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認識一下,我叫顧森西,太陽從西邊出來的那個西?!?/span>
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是晚上十點,八排六座,影院里只有我一個人。我在想:一個人在絕望至極的時候,要是有另一人能陪在他身邊該多好,哪怕只是說一句無從輕重的話,他都會覺得世界是光亮的。
可沒有,從來沒有,于是他變得冰冷、古怪、麻木,逐漸學會了與黑暗相處,在自己的世界外筑起最厚的墻。這大概是電影與現(xiàn)實間最大的溝壑,想到這里的時候,我感覺身邊的空氣都是濕漉漉的。
我是一個校園暴力的親歷者,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一個女孩向我表白,我拒絕了,于是校園里開始出現(xiàn)"我把男性的生殖器官暴露給她看”的傳言,幾天后我成了校園里最令人不齒的角色。
可我沒法說,我接受的教育讓我無法對老師甚至是父母說出這件事,哪怕說了,誰能相信那些僅僅八九歲的孩子會說出那種話。
電影里易遙受到的傷害對我來說就像往事的重演。我能明白被人從三樓潑冷水是什么感覺,身體像被上了發(fā)條一樣止不住地顫抖,耳朵宛若失聰只能聽到沙沙的雜音,可依舊能感受到身邊傳來的笑聲。就仿佛置身于一個千人舞臺中,而我便是臺上那個唯一的丑角。
我也曾一回到旅游車就緊緊抱住書包好像那是一件難得的珍寶,可再打開書包是發(fā)現(xiàn)錢夾里的錢已經(jīng)不見了。當我在車廂里怒目而視想要找出誰是始作俑者的時候,我看到的是一張張似笑非笑的臉,那一瞬間我感覺我就是這世上最大的笑話。
我在操場上被籃球砸過,我抗爭,我沖出去把那個笑的最歡的人胖揍了一頓,那真是我一生中做過最暢快的一件事。之后我和易遙一樣被全校批斗,被罵作公敵,雖然沒有顧森西為我絆倒教導(dǎo)主任的話筒桿。
所以我要說我喜歡這部電影,即使它臺詞矯揉做作,鏡頭懦弱不堪,但我還是喜歡它,因為這是我,以及我們的電影。我知道命運無法改變,但抗爭是一種姿態(tài)也是一種選擇。
所以我選擇寫下我的經(jīng)歷,給它五星,是希望有更多的人看見這部電影,知道這個世界上存在著校園暴力,當你們碰上下一個受害者的時候,能待在他身旁,搭著他的肩膀告訴他:“我陪你?!毕M腥四苷境鰜恚瑸樗範?。
最后,我想對這個世界上校園暴力的受害者們說一句話——我也是。
你會不會對這個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有一種先入為主的否定,在得到一樣?xùn)|西的時候已經(jīng)預(yù)設(shè)要失去它,在一段感情開始的時候已經(jīng)開始想象它會結(jié)束。那么好巧,我也是。
你會不會喜歡聽一些空白悲傷絕望的歌,并從他們的歌聲里找到平靜和快樂,會不會喜歡一個人坐在窗臺上,并在一陣風吹過的時候感到自由。那么好巧,我也是。
你會不會覺得黑暗溫柔,喜歡借著燭光在臥室里玩手影;喜歡在打著手電在樓梯里亂竄,看影子在墻上舞蹈;喜歡喝杯酒在午夜的街道上漫無目的地游蕩。那么好巧,我也是。
我只是覺得,沒有必要為這些、甚至更為負面的情緒與個性自卑,沒有必要為了合群去改變自己。因為它們也是我們的一部分,這個世界上一定存在與我們相似相契的靈魂,他們會去接受你,包容你。
我始終相信,人生本質(zhì)上是一場躲不開的劫數(shù),但每個人都有資格選擇怎么去渡過它。
那么,爾本妖孽,何須為人!
片的觀感一般,喜歡色調(diào)和景色。
我哭了,哭的很傷心。我經(jīng)歷校園霸凌,經(jīng)歷3年,我所有擁有好的東西都被搶走,甚至破壞。頭發(fā)上的泡泡糖,樓上砸下來的籃球,被踹的凳子,被打的背部,話語的諷刺,這些對于我早已遺忘,但這部影片讓我再次想起。我開始反思,過去對現(xiàn)在有什么樣的影響?
