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Whisky》的詳細鏡頭解析
?。哼@是本人第二遍賞析完這部電影后的一些鏡頭解析,全部內(nèi)容只是建築在本人膚淺的認識之上的。
影片的開篇鏡頭是小城寂靜的夜,蕭條,清冷。鏡頭安置在一輛難以發(fā)動的老式轎車內(nèi),在數(shù)次的發(fā)動聲之後,轎車才緩緩地啓動行駛。
隨之鏡頭的乎現(xiàn)乎隱,閒插著字母和演員表,每一次鏡頭重現(xiàn),天色就會漸亮一點,直至電影題頭出現(xiàn),天色從深夜變?yōu)闇R晨,隱含得表現(xiàn)了在車內(nèi)的人開了一夜的夜車。
這個時候車廂內(nèi)的鏡頭才算完結(jié)。
然後的22分鐘裏面,鏡頭側(cè)重于表現(xiàn)一個詞:陳舊。
老式轎車,接觸不良的日光燈,破舊的早餐聼,老女人,老鈡,老街,枯樹,寒冬,破厰門,老舊的織襪機,老式計算器,老花鏡...
在一切老舊之下,唯有愛情,在鏡頭裏漸漸萌芽...
隨著機器的發(fā)動聲,電影裏的一天才算開始,而下來每一天的開始,導演都是通過同樣的手段完成的。說到這部電影裏無數(shù)次的重復鏡頭,下面會有詳細的解析。
和陳舊形成無形對比的,還有一臺臺僅僅有序的織襪機和新鮮出爐的灰褐色長襪,它們猶如男主角jacobo的性格一樣,古板,嚴謹,沉默,守舊。
説到男主角的性格表現(xiàn),還有2個細節(jié)鏡頭。第一個是他在郵局發(fā)電報時遭到2個年輕職員的玩弄,他們騗jacobo說發(fā)送跨國電報是有危險的,jacobo立刻相信轉(zhuǎn)身想要離開,這個時候他們才笑道剛才只是一個小小的玩笑,而jacobo並不覺得這個玩笑好笑,於是他轉(zhuǎn)身又回來沉默地遞過來電報的內(nèi)容。
另一個細節(jié)鏡頭是jacobo不允許女工們在工作的時候聼電臺的笑話節(jié)目,只能聼沉悶的民間古典音樂。
下面的一些鏡頭安排裏,一段總是穿插在電影裏時不時突然出現(xiàn)的電話鈴聲是導演匠心獨運的一個體現(xiàn)。
當jacobo邀請marta臨時扮演他的妻子來迎接弟弟herman的來訪時,鏡頭裏的氣氛顯然是尷尬而無言的,就在這個時候電話鈴響了,雖然是打錯了,但卻巧妙地打破了僵局。而marta也借此完成了一段心理思考過程,顯然的,她對於這樁美事非常滿意,但是又為了表現(xiàn)女人應(yīng)該有的矜持,她只是愛理不理的作了一個將髮髻捋到耳后的動作,這個動作被導演放大,細節(jié)化,代表了一次心理思考的過程和完成。
等jacobo接完電話回來,這件事似乎也變成了一個默認的結(jié)果,也省去了無關(guān)情節(jié)發(fā)展的對話。
這個鏡頭過後,是當日下班后jacobo和marta在工廠門前分離。marta又有心地提醒jacobo,她會有幾個條件。通觀全篇,這根本沒有說出的“條件”其實並不存在,只是marta的顧慮與緊張促使她要裝作很矜持,裝作很在乎扮演妻子這個角色,因爲她期待jacobo能與她產(chǎn)生愛情,她期望事情能如所願。
愛情來到的時候,任何年齡的人都會表現(xiàn)得像孩子一樣的緊張和充滿幻想,即使在這個年老的皺紋爬滿臉龐的女人身上。
marta下班后獨自聼流行音樂坐著公車去看電影這個鏡頭也同樣體現(xiàn)了一個女人內(nèi)心深處對愛的渴望和對浪漫的向往。
第二天,同樣是從機器的發(fā)動聲中展開描述的。
jacobo也依然像昨天一樣站在高処修理東西,marta幫他送來茶水,女工們重復著緻襪...
