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青春片尚未高潮,歐豪楊洋青春荷爾蒙撐全場
歐豪、楊洋、馬思純、陳都靈……滿眼的膠原蛋白和滿滿的青春荷爾蒙,歐豪和楊洋絕對代表中學校園里最受女生歡迎的兩種男生,張漾動不動就脫T恤有點痞有點壞,許弋白衣校服既乖又帥,還都籃球打得超級好。楊洋的禁欲系慌亂小表情簡直就是一只待調戲的兔子讓人怎么忍得住不下手?歐豪的腹肌讓姐姐們都看得耳朵有點熱,更別說小女生。無論是“壞女孩”黎吧啦(馬思純)還是乖寶寶小耳朵(陳都靈),都是要淪陷的,就看你選擇跳哪個坑了。每一個乖女孩,都曾經想過要變壞,每一個壞女孩,都曾經引誘過潔白的青春肉體,不顧一切想去愛。你,當初喜歡的是誰,你當初,又是誰?
馬思純算是其中演得最好的了,黎吧啦本身也確實十分出彩,又死得快,如一朵煙花,全心全意綻放。陳都靈就神奇了,演技不夠是真話,但一個不是娛樂圈的女孩子演到這樣,已經是個非常厲害的事情了。她真的站在那里就是小耳朵。一個不是圈內的女孩子,怎么竟然那樣瘦!那種瘦像極了高中女生因為長高而拔條的瘦,臉也小巧精致。不說什么娛樂圈里女星比她 漂亮的多的是,那確實。有時候你也不明白為什么劉亦菲、劉詩詩這種長相,那么多人說美?明明眼角眉梢都不如楊冪、AB,甚至袁珊珊也很美啊!這或許就是人們內心對天然的驚嘆。(純舉例,粉勿黑謝謝!)陳都靈的長相絕非絕世美女,但一個理科學校的普通學生,上鏡表現如此,足以令我驚嘆了。
看過上期快樂大本營《左耳》專場,對諸位主演算是頗有好感。導演蘇有朋有多拼就不說了,歐豪你說五官不夠帥還是臺詞不夠熟都可以,但他就是天生自有超強魅力場;馬思純就是非常乖又敬業(yè)的演員,關曉彤年紀最小腿超長,陳都靈有點放空,但游戲中十分努力,一看就是典型理科生思維專注講邏輯??措娪暗臅r候,也不禁感嘆,的確,她站在那里,就很夠了?!蹲蠖烽_拍之前,也傳出過章澤天要出演的消息,后被否認,不知是否真的有邀請過,她倆長相倒確實是同一掛的清純型。但想一想幸好不是章澤天,畢竟她此時的形象已完全不是校園風,而是少婦型了。(他人生活無謂點評,僅討論電影角色契合度。)
和小說相比,電影改的挺用心,細節(jié)方面有考慮不少。去掉了現在人比較雷的一些橋段,比如改掉了黎吧啦懷孕的事,比如曾經他們唱的是王菲,現在則是許巍,提升了一下青春之路,消弱了一些靡靡之感。加了不少句改裝后的愛情理念雞湯??傮w效果是好的?,F在想想,可能說到青春片就有墮胎這種事,也不是作者們故意的,那時候這種事情,還真挺典型的。以及結尾最后也不讓大家知道張漾到底在小耳朵左耳旁說了什么,小耳朵又到底聽到了沒有,到底是誰的神來之筆??!因為同看的朋友有點心理潔癖的,她宣稱要是張漾竟然和小耳朵在一起了她就不看了!我心想,小說里,在一起了啊。結果電影硬是開放式結局了,那位朋友,始終沒有找到離場的理由啊233.
