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編了個完人
2018-02-25
《馬克?費爾特:扳倒白宮之人》
講水門事件中那名“深喉”的片子,居然是連叔演的。
——觀影前對水門事件的過程已大致了解,然而,很多細(xì)節(jié)沒看懂[捂臉]臉盲的我首先敗在人物關(guān)系上
平時看的FBI出場都是大雪佛萊牛b哄哄,這個應(yīng)該是比較寫實的一次。
編劇把連叔這個角色整得又紅又專、像個完人了。It is our job to follow the bread crumbs.線索指引調(diào)查,像又或不像我們常說的“不管涉及誰,都要一查到底、絕不姑息?!?題外:
水門事件開始的黨派竊聽丑聞不足以扳倒尼克松,但后面發(fā)展到尼克松為了掩飾而撒謊、再用其他手段來遮掩謊言才是被成功彈劾的原因。正如克林頓,他的拉鏈對他的總統(tǒng)職位無影響,真正有威脅的是他的嘴——手放到Bible上宣誓后的證言。
想到正在看的《朝鮮:我們第一次戰(zhàn)敗》中引用《論美國民主》(這本沒看過)中的一句話“在美國,被推選為公務(wù)領(lǐng)導(dǎo)人者,也許時常會不講信用,或常犯錯誤,但他們卻不敢與大多 數(shù)人故意為敵。”
題外:又不禁想起《美國憲政歷程》介紹的25個代表性案例(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辛普森殺妻案,近兩年有很高知名度的李昌鈺在案中是辯方證物專家),讓我意識到程序正義比結(jié)果正義重要得多——當(dāng)然這是對于整個社會而言,而不是對受害人及家庭而言。
我覺得對于依法治國之路有很多借鑒意義。
手機碼字。
2 ) 又是水門題材
連叔表現(xiàn)的還算中規(guī)中矩,但整部電影略顯沉悶,圍繞水門事件鋪張開來。
連叔飾演的人物馬克·費爾特有些刻板。看來導(dǎo)演是想把馬克塑造成民族英雄,但他確是一個充滿爭議的人,是為了國家利益,還是為了自己未達(dá)成的目的的宣泄,誰又能真正說的清。
“深喉”,這位第一個把總統(tǒng)拉下馬的美國歷史上最牛逼的“線人”,一直以來都是兩極化的評論。是叛國還是愛國,是出于自身不可告人的宣泄原因還是出于敢于揭露真相的正直感,可能叫他自己也說不清楚吧,就像他的隱名“深喉”,深不可測,又如鯁在喉,矛盾與揭露并存。
FBI響當(dāng)當(dāng)?shù)亩柸宋?,但讓連叔演的怎么看還是像個老特工,頂多算中層,尤其是見他女兒那一場景,仿佛讓我錯覺看到了《颶風(fēng)營救》的味道,哈哈。
整部電影還是比較流暢的,算是對水門事件的又一補充類型的電影題材吧。給連叔這位特工專業(yè)戶多半顆親情星吧,加上后本人勉強三顆星。
3 ) 有些事情因為執(zhí)著而看見。
節(jié)奏,和內(nèi)容非常之精彩,沒有政治事件描述的拖沓沉重,對菲爾特的鏡頭和諜影重重處理一樣,晃動完成,緊張不穩(wěn)定壓迫,整個過程,費爾特對胡佛的忠誠和對FBI的忠心維護(hù),甚至敢觸動頂級利益集團(tuán),最后說的那段話精彩,一個持續(xù)不斷地敲擊,會產(chǎn)生韻律,最終會導(dǎo)致建筑的內(nèi)部崩潰。和V字仇殺說的11月5號,異曲同工,再想想姜文的讓子彈飛最后對黃老爺?shù)囊淮我淮蔚臎_擊,最后真的黃老爺沒了。
4 ) 不算影評的影評
有些情節(jié)真心沒懂,需要補一下總統(tǒng)班底。當(dāng)特工太刺激太酷。里面有些臺詞還是挺喜歡的。There's a price to pay for what we become. We all pay it, one way or another.// If you tap repeatedly on the post of a building,and the tapping is relentless,it creates a rhythm. If you do that long enough and steadily enough,it will feed back. The frequencies will align,the molecules will scramble,and the whole thing,the whole building will come apart from the inside and collapse in on itself and all come tumbling down.
