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无码不卡,在线精品网站色欲,国产欧美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偷亚洲成在线观看

異域之末路英雄

劇情片臺灣1993

主演:梁朝偉  庹宗華  吳孟達  關(guān)之琳  葉全真  林志穎  呂良偉  柯俊雄  朱家麟  

導(dǎo)演:朱延平

播放地址

 劇照

異域之末路英雄 劇照 NO.1異域之末路英雄 劇照 NO.2異域之末路英雄 劇照 NO.3異域之末路英雄 劇照 NO.4異域之末路英雄 劇照 NO.5異域之末路英雄 劇照 NO.6異域之末路英雄 劇照 NO.13異域之末路英雄 劇照 NO.14異域之末路英雄 劇照 NO.15異域之末路英雄 劇照 NO.16異域之末路英雄 劇照 NO.17異域之末路英雄 劇照 NO.18異域之末路英雄 劇照 NO.19異域之末路英雄 劇照 NO.20
更新時間:2024-04-11 16:48

詳細劇情

神秘又開放的金三角地區(qū)位于印度支那三國交界,是一片三不管的地帶。1954年,臺灣當局響應(yīng)聯(lián)合國決議,下令撤出流落在金三角地區(qū)的國軍,但是,還是有至少十一萬國軍及其家屬留在了這里?! 妳⒅\范龍(梁朝偉 飾)從俘虜營中逃出,歷盡艱難回到國軍營地。士兵阿?。种痉f 飾)亦回歸部隊,老兵老謝(吳孟達 飾)給予了喪失戰(zhàn)友的阿丁兄弟般的關(guān)懷。國軍賀司令(柯俊雄 飾)與緬方談判,試圖放下武器歸順,范龍施計保存了部分軍火,緬方卻對國軍趕盡殺絕,全賴范龍,國軍得以突圍而出。然而隊伍很快出現(xiàn)了分化,范龍等人投奔土匪,賀司令則帶領(lǐng)余部歸順泰國政府,流落在金三角的國軍將士,為生存展開了卓絕的斗爭……

 長篇影評

 1 ) 評評歌曲

異域I》有一首主題曲——《家太遠了》,三首歌都是羅大佑的作品,在《異域I》中是王杰主唱,而《異域II》里羅大佑則親自出馬了。聽過王杰唱的,總有一種說不出的怪異的感覺——也許王杰真的只適合去唱他的情歌,90年他唱的時候明顯就是一個未經(jīng)世事的小生在撕心裂肺的空喊,2003年的時候王杰再唱,悲情是有了,那種經(jīng)歷戰(zhàn)爭的蒼涼感卻仍然沒有表現(xiàn)出來,反倒是羅大佑深沉而略帶嘶啞的聲帶更好的詮釋了這種意境。第一次看《異域II》的時候,片尾閃回鏡頭,《大地的孩子》配合著《亞細亞的孤兒》,兩者融合于一體,凝聚為非常有震撼力的一段,至今記憶深刻。

 2 ) 中華民族的孤兒

還沒看這部電影之前《亞細亞的孤兒》已經(jīng)給了我很大的震撼,不知道看了之后會有什么樣的感受,懷著了解歷史的心情,開始看這部電影。
整個電影氣氛都很沉重,畢竟那是我們的同胞,雖然其中有吳孟達和林志穎的一些風(fēng)趣的表現(xiàn),但在我看來讓電影的悲情色彩更重了些。
開始的時候梁朝偉生吃雞的畫面顯得血腥,對一個有瘧疾的人不會浪費食物。
吳孟達對林志穎說我們這個地方死一個人只允許哭一分鐘,要不然你一輩子都哭不完的,看在你是新來的份上,這次就允許你哭兩分鐘,聽到這個真的是想笑又想哭,何等的生活境遇啊。
老謝想讓小丁做他兒子,小丁回老謝的話是你的謝字那么多筆,我的丁字才兩筆,我是吃飽了撐的啊,他們中有多少是少年時期就背井離鄉(xiāng),踏上從軍的征程,可能只會寫的字就只有他們的名字,他們從軍后所堅持的信仰在他們最危難的時候拋棄了他們。
他們被當成孤兒留在了金三角那個三不管的地方,一群有家的人被留在了異域,緬甸軍政府對他們束手無策,蔣中正先生對他們不聞不問,聯(lián)合國要求他們撤軍,他們進退兩難。他們的生活受到各方打壓,本身是一群有信仰的軍人,卻被逼走上種植鴉片販毒的路,戰(zhàn)爭帶給我們的只有無盡的傷痛。
亞細亞的孤兒在風(fēng)中哭泣
黃色的臉孔有紅色的污泥
黑色的眼珠有白色的恐懼
死了的人倒是一了百了,最可憐的是那些不知道為什么活著而又時刻面臨死亡威脅的活人。