可能造成了如下的自己
1.感覺自己不配擁有好的東西,那些好的東西都應(yīng)該是別人的。
2.不愿意接收他人對自己的好,感覺自己不配。
3.對于所有玩笑會當真,會覺得有嘲諷。
4.別人說我不好,就努力的去討好。
些許原因都是小時候的原因影響,自己在改善,帶著面具。
我真的希望從小都像是顧森西那樣的人,帶著自己的自信走過青春。如今社會影響改變頗多,但有些年幼時的創(chuàng)傷給予的思維卻很難改變。
初中的時候,食物鏈頂端大多是高高的男生,他們家境良好,校服里面必定是耐克阿迪(當然,我前幾個月路過當時的初中,發(fā)現(xiàn)男生已經(jīng)在里面穿BOYLONDON了),劉海很長,校服大敞。成績中等,靠家教吊著半口氣。平時上課調(diào)戲漂亮年輕的英語老師,下課籃球一扔奔向操場,不管自己能不能投進幾個球,分析起球賽總是看起來頭頭是道。他們可能是最先開始懂得討女生歡心的人。用一條一條的糖,一顆一顆的費列羅,上課的小紙條跟下課的聊騷,假裝不情愿的請奶茶,真心話大冒險有意無意的暗示,QQ上面有一搭沒一搭的聊天,可以獲得很多初中被奉為小美女的女生的芳心,成為當時最早一批“談了”的人。
可是他們也是最容易霸凌別人的那一批人。因為他們的禮貌僅限于自己的同類,那些同樣“受歡迎”的男孩子女孩子,對于有心里缺陷或者生理缺陷的其他人,他們不憚于用最大的惡意嘲笑他們。因為在他們眼中,那部分跟他們一樣大的同學可能根本不能被稱為人。
當然,他們不會覺得自己在霸凌什么。因為大多數(shù)時候,他們都有“不動手”的分寸。他們覺得自己對你外貌上的攻擊,性格上的嘲諷這些都是陳述事實,只是在跟她們開玩笑,沒有人會把這件事情當真,你自己斤斤計較,都是你的問題。這種行為,你生氣也會繼續(xù),不理不睬也會繼續(xù),告訴老師更是會繼續(xù)。老師的法寶是,你如果沒有惹他他為什么會來惹你,而家長的法寶是,你不理他他就不會惹你了。沒有人考慮過第三種情況,就是,不管你做什么,這種情況還是會繼續(xù)。你存在一天,他們的惡意就如影隨形一天。
高中的男生大多都懂得收斂自己的鋒芒,不會再用難聽的綽號攻擊無辜的女生,不會再用無聊的惡作劇去作弄同學。但是他們的輕蔑是寫在骨子里的。一個剛夸完班花好看的男生,可能一轉(zhuǎn)頭就會跟鄰座的男生議論某個女生的呆傻某個男生的癡肥。這種優(yōu)越感無處不在。
歧視永遠存在,霸凌不會抹去,可惜的是上述的孩子長大后大多只會在酒席上回憶回憶往事,哈哈哈哈哈的笑,然后說,哎,我小時候真皮。
但愿我的生活能積極向上,讓我投鼠忌器,不愿意為了報復(fù)那些霸凌過我人丟掉自己的大好前程。
如果我一無所有了,可能真的會報復(fù)。
我曾經(jīng)嘗試用比程心還大愛的大愛感化他們,企圖換回他們的良知,讓他們懂得尊重我。
感謝生活提前教育我,那不可能,有些人壓根不懂體諒別人的痛苦,因為沒被教會。
讓他們也痛苦,或許是對他們最大的慈悲。
易遙跳下海的時候,我一滴眼淚都沒有,甚至還想罵她。
現(xiàn)實中你跳海,不見得有顧森西會下去撈你,倒是他們看了一場好戲。
霸凌你的人,他們可能照樣結(jié)婚生子,對著孩子吹噓爸媽當年多么牛枇,打得誰稀里嘩啦。
很殘酷,對不起。
我的愛和眼淚被耗盡了,只剩下對現(xiàn)實的承認。
這世界的弱肉強食當然不正義,但它是千百年的規(guī)則。
規(guī)則的非既得利者,就是要破壞這規(guī)則。
但是,愛沒有力量,恨才有。
霸凌我的人,我邀請你的靈魂顫抖。
《悲傷逆流成河》這本書我是看過的,11年前出版的,依稀記得當時看完哭得稀里嘩啦,是一本讓人無不感嘆的校園愛情悲劇。
現(xiàn)在翻拍電影,一開始以為是郭敬明自己導(dǎo)的,但沒想到是落落。
在我印象里,這本書之后郭敬明就沒有什么著作問世了,且這本是他作品里沒有被詬病有抄襲嫌疑的,所以對于這本書的電影版本有很大期待。
