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關于信號旗
信號旗里面,UW 表示 祝你航行愉快。[1] 這個沒什么問題,直接掛旗可以了。
但是,關于 ANS 旗的用法,我覺得有點小問題。Answer 旗主要是放在一個 group 中當作小數點;或者單獨使用表示信號完結;或者在對方發(fā)送信號的時候放在我方信號底部表示接收到對方內容、并且當對方信號撤下之后我方要立即撤下這個 Answer 旗;如果我方不撤下旗子,表示我方看不清楚對方旗子。[2]
電影里面 Answer+U+W 的放法,Answer 在開頭并且有后續(xù)內容,似乎不太標準。
不過這句的意思總可以理解成信號收到吧,或者理解成信號的確認。我不是很明白為什么重復了一次 UW。反正 UW 就是上面的那個意思。
關于 HOKUT 這種直接按照字母解讀的,我覺得最好前面加上 YZ 以表示后面的內容是直接按照字母讀的,這樣讀起來比較快,因為如果按照國際信號標準來解釋,兩個字母表示一個完整的意思,最多加上一個數字旗來進一步解釋,另外就是M開頭的醫(yī)療信號會有三個字母的。有人可能會對 HOKUT 這些字符做這樣的理解
HO 表示從浮冰上救起幸存者
OK 就是 OK 的意思。
KU 表示無法送達拖拽纜索。
UT 是詢問你往什么地方開。
然后發(fā)現怎么放在一起似乎的講不通。然后才開始理解成單純拉丁字母用法。這就降低了讀取速度。
不過也許有經驗的人讀取很快,所以也不會慢多少。(其實奇數個的有沒有M和數字和Answer旗,那就沒法解釋,所以就直接理解成拉丁字母吧。)
[1] INTERNATIONAL CODE OF SIGNALS (Revised 2003) P89.
[2] INTERNATIONAL CODE OF SIGNALS (Revised 2003) P9.
[3] INTERNATIONAL CODE OF SIGNALS: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5420323/ 2 ) 虞美人盛開的山坡
鍋子咕咕響 飯鍋嘟嘟叫 砧板當當切 豆腐軟綿綿 雞蛋滑嘟嘟 納豆黏巴巴 雞蛋放在熱煎鍋 味增加進大鍋子 熱熱的白飯 盛入飯桶中 準備好啦!叫醒大家來 齊集在餐臺 開心吃吃吃 太陽也發(fā)亮 齊來吃早餐 我用心來做 快吃快快吃 美味細細嘗 齊來吃早餐 我用心來做 快吃快快吃 美味細細嘗
最喜歡的就是開頭那一段了,女主清晨做早飯的身影配上歌詞,十分和諧啊??梢钥闯雠骱塥毩?。父親亡故,母親又忙于工作,16歲的長女松崎海不僅肩負起照顧弟弟妹妹的重任,還要負責照料寄宿于家中的客人們的起居。每天早晨在庭院中升起信號旗向待在遠方的父親致意。
與男主的認識過程也很奇妙啊,男主也是膽大,要是摔死了就是神作了。男主的性格很不錯啊,有擔當,有氣魄。
男女主很有夫妻相啊,還好,劇情不是那么狗血,誤會解除了就好了。為什么有人說電車送別那一段就該收尾了???難道有情人終成兄妹很好玩?我覺得結局很好。
宮崎吾朗還不錯,但比起宮崎駿來說還差一點
