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s tranquilles à Clichy,1990年的120分鐘電影,豆瓣評分顯示的是灰色,“暫無評分”似乎將這部克洛德·夏布洛爾的電影放置在無人經(jīng)過的角落里,早就收藏在那里的地址打開,能夠順利播放,但是當(dāng)字幕出現(xiàn),一切都走向了破碎而無知的境地:不僅是機(jī)譯,而且每個句子都無法完整呈現(xiàn)出來,即使在詞語與詞語之間做一種臆想式的連接,也毫無用處——當(dāng)電影里的人物說著聽不懂的法語,當(dāng)電影資源本身的外語配音混合了男女聲音,當(dāng)字幕支離破碎地只是一串字符,一部電影和缺失的評分一樣,永遠(yuǎn)是灰色的。
真的在120分鐘里正襟危坐,真的像以前的觀影那樣認(rèn)真記錄,但是無論是片段的情節(jié),還是完整的故事,都無法還原夏布洛爾的用意。為了盡可能接近影像里的言說意義,搜索了電影原著,是亨利·米勒1956年的小說《柯利希的寧靜日子》,Quiet Days in Clichy,這個書名也是電影的英文片名。一種對應(yīng)建立起來了,但是亨利·米勒的這部小說也處在某個角落里,甚至也無法查閱到相關(guān)的內(nèi)容,只是書中的一句話被不斷引用:“歡樂就像一條小河不停地流淌。在我看來,這就是小丑想要傳達(dá)給我們的信息。我們要不停地流動,投身于歡樂之中,不要停下來反思、比較、分析、占有自己。我們要像音樂一樣無止無休地流下去,歡樂是你放棄一切后所得的饋贈?!?/p>
這是一個關(guān)于歡樂的故事?這是一部追逐無休止欲望的小說?沒有閱讀過這部小說,對于這句話的理解依然是破碎的。再繼續(xù)搜索,是丹麥導(dǎo)演延斯·約恩·托森拍攝過的另一部電影《在克里奇的平靜日子》,90分鐘,拍攝于1970年,比夏布洛爾的電影早20年,“放蕩的日子”是電影的別名,而且在網(wǎng)上也能輕易搜索到這部電影的資源,于是在距離觀影完夏布洛爾的電影8個小時候后,作為一種補(bǔ)充性觀影體驗(yàn),在晚上又打開了這部電影,進(jìn)入到延斯·約恩·托森所營造的“放蕩的日子”。
白天和夜晚,彩色和黑白,1990年的電影和1970年的電影,它們仿佛就在截然分開的世界里,盡管延斯·約恩·托森的電影流暢,字幕也相對完整,而且里面的喜劇元素也更貼合亨利·米勒原著里的“快樂”主題,無論是那個諧音是“Nice”的奈斯,還是從哥斯達(dá)黎加回到巴黎的瑪拉,或者最后出現(xiàn)身為兩個女兒母親的克里斯汀,她們構(gòu)成了喬伊和卡爾“不停地流動,投身于歡樂之中”的欲望源泉,那里有“天鵝絨般的屁股”,有“抽水機(jī)式的陰道”,但是在平鋪的故事里、在跑馬燈般的身體展示中,在金錢和欲望的糾葛中,故事其實(shí)顯得單一:男和女,進(jìn)入和出來,都在身體甚至肉體層面講述著所謂的歡樂。
僅僅是補(bǔ)充,僅僅是背景,再次回到夏布洛爾的影像,似乎在闡述肉體和精神的矛盾中,帶有了更多的宿命論和悲劇性。一開始出現(xiàn)的就是老年的喬伊,這個出生在布魯克林的美國作家,曾經(jīng)有過一段巴黎生活,在那里他和來自波蘭的朋友卡爾一起追逐著女人,滿足著欲望,但是當(dāng)這一切都已經(jīng)過去,感慨生命之流逝的他似乎第一次望見了在欲望中無法擺脫的宿命,身邊還是有女人,還是赤身裸體,但是再無進(jìn)入的可能,再無歡樂的流動,蒼老的他只是坐著,只是躺著,只是有限地?fù)崦纳眢w,然后在夢中看見那些幻影:他們是黑暗中的男人,是沒有面目的女人,他們不知從何處來,也不知道向何處去。在巴黎經(jīng)理的回憶中,最后的喬伊躺在了床上,仿佛死去一般,而身旁依偎著的赤裸女孩更像是年輕時的一個夢,陪伴著卻始終是欲望的投射,始終是快樂的對象,她無法進(jìn)入自己的真正人生里。
