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名字對,方向錯!”
直徑五英里的彗星以三萬英里時速殺奔地球,一周后抵達。且由于體積過于巨大,無法在穿越大氣層時自行燒毀。一旦撞擊,“將產(chǎn)生相當于二百五十萬噸TNT的當量,掀起的塵埃將減少太陽輻射長達數(shù)十年之久,地球將不可避免再次陷入冰川時代”……只此人類浩劫的烈度描述,我們早有耳聞見怪不怪。真正有趣的是后面人類的應對。
美宇航局的科學家們在緊急會議之中提出兩項建議。一,使用秘密部署在外太空原本用來瞄準蘇聯(lián)或者還包括中國的核導彈(大力神計劃)對彗星實施打擊,迫使其轉向或粉碎。二,考慮到這些核導彈的數(shù)量與當量有限,有必要與疑似擁有類似秘密計劃的蘇聯(lián)人展開合作。
然而,此建議招致了軍方負責人的強烈反對。理由是科學家們也有過計算失誤的先例,所以那彗星未必真會撞向地球。更關鍵的,這么做“等于昭告天下美國于外太空部署核武,徹底違反了其政府過去簽署過的所有重大國際協(xié)議”。況且,蘇聯(lián)人也根本不會承認自己擁有類似的太空核武……
很顯然,此軍方負責人具有不相信科技發(fā)展的反智傾向與國家安全認知上的僵化思維的保守主義性格特征。好在亨利方達飾演的時任美國總統(tǒng)通情達理,力排眾議,特別委任科學家全權負責,軍方必須予以配合。接著又發(fā)表電視講話,以“謊言”巧妙化解因計劃曝光可能造成的國家信譽危機:承認大力神計劃的存在,但核彈頭不是對準地球,而是始終指向外太空……結果招致電視機前深諳內幕的康納利的自語調侃,“名字對,方向錯!”
同時,也向蘇聯(lián)隔空喊話,情況萬分危急,盡快開展合作。蘇共總書記那邊自然通過電視直播接受到上述訊息,并以自嘲口吻評論美國人竟然將“偽善變成了外交”。
偽善變成了外交?對于社會生活中的荒誕性的敏銳捕捉與揭示,很接近于與本片導演羅納德尼姆同時代的英國喜劇,特別是伊林喜劇的藝術風格。《白衣人》中,主人公所發(fā)明的永不磨損終身免洗的神奇布料把始終處于敵對狀態(tài)的勞資雙方逼成了盟友?!度瞬粸榧禾煺D地滅》,公司老板竟樂見工人罷工的狀況發(fā)生,只因可借此將在建項目高價轉包,從中回扣謀利……
然而,本片并沒有因此而躲過口碑與票房上的雙線潰敗。個人揣測,除成本拮據(jù)特效簡陋,以及對于核競賽的嘲諷過于辛辣不為人喜之外,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可能在于:生不逢時?!兜厍蚝平佟飞嫌秤?979年。當年年底,蘇聯(lián)便悍然入侵阿富汗!等于說影片所宣導的放棄對抗加強合作的反冷戰(zhàn)主張瞬間遭遇打臉。
個人口味不喜歡這種科幻片
核彈炸行星
BSC?104fl,特效方面比較平庸
當時的模型技術頗具震撼力,攝影和表演欠佳,趕快翻拍此片吧
看過留痕
imdb 5.0
居然有伍德,驚喜
bug太多了,,實在看不下去,,還好是老電影,,要是今天拍的,,百分百是為了洗錢拍的。。
107.25
像塊木頭一樣的大隕星撞擊地球,看在眾多明星的份上多給一星
有點政治意味?1979年啊~
http://www.guancha.cn/industry-science/2017_08_04_421386.shtml
邵氏版《彗星撞地球》,1978年邵氏公司花1600萬美元投拍,提名1979年奧斯卡最佳音效獎,有明顯的邵氏特效風格。
有點無聊
就還挺想當然的,不論是炸行星過程還是美蘇兩國關系的處理??磦€帥帥的Sean Connery還是可以的,那個女翻譯竟然是Natalie Wood我第一眼都沒有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