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滿囤兒
近幾年,藏文化電影成為了中國電影最具文藝氣息的分支。不僅有萬瑪才旦這樣每部新作都能被影迷捧進年度十佳的大神,還有很多新成長起來的電影人。比如8月21日全國上映的《格薩爾藏戲》,就是新人導演嘉熙·東強用心打造的藏文化佳作。這部電影有著溫暖的逐夢故事,有著濃厚的生活氣息,有著瑰麗的自然景色,有著陶冶情操的欣賞價值。
看《格薩爾藏戲》,你會在出片名之前短短的幾秒鐘里連續(xù)驚嘆三次。因為片頭的三組空鏡實在是太美了。很多人夸一部電影的畫面,會說每一幀截圖都能做屏保?!陡袼_爾藏戲》的鏡頭美感正是如此,它的所有外景鏡頭都能截圖做屏保。尤其是一些廣角空鏡,截圖甚至能去參加攝影比賽。
鏡頭美,一方面源于導演嘉熙·東強的攝影功底深厚,另一方面源自他對家鄉(xiāng)和家鄉(xiāng)文化的愛。嘉熙·東強出生在“格薩爾文化之鄉(xiāng)”果洛州達日縣滿掌鄉(xiāng),從小聽格薩爾故事長大,對格薩爾降服妖魔,揚善抑惡的英雄主義精神尊崇且仰慕。上學期間,他還因為擅長描述格薩爾王傳而收獲了人生的第一批“粉絲”呢。
回到家鄉(xiāng)從事文化工作的嘉熙·東強,得到了進一步深入了解格薩爾文化的機會。在獅龍宮殿重建項目中,他與童年摯愛再續(xù)舊緣,并深刻體會到其中所集聚的勇氣、信念和智慧。于是,嘉熙·東強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他想拍攝一部自己的電影,拍一部《格薩爾藏戲》,拍出這種永恒的信仰。
雖然拍電影的道路起步時困難重重,但正如網(wǎng)上經(jīng)常說的“當一個人拼盡全力的時候,全世界都會幫他”,嘉熙·東強的精神和初衷,令他得到了家人、朋友、領導們的支持。尤其是歌手薩爾措為他介紹了一位來自格薩爾藝人之家的孩子,幫他解決了影片最靈魂的一環(huán)——主人公人選。從影片中我們能夠看出,這位小孩子的表演天賦非常高,而且一看就是被格薩爾文化熏陶著長大的。找到契合的主演,追夢題材影片就具備了說服力。
嘉熙·東強的處女作在處理上比較謹慎,敘事上并沒有玩什么花活,就是穩(wěn)扎穩(wěn)打地講了一個因為熱愛而追夢的故事。只不過這個夢想是深深扎在這片土地上的,因此人物立得住,立得穩(wěn)。片中的大人并沒有因為小扎德對格薩爾癡迷,就降低標準,給他什么特殊待遇,反而是對他十分嚴苛,不僅糾正他的舞蹈動作很嚴厲,而且始終強調不可以因為癡迷格薩爾而耽誤學校里的功課。這說明導演還是非常嚴謹?shù)?,并不會為了單純追求情?jié)刺激視覺刺激等“爽”元素而破壞格薩爾文化原本的厚重。
很多做夢的孩子都會像扎德那樣表達:自己愿意成為雄鷹,翱翔在藍天之上。在看過《格薩爾藏戲》后,你會覺得這片純凈、廣闊、高遠的天空,才真真是值得雄鷹去翱翔的呀。
電影《格薩爾藏戲》的最后一幕生生把人看哭了。一是被藏區(qū)旖旎的景色美哭了,二是被小扎德為追逐夢想不停飛奔的腳步感動哭了。尤其是當主題曲《夢的翅膀》響起的時候,當小扎德奔跑在草原上的時候,當他乘著夢想的翅膀奔向藍天白云的時候,眼淚情不自禁地就嘩嘩而下。一個孩子,能為了追逐自己的夢想——跳格薩爾藏戲,即便是遭遇了諸多困難,始終不言棄,一直在堅持,這需要何等的勇氣和毅力啊。
《格薩爾藏戲》的故事情節(jié)并不復雜,影片主要講述的是自小就生活在草原上的小扎德逐夢——跳格薩爾藏戲的過程。自幼生活在藏區(qū)草原上的扎德有一種天然的樸實與純真,這種純真與樸實,就好像藏區(qū)一塵不染的藍天白云、青草碧波一樣,讓人艷羨。和很多小孩不一樣的是,小扎德年紀小小就特別著迷于格薩爾文化,對格薩爾藏戲有一種天然的迷戀。也因此,能在舞臺上跳一段格薩爾藏戲就成了他的終極夢想。為此,他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也付出了諸多的代價。
