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最有說服力的推論
有關未來世界的科幻片、記錄片著實為數(shù)不少。不過這些前作往往表現(xiàn)的是未來人類科技將發(fā)展到如何如何的高度,生活水平將有如何如何的飛越。而本片獨辟蹊徑,影片憑借高超的電腦CG技術和工程學、植物學、生態(tài)、生物、地質、風土學和考古學等各個領域頂尖專家的精彩詮釋,讓一幕幕人類消失后的世界場景呈現(xiàn)在觀眾眼前。想來,人類很難真的在一夜消失。但是,人類總有一天會完全的消失在地球上,哪怕是和地球共同消失。而本片以科學的態(tài)度和精良的制作讓當代人有機會預覽到未來人類消失后的世界。
2 ) 追求永恒的荒謬
追求永恒的荒謬
——評《人類消失后的世界》
我最先看的,是這個記錄片相關的書,那時候我還上大一,我和我的同學一起看了這本書,那時的印象倒也很震撼,因為我也不曾想過,自然的力量比我想象的大得多,塞浦路斯內(nèi)戰(zhàn)遺棄的海濱度假勝地,30多年就只剩下房子架子,就連切爾諾貝利這種嚴重災害影響過的土地,20多年下來,比自然保護區(qū)的物種豐富性還好。從這部片子中,更是深化了這種人類所做的一切和大自然比起來差的太遠的印象,人類消失以后,大自然在處處都高奏凱歌,收復了人類“文明化”了的失地,耕地復歸森林,城市陷入火災,甚至依附于人類的貓狗蟑螂老鼠也要改變生存方式才能生活下去,人類一切改造自然使其熵流逆轉的結果,除了極少數(shù)的像長城、金字塔、阿什莫爾山總統(tǒng)巨像一類的成果,都被逆推了。
我們特別想追求永恒,老祖宗出海求仙追求長命百歲,后人研究基因工程,也有一項重要目的就是延長人類的壽命,可探究起來終究人壽有窮,那就追求我們制造的東西長久存在,可是片子卻告訴我們,沒有人類精心保管,圖書幾十年時間就能徹底霉爛;石刻之類,最終也會在數(shù)千年后毀于鹽蝕;現(xiàn)代工業(yè)創(chuàng)造的電子儲存設備更不要提了,我家?guī)啄昵百I的光盤,現(xiàn)在就用不了了。
我在這部片子里看到的是人類文明的大毀滅,作為人類的我,當然有一點點小小的悲涼,但是,倘若真如片中所預言,人類消失一萬年后可能會有新的智能物種出現(xiàn)呢?一萬年后,只剩下金字塔之類的了,他們倘若有我們先民的意識,估計也會膜拜這類神跡吧,但是,待到新智能生物智能進一步演化時,他們也許會想:若不是“神”類退散,哪有我輩發(fā)達之日?
即使我們的宇宙,再過一百多億年也會趕上大坍縮,一切又回到質點——宇宙發(fā)展的軌跡如此讓人難受,看來似乎可以為及時行樂的想法提供注腳了,神馬都是浮云??!
