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男人不行?女人先行?-《雞犬不寧》
十年前,參加組織一個全國性質(zhì)的會議,發(fā)現(xiàn)來自廣東的領(lǐng)導(dǎo)們大多離婚,妻子不是出國就是去了香港。
大學(xué)同學(xué)聚會,發(fā)現(xiàn)我們班幾個女同學(xué)留學(xué)去了美國,幾個同學(xué)跟著男朋友或丈夫去了美國,而男生基本都留在國內(nèi)奮斗。
記得在哪里看過那么一個數(shù)據(jù),在同等條件下,女性更能夠解放自己,更向往自己圈子外邊的美好生活。由于戀愛或婚姻等手段,女性也更有條件擺脫原有的階層,朝更高的階梯邁進。
這個理論在《雞犬不寧》中得到了最好的印證:
三個戲曲男演員,師兄弟的三個老婆:大師兄四海的老婆素梅(徐帆飾演)是劇團臺柱子,早就和劇團長有曖昧關(guān)系,面臨劇團解散,她和團長偷偷去了深圳;二師兄馬三的老婆大紅(小香玉飾演)一門心思去法國打工做餐飲;老三劉兵是吃軟飯的,妻子溫柔、賢惠,一家子的好生活全靠著老丈人賣燒雞掙下的家產(chǎn)。
這種狀況下,不陽痿也難。宣傳海報的這張照片既很惡俗,讓人們直接奔著性主題去猜想,另一方面也的確突出了這個主題:男人都不行了,女人要鬧革命。
一個叫菊花的小姑娘,一心想去大城市拍攝電影,不惜和騙子上床。這一幕讓人不想起張鈺的“潛規(guī)則”也是不太可能的。
男人在這種壓力下,四海選擇賣狗,把普通小狗身上涂黑圈,充當斑點狗來賣;馬三希望靠著祖?zhèn)鞯难y(tǒng)純正的斗雞一夜暴富,湊足給大紅出國的二萬元;劉兵拿著老丈人的錢開照相館……
整部片子沒有《瘋狂的石頭》那么搞笑和熱烈、火暴,卻在平易中流淌著生活的滾燙和濃郁的無奈。靜下心來,希望體會生活真相的人,應(yīng)該會比較喜歡吧!
2007年1月24日倫敦霧
2 ) 過度關(guān)懷的“雞犬不寧”
中國的電影,在中國的民間生活中“著陸”,本生就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情,且表現(xiàn)得如此貼近,可見創(chuàng)作人員在生活中汲取足夠的養(yǎng)份,那是相當?shù)牟蝗菀装 ?br>原來的《百家訴訟》的作者王斌(沒記錯吧?),劇本改成了《秋菊打官司》,后來成了張藝謀的御用創(chuàng)作人員,英雄、十面埋伏等都有他的身影,可后來的作品怎么就離生活這么遠了呢?好的作家一定是浸淫在傳統(tǒng)文化中的。希望“雞犬不寧”的作者們也能夠堅持。
但講故事,如果主題太多,可能會顧此失彼。由于這是個描繪傳統(tǒng)戲劇人員生存的一部片子,自然要由此講到戲劇的發(fā)展命運。正因為有這樣的關(guān)懷考慮,同時,也要體現(xiàn)主題的高遠,就要的短短的2個小時間,講太多的事,所以,徐帆為什么回來等一些情節(jié)沒法交待清楚,小香玉的離開和回來的設(shè)計也是有些瑕疵等。
談問題,是因為我認為這個片子很好,如果注意力不那么分散,一定可以更好!至于是不是又一個《瘋狂的石頭》,我完全不在意....
