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了那么久,投資那么大,結果確這樣。感覺特效還是非??梢?,但看這申公豹不是豹子成精么,雖然身材高大但沒有細得聲音么。希望夏雨可以出神。姜子牙也是高大威猛之像,希望黃渤老師可以威武一點。紂王看著倒是相差無幾,再霸氣側漏就更好了,畢竟最后一代人王還豐功偉績。李雪健老師老來出戲別強撐。元始天尊倒是個中年模樣但不夠仙氣不夠威嚴。三清六圣,氣場不夠強大。
不知何年,第一次在電影院看貼片預告的時候,是很期待的,雷震子的形象和聞太師的火麒麟令我印象深刻,于是今天的這場點映也是沒放過,帶著一點兒小期待看完了……
拋棄所有給這部電影打上的標榜“令人自豪”的標簽,來說說鄙人的觀感。在我看來,屬于是那種不爛,但是也夸不出來的。先從開頭說,雪花飄落,凜冬將至,慢慢升格的死人堆鏡頭,緊接著是冰雪城墻的仰拍和軍隊陣列的俯拍鏡頭,強烈的權游即視感,全片最大場面,視覺效果最好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場戲,但是也暴露的幾個基本問題:剛開始的音效雖然很震,但是很亂很刺耳,極其嘈雜。青年演員的情緒投入太差,臺詞設計有紕漏,再配上話劇式的口音,聽起來很端很出戲。一開始不太習慣費翔的口音,但是到后面幾段口號,喊出來之后感覺就好多了(殷郊及眾質子的嘶吼同理)。
然后就是中間的劇情部分,可能是由于原著的文本過多,這一部作為后面大戰(zhàn)的鋪墊,故事劇情很散,缺少一條明顯的主線。節(jié)奏也有問題,時快時慢,哪怕是戲份最足的殷壽,也只是在父權制裹挾下建立新的權力王朝,重復的弒父,自己弒父,引導質子弒父……和蘇妲己之間的合作關系,加之被迷惑后牽引出來的野心,殺心以及權利系統(tǒng)自身的向內(nèi)壓迫。
然后最直觀要說的就是特效了,可以看出來場景搭的很好很用心,但是特效太沒有質感了,一眼CG感(例如深林里的背景和掉下來的木樁以及結尾的懸崖河流),雷震子那如同“傳奇”游戲一般的建模和那雷電特效,太雷人了。各大尊者以及姜子牙領榜那段更是堪稱災難,被框在彩虹泡泡的白衣天尊和昆侖山的透明棧橋,簡直毫無想象力…
電影的戰(zhàn)爭戲份同樣拍的毫無表現(xiàn)力,尤其是結尾的那場大戰(zhàn),除了疊人頭之外,看起來就像是幾場組合在一起的單人格斗,場面很分裂。
演員可能是唯一讓我有感到驚喜的地方了,黃渤演繹的那份幽默感我很喜歡,袁泉被假魅惑的眼神變化好厲害,費翔那呼之欲出的胸肌和極具男人味的帥臉,比妲己還媚。李雪健老師的聲音在電影中感覺要比預告里聽的舒服的多…手術完還是多保養(yǎng)。
雖然說了這么多我眼里感覺到的不足,但還是想看第二部的。尤其是看完結尾三個彩蛋,四大天王,火麒麟,三眼聞太師的登場,真的很想看到把特效做好,把大場面拍好,把故事講好,把臺詞設計好,把演員調教好的封神·第二部。
10年前就聽說這部片子啟動選角和拍攝了,5年前聽說要上映,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2023年了,到底是個什么情況?號稱投資30個億的電影,一出場就顛覆所有人的想象,這期待值隨著時間的推移已經(jīng)讓人提不起興趣了!如果前三年害怕疫情影響觀影無法回收票房,那么今年暑期檔能否上映呢?三部曲,這速度我估計十年也看不完。30億投資意味著100億票房回本,我估計懸了,等著虧吧!
“質子團”的高概念設定,既不出于原著,又超脫于史料,成為戲劇沖突的最核心,也促成原創(chuàng)故事的最高潮,實在是絕妙。
電影中留白未解的是,原本沒有王位繼承權的非嫡子殷壽,為何和他的獨子殷郊,也被一起編入質子團?他們也是質子嗎,是作為誰的軟肋?又是要求得誰的安心呢?