但是我覺得,人最大的價值,還是不在于身后,而在于生前,身后事跡湮沒與否在于后世子孫,子孫不長臉讓先祖蒙羞是他們的事情,人最重要的還是當下啊,即使數(shù)百年后有你的榮光,也看不到,永恒很荒謬,但是現(xiàn)實很實在,。人不必糾結于所作所為是瞎鼓搗的問題,所為之事,最大的作用在于適用于當下,以及可以預見的數(shù)十年而已,太遠的不可強求,“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啊。
我覺得,這部片子最大的意義反倒是可以告訴我們,盡管一切都會最終毀滅,人類的一切也可能會成為后世智能生物無法理解的東西,可是這也說明我們還是會留下點東西,猶如萬木濃縮,可能才成一點煤,為人,還是當勉而行之。
3 ) 作為一種反向思考
在假設人消失的情況下,來推斷物理世間將如何變化。從而可以能更深刻的理解當前物理世間。這種在假設的前提下,模擬推演手法,對人的思維是很好的鍛煉。
4 ) 歡迎來到人口為零的地球
2007年的電影《我是傳奇》,以“地球上最后一個人”作為噱頭和賣點。BBC拍的這部紀錄片則更狠,名字就叫做《人類消失后的世界》,副標題是“welcome to the earth,population:0”,歡迎來到人口為零的地球——連最后一個人也沒有了。
《人類消失后的世界》著力探討沒有人類的地球將會怎樣,至于人類何時消失、為什么消失、以怎樣的方式消失,都不在討論之列。
影片按時間順序分為幾個部分,比如“人類消失一天后”、“人類消失一周后”、“人類消失一年后”,一直到“人類消失一萬年后”。我們也逐步從一天之內(nèi)電力供應停止,大部分世界陷入黑暗,36小時后紐約的地鐵全部被水淹沒,看到象征工業(yè)文明圖騰的埃菲爾鐵塔的倒下、布魯克林大橋的崩塌,直至看到象征人類文明最后一絲遺產(chǎn)的萬里長城和胡夫金字塔的慢慢消逝……
與文明遺跡的湮滅相對,是自然生物蓬勃茂盛地生長與繁殖——植物將會迅速地蔓延到陸地的每一個角落,動物將會以超出現(xiàn)在數(shù)十倍的速度繁衍生息。沒有了人類的地球,是一個真正的藍色與綠色交織的星球。
即便BBC的技術水準再高超,可作為一部紀錄片,在視覺特效上自然還是無法與好萊塢大片媲美。盡管如此,《人類消失后的世界》依然可以看得我們汗毛倒豎。人類自以為是的自大和狂妄,在大自然橫掃一切的力量面前,顯得如此渺小與微不足道?!叭硕▌偬臁边@種不自量力的口號,是多么的輕薄和可笑。我們所引以為豪的物質文明與高科技,我們保存在光盤與紙制媒體上的人類文化的所有結晶,都會在短短的時間內(nèi)化作烏有。片中的研究人員在談及資料保存時,不無尷尬地承認:我們至今也沒找到比將圖畫和文字刻在石頭上更為持久的保存方法。而即便是古埃及和古中國的石刻,也會在時間的流逝中,慢慢地風化,直至消失無蹤。
在《人類消失后的世界》里,科學家們嚴肅地預言:至多一萬年時間,地球上曾經(jīng)存在過人類文明的所有證據(jù),都將灰飛煙滅。而一萬年,對于地球而言,只不過是剎那中的剎那。地球存在了大約在46億年,如果將這46億年轉換為24小時,一萬年,只不過區(qū)區(qū)零點零幾秒而已……
人類曾經(jīng)多么迅速地占領地球,大自然便會多么迅速地將它奪回。而比鴻毛還輕的我們啊,連一聲嘆息都留不下。
5 ) 這其實是個試播的預告片,還有20集的電視劇
電視劇(目前20集)豆瓣鏈接: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4047112/ 看維基說的:Life After People began airing on April 21, 2009. The series was preceded by a 90 minute documentary of the same name, that aired on January 21, 2008. Season 2 began airing on January 5, 2010.
感興趣的男女同志可以看看:
http://www.verycd.com/topics/2766893/ (第一季十集全,45分鐘一集)
第二季
http://www.verycd.com/topics/2793486/ 6 ) 生命和地球(或者歷史)的關系
人做為生命的一種高級形態(tài)在地球上生活了不短的時間,雖然和整個生物的歷史比起來不過是瞬間。
大自然的力量非常強大,自我修復的能力也很強。但這些并不能夠成為人類在地球上為所欲為的理由。
這個片子中有些默認的東西值得說到明處。
1)人是可能徹底消逝的;
2)生命之流不會斷,但也許就不再是人類了;
我覺得片子中能夠最給人啟示的是:任何偉大的建筑或者其他的人工制品,要想長久保存下來,不間斷的維護和保養(yǎng)是必須的。沒有了維護和保養(yǎng),任何東西都用超過想像的速度破敗。
從這樣的一個片子中,你得到了什么啟示?