5 ) 最值得講的真實FBI故事,《總統(tǒng)班底》絕佳補充
#馬克·費爾特:扳倒白宮之人# #Mark Felt: The Man Who Brought Down the White House#(A-) 真不明白為何本片在多倫多沒有獲得好評,一些人說本片很悶,我懷疑是他們跑多倫多太累了沒睡好?我感覺剛好相反,分分鐘看得起勁,臺詞各種笑里藏刀,唇槍舌戰(zhàn),不吐一個臟字但句句把對方戳爛,十分精彩,且對現(xiàn)實具有超凡的映射力和諷刺性。真的是今年最愛之一。連帶對Liam Neeson 的愛都加深了[笑而不語],因為他演的Mark Felt本身自信、內(nèi)斂、強勢和果斷,就算沒有動作戲,但比他之前的那些特工、打手角色都更有魅力。而且這個角色居然也是一位差點失去女兒的父親。
《總統(tǒng)班底》(All the President's Men)是我一直以來都很喜歡的電影,至今為止我認(rèn)為最出色的新聞?wù){(diào)查電影。看過的人肯定都會對“深喉”這個人感興趣并在看后忍不住搜索研究,如今終于有一部關(guān)于他的傳記片問世!這個隱藏了多年的故事來得如此及時,剛好今年前FBI局長又面臨了同樣的境遇,白宮與FBI的關(guān)系再次成為焦點,讓人在看片時深深感嘆,歷史在重演,誰會是下一個“Bring Down the White House”的人?我堅信這次絕對不止一個,因為老川樹的敵人比尼克松多太多,但最終如果真的歷史重演,一定也是內(nèi)部人告密加媒體聯(lián)手,同樣的模式。
我們之前很少有機會看到有關(guān)FBI真實人物的電影,可能印象深刻的也就是小李演的胡佛傳。這次的Mark Felt則是胡佛的二把手,水門事件的主要調(diào)查者,但因被總統(tǒng)和新上任的FBI局長打壓,無法堅持自己的原則而選擇了向媒體告密,才會有了《總統(tǒng)班底》里的故事,也可以說是導(dǎo)致尼克松下臺的關(guān)鍵人物。其實看過本片人們就會清楚,這其中有他作為一名FBI職業(yè)道德和作人原則的原因,但也有私人情緒。如果總統(tǒng)樹敵多,到處開除原本盡忠職守的重要人物,特別是這些人物都知道他的秘密,那么早晚會被報復(fù)。比如前兩天登上艾美的Sean Spicer,如果他決定出本書說說老川的秘密,老川就完蛋了。
影片描述了Mark Felt作為領(lǐng)導(dǎo)、作為FBI、作為下屬、作為父親、作為丈夫的多個角度,他并不完美,確實算的上有心機,但他的選擇卻是正確的。Liam Neeson 把他演得很有魅力,無論是作為特工還是一位父親,都可謂是好萊塢特工電影里完美的男主角。開場段落幾句臺詞就把白宮的幕僚們嚇到腿軟,實在具有威懾力。
當(dāng)然很多人會覺得不真實,畢竟這是他自己寫的傳記,不免一面之詞。但作為一個歷史上令人好奇又充滿神秘感的人,這個故事還是很有意義的。看完本片,會讓你想了解他更多,還有那個時代,水門事件,和更多政局之間的博弈。畢竟,真實事件永遠(yuǎn)比杜撰的House of Cards精彩。
不知道我們有沒有機會未來看到關(guān)于老川被人弄下臺的電影,如果有,他的片子里一定不少奇葩、有趣的人物,比如被他炒掉的FBI局長柯米、被他炒掉的白宮發(fā)言人Sean Spicer、被他選來代替Spicer然后又迅速炒掉的Anthony Scaramucci,還有無數(shù)被他炒掉和得罪的人,大家可以陸續(xù)想象一下這出戲會有多精彩和誰來演他們合適。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沒有人比老川自己更適合演他自己,就像本片中,尼克松都是以真實的電視形象示人。
本片應(yīng)該作為《總統(tǒng)班底》最好的補充,永遠(yuǎn)地成為美國歷史故事中重要組成
6 ) 天下烏鴉一般黑
天下烏鴉一般黑
Mark Felt
2/9/2018
Mark Felt在電影里是一個完完全全的正面好人形象,真真出淤泥而不染,也讓他的人物少一些維度吧。電影的色彩和鏡頭幫助營造出一個非常沉重、壓抑的環(huán)境氣氛,襯托出Liam Neeson消瘦、直立、永遠(yuǎn)西裝筆挺、眼神隱忍、寂寞、又堅定。他對下屬們的一番講話——正義在我們之肩,如果我們不做些什么,那么永遠(yuǎn)不會有人知道真相——讓我特別感動。他的下屬對他的默默支持,也實屬不易。他也受到威脅,清楚泄密對自己可能意味著什么,也掙扎過。他不傻,不是匹夫之勇,他是在復(fù)雜的環(huán)境中浸淫了很久的人,他了解complications,但最最難得的是他依然保有正義感,在仔細(xì)的calculation后,在自保的前提下(我猜),盡最大可能做正確的事。
電影里表現(xiàn)兩個報社編輯特別膽小怕事的樣子,我覺得不夠公平。正是因為這些的媒體的鍥而不舍才成就了水門事件,才讓Nixon付出應(yīng)有的代價。但看看現(xiàn)在的媒體...