父親反對他這樣做,因為擔心他會因此誤了學業(yè)。小同學們與他也沒有多少共同語言(他們似乎更喜歡奧特曼,認為格薩爾藏戲沒意思)。為了跳格薩爾藏戲,小扎德甚至想去做僧人,因為在民間流傳著一種說法,即只有在廟里的僧人才有資格跳格薩爾藏戲。再后來,好不容易有了被選拔的機會,但小扎德還是遭遇了坎坷與波折......即便如此,小扎德都沒有放棄。感動天,感動地,感動身邊那些并不看好他的人。小扎德的努力與堅守,不僅感染了固執(zhí)的父親,也深深打動了縣文化館館長。小扎德也因此有機會跟著專業(yè)人士學習跳格薩爾藏戲的技巧和知識。在通往夢想的道路上,小扎德雖然走得很辛苦,但也很扎實,很有力,很穩(wěn)健。
《格薩爾》是全世界最長的史詩,也被譽為唯一活著的史詩。作為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之一,對《格薩爾》的傳承和弘揚始終沒有間斷過。電影《格薩爾藏戲》另辟蹊徑,通過質樸卻飽含真誠的視聽語言,從一個孩子逐夢的視角出發(fā),讓觀眾始終沉浸在濃烈、厚重的《格薩爾》文化氛圍中。這是一次洗滌眼睛的旅程,也是一次蕩滌心靈的旅途。看了《格薩爾藏戲》,不僅會被小扎德的執(zhí)著與堅守、天真與倔強打動,更會不自覺的愛上跳格薩爾藏戲。
溫情又感人,勵志又正能,《格薩爾藏戲》留給觀眾的不僅有美麗的無限風光、瑰麗的傳統(tǒng)文化,更有勵人心志、催人奮進的汩汩正能量。尤其是在疫情還沒有完全控制的當下,觀影《格薩爾藏戲》,更有著非同一般的勵志作用。
《格薩爾藏戲》很容易讓觀眾聯(lián)想到幾年前的一部力作《百鳥朝鳳》?!栋嬴B朝鳳》講的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嗩吶的保護和傳承。盡管內(nèi)容有別,主人公的經(jīng)歷也不同,但兩部影片在對繼承和弘揚傳統(tǒng)文化瑰寶上的表達和詮釋,卻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我國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國家,有著非常豐富的傳統(tǒng)文化。但隨著時間的流逝、社會的發(fā)展,不少文化的傳承和保護都面臨著危機。繼承和弘揚傳統(tǒng)文化,不應該只是國家、政府的事,每一個公民都有義務也有責任擔起這樣的神圣使命?!陡袼_爾藏戲》中的小扎德,就是無數(shù)個日夜不停為傳承弘揚民族文化而努力奔波的人的縮影。正是有了無數(shù)個他們,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民族瑰寶才得以一步步地從民間走向全國,從全國走向世界。
前幾年剛看過格薩爾王傳這部史詩,作為中國僅有的幾部史詩之一,內(nèi)容對于我們了解少數(shù)民族的歷史大有意義,這部電影很好的描述了少數(shù)民族的風情,也帶我們領略的魅力十足的高原風光,是一部既能帶我們了解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又能讓我們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帶給我們來自高原的寧靜,天空的一絲不染伴著高原生物的對自然的贊美,感謝來自高原的電影。