我的是:
1)你看的很重的東西大自然并沒有特別照顧;
2)想著讓任何物質的東西永遠,從長遠講都是緣木求魚。除了精神本身,其他物質的東西沒有不消亡的。那么,如果我們多關注些不消亡的,是否比較有“價值”?
不同意的是:按照《瑜伽哲學十四講》中的理論,人的真實生命并不會消亡,即使不是以人的方式存在。當然,這個是不被大多數(shù)人接受的。
7 ) 人類,沒什么了不起的
看了之后覺得,人類竟如此渺小,也讓地球能夠有人類生存而還都奇怪,看來,達君爾文的《進化論》真的要調整下了,有人說,地球的水是來自火星的冰塊融化兒成,并帶來了生物的密碼,而這種密碼產(chǎn)生了人類這一生物,自以為是的對地球進行大肆的改造,有的以藝術為借口,有的以獨裁為借口,有的以自由為借口,有的以愛情為借口,有的以友誼為借口,有的以親情為借口,有的以自然為借口,有的以生存為借口,有的以救贖為借口,有的以瘋子般的狂妄為借口,有的以借口為借口,人類以各種各樣千奇百怪的方式,在改造地球,抑或毀滅地球,不過大家不要擔心,自然地力量告訴我們,不要擔心,在偉大的自然面前,人類除了可以毀滅自己之外,對于地球是絲毫不能撼動,人類的狂妄是對自己渺小的最大諷刺,總有一天,自然的,終歸要還給自然,吃了我的給我吐出來,那了我的給我還回來,也許,我現(xiàn)在寫影評處在的房間將來會是一個洞窟,你們看影評所在的房間會是某個動物的居所,而我們的化石,會被當做食物、垃圾、標本或者灰塵……
8 ) 沒有人類地球仍會旋轉,人類之后依然有生命延續(xù)。
這不是一個人類如何消失的故事,而是無人生活下世界的故事 ,講述人類消失后最終世界會變成這樣。
這部紀錄片前前后后看了有5遍了,第一次是高考前看的,當時覺得作為物理,化學,地理甚至歷史知識的課外補充而言也是不錯的科普電影,各色的地貌是怎樣形成的,是物理的風化還是化學的腐蝕,用科學的演示模型和現(xiàn)實中實際發(fā)生的無人之地演變分別模擬出人類消失后的世界,注解的語言并不難懂,也相對比較客觀的闡述在看似正常運轉的世界下隱藏著哪些人的默默付出。表明現(xiàn)實中人類的不可或缺的角色扮演,但即使是這樣人類在自然面前仍舊是渺小無力的,信息量很大,值得一看。
世界將會如何?一天,10天,6個月后,1年后,5年后,20年后,40年后,50年后,75年后,100年后,150年后,200年后,500年后,1000年后,10000年后……
時間已經(jīng)無用,人類不是星球的主宰。食物會漸漸腐爛,人造的電器電冰箱變成無用的鐵盒,依賴人類生存的寵物會面臨死亡,家鼠也并不會幸免于難。漂亮的小型犬根本無法生存,極少數(shù)寵物狗會存活下來回歸原始的狩獵本性,為有限的資源而奮斗。曾經(jīng)的城市會演變成垂直的生態(tài)系統(tǒng),貓咪生活在城市的高處,捕食老鼠和小鳥,或能成為生物鏈的頂端。
人類消失后動物會向進化邁重要一步,曾經(jīng)的人類存在痕跡或為動物的生活繼續(xù)提供便利,如遷徙必經(jīng)之路上修建的公路。害蟲們迎來了黃金時代,蟑螂會改變習性,見證過恐龍的出現(xiàn)和滅亡,同樣也可能見證人類的出現(xiàn)和消失。
零人口地球,全世界的燈光漸次熄滅,火力,水力,風力甚至核電站都將會何去何從?
火力發(fā)電依靠燃料燃燒,無人繼續(xù)添加燃料,風力發(fā)電機需要人來維護和增加潤滑,核電站核反應堆也需要降溫維護,人類消失后唯一的人造光會出現(xiàn)在美國西南部,原因在于胡佛水壩支撐的水力發(fā)電,無人狀態(tài)下仍會自動工作,最終是被微小的貝殼類生物繁殖擊潰而停止工作。拉斯維加斯最后一點人造光將消失殆盡,回歸最原始的黑暗。
城市會變成荒野,我們引以為傲的地標性建筑最終命運如何?
