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做成某一件事情卻需要付出慘重的代價的時候,你會作何選擇?有的人對于代價很在意,于是,他會選擇放棄這件事情,以及這件事情成功后帶給自己的榮光,有的人則相反,他習慣于這件事情帶給自己的榮光,從而忽視完成這件事情付出的成本,以及自己的承受范圍。前者屬于蕓蕓眾生,后者則是當代乃至曾經(jīng)的很多所謂的成功人,因為完成這件事情所帶來的成就遠遠的高于付出的成本,當然,這是在他們看來,因此,這些人會鋌而走險。做事便會成為一種賭博。有的人皆大歡喜,有的人反誤了卿卿性命。
《不惜一切》講述的是一個夢想著成為電視明星的女人,在嫁給一個意大利家庭后,距離自己的美夢越來越近。她費盡心機來到了一家小電視臺,而且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了這家小電視臺的天氣預(yù)報主播的職位。于是,這個女人從這個時候開始便瘋狂了,通過去學校拍攝紀錄片的機會認識了幾個青春期的孩子,又通過操縱這些孩子來完成殺死自己的丈夫。
為什么女人要殺死自己的丈夫,一方面覺得丈夫?qū)τ谧约旱氖聵I(yè)是一種阻礙,因為丈夫喜歡家庭幸福,而如果女人選擇了家庭幸福就沒法有更多的精力來投入到自己的事業(yè)當中,因而,成為電視明星的夢想就永遠的是一個夢。另一方面,丈夫被殺對于這個從事媒體行業(yè)的女人來說,正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推銷自己的機會。他可以憑借這個大新聞獲得各大媒體青睞的機會,這對于女人來說誘惑極大。然而故事的結(jié)局并沒有完全順著女人的想法進行,最終,她因為這件事情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不惜一起》講的是一種偏執(zhí),這種偏執(zhí)不論是對待工作還是對待家庭都不會成功。因為主人公的價值觀里,某一件事情被當作了唯一,一旦產(chǎn)生這樣的想法,任何跟這件事情起沖突的事情都會被丟棄。丈夫原來是一個家庭角色,到了后來卻成為了一個阻礙女人前進的牽絆,于是,對于自己的工作非常偏執(zhí)的女人便殘忍的除掉了這個牽絆。她在不同的情況下對于自己的牽絆的定義是不一樣的。丈夫可能并不是她不喜歡的人,更多的時候,丈夫出現(xiàn)在了不應(yīng)該出現(xiàn)的場合之中后,她才痛下殺心。
一個對著成功不擇手段的人,必然會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太多太多自己所需要除掉的阻礙的,女人就是這樣的人,她想要成為電視明星,但是這條路對于原本形單影只的她來說是一種奢求,但因為加入到了一個意大利家庭,這種奢求變成了可以有一絲實現(xiàn)這個理想的機會。對于女人來說,牢牢把握住這個機會,就意味著自己距離夢想實現(xiàn)又近了一步。
當然,這個機會中還有女人的嫉妒心。當看到自己丈夫的姐姐擁有了一次在電視前露臉的機會的時候,她自己便有了某種攀比心理,這樣以來,女人對于“成功”的渴望便更加強烈了。再加上蜜月期一個同行業(yè)大佬的“點播”,漸漸的,女人對于自己的事業(yè) 變得偏執(zhí)。最終,悲劇得以釀成。
我們沒法預(yù)料事情發(fā)展的結(jié)果,當一個人逐漸的對于某一件事情越來越偏執(zhí)的時候,產(chǎn)生的結(jié)果往往是難以預(yù)料的。但這一點并不等同于很多人認為婚姻與女性的工作的沖突所導(dǎo)致的結(jié)果。這是完全不一樣的兩個點?;橐霾⒉粌H僅對于女性而言是一種事業(yè)低谷,對于男性來說同樣是這樣,因為婚姻的基礎(chǔ)是工作與家庭的平衡以及對于家庭的責任感。人們在步入婚姻的之后,一定是有取舍的,而錯誤的將婚姻當作是自己事業(yè)的阻礙的人,最終會發(fā)現(xiàn),阻礙自己的并不僅僅是婚姻。
