忐忑不安,生怕領(lǐng)不到票,抓準了大部隊,一切變得順利。《我的媽呀》用片中的話來說,就是太戲劇化,賺足了大家的眼淚。李好是個沈夢君式的人物,年輕時霸氣蠻橫,年老時粗野無理,但是臉蛋好看,青澀秀氣,神似大S;小年,粉雕玉琢的人兒,懂事,乖巧,一面看不慣母親的潑皮耍賴,一面期望永遠牽著她的手。雖然姨媽待他親如兒子,但他終歸還是外人。在他一次次地聽到汽笛聲飛奔而去扒欄桿時,他的內(nèi)心是苦澀的吧——“無人問我粥可溫,無人與我立黃昏?!泵棵渴∧杲K歸忘記了母親的樣子,習慣了姨媽的親情,再相聚時,已是陌人。母子之間的感情淺薄至此,阿年的心中多少是有些怨恨的,也就刻意疏遠,母親只能垂淚懊悔……一方面,我覺得劇情挖掘的點不夠,蜻蜓點水,應該更深刻些,否則前后的連貫性差強;另一方面,我又覺得這很現(xiàn)實,我們大多數(shù)人跟父母的關(guān)系就是這樣的,小時候總歸有些美好的記憶,但是也有些難以忘懷的痛楚,長大了若即若離,說不上幾句話,到了關(guān)鍵時刻方顯真情。兩位主角的演技很好,可能在他們眼角含淚,款款相望時,真的惦念起了家中的至親吧?否則怎么會這么逼真?這部片子不僅感動了演員,也提醒了觀眾:親情無價,在可以珍惜的時候,何必要變成想念?龍應臺的《目送》寫得好——“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zhuǎn)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睆膩頉]有一種愛,相聚是為了離散,除了親人之愛。在能回報的時候,就要盡量回報,既然他們失去了追逐的能力,我們何不轉(zhuǎn)過頭來擁抱他們?即使互有嫌隙,但是血緣的羈絆難以斬斷,當父母的皺紋爬上臉頰,當他們風華不再,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唯一要思考的,就是竭力盡孝。阿年為了母親驅(qū)鬼唱歌,是一種個性對親情的妥協(xié)。也許長輩庸俗市儈,他們追名逐利,他們貪生怕死,他們拿你炫耀,他們封建迷信,但是這又算得了什么?為了他們開心,暫時放下身段,低下頭顱,違心地做一些傻事,聽一些傻話,又有何不可?我們總是對他們的叮囑問候不耐煩,總是對他們的愚昧無知不理解,從心里就排斥起他們,與他們劃起了一條線;卻忘記了,時代的局限性就是如此,而他們所做的求神拜佛轉(zhuǎn)發(fā)謠言一系列可笑的事,都是他們堅貞不移的信仰,只求我們平安健康。沒帶媽媽了卻心愿,是阿年的遺憾;若是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復哀吾等也。影片結(jié)束了,大半觀眾還不舍得走,啜泣拭淚聲不絕于耳;燈光亮起了,眾人緩緩站起,自發(fā)鼓起掌聲……我相信人人心中自有一桿秤,群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光這一點,它就值得一看。(PS:粵語版的一開始沒反應過來,后來就習慣了,原汁原味,挺好~)