《左耳》據說是饒雪漫的巔峰之作?雖然據說饒雪漫和郭敬明并稱兩大人們不想承認看過他的書的作家。我因為沒看過,反而并不反感,大概是覺得如果人在成熟之后去嘲笑他人的幼稚,更加幼稚。但饒雪漫曾經風頭如此,總是有過她的道理的。每一個出彩的青春小說,它的故事可以是俗之又俗的,它的愛情可以是千篇一律的,但它的人物一定是特點鮮明、讓你就是看到她他就忍不住回想起當年的。他們之間任意的排列組合,就能讓你忍不住腦洞大開,思緒飄搖。就連張漾的女朋友,嬌蠻富家女蔣皎,都能代表一種典型,她們很美,也有錢,但也仍然換不來愛對了的愛情,也不明白為什么有些人的任性是真愛,有些人的任性是自私。電影里“愛對了是愛情,愛錯了是青春”這句宣傳語,十分好聽。
不過這終究只是一部小清新的青春電影,劇情平平,且音樂略弱,而無論是黎吧啦的死還是小耳朵撞破許弋劈腿,都是人們意料之中的情節(jié),所以整體會有一種沒有高潮的感覺。所幸的是沒有膈應人的太大敗筆。總而言之,要是有哪個主角顏吸引到你了,去看看吧也不會吃虧。又或者有任何一個人物讓你有點點回想起當年,去花一兩個小時邊看看邊嘮叨,也是個打發(fā)春日時光的選擇。
青春片,仍然只是開始,尚未高潮。
2 ) 聽不見的甜言蜜語
這個電影怎么說呢。如果你是帶著70分的期待去的,那它可能只值30分;如果你是帶著30分的期待去的,那它應該至少能有個及格分。
作為一把年紀再(并沒有!)去補了這部青春蛋疼小說原著的人來說,我是抱著30分的期待去的,然后就真的覺得超出了預期。對于一個雷點向來很高的人來說,甚至可以說,挺好看的。(雖然散場的時候周圍有聲音說還不如看動畫片= =|||)
第一星給新人導演。
下午的時候看到一個評論,說是導兒把一個30分的故事講成了60分,深以為然。在不改動劇情主線的情況下,已經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盡可能的讓邏輯合理化。當然,黎吧啦本身就是一個不合邏輯的存在,但沒辦法,沒她就沒這故事了- -|||
原著中最讓人無法理解狗屁不通的就是張漾的洗白,如果說為了報復讓吧啦去勾引許弋只是中二病發(fā)作的話,那么讓吧啦去墮胎甚至在她不肯的情況下直接踹肚子那簡直就該直接給他宣判死刑。不知道是不是為了響應“讓青春片不再墮胎”這一主題,劇情做了改動,吧啦懷孕沒有了,踹肚沒有了,跳車沒有了,張漾最大的黑點也沒有了,車禍就變成了簡單的車禍,那句“婊子”基本成了禍從口出的誤會,為洗白打好了基礎。
另外,一開始的籃球賽我覺得處理的也挺好的,原著是只有張漾打籃球吧,這里把許弋加進去,兩人還有合作擊掌什么的,也是弱化了他倆的對立。
而整部片子里,我覺得最棒的改動,是對吧啦死前最后那句話的處理。原著中因為那句話是在小耳朵聽不見的左耳邊說的,所以最后大家誰都不知道那句話是什么,小耳朵也是實話實說告訴張漾她沒聽到(大概是為了表現青春的蛋疼=永恒的遺憾?)而電影中對這句話的處理則更成熟更正能量,耳朵想起吧啦曾經希望自己能夠讓他幸福,所以告訴他“她相信你,她永遠愛你”,連帶著之前的跳海救人一起,完成了張漾的救贖(這段淚腺發(fā)達的我真心看哭了= =|||),讓最后耳朵喜歡上張漾變得不那么不可理解。相對應的,把張漾的那句表白也說給了左耳,說了什么,聽沒聽得到,不重要了,喜歡是感覺出來的,不是說出來的。
“甜言蜜語說給左耳聽”,既點了題,又破了題。
第二星給新人演員們。
雖說我一直都把它當做一個刷顏值的劇,該有的青澀都有,表演臉譜化,臺詞生硬化等等,但基本上每個人都比我想象中要表現的好。(當然也可以認為是我想象值太低啦= =)
陳都靈是最大驚喜,這種片子,當你選對了人的時候,她真的不用演什么,站在那里,她就是小耳朵。
馬思純和歐豪都沒有讓我太出戲,就挺好的了。
那啥,胡小夏,我覺得咱還是唱歌去吧,好么……
第三星給許大帥
我就是為他才去看的,怎樣┑( ̄Д  ̄)┍
校服真呀么真好看?。〉悄鉻md也太好追了一點吧!胸大了不起么!
還有出軌出的也莫名其妙好么,原著里至少還有鋪墊,這里感覺像是因為正牌女友小耳朵不給親(還因為想起了跟吧啦的初吻?),所以欲求不滿找了個大屁股大胸妹來滿足(其實是想起吧啦又心理陰暗了?)……臥槽你明明一張禁欲臉有沒有那么大需求?。。?!
