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一切隱晦卻又容易理解的場景和物件。
淺度解讀/ 很喜歡影片一開始,媽媽開著車,在黑暗中不小心撞到什么的時候,男主一直說是撞到了一頭鹿。 這個感覺就像這個家庭在生活中迷失了所謂的家庭關系,而沉悶的家庭氛圍中,母子二人同時為男二心動的寓意。 小鹿亂撞 不管是母親還是男主,自始至終這頭鹿都是存在的 又或者像男二說的,也許一切都是男主的想象(其實真的說出來的時候 也感覺 男二在向男主說明 如果你只是誤解了你對我的感情呢,如果你只是 想象中的 喜歡我 而不僅僅是喜歡而已呢)。 母親: 我想她是既可憐又可悲的??蓱z的是自己的丈夫和兒子都是同性戀(這件事情本身并不可憐),可悲的是,似乎難以接受事實?的她一度變成了兒子口中的“怪獸”。 開水管爆裂卻執(zhí)著著依然向前,試圖徒手修水龍頭; 和丈夫談話時摔碎的玻璃卻用手去撿甚至傷到自己; 和兒子喜歡的人飲酒聊天嘗人家的冰淇淋主動親吻; 冷漠的對待鄰居歇斯底里地丟掉家具任之化為灰燼; 開車途中讓兒子下車坐丈夫開車中途下車步行回家; 不難理解作為一個女人經(jīng)歷這些事可能就像是經(jīng)歷了最大的背叛吧,但如果多一份理解或者早些釋懷早點兒放手會不會更好? 不能理解的是,母親明明察覺到兒子是喜歡男二的,還嘗了他的冰淇淋又吻了他。這是一位少年啊母親大人! 父親: 作為同性戀者選擇了婚姻并孕育了小孩,終于鼓起勇氣和老婆離婚,有著該有的冷靜與沉穩(wěn),卻對自己的性取向難以啟齒。Departure翻譯成美麗的離別其實不光是男主男二的關系吧,對于父親而言,分別也是對自己的美麗解脫。 而且覺得父親其實是個很明事理的人吶。
男二: 這個特殊的存在,很多鏡頭給了他的雄性荷爾蒙,修摩托車,游泳,搬東西,一舉一動。他突然大喊的樣子,逗男主的樣子,都很爺們兒。只是自始至終不是很明白他對男主的感情。 他會看穿他的欲望,引導他如何釋放自己(胡蘿卜真是夠了 哈哈哈哈); 他會陪他聊天,說起最愛的詩人(用維克多·雨果來一段隱晦的表白);
他會陪他洗澡,幫他驅(qū)散小蟲(感覺寓意著二人關系就像飛蛾撲火);
(男主在洗澡,男二推門進來打招呼!你就說撩不撩!)
(搬凳子為男主趕走小蟲子) 他會在男主不確定到底會不會拜訪自己家的時候悄然而至; 他和他彼此分享心事,他甚至默許了他對他的親密接觸(男主在他游泳后為他擦身上的水他默默拿掉了衣服?);
這種欲拒還迎的態(tài)度也真是有點兒渣吧,但也許正是他對自己心意的不明確,才這么默默地牽引著他走向男主,同時漸漸遠離,他是要去巴黎的人吶~ (也許別離后還會再相遇?導演要不要再來個下部?壞笑 哈哈哈)
男主: 喜歡他可愛的樣子,滿懷心事,卻又沉淪;
喜歡他勇敢的樣子,認真的表白,用心的追求;
喜歡他知道自己要什么得篤定。
雖然男主似乎從小有一種被母親嚇到有了心理陰影的感覺,并且目睹母親和自己喜歡的人親吻,但依然在最后時刻和母親依偎在一起。 是感動。是無法割舍的親情。 每位詩人都曾活在自己的想象里 壓抑的不是生活 而是人類敏感的神經(jīng) 夢境與現(xiàn)實重疊的時刻 生死一瞬間
(前后呼應的鏡頭真的是特別美) Ps:真的是為了男主來看的 (捂臉)
(簡直童顏!看黑鏡以為他才十幾歲 結(jié)果也都二十出頭!演技真是 real好 ??) 2016.11.24補 電影最后有一段對話, -我們干嘛去? -我想找到那只鹿。 -傻兮兮的,要是找到的話你還準備干嘛? -埋了它。 突然想起這段對話,像是一個總結(jié)交代誒。 未知的假期里你的出現(xiàn)讓我小鹿亂撞, 可是你若即若離的樣子讓我不敢相信你是否真的存在, 我想給自己一個答案, 給自己一個交代, 如果這段感覺是真實存在的, 我將親手埋葬它。 再見了,我的小鹿亂撞。
告別一個階段、離開一段關系、再見曾經(jīng)的生活,從來都是漫長的過程。接受需要時間、重生需要勇氣,最后的再見,總要一步一步走過去?;橐鰜淼奖M頭的母親跟自己的兒子,來到法國南部的渡假屋作最后執(zhí)拾,準備向這間滿載幸福回憶的大屋訣別。還在哀悼逝去感情的媽媽,跟兒子關系漸變疏離。面對明媚卻寂靜的風光,一名男子的出現(xiàn),為二人帶來不同程度的震蕩,美麗的記下了婚姻的終結(jié)、少年時代的告終和一個中產(chǎn)家庭的瓦解。