 3 ) 與第一部作一下比較

    很多人都覺得本片不如前作,包括我在內(nèi)竟然也有幾分這種感覺,可是本片的制作水準照理來說,無論從哪一方面看,都要比前作來得出色,但究竟為何會讓人覺得不如前作呢?我個人總覺得本片似乎少了些什么,但卻說不出來……

    先來比較一下這兩部作品:

    比較一:客觀性

第一部:7分?;究陀^,但多少有些丑化解放軍的成分,而且部分情節(jié)還是有迎合討好當局的嫌疑;
第二部:10分。非??陀^,對緬甸軍的民族情感作了表現(xiàn),突出戰(zhàn)爭的悲劇性,對泰國軍則是述而不評。


    比較二:反思力度

第一部:9分。盡管劇組有所保留,但畢竟影片描繪出對戰(zhàn)爭的殘酷,對戰(zhàn)爭中生命的價值作了思考,可算是中國最早的戰(zhàn)爭反思片了;
第二部:9分。同樣具有較強烈的反思色彩,而且這回將生命的意義提升到了比政治更高的高度,在這點上本片可以說超過了前作。


    比較三:畫面質(zhì)量

第一部:6分。比較粗糙,畫面質(zhì)量差不多相當于70年代初南斯拉夫的老電影;
第二部:9分。很精致(就當時而言),不亞于同一時期一些西歐電影的畫質(zhì)。另外,本作的場面很大,明顯超過了前作,尤其片尾的軍事場面很宏觀。


    比較四:音樂、音效

第一部:9分。樂曲和聲效都很不錯;
第二部:7分。樂曲和前作差不多(大多為沿襲前作的曲子),但不知是否我下載的版本質(zhì)量有問題的緣故,部分音樂有走調(diào)現(xiàn)象……


    比較五:演技、演繹

第一部:7分。部分表演很做作,而且部分劇情的鏡頭感不太好;
第二部:8分。表演水平總體比前作出色,但有些地方太過于武打動作化,有的角色的死亡鏡頭帶有武俠片的色彩、顯得失真,不適合于嚴肅的軍事片。


    總體上而言,第二部比起第一部的制作水準只會有之而過、無之不及,但不知為什么,依然讓人很難得出“第二部比第一部”好的結(jié)論,這到底是為什么呢?筆者也無法用三言兩語作表達,只能粗略地以自己的觀點來分析一下。
    造成人們認為續(xù)作不如前作的結(jié)論也許是因為這些原因:

    其一:第一部純粹是對戰(zhàn)爭進行反思,而第二部雖然也具有反思性,但多少還有些商業(yè)色彩;

    其二:第一部的劇情雖然未必比第二部出色,但劇情毫不拖沓,從始至終一氣呵成,而第二部則多了不少鋪墊,使劇情看起來有些進展緩慢,而且戲劇化色彩過濃,使之很難令人輕易信服;

    其三:第二部的故事情節(jié)僅僅是“不亞于”第一部,而沒有徹底地超越第一部,在“先入為主”的概念影響下,人們很容易將“沒有進步”理解為“退步”。
    ……

    當然以上這些,只是我的個人看法而已,難免說就一定正確。但不管如何,本片還是很值得一看的,雖然本片很大程度上是第一部的跟風(fēng)之作,但劇情完全是續(xù)著第一部,而且兩個故事都是改編自真人真事,只有將這兩部作品一齊看完了,才能呈現(xiàn)出一個完整的真實故事。