編劇的地方寫了他們兩個人的名字,但看完這部電影后的當下,影院里就有人說:原來是部教育片啊。沒錯,它其實聚焦的是校園欺凌和暴力問題,而不是我們狹義上認為的小情小愛。
呵呵噠,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之前拍的小時代三部曲畫風奢侈過度被批,所以這次基調(diào)一轉(zhuǎn),就變成了具有深厚內(nèi)涵和現(xiàn)實社會意義的主旋律影片,也是有點醉人。
故事發(fā)生在一所高中,背景是90年代的上海,當時大家還是住在燒菜在門外的石庫門弄堂里。
真的感嘆時光飛逝,現(xiàn)在這些被人們津津樂道可以代表具有上海特色的地方都已經(jīng)被拆遷了。易遙和齊銘是對門鄰居,從小一起長大。
別看都是住石庫門的,齊銘家里父母雙全,對其疼愛有加,但易遙只有一個母親,還是在家里給人做精油按摩的那種。
當時也是有階級的,但是差異乍一看看不出,你還可以遮掩一下。因為生活很艱辛,母親總是叫易遙賠錢貨,還不給她錢置購新校服。母親也有苦衷,鄔君梅把不屑和輕視的底層人民掙扎演繹的很到位。
本來大家穿一樣的衣服也無所謂,但就是她一個人沒有新衣服穿,把貧窮赤裸裸暴露在其他人面前,就引來了大家對她窮的定義。她很隱忍,一直不吭聲,一直很堅強,一直一副眼神深邃的爭氣臉。
齊銘用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暖男,因為從小在溫室中,所以不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人的生活是很艱難的。
這樣的男人和他在一起你也需要變成和他一樣的三好學生,遵紀守法,談一場門當戶對的戀愛,但就是猶如一杯溫吞水,說不上哪里不好,但總是困囿在舒適圈里,成為他人的榜樣,但終究懦弱了些。
他有點像家明,但是至始至終喜歡的是七月。
他無法與世俗抵抗,他也不屑抵抗,因為他的目標是要成為救世主,是要成為道德楷模讓大家欽佩的,所以他后來和同樣出生于優(yōu)秀家境的乖乖女顧森湘走在一起就很正常了,俊男靚女活脫脫從偶像劇里走出來的不食人間煙火。
他沒有那么偉大,他對易遙更多的是憐憫,隔著一扇窗,他可以給到一絲陽光,但終究因為負擔太沉重而將他的意志壓垮。他從來沒有那么堅定,他一直被保護得太好。
現(xiàn)實生活中也有這樣的男人存在,他很暖,待人溫和,但他沒有辦法為你沖鋒陷陣,為你抵擋流言蜚語甚至承擔任何的責任。因為他自己的人生也是需要背后強大的支撐,因為他從來沒有吃過苦,他也忌諱自己的平穩(wěn)生活被打亂,一旦有危機的不安定苗頭出現(xiàn),他會選擇逃避。
易遙太苦了,憋著難受的苦,母親工作見不得人的苦,生活拮據(jù)的苦,所以帶有痞子氣息的顧森西和她就更適合了。
因為顧森西不在乎世俗的眼光,也不在乎什么是學生手冊上記錄的道德準則,只知道如果喜歡一個人就要盡全力保護她。他就是她唯一的一米陽光,但卻給了她活下去的全部勇氣;他把她的世界從黑白變成了彩色,她讓他感受到了什么叫希望;他在她最無助的時候,在背后接住墜落的她。
這兩位編劇給易遙安排得了HPV也是煞費苦心的,也算是生理衛(wèi)生課的一種普及吧,結(jié)合當前社會HPV疫苗熱點。
女生得了HPV并不代表女生就不干凈,哪怕處女也會得,而根本原因還是在于男性傳染。所以大家要注意避孕和環(huán)境衛(wèi)生,這部片子從這個角度看又變成了生理衛(wèi)生電影。
齊銘總是會給易遙說教,告訴她應(yīng)該怎樣不應(yīng)該怎樣,但顧森西會逗她笑,不在乎她的病并愛全部的她。
但本文開篇就說了,這個是校園欺凌,不是情情愛愛的早戀!所以壞人必須要出現(xiàn),那些長得丑又愛作妖的搞事情女人們必須出場,就有了從外校轉(zhuǎn)來的唐小米。
