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大偵探》:阿加莎式的原創(chuàng)推理劇集
到目前為止,今年我已經(jīng)看了不少國產(chǎn)偵探懸疑劇集了,有《深瞳》《神探柯藍》《現(xiàn)場鐵證》《神探狄仁杰前傳》《偵探成旭之千年迷局》,不過我最最期待的當然還是《神探狄仁杰》的第四部,可其遲遲沒有上映,索性就先看了梁冠華主演的另一部偵探劇《大偵探》。
這是一部年代推理劇集,講述的是民國初年上海滬江警察廳偵探吳世光的探案傳奇。本劇力圖把梁冠華飾演的吳世光打造成中國版的“波羅”,這一提法不禁讓人想起中國偵探小說之父程小青先生筆下的偵探霍桑就被譽為中國的“福爾摩斯”,無獨有偶,《大偵探》故事的背景也被設置成民國時代的上海。劇中,體型肥胖的梁冠華穿著西裝,理著平頭,留著魯迅式的隸書“一”字的小胡子,叼著大煙斗,別說還真有點大偵探的范呢。
本劇共40集,分為《隱身人》《滴血玫瑰》《憤怒的扣子》三個單元,也就是三個探案故事,這也是目前國內(nèi)懸疑推理劇集常用的結構,三個案子看似獨立,其實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第一單元《隱身人》也是整部劇以民國歷史上著名的“宋教仁被刺案”為開端,導演和編劇也用將近全局一半的篇幅演繹了這段歷史疑案,并藝術地揭示他們心中“宋案”的真相。
1913年3月20日晚10時45分,革命家宋教仁在上海火車站突遭刺客狙擊,腰部中彈。22日晨,不治身亡。身為大總統(tǒng)的袁世凱假惺惺地下令“懸賞破案”,本意是走走過場,搪塞輿論,沒想到“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案子很快告破,刺客武士英被巡捕房捕獲。雇傭武士英行兇的是上海大流氓應桂馨,應的上線是內(nèi)務部秘書洪述祖,洪的后臺是國務總理趙秉鈞,順藤摸瓜,此案元兇,昭然若揭,就是袁世凱這個獨夫民賊。事情敗露,袁世凱一面百般抵賴,一面丟車保帥,殺人滅口,武士英、應桂馨、趙秉鈞先后死于非命。惟有洪述祖潛往當時還處在德國殖民者占領之下的青島,暫時躲過一劫……
可以說,劇中關于宋案后洪述祖的行蹤基本符合真實歷史,但卻演繹了一個更加精彩的逃亡故事,編劇很巧妙地將他安插進了一個大家族衰敗的故事當中,讓人真假難辨。這個故事因為結合了歷史疑案而更加撲朔迷離,再加上編劇頗得阿婆推理的風范,在劇中設置了不少“紅鯡魚”(Red Herring)【注】來誤導觀眾,很好地隱藏了兇手和真相。
《隱身人》是本劇中我最喜歡的故事,僅通過這一單元,我們就可以看出本劇的導演和編劇是很用心地來創(chuàng)作這部劇集,在這里向他們?yōu)閲鴥?nèi)原創(chuàng)偵探劇集的發(fā)展做出的努力表示我個人的敬意!
不過很遺憾,劇中還是出現(xiàn)了一個歷史BUG,使這個故事不那么完美了。歷史上的洪述祖是1859年生人(一說1855年生,那就更早了),《隱身人》的故事發(fā)生在宋案六年后的1919年,那時他已經(jīng)60歲高齡啊,怕不是劇中那個年輕多情的小伙子吧?呵呵,不如說這是編劇和導演對歷史疑案的藝術化處理好了。
另外兩個單元《滴血玫瑰》和《憤怒的扣子》,篇幅相對要短了一些,但同樣精彩,尤其《憤怒的扣子》的解答部分,所有人都有動機,然而證據(jù)又將被懷疑的人一個個地排除,讓人看得驚心動魄。
《大偵探》的導演張家和在博客上說他喜愛看阿婆的偵探小說,自己也終于開始以阿加莎的方式講一個中國式的故事,通過這部作品,我覺得他做到了。
其實,本劇的成功不只在于這個原創(chuàng)的劇本好,也是和演員們精彩的表演分不開的,再加上劇中閃耀的人性的光輝,使得這部劇集成為一部優(yōu)秀的國產(chǎn)推理劇。
最后和大家一起分享《大偵探》的片尾曲《因為愛你》,它不時隨著劇中動人之處響起,而令人動容,我很喜歡。
我是黑夜里雪白的繭 在寂寞里周旋于纏綿
那里有沒有通往幸福的線索呢
傾盡所有的深情 就能看到你的天空為我而亮了
因為愛你 我不怕穿越千古萬劫
因為愛你 我不怕獨守日月流年
因為愛你 是我最初出發(fā)的誓言
因為愛你 是我最后到達的終點
愛就是全部的力量
我是寒風中火熱的蝶 在倔強地飛舞與盤旋
不管永遠到底有多遠愛得濃烈
燒盡所有的熱血 就能看到你的心房為我而開了
