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孤筏重洋》用盡余生追逐日落
《孤筏重洋》是根據(jù)挪威著名探險家托爾?海爾達爾在1947年的傳奇航海經(jīng)歷改編。人類學家托爾?海爾達爾花了10年時間在法圖伊瓦撰寫了《美洲與波利尼西亞關(guān)于兩者史前聯(lián)系的研究》,書中理論觀點“波利尼西亞原住民是來自南美洲,而不是亞洲。1500年前,提基和他的信徒乘坐白塞木筏在風向和洋流的作用下,穿越大西洋5000英里,從秘魯漂到波利尼西亞”,但此觀點遭到了社會科學理論界的質(zhì)疑和否定。為了證明自己的理論,1947年4月28日,他和5個朋友親自乘坐木筏,從南美的秘魯出發(fā),耗時101天,平安到達波利尼西亞拉羅亞。托爾?海爾達爾在航行中,用攝像機拍下的記錄片獲得1952年奧斯卡最佳影片“金像獎”。
真實性是《孤筏重洋》這部影片最大的亮點。影片開始前的38分鐘是對故事的前提交代,托爾和妻子麗芙在法圖伊瓦,跟當?shù)卦∶褚黄鹕钛芯?,從洋流、卡因菠蘿、原居民(戴)、提基石像等細節(jié)推斷出自己的理論。但在紐約布魯克林,觀點無法獲得認可下,他四處籌集資金,尋找航行伙伴。在秘魯總統(tǒng)的資助下,順利籌集好物資設(shè)備,在媒體聚焦中,萬眾歡送下,勇敢果斷地登上“康提基號”木筏,朝著日落方向出發(fā)。
影片對于航行中木筏孤獨的漂行、遭遇海上風暴、鯊魚追襲、隊員暈船、無線電連接不上信號、船員落水、夜遇發(fā)光海洋物種,沖越“海底刀片”的拉羅亞環(huán)礁都有寫實地記錄。孤筏漂行、風暴、海底發(fā)光物種、飛魚,這幾個場景在李安導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也有刻畫,《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表現(xiàn)地夸張刺激,視覺效果非常震撼,《孤筏重洋》顯得非常的平實,沒太多的電影炫技,只是通過鏡頭的安排和場面的調(diào)度細致地將歷史重現(xiàn)。
夜晚風暴掀起大浪,木筏吹得搖搖晃晃,船員用繩子綁住自己的身體,在拆下帆布時,不會游泳的托爾掉進海里,有驚無險的被隊員拉上木筏。當巨大無比的鯨魚穿過木筏底下時,非??謶值暮諣柭üこ處?,冰箱銷售員)不顧隊友制止,拋下魚叉刺中鯨魚,木筏瞬間搖蕩起來,克努特(退伍軍人,無線電專家)被摔進海里,在大家的幫助下,克努特平安得救,鯨魚平靜逃走。
其中有一段很神奇的經(jīng)歷,當鸚鵡洛麗塔落入海里被鯊魚吃掉,憤怒的克努特徒手抱住鯊魚尾巴,托斯坦(退伍軍人,無線電專家)順勢用魚鉤鉤住鯊魚脊背,兩人輕松把鯊魚從海里抱到船板上。托斯坦不顧本特(人種學家)的勸說,瘋狂地屠宰鯊魚,鮮血引來了一群嗜血如魔的鯊魚。