附:我對第一部的評論
http://www.douban.com/review/1472148/

 4 ) 修飾的殘軍史 依舊心痛的孤兒淚

整體感覺,厚重和滄桑感不如前作,用更多筆墨放在了吳孟達飾演的老謝和林志穎飾演的阿丁這對“父子兵”的溫情以及與關(guān)之琳飾演的緬甸奸細之間的人倫悲劇,在政客們的政治口號下,小人物的命運只能是墊腳石和炮灰。 參考《亡命金三角》《異域》等書籍記載,查找人物原型,賀司令對應(yīng)殘軍第三代首領(lǐng)段希文,鄧克保作為串聯(lián)兩部作品的靈魂人物塑造稍顯單薄,取代了現(xiàn)實中的雷雨田,范龍對應(yīng)楊維綱/韓鑫,羅輝對應(yīng)羅星漢。與前作一樣,對殘軍運毒販毒的事實一筆掩蓋,也是時代和創(chuàng)作環(huán)境的局限。結(jié)尾太倉促,羅輝集團的匆匆覆滅一筆帶過中顯得與殘軍悲壯命運的契合度有些脫鉤,作品的完成度打了折扣。令人掩泣的是結(jié)尾,殘軍在付出慘痛傷亡后,終于為婦孺子孫贏得了生存立足的機會,在看到放下武器宣誓加入泰國籍的鏡頭,作為中國人是無比愴然悲痛的:殘軍終究是我們的同胞,卻因為生存苦苦掙扎,不能歸國,又被臺灣當局遺忘,更不容于泰緬,在金三角這片原始的土壤上種出了惡之花。而最終與泰國政府達成協(xié)議以剿滅反政府武裝為代價,付出了數(shù)百上千的生命,終于得以落籍在美斯樂,卻永遠失去了中國人的身份。生活在今日富強的中國,唯有祈愿我們的同胞再也不要變成亞細亞的孤兒。 片中雖然有刻意美化殘軍和羅星漢集團的修飾改編,但羅輝的那段話無疑是令人震撼的,把原罪的控訴指向了標榜文明民主自由的西方集團:鴉片,是十九世紀最文明的英國紳士帶來中國的……中國本沒有鴉片,是在西方的脅迫利誘下才有的,我現(xiàn)在是物歸原主。有取寵之嫌,但回顧百年國恥,誰能否認蒸汽機時代列強在古老土壤遺下的流毒?

 5 ) 這部電影最讓我難受的一刻

最讓我難過的 不是國人背井離鄉(xiāng) 生存艱難 也不是國人互相征伐 外國人漁翁得利 也不是不斷的有人死去 而是在最后一段 他們集體宣誓 加入泰國國籍的那一刻
很心酸 但是沒辦法 這是他們自己犯的錯誤 同胞間的爭斗給了外國人可趁之機 堂堂中華 竟然無力把自己的兒女保護好 我們國家的歷史總是發(fā)生這樣的事
流落異鄉(xiāng)的華人 他們留著和我們相同的血 相同的文化情結(jié) 可是一代一代人了 這樣的共同點還能存在多久?

 6 ) 異域兩部,讓我的理解更客觀

有那么一段時間,對國民黨殘軍93師的故事很著迷。我大概是在2008年第一次聽說他們的故事,然后就開始找各種相關(guān)的書籍和紀錄片,唯一沒有看過的竟然是《異域》。在郭本城的書里才第一次知道原來最早的紀實文學(xué)竟然是柏楊老先生寫的《異域》。沒錯,我把兩部影片以及書都找來看了。其實這部《末路英雄》已經(jīng)和柏楊先生寫的《異域》沒有多大的關(guān)系了,但是吳念真老先生的劇本功力也了得,暌違三年,不管是制作還是拍攝,各方面都要比第一部強,從客觀性來說,這部也略勝一籌。

鄧克保這個人當然一定是有原型的,但是最后是什么歸宿,未必就如吳念真老先生所寫的那么好。8年后,我不像當初,聽到雷雨田將軍宣布:“我們不再是中國人,我們是泰國人了……”就會落淚。那個時候,我當然也比現(xiàn)在年輕,對于這種無名無姓、無根無緣,不管受了多少委屈都要抓住已經(jīng)拋棄自己的母親的衣角的孩子,充滿了敬意、理解、心酸和莫可名狀的情感。如今,我接觸相關(guān)的影片和書籍時,看法有改觀,或者說,更客觀了。這大概就是為什么,有些東西一定要一定的年齡才能讀懂的原因。

大概《異域》系列之于我認知的變化就是,我不再將李彌、李國輝等人奉上神壇了。同情這種情感,有時候真能混淆視聽。在《異域》中,李國輝小李將軍交出了兵權(quán),回到臺灣養(yǎng)老。李彌將軍趴在那面國旗上痛哭失聲。曾經(jīng),我對那句李彌的狂言“做緬甸王”心笙搖蕩,覺得這些人都是為了某種情懷而放棄權(quán)勢,或許是因為,他們被拋棄的命運,他們的無助與痛苦總給人一種悲壯的感覺,而這種悲壯的情感總會被自己柔軟的心替換成偉大這種情愫。

如今看來,不過是立場不同罷了,在這場戰(zhàn)爭中,其實是沒有對錯的。無論柏楊在書里,用的是什么視角,其實也只是個人的視角,是那個時代特有的正邪二元對立的視角。鄧賢寫《流浪金三角》視角又則不同。這并非是否定李彌、李國輝等人,更不是全面否定他們“悲壯”的歷史。