3 ) 沒了靈氣
花錢花時間趕去看了首映,說實話,有些失望。
色彩仍然是吉卜力鮮明得無可挑剔的色彩,我覺得這是保留下來的唯一看點了。
在拍攝結構安排上,可以說是沒有重心,前段鋪墊部分太過冗長,以至于我看到前半部分的時候有種無聊到想從電影院走出去的感覺,高潮部分不夠精彩和動人。
配樂方面,之前宮崎駿的動畫里的插曲一般是單純用曲子,很少有歌聲出現,這部吉卜力的片子里出現了少有的歌手伴唱。只是,當最后電影插曲的歌聲響起的時候,打動我的是手島葵的聲音,而不是片中的女主人公和影片本身。甚至當女主角開始說話的時候,反而有一種影響了觀眾聽優(yōu)美歌曲的感覺,這一點也很是失敗,建議在電影中還是采用純粹的曲子較好。
總體來講,沒有以前宮崎駿動畫片的靈氣了,也沒有了那種能把人感動到骨子里的感覺和精彩得能讓人陷進去的緊張氣氛。
一個人的才華希望能夠一代代得以傳承下去是很難做到的。若是經商還好說,讓下一代人努力學習管理經驗,下一代人夠努力的話或許能夠實現平穩(wěn)過渡。但是如果是藝術這樣的需要靈感的東西,就不那么容易做到了。
藝術這東西很私人,每個人對藝術的感知程度都不一樣,不管宮﨑吾朗在繪畫和動漫的技術上有多過硬,但是對動畫的制作和靈感上或許跟宮崎駿的想法不一樣,若是父母把自己的套路強加到自己的下一代身上,最后取得的成果有多少有些扭曲感,觀賞藝術的人們也感知不到其中的靈氣,這就著相了。
若是各自尊重,能任其發(fā)展自己的藝術思路,經歷磨練,即使出來的不是像宮崎駿那樣陽光燦爛的作品,至少有靈氣,就是好作品。
4 ) 還好你們不是兄妹
虞美人盛開的山坡?其實不懂為啥要叫這個名字!看完了也不懂!
看到有人說這個導演的作品可以分兩種,一種是好姑涼冒險的故事,一種是好姑涼的故事,這部是屬于后者!
這里面的海確實是個好姑涼,16歲就照顧著整個家庭。在校也是幫助了俊,在那棟舊樓的維護中確實出了大力!她還是個孝順的孩子,即使爸爸不在了,也一直遵守著他們之間的約定!
不過設定確實狗血,幾個孩子你一言我一語就說服了理事也太過簡單!還有海和俊的關系,看似曲折其實都是套路,你們終究不能做兄妹!
“我喜歡你,不管你喜不喜歡我”
5 ) 有些事,美好得你不想問為什么
一直等著這部片,昨天看完了??傆X得這部片涵蓋了很多內容,社會的,民族的,青春的那部分更像是一個包裝,一個軀殼?;蛟S因為想表達的東西太多,很多感覺是淺淺地掠過。
一開場,女孩就讓我想起《哈爾的移動城堡》里的蘇菲,習慣照顧人,有著超過年齡的成熟懂事。畫面一如既往的美麗,每次看有掛著宮崎牌的動畫,都有這份細膩清新溫馨的美好。主角的相遇似乎有點搞笑,我毫無難度地將前前后后聯系起來,勾勒出大概情況了。不過,這也不影響我繼續(xù)看下去。
我一直在想,這樣的故事,應該是劇作者的某一部分青春。這部片有很強的時代背景,東京奧運會的即將舉辦,社會面臨的改革,新老更遷,人們在這樣情況下的狀態(tài)和反應,描繪得相當真實。
回來說說我最想說的那部分吧。小海身上有種我喜歡的獨立和大方,看到她站在風間和水拓間的輕輕一頷首,女子的美好不言而喻。她和小俊的相遇,戲劇似。再次相遇,落落大方,友好善良。最喜歡他騎著單車載她一路飛奔的那一段,海濱小城的背景,飛馳的是青春的心。小海后來一個人走回家,有一抹輕輕上揚的笑容。年少的感覺,直白又含蓄。