然后……能不能給個結局?不然拍個第二部?我要看黑化炸酒吧!
啊!忘了說,趙薇的主題曲之前單聽的時候不覺得怎么樣,但是放在最后,張漾說出那句聽不到的話,兩人相視一笑,然后”聽不清的耳語最誠懇“響起的時候,感覺不能更對了。
此外還有對小耳朵學抽煙的處理,第一次的時候她說她大概永遠學不會變壞,第二次在宿舍里已經開始抽煙穩(wěn)定情緒了,第三次在吧啦的酒吧淡定的抽著。抽煙的就一定是壞女孩嗎?那么,吧啦呢?一個混酒吧的別人心中的婊子,一個初夜后自己刷著床單的女孩。
題外話:高中的時候,同班里有一對公認的金童玉女,相貌好成績好,連反對早戀的老師家長都挑不出什么錯來,高考時倆人考上了本市最好的兩所大學,我們都以為這就是愛情童話范本了。結果大學剛上了一年,那妹子就被當初高中班上學習最差長相也一般經常在校大會上被公開批評的男生追跑了,我們當時都覺得不可思議。
也許在那個荷爾蒙變化的時期,每個人都有一顆躁動的心,容易被跟自己完全不同的靈魂所吸引。
所以,用一個成年人的心態(tài)去點評青春片,我想也沒什么意義。
-END-
3 ) 好看
有的人是要拍一部青春片,然后就找來一堆片子看看
把所謂青春片的特點都羅列了一下,然后拉投資,拉演員,做宣傳,最后拍出了垃圾
這部電影,顯然不是
---------------------------------------
因為先有完整的小說在前,原著作者做編劇,所以故事有保障
很多時候,是電影成就了演員,電影為演員而生
但這部片子卻很頑強,你不會覺得某個演員特別厲害,你會覺得作品本身很好。
看完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好,我想這應該就是對這部電影的最好的評價。你感覺好,卻說不出來
當然,無意將其他所謂同類型電影拿出來比較,因為這部電影真的很特別
也不愿意談演員的演技,因為這是一部完整的作品,很難得
------------------------------------------
有內容,有畫面,有故事,因為是一部完整的作品,所以不需要特別找個角度來分析
這部作品不說教,不下論斷,不告訴你生活是什么樣的,就是給你講個故事,鏡頭青澀的恰到好處
非常適合小城市長大的八零后懷舊
------------------------------------------------
最后肯定一下:導演很注重細節(jié)
你看看演員的手機就知道了
好吧,其實我很意外
導演如何能夠平心靜氣的將很多細節(jié)畫面展示出來,卻沒有過分用力
-------------------------------------------
PS:打一星的都是臭不要臉的
完畢
4 ) 不混蛋也不戀愛的青春,我就這么過來了
我上中學那會兒,正是饒雪漫、明曉溪、郭敬明們揮舞著名為“青春”的戈矛攻陷無數少女芳心的時節(jié),新華書店和女生的抽屜里隨處可見那些封面印著的花式俊男靚女、書名的逼格高的不得了的言情小說,加上《花火》、《萌芽》、《知音漫客》等一票子雜志,把那些個方過豆蔻年華的思春少女們搞的三月不知肉味。就像男生要翻墻去網吧玩紅警傳奇、揣著MP3看武俠小說一樣,這個年紀的女生大多數會本能地去接受青春文學的洗禮,蒹葭蒼蒼,隰桑有阿,對他人筆下的風花雪月與山盟海誓懷有純真的憧憬,乃是正值碧玉之年的本能使然。