有人評論李彌將軍喝的紅酒是孤軍的血液釀成的,在歷史上,李彌將軍是否真的那樣坦蕩的在緬甸享受著生活,被鮮花和上層社會的人簇擁著,今天我們已經(jīng)不知道了,但是毫無疑問的是,他并沒有像李國輝小李將軍一樣,赤膊上陣,在戰(zhàn)場上摸爬滾打。從某種意義上講,孤軍是他的政治砝碼,但是氣數(shù)盡了(柏楊語),他一人又奈何?“做緬甸王”不過是在孤軍打出一片天地之下的豪言壯語,然而,這“一片天地”,正如電影中的“慘勝”,是靠不住的,并非真正的有力的勝利。李彌將軍并沒有敦實的依靠,他背靠的是血肉之軀,這些血肉之軀,是抵不過饑餓、炮火和算計的。說白了,隔過歷史的煙塵來看,他并沒有做緬甸王的資本,當然回到臺灣,孤軍的血肉也未給他換來更多的政治資本。正如崇禎并非一個昏君,卻敗在“氣數(shù)盡了”。對于李彌而言,也是如此。我很感激朱延平在一種立場之下,卻也并不沖昏頭腦,他拍攝的李彌,也更客觀,他撲倒痛哭,其實,哭的是自己,這才是真正的人性。

不是那么完美,連美好有時候也稱不上。

對于小李將軍,我始終充滿了敬意,但是,正如電影所反映,他也有愚忠。也許在我們這個年代,是永遠也理解不了他們那代軍人的情懷的。他們可以死,卻絕不投敵、叛國。在這里,“國”的意義又模糊了。我們認為的“國”,明明和他們的“國”,是同一個“國”。然而,他們誓死捍衛(wèi)的“國”,又不是那個呼喚他們“喝碗熱乎乎的雞湯”的“國”,究其原因,不過是斯琴高娃拼死到陣地去找自己丈夫手中拿著的那面旗子不一樣而已。就這一面不一樣的旗子,卻讓這么多人客死異鄉(xiāng),受盡磨難。

為什么?

到底值得嗎?

這些問題永遠無解。直到九十年代,這些老兵中的一些人才向祖國提出申請:回國養(yǎng)老。也許在他們心中,“國”是永遠地失去了。雖然是中國人,但是卻又不是這樣的中國人。這是多么吊詭的理論,你甚至?xí)苫螅罕臼峭嗉搴翁??而為什么有人竟然會為這樣沒有意義的事情出生入死?

那是因為我們沒有經(jīng)歷過那樣的年代,那是因為,我們也無法真正懂得什么是立場不同。所以,哪有什么真正的對與錯。祖國拒絕了他們,在我剛開始接觸這段歷史時,曾經(jīng)為他們痛心疾首,現(xiàn)在,經(jīng)過時光的洗禮,我反倒能夠理解了。就算拒絕,也不過是因為立場不同,同樣,沒有對錯?;蛟S,說祖國母親拋棄了他們,真正的拋棄也談不上,還是那句話,立場不同。我們今天的人,沒辦法理解這個“立場”,讓那么多人生那么多人死那么多人流離失所,但是將二者的立場翻轉(zhuǎn),難道另一個立場的人就不會悲壯嗎?我想結(jié)果是一樣的,因為,這就是中國人,古往今來,多少有氣有節(jié)的人殊途同歸,而在過幾百年,你回望這段歷史,只留下了迷惑不解:不都是中國人嗎?至于嗎?

相信這樣的疑惑,只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濃郁。所以,只有時間,才能讓我們看清一些事情,理解一些人。但是,時代不同,有些東西注定是隔靴搔癢,你永遠不能用進入的心態(tài)去明了。

《太平輪》中有一個細節(jié),對立雙方的戰(zhàn)士在雪地巡邏的時候,前一秒還端著槍劍拔弩張,后一秒大家已經(jīng)生起火堆烤兔子,吃完兔子雙方揮手告別,其中一個小戰(zhàn)士讓另一個戰(zhàn)士給家鄉(xiāng)帶好,原來他們是一個村的。這樣的人們之間,哪有什么深仇大恨。而柏楊的《異域》,字里行間都是GD多么的狡詐、殘忍、缺乏人性,那么被GMD折磨了十多年,在獄中受盡煎熬的時候,他又該怎么想自己忠誠的那個黨呢?后來他終于敢說出自己的看法,是的,只有心感受到的才是真實的。電影中的范龍早早就有此覺悟:那個你們奉為神仙的人沒準也在過這種日子。其實,作為一個人來說,他的選擇又有何是非可言。