鮑起靜確實是碾壓式的演技,但片中其他如黃浩然 王菀之的演技也不錯。印象比較深刻的片段是,媽媽喊著有鬼,突然兒子身穿道師服,手拿桃木劍沖進來,拙劣的扮演者道士捉“鬼怪”,那一刻真的又好笑又溫馨!整個故事前半段為回憶穿插現(xiàn)實,后半段當兒子知道了媽媽的真實故事后,就集中在了“有限時間陪伴以及實現(xiàn)目前愿望”的表現(xiàn)了,故事還是故事,只是親情還是那么的打動人。催淚
每個人的喜好不同,我更喜歡看些“小眾”影片。
今天下午,就看了一部《我的媽呀》,一部慢悠悠、細膩情深的母子大戲,賺足了在場的所有人的眼淚。我似乎不擅長講結(jié)構(gòu)與邏輯理論,觀影后只愿談些感受。
一部小成本電影的情感力量如此之深厚,看得到李昌勇導演幕后的用心與功力。
母子親情,是個亙古不變、又很宏觀的主題,宏觀到如空氣般縈繞在每一個人的身邊,習慣了他的縈繞,變得很少去關(guān)注、去審視它。所以很少有電影導演去做這一類選題的影片。可見我看完這部影片的欣喜之感。
試問每個人的內(nèi)心“愛媽媽嗎?”想必得到的都是肯定回答,而這部影片的中心矛盾就在于一對母子,長達半生的誤解和遺憾。而這半生,恰恰是母親只能陪我們一起走過的半生時光,悲劇從一開始就埋下了。
“若有時間,何必掛念”姨母的話點醒了記恨母親多年的年仔。誤解,也就在媽媽被查出子宮癌后,時日無多的歲月中化解。時間的殘酷也許如此,又有幾人真正做到常棲母親左右呢?
往往此般影片開始處都是歡快輕松的度假調(diào)調(diào),而后才揭曉母親是將阿年寄留在姨母家,此部分始終以年仔的視角講訴,在孩子眼中生怕被要強的媽媽拋棄,而無時無刻的粘在媽媽身邊,甚至用繩子和媽媽的手捆綁一起。而這些點滴溫馨正是后文誤解產(chǎn)生的根源——在一個深夜、熟睡后被媽媽拋下。
在影片的前半部,都在以插敘的結(jié)構(gòu)方式講故事,現(xiàn)實時光與兒時的童年時光巧妙的切換,兩代人角色地位也隨之互換,老年的母親變成了依賴年仔的“小朋友”,而年仔變成了能夠處置母親晚年歸宿的“大人”。就像小時候年仔對母親的依賴一樣,老年的母親生怕年仔將她送入老人院,每次趁年仔與老人院的醫(yī)護交談時都毆打老人院的老人,而后又佯裝精神病說見到鬼來抓她。但每次的戲謔都是為鋪墊那個不得已的“拋下”——門縫中一樣的搖晃緊鎖的大門、一樣的惶恐無助的眼神。
高潮總是在不經(jīng)意間來臨,一封體檢報告查出母親已經(jīng)癌癥晚期,知道真相的年仔泛起了原諒而遺憾的淚光。長達半輩子的不解與怨恨似乎在生死面前土崩瓦解,生活的無奈不就如此嗎?我們沒辦法選擇一副好牌,只能學著把手中的爛牌打出自己想要的樣子。于是,一家三口完成母親心愿的感人大戲就這么開始了。老輩人很像任性的小朋友,她只愿接受她認為對的事情,比如她封建迷信、喜歡求神拜佛、相信世間有鬼。而我們想要走進她心里,就只有變成她能看的懂得角色、聽得懂得話語,比如驅(qū)魔道士,觀世音大士……這又讓我想到自己的母親,小時候我們時長受到自己母親的影響,變成她想要我們成為的樣子,當我們明辨是非后才知道,她的話也會有愚昧和謊言,成長中的不解也隨著時間的推移變成成熟后的理解,半生緣的濃厚親情正由此得來。