女人的丈夫雖然并不喜歡自己的妻子是一個事業(yè)狂人,但依舊是沒有反對自己的妻子整天不顧家而醉心于自己的工作。然而即使是這樣的態(tài)度,女人卻依舊認為自己的丈夫是自己的阻礙,于是痛下殺手。為了成功而不擇手段的人,最終會被自己所吞噬,女人面對的就是這樣一個現(xiàn)狀。她自己以為解決了丈夫之后,生活就會一往無前,她自己認為玩弄了別人的情感之后,就可以閱后即焚不了了之,然而更大的災(zāi)難就在她覺得萬事大吉的時候徹底降臨了。最終,丈夫被殺成為了自己的劇本,而她卻被自己的偏執(zhí)反噬了。
不擇手段的結(jié)果并不都是悲慘的,但卻會造成某種隱患。當自己認為自己是唯一,全世界所有的人都是配角的時候,我們不妨冷靜下來想一想,你這樣認為的時候,為什么別人不會這樣認為?生活是一個有取舍的過程,我們不過是這個過程中的普通人,醉心于一件事情沒錯,但把握好尺度才行。偏執(zhí)的結(jié)果并不總是會帶來美好的期待成功的機會,我們可以讓自己的事業(yè)心偏執(zhí),但前提是不要傷害他人。否則,這種偏執(zhí)帶來的最終結(jié)果一定會是深深的失望。有理想有態(tài)度很不錯,但前提是正確的面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不擇手段的結(jié)果,必然很難看。
……
你好,再見
全片就靠妮可顏值撐起,劇情實際上挺俗套的,鋪墊也不算多,也沒什么高智商橋段。
妮可前半部分操作猛如虎,結(jié)果是個二百五,最后為了出名智商下線,就一傻白甜。她說老公是因為結(jié)識了不良少年染上毒癮,你當法醫(yī)和群眾是傻子?有點虎頭蛇尾。
另外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意裔美國人都是黑社會,不要惹。
初看這部影片,實在說不出什么來。故事簡單得令人感到乏味,一個不想永遠籍籍無名的氣象預(yù)報員,為了丈夫的限制而不惜勾引年青男子將丈夫殺害。這樣一個故事人們不免總會把劇中人物的利欲心無限地擴大化,于是,關(guān)于人性思考的諸多問題便產(chǎn)生了。 但事實上,影片在對女主人公蘇珊的描寫之外卻有著更多的話要說,我想這也是本片真正的指意所在。 開篇之時,影片有音樂很有特色,雖然透著一種不安定的感覺,但同時也散發(fā)出一種戲謔的調(diào)侃,而這種調(diào)侃顯然已經(jīng)失去了那種極為強烈的對主人公那種利欲熏心的批判,取而代之的仿佛只是一則黑色幽默。故事本身在這種音樂的氛圍下要超出了劇中人物,顯得更為重要,也更加令人唏噓。 開篇一望無際的雪地上,許多記者在奔跑著,這是一個信息的時代,當信息爆炸的時候,那意味著人們開始不由自主地會選擇成名會選擇充當信息本身。于是,一場葬禮成為影片的切入點。 這是一部采取了倒敘手法的影片,但很奇怪,此片中引入了許多人的視角,在這些人的眼中,蘇珊的生活經(jīng)歷便被一一地展現(xiàn)了出來。對于一部反映人物對名利熱心追求而不擇手段的影片,這樣多人參與點評的手法有些不倫不類,反倒不如平鋪直敘來得爽快。但事實上,我們看到的是一部經(jīng)典影片《公民凱恩》中的講述手法。在許多人眼中的蘇珊,與在許多人眼中的凱恩處于一個層面上,而蘇珊與凱恩所從事的都是媒介工作,這不能不讓人引起對此片的興趣。但還是如前所述,此片中的蘇珊既然不是什么值得傳記式的人物,那么為什么要運用這種手法來體顯呢?這倒是一個疑問了。 很明顯,故事本身由于過于大眾化,過于常規(guī)而顯得做作而令觀眾相信,這無非是一部編劇編出來的小品。但當所有人都因為蘇珊的所作所為而進入了電視鏡頭的時候,我們知道了這種拍攝手法顯然不是無意而為之的。