3 ) 雞犬不寧:所謂故事,所謂生活,都是記憶
《雞犬不寧》是一部讓人目瞪口呆的片子。所謂目瞪口呆是指這部片子出人意料,首先是王宏偉明明戲份不少,無論DVD還是片頭,連個署名都沒有,要知道此人對于藝術(shù)片愛好者的吸引力顯然遠遠大于其他所有演員;其次明明是個豫劇團的戲,有豫劇最著名的名角小香玉出演,卻連一句戲詞都不給,而讓徐帆唱足了戲碼;第三則是驚詫地發(fā)現(xiàn)李易祥赫然名列其中,這個中國當代最好的演員之一,戲演得再好,永遠就跟電影里的馬三類似,或許是機會沒到,或許是他個性使然。說這些是因為此前對本片一無所知,除了知道這是部河南話電影,有徐帆有小香玉,然后就是見過海報,直到我看了這部片子,才知道根本……根本不是這回事兒。
對這部片子不能用好或者不好來評判,就像我們難于評判《站臺》或者《青紅》一樣,當一個導(dǎo)演要去搬自己那塊石頭——拍自己必須拍的電影的時候,好和不好已經(jīng)不應(yīng)該作為評判標準了。只能說,這石頭究竟是塊玉呢,還是一塊板磚。陳大明顯然在處理他最原初的那部分生命經(jīng)驗,而事實上他已經(jīng)成功了,他將自己的記憶用巧妙的手法轉(zhuǎn)移到當下,所表達的涵義已經(jīng)遠遠超出了一部自傳和一部懷舊片所要傳達的東西。在這一點上,陳大明是相當成功的。石頭搬的漂亮,然而或許跟電影海報類似,正是這石頭拖住了他。電影寫的是當下,當下社會最重要的東西就是——錢。影片中劇團因為發(fā)不出工資,人人各謀生路;而回到電影本身,因為要發(fā)行,于是要宣傳,因為要宣傳,于是要噱頭。于是我們看到了這個跟電影幾乎完全無關(guān)的海報,只是因為下半身的緣故,“惡意”地吸引了眼球;于是我們看到華誼兄弟的宣傳文案寫著“2006年繼《瘋狂的石頭》之后又一部解壓喜劇”。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這種文案是扯淡。然而再說回來,這部片子跟《瘋狂的石頭》確實有某種相似之處,比如同樣采用方言,同樣將劇情的核心集中在一件物品的真假與否和反復(fù)易手之上,同樣給觀眾提供一個全知的上帝視點。只是《雞犬不寧》本意并不在此,用當下講述導(dǎo)演的個人記憶才是核心,于是——于是《雞犬不寧》最大的問題便在于此。
影片的整個劇作幾乎可以用脫線來形容。如果強化丟包——包的去向——兩萬塊錢的去向這一條線,那么《雞犬不寧》便名副其實地成了《瘋狂的石頭II》,不,應(yīng)該叫做《瘋狂的皮包》。然而導(dǎo)演卻把足以拍20集電視劇的內(nèi)容塞在100分鐘之內(nèi)講完,還要捎帶著搞點懸念,這便不是那么容易了。再加上主角眾多,本身就分散了戲碼,李易祥飾演的馬三和小香玉飾演的大紅戲份稍多,然而徐帆那邊又不能壓著,于是看來看去,一個個的人物還都頗為龍?zhí)?,除了馬三和劉兵,其他的人物只能說流于簡單。雖然片子很有趣,雖然生活本身就是這么瑣屑和無聊,甚至無望,然而這么拍下來,我只能說導(dǎo)演錯過了一部《站臺》一般的史詩片,而最后搞出了一個《站臺》和《瘋狂的石頭》的雜交產(chǎn)品?;蛟S并非是《雞犬不寧》不夠好,而是我要求太高。或者,是他皮包這條不算重要的線當作了主線,卻又不愿進一步強化它的戲劇性。事實上,陳大明自己充當?shù)木巹∵€是相當出色的,影片中每個人物的選擇,或多或少,都跟那個裝著兩萬塊錢的皮包相關(guān)。寫到這里我也分不清到底陳大明這樣做是好還是不好,說實話,我還是相當喜歡他對人物狀態(tài)的把握,尤其是馬三,相當出彩。