如果常規(guī)發(fā)展應(yīng)該是激烈的人鯊搏斗戲,而該片不是去刻畫鯊魚是多么的兇惡,人們又是怎樣機智得克服自然挑戰(zhàn),它側(cè)重表現(xiàn)人物內(nèi)心的恐懼和疑慮。一直對完全按照提基方式進行孤筏遠洋擔憂的赫爾曼失足掉進鯊魚群,經(jīng)驗豐富的本特命令把筏上的鯊魚肉丟進海里,克努特奮勇跳進海里救上赫爾曼。觀眾原本是多緊張啊,心都快提到嗓子眼了,一群鯊魚張開大口,圍住兩個掉在海里的獵物,但隊員們還是順利擺脫鯊魚,被拉上木筏,估計觀眾就像氣球一下子就泄氣,有點不過癮。或許是我們看好萊塢大片看得多了,把主人公想象得多偉大厲害,越猛烈的激戰(zhàn)戲越能激發(fā)我們的崇拜之情。不過認真想想,也許真實的航海確實是這樣有驚無險,鯊魚不都會猛烈兇殘,這樣有可能更真實的還原自然環(huán)境,減少人們對于海洋的恐懼,增強探索冒險的勇氣。
《孤筏重洋》的創(chuàng)作團隊在影片多處細節(jié),強調(diào)了漂行過程的時間感。剛出發(fā)時,五位隊員都是衣著整潔,面部胡須刮得干干凈凈;四天之后當連接無線電的氣球飛走時,他們的臉上就長滿了胡渣渣;遇到鯊魚時,胡子又長長了好多;到最后漂到南回歸線上時,胡子就變成一團團毛球,喝水都能粘住不掉,頭發(fā)也是長長了一大截,隊員們就像野人一樣。另外畫著提基的帆布在暴風雨時被劃破了,后面場景中出現(xiàn)的帆布也都是縫補后的樣子;帶上木筏的椰子在達到波利尼西亞時都長出了小樹苗,這些都符合時間邏輯。木筏在海上漂行時所遇到的海洋物種也符合航行的地理位置,先是飛魚,到了深海是鯨魚,鯊魚,然后靠近海島是海鷗,海豚。這樣的安排符合觀眾的心理預(yù)設(shè),很容易跟隨主角們一天天地深入未知的海洋,感受冒險的驚心動魄,感受冒險的意外發(fā)現(xiàn),感受內(nèi)心的恐懼不安,感受對信仰的堅定不移。
《孤筏重洋》這部電影的藝術(shù)性不容易也不能被觀眾忽視。開篇廣角下的雪山冰湖,很像《荒野獵人》中的落基山脈;小托爾直視鏡頭的藍色眼睛大特寫,長達幾秒,讓大家感受到這個人物有思想,有堅定的意志和不懼挑戰(zhàn)的冒險精神。片尾也強化了這一點,當托爾歷經(jīng)千辛萬苦抵到目的地時,他跪在沙灘上,頭發(fā)上的水滴滑到他的胡須上,他那黝黑的臉對著鏡頭又是長長的凝視,是如釋重負,是瞬間麻木,是欣然暢快,是激動無比??????
在6位船員們制作白塞圓木筏和康提基號出港時,畫面采用了4:3的畫幅,加上黑白色調(diào)處理,顯得有歷史紀念感,與之呼應(yīng)的是影片在結(jié)尾處也利用同樣的畫面處理效果來告訴大家這6位冒險家和女主角麗芙的后面人生經(jīng)歷。黑白老電影的特效就是想用藝術(shù)的特性來增強歷史的真實性。其實這一藝術(shù)效果的處理也強調(diào)了托爾?海爾達爾在航行中是使用了相機記錄了這次經(jīng)歷,這次紀錄拍攝的影片會幫助他獲取外界的支持和資助。
當托爾告訴麗芙不能回家陪孩子們過圣誕節(jié)的通話時,影片的聲音處理就很有趣,托爾說籌不到資金不能回家,孩子們在屋內(nèi)的對話聲“爸爸回來肯定會站在我這一邊??????”,麗芙說“孩子們太想見到爸爸了”。穿插的聲音對話處理,強化拉深了托爾和麗芙之間的矛盾,托爾為了夢想放棄與妻兒團聚,麗芙為了孩子放棄了心愛的丈夫。康提基號抵達波利尼西亞時,托爾讀了麗芙提前寫給他的信“你會用盡余生去追逐日落,這就是你,我深愛的托爾。我最愛你的地方,也是讓我們分離的原因?!边@時的畫面鏡頭組接是托爾拿著信看著大西洋的日落,麗芙站在家門口的山坡上,回頭望著落山的夕陽。畫外無聲勝有聲,如同那一片即將沉下去的紅紅落日,余味無限延伸!