意料之中的結(jié)局也會降臨。萬里長城的飛機怎么也坐不上……我的媽媽其實跟劇中的媽媽很像,一樣要強、一樣以她的方式給我們最好的、一樣支持我們夢想,比如我離家?guī)浊Ч锏漠愢l(xiāng)漂泊。她也曾給我打過這樣的電話,說要出去旅游,要去爬長城,去海邊或是來深圳,可是我卻總沒有時間陪她或她因為種種理由不來我的城市,不用想也知道,她舍不得花錢買機票也舍不得我給她買。而深明種種的我只能以最快的速度努力成長,去實現(xiàn)她的“愿望清單”,代價一樣是不能常棲于她的身邊。始終不敢想我們之間的悲劇情節(jié)點何時會到來,但真的不希望會有那一天。若無所愛,便無所恨。那些細碎的點滴,會融進我們的性格深處;那些要強而果斷的背影也將映刻進我們的一生;那些粗糙的話語,多年后會成為我們判斷是非、抵擋一切復雜事故的保護傘。而演繹這一切的人正是世間每一對的母親與孩子,若有時間,何必掛念。
每一個離開母親的孩子都應該記得那句“若有時間,何必掛念”。
? 本文版權(quán)歸作者關(guān)于 V . V . G 所有,任何形式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作者。
隨手一點選的片,雖然看題材就覺得是感人故事,情節(jié)也是平鋪直敘娓娓道來,沒有什么波瀾的,但是就是嚎啕大哭到片尾曲都播完還是停不下來。一些催淚的電影、一些好電影還是要在家里看,才能完全釋放感情。我也對小時候父母明明答應去公園第二天又失約耿耿于懷,但是父母可能撒過很多謊,但謊言里面有保護有愛?;蛟S時常不能好好溝通,不能相互理解,但是可能正是因為仗著這份愛,才會肆意妄為。每一個孩子和媽媽都對彼此說了一個巨大的謊言,原本說好的永遠陪伴,總有一天是會分開。希望世界上的每一個父母子女都能夠更多的相互理解,都要相信彼此的愛。希望我們能夠做好,不留遺憾!
人生和生人的意義,大概是世間最難琢磨的兩個問題。隨著年齡的增長,對媽媽的依賴性越來越少,對媽媽的耐心也越來越少。很多時候內(nèi)心糾結(jié)而又矛盾,有時候覺得很愛媽媽,有時候又覺得媽媽是個偏心的人。感覺童年很缺愛,求而不得,心里會十分荒涼。今年自己剛做了媽媽,希望自己是個好媽媽,能夠陪伴兒子長大,希望他是個活潑樂觀的孩子,希望時間慢慢走,讓媽媽陪我的時間長一些,也讓我陪兒子的時間長一些。
被解開的是繩結(jié),解不開的是血脈。你在我夢中離去,我也在你轉(zhuǎn)身后離開;你將我丟在陌生的地方,我把你關(guān)入漆黑的小屋——我做一切你對我做過的“殘酷”的事來報復你,直到你不再能目送我遠去,窗上的報紙一片片飄落透出陽光,被遺忘的愿望也為你一項項完成。你缺席了我的成長,我卻不能無視你的衰老。
鮑起靜的演技是年輕演員的教科書了。和媽媽一起看,所以選擇了國語配音的音軌,配音實在違和感太強,尤其是王菀之的聲音,聽的我起了雞皮疙瘩。大手牽小手,這是甜蜜的責任,刻意的煽情讓我對電影的好感度下降很多。黃浩然還是適合演電視劇,而且他和王菀之毫無CP感,他搭配黃翠如更好些。
—— 鮑姐牌催淚彈「有大蛇屙尿.」「你呀,真?zhèn)S麥芽糖托世,咁鬼黏身噶.」「你走啦,希望來世我仲可以做你阿媽,希望你到時冇嫌棄我呢個做阿媽嘅.」「原來我都係一個開空頭支票嘅人,對唔住,姨媽.」「有得把握嘅時候,點解要一定要將佢變成掛念呢?」「媽,冇掟低我啊 好唔好啊.」「每當變幻時 便知時光去」