他對鄧克保說:克保,以后在戰(zhàn)場上遇見,你可得躲遠點。我是無牽無掛,你可是有孩子的。輕描淡寫的一句話,竟然就是家國觀的注解。無家就無牽無掛,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正是因為有家才會在乎,正是因為在乎小家才會為大家奮戰(zhàn)。鄧克保有政芬有安國有安岱,可是當安國、政芬都殞命異鄉(xiāng),安岱因為這無休止的奔逃變成傻子之后,正如他所說:已經(jīng)一無所有,所以,也只有這個時候,他才甘心走出叢林。吳念真是真得懂得“人”的人,而鄧克保不是一個人,他也許會戰(zhàn)死也會因為瘧疾而死,也許會和小紅一起去臺灣賣豆?jié){,但是他不愿意他成為泰國人,而這里面真正刻畫的人,都不會成為泰國人,可是殘軍后代,到底也還是得為前人的選擇愿賭服輸。只是三代以后,是中國人還是泰國人,也許在他們的心里也淡漠了吧。

美斯樂的和平來之不易。朱延平很真實的刻畫了那一群孤軍的形象,他們衣衫襤褸,缺胳膊少腿,這些人能打仗嗎?這些人真的能讓李彌成為緬甸王嗎?或許,他還不如小李將軍明白、通透,因為小李將軍是真正在戰(zhàn)場拼殺的,他更懂得孤軍奮戰(zhàn)的全部意義。

所以,當年我曾經(jīng)為小李將軍扼腕惋惜,現(xiàn)在卻覺得這不失為一個明智的選擇。時間總會說明一切。是非對錯,有時候并沒有真正的意義。只能一聲嘆息,這就是一個時代啊。

關(guān)于這部電影:
吳孟達和小志為《異域》增添了溫情的色彩,第一部很難一時之間看完,因為實在太沉重了。這部因為有了他們倆和美麗的關(guān)之琳,從觀影性來講,更強了。

我志真是出息,居然還演過這種片子。

剛一開始,范龍和阿丁生吃雞的場景,真真惡心到了。梁朝偉和林志穎都了得啊……還有庹宗華吃蛇肉(第一部),這電影讓你震撼的不止這些場景。茹毛飲血,人之初啊。

呂良偉說云南話好帥,說的好有深度,還是吳念真厲害。

朱延平后來墮落了。

關(guān)之琳的戲讓我深受震動。

小紅還是喜歡王靜瑩演的。

 7 ) 好多年前原來看過

不錯。小林一直覺得沒什么實力,連演個逃跑都娘娘腔,但幾十年來總是被媒體塑造成全能英雄,很奇怪。朱延平的水準真是參差不齊,可以有這種嚴肅的,也可以有刺陵這種垃圾。

很多年前大腦尚未發(fā)育完整之時看過一片,一個女人抱著骨灰盒說這是我老公。她還說你給我飯吃,我陪你睡覺。那個男人看到這女人洗澡念叨“全。都??础?。到。。了。?!?。還有老漢說龜兒子到死你也不肯叫我老爸。就記得這四個片段。有意思。原來這片就是異域2。

 8 ) 一支沒有祖國的軍隊

  第8軍在湖南戰(zhàn)敗之后,李彌退往臺灣,將手下的將士丟下不管,一個人跑了。其中,93師一路敗退南下,從廣西,逐漸退到了緬甸和泰國、老撾的交界處,才安頓下來。

  在敗退途中,曾經(jīng)有一個士兵因為實在是饑餓難忍,跑到旁邊的莊稼地里,偷摘了農(nóng)民的紅薯,被連長當場槍斃?!l說國民黨軍隊都是沒有軍紀的?正規(guī)軍一樣也是很嚴格的。整整半年的時間里,第8軍93師居無定所,顛沛流離。在50年的除夕之夜,終于逃出了共軍的追殺,進入了緬甸的領(lǐng)土。在逃跑中,93師和另外一個團、一個師的殘部,將不愿意投降共軍的7千名士兵和家屬帶到了異國的土地上。

