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個片子很偶然。西單圖書大廈買其他碟片,《童夢奇緣》是贈品。扔在茶幾上多日,今天拆開來看,沒想到,會有意外收獲:名字是俗了些,電影倒是催生了一些感動和思考。查此導演,陳德森,拍過《臺北晚9朝5》。
前天跟一個做設計的朋友聊起黃仁宇的《萬歷十五年》,談到他的大歷史觀。朋友舉了個例子,他說我們一會兒回家可以打車也可以坐公交,但這兩種方式都將有可能影響我們一生的命運。(此君擅舉柴米油鹽之例將復雜的道理簡單化,經常切中要害。)是為“蝴蝶效應”。
按照這一理論,我今晚看或不看《童夢奇緣》完全有可能導致兩種不同的命運。如果沒有看這個片子,我現(xiàn)在或許是在睡覺;看了這個片子,便有了這篇文章?,F(xiàn)在還看不出我的人生會因為看了這個片子而有什么不同。但這個片子填補了我對生命的某種層面的認知,卻是既成事實。
人生的道理,有的人到老就活明白了,有的人到死也沒活明白:生命對于每個人都是平等的,這種平等不是時間分配上的均等,而是因果關系的等同。過慧易夭。遲開智,則晚成器。步子邁得太大容易扯著蛋,走得太快,往往錯過了最美的風景。上帝賜給每個人兩只蘋果,一只好的,一只不好的。有的人先吃好的,只能剩下不好的;有的人先吃不好的,自然剩下好的。
小孩子希望盡快長大,大概是常有的事。記得我在十二歲的時候,有一次站在教室的窗戶底下,對著窗外的操場作了一番思考。我希望,甚至是發(fā)愿自己趕緊長大。那時候就想,長大多好啊,可以做很多小孩子不能做也做不了的事情。這個印象特別深刻。
幸好我沒遇到《童夢奇緣》里的時間老人,不然一天長十歲,我早已去世多年?!锻瘔羝婢墶防锏墓庾芯秃蠡诹恕5邱T小剛扮演的時間老人,他對認識到自身錯誤想要回到過去的光仔說:“生命是一個過程,可悲的是它不能夠重來,可喜的是它也不需要重來?!?/p>
父輩與子輩不能相互理解,因為他們都只看到一面而看不到另一面,看到此時而看不到彼時。時間老人的催生藥讓光仔迅速長大,迅速長大的光仔也迅速理解了父親。兩父子實現(xiàn)了溝通,代價卻是一方的迅速消亡。
看到時光流逝的人才明白時間的重要,也才是睿智的。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光仔付出了一日十年的代價,悟出這個道理,卻已是人之將死。對電影院門口等愛的女老師,他自語:“好像除了我之外,所有人都覺得自己有好多時間。”多么痛的領悟,正應了那句歌詞,為什么“總是在失去以后才想再擁有,如果時光能夠再倒流……”然而時光永遠無法再倒流,除非真的存在“蟲洞”,借助它來穿越時空。然而即使對科學滿懷信心的人也知道,去往未來易,回到過去難。
人與人之間永遠無法實現(xiàn)真正的溝通,除非他們互換角色?!吧倌瓴恢p親意,養(yǎng)兒方知父母恩”,這是延遲的角色互換,等到想要報恩時,只怕是“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了?!锻瘔羝婢墶防锏母缸訉崿F(xiàn)溝通,靠的是時光穿梭,付出的是生命的代價。
<童夢奇緣>整體氣氛有著<大魚奇緣>的濃厚影子,本來有點不屑,可中場來了一個翻天覆地的逆轉,做得到一般港片所缺的心思,即時令印象分大增。就算兩片真的相似,中間總算有變奏,<童夢奇緣>仍然值得一看。
老實的,<童夢奇緣>不是新酒也不是新瓶。關於戲中黃日華與劉德華之間的父子情,編劇出乎意料地沒有用上戲劇化的方式去陳述,只是淡淡的,透過簡單的對話去表達。不誇張,不煽情,令人看得舒服。兩男角的表現(xiàn)亦十分稱職。有說劉德華沒有杜琪峰就不行(就算是<無間道>,筆者覺得劉的表現(xiàn)亦只屬一般),但看劉在繃緊的老粧下演出的內心戲,他應該在杜琪峰的戲以外找到了出路。黃日華也徹徹底底地放下了電視劇的演出方法,把角色演得內斂、自然而有說服力。
說回戲的本身。港片一向以娛民為大任,要好笑要大場面要搞大龍鳳來取悅觀眾,而<童夢奇緣>則在娛民與“有話要說”之間取得一個平衡。如前述的,劇本編得有功架,出色在於其淡而仍有戲味,港片中實屬難得。為一美中不足是所謂的CG場境與畫面處理。香港的CG跟世界級水平仍有一定距離,與其獻醜,不如藏拙。硬繃繃的電腦合成畫面,不能令人眼前一亮,卻會破壞氣氛。再者,陳德森在畫面方面沒有太多考慮,令視覺上未能與劇本完全配合。就算戲軌再平淡,畫面都必需經過設計,因為簡陋與簡單只差一線。
以如此龐大投資去拍攝一套小品,誠意可嘉,同時亦顯示出他們對劇本的信心。<童夢奇緣>雖未至無可挑剔,但絕對算得上是本地出色製作作。香港就是需要更多這類型的電影?!?/div>
3 ) 童夢奇緣:幾年前看過呢,你還記得嗎?
