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就是那個年代
林黛很美艷。
整個片子的節(jié)奏,沒有整體感、過度或者銜接。一幕和下一幕,雖然知道說的是同一個故事、同一撥人,卻彼此分割。
演員表演雖然投入,卻不那么自然且單一,不能帶觀眾入戲。
那個年代,中國電影剛起步,本該那么單薄吧。
女演員的睡衣,印象深刻,花哨得俗氣。西式女裝,至今看來都不過時,簡潔優(yōu)雅。
2 ) 還行吧,不是很符合預(yù)期
總覺得太假,難以沉進劇情??赡芤驗楸救瞬幌矚g這樣為愛情自我犧牲的角色。愛情是很脆弱的,不能經(jīng)受這樣難堪的考驗,為了愛情也不能自取其辱。。
3 ) 男性思維的痼疾
同名題材相當多的一部電影,使得這部《不了情》淹沒在了《新/不了情》的浩瀚云海中??梢哉f,電影最終留下的就是顧媚《不了情》這首膾炙人口的歌曲。電影敘事十分簡單,拍攝上也比較刻板,在最初的男女主人公相遇時,對打鏡頭雖合乎規(guī)則,卻一反好萊塢常態(tài),女性過肩,男性則只以看出現(xiàn),這個表現(xiàn)比較有意涵,觀眾會有不適感,特別是對好萊塢培育的觀眾,但是在某種意味上,這表現(xiàn)了最初男女主人公的不平等,地位的懸殊使得女主人公只能淪落到被看的位置,而到了男主人對女主人感產(chǎn)生感情,處理則歸于正常,這個心思導(dǎo)演花的可圈可點……林黛憑借這部電影拿了當年亞洲影展的獎,這要歸功于林黛的個人魅力,雖然隨著時光的變遷,我們的審美偏移,這個曾經(jīng)金庸的夢中情人在當下可能不符合審美標準,但是她當時依然艷光四射,巨星氣象,不足的是,電影中歌的部分基本是代唱,舞蹈又很缺乏韻律和協(xié)調(diào)感,這不禁讓人喟嘆那些能歌善舞的電懋女孩子們……影片的設(shè)計是煽情的,然而男權(quán)的思維卻格外硬朗,當男主人公陷入困境,女主角只能私下賣身給予幫助,而當二人再次相逢,女主人公卻被宣判絕癥,這雖然是感人路線,但背地里還是有男權(quán)的邏輯,無論男女多么相愛,無論女主人公對男主人多么付出,但是這些都無法平衡和洗刷女主人公被玷污的現(xiàn)實,因此,死亡的悲劇一方面為了沖擊人心,將愛推向極致,一方面也是對女性的行為進行補償,這便是中國典型的且是亙古流傳的男性思維……
這個片子的制作水準,攝影、服裝、發(fā)型、室內(nèi)布景、室外取景跟同時期的日本、法國不相上下。林黛這種健康、大氣的美實在太難得了。中國婦女面對新世界的接受能力、適應(yīng)能力太強了。片子有點弱,賣身、病怏怏的就死了這些是不是太弱了,當然那個時期日本也這樣,非要女主角得個絕癥,來證明情比金堅。
雖然灑狗血但還算至情至性...