觀看《孤筏重洋》肯定會被大西洋的美景所吸引,璀璨的星空,碧藍的大海,閃閃發(fā)光的魚群,巨大的鯨魚,長著翅膀的小飛魚,當然更美的是海灘,羊毛朵朵的白云,郁郁蔥蔥的椰子樹,棉白的沙灘,清澈見底的海水,藍得就像仙女圣杯里的靈水??催^《青春珊瑚島》的觀眾肯定忘不了那片美麗的大海灘,也想去在海底暢游,如果是看了《孤筏重洋》,肯定會想抱著椰子躺在白沙上安靜的看海,那么的安寧,那么的愜意,那么的滿足!
向前者致敬 探險未來航行
《孤筏重洋》重點向我們展示了7位重要人物外,還饒有風趣得的刻畫了兩只小動物,鸚鵡洛麗塔和小螃蟹。托爾把鸚鵡當做禮物帶上木筏,鸚鵡意外地咬斷連接無線電信號的電線,經(jīng)歷暴雨吹打的鸚鵡意外掉進海里,葬身鯊魚之口。南美洲的小螃蟹神秘加入探險的木筏,堅定不移的和隊員們經(jīng)歷5000公里航行,最終歸宿波利尼西亞,好像是提基派來的使者,守護他的信徒。托爾每次看到小螃蟹時就更堅定自己的信心,相信提基是用木筏漂過去的,不需要借助任何現(xiàn)代動力引擎,不需要用鐵絲來綁定圓木,木筏會沿著他計算的路線漂行,不會吹向南美海岸線,不會掉進大漩渦。這些小精靈們的加入,無疑給孤獨的旅行增添了趣味,給內(nèi)心疑慮的冒險者們增強了前行的信心。
相信船長托爾在內(nèi)心動搖時,給他力量最大的是船帆上的提基畫像。從研究提基,信仰提基到追隨提基的遠洋漂行,出發(fā)前他在船帆上畫上了提基的巨像,并為木筏取名“康提基號”;揚帆起航時,提基的畫像迎著太陽帶領(lǐng)木筏前行;暴風雨的夜晚,船帆劃破;修補后的船帆帶他們穿越鯊魚群,漂向南回歸線,沖過拉羅亞環(huán)礁;最后變成了他們在島上休憩的篷布。每一個冒險者都是在一路堅持,隊員們堅持追隨托爾的夢想,托爾堅持追隨對提基的信仰,遇到自然阻礙,遇到隊友的懷疑時,只有始終堅持,才能不負此行,不忘初衷,達到終點!
可能導演拍攝《孤筏重洋》這部影片的初衷也是想表達自己對科學家托爾?海爾達爾的敬佩之情,傳達他的堅定不移的探險精神。
《孤筏重洋》不僅是現(xiàn)代人沿著古人的航行路線再重漂了一遍,更是對自己的生活梳理了一遍。這趟航行改變了小學生書本的一個定論“波利尼西亞的原住民來自亞洲”,這趟航行改變了社會科學界對挪威探險家托爾?海爾達爾的理論認識,印證了他說的“海洋并不是人類的阻礙而是道路”,這趟遠洋航行更改變了6位船員的人生,本特愛上了波利尼西亞并在此定居;埃里克愛上了航行,在船上住了11年;托斯坦愛上了探險生活;克努特愛上了這艘木筏,并創(chuàng)立康提基號博物館;赫爾曼從賣冰箱的變成了漁業(yè)大使;托爾?海爾達爾將此行寫成了書,發(fā)行70多種語言,把他們的冒險探索精神傳遞到世界角落。
挑戰(zhàn)權(quán)威,挑戰(zhàn)自然,挑戰(zhàn)自己,勇于冒險,堅定探索,不忘初心,開啟人生的航道,追逐那片美麗的日落!