有童心的人特別特別多,我就是其中一分子。相信不少人都這樣,羨慕過愛麗絲的仙境,夢想過哈利波特的魔法石,甚至想象著經歷一場浩大的劫難,然后像主人公那樣安然無恙地活下來成為英雄。
電影劇本是早就寫好的,你早就知道自己是不是會活下來,會不會在這個事故中喪生。想象一下,如果我們真的是愛麗絲,我們是獨立日里的杰克,我們沒有劇本來參照,是否還有如電影里那般強大的勇氣。
喜劇效果如夏洛特煩惱,經歷一場痛不欲生的夢,醒來發(fā)現(xiàn)自己離夢里那樣倒霉還是遙遠的很,可以繼續(xù)享受人生。人生嘛,需要無數(shù)次地重頭開始??扇绻沂钦f如果,劇本里的人物最后都死翹翹了,你還會喜歡他們嗎,還會羨慕他們的奇妙之處嗎?
童夢奇緣就是一個很奇妙的故事,故事的開始,大家都順著光仔,爸爸為了平衡光仔跟媽媽的關系不斷妥協(xié),媽媽雖然討厭他的惡作劇,但因為他是小孩子不跟他計較。然后呢,光仔意外早早地實現(xiàn)了自己變成大人的夢想,終于掙脫了家庭的束縛。
如果每個人都有魔法,遇到生活中的痛苦,我們一定都跟光仔一樣想要逃離吧,你會怎么做呢?你會不會用自己的魔法,馬上幫自己實現(xiàn)愿望呢?
年輕人容易沖動,更何況小孩子。
光仔一夜之間長大,他終于不用再天天回家,也可以大膽地追求自己喜歡的Miss Lie ,但好景不長,他變得越來越老,終于,當那棵老樹在風中凋零,枝椏斷落的時候,他也意識到自己的生命就要終結。他瘋狂地尋找Bum大叔,求他救救他。他垂垂老矣,他什么都做不了,他只能哭泣地喊道我錯了我錯了我錯了,求Bum救救他。
看到這里,真的希望Bum是個善良的時光老人,真希望他是給光仔創(chuàng)造了一場奇遇,可以回到起點的奇遇。如果這樣的話,小光仔一定會珍惜他生命中的每一天,跟爸爸媽媽生活在一起,做個好孩子??墒?,電影無情地否定了我們的念頭,它讓光仔繼續(xù)老去,垂垂老矣的光仔稀發(fā)雪白,行動顫巍,他再也回不去了。
剛開始認為,這是給小孩子看的電影,希望每個小孩子都能珍惜生命,愛自己的爸爸媽媽,甚至還一度擔憂,希望老年人不要看到,自以為老年人看了會傷感。后來想了想,其實不然,時間,不光是年輕才珍貴啊。縱使大半輩子已經流逝,也是實實在在從我們手中溜走的,剩下的時光,我們不用著急,也能踏踏實實地過,不會像電影里那樣一天十年。日子永遠細水長流,年幼的無知,年輕的沖動,年老的聽天命,不,遠遠不止這些,年幼還有童真,年輕還有瀟灑,年老啊,有睿智。
4 ) 小時候真傻,居然盼著長大
我本來以為這只是一個很單純的童話故事,他會在一天之內長大,然后理解了大人的不容易,知道后母真的對他很好。在夢中的自己要老死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自己只是做了一個夢,從此之后變成了乖孩子,結局是相親相愛一家人。然而電影卻不是這么發(fā)展的,男主再也成不了小孩子了,而男主的媽媽才是小三,說著一個家少了誰都不行而男主最后死在了后媽懷里,導演一點都沒手下留情。