  但是,緬甸政府不想接納他們,于是戰(zhàn)爭開始了。雖然國軍將士在內(nèi)戰(zhàn)中屢戰(zhàn)屢敗、屢敗屢戰(zhàn),但對付緬甸政府軍,還是綽綽有余的。三下五處二,將緬甸軍打的落花流水。終于在金三角站穩(wěn)了腳跟。緬甸政府于是向聯(lián)合國投訴,這是后話了。李彌一看自己的殘兵居然在金三角站住了腳跟,并且打贏了緬甸政府軍,馬上跑出來說——我的軍隊在中國邊界取得了勝利,這里是反攻大陸的基礎(chǔ),然后四處找外援??墒?,93師的弟兄們早已經(jīng)不想再打了,長年的征戰(zhàn),使得國軍官兵只想早點回到臺灣,但是李彌堅決不答應(yīng)。李彌想在蔣介石那里要資本,留駐云南的第8軍殘部正好證明自己的作用。休整了一年之后,李彌要求93師**團團長反攻大陸。開始,國軍攻勢迅猛,連奪4個縣城。但后來在3個解放軍師的包圍下,終于落敗,再次退回緬甸。此時的緬甸軍已經(jīng)和印度達成了協(xié)議,決定由印度出兵協(xié)助緬甸軍趕走國民黨殘兵。這是一場惡戰(zhàn),國軍取得了最后的勝利,但也是慘勝。國民黨殘兵以不足萬余之力,硬是打敗了印緬聯(lián)軍。徹底在中緬邊界站住了,后來聯(lián)合國決議,國民黨余部撤往臺灣,李彌要求將老弱病殘撤走,主力留下。但也再沒有力量可以反攻大陸了,他們想回大陸,但政府不答應(yīng)。就這樣,在金三角有了一只沒有祖國的軍隊……后來,為了生存,開始種植鴉片。這么多年來,他們從來都沒有忘記自己是中國人!

  滇緬邊區(qū)的第一次反攻大陸雖然以失敗告終,但是其影響力是很大的!李彌在臺北更是興奮不已,說——以自己殘兵不足3000余眾,在一周內(nèi)連克4縣,說明了“云南反共復(fù)國軍”的戰(zhàn)力是強大的,云云。話也有道理,國軍打了共軍一個措手不及,后來緊急調(diào)派3個師數(shù)萬人,才擺平。此后在昆明成立軍區(qū)和建設(shè)軍校,也和當初的繳匪有很大關(guān)系。

  50年代末,共軍和緬甸政府達成協(xié)議,暗地出兵滇緬邊區(qū),剿滅蔣匪,但是,此次出兵不是很順利。1、國軍已經(jīng)在滇緬邊區(qū)經(jīng)營多年,又熟悉地形地況;2、共軍出國作戰(zhàn),氣候地理不明,補給不足因此,此次進剿成了追擊作戰(zhàn),共軍一撤,人家又回來了后來,李彌將老弱病殘的約3300名將士撤回臺灣,但還是留下了約2500名將士作為反攻大陸的主力基礎(chǔ)。基本是以兩個團的編制,師部人員撤離了。
 
  60年代以后GCD已經(jīng)徹底在中國大陸站穩(wěn)了腳跟,但隨著1965年國民黨又一次的返攻大陸的狂潮的臨近,李彌再次要求滇緬邊區(qū)的國軍將士積極準備二次反攻大陸,但是留守滇緬邊區(qū)的國軍將士很清楚自己的實力,能老老實實呆著就不錯了,誰非要出去找死?于是,將士抗命,此事終于不了了之。

  60年代,中國開始向周邊地區(qū)進行共產(chǎn)主義輸出,緬甸、老撾、越南、柬埔寨、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等,都先后爆發(fā)了共產(chǎn)主義革命運動。緬共和政府軍開始了連綿不斷的戰(zhàn)爭插說一段——現(xiàn)在緬甸的名人——昂山素姬的父親就是堅決反共的。這時候,93師的國軍將士為了獲得緬甸政府的居留承認,又不得不再次和緬共進行戰(zhàn)爭。后來,緬共無法取得勝利,國軍將士也傷亡慘重,最可怕的是,根本沒有補給(自從李彌按照聯(lián)合國撤兵之后,93師經(jīng)泰國的補給線也被凍結(jié)了。)所以,剩下的兵員越來越少了,在滇、泰、緬邊區(qū),形成了大大小小幾十個武裝,緬甸政府是徹底的沒有辦法了,就想通過收編國軍老兵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戰(zhàn)力,但是93師的將士不愿放棄自己的祖國,不想加入緬甸籍。

  后來,連年的戰(zhàn)亂,沒有補給,國軍和緬共還有支緬分隊的共軍將士開始集體在金三角地區(qū)種植鴉片,形成了現(xiàn)在世界最大的毒品生產(chǎn)加工基地!種植鴉片籌集軍費的做法,在中國很流行。進入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之后,中美蜜月時期,留守滇緬邊區(qū)的93師的老兵大多已經(jīng)成為花甲之年了。他們向祖國提出,希望回到自己的祖國,畢竟50年前的那場戰(zhàn)爭,已經(jīng)成為過去了……但是,不知道處于什么原因,大陸政府拒絕了他們的要求,他們只有再次轉(zhuǎn)而請求留居緬甸,但緬甸以上次你們拒絕為由拒絕了他們的申請。