一種合理的猜測是,每一代沒有王位繼承權的非嫡長子,都要被編入質子團,他(們)是現(xiàn)任帝王交予既定王位繼承人的人質,也是交予“傳承有序”的制度的人質。
這種“傳承有序”的天命制度,曾經(jīng)如此牢固,以至于帝王年邁時,他的合法繼承者可以在大庭廣眾之下肆意僭越打斷帝王剛準備開始的勝利演講,可以在酒宴上當著帝王的面近身揮舞刀劍,也許還可以把他當眾從大殿里拉出去也說不定。
另一個留白是,現(xiàn)任的”大司命“王叔比干,是否也曾經(jīng)是上一代的質子?直到上一代王位順利過渡穩(wěn)定后,賞賜他一個”代王占卜國運“的榮譽職位,作為吉祥物繼續(xù)為這種”傳承有序“的牢固性添磚加瓦。至少電影中的比干是發(fā)自靈魂的相信和踐行這一套的,他不僅最終獻祭了自己,甚至還建議殷壽也自我獻祭。
但殷壽不甘心這樣的獻祭宿命,或者真的不相信所謂的”傳承有序“,在地牢中面對姬昌”你怎么對你的父親,你的兒子就怎么對你“的詰問時,殷壽情不自禁的反問”你又怎么知道我的父親是怎么對待我的?“
質子團中的其他質子,在諸侯的爵位也”傳承有序“至下一代之后,應該就會有新一代質子來替換他們,所以還是可以告老還鄉(xiāng)安享晚年的,而殷壽沒有,他將被扣押在這套五百年傳承有序的體系里終其一生無鄉(xiāng)可還。
作為第二代質子的殷壽選擇反噬,至少到繼承王位時,他成功了,但隨之而來的,是他的下一代和下一階級質子的反噬宿命。
諷刺的是,親生兒子殷郊反噬的原因,是認為生父破壞了自己對這套體系的信仰,試圖通過自己的獻祭對體系進行重建,而作為義子的姬發(fā),則走向另一個反面,不再相信留在這套體系之內(nèi)會有任何好的下場,即使是殷壽許諾他繼承王位也不為所動。
林懷樂最忌憚的是吉米仔,殷壽最欣賞是姬發(fā)。
殷壽看出姬發(fā)和自己一樣,既不像飛機從靈魂和肉體上相信和服從于舊體制,又不像東莞仔拿龍頭棍打人,對舊體制完全缺乏哪怕是形式上的尊重。
殷壽、林懷樂、吉米和姬發(fā)都是懂得在現(xiàn)有法統(tǒng)話語體系內(nèi)掙扎求生甚或謀取利益最大化的,但是當貪婪與隱忍的矛盾不可調和時,他們都會拒絕獻祭而選擇反噬。
剛剛瀏覽了一遍《封神三部曲》的先導預告、制作花絮和導演訪談,十分震撼,個人感覺一定會火,隨性暢言些許硁硁之見。
以前電影要火基本是靠幾個散點,演員、演技、劇本等,而這回的《封神三部曲》強大在一個體系。2300人,拍個電影簡直建成了一個有條不紊的公司,從道具制作、演員管理、拍攝到后期等等,都成建制在進行。食堂、安監(jiān)、交通24小時待命,大部門底下分小部門,道具制作部門里面細分到皮革制作、金屬雕刻、木柄裝配、紋飾設計一直到自動化道具、特殊道具制作,可謂一應俱全包羅萬象。這種情況下別說拍好電影,能有條不紊管理好所有部門就已經(jīng)可以奠定一座豐碑。
這里不再全組眼盯著某一個名演員,不再僅靠導演一聲令喝,現(xiàn)場極其龐大,導演身處一隅而無需聯(lián)絡,全盤自然而然在運行。其恐怕就是成熟的工業(yè)化電影,和國產(chǎn)電影歷來的拍攝形式相比簡直改天換地,對于國人來說如同天山雪蓮,搖曳動人卻鳳毛麟角。
除了幾個主要演員是老戲骨之外,群演都不是尋?;燠E娛樂圈的路人甲乙,而是萬人海選出來的“辛巴達三百勇士”,他們在兩年的培訓時間里學馬術、練武技、探藝極、磨毅力,用導演烏爾善的話說,“我的演員,就要具備純粹的男子漢氣概?!边@是成名演員永遠不能做到的,從零開始的新演員不知而無畏,在時間的磨礪中,演繹“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梢哉f《封神三部曲》這部恢宏巨制,不單純成為他們上升的階梯,更是其一生中難忘的回憶,在其他劇組囿于成本和時間難以體驗到。
藝術方面,宣傳片里所展示新制古典服飾就有幾十種。每一塊壁面的刻畫,都有中央美院和清華美院畢業(yè)的工匠對老祖宗智慧的傳承;每一支寶劍的紋路,均經(jīng)歷了難以勝數(shù)的流程工藝??罢f玲瑯滿目、美不自勝。
四年籌備、一年拍攝、三年后期,沉淀著晝夜經(jīng)年對劇本的推敲、對人性的思索、對價值觀的斟酌。如果說這樣的作品不能成功,還有什么創(chuàng)意堪當“電影”二字?