就像老式的炒爆米花,溫度慢慢在體內(nèi)累積,到達某個點,嘭的一聲就炸了,過程會糾結(jié)和痛苦,但卻換來了一個新的自我。男主的內(nèi)心好敏感,每次看到他因表露真情而懊惱,感覺既真誠又惹人憐愛。
在《本杰明》中吸引無數(shù)同性目光的Phenix這次飾演了一個肌肉線條流暢有力的暴躁直男;在《去他*的世界》中男友力十足的Alex扮演了一個憂郁又細膩的文藝少年。
Elliot和Clement就像兩個極端,他們總是被有形的無形的障礙阻隔開,而Elliot的母親,喜歡藍色衣服藍色家具裝飾的可憐離異婦女,總是被她想親近的人所忽視,最后也把自己與世界隔絕。
天真且脆弱的Elliot總會被Phenix吸引,但我認為這不過是表面的,像水上倒影一樣的“喜歡”,Elliot始終沉浸于自己的浪漫主義中不可自拔,就像他在自/慰的時候需要親吻鏡子中的自己。
即使兩個人在互相交流,導演也不會經(jīng)常讓他們同框,反而用中近景特寫+切換視角分割二人。
然而我個人認為它的主題不是同性間的愛情而是家庭的裂縫,Elliot一家的空氣是永遠沉重的、分裂的。當外來者(Clement)闖入時,矛盾重新轉(zhuǎn)移并且加劇到他和Elliot和母親身上。
Elliot最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和Clement的親吻的那種絕望的表情,簡直傷透我了。
最后母子二人濕漉漉地坐在房檐下,伴隨著德沃夏克的《月亮頌》,我也終于可以說Departure可以是美麗的。
電影的敘事緩慢,色調(diào)低,大量空鏡和反復出現(xiàn)的極簡主義音樂,在感官上提供了極強的舒適度。而我一開始是為了兩位主演而來,結(jié)果差點窒息在這擰巴的關系中。
影片里面的法國田園風光和自然景觀拍攝得很美,暖色的田間風光和斑斕的森林,將人物的情感襯托得很好看,夜晚的戲特別是最后跳入水里的鏡頭,真是很美麗了!
劇情的展開也很厲害,每個人都在離別,每個人都在放棄和妥協(xié),看了豆友們的評價,明白了其中一些東西的隱喻,比如男二一直修不好的摩托車,隱喻著他的母親等等,我覺得很厲害!
而影片當中我很喜歡的是男主不斷的幻想,比如豆友有提到過的,開頭林中漫步的男主,遇到死去的鳥,然后拔下羽毛開始了印第安人角色扮演,遇到跳水的男二,馬上又從角色中退了出來。而我喜歡的是后面,男主和男二爭執(zhí)后,男主躺在石頭上幻想:自己身中數(shù)箭而亡,躺在男二的懷里,男二傷心的仰天長嘯。
這個點真的讓我起雞皮疙瘩,我雖然不像男主那么敏感細膩,但是曾經(jīng)正值青春的時候,也是超級愛幻想,而這一幕幻想簡直太像我以前的想象了。
我喜歡上一個直男朋友,結(jié)果必然是輾轉(zhuǎn)求之而不可得,那時我就時?;孟耄和砩暇蹠⒒铮覟榱死厮?,自己被飛馳而過的汽車撞倒;他各種身體不好,我祈禱他的病都落到我身上,而他得到我的健康;甚至學校被綁匪綁架了,所有學生被趕到操場上,隨機的抽第幾排第幾列的學生上臺槍決,我奮不顧身的替他沖了上去。諸如此類的各種幻想,總的來說就是我為他各種死去,那時的想法大概是,死得那么偉大,大概會讓他喜歡上我吧,我這樣為他獻出生命,大概他會后悔沒有珍惜我吧。這大概就是對永遠得不到的直男的一種執(zhí)念了。
所以說我覺得這一幕幻想,真的很讓我喜歡,它所產(chǎn)生的原因也是,男主對男二的不可得,是一種愛的表達,也是對不可得的遺憾的一種紀念。哪怕曾經(jīng)愛得多深,終究還是要放棄,要離別的。
最愛的一段獨白:我一直感覺到,你給我的愛,是我期待的;而我給你的愛,是你愛要不要的。最愛的一段對話:— I tried. — What did you try? — To be happy. 這段對話好似包含了很多,自我內(nèi)心的掙扎與糾結(jié),我也曾嘗試好好跟你生活,未曾想有些事真的勉強不來,HAPPY這種事情還真是裝不出來啊。
