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很老的恐怖片
記得是小時候看過的電影,當時就很喜歡。那時還在用錄像機。電視里播過幾次,我跟表妹還錄了下來,接著又看了好多遍。
十幾年過去了,那天跟朋友談論恐怖片的時候,突然想起了這個電影。
可惜實在隔了太久已經記不清具體了。
印象深刻的是哪個瘋人院的護士長,穿著錐形的胸衣,跟她總在一起的那個貌似男護士的人跟她應該是SM伴侶關系。然后是這個男護士千方百計不讓一個明明已經康復的病人出院那段。再就是作為精神病醫(yī)師卻患有恐高癥的男主人公,每次發(fā)病時出現的那個黑白相間的漩渦,記得他總是在那時說:“媽媽,救救我!”
可惜的是周圍沒有多少人看過,豆瓣這里也很少呢……
現在很想再看一遍,可惜找不到了……
2 ) 還想看
看這部電影的時候還很小,大概還沒上小學,記得那好像是在春節(jié)期間播放的,當時和姐姐一起看。記得那句臺詞“給你,給你的破爛報紙”和“我抓住了,我抓住了,噢!我沒抓住”讓我和姐姐著實的引用的好長一段時間。
3 ) 《恐高癥》不做廉價的替代品
用現在的話來說,這部作品是對希區(qū)柯克《驚魂記》《迷魂記》的嚴肅惡搞,從當時創(chuàng)作此劇的意圖及用心程度判斷,它是在向希區(qū)柯克敬禮。
《驚魂記》《迷魂記》是部驚悚懸疑犯罪片,《恐高癥》則是部另類純粹的喜劇片。即使敘述的主線是謀殺案,融入了懸疑、驚悚、神秘等元素,但不能否認,它的確是用喜劇氛圍框住故事情節(jié),夸張、諷刺挑大梁,惡搞社會現象為目標。并為此沒少動心眼兒,花心思,經受得起破壞性的災害,有希區(qū)柯克的影子,但完全走了梅爾.布魯克斯特色的喜劇路線。
結果是梅爾.布魯克斯的喜劇招牌,賦予了此片長久的魅力。他擅長翻拍并取得好口碑的業(yè)績也沒受影響,繼續(xù)能編能導還能演的驕傲。而像《糊涂偵探》、《金牌制作人》、《帝國時代》等影片,對觀眾而言并不陌生,對業(yè)內同行來說,翻拍梅爾.布魯克斯的作品也成為了一種氣候。
電影開始,貌似“懾人”的配樂里游動著一串調皮、亢奮的音符,轉而輕松舒緩驚懼,看大鳥在鏡頭里迎風俯沖下來,飛機窗口處逐一露出喜悅的臉,再看到桑達克醫(yī)生(梅爾.布魯克斯飾)區(qū)別于其他乘客,因恐高,一臉恐懼的神情,他這趟帶著觀眾不尋常的就任旅途,算從緊張開始了。這里還不能完全判斷出喜劇偏重,還是故意玩了障眼法,力求犯罪懸念效果更兇猛。但到了出口處遇到FBI模樣的男人,并被他帶進公廁,雷人的效果就出來了,沒必要提心吊膽,咱這片喜劇主打。
司機波菲是個讓人難忘的人物,可愛至極。是個攝影愛好者,在精神病院待長了,整個人也很與眾不同,人沒多大毛病,但他能讓你感覺“毛病”無處不在。被精神病院派來的司機波菲在機場外“逮”住驚魂未定的桑達克醫(yī)生,狗仔隊的專業(yè)素質,啪啪啪,相機快門按得那叫一個快??赡苁怯辛藬z影的藝術天賦,就要像某類藝術家一樣弱不禁風,千萬別讓他干體力活,那是他的弱項,嘴里說著“I got it .I got it ”,甭管輕重,他保證做不來。這倒不礙事,長短互補嘛。電影最后,桑達克醫(yī)生被誣陷時,絕對可以說波菲拍的照片起了作用,雖然這作用沒起多大效果,甚至讓他自己也陷入了危險境地。可他這人物的作用在此劇中相當有分量,大智若愚、勇者無懼,小人物也有大用處。