文/滿囤兒 近幾年,藏文化電影成為了中國電影最具文藝氣息的分支。不僅有萬瑪才旦這樣每部新作都能被影迷捧進年度十佳的大神,還有很多新成長起來的電影人。比如8月21日全國上映的《格薩爾藏戲》,就是新人導演嘉熙·東強用心打造的藏文化佳作。這部電影有著溫暖的逐夢故事,有著濃厚的生活氣息,有著瑰麗的自然景色,有著陶冶情操的欣賞價值。 看《格薩爾藏戲》,你會在出片名之前短短的幾秒鐘里連續(xù)驚嘆三次。因為片頭的三組空鏡實在是太美了。很多人夸一部電影的畫面,會說每一幀截圖都能做屏保。《格薩爾藏戲》的鏡頭美感正是如此,它的所有外景鏡頭都能截圖做屏保。尤其是一些廣角空鏡,截圖甚至能去參加攝影比賽。 鏡頭美,一方面源于導演嘉熙·東強的攝影功底深厚,另一方面源自他對家鄉(xiāng)和家鄉(xiāng)文化的愛。嘉熙·東強出生在“格薩爾文化之鄉(xiāng)”果洛州達日縣滿掌鄉(xiāng),從小聽格薩爾故事長大,對格薩爾降服妖魔,揚善抑惡的英雄主義精神尊崇且仰慕。上學期間,他還因為擅長描述格薩爾王傳而收獲了人生的第一批“粉絲”呢。 回到家鄉(xiāng)從事文化工作的嘉熙·東強,得到了進一步深入了解格薩爾文化的機會。在獅龍宮殿重建項目中,他與童年摯愛再續(xù)舊緣,并深刻體會到其中所集聚的勇氣、信念和智慧。于是,嘉熙·東強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他想拍攝一部自己的電影,拍一部《格薩爾藏戲》,拍出這種永恒的信仰。 雖然拍電影的道路起步時困難重重,但正如網(wǎng)上經(jīng)常說的“當一個人拼盡全力的時候,全世界都會幫他”,嘉熙·東強的精神和初衷,令他得到了家人、朋友、領導們的支持。尤其是歌手薩爾措為他介紹了一位來自格薩爾藝人之家的孩子,幫他解決了影片最靈魂的一環(huán)——主人公人選。從影片中我們能夠看出,這位小孩子的表演天賦非常高,而且一看就是被格薩爾文化熏陶著長大的。找到契合的主演,追夢題材影片就具備了說服力。 嘉熙·東強的處女作在處理上比較謹慎,敘事上并沒有玩什么花活,就是穩(wěn)扎穩(wěn)打地講了一個因為熱愛而追夢的故事。只不過這個夢想是深深扎在這片土地上的,因此人物立得住,立得穩(wěn)。片中的大人并沒有因為小扎德對格薩爾癡迷,就降低標準,給他什么特殊待遇,反而是對他十分嚴苛,不僅糾正他的舞蹈動作很嚴厲,而且始終強調不可以因為癡迷格薩爾而耽誤學校里的功課。這說明導演還是非常嚴謹?shù)?,并不會為了單純追求情?jié)刺激視覺刺激等“爽”元素而破壞格薩爾文化原本的厚重。 很多做夢的孩子都會像扎德那樣表達:自己愿意成為雄鷹,翱翔在藍天之上。在看過《格薩爾藏戲》后,你會覺得這片純凈、廣闊、高遠的天空,才真真是值得雄鷹去翱翔的呀。
這是在電影院看過的第六部藏語片,上一部是《撞死一只羊》。因為2次去過西藏的緣故,以及還買過幾本藏語學習方面的書籍,在電影院看完《塔洛》后,便開始喜歡上看藏語片。
這部片子在西安上映的影院很少,只有南門外的SKP影城才有,而且是VIP廳,票價122下來,算是看過最貴的藏語片,藏語片還是比較小眾,票上標的是國語但實際是帶中文字幕的藏語片,檢票的姑娘還特意給我說明這是藏語片,害怕我是不是買錯了。整個廳只有三個人,后排是2個女生。這也正常,當年看張揚的《皮繩上的魂》,也是藏語片,一上映我就去看了,影院只有我一個人,所以這樣的場景也習以為常。藏語片因為比較小眾,所以一定要第一時間去看,因為很快就會被下線了。
關于格薩爾王的故事好像在小時候看過一部是高蘭村主演的忘了是電視劇還是電影,只記住了格薩爾王這個名字。后來對西藏的歷史簡單的研究了下,歷史上似乎沒有格薩爾王,更多的是傳說。當年吐蕃王朝被推翻后,中間有段時間西藏這片土地出現(xiàn)了一段時期的混亂時期,有種說法認為格薩爾王出現(xiàn)在這個時期。
影片的開頭是一個小女孩在寺院旁邊聽民間藝人演唱格薩爾王,小女孩漸漸的迷上了,但是家里人似乎不太理解,認為小孩應該好好的讀書,小孩女卻信心堅定,決意要學習格薩爾王藏戲,甚至跑到縣里去報名,但是她太小了,被拒絕了,但她依舊很執(zhí)著,最后感動了縣里跳格薩爾王藏戲的負責人,然后答應教她,她的父母也被她的執(zhí)著感動最后也同意讓她試著學習下。
