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其實本是個不錯的計劃
潛艇片一般來說比較沉悶,不太容易拍出高票房,除了二戰(zhàn),就是冷戰(zhàn)潛艇片了,冷戰(zhàn)潛艇片一般刻畫的是潛艇船員之間性格力量的較量,喜歡潛艇片的除了軍迷之外就沒啥人了.這部片子講的是克格勃瘋子想在蘇聯(lián)的核導彈優(yōu)勢消失之前對美國進行先發(fā)制人的打擊,還要讓中國來背這個黑鍋,紙面上看起來是個不錯的計劃,其實也符合蘇聯(lián)的利益,不過有些設定不太嚴密.這部片子設定:一,美國在核打擊上已經對蘇聯(lián)有了壓倒性技術優(yōu)勢;二,中國和美國還是敵對關系,中國和蘇聯(lián)的關系也說不清是好還是壞(因為片中蘇聯(lián)愿賣給中國能發(fā)射核彈的常規(guī)潛艇).三,美國不知什么原因并沒有對蘇聯(lián)進入先發(fā)制人的打擊(也許是美國人道德高尚,在片中確實借船長之口旁敲側擊地對美國贊揚了一番);第四,克格勃的低級軍官居然有發(fā)射核導彈的決定權,而船長還蒙在鼓里.那么,在這種情況下,蘇聯(lián)要生存只能先對美國進行打擊,而且要讓美國認為是中國人干的,世界的毀滅與否又懸于一線.
其實現實是,即使在今天,美國的導彈防御系統(tǒng)也不能說能對中俄的彈道導彈免疫,再者,冷戰(zhàn)時中國的核力量也完全不能和美國相提并論,中國的核力量還不足美國的百分之一,對美國來說"有鬼無害",中國難道沒有自知之明向美國發(fā)射核彈?找死嗎?這種陷阱美國不容易上當.還有,蘇聯(lián)的核攻擊程序是怎樣的?沒有總書記和政治局以及最高蘇維埃下令嗎?克格勃有多大的權力?兩個克格勃的下級軍官就能決定核大戰(zhàn)的發(fā)生?賣給中國能發(fā)射核彈的潛艇就更搞怪了,我們知道就算在今天,俄羅斯也不會賣給中國核潛艇技術,在冷戰(zhàn)時更不可能.冷戰(zhàn)時相互確保摧毀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世界也在這種恐怖的平衡中戰(zhàn)戰(zhàn)兢兢了幾十年,但美國有多種應付核危機的預案,這種一兩發(fā)導彈的攻擊就會讓美國中招?
本片完全不能和<K19>相比,在背景音樂和節(jié)奏把握上差了很多,邏輯有點混亂,也沒有什么很高尚的道德的和人性的東西,里面兩派的斗爭和國家利益之爭給人比較牽強的感覺,潛艇給人的感覺很落后,破破爛爛,幾乎全是手動操作,而且外形和片中的美國潛艇差了很多,片中的美國潛艇造型很流暢.我看了幾分鐘就知道和爛片僅有一步之遙,僅僅是因為里面提到了中國,所以我賴著性子看完了.不過哈里斯的表演還是不錯的,現在哈里斯很喜歡演有老男人氣質的性情中人,片中他不動聲色地把美國贊揚了一番,卻將蘇聯(lián)貶了一番,扮演了一個制止世界核大戰(zhàn)的英雄.我很奇怪為什么他拒絕出演隆美爾,卻愿意接這個爛片?大衛(wèi)杜尼楚一貫演好人的,這次卻演了個走極端的瘋子.還有,美國能不能不拿俄國說事了,好像美國的很多片子,俄國都是反角,核武器都是重要道具,俄毛當反角真有那么大的魅力嗎?不知俄羅斯人看見美國人演的說英語的俄國人會有什么感想.
