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你在月亮背后反映光芒,直到它沒了反應。
他已過中年,禿頭,干癟,在18歲少女的身體上獲得青春的源泉,同時還得到了金錢與美譽。他還是一個詩人,他歌頌青春、生命,為愛情與婚姻寫抒情詩。他有纖細的手指,他文質彬彬。他風平浪靜的享受這一切。美好的詩人。
當他遇見蘭波的時候,蘭波只有16歲,俊美,干凈,一塵不染,最重要的,他還才華橫溢,是他靠閱讀,靠詩人交流會,靠努力永遠也達不了的才華。對于這種才華,他只能欣賞,無法領會。
所以當蘭波高高地站在窗口上,將衣服一件件的扔在站在樓下的他的身上的時候,他看見他發(fā)出金色的光芒,燦爛,美好的,年輕的肉身。除此之外,他有看到更多嗎?
如果讓他選擇,精神和肉體,他選擇肉體。這是他迷戀他18歲妻子的理由,也是他對蘭波的回答。他平凡美麗的妻子和同樣美麗卻是天才的蘭波,在他眼里都是一具美麗的肉身。
我們不能怪他。精神,對他來說太遠,值得用一輩子去追尋;而肉體短暫,所以他要選擇肉體。
蘭波滿足了他的肉欲。而他還是一個詩人啊,錯就錯在詩人的靈感是不能被滿足的。和一個真正的天才在一起就能變成天才嗎?不可能,他自己沒有那么傻,他就是知道,卻無法抽身,這是來自肉體的誘惑和永遠攀登不上的精神的折磨。那光源離他那么近,他無數次的占有,卻不能讓自己發(fā)光??杀瘑??無能為力。無能為力。
于是他們爭吵了。他能用什么來證明他對蘭波的愛?能用什么來傷害他就像他的才華一直讓他飽受折磨那樣?開始,他選擇語言,他說:不是我,你蘭波沒有逃跑的本能,沒有生存的能力,事實上是我一直在養(yǎng)著你。
天才只是輕蔑的回答:你的心靈和外表一樣丑陋。
這是他的硬傷啊,被人這樣戳破,他爆發(fā)了,怎奈也只是無力的撒野,他摔破玻璃,他大哭,他選擇離他而去,回到他本有的美好正常的生活中。
第二次,他拿了一把左輪手槍。在酒精的迷醉下把玩。他要揚言要結束蘭波的生命。我在畫面前等待了良久,忘記他在這中間還有什么別的動作,鏡頭只是對準蘭波不可一世的臉,年輕,美麗,已經開始無所謂。“砰!”終于的,他扣動了扳機。血落下,一滴一滴的,艱難地落下,落在蘭波凈白的面容上。
只是一只左手。子彈只是鑲嵌了在蘭波的左掌心里。
我們的天才笑了,絕望了,這是你最后證明愛我的機會。你卻讓他失去了。為什么沒有命中?對,這在情理之中,因為你根本就沒有那個勇氣。因為你不知道什么是愛。
多年后,當他從監(jiān)獄里出來,他對蘭波說,我原諒了你。蘭波的回答是,可是我沒有。為什么?
因為你沒有命中。
無數次的,他煞白著面容,呆滯地蠕動著他的嘴唇,欲言又止,無數次的,我看見他在鏡頭前蠕動他那干癟的嘴唇。一個糟老頭,一個可鄙卻又對生活充滿頑強的生命。
他的偉大植根于他貪婪生的一切美,所以我們還是將魏爾倫稱之為“偉大的詩人”。但是蘭波卻是天才。
但是蘭波竟然是愛他的。愛他到可以去用利刀戳穿他的掌心,在他入獄后撕心裂肺的痛苦和書寫。我以為他是愛他的。卻是改造不了他。
蘭波一直在走。從下火車到巴黎,魏爾倫去接他卻沒認出來他,空手而歸的時候,就注定他們要錯過。他沒有接到他,他就步行,哼著小曲,抽著煙斗,歡快的步行。當魏爾倫入獄后,他再次步行回到自己的家中。他一直在走。有沒有魏爾倫,他都在走。
我以為蘭波是需要他的,至少他陪他走了一段,他提醒了他人生在世,一個普通人有何種的渴望。蘭波走的太遠,而魏爾倫至少在他走上不歸路上之前,帶他在這個世界上體驗了一遭。
噢,原來這就是那糟老頭子的使命,將這個少年變成男人,并且將這個少年推到離生活更遠的地方。
去到倫敦,去看大海,離開,一直在離開。
最后是非洲。每日看著自己的肢體腐爛,看見蒼蠅環(huán)繞在自己的肢體上。他還活著啊,可是卻是死了。
那個俊美的少年何在?