看到小海升旗,小俊說出旗子的含義,眼神透著狡黠,輕輕地呼應著開頭的詩,某個姐姐(不記得名字了)畫的畫。我們都不知道什么時候自己曾經驚艷了誰的青春,也不知道曾經被一個人默默地注視了那么久,被他寫進他的青春里。或許那時候我們也正忙于注視某個人,也在把某個人寫進自己的青春里。每次想到這點,我總會有百般溫暖的感覺。
故事的轉折,我又不小心猜到,但覺得故事不應這么狗血吧,太不符合風格了。故事讓我落淚的地方是小海夢里見到她日日思念的父母,看著她的興奮,然后醒來的黯然神傷,孩子,我心疼你。我們都有過這樣的時候吧,因為特別渴望,所以才會夢里都想著。親愛的,當我看到你清晨起來上學,大方微笑地走近他,我真想抱抱你。我真心熱愛這樣的女孩子,我經常遇到讓我有很多感悟的女孩,她們美好,聰慧,善良。會為她們心疼,但更多的是對她們深深的愛,是一個人的獨特品質讓你由心出發(fā)的愛。我最愛小海的輕輕一頷首,最美是那一低頭的溫柔,不過我還看到一種倔強。也許她身上帶著她敢違背家庭意愿去當海員的父親和敢于私奔的母親的那種倔強。提到父輩,似乎是片中較為沉重的部分,還有戰(zhàn)爭的背景。細心珍藏的照片,每天升旗時若有所思的表情,時時想起的回憶,是小海心里最柔軟的地方。
青春的故事,總有很多讓你共鳴的點和面。大打掃時男生的手忙腳亂,女生的呵斥。吵到不可開交,老師一進來全場秩序井然地唱歌。還是董事長那句話來得直接,“逃課啊,青春啊”。有些時光,怎么過都似虛度,那叫青春。小俊伸出手接住跳過去的小海,年輕的帥氣啊。
影片的配樂似乎和以前的作品感覺不一樣,但又說不出什么不一樣。 影片定格在那幅油畫上,片尾曲響起,歌曲的悠揚,中文字幕翻譯得這么美,我只知道我就那樣呆到影片終了。
我最喜歡小俊騎車載小海那段,本來小海想問那首詩是他寫的嗎,結果山路一陣陡峭,等小俊問她想說什么,小海卻只輕輕說了句沒什么。真的,有些事,美好得你不想問為什么。
6 ) 回歸原點的吉卜力
在橫濱看了『虞美人盛開的山坡上』。
本來是打算去黑宮崎家的兒子的。
畢竟當年地海被他坑的實在慘不忍睹。
也或許是這種沒有期待的心態(tài),看完電影之后,心里還是有些許小驚喜的。
背景是東京奧運的前一年,名為時代之浪潮的潮頭--橫濱。
告別了之前的幾部西方奇幻背景的吉卜力,再次將作品的背景搬回了日本,這個它最擅長的舞臺。
故事的前半其實是一個拆遷的故事,( 拆遷劇果然是國際主旋律 )
學校準備拆除破舊的學生會館。會館各社團的代表--俊,以跳樓抗爭表示決心。
正是這一跳,吸引了女主角--海的芳心。( 未成年人請勿模仿 )
劇情展開到了學生會館,這是一棟一眼就能看出強烈吉卜力痕跡的宮殿。
整個寬廣的背景,被設計地雜亂無章而又不失自然感。能把這種充滿生活氣息的場景在動畫電影里運用自如的,全宇宙也僅有吉卜力一家了吧。
被俊吸引了的海,也漸漸地從為了家計操勞奔波的日常生活中參與到了保衛(wèi)學生會館的斗爭中。
影片的后半是交雜著兩代人的感情的高潮。
日本人特有的含蓄,與青春期的不安交織的小小的戀情在最后得到了交代。