她看易遙不爽,就因為她邀請齊銘去KTV的那個晚上易遙昏倒齊銘送她去醫(yī)院而不能赴約;也因為她在全班朗誦自己的優(yōu)秀詩歌的時候被去廁所回來的易遙打斷而心生報復(fù)。女人的氣量怎么可以如此之小,她不僅尾隨易遙拍攝她在三無婦科診所門口兢兢戰(zhàn)戰(zhàn)的無助模樣,還在全校范圍內(nèi)傳播她得了很臟的病。不僅偷了她治病的錢買零食,還想著法子的整她。
不僅如此,她在行使校園暴力的同時自己也是校園欺凌的受害者,她之所以轉(zhuǎn)校也是因為在原來學校受到欺負,與其說感同身受去幫助弱小者遠離欺負,她自己卻成為了歹毒的施暴者,把自己經(jīng)受過的不堪加倍還給其他無辜者。
陰差陽錯下,搞出了人命,兩位女主都離世了。
顧森西轉(zhuǎn)學了,齊銘搬家了,故事仿佛又回到了原點,但每個人心里的那一抹傷痕將會伴隨他們成長。
無論是誰,都值得被愛,都值得被平等對待,都值得被尊重。而除了無止境地忍耐嘲諷,你要做的是成為一個斗士。因為偏見,無處不在。
哪怕被所有人否定,哪怕被所有人歧視,你也要為自己穿上盔甲,去戰(zhàn)斗,活下去,讓磨難推動你更加勇敢。
人氣公眾號“上海公交”主編。
關(guān)注女性成長,職場達人,媒體人,自由撰稿人。
就像是把我的高中經(jīng)歷重新經(jīng)歷了一樣,在學校貼吧里說我被已婚男人包養(yǎng),天天出去開房,人家都結(jié)婚了去當小三,天天想被操是有性癮呢還是性饑渴,最后還加上了一句聽說平時在學校里還挺清純的然后找了好多人炒這個帖子滿學校的說。嗯就像是把我的高中經(jīng)歷重新經(jīng)歷了一樣,嗯校園暴力最可怕的是老師也選擇不相信你,一樣說難聽的話對你,所有的同學都孤立你,說難聽的話對你指手畫腳,大家不分青紅皂白的詆毀你,我呢我應(yīng)該怎么做。你們那個學校的人一個個惡心的嘴臉還記得是怎么對我的嗎,教導(dǎo)主任你還記得當時你不分青紅皂白的說我是失足少女嗎,班主任你還記得你是怎么和我家里人說的嗎,說我行為舉止不干凈年紀輕輕不學好。所有的污言穢語都對向我。整整一年每天晚上我都失眠耳鳴出現(xiàn)幻聽,當時學聲樂的時候,有的女生就告訴老師說我不要一鍋老鼠屎壞了一鍋粥。我告訴老師我沒有老師雖然表面答應(yīng)但是后來對我的態(tài)度完全變了樣所有的人都對你指指點點,所有人都孤立你甚至嘲諷你,一直到現(xiàn)在五年了,抑郁癥陪伴了我五年,那些難熬的日子沒有人知道。我每一次做的掙扎無數(shù)個夜里的聲嘶力竭忽然驚醒。堅持到現(xiàn)在真的很勇敢吧
還需要多說什么呢,就對我說辛苦了吧
對我說,做到這里已經(jīng)做得很好了,辛苦了
電影與郭敬明無關(guān)??偹阌腥伺耐秊橹異毫?,如果這部電影能讓未成年人保護法的年齡降低哪怕一歲,也是對下一代的重大貢獻。當大雄挨欺負時,只有揍胖虎才是正義?,F(xiàn)在法律能懲治小夫了,但胖虎仍然受到過度保護。該罰的罰到位才能保護未成年人。
顧森西就是柯震東那一掛,顧森湘就是郭碧婷那一掛,很容易看透郭敬明的審美。易遙和齊銘的性格看得我一肚子火,長堤發(fā)言那叫反抗?女主角受到校園暴力的時候齊銘屁都不放這叫對她好?但是終歸是我國第一部講校園霸凌的院線電影,算了。眾口鑠金,輿論殺人,施害者躲在“團體”后面,受害者則是一個個孤立個體,怎么反抗呢,但這事不該算了。
女主有點像李惠利,倆男主磕磣了點兒,長得還不如陳學冬呢。小說里易遙流產(chǎn)的情節(jié)給改成了得尖銳濕疣,還得反復(fù)強調(diào)自己是處女,老實說還不如流產(chǎn)吧……“我也想像別的女孩一樣,用的衛(wèi)生巾都是帶香味的”這樣的臺詞,全中國大概也只有郭敬明的電影里能看到了……
疼的愈合的都是少女,哭的柔韌的也是男孩,好的壞的始終是母親,永遠缺席的是父親。
毫無邏輯的狗血矯情青春片。唐小米有能耐找人修理女主,不先找人把欺負自己的人給修理一下?