隨處可見人類對自然的無力,在自然的力量下鋼筋水泥也會遍布植物,野草滲透到各個區(qū)域,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世界在變成火海后人類的文明終會回歸成塵土,獵食動物席卷重來,回歸這片曾經(jīng)被人類占領的土地。
40年后木制房屋被白蟻腐蝕殆盡,75年后汽車腐蝕的只剩下鐵殼子,沙漠里的會保持的久一點,橡膠輪胎可能存在上千年 ;100年后地標性建筑2太空針塔,金門大橋等地標也不復存在,埃菲爾鐵塔在200年后也是終將倒塌的命運。
什么能證明我們曾將存在過?什么能夠記錄人類文明的存在?
中國的萬里長城,埃及金字塔,胡佛大壩或許萬年之后還能看到,拉什莫而山的花崗巖雕像可能存在2萬年以上,數(shù)字媒體,光盤壽命經(jīng)不起時間的考驗,我們引以為傲的先進技術遠不及石刻這種保存信息的方式。
不提無線電波和電視廣播,向宇宙的發(fā)射的電波在經(jīng)過2萬光年之后就會變成噪音。
紙質文件和影像資料,溫度和濕氣環(huán)境理想可以保持200-300年,環(huán)境不理想電影膠片和照片好而無電影都會化為泡影,壽命不足百年。圖書會被肉眼不可見的真菌孢子滋生腐蝕,保存在沙漠中或將存在千年。
現(xiàn)實中窺探人類消失后的世界
1986.4.26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人類撤離成為空城,被時間滿滿腐蝕,一窺人類消失20年后的世界,放射性物質仍舊存在,人類開始重新生活變的不可能,曾經(jīng)的輻射水平摧毀了一切的生命,但人類消失后,動物植物卻漸漸的生命卻復蘇起來。黃興國家公園的數(shù)據(jù)支持,狼群沒有人類的獵殺會以6倍速度繁殖。二戰(zhàn)時的大西洋見證了動物的本能就是繁殖,海洋生物慶幸人類的消失,不再捕魚不再污染海水,海洋生命會很快恢復生機。
地球沒有人類仍然會旋轉,人類之后依然有生命延續(xù)。
人類消失了反而比較好? 消失前記得把家里的貓貓狗狗和動物園的動物放走啊混蛋!
親愛的沒必要用這么驚悚的語氣嚇唬人你說是不是!是不是!我看的是優(yōu)酷在線版本,充斥著大量卡殼的CCTV6配音廣告,嚴重有礙觀瞻?!?,還是有收獲的。我發(fā)現(xiàn)人類的發(fā)明跟大自然比基本更禁不起折騰。比起惡意驚悚的視覺及音效操作,更驚悚的是一個個真實的現(xiàn)實案例。
人類你就消失吧
蹩腳的特技和無謂的絮叨
多次提及胡佛大壩的偉大
沒有人類地球照樣轉;人類毫無創(chuàng)意的意淫
這是一大片兒,挺好的,事情說的很清楚。
盡管跳出了人類中心的價值觀,但是在這種跳出之后,人類實在沒有想象力了。。。
很有意思的關于人類末日后的創(chuàng)想。見一見我們消失后的世界。
I wanna be there!
幾天前在ccav看到的
其實片名應該叫沒有人的美國
海報令我一見鐘情。片子又把我看high了。張愛玲說“有一天我們的文明,不論升華還是浮華,都要成為過去”。零人口的地球。時間無用,終止發(fā)生意義。科學加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反人類必修。
自大的人類文明還是要被自然所掩蓋,少來點特效鏡頭就好了
其實主要喜歡切諾貝利那一段
挺理想的末日,人類別總一廂情愿的幻想世界末日了,人類末日就人類末日,別總綁架其他生物同歸于盡。
總覺得沒有期望的那么好
人類算個屁
恐怖
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