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光藝當副導演時便主要是跟秦劍和陳文了,像《椰林月》(1957)是我做副導演,秦劍自己創(chuàng)作劇本的,影片以教育為題材。當年去新加坡拍外景是“噱頭”,可以吸引多些人來看,所以《血染相思谷》(1957)、《唐山阿嫂》(1957),《椰林月》三部片的外景是一起拍的,共拍了四十多天?!堆鞠嗨脊取犯木幾詧笳逻B圖小說,而《唐山阿嫂》則是將《海外尋夫》(1950)原裝照搬過來?!堆鞠嗨脊取泛汀兑衷隆冯m然都寫秦劍和我合導,但事實上我只是編劇和助導而已。
最先是邵氏在星馬白手興業(yè),靠乘單車到東部發(fā)行影片慢慢發(fā)展起整條院線;接著是國泰機構(gòu)對電影演興趣,也攪起電影發(fā)行來。談到當年粵語片,星馬華人是很感親切的……
不少星馬片商認為有利可圖,便租兩間小型戲院,買些港產(chǎn)片放映,后來有些片商發(fā)覺投資給港人拍攝更劃算,成本只需三、四萬,既可在香港賺錢,亦對星馬發(fā)行有利。光藝公司五十年代就是這樣開始在香港投資拍片,并找到秦劍做旗手。
當時粵語片制作的規(guī)模,根本沒有機會往別處拍攝,其難度之高有若現(xiàn)在我們要往火星探險一樣。制作費根本不可能容許我們乘飛機,只能坐船,而且要三套片同時拍攝才劃算。(香港)光藝當時遠赴星馬拍攝《血染相思谷》、《唐山阿嫂》及《椰林月》三片,歷時九十天。
當時在制作上亦沒有現(xiàn)在資料搜集做得那么好,單單見過一下那邊的人的外貌,就當做是如此這般?!覀兙幑适露酁榭罩袠情w,乃是想當然的,只不過故事人物為星馬人士,講些許華僑生活罷了。服裝、布景都只是去到看見他們怎樣,就當是怎樣。
我覺得當時拍粵語片的人非常注重主題意識,特別是秦劍,他執(zhí)導的影片從《滿江紅》起已經(jīng)講教育問題,他比較偏愛這類題材?!鋵嵳f真的,當年星加坡教育事業(yè)比香港辦得還要好,根本不用香港人操心,只不過當時粵語片不是反封建,就是提倡教育,要不就講戀愛自由,走不出這些題材。仿佛這樣做主題意識就正確了、教育意義就豐富了。當時觀眾看電影亦相當注意主題意識,思想上相當保守。……這和現(xiàn)今的情況正好相反:現(xiàn)在是“游戲之作”才賣大錢,千萬不要講道德觀念,父慈子孝之類,否則觀眾分分鐘會反臉。
B站視頻:
LJBD
改得更“南洋”與摩登了,母國鄉(xiāng)愁與抗戰(zhàn)背景則被淡化,富家小姐搖身一變成為正面角色。謝賢怎么看都好像反派……
哪怕知道價值觀陳腐,這個結(jié)尾看的人還是像吃了蒼蠅一樣,太傻逼了,放到現(xiàn)在看真的難以茍同。(修復版本很精彩,但故事零分)@UCCA
怎么會原諒,死都不會原諒。改名換姓又如何,唐山可有牽掛?若是沒有也就是個無身份的人了。雙線并進,汽車追火車大開眼界。Robinson Road AIA Tower/KPMG取景。
#香港電影資料館館藏 亞洲電影資料館修復
去歷史化的改編
除了結(jié)尾外都不錯
不應該叫《唐山阿嫂》,應該叫《自私的阿九》。
謝賢很帥
善惡分明,教人向善,那種迫切幾乎是想用皮鞭抽觀眾了。
就劇本來說,《唐》明顯比《血染相思谷》要成熟,體現(xiàn)在更多社會場景的拍攝,群戲中對角色的塑造,而不是單薄地展現(xiàn)兩個人的感情世界,同樣都是鄉(xiāng)下人進入大城市的中產(chǎn)社會引發(fā)的各種糾紛,一邊是不甘心要改變命運,一邊是金錢與地位的誘惑,這片更難得是展現(xiàn)了50年代南洋的錫礦工場,竟然跟我自己前些年的靈感有不謀而合之處,最后的大團圓也是價值觀問題,“女人就是吃虧”這句臺詞道出了當時的風氣。
跟蔡楚生的《一江春水向東流》進行比較的話,本片運鏡顯然更為流暢,很明顯地受到西方的影響,擁有好萊塢式的追逐場面。但同時卻混雜著戲曲片的片段,不中不西的拍攝方式,恐怕就是在呼應華僑身份認同的困境。同樣是農(nóng)村婦女尋夫的歷程,《唐》比較模式化,是回歸家庭傳統(tǒng)的團圓式結(jié)局。而《一江》則是照顧到意識形態(tài)的表達需求,結(jié)尾顯得不可逆轉(zhuǎn),負面價值有利于左傾思想的建立?!短啤返那楣?jié)轉(zhuǎn)換不如《一江》復雜,沒有那么多的起承轉(zhuǎn)合,雙線敘事也相對模糊。(6.5)
比一江春水向東流流暢自然多了,表演也好看,除了嘉玲太過一驚一乍之外。老派粵語聽著很舒服,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粵語區(qū)的演員還能講老粵語,個個都懶得要死,咬個字都吞音。陳文導演這部作品還是下了重本的,跑了三個地方出外景。一看編劇是楚原就知道劇本得反轉(zhuǎn)好幾十遍才肯落幕。btw,女權(quán)的朋友慎入
何必圓滿 “我們女人總是吃虧” 自古南洋故事多 地域的復雜性 太有意思 太珍貴了 星加坡。
粵語片,勸人向善
1957年的電影,60年前的價值觀實在是不敢茍同,現(xiàn)在看覺得也蠻雷的。。故事不是一個好故事,不過這交叉剪輯 也還算有意思了吧。電影膠片修復也蠻有意思的。
南洋無產(chǎn)階級傳統(tǒng)片。浮云世美,大夢一場。椰城風光,精致旗袍,海上風韻。表演樸質(zhì),攝影流暢,修復清晰,彌足珍貴。唯富家千金,情感轉(zhuǎn)折,略不自然。南洋版一江春水向東流。盛佳藍光,三部曲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