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真的很不錯,瘋狂世界的清醒者~~~
一部非常不錯的電影,在那個瘋狂的德國,當所有人都已經(jīng)瘋狂的追隨著希特勒和他的瘋狂時,卻有一群人清醒著,試圖去改變這個世界。很早以前就知道這次刺殺,也知道很帥的名字“史蒂芬博格”,但是看完電影還是感到倍受鼓舞!
雖然世界未必會因他們而改變,但是他們在努力的改變這個世界! :)
2 ) 留給我們的不止這些
今天晚上和朋友在德基看了電影《刺殺希特勒》。又是一部關(guān)于二戰(zhàn)的電影,只是這次的主角換成了一批用生命來謀求改變的德國社會精英。
這部電影在一定程度上也解釋了我心中的疑問。二戰(zhàn)中,在希特勒的引領(lǐng)下,德軍做出了很多慘絕人寰的罪行,為什么沒有有識之士站出來抗爭呢。原來這些對抗一直都存在著,只是我先前并不了解罷了。
而拋開電影本身,它引發(fā)了我些許的思考。
1 排除異己
在我看來,阿道夫·希特勒最大的問題,不是發(fā)動了二戰(zhàn),而是他不允許這個世界上存在著有別于他的意識形態(tài)和聲音。于是對外瘋狂的入侵、屠殺猶太人;對內(nèi)蓋世太保橫行,軍政內(nèi)部充滿著白色恐怖。
不允許不一樣的事物的存在,這是很多罪惡的根源,也是人類本身的劣根。就因為懼怕不一樣事物的存在和強大,從而影響、顛覆甚至取代自己,人類往往“喪心病狂”。這其實能從一定意義上去解釋西藏問題、朝鮮問題、微妙的中美關(guān)系問題。因為怕自己所謂的文化、傳統(tǒng)、特色并取代和同化,于是小心提防、步步為營。
其實這種事情也經(jīng)常發(fā)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當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身邊出現(xiàn)特立獨行的人或事的時候,我們最先和最本能的反映就是疏遠和排斥。因為更多的時候,“不一樣”代表著危險,代表著矛盾和爭執(zhí)。
就像我們的口號“one world,one dream.”我們渴望的是共鳴,但是也許這個世界,因為不一樣才充滿著精彩和魅力,也許只有當人有足夠的眼見和心胸的時候,我們才真正的能做到“求同存異,和諧相處?!倍粫褚环N夢想,一個口號。
2 站隊本身就是悲哀
電影中,描繪了很多德軍將領(lǐng)在政變中對于“站隊”問題的困難選擇。因為一旦分不清楚形勢,選錯了陣營,危險就一觸即發(fā)。于是大家需要觀望、分析、求證,謹慎行事。
事實上呢,他們真的有正確的選擇嗎?戰(zhàn)爭年代,形勢瞬息萬變,今天的強者也許明天就孤立無援,今天的反叛也許明天就成為正統(tǒng)。更多的時候,大家只能看到當下,而看不到長遠,很難預(yù)見。
這樣的事情同樣也發(fā)生在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相信任何的公司都或多或少存在著大大小小的派系,作為“小螞蟻”的我們,也許會涉及到“站隊”的問題,雖然我們極力避免去跟隨、去選擇。但是被迫的“站隊”還是會時時發(fā)生,這個時侯我們就需要冷靜下來深思熟慮。但是,事實上呢?在我看來,無論怎么選,都很難阻止悲劇的發(fā)生,都很難確保自己現(xiàn)在和將來的萬全。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之中,一些微妙條件的變化,時局可能就瞬間扭轉(zhuǎn)……于是我終于明白,為什么隨著年齡的增長,人們越來越不喜歡做“選擇題”,而喜歡做“問答題”。因為“問答題”給了我們充分的時間和機會去闡釋、去隱藏,去運用官方辭令回避矛盾的實質(zhì)。
3 改變歷史的人,往往不被時代所接受
這部電影讓我想起了另一部我非常鐘愛的電影《勇敢的心》。那悠揚的蘇格蘭風(fēng)笛,那發(fā)自內(nèi)心關(guān)于“freedom”的呼喊,和一個叫“華萊士”英雄的故事。
是啊,歷史往往由勝利者書寫,我們很難去了解所謂的真相。就如社會的變革往往都需要先行者,但是他們在當時的年代,卻經(jīng)常是被“拋棄”的一群。于是在一定意義上,成為徹徹底底的“叛逆者”和“犧牲者”。當然歷史會銘記他們,只是需要等待,要等數(shù)十年、數(shù)百年甚至更久,而他們卻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4 態(tài)度決定一切
這些年,反思二戰(zhàn)的電影越來越多。在對待二戰(zhàn)的問題上,德國和日本可謂截然相反。
戰(zhàn)后,聯(lián)邦德國政府利用各種機會對納粹德國的罪行進行真誠懺悔和謝罪。1970年12月,勃蘭特總理在華沙猶太人死難者紀念碑前的驚人一跪,被譽為“歐洲約一千年來最強烈的謝罪”。更為可貴的是,德國政府對二戰(zhàn)的反思并沒有僅僅停留在認罪、懺悔和道歉上,它在戰(zhàn)爭賠償、戰(zhàn)爭紀念和歷史教育等實際問題上也顯示了極大的誠意:幾十年來認真履行賠償義務(wù),向受害國及受害者個人支付了巨額賠償;1994年德國議會通過《反納粹和反刑事犯罪法》,嚴禁以任何形式宣傳納粹思想,并對新納粹分子進行嚴厲追究;近十幾年來,每年都在集中營舊址、主要戰(zhàn)場、博物館、西方盟軍和蘇軍墓地舉行各種各樣的紀念活動,以警示世人;在教育方面,規(guī)定歷史教科書必須包含足夠的有關(guān)納粹行為的內(nèi)容,教師必須對有關(guān)納粹專制特別是集中營和大屠殺的歷史進行充分講解。