在最平乏無味的對話和日常行為的無限循環(huán)上演中,故事才漸漸展開。
然後導演開始描寫marta抽煙,但他並沒有讓marta把一根煙抽完,因爲marta在反復思考著昨天答應(yīng)的事,她在盤算,當她思考到什麼的時候,她立刻小心地熄滅煙,收好剩下的煙,而不是浪費掉整根煙。
從這個鏡頭開始,導演希望觀衆(zhòng)們注意這個普通的老女人,她並不是一個思想簡單的女工,她是一個女性形象,一個代表導演説話的人。
她提出他們應(yīng)該有一張假冒的結(jié)婚照。表面上jacobo有意茬開了這個敏感的話題,但是他並沒有不作考慮。事實上他們?nèi)ヅ牧私Y(jié)婚照,甚至拍照的那一瞬間還假裝得非常親密,攝影師按下快門的那一瞬間,他們一起說:“whisky”,嘴巴便呈現(xiàn)出開心的形狀。這句"whisky"就是電影的題目,而這個瞬間也是jacobo和marta在整部電影裏唯一的一次“親密接觸”,卻短暫而虛假,一切都是爲了如此而如此。
用“whisky”作爲電影的題目,其實就是導演的一種諷刺,對陳舊的諷刺,對真心流白的諷刺,對封閉的諷刺,對保守社會下蕭條的經(jīng)濟的諷刺...
于此同時,電影才剛剛進行了“22分30秒”。而裏面重復出現(xiàn)的枯燥鏡頭占了九成。如:女工們每天下班時對marta說的話;jacobo開関工廠的轉(zhuǎn)軸門,機器發(fā)動...
2 ) 笑一笑, 世界真的會美妙
這一套是美好的, 我們都喜歡, 是由心的喜愛著。
上師,下屬,假夫妻, 親兄弟。那些沉甸甸的冷在他們之間走過, 一幕幕的平淡都是做到洽如其份, 我只能用不慍不火去形容它。
我愛冷面的主顧, 他真的只老老實賁的做他認為該做的事, 認為可做的事, 他就如李媽所說, 他就是不懂得表達自己, 所以他太理性, 亦被理性使他太無情, 錯過了, 亦失去了。
我更愛抽菸的老女小姐, 她安守本份, 做足了一個主管期望的東西, 不多不少。 但感情的投放卻是靜靜不止地注入, 一發(fā), 不可收拾, 她在的士上留的眼淚是靜默的, 是為著他不解溫柔, 還是自己愚笨的深知道種蘋果得蘋果, 卻想不到手上竟真的只有蘋果一個, 想多拿一顆快樂種子也不行了, 都是心傷。
謝謝導演那一場差點變?yōu)榍閼j九歌的情節(jié), 幸好他們沒有, 沒有。
那一張紙條說著甚麼, 我不知道。
她最後有沒有回到理知大於感性的職位上, 我亦不能知道。
我只知道, 這是眾hkiff當中, 我最欣賞的。
PS: 我就送The Cardigans 的 Communication 給Whisky
3 ) 威士忌觀感
今天說說烏拉圭導演拍攝的電影《威士忌》。一部看完后讓你不知道說什么好的電影。故事中的主要演員是一對兄弟和一個女人,三個50多歲的老人,哥哥開的制襪廠有個女人暗戀哥哥,多年沒見的弟弟到哥哥家來,哥哥為了讓弟弟覺得他過的很幸福,于是請他廠里的這個女人假扮他妻子。該片看完后的第一感覺是想起了羅大佑的歌《野百合也有春天》。那女人多年來暗戀哥哥,但哥哥是個生活很乏味的人,他感覺不到這份感情。那女人愛的很辛苦。最后和弟弟上了床。