因為愛你 我不怕穿越千古萬劫
因為愛你 我不怕獨守日月流年
因為愛你 是我最初出發(fā)的誓言
因為愛你 是我最后到達的終點
愛就是全部的力量
【注】“紅鯡魚”(Red Herring)是推理小說創(chuàng)作上所應用的一種手法,它通常代表誤導讀者思路的誘餌,讓讀者在看到結局之前,誤以為某人或某事件為兇手或破案關鍵,也就是中文中通常所謂的“障眼法”。這種方法在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說中得到了極為普遍的應用,就像她筆下著名偵探赫爾克里?波洛常說的——“你們每個人都有嫌疑!”而往往最后的真兇卻不是明顯的嫌疑人中的一分子。
2 ) 此劇也有優(yōu)點
缺點就是劇情拖沓,有些情節(jié)沒必要用那么長時間的情節(jié)去表現(xiàn),有些還不知所謂。
優(yōu)點就是“修舊如舊”。雖然我也不知道民國時期的上海到底是什么樣子的,但是此劇的氛圍、服化道還是比較符合我對民國的想象。這點的優(yōu)秀主要靠2020年前后一塵不染“精致”的民國劇的襯托。
另外一個優(yōu)點是演員。演員的臉各有特色,基本符合人物設定。至少能記住每個演員之間是不同的,比起“精致民國劇”男演員共用一張臉、女演員共用一張臉強不少。有次看個“精致民國劇”我竟然只能靠男演員的身高來區(qū)分他們。演技上面除了“張大民”以外,其他人的都勉強,尤其大少奶奶和小姐,拉跨的比較明顯。大少奶奶的哭戲沒一次是真眼淚。小姐的戲最多的就是大半夜?jié)M園子喊“文啟”,她不撞鬼誰撞鬼。二少爺?shù)难輪T怎么看怎么眼熟,后來發(fā)現(xiàn)太像廢柴有限公司的半兩斤了。
服化道方面,崔探長的黑牙縫太出戲了,一旦關注到就很難不細看,但看到14集卻沒怎么看到崔探長抽煙。主角“張大民”的胡子很假,哈哈哈。大少奶奶的耳環(huán),換個場景就換一副,但是波板劉海從來不換。主要演員的衣服也不怎么換,崔探長的豬肝色槍駁領外套太逗了。
設定上模仿大偵探波羅三人組,少了秘書檸檬小姐。沒什么可說的。
情節(jié)上也不是很嚴謹。第一個故事模仿阿加莎的設定,大家族各懷鬼胎,各有目的,都有動機,加上不安分的下人,沾親帶故的家庭醫(yī)生。本來有個阿加莎故事的型,但是拍的太差了。這么個故事大偵探波羅有個上下集就完全夠用了。這個竟然拍了10幾集。從小姐大晚上去找姑爺當年寄來的照片就能推測出姑爺應該不是本人,被冒名頂替了。等等類似情節(jié)吧。
3 ) 還不如只拍二十集
第一個案子挺好看 第二個真的是提不起興趣 其實臺詞深度也挺好 第一個案子假女婿演技最后也挺好 結尾那幾句臺詞 你就是太美了也太傻了 但是愛情的美太聰明的人是看不到的 是呀 一個傻女人才能去那么相信一個人 一直覺得假女婿和小蝶也蠻好一對 相遇之恩 小蝶最后自殺 也是個癡情女子
4 ) 磨嘰
光是一個假女婿與妓女的案子就不知道講了多少集。真的是相當磨嘰,搞不懂那個妓女劉海半遮然后一縷頭發(fā)掉下來是為了顯示她的柔弱嗎?不過我只是想把她劉海掀開,太tm的提不起勁了這個人。犯人也是早早就猜出不過破案過程還是挺吸引人的,全程各個人的感情狀態(tài)就復雜又復雜,晴小姐的天真與癡情、小蝶入魔的愛等等真的是復雜啊。
5 ) 本來可以吸引人,劇情嚴重拖沓。
之前看過 (狄仁杰),窩了幾個通宵,很喜歡。剛看這個大偵探,感覺是同一個導演拍的,因為兩部戲風格如出一轍,非常舞臺化,演員一邊說話一邊走路,面向觀眾,主說人走在最前面,其他配角靠后,不能遮住說話人。
看狄仁杰之前我沒有看過火影忍者,看大偵探的時候剛看過數(shù)集火影忍者,已經(jīng)被火影的無數(shù)回放片段搞得身心疲憊。關鍵情節(jié)回放就算了,問題是一回放大半集就去了,解釋一個案子加上回放至少要3集,受不了。
人物的對話羅哩叭嗦,第一個故事的時候有一個女反面喊了一個男反面一聲“爹”,非常大聲,在這之前許冠華至少絮絮叨叨解釋十幾分鐘人物關系,那兩個人都知道自己是父女關系,就是如此,女的喊了爹,男的還要問一句:"你喊我什么?"不光是觀眾不耐煩了,連旁邊的男2號也不耐煩了,大聲說:"她喊你爹!" 能叫人不崩潰么?
我看完第三個故事,放棄了。實在不能忍受情節(jié)的拖沓和演員們太婆般的嘮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