2 ) 美國人拍的俄羅斯(蘇聯(lián))人的故事
美國人拍的俄羅斯(蘇聯(lián))人的故事,果然沒好心眼。。。
說是改編真實故事,其實就用了個故事背景,其它全米國人YY出的。。
都13年了,還在向冷戰(zhàn)思維致敬。。。
借俄人之口吹自己也就罷了,還挑撥中俄關系,片中設定中國是俄之敵,然后俄又要讓中國背發(fā)動核戰(zhàn)的黑鍋。。
還有說俄人想把那個古董潛里面的設備都拆了,把一快散架的殼賣給中國,“沒有比把老古董賣給中國更賺錢的方法了”,非常明顯的在諷刺遼寧號啊
3 ) 連影評都不屑于寫的潛艇電影
劇情就不說了,一般;
實戰(zhàn)呢,發(fā)魚雷,發(fā)誘餌,再潛一潛,沒了;
終于發(fā)射了核彈,后來有沒爆炸,也不交代一下;
最搞笑的是原本了解核彈的應該去拆核彈,但沒有,因為,他有密室幽閉癥,尼瑪,有這個問題你能到潛艇工作?那不得每一步都幽閉?
個人感覺,導演是想拍鬼片的,艦長一發(fā)病,都特像有未來預知能力;
而且最后,一隊人告別,都明明掛了,不是鬼魂是什么?
最后我才發(fā)現
這部電影
都沒人寫影評
只是寫兩句...
如果你想看
建議別
換部片吧
潛艇類的《獵殺紅色十月》,就挺不錯的。
4 ) 中國人招你惹你了!
看完之后讓人不由的同《獵殺紅十月》比較起來,說實話無論是演員、敘事、情節(jié)安排、場面都遜了一籌?!都t十月》中肖恩指揮潛艇像一頭逆戟鯨從海面下沖出已經是經典鏡頭,難以超越。但是最起碼你也要有點操守,哈里斯沒有肖恩康納利的那口俄羅斯腔英語,看到副艦長的尊榮更是讓人一下聯(lián)想到了越獄里他扮演的馬龍,扮演KGB的是一臉正氣的美國特工演員??傊@是一部“號稱”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徹頭徹尾由美國好萊塢操辦、標榜美國文化的二流冷戰(zhàn)潛艇片,而且TMD為了趕時髦,還強拉硬拽安排了中國元素,中國人招你惹你了!
5 ) 乏善可陳
片子沒有什么出彩的地方。整體給人的感覺就是美國電影流水線上直接組裝出來的成品。片子也沒有什么值得評判的地方?;旧隙际切┐舐坟?。
片子中CCCP的海軍好像我大明時候的軍隊啊,廠衛(wèi)的太監(jiān)們監(jiān)軍,外加委屈的阿兵哥。
雖然米國人民一直重視個人權利等等,但是這些價值觀通過艦長的嘴說出來給人一種做做的感覺,有點類政治宣傳片。當然也可能是沒有經過古拉格時代的人不易引起共鳴吧。
片子中將企圖將事故嫁禍于中國很顯然是個敗筆。無論是從北韓還是到南越,中國無意與米國起沖突。這個事情要是換成北韓還是可信度大一些。
再者中國的軍事實力也就那樣。怎么可能那么遠去進攻米國。讀高中的時候,外媒就在那里叫囂中國海軍要挺進藍海;如今孩子都快上小學了,外媒還在那里說中國海軍要挺進藍海;我了個去……
片子有提到紅色帝國主義將二手貨賣中國,雖然現實中不曾聽聞有二手潛艇的事情,但是明斯克號是有的,明斯克二號也是有的。
片子的結尾如果是個悲劇式的話會好一些,或者將那些船員們搬運自己同袍們的情景去掉,營造一種幻覺的場面。
再或者整體做成紀錄片的風格會不會更好一些呢?