  終于,留守滇緬邊區(qū)近40年的93師官兵,成了一只沒有祖國的軍隊……

  他們畢竟都是炎黃子孫,他們每年還在過著春節(jié)、端午、中秋,唱著中國的民歌,講著中國的語言……

  在異國他鄉(xiāng),為了生存不得不和緬甸政府軍開戰(zhàn)、和印緬聯(lián)軍開戰(zhàn)、為了某人的私利反攻大陸、他們和黑幫開戰(zhàn)、他們和緬共開戰(zhàn)……

  40年了,他們?yōu)榱松妫M行著不懈的戰(zhàn)爭,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堅韌和堅忍……

 短評

一群走投無路的士兵,身處尷尬的三國交界,最可悲的不是生存上面臨的困境,而是身份上的遺失,就像結(jié)尾羅大佑唱的歌曲,他們就像是一群孤兒,永遠流離失所,找不到屬于自己的家。

6分鐘前
  • 超cute俠
  • 還行

dddtp7o5梁朝偉太會搶戲了,庹宗華還是那么樸實,完全沒有被第一部的巨大成功沖昏頭腦,真難得。第二部跟原著的柏楊已經(jīng)沒關(guān)系了,完全是吳念真和葉云樵的原創(chuàng)劇本,將視線對準不肯返回臺灣的泰國異域孤軍在東南亞的販毒和生存問題,發(fā)人深省。吳孟達和關(guān)之琳那段寫得最為出彩,當然主要是吳孟達演得好

9分鐘前
  • 游牧人·芳汀
  • 還行

吳孟達這條線可以一看...其余的...不堪入目。

12分鐘前
  • 有心打擾
  • 較差

這一群陷在異域的人,繳槍或者上戰(zhàn)場都沒有差別,一樣地被排斥,一樣吃不飽飯,范龍之所以不愿加入泰籍反而做了土匪,他明白投降無用,有家回不去,像被戰(zhàn)爭詛咒,老謝本以為撿了個家,家里卻藏了個報夫仇的間諜,感情于是可悲,導(dǎo)致精神崩潰。

17分鐘前
  • 醉夢·聊生
  • 還行

一群被國家拋棄的戰(zhàn)士,在夾縫中生存,淪為各方的炮灰?;蛘咚廊ィ蛘咂D難屈辱地活下去。

20分鐘前
  • 野云孤飛
  • 力薦

羅大佑的歌,過了這么多年還是這么好聽。關(guān)大美人不細看都認不出來了,吳孟達居然還有和關(guān)大美人的親熱戲。投資貌似不小,又是坦克又是飛機的,只是導(dǎo)演水平略遜一籌,本可以拍得更好,流于表面了。

23分鐘前
  • 張翔森
  • 還行

總得來說我覺得朱延平是爛片王,但是編劇是吳念真,還有梁朝偉。庹宗華也帥氣逼人的說,再加上居然還有關(guān)之琳驚鴻一瞥啊啊啊~舊港片隨便看都想點贊~東南亞的氣氛總叫人想起喋血街頭,可是這部片鋪陳過多,人總是隨隨便便死掉鳥~~哎最后重點是梁朝偉好帥!?。?!

27分鐘前
  • 琉璃不想動腦筋
  • 還行

童年記憶里的大制作,是朱延平+吳念真+王童+羅大佑的臺灣片,不是港片。目前看到的唯一關(guān)于這支孤兒部隊的電影了(看來還有條目不可見的前傳),最震撼的依然是吳孟達林志穎關(guān)之琳線,還有呂良偉分隊開拓金山角種那啥,梁朝偉本質(zhì)就是收不攏的真浪子吧

30分鐘前
  • 九命貓@victor-eyes
  • 推薦

第一部太震撼以至于續(xù)篇力量弱去。羅大佑代替王杰親自唱主題曲的意義更大一點。

32分鐘前
  • 斯慕奇
  • 還行

劇本是吳念真的,這部電影支線過多,導(dǎo)致主體渙散,加上太像塑造一些謳歌的內(nèi)容,鏡頭上也完全不如第一部那么流暢。不過演員表演都非常上佳,連千年男花瓶林志穎都有演技表現(xiàn)。

37分鐘前
  • 基本是我
  • 還行

看了第一部。在必輸之局上被當作政治籌碼,可悲。而你怎知,眼下這局就不會輸呢。劇情中,有一段小兵私自賣軍火換鴉片,只是為了給缺醫(yī)少藥的傷員同伴當止痛劑,才想起來,當初找到這個片子,就是因為Wiki上看到緬北孤軍在當?shù)卮笠?guī)模種植販賣鴉片經(jīng)營生意的事。如果這是史實,卻被捏他成這樣,那就太可笑了,避重就輕的反思。作為一支外來武裝力量,到底對當?shù)孛癖妿砹硕啻笥绊?,完全沒有描寫。