第一部真正提到校園霸凌的國產(chǎn)電影,為勇氣打分!
演員太災(zāi)難了,尤其兩個男孩,完全不會演戲,臺詞能念到這么硬也是很可怕了。同時,臺詞寫的也特別尬,女主的很多臺詞明顯都是寫出來的,并不像正常人的對話,是非常不口語和不生活的。整部電影都太過于松散了,情節(jié)也注水特別嚴重。影片蹭了一個校園暴力的話題,卻又非常缺少實感,看起來仍是一群幼稚病患者的故事,與郭的其他作品差不多。
號稱“國內(nèi)首部校園霸凌電影”,本質(zhì)仍然是狗血青春片。唐小米欺負易遙,是因為嫉妒她和齊銘關(guān)系好。這不是校園霸凌,這只是普通的“我愛你,你愛她”的三角戀。后來同學們譴責易遙,是因為他們誤以為易遙是導(dǎo)致顧森湘死亡的真兇。這同樣不是校園霸凌,而是對(被誤認的)殺人兇手的道德審判。要么是吃醋,要么是道德審判,被強行扯到“校園霸凌”,再加入采訪視頻,并進行營銷炒作,將本片包裝成校園霸凌題材電影,太虛偽,太功利主義。顧森西明明可以為易遙作證,說親眼看到她收到別人發(fā)的短信;易遙也明明可以向警方和同學展示別人發(fā)給自己的短信。你明明可以證明自己的清白,卻要說一大堆廢話,最后還要跳河,這不是自己作嗎?和校園霸凌有什么關(guān)系?最后,易遙媽先(間接)害了女兒,后來又彌補,連扯平都算不上,有什么值得歌頌的?
“你生活在光亮里,你就覺得全世界都是光亮的。”易遙說給齊銘的這句話也是說給我的。爸媽沒打過我,我不能理解有的家長追著孩子打;沒和同學吵過架,我不能理解為什么女生會扯頭發(fā);沒有經(jīng)歷過至親的離世,我不敢想失去至親的痛苦。從來都沒有感同身受,前一秒在電影院哭得稀里嘩啦的我,后一秒逛了小吃街笑得像個小傻子??赐赀@部電影,我想,以后我要更善良更主動一些,或許我的一個微笑,一句關(guān)心真的能溫暖別人呢,我幻想這個世界上有那么一個人,想到我時會感到一絲快樂,哪怕我們只是擦肩而過過。如果一個微笑一份理解可以救活一個人,一句調(diào)侃一聲嬉笑也可以殺死一個人。
河壩上那一段嘶吼應(yīng)該是郭敬明想對所有霸凌他的人的反擊。
盡管它不少部分格外造作矯情病,業(yè)余影迷還是有勇氣給四星的。青春片已然不再吃香,但光線依然孜孜不倦地拍,大概也是執(zhí)迷青春里的某些元素吧。即使是我們變得目光嚴苛,睥睨萬物,在別人演繹的青春碎語里大概也會有那么幾瞬,閃過懷念和悵然。值得稱贊挖掘95后新演員上臺,面雖青澀貴在元氣充沛,表演略僵但是真下力氣。原來同齡的人,已經(jīng)到了登上舞臺“演戲”,創(chuàng)造些什么的時候了。相信他們有一些人如果認定世界惡心,以后就會板著面孔熬下去。加油!