當年老的他再次飲下一杯苦艾酒。眼前出現了戀人俊美的面龐,同樣的,他撫摸著他的手,同多年前一樣,不同的是,這次他沒有用利刀刺穿它,卻是吻了他。
魏爾倫太想被愛了,不能為這份愛放棄任何,卻無條件的渴望被愛。在幻覺中他原諒自己,如果這讓他更接近精神。而蘭波卻死了。再也和他無關。
蘭波就是太陽,他要的永恒就在于太陽永遠的光芒,在天地間,在大海間。Total Eclipse,這部影片實際上只是借助蘭波在描寫一個可悲的老男人,一個普通的詩人是如何被一天才詩人的光環(huán)所侵蝕。
2 ) 我的生命不過是溫柔的瘋狂
蘭波,全身心追求高質量的精神世界,放蕩不羈的詩人。就這樣超脫凡塵的天才,卻偏偏被世俗羈絆,愛上有婦之夫魏爾倫。
魏爾倫同為詩人,妻子美艷癡情。這位窮困潦倒的禿頂詩人心安理得的靠著妻子優(yōu)越的家庭養(yǎng)活,卻常常拿他們發(fā)泄生活的不如意。跟蘭波偷情后虐待妻子,掐脖子,摔到地上,拿蠟燭燒頭發(fā),精神和肉體的雙重折磨,就算妻子大著肚子也不放過。自詡清高,卻時常沉迷妻子的肉體和富裕的生活離不開放不下。
蘭波和魏爾倫同居之后,生活揮霍而放任,酗酒和吸食大麻,都是家常便飯。他們的行為為巴黎的文學精英團體所不容,而蘭波的恃才傲物更是引起許多人的反感。在這一時期,蘭波創(chuàng)作了大量具有震撼力的詩作,他的詩歌成就甚至超過了象征主義文學的先驅波德萊爾。
蘭波說,最不可容忍的是,我們竟什么都忍了。時刻想掙脫世俗的蘭波,最后被現實打敗卷入紅塵,英年早逝。
我不能忍!我是憑著萊昂納多的美貌和爆發(fā)的演技看下去的。我知道詩人的世界自由奔放,但也不能接受這樣的愛情,同性戀,老少戀就算了,還插足婚外戀,跟個徹頭徹尾的人渣糾纏牽扯不清,太驚世駭俗了!
驚世駭俗的不僅是混亂的男女關系,還有影片里的鏡頭,男的女的全果~出境啊,有的片段還挺長!不過大多數視頻播放平臺應該會刪掉這些片段了吧,對小李子感興趣的可以耐心找找,哈哈!萊昂納多的演繹是成功的,很多人說《心之全蝕》是他顏值的巔峰,狠狠的驚艷了一把,我卻認為在這里,成功刻畫了才華橫溢、意氣風發(fā)的少年蘭波是他最大的亮點了!
來欣賞一下蘭波的詩,蘭波真的是天才:
要么不要傷害別人,否則就做得冷酷一點。不要用道歉去侮辱那些被你傷害的人。
以往,如果我沒有記錯,我的生命曾是一場盛宴。在那里,所有的心靈全都敞開,所有的美酒紛紛溢出來。
你總得去通過考試,而你得到的工作要么是擦鞋,要么是放牛,要么是趕豬。謝天謝地,我一樣也不想要,去他媽的!
我的生命不過是溫柔的瘋狂,眼前一片海,我卻不肯藍。
3 ) 愛的侵蝕
KEY WORDS
Rimbaud and Verlaine
Rimbaud:Don't expect me to be faithful to you.
Verlaine:Why are you so harsh with me?
Rimbaud:Because you need it.
