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After watching this movie, I feel violated............
人類對于這種外星生物就好像小白鼠對于人類,人類對于老鼠來說是超出它理解能力之外的,這種外星生物對于人類來說也是,當然也就必然有超過外星生物理解之外的人對他們進行cao dan的檢測和評定
這導演偏要用這么愚笨這么冗長的手段來說這么簡單一根筋的故事,智商也低到一定的程度了
鑒于人類和這種外星生物的差別,這外星生物就是在利用人類人性上的缺陷嘲弄人類罷了,導演想要表達的原本可能是勸人向善或者人性本惡,但是一不留神把自己的真實想法“我有錢有權我怕誰”給表達出來了,真是可笑到極點
更可笑的是,這叫科幻么?男主角愛看Sci-Fi,探索火星把外星人招來,冒似蟲洞的空間傳送.......這就可以成為科幻了???
導演編劇多讀點書吧,就算小說原著如此, 這可是2009年的電影.....
而且諸如那個保姆的一驚一乍的表演, 腦殘一樣的V字手勢......I feel violated,這片子就是在侮辱觀眾的智商。
2 ) 發(fā)寶盒的半拉臉老頭,分明就是個騙子
發(fā)寶盒的半拉臉老頭,分明就是個騙子。
1.按下之后某個你不認識的人會死;2.你會得到100萬。
尼瑪你沒說這人兒子會瞎和聾!
這種最重要的附帶條件你條款里不說,但你勢必又會這么做,只能說這老頭是一個完全坑爹的詐騙犯,用信息不對等和暴力來完成一個貌似考驗人性的不平等交易,又或者,這完全可以說是另外一種形式的外星惡勢力入侵。
當然,我并沒有說他們就應該按下那個按鈕。畢竟在一開始,在你聽到如果你按下按鈕,某人同時會被殺的時候,就應該馬上停止。
這是很簡單的道理:如果你不想你自己和你的親人因為別人的貪婪而被莫名其妙的殺死,那么你就不應該因為自己的貪婪而殺死別人。
按之前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按之后是天網(wǎng)恢恢,報應不爽。
但我這里要說的跟貪婪和報應無關,而是西方人最注重的契約精神。影片里這種所謂的交易,根本就是帶有巨大隱性不平等的霸王條款。
用這種條款坑人,只能證明這老頭和他身后的勢力本身也不是啥好鳥。我就不明白為什么很多人覺得這個老頭是道德的化身,說教的高人,人性測試的使者,人命的終極決策人……他根本就是個騙子嘛。
故事中的三對夫妻的結局固然是應有之義,但一定不能忽視了這個邪惡的老頭和他背后的勢力,如果有一天我們遇到了類似的情況,除了不應去按那個按鈕,同時也要跟這種惡勢力對抗到底。
3 ) 不深不淺還可以,導演比較努力
影片從頭至尾上演了一個循環(huán),講述了人出于現(xiàn)實的、眼前的利益而犧牲他人生命,最終使自己受到懲罰的故事。對人性進行了探討,加入了科幻以及神秘色彩,但我對影片的時間設定與實際細節(jié)之間的差別比較疑惑,各角色的服裝實在是有點fashion,一點不像70年代的風格,其余的倒感覺還好,不過可能是自己此前比較少看這一類型的影片吧,在觀看過程中總覺得這是一個利用心理戰(zhàn)術的殺人陰謀,什么超能力之類的都是騙人的,沒想到看到最后還真是超能力……笑,總體感覺只能說是一般吧,總覺得導演把影片想要傳達到的信息擺在了一個比較尷尬的位置,不深不淺,當然也有可能是我內(nèi)心比較陰暗,巴不得各角色受折磨吧……不過可以感覺到導演的努力,給個三星吧。
4 ) 很可惜
我是在飛機上看的這部電影,下機前看完了三分之二,劇情十分吸引人,懸念很多,男女主角拍攝手法敘事細節(jié)完全將我牢牢抓住。但是在接下來的三分之一部電影里,我所有的擔心一律顯現(xiàn)。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完全沒有明白這部電影到底要說什么,而且情節(jié)邏輯嚴重失誤,讓我對這部電影的印象大打折扣。大嘆可惜啊,這么好的一部電影,讓這個笨導演給毀了。我寧愿相信是編劇的錯。看了下導演之前片子的評論也不甚好,由衷希望他改邪歸正,不要做個思路混亂的年輕人。
值得一看反正,但是請原諒結局的失敗。
5 ) 妄圖殺人的黑箱
看完以后,我查了下導演Richard Kelly的歲數(shù),盡管之前看過他那部同《穆赫蘭道》一樣暈乎的處女作《死亡幻覺》,但對于導演,我是一無所知。而當知道他出生年月的時候(1975年生于美國的弗吉尼亞),我終于明了這一切糾葛詭異的情緒出自何處了。雖然國別文化意識形態(tài)都不同,但因一個年份讓我和他就此有了相似之處:那是一種類同的童年感受,感受中離不開一個關鍵詞:冷戰(zhàn)。
冷戰(zhàn)之下的國度間是相互猜疑而戒備的,那是個克格勃、FBI大規(guī)模職業(yè)化的年代,相對具象的體制對壘之下,政客們不由自主的玩起了一種冷戰(zhàn)時期的特色游戲:假想敵。這類游戲總是伴隨著異想天開和荒誕不經(jīng)。意識形態(tài)的對壘與政治游戲最終影響了公眾文化的傳播,大量冷戰(zhàn)題材的影視劇集充塞著那個時代的歐美熒屏(幸好那時候中國老百姓還窮的買不起電視,而且當時的院線還歸偉大的黨所有,故邪火未得燎原),持續(xù)時間長達20余年,具體的人咱不大好說人家真名字,那咱按務虛的玩其實也挺Happy的,最后好象弟兄們把宇宙里所有的假象敵都給編進去了,所以我們才看到了《大西洋底下來的人》和《X檔案》這類的政治科幻大片,它們都有如下特點:體制在外,政治暗含,不曉出處,不知所蹤,神秘之中是荒誕,現(xiàn)實之外總懸疑。完全符合那個時代普遍的猜忌與戒備心態(tài)。
而出生在猶甚的七十年代中葉,想必中產(chǎn)世家的理查德兄弟留存下了不少的童年記憶,這些記憶,更是那代人的烙印,象是一紙無法改變的出生證明,當然,也影響了小理的藝術之路,在這一點上,我和他真是感同身受,想想當年買了多少《奧秘》和《飛碟探索》啊,打開雜志就開始瞪著大眼白日做夢,誰還管那里面最終寫的是什么呀!