死了?平靜的樣子,仿佛走向了天堂,而那段過去的日子提供了“從地獄到天堂”的軌跡,60歲的喬伊在夏布洛爾的鏡頭下是超過年齡的蒼老,似乎只有那些和卡爾在一起的巴黎生活有著鮮活的影子?,F(xiàn)實(shí)和回憶,構(gòu)筑了夏布洛爾電影對于時間的雙重敘事,而喬伊去往巴黎的最重要目的,就是探訪普魯斯特的故里,并從中發(fā)現(xiàn)時間的意義?!蹲窇浭潘耆A》,這是普魯斯特構(gòu)筑的時間迷宮,而喬伊從美國來到巴黎進(jìn)入其中,仿佛也成為這一文本的內(nèi)容。當(dāng)他在自己過去的時間里發(fā)現(xiàn)歡樂,當(dāng)他在歡樂的欲望里構(gòu)思文本,“作者”這一身份只有到老態(tài)龍鐘的時間末端,才能完成書寫的意義,所以無論是時間還是在時間內(nèi)部的肉體和欲望,都變成了為讀者閱讀的文本。
但是,肉體在時間里真的會死嗎?卡爾和喬伊來到那個布滿鮮花的俱樂部時,年老的馬努沙已經(jīng)死去,“她是優(yōu)秀的,直到去世前一直在工作?!惫ぷ鳠o非是和男人在一起,提供肉體的服務(wù),而卡爾之后直接掀起了她的裙子,說了一句:“這些女人的陰部不會老?!彼坪踉陉U明時間內(nèi)部老去的只是肉體,而和欲望相關(guān)的性卻是不老的,也正是在性之上的快樂欲望,也不會因?yàn)闀r間而改變。所以,無論是淫蕩還是神圣,性構(gòu)成了一種恒定的東西,如米勒所言:“我們要像音樂一樣無止無休地流下去,歡樂是你放棄一切后所得的饋贈?!?/p>
在那個俱樂部里,卡爾和喬伊和女人們喝酒、跳舞,撫摸著她們的身體,和她們在泛著泡沫的池子里嬉戲,或者在床上盡情發(fā)泄——這的確是“放蕩的日子”,在直露的、狂躁的、顛覆性的男女關(guān)系中,肉體是開放的,性是自由的,他們叫她們“小天使”,她們保持著永遠(yuǎn)曼妙而性感的身材。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喬伊和卡爾又走向了不同的境地:卡爾是一個十足的好色之徒,他的所有作為都只是在肉體層面上,而有著亨利·米勒影子的喬伊卻有著更多的象征意義,他來自美國,在巴黎的女人看來,他身上有著更多的自由精神;他寫作,在女人身邊她并不是純粹滿足欲望,他很多時候坐在那里喝著酒抽著煙思考著什么,而在自己的房間里,他也在寫作著巴黎故事。而喬伊遇見的女人,似乎都有著可以寫成文本的故事,她們慢慢變成了喬伊巴黎生活的素材,變成了理解時間寓言的謎面。
金發(fā)女郎,或者叫瑪拉,她和喬伊在一起的時候享受肉欲的時候,卻告訴他:“我討厭巴黎,不僅巴黎,而且所有城市都讓人討厭。這里是地獄,人們漠不關(guān)心,他們歇斯底里,我喜歡像血、精液流動的事物。”在她的回憶里,祖父曾經(jīng)以手淫的方式獲得滿足,而她站在籬笆后面看到了這一切,“但是,他不曾觸碰我?!备糁嚯x看見欲望,也是對于流動的某種觀察,而在巴黎,討厭這個城市以及里面的人,是不是也像是童年時期對于祖父的觀察?而這一種情緒對于喬伊仿佛也是具有啟示意義,離開美國,對于喬伊來說,更能發(fā)現(xiàn)那片土地的齷齪,“紐約是個垃圾場,美國人是愚蠢的?!眴桃吝@樣說。