我是因為這段對話才有心去看Total Eclips。事實證明,它果然是影片的精髓所在。
Rimbaud和Verlaine這一對是眾人皆知的瘋狂,除卻同性之戀本身,兩人的分分和和也鬧的滿城風雨。
直至1873年7月10日Verlaine擊穿了Rimbaud的手掌,后者一怒之下將其告上法庭。當 Verlaine在監(jiān)獄接受肉體的禁錮時,Rimbaud出版了在當時反映冷淡的《地獄一季》。當Verlaine服刑期滿釋放之后,出現在他面前的已經是19歲脫離了稚氣,喪失了詩人之心的Rimbaud。
1875年3月,Rimbaud去斯圖加特看望了Verlaine,那之后,兩人再未見面。
Rimbaud漂泊的人生終于在他37歲那年經歷了漫長而痛苦的臨終后結束,而Verlaine在此期間的景況亦相當凄慘,唯有酒精一如既往的麻痹著他失去了鼓動靈魂和殘破的身體。
也許正因如此,Rimbaud的死才會顯得格外突兀。正像他們曾經有的愛情,當疼痛已經過去,以為時間就要將自己交付永恒,赫然發(fā)現有道尚未愈合的傷,它傾瀉而出的竟是深深的眷戀。
Verlaine:對他的記憶猶如太陽照耀著我,永不熄滅。
KEY WORDS
手心的太陽
“太陽,這溫柔與生命的爐火
將燃燒的愛情注入沉醉的泥土”
——Rimbaud《太陽與肉身》
I want the sun!I want the sun!
當年輕的Rimbaud初次對長他十歲的Verlaine說出這句話時,少年的青澀的執(zhí)著顯露在臉上,嘴唇翹起的弧度和緊皺的眉心都是惹人疼愛的倔強。男人略帶戲噱的眼神注視著眼前少年閃爍的眼睛,大概將它當成這個桀驁的小詩人一時發(fā)狂的想法。
然而,當他一次又一次的聽見少年在夢中的呼喊,當大海出現在他們面前那一刻,少年近乎癡狂的甩掉身上的衣衫沖進海浪里,當少年緊緊的擁住他親吻著他的臉頰,當快樂像潮水一樣在兩人的身體間推來蕩去,內在和肉體一同嘶吼著沖上最高峰時,他終于明白,太陽將是伴隨眼前這個年輕的終生的記號。
Rimbaud 把太陽刻在了愛人的手心,凌厲的刀尖殘酷的宣告著他充滿私心的愛情。他鄙視圣人,詆毀神明,他站在詩人們聚會的餐桌上叉開雙腿用一泡尿澆了他所不屑的陳詞濫調。他是個惡劣的頑童,是個粗魯的流氓,是被上流社會不容,中產階級所詆毀的瘋子,他是那樣一個人,一個天才,一個拋棄了婊子女神無恥的眷顧,信仰太陽的力量并想借此通過自己的手改變世界的人。詩歌之血在詩稿上沁開來,漫過稿紙長長的白色纖維,一絲絲,一層層,那聲音是如此刺耳,以至于他出離忍受的在圖書館里嚎叫出聲。
當長久以來的瘋狂最終將他們逼上懸崖,已是幾經離合的兩人站在崩潰的邊緣。而Verlaine的一顆子彈終結了這一切。
Rimbaud 的手掌在陽光下晃動,他蒼白的面頰上露出一絲幾近嘲諷的笑容,他合衣躺在床上,身邊擺著剛收拾好的行李,他的戀人——才用恫哭和乞求希望他留在自己身邊 ——此時正坐在正對床頭的一張椅子上,顫抖的手臂架在椅背上,手中的槍毫無目標的朝著Rimbaud和他共同面對的太陽的方向,仿佛是經受不住誘惑,也或許是手指失控,子彈沿著槍管的方向旋轉著劃出一條優(yōu)雅又滑稽的拋物線,像一個笑話,亦或是邪惡的報復,就那樣沖著Rimbaud伸向太陽的手掌奔去……
砰!