2.5。從操作上來看,很多地方和《我不是藥神》很像。有刺激消費的商品屬性,也有不可忽視的社會價值。校園霸凌、原生家庭、階級這些議題,增加了如今華語青春片的厚重感。涉及校園霸凌的影片,往往都會以悲劇收場,所有人都是同謀。易遙媽媽帶易遙看病那場戲拍得不錯,戳中淚點,那可真是卑微的土里開出花來。缺點也很明顯,尤其前半段,詭異的攝影、古怪的配樂和自憐自怨的獨白,都離人物太遠了,不夠克制。這幾個新人都挺好,目測顧森西和易遙的扮演者會有前途。
女 主 有 張 杜 娟 的 臉
我覺得我混在一群哭的上氣接不上下氣的妹子中間真的好另類,看的時候還頻頻側(cè)目不知何故,最后交流的時候果然哭的最厲害的都是有過被欺凌經(jīng)歷的,這場電影大概成了她們的發(fā)泄地,女主幾次情緒爆發(fā)演技可圈可點,但是幾次對于群體性欺凌過程的描寫(女主生病被全校瘋傳、女主涉嫌殺人被寫大字報)拍成了mv快鏡則有點令人匪夷所思,本該是積累情緒的過程卻輕描淡寫意識化了,另外一些臺詞念出來實在是太尷尬,這電影的中二感倒是沒表現(xiàn)在人物性格上,全表現(xiàn)在書面文藝的大段念白上,這點來說編劇要背鍋,既然題材都大改了,原著的郭氏文藝腔沒必要帶到電影里來。不過最后再說一句,雖然沒經(jīng)歷過做不到完全的感同身受,但是仍希望校園欺凌現(xiàn)象能更多的被揭發(fā)、被遏制、被制止,希望每個被欺負的同學身邊,都有一個顧森西。
很高興影像作品不像小說那般黑暗透底,相比之下,和“非主流”同時期成為校園記憶的原著如此做作;很高興落落二號作品不似《剩者為王》那樣小家子氣,但難得又保留了導(dǎo)演文風中那種細膩感;以及最高興的是,這才是被冠了“矯情”的青春文學,最正確的改編方式。
全程高能高空俯拍慢鏡頭,柔光美顏全開。郭敬明永遠都是45°暖光側(cè)顏美拍的那個長發(fā)清瘦少年,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單純,而沒有營養(yǎng)。通常病態(tài)的原生家庭是標配,最好是單親,有個無論何事都會飽受欺凌的女同學。接活時收拾了所有女兒的東西愣是把女兒獨用的毛巾落下了,女主她媽用一種無視所有人智商的失誤鍛造了基本主線。轉(zhuǎn)錯短信發(fā)生意外時莫名跑向最高樓碰到一下就斷的欄桿導(dǎo)致墜樓制造高能戲劇化,以及一開始就注定不可能在一起的階級落差的純純的愛,最后又高能跳河以示憤恨——于是回去我補了1976的《魔女嘉麗》。三星全給女主跳河前那段深省激昂的扣問和結(jié)片后路人的采訪,主旨一下就沉重了,直指校園暴力這是本片僅有的最大價值。祝票房大賣。#這次我很認真的看完了郭敬明先生的作品#5.5
主流青春片的進步,在青春范疇內(nèi)正面校園霸凌,堤壩上的控訴其實也能直指如今的網(wǎng)絡(luò)暴力。女導(dǎo)演對女性心理的優(yōu)勢體現(xiàn)出來了,那種伴隨女主角的幽怨一直都在,在弱化了郭敬明式矯情對白的同時,強化了攝影方面的視覺氛圍是相當重要的。
說對不起,一兩秒功夫,而沒關(guān)系,一生念不出。推廣曲《不哭》里面這句歌詞寫的太美了,不是不肯原諒,而是我們已經(jīng)美好,曾經(jīng)糟糕,都扔進塵土吧!電影其實可以表現(xiàn)的更好,但是剪輯和部分演員拖了后腿,題材和女主角加分,臺詞和男主角減分。如果一部電影能夠引起我們對某個社會問題的關(guān)注和重視,那它也不應(yīng)該被稱為一部爛片,總之這部電影現(xiàn)實意義大于電影表現(xiàn)!
我滴媽,沒被狗吃了的青春原來長這樣- -
說矯揉造作的你們都是齊銘,你們不理解為什么一個解釋就能解決的事要鬧到自殺,你們不知道,可是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