( 筆者在此懸崖勒馬黯然止步不再劇透 T A T )
劇本或許因為是宮崎峻親自操刀的關系,所以整個劇情起承轉結都把握的很精巧。
作畫雖然有首映式關于膝蓋的話題,但是總體質量比之之前的幾部作品都用心的多。
在學園拆遷的斗爭片段,從男生的眾生像中,可以看到『平成貍合戰(zhàn)』的貍貓們的影子。男女主人公的交往時,又有種迷離在『側耳傾聽』以及韓劇『如果愛有天意』的劇情之中的錯覺。
吉卜力從不是一家平凡的動畫公司。
它的每一部作品都深深寄托了它對日本社會的感悟或者期待,代表了日本最核心,最保守的那一部分思想。
曾幾何時,吉卜力的作品大多是映襯日本某段特定時代背景,描繪著在大時代中或逆境綻放,或驕傲孤芳自賞,或如野花一般默默無聞但彌漫沁香的主人公們的喜怒哀樂的故事的。
也漸漸地,隨著公司的成長,近些年吉卜力動畫中更多出現的是對于人和自然,生命的意義的探索與反思。
在本作,時代背景再次被明確地標注到了日本1963。正如宮崎峻在影片介紹中所說的,這是一個新舊交替之際充滿陣痛的時代,尚且貧窮但是充滿希望的時代。
經歷了長期經濟低迷的日本社會,懷舊的情緒偷偷爬上了人的心頭。吉卜力恰如其分的隨著日本人的思潮,回到了日本經濟騰飛的原點,也回到了自己創(chuàng)作的原點。借由海與俊的故事,向那個人心振奮的黃金年代獻上了謳歌。
東扯西拉了這么多。也噴一下本作的瑕疵。
?宮崎吾郎借著拍片刷手嶌MM的好感度也就算了,何必兩次都要帶上岡田準一做聲優(yōu)呢。
雖然帥哥很養(yǎng)眼,但是作為業(yè)余聲優(yōu),他完全就表現不出一個少年的聲線。連咱這種牛耳都能聽出他的中年大叔聲了。(哞~)
?女主角的兩段回憶,雖然對于劇情的交代起著一定的承接,但是在片中切入讓人感覺生硬,與整部柔和的作品格格不入。
?本作的官方主題曲是手嶌MM的『さよならの夏 ?コクリコ坂から?』,但是顯然作為插入曲的1963年的懷舊金曲『上を向いて歩こう』更貼合整部影片的氛圍。相比較之下,手嶌MM的幾首歌簡直弱暴了,只適合做插曲啊。
?在插入曲『上を向いて歩こう』響起的時候,主人公不是在向上走而是在下坡啊(喂)。而且正如有位豆瓣網友吐槽的那樣,宣傳海報上的mm是誰?片中從來沒出現過喲( ?д? )。
總之,本作在宮崎父子兩人的努力下,本作還不算辱沒了吉卜力的名聲。值得一看。
去電影院觀影的顧客中,不但有了吉卜力傳統(tǒng)的女性支持者,還出現了很多帶著懷舊之情來到劇場的老人們。
但是真能在年輕人,尤其是異國的年輕人心中產生共鳴的話,咱就不期待了。
最后深深感謝有耐心看完無聊長文的豆友 m(_ _)m
塵埃也是文化……也許兒子更想講幻想的故事,但父親一手包辦了這么一個寫實的題材(?)。結果兄妹不是兄妹,房子也沒拆。除了一些瞎了的眼神,最近看得最愉快的動畫,也著實希望吉卜力一鼓作氣,嘗試更廣闊的題材。寫實感的動作設計,爵士配樂和老歌插曲,滿滿六十年代情懷,只要不那么在意戰(zhàn)爭背景。
三顆星全部給制作背景的工作人員。本來我們還在為“天下的有情人都是兄妹”這詛咒應驗而噴狗血的時候,突然她娘的話將劇情來個翻轉……我暈,這整個不就是我小時候那部《老房有喜》嗎??。?!