于是我們不要再去糾纏編劇手法,去看看片子吧。陳大明對開封的把握相當準確。影片里用“大梁”分明指稱著這個城市昔日的繁華和當下的破敗,并且在馬三給兒子的講述中進一步強化,而這也在另一個意義上指稱著豫劇團昔日的榮光和今日的慘淡,同時,這也是一個頗有“舊時代鄉(xiāng)愁”的表達,記憶里的都是好的,而眼前則是“雞犬不寧”的現(xiàn)實。在對城市的書寫產(chǎn)生的意義這方面,陳大明做的很成功,至少在我看來,比李玉在《蘋果》之中對北京的敘述要好。而回到影片的題目上,破題之一便是在豫劇團因為團長丟了錢而陷于停頓之時,馬三選擇的是斗雞——賭博,而四海選擇的是賣假狗——詐騙。另一個可能的破題則是,雞犬之類象征的便是這些小人物。我當然可以把它讀成是包裝在豫劇團外表下的國企下崗職工,再多讀一部便是整個中國進入全球資本主義體系之時社會產(chǎn)生的深刻變革。讀到這里,導(dǎo)演的意圖和所指都一目了然。再多說一句,影片里的斗雞場,和94年墨西哥導(dǎo)演依亞納圖的成名作《愛情是狗娘》第一段里的斗狗場如此地相似,于是一副“第三世界”的圖景瞬間鋪開,這,大約不是一句閑話。
和《孔雀》類似,《雞犬不寧》成功地調(diào)動起了河南籍觀眾,尤其是開封籍觀眾的甜蜜回憶。豆瓣上靠前的幾篇評論大多是從這個角度切入。更有甚者還要考察一番其中各個演員的方言是否地道,如果導(dǎo)演要拍給自己的記憶,我想看到那些影評,他也該滿足了吧。
然而這畢竟是一部“喜劇”,所以即使王宏偉飾演的小偷F4上了遠去的班車,也會再度回到開封城里行騙(我忽然很奇怪,這部方言電影里面,怎么就他說的是普通話……雖然確實他在行騙時需要講普通話);所以那兩萬塊兜兜轉(zhuǎn)轉(zhuǎn),還要各回各家,團長的歸團長,雖然他“殉職”了;F4的歸F4,雖然他找回了皮包,雖然那兩萬塊不是原來的那兩萬塊,然而“恰好”是兩萬塊;馬三的歸馬三,雖然他賭輸了老婆的錢,然而斗雞大賽贏了回來,雖然他老婆拿走的兩萬塊不是他的,然而通過F4和警察局,馬三還是把這錢“還”給了團長?;蛟S故事這樣講,它更像一個故事,然而這部電影還是想去拍那些人的生活,拍那些男人的無奈——失業(yè),吃軟飯,喝酒,賭錢,陽痿,造假貨,拍那些女人的失落——因為那些男人的無奈,因為她們自己還要堅強地生活;也是要拍那個城市,昔日清明上河圖,今日只有在茶樓和斗技場才能聽見的悄悄回響。于是我們開心地在結(jié)尾看到了一切的和解,看到了老師父的安享晚年,看到了馬三雖然猶豫再三卻必定如此地接過師父的班,這是導(dǎo)演獻給他的師父,以及他所有的年少記憶和昔日美好時光的最好答卷。所以回到影片的宣傳文案,或許這不是一部“解壓喜劇”,然而這確乎是一部“當代的清明上河圖”。
http://www.mtime.com/my/yinxiang/blog/826324/ 4 ) 《雞犬不寧》就那點和褲襠有關(guān)的破事
題記:
記得魯迅說過,中國人是不懂得幽默的民族。所以,未莊的笑料大抵和肚臍下三寸有關(guān),感謝上海影評學(xué)會放映此片,讓我再次明白中國當代編劇已經(jīng)到了多么嚴重的白癡境界,小人物喜劇電影,不要說民國時的《烏鴉與麻雀》,就連新中國的《錦上添花》之類都比不上,上一世紀九零年代之后的中國大陸電影,沒有文化和生活常識的白癡電影占據(jù)了90%以上。
――――卡夫卡·陸(KavkaLu)
因為《雞犬不寧》里出現(xiàn)了小香玉(從法律上說她奶奶已經(jīng)收回了這個名字以防止豫劇的不夠純粹),所以,我不得不把電影里那冷冷清清的劇場當成豫劇式微的自我辯解,只要呆過文藝團體大多數(shù)知道,有能耐的整人出位,沒能耐的搞人上床,就這點破事,多說索然無味。電影不能總是依靠狐貍精想象來博觀眾一笑,除了搞女人(或者想搞女人)之外人應(yīng)該還有其他事情吧。想想民國年間的關(guān)師父(《霸王別姬》)再看看現(xiàn)在電影里為和諧時代帶來精神食糧的編劇,境界之遠令人寒心,人活著應(yīng)該有些精神的,雖然,導(dǎo)演給了一個樂觀的結(jié)尾,可,生活之中的真實是那戲劇茶樓望出去開封的夜景,全景里小食街上為了活命而擺小食鋪的人民。他們活著,性能力也很虛弱,不是因為擔憂愛人外遇,而是沉重的生存壓力讓他們沒有了性趣。