由此一來,影片做成什么樣,我好象就都能接受了,沒錯,硬傷是多,劇情是拖沓,影調(diào)是別扭,卡姐是大媽了點,但因為這個限定的時代背景,一切不合理的處置反倒成了影片吸引我的地方,最重要的是,影片有了一個屬于故事本身的節(jié)奏。爛怎么了,反正我是一氣看完的。畢竟我是為影片設定了一個前提:它好象真不是為今天的人們拍的。所以影片中類似《不道德交易》命題思考并沒有引起我太大的反應。我只明白:那個能殺人的盒子,正是那個時代用來殺人的黑箱,更是件獻給歲月與記憶的禮物??炊司秃?,看不懂,連個樂可能都算不上。
這部去年的電影好象挨的罵比受的夸多,有點讓小理受委屈了哈。
6 ) 主旨還有點意思,不過敘事比較亂
藍小歡的《一轉念》中提到這部電影,里面的設定還蠻特別,所以特意找來看看。
看完之后,覺得主旨還有點意思,不過敘事比較亂
電影借神秘力量來拷問人性,可是我只看到其中的偽善。
收到box的人,因為私欲而隨意地判定他人生死,不能夠堅持自我、堅守人性。但是,控制這一切的力量,又憑什么以此對他人做出懲罰。并且,它對人先極盡誘惑卻并不說明,事后再做裁判,這樣不就是偽善嗎?
通俗復古版《死亡幻覺》,一部由麥格芬組成的電影,遠非因果報應的道德寓言那么簡單。理查德·凱利將原作“偽善”與“信任”的主題用“他人即地獄”偷梁換柱,電影最終呈現(xiàn)的是一個永恒的悖論:罪惡與救贖,誰是因,誰是果?人性的閃光是否就是人們墮入深淵的根源?(求求老天善待理查德·凱利,不要再讓他的新項目一直黃下去了……)
做人不能貪心 ~ 簡直會要命。不貪小便宜的人永遠不會受騙上當。
兩星半
連一星我都不稀得給?。。。。。。。。。。。?/p>
去掉那些神神叨叨的外星人、神秘液體、流鼻血、人海行為藝術,影片或許還可以。2個小時不到的片長,至少可以減掉1/3。
Fuck you!
很蒼白的電影。
請按邏輯扯淡!
周末滿場時僅剩的選擇,昏昏欲睡,導演再無死亡幻覺時的靈光。
Richard Kelly第三部電影,改編自《我是傳奇》作者Richard Matheson 的短篇小說《Button, Button》,故事背景設置在1970年代中期,09年度又一部復古電影。影片的味道多少有點與《南方傳奇》一脈相承,不過看起來很像《Dark City》的續(xù)集。
很奇怪的組合,導演是《死亡幻覺》的理查德.基利、故事來源于《時光倒流七十年》《奇怪的收縮人》的編劇和原作者,今年80多還在創(chuàng)作、主演是卡麥隆.迪亞茨,確實是想傳達些想法,片子也有點兒類似《異教徒》那種性質的異類電影,不過故事實在是太扯了,看的頭疼。迪亞茨的演技有很大進步
題材不錯,編導演都不成。唯一驚悚的是老男人那半張臉。Cameron Diaz那一臉褶子,怎么配小白臉。
這部去年被錯過,今年找了好多資源才下下來看,終于明白那么多罵聲是為何了,不過是個火星人附體拿地球人做測試,然后惡性循環(huán)的劇情,能被導演講得如此隔騷曲折也實在不容易了,盒子按鈕完全是狗屁,死亡幻想這么看來完全是瞎貓碰上死耗子之作,還有CD真不適合演這種題材片!也不算白期待吧!
事實證明把短片改成長片電影最遭的結果就是這樣,有個貌似有趣的創(chuàng)意,結果無疾而終。導演都不知道該塞些什么進去。
為了卡姐給3星吧..
完全不知道導演要講什么故弄玄虛還摻雜了意識流表現(xiàn)形式Richard Matheson失敗的一部作品
bullshit
看不懂在講什么...
劇情好簡單
老特務版《地球停轉之日》,外星買辦版《午夜兇鈴》。開局很好,到后面反而拍得讓人不知所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