《虞美人盛開的山坡》為啥沒有盛開的虞美人?特意去查資料考據了一下:東京文京區(qū)某坡道上有家餐館叫“虞美人”,原著漫畫出版前,作者與講談社的編輯常在這里商討事宜,漫畫成書后,就有了《虞美人坡》這個名字。動畫只是沿用了原名。至于“盛開”,是中文翻譯的發(fā)揮。吾朗拍完此片,終于獲得了宮老爺子的認可。這是戰(zhàn)后日本經濟急速起飛的年代,是各種思潮活潑覺醒的年代,是全學聯全共斗轟轟烈烈的年代,是東京奧運會即將召開的年代,整個片子昂揚著生命力與自由叛逆的精神。下町黃昏的橘色燈光與繁華的市井風氣、克啷克啷飛馳下山坡的自行車、少女飛揚的裙裾與麻花辮、邊走邊吃的炸可樂餅、橫濱港的巨輪、海鷗與汽笛,夜色里巴士站少女的告白,少年們捍衛(wèi)著屬于自己的精神角落…而2020年一個輪回過去,東奧會取消,回看這個片子,怎能不唏噓?
始終記得電車前的分別,我喜歡你。所有日漫情節(jié)都體現出來了。整部劇的畫風,配樂都是精致的細膩的,很棒。
雖然很多人拿宮崎父子比較,總在嘲笑兒子走父親的老路,但撇開父子關系而言,片子本身是美好的,這就夠了。甚至有時會欣慰:幸好有人能繼續(xù)這種風格,幸好。其實細看,還是能感到作品的進步,更像是集合了高畑勛和宮崎駿的優(yōu)點,細膩樸實的生活氛圍+純粹清新的情感,日趨完善。
電車送別那一段就該收尾了,這結局太狗血了,整一個日版《老房有喜》啊
影片有個很重要的時間點,即東京奧運會之前??梢园丫S修保護舊樓對比成戰(zhàn)后百廢待興的日本,非常積極健康向上的情緒。不過情節(jié)比較狗血,也恰恰是這種狗血,成為影院的笑點,汗。音樂很好聽。
懷舊風,小清新的愛,蛋蛋的憂傷,還有那些爵士樂。
女主又是典型的宮崎駿的理想女性,介個時代還有這樣的男生女生不(淚)不是最經典,但說不好看的人是心都太滄桑沒有靈氣了八-3-
吾郎和近藤喜文還相距甚遠
太美妙了. 畫風, 配樂還有故事本身都太美妙了. 宮崎吾朗說60年代是日本最重要的時期, 因為日本是從60年代開始真正成為一個國家, 所以他將那個時代的情懷投射到每個人物中. 影片中那些對過去的留念未來的憧憬, 人與人之間的惺惺相惜以及那份懵懂的愛都令我動容. 這是我近幾年來看過的最動人的日本動畫.
兄妹線的負面影響蓋完全蓋過了カルチェラタン線的優(yōu)點。讓人感動的部份(溢出的音樂、一如既往的畫面、豐富的細節(jié))都來自工作室數十年的積澱。這位公子想繼續(xù)拍動畫可以,但不要再倚賴GHIBLI之名,這樣我也能乾脆地表示不看了。
預告片已經把我秒殺了!
故事看似狗血,但畫面中卻是滿滿的情懷,對過去的懷念,對戰(zhàn)爭傷痕的撫平,在愛情故事裡加入了文化保育的母題,倒是一貫的吉卜力風貌。借物詠志,借景抒情──青春真好
若我在夕陽中呼喚你,能遇上溫柔的你嗎。
好~純~有點感動TOT??覆蛔∵@種小而簡單的故事,雖然挺老房有喜的。。配樂是爵士樂+手嶌葵,好聽!
說不上多好多壞,沉醉在這種精致唯美的畫風與音樂中,就是享受了。
對于看過了,不好看那句評論我該如何吐槽
充滿萌點的治愈系電影什么的最有愛了~
有一種會長小哥才是主角的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