太陽滴血了。啪嗒,啪嗒,濺濕了少年光潔的額頭,凝固了他略帶驚訝的表情。他癡癡的把手掌翻過來,手心熱辣辣的,被灼燒得生疼,那分明是太陽的溫度。
太陽攢在自己手心里,卻總感到錯過了什么,只是現在太痛了,想不起來……
KEY WORDS
Total Eclipse
“我憂郁的心在船尾流連,
我的心被煙草覆蓋
它們在我心里噴射著汁液
……接著就是酒足飯飽
當他們嚼完了煙草
我只好為了健胃蹦蹦跳跳
可如果我的心被吞噬
當他們嚼完了煙草
怎么辦呢,噢,被竊的心?”
——Rimbaud《小丑的心》
Rimbaud 無疑是愛情的小丑。他譏諷Verlaine對他妻子的熱愛,嘲笑他的所謂忠誠,他踐踏Verlaine對自己因愛而生的隱忍,甚至用最嚴厲的詞語辱罵他,貶低他作為詩人和男人的雙重自尊,他站在自己的舞臺上,被聚光燈所照耀,以年輕為資本肆意妄為,然而事情卻并不那么如他意。那感覺像極了一個嬌縱的公主因為國家瀕臨滅亡,而被迫給一個在戰(zhàn)亂中救她性命的騎士做了情人。而她的情人還要在跟她歡娛過后的早晨在床邊的地上拾起衣褲,悄悄的穿戴整齊,在他身后輕輕掩上門,穿過半個城市回到他家,回到那個光著身子躺在那等他的老婆的床上。
誰也看不到小丑的哭相,即使到最后連他自己都忘了怎么哭。大幕落下,他終于回歸到那個面無表情的玩偶。
所以有生之年,Verlaine從沒聽過Rimbaud說一個“愛”字。然而在那個Verlaine追隨被自己岳父趕出來的Rimbaud而去的那個大雨的夜晚——或許早在兩人第一次見面擦身而過的瞬間,亦或是命運——就注定了Rimbaud必將被愛情所困。對于他來說,一只腳踏進愛的旋渦,另一只腳就離黑暗深淵的邊緣不遠了。
那是他賭上自己擁有的一切天分和作為詩人的靈魂所付出的愛情,他選擇了Verlaine,他把自己的言語交給他,讓他來主導自己表達的方式,把自己的生活交給他,讓他支持自己衣食所需,把自己的身體,自己的心統統交給他,任由他處置。
早就說過,“她能給你的全部只是性?!?
而我不是。
而你卻在我的身體和靈魂二者當中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前者。
于是作為詩人的Rimbaud死了,為了成全你有所虧欠的愛情,我做了比死還要讓人感到悲哀的犧牲。我不再寫詩,不再為憤怒沖昏頭腦,那個自由的靈魂最終被釋放,消失在太陽的盡頭。而這個肉體的存在只是為了贖它從前犯下的罪,為了向你贖罪。我信神,只是為了讓自己相信對你的愛不是和你做愛那么簡單,也不像寫一首詩那樣復雜。
被侵竊去了心,剩下空空的胸膛在峽谷的風往來的穿行中呼呼作響。
這是帶著腥甜血味,愛的侵蝕。
4 ) 歇斯底里、不顧一切的情感,熾熱逼人到呼吸困難。
由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大衛(wèi)·休里斯主演的同性題材電影《心之全蝕》改編19世紀兩位法國著名詩人蘭波和魏爾倫的傳記。他們背離世俗道德,瘋狂,無畏、同居、相愛,生活揮霍放任,常酗酒吸食大麻。他們?yōu)榘屠璧奈膶W精英團體所不容,而蘭波的恃才傲物更是引起許多的反感,兩人之間的同性戀情日益熾烈。魏爾倫甚至離開了他的妻子和尚在襁褓中的兒子,和蘭波一同私奔至倫敦。
你把自己都倒空了毫無保留去愛,摩擦與壓力卻也無處不在。也許很多的時候,這樣的愛情其實是今生鴉片,不容于社會,故事最后難免無法逃脫悲傷的命運。
但這樣歇斯底里、不顧一切的情感,即使旁觀如我也是熾熱逼人到呼吸困難。<圖片1>
當年才21歲的小李子,真是美得無法無天,桀驁混雜童真的眼神,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都讓人驚豔。萊昂納多生動的詮釋了一個才華橫溢、自由任性、鮮活明耀的美少年,顏值破表、演技滿分。在人群中他獨自發(fā)光,強力吸引。魏爾倫愛上他是命中注定啊。雖然兩人的年齡、外貌、性別、氣質......在我眼中各樣不和諧,他們在當下的確很愛對方。藝術家有著敏銳放膽的情感,但不是每個藝術家都能對抗世俗與平凡的日常帶來的壓力與沖突?;ハ嗬壍纳钍乔楦凶畲笤嚐挘皆儭改銗鄣氖俏业纳眢w,還是我的靈魂」的當下,正是對情人懷疑、害怕背叛帶來痛苦的質疑,互相傷害又重復禁錮。<圖片5> 故事結束了,而我還在感嘆唏噓!