也許正是這種逃離,使得他在巴黎尋找普魯斯特的時間文本,尋找快樂的肉體世界。在劇院里遇到的那個名叫伊迪絲的女人則為喬伊提供了第二個文本,陌生的他們坐在一起,看的那部電影是關(guān)于德國,關(guān)于希特勒,甚至關(guān)于戰(zhàn)爭的。之后喬伊把伊迪絲帶到了房間,伊迪絲說她需要200法郎,“一半是為了詩歌一半是為了性?!睆碾娪霸撼鰜淼臅r候,她和喬伊就駐足在書店的櫥窗前,里面擺放著詩集,而到了房間后,赤身裸體的伊迪絲在衛(wèi)生間的鏡子里用口紅寫下了詩歌,“我是來收獲你的天使……”而最后在卡爾直接想占有導(dǎo)致的肉體沖突中,伊迪絲拿出了那把放在包里的槍,對著他們開槍,最后喬伊搶到了槍,那一刻,剛才的狂躁不見了,伊迪絲回到了正常狀態(tài),她穿好了衣服,拿走了喬伊給她的100法郎,然后開門離開。
這100法郎是喬伊給她關(guān)于一首詩的錢?在沒有發(fā)生性關(guān)系的時候,她卻留下了那把槍,是遺忘?還是故意為之?槍在某種程度上就代表著征服的暴力,而伊迪絲用它來保護(hù)自己,使它成為反暴力的符號,而最后沒有拿走,這一層反暴力的意義也被解構(gòu)了,但是代表詩歌的100法郎卻又成為了伊迪絲合理的收入,而性反而變成了一種缺省狀態(tài),這是不是一種對肉體的超越?瑪拉和伊迪絲這兩個女人樣本之外,還有兩一個女人,15歲的柯萊特,她自稱是馬努沙的孫女,她的到來似乎為喬伊和卡爾提供了更為純粹的肉體意象,卡爾為她拍攝各種姿勢的照片,但是卻認(rèn)為她一直在說謊;喬伊的美國人身份讓柯萊特很感興趣,她問起了好萊塢,并告訴他自己一直希望成為芭蕾舞演員。在卡爾的層面上,柯萊特依然是一個性符號,而在喬伊看來,柯萊特似乎具有更多元的意義,而詭異的是,三個人舉行了婚禮:卡爾先是在婚禮上吻了柯萊特,然后柯萊特吻了卡爾,接著喬伊吻了柯萊特,柯萊特也同樣回吻了喬伊——三個人結(jié)婚,似乎是肉體和靈魂意義上的雙重結(jié)合,但是在夏布洛爾的鏡頭下,三個結(jié)婚了的人始終沒有赤裸裸的性生活展示,有的是他們在一起騎車、游玩、看海的浪漫故事。
但是最后柯萊特從兩個男人的世界里“逃走了”,也從這段怪異的婚姻中離開,15歲的女孩,儀式化的婚姻,逃走的故事,也解構(gòu)了愛與性的固有模式,最后回來的柯萊特是和父母一起來的,他們找到卡爾和喬伊不是為了這段怪異的婚姻,而是為了尋找那只家族歘下來的表,而柯萊特根本沒有丟失這只表,她故意藏在了床上,然后告訴父母找到了,當(dāng)三個人離開的時候,坐在車上的柯萊特最后給了喬伊一個隔著車窗玻璃的吻,從此她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
女人不斷出現(xiàn),又不斷離開,而在這個追逐快樂時光的巴黎故事里,夏布洛爾并不僅僅是在探討性與愛的多重關(guān)系,而是穿插在其中的歷史事件提供了時代背景,電影中的納粹儀式,女人口中令人討厭的巴黎,以及最后被燒毀的俱樂部,都代表了現(xiàn)實(shí)對于快樂的無情解構(gòu),而在卡爾和喬伊走在街上時,傳來的爆炸聲、喊著口號的示威者,以及和警察發(fā)生的沖突,則更明確強(qiáng)化了一種政治意圖,一個美國人在混亂的巴黎,看見了舊歐洲的崩潰,卻沒有看見新歐洲的出現(xiàn),于是在一片混亂之后,喬伊一個人回到了俱樂部,那些躲在里面的女人重新出現(xiàn)在他面前,她們依然以直露、狂躁和顛覆性的方式繼續(xù)著“放蕩的日子”,仿佛快樂還在流淌,仿佛“克里西區(qū)的靜靜日子”成為一種饋贈,在“反思、比較、分析、占有自己”中書寫著從地獄走向天堂的時間文本。