整部片子看下來,結尾部分有點拖沓。鏡頭方面航拍式的遠景表現(xiàn)藏地廣袤無際的景色,大全景切換到正常景別時還是覺得有點跳。故事其實比較簡單,就是一個小孩對格薩爾王藏戲很喜歡想去學習的故事。個人覺得要是通過藏戲的形式穿插的把格薩爾王的故事簡略的講下能更好,可以讓故事更飽滿。
所有的電影都值得去電影院看,更多是你需要自己的理解。
劇情表現(xiàn)得弱了點,但是風景壯美!主角開始以為是個丫頭,后來才知道是個俊秀的小伙!哈哈哈哈……
畫面美如人間仙境,世外桃源。喜歡扎德唱著格薩爾的時候,眼前突然出現(xiàn)幻境,他一步步登上廣大的天階。之前的文化館姐姐以天女的形象出現(xiàn),唱了一段格薩爾之后把戲服鄭重交給他。這段的處理個人感覺略微匆忙,如果可以再擴展一點,鏡頭時間再長點,甚至說,再搞得花哨一點,可能會變成整部里最有趣的一個段落。
完成度很差,和同樣少數(shù)民族民俗題材的『鮮花』一個地下,一個天上。但景色很美,格薩爾藏戲,我也覺得好聽。
多好的題材,都已經(jīng)把格薩爾藏戲和孩子天生的熱愛找到結合點了,為什么不多拍一些讓故事更飽和起來呢?風景真美!草地上小姑娘唱出了王的氣息!
很喜歡,沒有過度渲染 孩子 文化 大自然 藏區(qū)的生態(tài)很動人
7分,美景有點過多,景與情節(jié)要協(xié)調,過多反而不好,母親去溪邊取水這種就很美,而大段航拍三江源的沒必要。小孩子梳了辮子真帥。文化館長回憶大學那段也非常突兀,完全可以沒有。這樣的不錯的兒童影片,卻幾乎沒有排片,太過于殘酷了。
徒有其表。不得要領。
首先小孩是個男生不是女生,之所以長發(fā)是文化差異方面的問題了,有興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其次對于電影感觸還挺深的,雖然情節(jié)上沒有多跌宕起伏,感覺就是很輕的描述了熱愛和夢想,但是觸動著內(nèi)心,比較感動。整體上不管是視覺上景色的美感還是表達出的對所熱愛的執(zhí)著追求都表現(xiàn)的很好??傊麄€故事情節(jié)很輕很舒適且給人觸動。
學生作品,冗雜配樂,刻意情結,迷幻表演,小孩唱歌不錯,高原風光片
格薩爾怎么傳唱算是影像化表現(xiàn)了,但是小姑娘想去傳承演繹這條線太牽強也沒講好。
教師使用藏語教小學生學英語,英語教材的內(nèi)容還是“松贊干布向印度派出了使節(jié)”—估計這種場景很快會變成歷史了。
1. 館長實在太帥了。2. 跳舞戲很好看,可惜就沒出現(xiàn)多少跳舞戲。3. 始終搞不清主角是小女孩還是小男孩。4. 雖然豆瓣上只有兩條短評,但今天在影院有另外八個人和我一起看。5. 翻譯有不少錯誤的地方。
民族文化需要用心守護?。。?/p>
達日縣又美又現(xiàn)代化 建設的可真好呀!小演員太有靈氣了,不會真的是格薩爾王傳傳人吧 唱得有模有樣的!故事性挺完整的 好像是縣城組織拍攝的 很不錯了 不要去跟大片比 要相信會越來越好 (看字幕是兒子,但是演員是小女孩沒錯吧,長得多好看呀)
看風景
完成度不太高 是哪兒來著 別扭
真實,紀錄片風格,有被感動到。
故事簡單粗糙,鏡頭剪輯也比較普通,但風光確實不錯,當旅游介紹片看吧。
和最近的兒童電影《第一次的離別》《樹上有個好地方》相比差距有點大。兒童視角不準確或者說是完全丟失的。選的音樂也有些問題。
@德信 小女孩很有靈氣。格薩爾藏戲原本是由寺里僧人表演,格薩爾文化從民間中來所以要傳承到民間中去的立意很好,旋律也朗朗上口。騎馬舞很帶勁!with@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