精神病院里的人物又是精心設計的笑點,迪澤護士,副院長、蓄著陰陽胡的醫(yī)生,還有雇傭的箍著牙箍的殺手,隨處貼著諷刺與嘲弄。小到一舉一動,大到服飾背景,夸張的表演,前衛(wèi)的立場,惡搞生活現象的印跡異常鋒芒刺眼。罩在迪澤護士身上的尖錐形胸衣,相當超前,麥姐引領錐形胸衣時尚時,也不知有沒有與迪澤護士交流心得。當然,即便挑戰(zhàn)了七十年代當時還未十分開放的神經,在精神病院這個再合適不過的場合,雜糅病態(tài)與不尋常,大方惡搞SM、陰謀、裝神弄鬼,把人獸化,但一本正經地演繹了怪誕,態(tài)度認真,反而在觀看時能嚴肅對待劇情,笑得深沉了。
被強行囚禁在精神病院里的企業(yè)家布里斯班先生是需營救的對象,多金的老板身份讓護士迪澤與醫(yī)生查理產生了歹念。布里斯班先生的戲份只在最后的營救,重要的人物是布里斯班小姐,為解救父親,與醫(yī)生桑達克相遇,兩人一同“出生日死”,最后小姐以身相許,醫(yī)生抱得美人歸。布里斯班小姐鐘愛的VB品牌,惡搞LV,無處不在,從頭到腳,從包到車,比暴發(fā)戶還張揚。女主人多金,這又對應了《驚魂記》里侵吞公款的貧女,但脫離了《驚魂記》中答疑解惑的套路,集中在救援與最終的皆大歡喜上,這種喜劇片慣用的結尾方式,與整個翻拍的脈絡相得益彰。
其中還有一個暗線,是有關桑達克醫(yī)生所患恐高癥的追本溯源,荒唐但不糊涂的老教授研究這樣一個課題。催眠的鋪墊,看似簡單的心里障礙,其實還在孕育更為嚴肅的寓意,影射家庭環(huán)境對孩子的影響。這契合了《驚魂記》中男主人公的家庭環(huán)境,只是淡化了恐怖的現實色彩,一切以娛樂為主。
桑達克醫(yī)生在賓館沐浴那段,惡搞最成功,桑達克醫(yī)生的身姿,報紙上的墨汁,都那么讓人熟悉而又陌生。我同意他的觀點,那個焦躁無理的侍應生沒小費可拿了。而有關桑達克醫(yī)生其他逗樂的記憶沒辦法過度拆解,形與神共存,很多是從語言上塑造了他這個人。讓我印象深刻的有一處,是他在向布里斯班小姐介紹自己名字的那段,他把胸牌上“Dr.Richard H.Thorndyke”里的“H”解釋成了“handsome”,說第二遍的時候竟然不好意思了,隨即改成了“Harpo”。這人還挺會把握機會自薦,春心蕩漾的時候,力爭表現自己是正常心理,精神病院管不著。
如果抱著單純地想看一部喜劇的想法,這部翻拍片不會讓你失望,而且可以感受一下七十年代的美國風光,梅爾.布魯克斯運鏡時對大師原作很忠誠,但依然可以領略鏡頭捕捉到的美麗,快樂加娛樂。
非常經典有趣的惡搞電影,小時候看的,印象最深的就是把照片放大好多倍的那場戲,把電梯里的人都看的清楚
神秘的麥格芬先生 音樂有點Herrmann味兒
還不忘大秀歌技,要不要這么拼啊
希區(qū)柯克大串燒+飛越瘋人院...