關(guān)山林黛這個組合太配了。在陶秦的手中,林黛可以經(jīng)歷一個女人的三階段。片中可以看到林黛的千面!溫柔活潑癡情大度孤苦無奈揪心釋懷……可以把情感拿捏如此到位,看得我如癡如醉。能當一姐不是蓋的
華語愛情悲劇的始祖之一,現(xiàn)在看起來有點囧,但歌還是很膾炙人口。
太偶像劇了吧,劇情比較傻,老一套的麻雀變鳳凰 + 女主角得絕癥,歌還不錯,另外60年代的香港好時髦啊,動不動就環(huán)游世界、去法國度蜜月,反觀國內(nèi)我們還在過糧食關(guān)
早期電影的女性犧牲題材特別多,看著就來氣。在單位里看苦情劇實在難以入戲。林黛大美,關(guān)山不夠帥。
忘不了春已盡,忘不了花已老。。
第一次看黑白邵氏片?!恫杌ㄅ返耐ㄋ装妫詈笈鹘且舶衙\交給宗教。半個歌舞片,《不了情》的前奏鋼琴和“忘不了你的錯”都有石破天驚之感,生命力遠強于電影,最早是從亞視的《我和春天有個約會》聽來。刀疤臉出場并不急著做壞事,伏線之妙。早期情節(jié)劇里愛情觀是男子對女子的救命之恩,女子對男子的付出之恩。這種我瞞著你,你瞞著我,我又知道你瞞著我的權(quán)謀之戰(zhàn)放在喜劇里就是非??上驳摹洱堷P斗》
款款深情對誰訴,婆娑淚眼止不住。林黛的個人表演秀,最佳女主角實至名歸。劇本結(jié)構(gòu)極佳,有意形成對仗形式,前后類似情節(jié)重復(fù)時,疊加進更深層情感。90分鐘處兩人對飲的橋段更是精彩,互相多重隱瞞,都不點透,忽然相視大笑,含蓄之下傷感迸發(fā),劇作張力和演技表現(xiàn)在此時都是滿分。
本片是陶秦和林黛合作的傳世經(jīng)典之作,雖然編劇潘柳黛的劇本有過分煽情的嫌疑(粵語長片式的肥皂泡沫故事,而且也過於清癯),但在王福齡,顧嘉輝等各位配樂大師所以編寫的各首優(yōu)美動聽的插曲,彌補了這一缺陷,陶秦的導(dǎo)演功力亦是更上一層樓,敘事風(fēng)格不溫不火,場面調(diào)度亦是絲絲入扣,將表演,攝影,配樂,歌曲和故事情節(jié)都緊緊結(jié)合在一起,綿密而深厚。全片雖然悲情得近乎失控,但林黛在戲中最後一次演唱《不了情》一段,唱罷後的燈暗,退場,致意,下場這一連串的象徵,真正地演出什麼是“哀而不傷”,陶秦用這一長鏡頭完整地展現(xiàn)了這一人生告別儀式,賦予一種情韻綿邈的滋味。
不了情被拍了很多版,這是我喜歡的之一
女主出走原因的真相是:劇組沒錢去法國拍蜜月戲。這編劇越編越矯情
我可以說開頭和[曼波女郎]如出一轍,場設(shè)燈光雖似[野玫瑰之戀]可差了一大截嗎?可惜,陸運濤死后邵氏就開始獨霸時裝片了。當然林黛的美和演技不可否認,只可惜氣質(zhì)偏古典
第一巨星是誰? 最玉女是尤敏小姐, 最美人是方盈, 最古典是樂蒂, 但第一巨星只有林黛, 忘不了忘不了, 我唱過多次, 雖是顧媚小姐代唱, 但林小姐其實也唱得, 影迷在坐談會專門放了一段……
那個年代的片子,情節(jié)都簡單,也許是被韓國影視作品的磨練,我對于白血病已經(jīng)相當熟練和麻木了……林黛是大美人,那是屬于金庸的記憶,我們這代人怎能理解,也是紅顏薄命呀
林黛的身材那么豐滿,穿衣服又能那么好看,她跳舞的時候中跟鞋動得那么俏皮動人。
林黛是真美
女性的犧牲,誤會與相互的善意欺騙,極盡纏綿悱惻,初看有成瀨《女人步上樓梯時》的影子,不過走向了煽情和純情的商業(yè)路線。餐廳、歌廳,歌舞、紅酒、襯衣領(lǐng)帶、西裝革履、旗袍、西式洋樓,60年代走向現(xiàn)代化的香港,邵氏早期的中產(chǎn)文藝氣息,和后來張徹主導(dǎo)時期大為不同。
關(guān)山, 大美女關(guān)之琳的父親, 想當年也是那英俊小生一枚. 當林黛聲聲的唱起" 忘不了~忘不了~~"我也不禁跟著哼唱起來, 原來這曲忘不了最初來自不了情. 這樣的老派愛情片, 真正適合在老式咖啡里投影墻上播放, 再加上屋頂?shù)乃娜~風(fēng)扇呼呼作響....不過這情節(jié)可真夠鬧心的! 和韓劇有的一拼, 又是白血病惹的禍.
開始還覺得那個年代拍成這樣不錯了,后來越看越看不下去,簡直太鬧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