2 ) 流水帳的影評
1936年不會游泳的的主角托爾 .海爾達爾跟女友在大洋洲的費托哈瓦島上做研究,研究了大概十年吧,經(jīng)過大量的研究(根據(jù)動植物及其當?shù)貍髡f島神提基就是從東方而來)樓主確信波利尼西亞人來自東方(從南美的秘魯那里)。但按照當時學術(shù)界一致認為這個是不可
能的,因為這其中有8000公里的行程,橫跨了整個太平洋。
1946,主角在美國紐約宣傳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理論,但是沒有人相信他,沒有出版社關(guān)注他的研究,所以他也沒有得到任何贊助,在酒吧,主角偶遇了負有冒險精神的賣冰箱的胖子銷售員辛格,辛格決定跟隨主角完成這次探險計劃。
1957年主角和辛格來到了秘魯,與無線電高手托斯汀、肯特還有艾利克(小時候救過主角的命,據(jù)說有神奇的特質(zhì))、地理學家班特
尼(只身前往亞馬遜叢林,攝影高手)共6個人組成了本次探險的小組。他們使用了1500年前的古代制作方法制作了一艘木筏來進行他們的探險,為的就是證明:在古代,波利尼西亞人就是使用木筏從遙遠的南美秘魯來到了波利尼西亞群島的。主角很幸運,得到了秘魯總統(tǒng)喬巴斯塔曼特閣下的資助,還得到了美國海軍的物資裝備。
說到這,1947年5月8日,探險小組從秘魯?shù)目▉喍砹_港出發(fā)!
起初都是風平浪靜的日子啊,大家悠閑的坐在一起聊聊天吃吃飯,船上還有一只五彩的鸚鵡。一開始就看出來了,除了地理學家班特尼以外,其他人的戶外經(jīng)驗都遠遠不足以完成本次探險。看到這里,真為這群人擔憂!本次的旅程大約有100天!大家開始了倒計時!
一天早上起來,眾人發(fā)現(xiàn)船上有很多像飛魚那樣的長著透明雙鰭的魚類,并且用攝像機拍了下來,船的無線電無法正常使用。說著,
眾人迎來了第一次暴風雨,猶豫風實在太大了,只能將主帆舍棄。風暴中,托爾還被打下了海,又是他的神奇特質(zhì)的朋友艾利克拯救了他。禍不單行啊,早上的時候,放出的無線電探空氣球又被船上那只該死的鸚鵡弄沒了!
在一個平和的早上,一只鯨鯊跟眾人打了個招呼,誰知道胖子銷售員辛格竟然拿魚矛投向鯨鯊,并且擊中了它的頭,魚矛就這樣被鯨鯊帶走了。
船的本身安全性也受到了質(zhì)疑,由于海水的侵蝕,木船正在變成越來越脆弱!不知道為啥,有天那只該死的鸚鵡跳進了海里。立刻被鯊魚吃了,肯特大怒,將一只鯊魚徒手抓到了船上,并且用刀殺死了它!由于木筏被侵蝕,馬上就有分解的危險,胖子銷售員辛格懇求
托爾為了大家著想,使用鋼絲繩將木筏綁牢,然而托爾將鋼絲繩全部丟進海里。辛格在起身后掉進海里,情況十分危急,大家將剛才殺死的鯊魚分解丟進海里,吸引鯊魚群的注意力,猛男肯特跳入海中將舒爾曼救起!
1947年9月7號,大家來到距離目的地250米的 ,由于島的外圍都是暗礁,無法直接登陸,銷售員辛格想出利用海浪的峰值為13次的定律,想利用第13次巨大的海浪將船越過暗礁區(qū)直接拍到島上。然而。。。失敗了,眾人跌下了水,水很淺,大家這下全部登島了!