"Jadis, si je me souviens bien, ma vie était un festin où s'ouvraient tous les c?urs, où tous les vins coulaient. Un soir, j'ai assis la Beauté sur mes genoux. — Et je l'ai trouvée amère. — Et je l'ai injuriée.
往昔,如果我記憶清晰,我的生活是一席盛宴,那兒所有的心靈開朗,所有的醇酒傾溢。
某個黃昏,我讓「美」置於膝上。——我發(fā)覺它面露愁苦。——於是我唾棄它(蘭波)[img=6:C]阿蒂爾·蘭波 19世紀法國著名詩人。無法歸類的天才詩人。
[/img]
5 ) 我的肉體,還是我的靈魂?
我還是愿意看到愛。因為一旦它真實,它就確鑿真實。
最后的最后,他對他說:“我讓你選擇,二者只擇其一:我的肉體,或者我的靈魂?!?br>
他曾經試圖給他永恒??上贿x擇了會腐朽的當下。
越是曾經怒放過的愛情,越容易結出苦澀的果。他的愛如同不被氧化的凈火,并不能在這個世界存在。
最后他說他在海天之間找到永恒,但這或許只是另一個含淚的謊言。
他曾經寫道:“我是失蹤的船/纏在大海的青絲里……辛辣的愛使我充滿醉的昏沉/啊,愿我龍骨斷裂!愿我葬身大海!”
我相信他最后真心皈依上帝。因為這個世界上并沒有人決意愛他的靈魂。
6 ) 美哉少年,罪哉愛情
他走進來,走進你的視線,從一雙筆直纖細的腿開始,慢慢向上移動,然后是長款呢料舊大衣,最后是一張干凈而驚艷的臉和一頭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的金發(fā)。他就這樣走進來,走進你的視線,迎著陽光的方向,半瞇著眼睛,他有兩道生動的眉毛,仿佛在海面上翱翔的海鷗的翅膀,舒展而有力量。鼻翼上仿佛能看到早春四月里,空氣中淡淡的灰塵粒子輕盈的跳動,他的薄嘴唇緊閉著,只有微翹的嘴角。
這樣一個美得令人窒息的美少年,他帶著一臉的驕傲和不羈,也帶著對未來世界的征服欲,毫無心機的走進來,走進我的視線。讓我怎么能不感慨,讓我怎么能不震驚,讓我怎么能不嫉妒。
萊昂納多,這個十一年前,將自己的愛毫無保留的撒在豪華巨輪泰坦尼克號上的窮小子杰克;這個十一年來,背負這各種緋聞和批評的放蕩公子;這個十一年后,經歷了中年危機、情感危機、家庭危機、夢想危機的弗蘭克;此時此刻,怎能不讓所有觀眾唏噓感嘆:人間萬事何時了,流光容易使人老。
正像各個領域的、才賦異稟的天才一樣,十六歲時的藍波也是這樣,眼神中充滿毫無畏懼、毫無心機、干凈透亮、智慧的光芒;行為舉止怪誕夸張,放大內心的原動力、放大眼前的美好和悲痛,為更貧窮的人施舍寶貴的關懷,這個美得甚至讓人心痛的少年,在電影剛一開始的時候,幾乎可以讓人預料到那些悲傷的結局,那些最后會把他完美的外貌和寶貴的靈魂都扭曲的感情挫折和渾濁骯臟的現實,最后終究會將他這樣一塵不染的人像輕風吹走灰燼般,毫不留情的帶走。