參考《情迷六月花》(亨利與瓊) 和《在克里奇的平靜日子》(黑白片)美國一間鄉(xiāng)野別墅,瀕死的老人,窗外是兩只爭食的禿鷲虎視眈眈。老人看著綻放的少女裸體沒有性趣,陷入久遠(yuǎn)的回憶在巴黎的那段紙醉金迷的生活。三十年代,美國人喬伊 Joey (美國人在巴黎的統(tǒng)稱 ) 在巴黎遇到了臭味相投的卡爾 Karl 二人雖然貧困潦倒但是依然過著某種 放蕩不羈 (活色生香) 的生活。也許這些經(jīng)歷都成就了他以后的小說素材,也未可知。
經(jīng)過修飾的情色精致如一團(tuán)死灰
年輕時縱欲放蕩 情情愛愛 年老時用來回憶。
Stille dage i Clichy 1970
如果不是毛子配音的話,這片能更上一層樓……可惜沒找到其他片源了
a.難以想象這居然是夏布洛爾的電影(根本不覺得是一個時代的 次元壁裂開)b.難以想象我在安德魯?shù)谋硌堇锿耆吹剿≌f里描繪的自己(有些表情他沒在演 是真的好色本能)c.難以想象本色情狂也有這么討厭情色戲碼的一天(性場面拍多了就失去力量)
藍(lán)115min
克里西區(qū)的靜靜日子
詩意巴黎,欲望巴黎,紙醉金迷,鏡花水月。亨利米勒的原著改編,名氣上不如20年前丹麥黑白版,屬于克勞德夏布洛爾被忽視的片子之一
太黃了 等認(rèn)真看一下
真是佩服自己的找片子能力。這么冷門的都給我挖到了資源。大家外語冷門小眾片找不到的盡管來找我!讓我小小不要臉的自詡為冷門小片資源帝吧!hia hia
看得我都反感男人了,尤其是自稱藝術(shù)家,作家的男人,說那么多看起來很有深度的話到頭來還是只想把手伸進(jìn)女生的內(nèi)褲里,相比之下女人比男人誠實(shí)瀟灑多了。兩星都給電影里的女人,因?yàn)樗齻儾攀敲篮玫囊磺小?/p>
115.51
Ana?s Nin那段讓人頭皮發(fā)麻~~~
90年是亨利米勒大年,既有《情迷六月花》也有重拍的本片,不知為何他死后十年突然有這種待遇。一點(diǎn)不像夏布洛爾的電影,更像菲利普·考夫曼拍的《情》姐妹篇。116分鐘版應(yīng)該是剪了小女孩的裸戲,但其它群趴、正面全裸的戲都保留著。開場即是年老的男主,面對全裸的年輕女孩在生理和心理上都無能為力,窗外是預(yù)示死亡的虛幻人影,年輕時代的男主與好友在巴黎,性垂手可得,偽裝身份的未成年少女、興趣高漲的群趴女郎、販賣詩歌的妓女,伴著納粹引發(fā)的喧囂世情和男主可疑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不斷進(jìn)出兩個男人的生活。前半段散文化的對落拓不羈自由氛圍的把握,讓人放松,即便和他們玩三人婚姻游戲的未成年少女的父母找上門來,也可以用聊普魯斯特輕松化解。后半段男主引領(lǐng)情緒走向傷感,他不著四六且詩化的自言自語目的不明確,和電影基調(diào)格格不入,演員表演也不好
不錯,和老頭子在一起的那個女人很棒,漂亮。可看。
小色情
還不錯,拍的挺文藝的,畫面也挺精致,幾個女演員身材也很好
可惜沒字幕。
沒想到主演居然是Andrew McCarthy,20代的他顏值真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