對于這些青春文學,當時的我是報以不屑一顧的態(tài)度的,沒看過也不會有興趣去看,畢竟除了四大名著等必讀書目之外,中學男生與女生的課外閱讀取向完全是兩個世界,但是必須承認,青春文學之于女生即是武俠之于男生,都是中學時代最符合這個年紀特征的文化產品,只要有少男少女,青春文學有市場。時至今日,青春的主題從書本扎堆來到了熒幕,《那些年》、《同桌的你》、《致青春》、《匆匆那年》、《萬物生長》、《左耳》……除了《那些年》口碑尚佳之外,每部國產的所謂“青春片”甫一上映便是打炮與唾液齊飛,青春與差評一色,到了《左耳》,審美疲勞的觀眾們眼前一亮,咦,竟然沒有墮胎,和說好的不一樣,也不知道是好評還是差評。
青春這個東西,剛好和嫖客心態(tài)相反。當嫖客的時候是當時很爽,爽完就感覺很不爽,想著法子要抹掉,只有當年的文人才能順理成章的嫖,還能嫖出各式佳話。但是青春相反,正值青春的時候你往往感受不到青春的美好,有時反而很厭惡,想早早脫離苦海,但是到了工作的年紀,越長大才越覺得一去不復返的青春是那么值得回味。高中時想上大學,大學時回憶高中,工作了緬懷學生時代,現在作為一個上班狗,越緬懷越覺得有如此之多的珍貴與遺憾,再想想人無再少年,夠殘念,也夠賤。
蘇有朋導演的這部《左耳》,是我這個不太看電影的人自《那些年》之后略過無數雷同片看的第二部關于青春的電影,饒雪漫的原著我沒看過,看完電影第一個念頭是,喲,這青春過的真是豐富多彩,但是轉念一想,誰的青春他媽過成這樣啊,好像只要長的夠帥,做人夠壞,是個混蛋,就是要愛,關系夠亂,活的夠爛,青春就夠high似的。平心而論,這故事雖然亂也算一波三折,要是把歐豪楊洋陳都靈放到都市劇里邊裝逼邊撕逼也就算了,硬把這攤狗血往“青春”這個醬缸里灑,再冠以陣痛與成長之名賣青春的情懷,結果只是適得其反,因為它太脫離我們腦海中實際的青春了,帥哥,美女,亂搞,巴掌,仇恨,陰謀,車禍,撒錢,墮落,悔恨,解脫……我不知道有沒有人希望有這樣的青春,但肯定沒人會把青春過成這樣,這種所謂的青春只存在于少女的幻想與成人的唾液中,說白了只是披著青春外衣的言情片而已。這兩年接踵而至的青春檔期擺出了十足的打臉姿態(tài):不是所有扯著青春當大旗的人都想坐下來談青春,他們只是覺得,因為是青春嘛,所以老子想怎么來就怎么來。
現在的作者和導演似乎覺得都市、古裝、穿越這些題材都玩爛了,只能把顏值和狗血用來開墾青春這塊新大陸,但問題是咱沒穿越過,難道還沒擁有過青春嗎?拜托這些荒誕不經的事和我的中學生活一點交集都沒有好不好,夠帥夠混蛋就夠青春?九把刀的《那些年》為什么叫好又叫座?因為他成功地引起了所有人的共鳴。少不更事、情竇初開是青春,“新婚快樂,我的青春”,一句釋然的祝福讓年少者珍惜,讓過往者回憶,不管自己的青春有沒有這么一段值得銘記的羅曼史,都能為之動容。然而這些狂轟亂炸的廉價青春片又給我們帶來了什么?為什么青春一定就是狗血與混亂的愛與被愛,難道我當不了導演明星就是因為中學沒打炮?引的起荷爾蒙引不起共鳴的青春寫實劇注定不會叫好,我也是不知道張漾和許弋這種人代表的是誰的青春,反正跟我這種凡人是一毛錢關系都沒有。
全片僅有的幾個看點大概就是主角的顏值了,倆男主一個痞子,一個小受,相得益彰;陳都靈清新有余,姿色不足,倒很是符合?;ǖ纳矸荩褪且恢泵姘c,還有左耳失聰這個設定簡直多此一舉;黎巴拉還算是有血有肉,就是便當領的早;唯一好評的就是大表哥尤他,默默暗戀身邊非親生的表妹這么多年,在她被許弋非難的時候挺身而出二話不說就是干,最后落的個滿懷遺憾遠走他鄉(xiāng)的結局,眼睜睜的看著妹子讓給兩個混蛋也是夠操蛋的。
看完之后我思忖一番,像我這種顏值沒亮點,身世沒爆點,既不混蛋,又不戀愛,只知道和爹媽勾心斗角只為打游戲,和班主任爾虞我詐只想看武俠的人,青春是不是只能被導演和作者給吃了?拜托,想拍苦情撕逼請往辦公室和總裁家里塞,別再一遍遍吊打我那黯淡無光的屌絲的青春了。
5 ) 我們的青春到底什么樣?
