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元首入侵奧地利是時間是1978年3月,不是五月
b
Roosevelt對科學家說“你們這些科學家將因參與武器研發(fā)而受責難”
c
initiator是裂變啟發(fā)器的意思,不是領導者
d
critical mass是臨界質(zhì)量,譯為臨界點也不算錯
e
Intelligence Sources under General Groves Concluded that German did not develop an atomic bomb. Groves根據(jù)自己得到的情報得出德國沒有研制出原子彈的結論。這和德國戰(zhàn)敗根本沒有關系,影片里把鳥語字幕都打出來,就別亂YY了。
f
小男孩是空爆的,在海拔1800英尺(548m)處,這是為了達到最大的Blast Effect。根本不是什么蘑菇云的高度,瞎編也得有個限度。
g
Vice Admiral W.H.P. Blandy的原話如下,就懶得翻譯了
http://www.nps.gov/history/history/online_books/swcrc/37/chap2.htmWe are seeking primarily to learn what types of ships, tactical formations and strategic dispositions of our own naval forces will best survive attack by the atomic weapons of other nations, should we ever have to face them.
http://www.radiochemistry.org/history/nuke_tests/crossroads/The bomb will not start a chain-reaction in the water converting it all to gas and letting the ships on all the oceans drop down to the bottom.
It will not blow out the bottom of the sea and let all the water run down the hole.
It will not destroy gravity.
I am not an atomic playboy, as one of my critics labeled me, exploding these bombs to satisfy my personal whim.
h
Destroyer是驅(qū)逐艦的意思,不是巡洋艦。而且沉沒位置是Lagoon,環(huán)礁湖的湖底
I
USS Saratoga (CV-3)
“現(xiàn)在還垂直地立在比基尼環(huán)礁的下面”…真不知道這是只怎樣的耳朵才能聽成這樣…干脆說碎成250塊擺成個心形沉在湖底,現(xiàn)為蜜月渡假圣地得了…
http://en.wikipedia.org/wiki/Operation_Crossroadsj
Mark其實完全不用翻譯出來,翻成記號反而很生硬,Mark I、II、II就是1型、2型、3型
k
Ranger-Able的當量是1 Kiloton,一千噸,不是一萬噸。
l
能聽出Joint Task Force 132,能聽出Ivy Operation,為啥就不愿意去查查“郭西特斯”是USS Estes
m
介紹Bravo時,那個XXXXX設計指的是泰勒-烏拉姆方案,你就當這是氫彈的X86架構吧…
n
many of these tests were documented and ever growing concerns
o
鍶90的輻射范圍很小,不會對生殖細胞造成影響,但會對骨髓和骨頭有害,會引發(fā)白血病或骨癌
p
Free World就是自由世界,不能譯為自由的世界
q
在Hardtack介紹里,字幕打出【“硬餅干”行動 太平洋實驗場 35次核試驗 (實際為2次大規(guī)模試驗,第一次為34次,第二次為19次)】
http://en.wikipedia.org/wiki/Operation_Hardtack_(nuclear_test)
太平洋試驗一共35次,內(nèi)華達試驗37次。不知道這34和19是援引哪里的數(shù)據(jù)…
字幕前2/3是極其不負責任的,因為沒有鳥語字幕,完全是聽譯,聽不懂的地方,你可以選擇不翻或者標明該處譯文不確定,但不能瞎編,這是態(tài)度問題。
Peace
昨天看了部記錄片,是關于人類核試驗的發(fā)展史的。片子的音樂不錯,觀影過程比較壓抑,看著那一顆顆引爆的核武,真的為人類的未來感到擔心。不知道人類的精神是不是足以控制自己。那玩意造成的傷害已經(jīng)可以達到了神的階段,可是人類的愛還遠遠不能和神相比,至少是在這片土地
一直納悶作為核大國,中國的核發(fā)展影片居然只字未提,以為導演忽略了。其實我錯了。在影片的最后中國登場了,簡單看了中國當年的核試驗過程,真的很無語。。。看著戰(zhàn)士在核武爆炸硝煙和輻射還未散盡的戰(zhàn)場穿著簡單的防護服做沖鋒演習,只能用“瘋子”“邪惡”“冷血”可以形容那些指揮者。。。
究竟是什么會讓人失去理性。。。 瘋狂的報復?愚蠢的忠誠?鐵血的控制?