影片最后,那名女學生所說的,自己成了名人,這也許是蘇珊無法想象的。于是,費盡心思者反倒不如無心插柳的人,這是影片中最具嘲諷意味的情節(jié)。 蘇珊是一個追求上進的人,但正如丈夫所說的,這個女人很純潔,這句評語后來也出自那個男學生之口,很顯然,蘇珊的純潔不僅僅是外表,而更是一種氣質(zhì)。但正是這么一個看上去極為純潔的人為什么會墮落得成為了一名殺人犯? 于是,我們可以隨著各位評述者的話語尋求著純潔的墮落。蘇珊的純潔并不代表著她沒有追求,而更令人敬佩的是,蘇珊的純潔是可以拋棄門弟嫁給黑社會背景的高中學歷丈夫的純潔。此時的蘇珊可以說是沒有任何邪惡的念頭的。 但當蘇珊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希望尋找一個入門的臺階的時候,她突然發(fā)現(xiàn)正如那個媒介大亨所舉出的例子,成名的人之所以成名依靠的只有手腕。這雖然只是一個啟示,但很明顯,蘇珊并沒有因此而墮落,她相信自己的實力更相信自己的努力,于是,她來到了地方的小電視臺,并且應(yīng)聘成功。 對于蘇珊來說,應(yīng)聘成功是她邁向成功的第一步,但事實上她所面臨的困難卻是十分強大的。首先是家庭,這個家庭里并不希望女人能夠出人頭地,更不希望因此而影響了家庭中的傳宗接代。而其次是這個小電視臺的主管,在他們心目中,根本就沒有任何野心,只想很平常地做一份工作而已,這與蘇珊的抱負是相去很遠的。 于是,蘇珊為了達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工作,她精力充沛,她制作出無數(shù)的策劃案,她決定拍攝青少年題材而獲得成功,總之,她為了自己的工作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努力著。但事實上她根本無法達成這種目的,她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勞的,尤其是在家里人的眼中。 丈夫開始一味地逼迫她放棄自己的事業(yè),在這種情形下,蘇珊不得已決定利用幾個迷失的青少年殺死自己的丈夫,從而獲得真正的成功。她的計策成功了,她的智慧令她擺脫了法律的懲罰,更重要的是,她終于完成了自己的紀錄片,這意味著她將向著自己所追求的成功更邁進了一步。 而由于丈夫的死,蘇珊也意外的成為了名人,所有的媒介開始關(guān)注她,她實際上已經(jīng)達成了自己心中的理想與追求。這是很有趣的現(xiàn)象,當一個人在努力工作的時候,沒有人會關(guān)注他,而當他與犯罪沾上邊的時候,卻有無數(shù)人都來注視著他的生活。媒介所關(guān)注的只是罪惡,而從事媒介的人也是罪惡的。罪惡本身成了媒介賴以生存的法寶,蘇珊無意中為媒介書寫了一段極為有趣的故事,她以自己的罪惡捧紅了許多人,也捧紅了許多媒介,其中包括她所在的這個本來就胸無大志的小小電視臺。 正當蘇珊躊躇滿志地準備攀登她另一個人生的高峰時,公公的手下終于結(jié)束了她的生命。于是,她躺在了冰封的世界中。無疑的,蘇珊是一個悲劇性的人物,她由于自己的野心走上了極端犯下了罪惡,但很明顯,其原因在于正規(guī)的抱負并沒有得到伸展的機會。于是,野心利欲心與抱負理想在蘇珊的身上得到了統(tǒng)一,而這種統(tǒng)一令人感到莫名的可惜。 影片最后一個鏡頭,蘇珊的姑子在冰面上跳起了舞蹈,而她的成功曾引起過蘇珊的嫉妒,這不能不讓人感到社會的不公平。一個做為妻子的人難道就不能再有所追求了嗎?而媒介的宣傳又意味著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呢?這是一個社會問題,絕不是蘇珊一個人便可以解決的。 韓兮 2007-5-22于通州
CJ-D9 對這家伙越來越失望
為啥感覺像看《今日說法》和《法治在線》一樣?我怎么了?