影片名稱的由來是這樣的,西方人原來照團體像除了說奶酪外,還可以說威士忌。而中國人大部分說茄子。因為影片中除了這個外找不到任何和威士忌沾邊的東西。也就是說這部電影要是在中國拍,名稱肯定是茄子。明白了吧。其實只說對一半。還有一半意義是說,我們每次照相的時候心情并不一定像照片中那樣咧個大嘴真的心情那么快樂,但是為了照相,一定要裝出高興的樣子。即使是喊威士忌也要有這樣的效果。同樣,片中的哥哥生活本來沒有這個女人做為妻子,但為了向弟弟證明他的生活是正常的,因此要來裝一裝。
電影就是細節(jié)。那女人每天下班后到電影院看電影,證明著她平日寂寞的生活。每天早早來到工廠門口等著開門,說明她非常在意這份工作,這個男人。而那男人根本體會不到這女人的這份情。
影片最沒有想到的效果是在結(jié)尾部分,按照大部分類似電影的套路,哥哥和那個女人假戲真做,更何況那女人還暗戀著哥哥,最后應(yīng)當有個大家都可以想象到的結(jié)果。但該片就是要打破固定套路,最后的結(jié)果是女人愛上了有婦之夫的弟弟,離開了哥哥。相信如果您看完了該片感覺也許和我一樣,不知道該說點什么了。
4 ) 烏拉圭式的簡約
之前以為是西班牙電影,看到中間才發(fā)現(xiàn)是烏拉圭的。
幾乎查不到導演的資料,如果顯示是對的,拍這片的時候不到30歲。但32歲的時候就去世了………………(這資料對嗎???。。?br>電影鏡頭用的可真是簡潔,可跟考里斯馬基或者布列松的還不太一樣……感覺上不同??祭锎笫迨悄欠N冷冰冰的,而他的鏡頭雖簡潔但始終有一種“玩笑”的意思在里面……北歐人和南美人天生的不同吧。
開頭好幾個重復鏡頭,強調(diào)已成不變的生活。一樣的機位,一樣的角度,演員動作甚至都幾乎一樣。很有趣,有幾個鏡頭我覺得導演根本就用的是同一個~開機器,開燈,機器轉(zhuǎn)。
關(guān)于情節(jié)~我一直覺得,弟弟和自己沒露面的妻子怕是也有些問題吧。他的樣子看起來也不像是個很美滿的人。那樣一個結(jié)尾也有點出乎意料,不過從女人去找弟弟開始就稍覺得有一點怪。看起來的感覺像是發(fā)生了什么,也可能什么都沒發(fā)生……經(jīng)歷了很多之后,沒去上班也可以理解。酒店那晚的事情還是會覺得有點“壞味道”。
導演處理戲的張力時很強。他會把“尷尬”的時間放長,鏡頭對著演員。之前的鏡頭中,演員都是一直在做瑣碎的事。一停下來,馬上就讓人覺得會發(fā)生什么,演員也演出了手足無措。
這片子的情懷還是一種新浪潮式,個人情感的抽象化的。三個人物很少有背景介紹。只知道兄弟倆是猶太人……這個有什么典故嗎?女人更是根本沒有背景。導演甚至都沒有表現(xiàn)女人的家。只有一丁點蛛絲馬跡是女人知道老板的弟弟……這也許說女人在這工作很久了,再沒別的了。這點上導演顯然也不如考里斯馬基和布列松。考里斯馬基的人物總是有很扎實的社會背景,很現(xiàn)實。(牛仔征美不算,那個飛的很高)這兩位其實都是很有社會意識和哲學味。
導演的構(gòu)圖也很有趣~~總會有一些特別的構(gòu)圖,像是湯姆·霍伯那樣,把人放到邊邊角角。
好厲害,這么年輕就拍了這么好的電影。
5 ) 細節(jié)