現(xiàn)在習慣找茬,我也無事找一個,導(dǎo)演說正是因為怕麻煩將地名改成了大梁(古開封名字)但是在大紅去北京的那場戲里,遠景里的汽車站雖然是反字卻也清晰可見開封汽車站的字樣,細節(jié)說明誠意,說明了創(chuàng)作態(tài)度。還有就是要命的音樂,豫劇音樂加上煽情的鋼琴這種紐和只能說明導(dǎo)演對于音樂整體性認識的不夠,這是許多小成本電影欠缺的,音樂和電影本身的結(jié)合程度對于電影本身起著很大作用。在《小武》里扮演小偷的王宏偉這次扮演了小偷混子F4,同《小武》比他演得有些拘謹。
我個人認為圓桶式電影昆丁的《低俗小說》等影片更加具有戲劇性,本片雖然也采用了這樣的結(jié)構(gòu)卻再劇情設(shè)計上過于牽強,特別是輾轉(zhuǎn)在皮包里猶如神跡的永遠兩萬元,從小偷F4在大紅煙攤失落皮包到跟蹤馬三對其下手,最后鋃鐺下獄有些收得過快。不過影片里一些關(guān)及當下社會誠信喜劇點還是,四海給草狗添斑點賣給女人的場面讓我們看見為了生活的無奈,焦師父和小白鞋交換照片到見面的人、像差異諷刺了當下婚姻介紹的失實,為了老婆而去賭博的馬三,這些被命運重擊的無奈的中年男人就像我們周遭那些頑強抗爭的底層兄弟,本片沒有回避轉(zhuǎn)型期社會的矛盾,并以晚年焦師父黃昏愛情,出外旅游表明了導(dǎo)演對于這片土地的希望。
作為海歸導(dǎo)演能夠?qū)⒁暰€給予卑微的小人物應(yīng)該鼓勵,只是劇本還是單薄一些,但愿他的下一部作品《猶太人在大梁》(本片里他演了開頭那個拍電影的導(dǎo)演)能夠把劇本搞扎實,好的故事讓電影成功一半
從中國人民大多數(shù)人的欣賞水準而言,電影可以算及格,不過發(fā)行方?jīng)]有找準發(fā)行賣點和對于電影形式把握的不夠其實是幫了電影倒忙,你下流,不代表觀眾下流,性從來不會是主流電影的賣點,人民喜歡的暢快透氣和心靈感動,一點搞壞,一點善意的諷刺和一個烏托邦的幻覺,這就是普羅電影最大的賣點。
據(jù)說《雞犬不寧》的宣傳說是它延續(xù)了石頭的黑色幽默,我真的想讓搞企劃那位好好查查辭典,什么叫黑色幽默!黑色幽默和惡俗之間是有本質(zhì)區(qū)別的,如果把褲襠吊磚這種下三爛的噱頭當成是幽默的話,那是這個時代的文化滑稽。
【附錄:影片資料】
《雞犬不寧》中國大陸2006
導(dǎo)演:陳大明
主演:徐帆、李易祥、小香玉、任斯璐
片長:105分鐘
個人評價:藝術(shù)性1.5,欣賞性4(劇本硬傷,宣傳弱智的現(xiàn)實主義小人物電影)
2006年11月18日 星期六 下午21時18分 云間 寒鴉精舍
獨立影評人:卡夫卡·陸(KavkaLu)
版權(quán)所有,請勿私自轉(zhuǎn)載
聯(lián)絡(luò)方式:MSN:kavkalu1967@hotmail.com
郵箱: kavkalu1967@126.com
5 ) 雞犬不寧的安寧
很少有的,一部電影能讓我剛看完又翻出來重看了一遍。不是因為一遍沒看懂,相反,它的線索和人物關(guān)系非常簡單,也沒有炫技式的結(jié)構(gòu)和美輪美奐的色彩。只是它的的故事和演員的表演吸引了我?!堑模艺f的就是《雞犬不寧》。
這是一部正在《夜宴》和《黃金甲》的夾縫中上映的小制作電影。很多人都在拿它跟《瘋狂的石頭》比,比的結(jié)果是大多都說“根本沒有什么可比性”。但是我覺得還是有相通的地方:它們都認真地講了一個故事,或精細或樸素;里面的人物不一定都生活在現(xiàn)實中,但比無名無歡無鸞這些人離我們要近得多。所以我對他們的命運不能像“三無”一樣漠不關(guān)心。