藍波帶著他與生俱來的才華,和他命中注定的威爾倫相遇,我有充分的把握相信他們在正式相識后是一見鐘情。這種感情,不是威爾倫對待他妻子的感情,這種感情是他從出生的一刻開始,就深藏在心底的,等待著在某一時刻爆發(fā)的感情,當他遇到了漂亮的如同繁星皓月一般的藍波時,藍波思想里的閃光點徹底將他吸引,威爾倫——就在那一刻,無望的愛上了藍波。
如果說這僅僅是另一段文藝愛好者超塵脫俗的同性之戀,未免有些狹隘,在我看來,正如同所有偉大的藝術家在感情上無藥可救的掙扎呼號一樣,他們的愛絕不是尋常人所能理解的、肉欲的愛,他們的愛帶著毫無希望的絕望嘆息、帶著反復掙扎的痛楚、也帶著心灰意冷的離去。從一開始,這愛,就像深重的罪孽,讓人心痛。
威爾倫在一定意義上來說,更務實、也更可悲,他發(fā)現藍波的另類也分外珍惜這份另類,但他終究只是凡人,無法真正如同藍波一樣,可以放下一切的跟隨他,他的內心有無數的欲望,他貪圖妻子的身體,受不了貧窮的生活,他終究要回去,即使他知道藍波愛他如同愛這世上唯一可以讓人生存的空氣一般,他仍然選擇離開。這樣的決定對于藍波來說,就像大海從此干涸、太陽永不再升起,這是世界末日。所以當藍波孤零零站在碼頭,撕心裂肺的呼喚威爾倫的時候,他臉上的淚水、他眼里的絕望終于將他們之間,凄涼的愛情推向瀕臨死亡的絕境。
威爾倫也不會成為真正意義上,和藍波一樣有天賦的詩人,因為他并非由內而外,自然而發(fā)的放肆。如果說藍波的不羈是與生俱來的,是由內而外渾然天成的,那么遇到藍波以后的威爾倫的行為舉止可以說只是一種愚蠢的仿效,他酗酒,然后裝作自己如心愿要求的一樣,暴力對待剛剛為他生了兒子的妻子,用蠟燭燒毀妻子的頭發(fā),甚至將怨氣發(fā)泄在剛剛降生的兒子身上,這樣的行為,不僅讓觀眾不恥,也讓藍波覺得惡心??墒?,藍波又是深深愛著威爾倫,即使他又老又丑還禿頂,即使他最不能忍受的是事事都忍受。
當藍波終于如愿以償見到大海的一剎那,鏡頭從下向上仰角拍攝,萊昂納多隨意將凌亂的劉海分開,我敢說,即使他在拍這部電影時距離他登上泰坦尼克號,并名聲大噪之時還有兩年之久,但是,這將是他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候。
如同明月一樣潔白無暇的肌膚、金黃色而柔軟的頭發(fā)、明亮充滿青春氣息的眼睛、微張的嘴唇和燦爛的笑容。在這部電影里的萊昂納多,是他任何時期都無法比肩的美麗,不是英俊瀟灑、不是玩世不恭、不是深沉低調、不是黑暗氣質、也不是成熟穩(wěn)重、更不是沮喪蕭條,是美麗,單純的美麗,充滿著積極的,沐浴在陽光里,有著小情調的、讓人毫無戒備之心的、發(fā)自肺腑的、喜愛的美。
詩人的第三只眼睛可以融化冰河、而萊昂納多所扮演的藍波的眼睛卻可以融化觀眾的心。
有時他會用柔和的方言,娓娓道述隱忍悔恨的死亡;在這世上存在憂傷的人群,痛苦的工作,心碎的別離。在我們的酩酊小屋,他泣眼觀望圍繞在身旁那些貧賤的牲口,他在黑街扶起醉鬼,會同情遭惡母虐待的兒女,他的動作如教義課女孩兒般優(yōu)雅,他假裝通曉一切,商場、藝術、醫(yī)學,我追隨他,我必須如此。
Leonardo渾然天成的演技徹底征服了我。整部電影就像個神話,而他瘦小的肩胛骨看起來就像天使的翅膀。在我眼里后來他的一切演出都沒有超越這個在情感上天真到近乎無知的小詩人。不管是戲里的藍波,還是戲外的里奧,都是天才。
最不可容忍的是,我們竟什么都容忍了下來