我們這代人時常有這樣的經驗,會先接觸到名作的致敬版,之后才見識原作。比如梅爾布魯克斯這部《恐高癥》,有朋友翻出90年的上海廣播電視報,發(fā)現是90年年底五頻道央視的海外影視類欄目首播的,印象很深,反正我是過了好幾年才看到希胖的Vertigo和另外幾部,當時這片里面只有致敬《愛德華大夫》的幾個鏡頭是看出來的~~
寶藏男孩布魯克斯,扛起戲仿翻拍大旗!飛越瘋人院,Make my day!除了一連串的希區(qū)mark,片里的性處理也特別有趣,比如女巫護士長和懵特糾副院長的SM組合、研討大會上有人帶小女孩參加怎么用暗語表達陽具崇拜、電話謀殺的喘息被誤解為語音色情……催眠打拳擊,懵特糾進來脫外套露出條紋衫當裁判笑瘋了(https://www.douban.com/people/Link0406/status/2088127889/;https://www.douban.com/people/Link0406/status/2088135410/)
惡搞了《迷魂記》、《驚魂記》、《三十九級臺階》、《西北偏北》、《群鳥》、《電話謀殺案》等。梅爾·布魯克斯向來被認為是好萊塢喜劇全才、“惡搞”鼻祖,這部片子對希胖粉絲來說,全是不可多得的“內部笑話”。全片除了充滿鎮(zhèn)定自若的冷幽默外,人物舉手投足間的七十年代派頭也著實讓人懷念。
雖然低俗的惡搞了希胖的 靈魂記 眩暈記 群鳥 西北偏北 三十九級臺階等,但是依然很搞笑!
七十年代風情不錯,無數細節(jié)都是臨摹希胖的段子,但總覺笑料很生硬,并不有趣,強咯吱人發(fā)笑一樣,真是奇怪呢,反正我看得很不耐煩——雖然畫面質感是我最愛,也沒有蠢婦傻鳥之類令我生氣??赡苁菙[著推理片的譜(觀眾就會要求情節(jié)真實性)又兼著搞笑片的荒誕,兩廂沖突。給個中評吧。
對于希區(qū)柯克的影迷來說,這是一部有趣的電影,一些希氏電影和經典橋段都被影片用詼諧和后現代的方式加以戲謔和顛覆,或開了后世所謂“大電影”的先河,但是不同處在于,影片的幽默是克制而內省的,并不是時下以庸俗低下來獲取商業(yè)價值者可比。
超級搞笑,希區(qū)柯克影迷必看,群鳥電話謀殺案迷魂記驚魂記樣樣都有,而且特別認真懂行,細節(jié)多多(女主衣服發(fā)型等),可以說是粉絲模仿的最高級了??。更別說還取到了安東尼奧尼《放大》的精華,笑到厥過去。就是到最后劇情有點糊弄人了,可是這種惡搞電影劇情差就差點吧!希胖粉切勿錯過!
整部影片充滿了各種對電影機器的片刻嘲諷,但整體架構并不在對電影進行解密的基礎上,“照相、搬運、SM等”設計一以貫之。高明之處在于適時間離與作為商業(yè)電影的影片敘事整體的有機連接。有的轉場不是太好,無關人物強行插入再切換至主角,這樣處理應該是喜劇套路的慣性使然,沒有笑果反而引人注意到電影裝置本身
惡搞希區(qū)柯克卻毫無違和感。冷門佳片!
老早TV上看的~ 恩記得他的病癥最后一刻好了因為童年對母親有著某種陰影..
小時候在電視上看過這片之後一直懷疑自己也有恐高癥至今 現在想想其實是惡搞希胖來的啊
惡搞吐槽驚悚輯。機場那段不知怎的我就把黑土大叔和白云大媽代入情節(jié)了
小學的時候看過的一部電影 拿錄像帶錄下來 翻來覆去看過好多遍 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個拿著皮鞭帶著巨尖胸罩的老女人?!,F在才知道那是sm。。
《緊張大師》中的模仿的希區(qū)柯克電影有《39級臺階》、《蝴蝶夢》、《深閨疑云》、《愛德華大夫》、《美人計》、《摩羯星座下》、《電話謀殺案》、《后窗》、《捉賊記》、《伸冤記》、《眩暈》、《西北偏北》、《驚魂記》、《鳥》、《奪命狂兇》,估計只有資深影迷才能完全看出這些片段的出處。
我去 老惡搞 老有意思了 各種惡搞啊 希區(qū)柯克算是玩遍了
我只想知道老希當年看過這片會作何感想,還有那個一說話就舌頭打結嘴角亂飛的護士長是在惡搞鮑嘉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