正義的?一貫講究司法程序的正義美國人民,怎么一輪到別人,司法程序就變得連屁都不如、任由踐踏呢?也許最后巴基斯坦得到了好處,通過外交政治手段為此事把屁股擦得一干二凈,但如此霸道齷齪的行動怎就能讓你們通過狗血的電影表現(xiàn)的那么正義凜然呢?
嗯,和我想的一樣,也就三星的水平。。
能在一年左右就把一個有影響力的真實行動搬上銀幕還是很不容易的
美國佬自我標榜的丑陋影片。一看到在《越獄》當中飾演T-bag那位穿著軍裝裝B的樣子真是莫大的諷刺啊。
電視電影的格局。這才是美式主旋律。
好多熟臉
都是街坊版的歷史拼湊。
又是偽紀實風格的,不喜歡。
無聊
bd-chd
這是專業(yè)編劇嗎?關(guān)于士兵家庭情感問題的描寫其最大的作用在于讓觀眾走神。
偽紀錄片,如果不是出現(xiàn)了幾個臉熟的演員真的很真實了
毫無看點啊
這個題材的片子必須是10年或15年后,等更多檔案解密了再拍才更好看一點,不過就這么點時間弄成這樣也算不錯了。
多個應景殺拉登劇中的一個
盡管電影本身并不怎么成功:情節(jié)零碎,人物動不動冒出來面對鏡頭巴拉巴拉;劇情平板,戰(zhàn)火兄弟情點到即止流于表面,發(fā)現(xiàn)確定拉登的過程也沒有深入挖掘,以致于給人錯覺抓捕刺殺頭號恐怖分子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憤青狂踩也無濟于事,像「拯救女兵林奇」一樣,此片在弘揚美式主旋律方面,依舊成功。
主演應該加上奧巴馬啊。
節(jié)奏一般,難說緊湊。
美國主旋律,為行動時間背書,指責巴基斯坦
怎么評分這么低,拉上去
再一次,以US之名。這種強勢的國家令他國很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