一般來說,續(xù)作總逃不脫遜于前作的宿命,而對于本作這種早早規(guī)劃好續(xù)作的系列電影,首作的宿命,則通常是淪為大型預告片。 大型預告本不是問題,因為創(chuàng)作者應當在系列敘事框架內(nèi)為每一部單獨的影片設計結構完整、高潮迭起的獨立文本。 而本片的問題正在于其淪為了純粹的系列預告。作為一部類型化商業(yè)電影,本片似乎并沒有獨立、具體的麥格芬(姬發(fā)回家也許是,但這個麥格芬基本在片尾才揭露),這使得觀眾缺乏基本的觀影線索。 而全片在第一幕攻城先聲奪人之后再無任何一場戲能精彩過開場,第三幕高潮(姬發(fā)劫法場)更是疲軟無力,整部電影仿佛就是為了系列最終的“武王伐紂、開榜封神”所進行的漫長鋪墊,主創(chuàng)儼然遺忘了自己制作的本是一部獨立的電影作品。 前30分鐘的攻城大戲基本囊括了全部亮點:精致的服飾、道具;考究的聲效;宏大的陣仗聲勢。 之后逐漸露怯:昆侖山場景的頁游質感暴露了CG技術和美工設計的雙重不足;CG大象和前景的真人演員似乎不在一個世界;姬發(fā)縱馬奔向黃河的遠景鏡頭更是“人在畫中游”,這樣好的場面設計為何不花心思取景實拍呢;成年雷震子更是一言難盡。 最后,元始天尊如果明確指示“封神榜讓姬發(fā)打開”,那姜子牙大抵會少許多麻煩。所以,謎語人領導誤事!
哇塞。。。真心期待冉氏父女編劇能編出豆瓣過6分的魔幻電影,不知道你們是不是也很期待,劇情別再把觀眾當弱智了好嗎?
講道理,我不希望這部電影僅僅只是“中國的《指環(huán)王》”而已,我真正希望的是,在以后人們談到它時,可以大大方方的稱呼它為“封神”。
黃渤演的我一下子期待著,希望妲己不要讓fbb演了
中國的類型片指你了
什么鬼“中國的《指環(huán)王》”,老子有老子的名字,老子叫封神……2019.12.30更新一下:看了預告想說上來標記一下,發(fā)現(xiàn)原來一年多前出概念海報的時候已經(jīng)標記過了,還寫了這么中二的留言,明年見?。∫獙Φ闷鹞耶斈甑倪@份中二哇!
封神榜里所有的人物選角都不難,唯獨妲己,別再是范爺了,雖然她真的像狐貍,可也只是長得像而已
不求媲美指環(huán)王三部曲,但求無小鮮肉當主角
國產(chǎn)奇幻片我只盲信烏爾善
看到李云中做人物設定,冉平寫劇本,感覺找的人靠譜,應該不至于弄成捉妖記或者說中國話的指環(huán)王那種東西。期待
2012年我就評論過這個電影條目,沒想到一晃眼5年過去了!還以為這片子泡湯了,烏爾善竟然真的還在拍著,等到上映八年都要過去了,這樣的堅持,是現(xiàn)在中國電影缺少的精神。
只希望一點,千萬不要拍成《指環(huán)王》。別搞那些中國沒有的神魔,矮人,精靈什么的,否則肯定撲街。盡量按老版《封神榜》拍就好。
整體陣容:高水平導演、有遠見的投資人,看看了。
省錢出名的烏爾善聯(lián)姻最燒錢的IP,祝福他吧
烏爾善不會讓人失望。
北京文化主投,烏爾善導演,我預測此片將會填補中國魔幻大片的空白,必將留名中國電影史,2020年將會是中國大片元年。
看到網(wǎng)上一些陰陽怪氣的嘲諷聲音很不開心,如果我們都期待更豐富更多元的東西,那就應該積極肯定所有敢于邁出第一步的勇氣,僅僅因為無知和偏見冷嘲熱諷、置身事外的全盤否認電影工作者的努力,才是阻礙中國電影發(fā)展最大的障礙,我非常期待《封神》系列
烏爾善算是最近幾年最靠譜的魔幻題材導演了,期待三年后的成片!
值得期待他開創(chuàng)出一個屬于中國的《指環(huán)王》系列。
希望能拍出中國的指環(huán)王
發(fā)布會很酷,制作團隊很豪華,態(tài)度也很用心,野心非常大。但是從頭到尾都沒聽到最核心的故事,持保留態(tài)度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