而相形之下,日本政府的做法只會激情民憤和不滿。日本教育部門一再修改歷史教科書,不愿承認也不愿反思當年侵略東亞各國的史實;日本法院一再判決要求日本政府道歉和賠償?shù)臇|亞各國受害者敗訴;日本首相不斷參拜靖國神社,并為遠東國際法庭判處死刑的七個甲級戰(zhàn)犯樹立“七士之碑”。
這就是為什么,中國人在內(nèi)心深處始終無法原諒日本的原因。這就是為什么一談到日本我就會用“小日本”相稱的原因。
戰(zhàn)爭是罪惡的,但是戰(zhàn)爭背后深沉的“罪惡”更值得我們?nèi)シ此己途琛?br>
3 ) 原型
我認同這一版本,還原度更真實,演員更原汁原味;
相比之下,“Operation Valkyrie”就拍得比較山寨,比較業(yè)余(試問,所有演員都一口地道的美式英文,還看個屁?。?br>
。。。我曾看過一些關(guān)于當時審判7.20密謀集團成員的錄像,由希特勒任命的“德意志人民法院”最高法官 Roland Freisler(一個典型愛對犯人大聲咆哮的做秀者,他的手上絞死過無數(shù)犯人,最著名的“白玫瑰組織”) 主理對Ulrich Wilhelm Graf Schwerin von Schwanenfeld上校,以及Job-Wilhelm Georg "Erwin" von Witzleben陸軍元帥的的錄像;密謀集團主腦von Stauffenberg從瓦爾基里行動開始就錯了一大步棋,在班德勒大街內(nèi)部有意見不統(tǒng)一者,并在其聯(lián)絡(luò)柏林陸軍的Remer少校是忠誠于希特勒的死硬份子,在逮捕宣傳部長Dr.Goebbels前,在電話中聽出希特勒的聲音,最后他依據(jù)希特勒的指示,迅速前往班德勒大街逮捕“瓦爾基里行動”的參與者。
4 ) 生活中的你
本來再去確認了尸體再走,時間是可以允許的,但是他沒有這么做,刺殺是重點,可是他沒有選擇犧牲。
我決定做個好人,不過這樣鋌而走險的生活
5 ) 差點天意
“為了自由、正義和榮譽而放棄生命并不可恥!”
看完后許久沒有平靜,過了好長時間,才想著寫影評,內(nèi)心只有深深的敬畏??此埔磺卸加媱澋奶煲聼o縫,劇中每個情節(jié)都牽動著觀眾的心,內(nèi)心想著多想他們能成功(雖然失敗是我們大家都知道的事實)可突如其來的,由于天熱換會議室的微小“變故”改變了一切,最終失敗了,正義的一方失敗了,我們深存遺憾,最后感嘆:只能說差一點天意!不管結(jié)果如何,敬畏這群為了自由、正義和榮譽而放棄生命的人!
6 ) 如果一切按計劃來……
湯姆克魯斯主演,瓦格納政變。
有記載的德國人15次刺殺希特勒的最后一次。
從軍方發(fā)起。黎明前最后獻身的一群人。
如果沒有耽誤那三個小時,說不定政變就成功了。
但這只是假設(shè)。歷史沒有假設(shè)。
沒到時候,不管你計劃的有多周密,總會有一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紕漏。
只差九個月,他們就可以看到希特勒政府的倒臺。
但他們寧愿冒險。
為什么?
這些精英人物是為了正義?為了德國人民?還是一群意欲跳下沉船的老鼠?又或者為了篡權(quán)爭個更高的位子?
不管怎樣,他們都會為世界人民永遠記住。
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知道為什么去死,為什么而活。
7 ) 我選擇推薦
看了幾個網(wǎng)友對影片的點評,好像沒有一個說好的。
可能我對片子不是那挑剔吧,又或者因為是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這部影片
所以我覺得還不錯
故事情節(jié)和結(jié)局相信對德國歷史有些了解到都很清楚,
影片很好的營造了緊張氣氛,演員們也很好的刻畫出人物的心態(tài)表情
感悟:一個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一群人的力量卻是無窮的
另一個感悟是一個團隊中沒有不重要的成員,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扮演主角,任何一個人都可能影響全局
我愿意為你擋一槍,哪怕死的下一個是你;
gute Rolle, schwaches Drehbuch
比美帝的那個強多了,德國人就該講德語?。。?/p>
啊,那個那個——
軍服很有型!故事很寫實。
沒想象的好,所以沒看完
要謹慎
這是一部電視電影
情節(jié)簡單 表演做作
原來他們老合作的呀
看的那叫一個累!
副官沃納最后沖到施陶芬貝格上校身邊和他一起殉葬那幕真的淚目...他簡直比妻子尼娜愛得深沉多了嗚嗚嗚 不管是第一時間掏出槍指著別的軍官也好還是軍隊來逮捕上校時他立馬大聲斥責(zé)士兵的“別碰他!”也好...嗚嗚嗚怎么會有這么好的副官(還那么的貌美)害 天知道那天晚上做夢我夢到的居然是副官在床邊抱著上校穿過的襯衣深深地嗅著的場景 kswlkswl_(:з」∠)_
挺緊張的。
為了正義而對輕視生命,反而是對生命的敬重
看了紀錄片才想看電影的,之后才知道原來德國軍人也有正義之心
畫面挺不錯的
散
= =一句話~心里堵得慌!
拍成電視劇效果要好得多。
當最后Stauffenberg的副官沖向他的時候,我感覺心里一顫。歷史已經(jīng)證明了他的價值。God bless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