今天說說烏拉圭導演拍攝的電影《威士忌》。一部看完后讓你不知道說什么好的電影。故事中的主要演員是一對兄弟和一個女人,三個50多歲的老人,哥哥開的制襪廠有個女人暗戀哥哥,多年沒見的弟弟到哥哥家來,哥哥為了讓弟弟覺得他過的很幸福,于是請他廠里的這個女人假扮他妻子。該片看完后的第一感覺是想起了羅大佑的歌《野百合也有春天》。那女人多年來暗戀哥哥,但哥哥是個生活很乏味的人,他感覺不到這份感情。那女人愛的很辛苦。最后和弟弟上了床。
影片名稱的由來是這樣的,西方人原來照團體像除了說奶酪外,還可以說威士忌。而中國人大部分說茄子。因為影片中除了這個外找不到任何和威士忌沾邊的東西。也就是說這部電影要是在中國拍,名稱肯定是茄子。明白了吧。其實只說對一半。還有一半意義是說,我們每次照相的時候心情并不一定像照片中那樣咧個大嘴真的心情那么快樂,但是為了照相,一定要裝出高興的樣子。即使是喊威士忌也要有這樣的效果。同樣,片中的哥哥生活本來沒有這個女人做為妻子,但為了向弟弟證明他的生活是正常的,因此要來裝一裝。
電影就是細節(jié)。
老人在吹風機下珍惜地把自己的雙手弄乾。手上戴著快要褪下的婚戒。女人舉起手道別﹐卻連揮動它的力氣都沒有。鏡頭外的臉容﹐連他們自己也看不到。前後對比﹐只有機器﹐永遠不變。但人的心不是機器。
考里斯馬基式的電影
開門關(guān)門修窗簾,美人燙了新發(fā)型,回她什么:鏍絲刀。開門關(guān)門修窗簾,美人贈我紅被套,回她什么:單人床。開門關(guān)門去旅行,美人贈我巧克力,回她什么:白開水。不知何故,從此美人不來上班兮~——由她去罷
她看見了他的孤獨,他卻沒有看見她的愛。
淡的跟水一樣,滑過你的內(nèi)心
哎。。。。。
現(xiàn)在太多的電影華而不實,太多的電影追求視覺特效,很難得有這樣一部扎實、樸實、重細節(jié)而又不矯揉造作的片子,留白給了大量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生活化的場景、細節(jié)和情感轉(zhuǎn)變都非常真實,就像我們每個人都會遇到的體驗。如果你不笑,是不是就浪費了?但你笑了,又怎樣? 就像愛,如果你不愛,似乎是浪費
2013Mar13,上海吳中路,IPAD PPTV。烏拉圭
真牛啊,細節(jié)是王道。五十多歲還在暗戀,看來早點死是對的,女人這一生太可悲了。愛上花心的,根本不理你,愛上老實的,其實人家是木頭。
說什么呢,生活啊生活
太慢
簡單的故事,簡單的人物設(shè)置,日常生活中的瑣事。生活總是不斷地在重復,人居于其中,只能依靠情感來化解這種停滯的狀態(tài)。但人心之間的距離,猶如在道厚厚的城墻,讓彼此排斥于外。電影將人們之間的那種疏離感,描述得很是入木三分。
whisky~
電影這東西吧,還真的是你若忍得了題材,影像又戳到G點,故事怎么講都有道理??吹米钣凶逃形兜闹欣夏陳矍楣适?。攝影也棒,很喜歡!
漂亮,真是漂亮……
波濤暗涌
No.83 好看,雖然有些情節(jié)顯得稍微生硬了點,但很多鏡頭的處理非常棒,南美電影的風格還是不一樣。
靜默的力量。
7.5.通篇的固定機位,看的人好壓抑。但導演對于細節(jié)的處理卻又讓人驚嘆,沒有矯情做作,一切都那么自然。
66/100過分平淡的結(jié)果就是啥也記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