五阿哥第一部電影,在故事的連接轉換上還略顯青澀不夠流暢,然而完成了一個故事的敘述,對新導演也算合格。
然而他選擇了這樣一個無病呻吟的小說來改編電影我還是感到很遺憾。從致青春到左耳,從趙薇到蘇有朋,似乎新導演偏愛用青春片來作為自己的處女座。然而能讓我們滿意的很少,青春片是拍給誰看的?是拍給7080后那些離開青春但又沒有離開太遠,對青春有感慨和懷念的觀眾看的,不是給少年不識愁滋味的90甚至00后,也不是給那些5060的已不被青春所打動的前輩們。我們大部分80后的青春是什么?是認真努力學習,樂觀開心的生活,害羞的暗戀情愫,兩小無猜的情趣。沒有黑社會、酒吧、聚眾鬧事、甚至車禍、上床、墮胎。現在的青春片充斥著太多不屬于我們的青春故事,讓我覺得茫然,無所適從。
所以其實青春片拍好了并不容易。最近聽到一句歌詞:直到經過人生歷練和點綴,才懂得純真可貴。我相信這幾位導演認真拍電影的誠意,既然想讓看青春片的觀眾認同,導演們還是要多想想青春片的深度立意和定位,不要拍些毫無意義的東西消耗浪費我們對于青春的感覺了~
說回這部左耳,其實原著我就不是很喜歡,也許是敘述的角度問題,我從開始到結束就一直同情許弋,他是完全無辜的乖學生到被傷害了之后的變壞,很多行為是讓我能夠理解的,很遺憾小說并沒有很具體的描寫他的心態(tài)想法和經歷,我對于他的故事更感興趣。小耳朵開始的代入感也很強,乖乖女,和敢愛敢恨的吧啦做朋友,也有自己小心翼翼暗戀著的同學。但我要是她,我大概這輩子都不可能和張漾有發(fā)展成情侶愛人的可能。這部電影把后面黑暗的東西都去掉了,基本上是講小說前半段的故事,最后加了個he的結局,可能感覺很光明,但缺點是使得整個故事頭重腳輕,好多角色的塑造有點不知所云就結束了。整個故事告訴我一個人犯錯了之后如何被原諒被救贖,但我更想看到一個被傷害過的人怎樣度過怎樣開始新生活。
6 ) 長得好看的才叫青春,長得丑的叫日了狗
對天發(fā)誓我是超級喜歡左耳這本書的
所以才在對選角巨失望的情況下去看了這部電影,劇情爛成渣就不說了,全片都是片段式的拼湊情節(jié),兩本書的故事二個小時講不完就忍了。但我以為左耳主要不是小耳朵和張漾的愛情嗎,中間穿插了許弋吧啦蔣皎黑人等支線。但這片主線變成張漾和吧啦的愛情故事了???
還有主演都TM什么鬼,男女主簡直演技為負!
陳都靈和奶茶妹妹大概差了一百個周冬雨,清純有余漂亮不足。學生氣是夠了,不過從演技到外形都是初中生水平,全片90%的時間都是一個表情。拜托,妹妹!清純不等于呆滯好嗎??。?br>歐豪簡直無力吐槽,丑得我分分鐘想沖出電影院。長得帥的人面癱那叫耍帥,長得丑的人面癱那叫裝逼,懂嗎??。?!