故事發(fā)生在中原的大梁(這是一般故事片慣用的手法,其實大家都知道是開封,但不能直接說)。據(jù)說劇本是導(dǎo)演陳大明根據(jù)真人真事寫成的,這應(yīng)該是與《石頭》最大的不同之處。不排除因為我是河南人的緣故,我喜歡它勝過《石頭》。尤其是那熟悉的豫劇風的音樂響起,李易祥(《盲井》主演)和小香玉質(zhì)樸又有點蔫的河南話一出口,一種莫名的感動和溫暖的感覺就在我心中蕩漾。是的,河南人就是這樣思鄉(xiāng)念舊,不管離家多久多遠。如果不是有個念舊的河南人導(dǎo)演陳大明,也就不會有這部電影。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受,大演員徐帆在電影中第一主演的角色立不起來。這主要是因為她很難融入那個城市的氛圍,這種角色的轉(zhuǎn)換和拿捏需要很高的演技,而她從語言到氣質(zhì)都貌合神離。與之相比,李易祥、小香玉、姚魯?shù)葎t只要本色出演就可以了。尤其是鄭州人李易祥,他的表演是出色的。為數(shù)不多幾部電影,已經(jīng)讓我深深記住了他,假以時日,他應(yīng)該是一個可以有大作為的實力派演員。《小武》的主演王宏偉、《功夫》里的小美女任斯璐,表現(xiàn)也都僅算還行而已。倒是飾演師傅和小白鞋的次要演員,制造了片中幾個的主要的興奮點。
批評這部電影的,下筆的靶子基本都是它類似大團圓的結(jié)尾太俗套了。其實他們把電影的結(jié)尾算作了師傅結(jié)婚那一幕,而它真正的結(jié)尾卻定格在劇團的孩子一個漂亮的空翻。這有很大的不同。論者會問:戲曲不景氣、劇團停演、下崗,家庭內(nèi)部的裂痕、同事之間的沖突,到了結(jié)尾怎么一下子調(diào)和了,一片和諧了?其實沒有,這些問題到影片最后一直都還在,劇團何時恢復(fù)演出,他們都找到新的活路了嗎,乃至于馬三的性障礙治好了嗎?這些都沒有交代,也不可能短時間解決。但是在現(xiàn)實中,很多人就是帶著這種種問題活著的,還要努力制造出一點點溫情和快樂,李易祥扮演的馬三就是。他身上有中原人乃至整個中國底層人身上艱難負重的影子。一部電影能記錄下這些已是難能可貴,怎么指望它給出所有問題的出路。這或許就是《雞犬不寧》更打動我的地方,不像《石頭》一樣反諷了一切,痛快過后少了溫情。
來自另一個方面的解讀卻更有意味。據(jù)說,河南有關(guān)部門已經(jīng)對媒體下令,不要過分宣傳電影《雞犬不寧》,原因是它暴露了很多現(xiàn)實問題,拍的也都是開封破舊雜亂的街道,反映古都新貌的高樓大廈半個鏡頭都沒有,影響了開封的形象。作為一個河南人,反正我得到的更多是溫暖和親切,并不為這個故事發(fā)生在我的家鄉(xiāng)而感到羞愧。但有關(guān)部門如此愛惜我們的羽毛,應(yīng)該感謝他們事無巨細的辛苦吧。對電影的這種解讀,跟我的理解在兩股道上,不作評論也罷。
6 ) 大國 古都 小民
逐漸在國人心目中沒落的戲曲,舞臺上色彩斑斕、明艷動人的扮相,真實生活的艱辛,對美好未來的追求與向往,構(gòu)成了《雞犬不寧》的底色。
這是一部在汴梁古都長大的孩子才能寫出拍出的電影,我也在這個城市的某個小巷長大,和電影中一樣,走在路上,會和遇見的鄰居打招呼,街坊都是認識了幾十年的鄰居。在門口摘菜的“嬸”,是再熟悉不過的身影。仗義、講究人情的馬三、四海、劉兵背后,是開封數(shù)十萬男子的代表,在生活中掙扎,卻不會忘記拜師的那天。用大紅的話說,比記她們的結(jié)婚紀念日還清楚。尊師重道,承襲傳統(tǒng)。
沒落的戲曲,宛若今日落寞無比的汴梁城,幾乎坍塌的工業(yè),年輕人沒有就業(yè)機會,或漂泊他鄉(xiāng),留下的大部分百姓,靠做個小生意維持生存。開封的小吃非常出名,數(shù)千種小吃,興旺了幾百年的鼓樓夜市,養(yǎng)活了開封數(shù)萬個家庭.黃燜魚,小籠包子,炒涼粉,三刀......沒有到過這個城市,你是想想不出來中原小城竟然有如此眾多的美味.劉兵一家,就是靠著做燒雞的岳父支持,才得以安然生活,而馬三、四海,靠斗雞、販狗生存,對一個三十多歲的男子,這樣的工作是否殘酷了點?