請原諒我的一時沖動,請原諒我的意亂情迷,請原諒我愛你。
性萌動的那點小憂傷啊,說不完道不盡。故事其實層次很足,只是都被導演個人的憂傷困住了。你這種情緒,我們都能懂,別人也說過好多次。
告別一個階段,離開一段關系,再見曾經(jīng)的生活,從來都是漫長的過程,接受需要時間,重生需要勇氣,最后的再見,總會一步步走過去。風景如畫的本片,憂愁和郁結(jié)是形態(tài),矛盾是不可調(diào)和的現(xiàn)在,越在乎的東西越不知如何對待,想要找到生命的出口卻墮入無邊的黑暗,但有一種信念,堅強的活著總歸會遇見美好
媽媽是同妻,爸爸是深柜,兒子喜歡上了直男,媽媽喜歡上了兒子喜歡的直男,亂成一鍋粥,不過影片每一幀都很好看,導演很對挑拍攝角度啊,希望下次挑個好點的劇本吧
題目翻譯的這么詩意 內(nèi)容卻這般痛苦
兩條線都不搭,導演搞得所有角色都神經(jīng)兮兮,不說人話。
看到有人講性取向遺傳這個理論真的是很神奇呀
最后兒子和爸爸在一起就是神作了。
太美了,把一切波瀾的破敗隱藏在鏡頭和音樂的美學之下,似乎再說:是的,生活就是a piece of shit,但活著,總可以遇見美好,即使美好會被腐蝕的內(nèi)心摧毀。
鏡頭語言非常美而豐富 非常細膩 沉靜而溫柔 爆發(fā)有力 非常喜歡 非常擊中我
這是一部「爆米花電影」,就像老式的炒爆米花,溫度慢慢在體內(nèi)累積,到達某個點,嘭的一聲就炸了,過程會糾結(jié)和痛苦,但卻換來了一個新的自我。男主的內(nèi)心好敏感,每次看到他因表露真情而懊惱,感覺既真誠又惹人憐愛。
你讀普魯斯特,你讀蘭波,你從你的眼神中看到了或許的愛慕。潛藏在體內(nèi)的同性之感迸發(fā),但被你細水長流般的抒發(fā)。但是那勢能太大,以至于無法矜持,傾盆而下的愛將你們摧毀。本就支離破碎的家庭也無以為繼,悻悻然,縱身一躍,回到液體中,回到母語中,回到那最原始的萌芽中。
憂郁,細膩,安靜。90后導演+90后主演,這個組合就是美麗的。小圖靈不是那種一眼驚艷的男孩,但越看越舒服,就像一只順毛小鹿~~~
4.5星。這等水平的長片處女作不常見,如此細膩的家庭/情感/同性劇也不多見。導演說本片有自傳色彩,就是在南法這樣的場景中得到靈感并寫就的。三個主演都很強,尤其男主-The Imitation Game中少年圖靈的扮演者,非常出彩。音樂也棒,且可以很容易地改編為話劇。強烈推薦!
父親深柜,婚姻瓦解,母親自顧不暇,兒子亦受困于荷爾蒙和性取向,斑斕村景,徒增傷感
Damn love it. A story about a pervert teenager, who wanks in front of the mirror, who peeps at naked ones from the bush, who fell in love with a boy, whose parents don't love each other, who wants to be a writer, who was looking for a dying deer. We are all perverts after all.
母親極力維持日常中每一件小事的完好,似乎這樣婚姻也會完好,其實離婚又怎么樣呢?之所以會不安,是因為對于未知的恐懼,然而當真的面對之后,發(fā)現(xiàn)我還是我,這世界還是這世界,其實生活還是操蛋的那個樣子,還能更糟么,似乎也并沒有,life is a shit,just a shit。
我只是一個會將死去的小鳥的羽毛插在頭上,會去將幻想中死去的小鹿埋葬,會突然念起詩,會想寫出像水從手指間流過的作為人的感覺,難過的時候會世界如深秋大片落葉,心底有一條河,安靜又憂郁可能隨時會和孤獨一起死去的少年
男主心中的鹿、母親的裙子、父親的房子、克萊芒的摩托車,情感都表現(xiàn)地很直接。結(jié)局有些老套,但不影響整體很美,也有該有的細膩。95年導演的處女作,青澀地剛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