看完影片剛好中央臺也在放映核武的紀錄片??吹奈液蟊嘲l(fā)涼。和剛剛歐美的那種壓抑反思不同,我們的紀錄片以正面贊賞的基調(diào)對核武發(fā)展進行宣傳。和剛剛歐美科學家不斷強調(diào)我只是對知識感興趣,無意讓其用于武器不同,我們的科學家以驕傲自豪的語調(diào)向人們炫耀。。。唉,這就是我們。 我們和世界有多遠
小男孩,廣島,1.5W噸,鈾彈,1945年8月6日,7W人死亡,槍式,所以看到的特別細長。小男孩這種設計的核武器在使用前并未進行過實際試驗。美國于1945年7月16日在新墨西哥沙漠試爆的第一枚原子彈是以钚為原料。當時美國的濃縮鈾只足以制造一枚鈾核彈,而且已有使用受控制的鈾核反應堆的經(jīng)驗,對這種鈾-235的核反應已有相當認識。因此認為可以毋需浪費珍貴的鈾進行實彈試驗。 服了美國人,要是掉下來沒爆炸就囧了。
胖子,長崎,2W噸,釙彈,4.2W死亡,1945年8月9日,內(nèi)爆式,所以是圓的。胖子是內(nèi)爆式钚彈。處于低臨界的球形钚,被放置在空心的球狀炸藥內(nèi)。周圍接上了三十二枚同時起爆的雷管。雷管接通起爆后,產(chǎn)生強大的內(nèi)推壓力,擠壓球形钚。當钚的密度增加至超臨界狀況,引發(fā)起核子連鎖反應,造成核爆。胖子不能使用“小男孩”鈾彈一類的“槍式”起爆。因為钚的自發(fā)中子比鈾多很多。如果好像槍式鈾彈一樣將數(shù)塊钚結合,連鎖反應會在裂變物料剛剛到達超臨界時立即開始;產(chǎn)生的能量會把其余大量尚未進行裂變的材料炸開,造成釋放能量大為下降的“提前起爆”(Fizzle)。理論上要以“槍式”起爆钚彈并非不可能,但是炸彈可能需要長達十九英尺,這種設計超越當時B-29的載負能力所以不可取。由于內(nèi)爆式钚彈是一種嶄新的設計,因此美國在使用前,先在1945年7月16日新墨西哥州試爆了另一枚同一模式,稱為“小玩意”(Gadget)的原子彈。結果試驗非常成功,得到的當量達二萬公噸,比原先預計高出二至四倍。
·~本片講的就是偉大的美帝為了人類的自由和平研發(fā)出了核武器~殺死了十幾萬邪惡的日本法西斯~拯救世界人民于水火之中~不甘落后的邪惡蘇聯(lián)也研發(fā)出了核武器~為了自由與和平~偉大的美帝進行了幾百次核試驗~~誤傷若干~污染若干~然后深感后悔~于是想要禁止核武器~但是~一年后~一個愚昧邪惡的紅色政權研發(fā)出了核武器~他們的軍隊悍不畏死~為了保護世界的和平~于是偉大的美帝繼續(xù)研發(fā)核武器~以遏制邪惡的紅色政權~
最后要高呼一句本片里沒有的話~美利堅萬歲!
however . . . 紅黑紅紅黑, 天下烏鴉一樣黑
一定要睇到最尾
美帝的險惡用心
Bong!
結局的口味很重啊……However,……
沒個好東西!
結尾時米帝的冷幽默,,,,
核能又是一座巴別塔!為了擁有權利地位,潘多拉的盒子被掀開,而人類根本不能駕馭
However...LMAO
看得我簡直要崩潰
最后那一斷實在是在黑pla呀
挺震撼的
結尾是想影射中國什么!
春雷文工團……
片子的最后1分鐘亮了~莫斯科交響樂團的配樂神了~
棕果淫牛癌克斯!
五星。四星給紀錄片,一星給配樂
保持著一面罵著美國人都瘋了吧 一面為核武器爆炸壯觀場面神魂顛倒的狀態(tài) 就這樣看到結尾 然后為解放軍登場的鏡頭笑上一萬遍
請給我一顆原子彈。
331次的核試驗美帝說我大天朝,這個高級黑是黑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