6 ) 官方發(fā)言(純英文)
官方發(fā)言
以下摘錄自IMDB
----------------------------------------------------------------------------------------
A few thoughts from a producer
by solarfilmworks
?Fri Feb 8 2013 16:20:25
IMDb member since February 2003
Thanks for all of your interest and thoughts on the movie.
We certainly hope you will enjoy it when (if) you see it.
We’d just like to address a few things if we may.
All movies are works of fiction, and we’ve certainly not claimed that this movie is absolute historical fact from start to finish.
We’ve stated that it is inspired by true events, because that is what it is.
Whether you believe intelligence sources, or anyone else who believes the K-129 was set to launch a missile at Pearl Harbor, it is an irresistible story (or conspiracy, depending on your view) that this happened, and that it brought the U.S. and the U.S.S.R. closer to nuclear war than the Cuban Missile Crisis did.
As filmmakers we found it fascinating, entertaining, and well worth the conversation.
Movies are about entertainment and the telling of stories we as filmmakers and viewers might find interested.
Not to mention, submarine stories make entertaining movies.
"As far as the accents are concerned – We didn't ask the actors to use accents because we want the audience to forget that these are Soviet sailors and to simply see them as human beings under tremendous pressure. "
During the Cold War both Americans and Soviets were indoctrinated with fear to objectify each other.
Part of the reason for this was to control and achieve a predictable, dependable outcome which was: When the order was given, you pushed the button that would trigger the end of the world.
It wouldn't have been Washington or the Kremlin that would have pushed the button; it would have been ordinary men with families who had everything to lose.
Saving the people you love most dearly is an instinct almost impossible to breach.
Propaganda, indoctrination, believing a story is true, might just make it psychologically possible to justify your actions.
This is one of the questions at the center of the film.
That's what we want the audience to understand.
These are ordinary men faced with unthinkable choices with a flawed, manipulated premise, (or at a minimum, an honest misunderstanding) informing their decisions.
We don't want the characters to be dismissed or stigmatized because they have accents.
Thanks for your time and the conversation.
很好的cast被低級劇本毀了,而且還較大的類似韓國同名電影,另外看著一群地道的老美裝前蘇,邀請一起去看試映的美國朋友都受不了。
老戲骨很牛……冷門題材也很?!?/p>
里面士兵軍官的做派十足美國味,就是當官的酒不離手,這應該是美國佬對俄國潛艇兵的潛意識認知吧。
7分。潛艇片這個類型如今已經不吃香了,真的很難拍出新意來。這片子應該可以算是水準中上之作。其他內容都沒什么感覺,只有一點,我看下來還是覺得,力量必須得到制衡,依靠道德之類的玩意兒去控制是件很愚蠢的事情~~當然了,中國人這次又躺槍了~~~
題材偏好
可不可能中國的啦
演員喜歡,劇情一般?!铩铩?/p>
美國人拍的一堆蘇聯(lián)人拯救美國的故事……這設定……
看得很難過的故事,開頭就奠定了悲劇的基調。General Hummel再現,老當益壯。豆瓣“評價人數不足”,放映廳里很長一段時間都只有我們兩個人——但仍然是很好的電影。
不知道該怎么評價這電影,感覺怪。
張力完全沒有出來呀
喜歡陪老婆到紐約看芭蕾舞的蘇聯(lián)Ed Harris聯(lián)手馬宏大副阻止了克格勃阿莫探員引發(fā)中美核戰(zhàn),很假很無趣,但結尾的虛無感覺還可以吧
不溫不火的一部片
有時候覺得美國思維真可愛,以俄羅斯的視角來說美國真好~~~~哈哈哈哈
各方面都挺一般的。特技簡陋不過我不看特技,配角們單薄不過我只看主角,劇情平淡可是這可是蘇聯(lián)的核潛艇?。≈黝}太美國但是人家說的難道不是實話嗎?一點都不感動但是制服和男二帥氣啊!
拍的比較平淡,不過潛艇題材我還是比較喜歡的。
向老炮致敬~
看不懂的
不錯的爆米花電影
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