致此,故事結(jié)束了,結(jié)尾花絮有每個人今后的事跡,致2013年,片中所有的人都去世了。
本次旅行的遏拍成的真實紀錄片也獲得了1952年的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 ,本片獲得2012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
3 ) 濃重的挪威味兒
帶著看美國航海大片的心來看挪威人拍的故事,難免high不動,該緊張的時候緊張不起來,本來來了一群鯊魚,人都掉進去了,按傳統(tǒng)思路不秒殺吃掉也得掉個胳膊腿的,可是兩個人玩好無損的上來了,沒有落入傳統(tǒng)航海驚險重重傷病重重的俗套,慶幸之余卻不夠虐心。。。人物之前該沖突的時候,放美國大片早扭打在一起了,兩個爺們用眼神對殺了幾秒鐘,就完事了,真應(yīng)了挪威人慢吞吞溫唧唧的性格。
好玩的事兒是又聽到挪威腔英語!本來很嚴肅的說事情,我卻覺得是在幽默
4 ) 如果你相信一件事情,你會為此放棄生命么
其實是無意間看到了這部片子,前半個小時覺得十分的乏味,以至于要差點想快進。
第一次看完之后對這部片子也沒有太深刻的感觸,甚至覺得索爾的想法和做法非常的荒謬和不負責任,偏執(zhí)得可怕。讓我重新思考這部片子,是源于我在海上看到了一次暴風雨。當大海被烏云籠罩,整個海水變成黑色,狂風肆虐,海上所有的生物都消失不見,大雨傾盆而下,世上所有的事物在大自然面前是如此的渺小,更何況信念。不知為何,我突然很想了解索爾在面對這一切時的想法,他是否有過后悔、害怕、恐懼、驚慌等一系列人類的情緒,是否會因為求生欲而放棄對信念的渴望。
可能是因為故事本身已經(jīng)非常精彩和有趣,所以電影的拍攝并沒有進行更多的藝術(shù)加工,甚至拍出來的挫折可能還不及索爾自己碰到的十分之一。電影從索爾登上木筏之后就撇開了一般冒險電影的敘事手法,開始了對人心、信念的探索。通過其他人的恐懼心理,讓觀眾有一種深深的帶入感,再突出索爾的堅持和無畏。如果你相信一件事,你會為此放棄生命么?索爾給出了肯定的答案,并以此感染了他的同伴,讓他們在絕望中重燃了希望,最終獲得了成功。
5 ) 電影《孤筏重洋》——為了一項成果的不惜一切
影片是一件真事,挪威學者托爾·海爾達爾為了證明波利尼西亞人是1500年前秘魯人的移民,而與另外幾名探險者從秘魯乘木筏漂流到波利尼西亞群島的故事。
其實沒有太多思緒,單單就是為了證明一項研究而去冒著生命危險去檢驗這一件事,后來海爾達爾又做了其他探險,這種考古考察性質(zhì)的開端,其實也慢慢造成了現(xiàn)在的極限運動。
航海方面人類歷史上的壯舉不勝枚舉,無論是早期的紅胡子,中期的鄭和,晚期的大航海時代,都是一種探險,這種探險至今沒有停下腳步,進而進入了宇宙太空。
這是地球上只有人類這個物種才做的事情,別的物種沒有一個做。
這就可以去理解作為人類的托爾·海爾達爾為什么不顧家庭地踏上了那個木筏原因了吧,漂流太平洋,而且自己還不會游泳?,F(xiàn)代人的認知,這不是找死嗎,對家庭又不負責任,最后他的妻子離他而去。
中國這樣的人其實不多,航海領(lǐng)域更是少之又少。可能因為中國人太在乎其他人的想法了吧。還好,中國在航海領(lǐng)域就有這樣一個人,他叫郭川,作為人類的一份子的郭川,讓中國在航海探險領(lǐng)域也融入到世界當中,中國也有探險家,中國人里也有不甘平庸,不愿茍活于世的人,有就行了,不需要每個人也參與,也沒有必要參與,其他人安居樂業(yè)就挺好了,每個國家的故事都是這樣,中國因為郭川這樣的人才變得更加立體與完整。
痛苦有由誰來承受?當然是他的家人與他自己。而想要質(zhì)疑的你,就你,也有資格去評論,雖然你太平庸。
6 ) Alone Far Trip
The life is like a along trip. Maybe now you have the partner, but your heart will be far away from him at last, only you have the same target, you can go along forever. Life is filled by exploration and adventure, but that isn't that you can make a fun with life. you can learn ancient poeple to adventure. but first you should know all of it.