記得看到過一篇文章說,“如果說世界上確實存在蘭波的doppelg?nger的話,那只能是盧西安·卡爾。”冥冥之中他們讓Leo演了蘭波,然后讓Leo的年輕分身Dane演了盧西安。
每一個老年丑逼兒詩人的背后都有一個被迫害的不羈美少年
找到了! 什么?永恒。 那是太陽與海 交相輝映 我永恒的靈魂 注視著你的心 縱然黑夜孤寂 白晝如焚 ——蘭波 《地獄一季·永恒》 PS:the poster sucks
我愛的不只是你的菊花,蘭波
煙行媚視的美人從來都是致命誘惑。詩歌、天才、放浪形骸,瘋狂、死亡,與美少年,經久不衰。Look, Mr.Rimbaud gave birth to a bullet! SHOOT ME!!! You would say that, I just knew it!——BTW,RB姐姐的胸真是HUGE~
看完以后想起來明天是拜倫去世將近二百年的日子,如果拜倫是整個英國的情人,蘭波更像法國貴族床上只裹著絲綢的男寵。
萊昂納多那年二十一歲,明眸皓齒,我見猶憐。開篇還不知道是同志片,看見兩男主時想“果斷攪基吧”,后來...有些愛,相互扶持、共同成長;有些愛,相愛相殺、至死方休。不能說哪種愛好哪種就不好,你遇見怎樣的愛人就會有怎樣的愛情。人有時連自己、自己的未來都控制不了,又怎能控制得了愛。
許多年后,蘭波死在了非洲,魏爾倫重新開啟記憶之封,依稀仿佛間他又看見蘭波,年少依舊、紅顏如故。蘭波緩緩低下頭親吻魏爾倫的手,再次抬起的雙眼蓄滿淚水。蘭波的靈魂奔跑在無垠的沙漠,風沙掠過,他說:“我找到了?!薄罢业搅耸裁矗俊薄坝篮?,就在那水天相接的地方?!?/p>
這世間再沒有一個人美過1995年的萊昂納多。純凈、妖孽、張狂、可怖,宛如毒藥般蠱惑人心的美。也再沒有一個人比過十六歲的蘭波,無所忌憚而又無所依托的完全恣意的生命,宛如太陽一般近身即焚而又令人神往的人類。他是必須死在他的傳說和永恒里的人。就像魏爾蘭說的,他是他“巨大而光耀的罪”。
沒有人能用電影詮釋一個作家,所以這電影其實只是拍了個同志愛情故事!至于詩人蘭波的偉大,還是讀他的詩吧……
小李一直演技派 只可惜長的太帥了
鬼畜藍顏往往驕縱狂放,恃寵而驕,鋒芒畢露,得寸進尺,有一種沖破束縛的原始野性,對于戴著鐐銬過日子的上層文藝中年具有致命誘惑。想養(yǎng)一只就要備好金山銀山供他揮霍,強大內心供他打擊。不然那些吸引你的閃光點最后也會成為扎到你忍無可忍的毒刺?;槭且环N毒藥,鬼畜藍顏更是毒藥中的海洛因啊。
前半部分還神采飛揚,中段就開始跑草泥馬了。像蘭波這樣如彗星劃過天空的文學天才,不把重點放在他的象征派詩歌上都在講些什么JB玩意兒?真心滿分的也就巔峰顏值的小李子了,美得讓人可以為他犯下一切罪行,一個眉眼就能把人的魂魄給吸走~~~
喜歡小李子演的蘭波,意氣風發(fā)的少年郎,神經質的天才詩人,悲劇的遺憾人生
我慚愧,印象最深的是魏爾蘭他那一年少女相的大胸脯老婆,童顏巨乳的典范啊,怎么舍得拋棄她呢?
天才總是天愛、人愛卻往往不會自愛。
我愛上的第一部電影,萊昂納多演得太天才了
那時的Leonardo驚為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