學(xué)習(xí)到了以前不知道的Weather Underground極左反越戰(zhàn)反政府組織,原來在那個時候的民間情緒那樣多樣,不僅僅是頹廢的嬉皮運動,還有這些極端的、幾乎算是恐怖主義的組織,連Pentagon都炸。對于電影本身,安排出走的女兒的情節(jié),雖然理解導(dǎo)演的用意,但仍覺得有些生硬。我對Diane Lane扮演的妻子也沒好感,擠眉弄眼,說話生硬,特別出戲。
通過這部電影我更加“身臨其境”地體會到了這件美國政界最大的丑聞,更清晰地看到了權(quán)利的陰暗腐敗。政客的兩面派讓人極度生厭,讓人對權(quán)利高臺產(chǎn)生恐懼厭惡,對人性喪失信心。Nixon真能演呀,睜著眼說瞎話,欺騙全美國人民,操縱政府,一手遮天,笑臉華服下掩蓋的勾當(dāng)比House of Cards編劇們的想象還精彩。天下烏鴉一般黑... 誰知道現(xiàn)在的政府高官、公司高管...這些在權(quán)利財富場的中心游走的人,又在做著什么。
Liam Neeson老男人,很有味道,真得還蠻迷人的!
片子其實一般,家庭線累贅,爆料的理由也講得不太清晰,個人恩怨,保全FBI獨立性,還是單純的道德勇氣,到最后也沒整明白。不過連姆尼森的范兒真心好,70年代的陰郁氣氛也相當(dāng)?shù)轿弧?/p>
那晚妻子一席紅裙,有些微醺。她盯著費爾特充滿了失望,勸他辭職。那時尚未發(fā)生總統(tǒng)水門事件丑聞,不知道自己將推翻多米諾骨牌,不知女兒離家已經(jīng)生了外孫,也想不到日后妻子會為此自盡。他是聯(lián)邦調(diào)查局副局長,或是幕后的深喉;他是叛徒,或是英雄。他也只不過是穿著鞋躺在女兒床邊的男人,僅此而已。
如果胡佛沒有在1972年5月突然在家去世,尼克松沒有迫不及待地給FBI換上新主管,水門事件的調(diào)查是否會急轉(zhuǎn)直下?“深喉”會出現(xiàn)嗎?Mark Felt: his legacy is incalculable as one of the most impactful whistleblowers in America history. 在我看來,他最大的特點就是對職業(yè)始終保持忠誠,他真正相信FBI應(yīng)該是獨立于白宮之外,收集情報調(diào)查陰謀的機構(gòu),不受任何外力干涉??偨y(tǒng)們換來換去,他希望自己和這個機構(gòu)可以毫不動搖。而他可以用盡一切手段去保護(hù)。Do you want a country this big,angry,confused without a police department?
功課不夠
不了解點歷史背景看著真是煎熬。
權(quán)力斗爭中心生憐憫,是最恐怖的事情。
看完《The post》過來的,當(dāng)歷史故事看很不錯
連姆大叔難得再演嚴(yán)肅題材
難得影院遇到omeu版本,感謝字幕不然看這種政治片真略費勁。涉及的水門事件信息量不小,展示Felt這個人從工作到生活的各方面很完整,看完有沖動去讀傳記。全片基本在對話交鋒,確實節(jié)奏起伏不大,但是琢磨人物很有意思
2018-04-06: 五看完電影《馬克·費爾特:扳倒白宮之人》;
深喉
被拍得好沒勁啊
連姆尼森整天營救來營救去,演技什么的都快忘光了。
設(shè)想一下沒有司法獨立和新聞自由……影片并未揭示Mark Felt的動機,它不可能成為辛德勒名單那樣偉大的電影
了解水門事件前因后果會讓觀影感受提高不少,電影沒有詳細(xì)交代背景當(dāng)然是因為這丑聞在美國早已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把主題完全放在“深喉”身上便是很高明的選擇。完全弱化了伯恩斯坦、伍德沃德、格雷甚至尼克松的形象,讓視角更為集中。大事件中的大人物,卻也有愛恨情仇,也會如履薄冰。結(jié)尾一幕滿分
連姆·尼森:我給你們表演一個深喉。
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告密者。影片沒有詳細(xì)呈現(xiàn)事件本身,而是聚焦于人物,營造出非同一般緊張深沉的氣氛??赐陼M捌芏嘌菀粋€小時
兩星半。拍得有點對不起這個事件和這個人物,和1976年的《總統(tǒng)班底》幾乎是同一事件的明暗兩面,然而本片其實更加費力不討好,立場哪怕稍微那么曖昧模糊一點就會成為災(zāi)難。家庭線淪為雞肋,對主角Mark Felt的背景和動機交代似乎也不太具說服力。好在影片停留在最后那個問句或許勉強算是個聰明的選擇。
Peter Landesman 大大的退步。他拍的都是好題材。
"They want everyone confused. Confusion is contr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