敘事雖平平淡淡的,卻帶來一種質(zhì)樸的感動。六個男人與一個木筏,為了求知而進行卻又富具浪漫主義精神的一場海上漂渡冒險,那些海洋中的奇觀讓人仿佛重歷了“少年P(guān)I”里的場景一般,特別印象深刻的是,那個從海面到星際而又再重回海面的鏡頭很美!男主角某些角度好像ryan gosling...
所有跟海和冒險有關(guān)的影片在2012年跟著少年派出來闖都是一個錯誤
一幫中青年P(guān)i的奇幻漂流。
六個糙老爺們的受罪漂流,一部關(guān)于理想與信仰的通俗劇;拍得相當圓熟,一路看下來很是流暢,挺好萊塢的,面面俱到卻也少了些一針見血的銳利;徒手擒鯊那幕太霸氣了。
打嘴仗的都是懦夫
乍看是人類學家以科學實驗來論證先民的漂流路線,其實是一個信仰的故事,在這個故事里,襪子神以太陽神康提基的面目出現(xiàn)。真實的漂流中除了風暴和鯊魚,大部分日子很平淡,畫面也沒少年pi那么美,但是,真實是有力量的,真實本身就是力量,ps: 五個男人一條船面攪100多天,毫無基情,很了不起!??!
tiki不是大溪地,開始還以為會是~不錯,為了理想的片子都給五星,而且這個只值三星么。。
中規(guī)中矩吧,只能說電影的主旨“為了真理犧牲一切去冒險的勇氣”早已經(jīng)被好萊塢拍到陳詞濫調(diào),在海洋上的漂流過程比起《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也只能說是小巫見大巫,而主角在漂流過程中內(nèi)心的掙扎過程只是點到為止,看來全球的電影水平還是參差不齊的。有沒有覺得男主角某些時候蠻像高斯林的
我感覺自己很不幸,在看這部電影之前看過了李安的【少年P(guān)i】,這里的海上漂流確實要無趣的多,唯一的驚險橋段就剩下了幾條攻擊性還沒那么強的大白鯊,而且視覺奇觀和海洋美景都差了好幾個檔次。還有那個為了真理不懼一切的冒險原因,這群人簡直瘋了!這部電影最讓我愉快的地方就是大團圓結(jié)局?!铩铩?/p>
探險家海爾達爾
其實吧,這電影就和北歐男人似的,雖然不如美國人那么能說會道,不如法國人那么浪漫多情,不如意大利人那樣風流倜儻,他們無聊固執(zhí)甚至有點傻氣,可是人家看起來看不錯,耿直,對所愛之物更是忠貞熾熱,你看盡世間繁華,最后可能會選他,所以奧卡評委也選了這部:挪威人驕傲的維京海盜航海探索精神。
這個世界上總會有一些瘋子執(zhí)著于他們的理念,并不惜生命去實踐,這是實實在在的瘋子,比那些只有想法而不實踐的人要高尚很多倍,而他們的行為也在不斷激勵著一個個的夢想實踐者。同樣是海洋漂流題材,雖然特技比不上少年派,但是依然有壯麗的風景,有和鯊魚搏斗時那驚心動魄的場景,一路平安,就好
同樣精彩的漂流記,風景一點也不遜色少年P(guān)I的·
不悶氣哎。男主不會游泳還去木筏航?!?。幾個瘦男銀的精瘦JI肉相當好看啊~~~
爛片。
好無聊的重洋過程,尤其是那個堂而皇之的起因。劇本太中規(guī)中矩,缺少類型片必要的驚喜,而情感傳遞又有些無謂的原因制約,使得電影在不徐不疾中就這么完成。沒有震撼的畫面也沒有曲折的故事。雞肋。
不管電影拍攝的如何,把五星獻給這個真實故事本身。
真人真事改編,用事實證明:1400年前秘魯人就是通過乘坐簡陋的木筏,穿越太平洋而到達波利尼西亞定居的。這個最著名的挪威人,偉大的航海家,自己卻不會游泳。不過,海洋片今年遇上安叔的派,注定要敗北的。PS 海子臥軌時,身邊所帶的書就有這本。
這種類型干嘛拍了一遍又一遍啊
不拿Pi來比,就解放了影片,也解放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