斗雞,開封自古就有,流傳至今。養(yǎng)狗、販狗,是今日的開封百姓的又一個生活來源之一。大紅白天擺個煙攤,晚上在茶樓端茶倒水,背后所代表的營業(yè)員和服務(wù)員是現(xiàn)在開封年輕人能找到的工作機會,除此之外的工作,少之又少。
汴梁是一個骨子里浪漫的城市,詩詞字畫,是這個城市的文化的主色調(diào),北宋的輝煌,雖然已經(jīng)過去了千年,但是某些底色,卻一直保留在這個城市.如同對書法的追求,彌漫在這個城市的每一個角落.看門的大爺,都寫得一手好書法,拉板車的師傅都能古往今來,說得清清楚楚.馬三在給兒子馬文講汴梁的輝煌,而大紅在旁邊說:這個破城市有啥好講的?作為七大古都之一的汴梁,千年前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之一,那時就有百萬人口之多.北宋對文人特別溫和,北宋的皇后也多是愛才,那時代的名人騷客,都曾在汴梁駐足.彼時的繁華,都已經(jīng)埋在地下.
而千年之前來到大梁的猶太人,就一再這個城市繁衍生息,他們的血脈,和中原人交織一起.在開封的教經(jīng)胡同,至今,仍是猶太人的聚集地之一.
在電影中,感受不到一點現(xiàn)代時尚的氣息,在汴梁,開封的老城,被繞城一周的城墻包裹,而西區(qū),干凈、現(xiàn)代,很美,但是,感受不到一點古城的氣息。過去,與現(xiàn)代,相距一墻而已。
掙扎在最底層的市民,生活無疑是艱辛的。但是,從馬三身上卻看不到消沉。四海在戲里面,應(yīng)是扮演小生的角色,俊朗的外形,倔強的性格,賣狗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小聰明,讓人忍俊不止,又感到生活的沉重。他們所表現(xiàn)的生活,是開封人生活的現(xiàn)狀。
在最后,一輩子沒出去過的師傅,在走的那刻,竟然猶豫了起來,對開封的眷戀,也是作者的心聲吧!
6.8/6.8
稍有些失望...感覺線索有些太雜...不過吊一塊磚頭的那個橋段真是神來之筆...
流水切題秀
聽著開封話、看著在開封拍攝的片子,突然覺得開封對我來說那么陌生
三星半
in memory of our master...F4,他很自信。 人嘛,都是生活所迫。
呵呵
窮人的辛酸
開封啊
還不錯的說前戲很強 后半段早瀉了愛不是愛來愛去的愛王宏偉
哎呀 忘標了 難怪 找不到
紅菊喜歡的片子都在這一片。。。
沒嘛意思,不是徐老師更沒意思
頭回聽到這種理論:法國的簽證比較好簽,因為法國人喜歡吃中餐。
誰拿它和《瘋狂的石頭》比的?太失望了!
06年 瘋狂的石頭后,味道一相同就覺的是好片!~
海報那個橋段還蠻逗的
斯璐
和玉戰(zhàn)士一樣是部神作!最適合情侶觀看的電影 大家懂的
土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