老了的她,就像小時候的我,最害怕的,就是分開。如果可以,牽著她的手,就像我小時候那樣,帶她走路。你用你的青春,安放了我的童年,長大以后的我,陪你到老。你實現(xiàn)過我那么多無聊的愿望,我也想實現(xiàn)你的那些愿望,因為沒有別人可以。我們停不下時間,但我們還可以過好剩下的每一天,為什么要讓可以珍惜變成只能想念呢。你依然是我的盔甲,也逐漸成了我的軟肋。出去之后才知道,最美味的,是你做的飯菜?!澳阕甙 M螺呑樱疫€可以當你媽……希望到時候,你不會嫌棄我這個做媽媽的……”淚如泉涌一個小時。演技滿分。
在飛往溫哥華的飛機上看到的,越到后面看得越是流淚,到最后,臉上的淚已經(jīng)成了河,想起了自己已逝的母親。每一個含辛茹苦的母親,都是一棵默默撐起華蓋的大樹,大愛無言,蔭蔽子孫卻不一定被理解。
#柒捌捌〇看電影#1、大手牽小手;2、大手牽小手;3、大手牽小手
鮑姐再次奉獻影后級表演,太動人了。
三星半。拍來拍去還是這類電影更能打動人,盡管仍有很多刻意和不完美的地方。鮑起靜的部分太催淚。
在北大看的點映,有小孩時不時大聲說話,家長也不管,體驗較差。片子中規(guī)中矩,鮑起靜影后級表現(xiàn),其他幾位也是演技在線。不知不覺桃姐已上映五年,再看同類型的作品,眼淚不知不覺流的更多,約摸是老了。
我還挺喜歡大馬這種土農(nóng)土農(nóng)八婆的風格的感覺。很溫馨。鮑起靜的演技炸裂。僵尸一部就可以橫行天下了,這部和黃浩然飆戲,明顯覺得黃浩然還是演的痕跡太重。
電影故事劇情頗煽情,加上主角們,特別是鮑起靜演得入木三分,想不催淚都幾難。片中好幾場戲的背景音樂過于“澎湃”,略嫌干擾觀影……有時候配樂多或者大聲不一定就好,應該見好就收吧。王菀之扮觀音那場戲頗搞笑。
很工整的香港溫情小片,導演很“壞”,一個勁的使勁撓你,非??桃獾纳壳?,可是,到頭來這種故事又是誰都躲不開的淚點再加上鮑起靜碾壓式的精湛演技硬是把這個故事講的暖心淚奔,想起我也有一個咬著牙堅持半生的倔強老媽,眼淚就根本止不住了??梢哉湎У臅r候,為什么要變成掛念呢?四星,7.5
劇情真的很不錯,立意很贊很感人。
大手牽小手被改成這個片名,感覺直接減了半星,有太多表達欲,但是卻過于直白或者說是強灌雞湯。好在有唱歌的戲份壓場
鮑起靜演技已值滿分 8/10
這部電影整個是我的一個大型凌遲現(xiàn)場,不是說拍得怎么樣,題材真的太感傷了。雖然大部分時間我都在為自己而哭,但是最后幾分鐘,眼淚也為鮑起靜而流。
3星半。1.珍愛生命遠離國語配音。2.又是一個“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的故事。3.角色情緒轉(zhuǎn)折邏輯上處理的不是特別好,劇本也略煽情,好在兩位主演表演沒問題。4.鮑起靜預定金像獎提名。5.黃浩然為何沒紅?6.媽媽許的那些愿啊,全部都和你有關(guān)。7.本片排片少到你懷疑人生。
#想看很久卻沒有排片系列#終于出了資源,卻是拙劣的國語,削弱了我愛的鮑姐和一眾演員的感染力。這個配音聽起來像新世紀初的亞視劇,又像是臺灣的一些吊著嗓子的古裝戲,很奇怪。本該煽情和感人的劇情,被國配“連累”得浮夸和流于表面了。等粵語資源。
為了煽情而煽情,雖然克制了很多,但總感覺有些平庸。黃浩然王菀之等人和鮑姐的表演完全不在一條線上,某種程度上倒也像極了母子的差距。
喊到我收唔到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