用還算特別還算有趣的方式說了一個很爛很老套的故事~~
這是范桑特最B的一個片子。最后私刑后的獨舞,令人暢快加緊張。
格斯·范·桑特作品里評價較低的一部,不過倒也看得津津有味。妮可·基德曼蠻適合這種角色,精致、充滿野心。杰昆·菲尼克斯還是個清瘦的帥小伙。最后上法庭一幕感覺是借鑒了《日落大道》。不但是黑色電影,還帶著些黑色幽默,尤其是結(jié)尾滑冰的鏡頭??履喜衲且粓隹痛埠苡形兜?。
年輕時候的Joaquin Phoenix啊,氣場強烈到令人窒息啊。Nicole Kidman還是最適合演bitch了。不過這篇課文的中心思想是:意大利人你桑不起!
她純潔,簡單,且美麗!她純粹,復(fù)雜,且傻逼!?。。ㄟ@樣一種人物性格的描述看著蠻過癮的,精神分裂!哇哈哈哈)PS:最后那顆大彩蛋,誰看誰知道?。。?/p>
結(jié)局真是讓人措手不及啊。想想除了妮可·基德曼,似乎沒有其他女演員適合這個角色啊...
表現(xiàn)手法類似《昨天》,運用不同人物在不同場合下的訪談來重構(gòu)整個故事,影片的真正開始時刻在Nicole Kidman對著攝像機敘述自己杜撰的故事時。導(dǎo)演對各種視頻格式的混用令人影響深刻,從電影膠片,電視節(jié)目,到錄影帶。結(jié)尾處Lydia在訪談中談到自己的意外成名時,屏幕開始分成四部分,每部分中都能看到Lydia的身影,并進一步細分到16,256...就好像Lydia出現(xiàn)在千家萬戶的屏幕上??上У氖?,所下的版本少了7分鐘,不知導(dǎo)演是怎樣處理結(jié)尾的。
格斯范桑特的黑色影片,妮可基德曼初露鋒芒,表演令人印象深刻。最后有柯南伯格客串,好驚喜~
看完之后更討厭妮可基德曼了有木有!那一臉一身的bitch樣,那說話時眉眼語氣間的做作。。。她適合演繹巫婆,肯定栩栩如生肯定表里如一!兩顆星給兩位嫩到流油的男星一顆是JP一顆是CA
Gus Van Sant 的功力體現(xiàn)在種種細節(jié)
妮可又賤又萌,身材傲人,可惡的是她還是全片里最有智慧和野心的!真是在傻逼堆里唯有犯賤才有出路,中產(chǎn)階級惡俗嘲諷冷幽默有點《美國美人》的意思
怎么說呢……Gus Van Sant 也有他媽那個時候……就這樣,沒什么事情的朋友不必去看了~我想吃燒烤!
看的時候還奇怪,這女主角太像妮可基德曼了??赐瓴虐l(fā)現(xiàn)丫就是妮可基德曼正年輕的時候。把一個貪心的笨女人演活了。
很驚艷的一部電影,不僅因為妮可迷人的身材、迷人的演技、迷人的相貌、迷一般的劇情,這部電影注定因為妮可而散發(fā)一種迷人的味道,如果說這是妮可最偉大的電影應(yīng)該沒有人有異議,因為憑借這部電影,妮可獲得了金球獎的肯定。
8/10,Gus大叔的力作!精彩的黑色劇,看的我脊梁骨只冒冷氣。恩,不得不承認,Nicole Kidman在這片里的表現(xiàn)的確出色,都是Gus大叔調(diào)教有方啊。還有Joaquin和Casey帥哥演的粉嫩迷茫叛逆小青年,我又要犯花癡了~~~
感覺去年的花滑女王在拍法和人物塑造方面都借鑒此片不少,不過妮可的美確實是無法超越的,沒有死角,在眾多經(jīng)典蛇蝎女中,樣貌都堪稱完美。所以她再怎么作,全世界的男的都貼她身上也不覺得奇怪。故事本身有種為了湊情節(jié)而安排角色的意思,所以人物感覺都很干癟。當妮可的美顏和時裝秀看就好啦。
她的單純就是最強大的武器,她的野心說謊放蕩誘殺,全賴確乎真誠,她沉浸在自我世界里,以自己標準衡量一切,如同孩子般直接簡單;當年的妮可還真貼切角色。
偽紀錄片黑色劇,反美國夢。年輕時候的NK真是甜到發(fā)膩啊,年輕時候的JP太像Jonathan Rhys Meyers了,GVS介基佬蜀黍真愛拍teenage bo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