楊洋顏值還行,不過正直臉和大叔嗓還是有點出戲。
馬思純演的吧啦是唯一一個演得不錯的,關曉彤的蔣皎也還行。
客串的就不點評了,謝娜的出現已經昭示著這是一部爛片。
PS:從前看左耳的時候,林更新,蔣勁夫,溫健婷的書模形象簡直和人設不能更符合,不能用這版書模拍,也是遺憾。
楊洋真是長了一張小言男主臉,許弋回頭的時候好陽光,但是后面轉變也不突兀,可正可邪。
跟其他那些打著青春懷舊旗號明目張膽的騙錢的同類國產片相比,左耳真的算是一部很有誠意在認真講故事的片子了,至少打動了我,看完之后沒有失望,張漾和吧啦表現不錯,這部片子基本上這兩角色成了故事就撐起來了,所以其他角色演技上的無力看在他們還算青春的份上就不計較了
昨晚《左耳》試映會后突然想看看原著,黎吧啦這個人太有“腔調”,集合了雌性的種種風情,她跳下水那段魅惑極了,簡直像個仙女或是海妖什么的,是個男人都會想跟著跳下去吧。只可惜癡情破了她的神力,讓她變成了脆弱的女人。故事完整好看,有新意有深意。同學們的江湖氣息似曾相識。
全程手機沒電,太痛苦了。蘇有朋一定是小視頻看多了,成片剪得那么碎。
原來,狂灑狗血就是青春的痛。不曉得原作什么樣,電影卻基本是個笑話。如果影片不能保持正常人的邏輯,請角色保持正常人的智商。角色的大部分行為,都像幼兒園小朋友過家家,患上終生難愈的幼稚病。敘事混亂,人物隨意配對。很難理解這些東西是怎么被硬捏成一部電影的。女主妹子還行,可惜沒什么發(fā)揮
楊洋帥爆 里面新人演技真的不忍直視 臺詞梗 但比匆匆那年好 三顆星全給楊洋
看小說的時候最愛黎吧啦,眼淚都是為她流的,果然電影里馬思純的黎吧啦沒讓人失望,她還是那個敢愛敢恨的女孩,本是無拘無束的吧啦遇上了這群人,有了束縛羈絆,這群人的青春太苦了,同樣也很矯情,也不現實?,F在才知道蔣姣是關曉彤演的,當時可是恨得牙癢癢啊??
劇透。女二還沒來得及打胎就被車撞死了。
3.5星,不論各個方面都嫻熟、收斂、流暢。演員的表現都剛剛好,遺憾的是劇本缺了幾場好戲。樂視是請了多少人來黑這部片子,以保證自己的某部同期爛片呢呵呵
一星給導演,一星給馬思純,一星給青春,雖然我的青春很匱乏。另楊洋演的也還不錯。
剪輯得比較零散,不是很流暢,可能是我們這場的逗比比較多,各種笑聲不斷,坐旁邊的女生也許是個書迷,笑得最大聲,結果在小耳朵告訴張漾吧啦死之前說的遺言的時候哭了。女主演技有待加強,歐豪演的不錯,普通話說得不太好聽,吧啦演技佳,許弋太帥且演技好,全程都聽到女生說他好帥。
校服、高中、劈腿、墮胎、成長、殘酷青春,真是夠夠的了。前有那些年,致青春、同桌的你、匆匆那年、小時代,想想后面還有梔子花開虎視眈眈...廉價青春太多,觀眾都不夠用了,你們還是等00后長大點再讓他們致青春吧,我們忙不過來了。
陳都靈外形很貼,但是演技不行,主演里比較滿意楊洋和馬思純。
歐豪一直脫衣服,搞得我以為楊洋也會脫,等啊等啊,歐豪都脫了三四次了,楊洋還是沒脫。差評!藍過!
老媽說這是她15年看的最爛的電影,比煩煩的有一個地方我們并不知道還爛。。。
電影開場,打出一行字:“致【我們】波濤洶涌的青春和愛情?!北福业那啻和ζ届o無波的,所以看不懂【你們】在說什么。#楊洋好看到死但戲份少到完全不值回票價大家下載擼一擼就可以了#
作為一個38歲的男人,剛談了一場25歲的戀愛,如今看到這部17歲的電影,竟然唏噓不已。那么多過往,都已經遺忘。對于愛情,我不僅左耳聽不清,右耳也一樣,我是雙耳感官性聾。
首先沒有墮胎好評;影片的質感是大亮點,鏡頭語言和配樂渲染氛圍非常到位,電影有了氣質和靈魂;新人演員臺詞是弱點,貴在純粹本色的少年氣與正青春的故事很相契。雙面許弋很帶感,楊洋演技飛躍,與角色氣質無縫接合,后期的黑化太特么性感了!在我心中影片的質量過關,上映才幾個小時狂刷的一星太扯了
五阿哥的導演處女作比前幾部青春片好,資源少但是完成度高。節(jié)奏很從容,畫面也清新干凈。沒有狗血的墮胎,有節(jié)制的煽情,不過火的矯情。男主的臺詞功底讓人聽他每句話都出戲,新人女主開頭生澀后面可圈可點,黎吧啦稍微過火但是讓人印象深刻,楊洋最符合角色但是導演沒給他展開空間。比格格的處女作好
當時看的時候記得《左耳》是“疼痛青春系列”但是,我現在看來至少,青春很少有人疼得“撕心裂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