39分鐘前
  • Mathematicα
  • 還行

四顧無依中掙扎的人性,相當徹底的悲劇。題材和敘事方式還是契合的,雖然結(jié)構(gòu)上粗糙的地方也很多。梁朝偉真的太帥了。

41分鐘前
  • 小時不識月
  • 力薦

這一部少了很多政治元素,沒有再過多地描寫黨派戰(zhàn)爭,因而有更多的時間去關(guān)注人物,而這無疑讓影片更加有血有肉,一眾人物的生離死別也更能讓觀眾體會到戰(zhàn)爭的悲涼,就完成度而言,它并不比它的前作要差,甚至在很多地方超過了前作,比較遺憾的是,影片要展述的人物有些多,很多人物線處理得也太潦草了

46分鐘前
  • 回憶與否之
  • 還行

tony就是多年前定位矛盾的漢奸?

48分鐘前
  • 阿滋貓~~~喵~~~
  • 力薦

吳念真的劇本寫人物在時間里會變成什么樣是寫的真好,雖然成績不如前作,但是我覺得整體質(zhì)量超越前作,梁朝偉和劉德華是一樣的用處,香港巨星參與臺灣大制作,演得都是浪蕩不羈的異類形象,對比下來,就可以看出梁朝偉的表演多么的本質(zhì),他就是那樣的人,而不是形象突破好有光環(huán),關(guān)之琳也用得很好,她和吳孟達的線寫得十分老辣,完全沉住氣制造出了很強的沖擊力,這部電影她不美,但是需要她?;谇白鞯匿亯|,深度方面也是一直往上遞進的,不再是羅列問題的質(zhì)問,而是真切的做了身份的區(qū)別,最后打仗兩方的身份都十分微妙,又聯(lián)系前面縮寫的庹宗華吸大麻的情節(jié),梁朝偉輕描淡寫,“被你們當作神的人在那海島上,說不定也這樣的過日子",這對白寫得太好,有力量有細節(jié)。

51分鐘前
  • Morning
  • 推薦

去年年末就納入待看片單的兩部《異域》卻遲遲沒有觀影,在得知吳孟達病逝的消息,查看他參演的作品,注意到這部《異域之末路英雄》,間接促使我提上觀看日程。兩部電影的卡司陣容於如今的我看來都挺給力的,可惜《異域之末路英雄》的故事還是沒有《異域》那樣讓我觸動乃至開眼界般地了解一段陌生的歷史?!铩铩铩?/p>

52分鐘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薦

很多人說沒有第一部好,可是我覺得超越第一部,原來關(guān)之琳、達叔、梁朝偉他們還有這么好的演技

57分鐘前
  • 洋蔥圈
  • 力薦

藝術(shù)指導(dǎo)王童,編劇吳念真,保證了續(xù)集的品質(zhì),羅大佑親自上陣唱了《亞細亞的孤兒》,聽到哥飚淚。葉全真你又把我驚到了。。。立刻劃到女神清單。

1小時前
  • 阿德
  • 推薦

香港人對于戰(zhàn)爭的想象就是更大一點的黑幫火拼,戰(zhàn)爭拍得太糟了。《亞西亞的孤兒》是名曲借喻,只在片頭片尾出現(xiàn),《家,太遠了》才是羅大佑為《異域》創(chuàng)作的主題歌,出現(xiàn)頻次很高。簡單說一下「亞細亞的孤兒」的語義流變:最早是吳濁流寫的一部臺灣日據(jù)時期的小說;羅大佑1983年以此為名寫了一首歌,為了便于過審,加了一個副標題「紅色的夢魘,致中南半島難民」,指向越南戰(zhàn)爭后投奔怒海的難民;其實羅大佑真實指向是,與美國斷交后臺灣尷尬的國際地位;1990又被放置在《異域》片頭尾,歌詞的意象也和「棄民」心境很接近。當然,最貼近的還是那首凄苦的《家,太遠了》。有意思的是,「緬北孤軍」后來在臺請愿的時候,也唱的這首《亞細亞的孤兒》?!稑逢牭南奶臁贰缚的肥俊箻逢犞鞒礼v就是緬北孤軍后人,他的歌里也有這段歷史的影子。

1小時前
  • 山微漾
  • 還行

以為抓到一個題材隨便怎么亂編都可以是不是。

1小時前
  • 荔枝超人
  • 較差

返回首頁返回頂部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