這個電影真是真實到殘忍呀,或許導演的意思是想讓小男孩去天國和媽媽在一起,才會這么安排結局。我覺得這里面唯一有錯的就是小男孩爸爸,一個沒有責任感還花心的男人。其余的人我都能理解。其實人的一生很多,短到就像一瞬間的事,幾十年彈指而過,等到真正后悔的時候已經沒有回頭的機會,所以還是要珍惜年輕的時光過好每一天,哪怕生命還剩一天也要好好活珍惜眼前的人和事。
小時候,大人總是和我們說有些事等你長大就明白了。那時候我們如此渴望長大,希望明白這些秘密,去干成年人才能干的事??扇缃裎覀冋娴拈L大了,卻發(fā)現(xiàn)原來成年人的秘密竟然這么丑惡。長大意味著獨立生存卻要接受很多人性的不堪。
5 ) 人生重在把握今朝
誰曾經沒有幻想過一夜長大?誰又在垂暮之年沒有產生過如果生命可以重來的念頭?
但是如果真的有那么一種方式,可以讓你體驗一下一夜長大的感覺,你會為此付出青春的代價嘛?
影片《童夢奇緣》簡述的就是這樣一個故事。
整部電影沒有光彩陸離的特技、沒有嘩眾取寵的搞笑,既是一本美麗的童話書,又是一本厚重的哲學書。一切都在行云流水的敘述中自然而然的講述著人生的真諦。尤其是化妝的技術我覺得十分高超的,據(jù)說劉天王在看到自己化妝后年近古昔的畫面,自己都感到十分的有壓力,可見他本人對化妝師的技術還是十分的佩服的。黃日華和莫文蔚演的夫妻倆也還到位,看著感覺比較真實。馮小剛扮演的老神醫(yī)有點可笑,化妝的技術真的不是很高明,看上去就有點假,不過他的聲音配上當時公園里邊的景色,講述出來的那段臺詞倒是很讓人震撼。
影片中,小光在公園里痛哭流涕,祈求神醫(yī)讓自己回到年少的歲月,但神醫(yī)的一句話,讓小光明白了,逝去的青春是無法挽回的。因此導演并沒有讓小光回到兒時,卻用他的老去——這個不完美的結局,告誡我們——
“生命是一個過程,可悲的是它不能夠重來??上驳氖撬膊恍枰貋?。但未來是充滿希望的,哪怕生命只剩下最后一天,也要好好活?。ɡ仙襻t(yī)語)”
就是!活在當下吧!不要寄希望于莫須有的幻想,即使幻想能夠實現(xiàn),也未必能夠給你的人生帶來滿意的答案。只有牢牢的把握自己的當下的時光,才能充分的體驗人生的樂趣,才能創(chuàng)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精彩的人生。
6 ) 絕不是部兒童片,太現(xiàn)實~
絕不是部兒童片,不適合兒童觀看。
把人的一生縮短為短短幾天,讓擁有和逝去揪著這么短的時間完成,把人生的短暫用夸張的手法以最大的沖擊力展現(xiàn)給你。
這是一部悲傷的童話,一部充滿現(xiàn)實主義色彩的浪漫主義劇。在這種表現(xiàn)方式的沖突影響下,倍增了夸張帶來的震撼。
但是我不喜歡影片的結局,雖然這種悲劇的結局能帶給人更多的刺激,讓人更多反思,更多的珍惜現(xiàn)有的生活。但是生活帶來的困苦太多了,人已如同暴風雨中上下翻騰的孤舟。這時候給予希望是不是會更益。
多希望影片里的一切能解釋為主角的一場夢。
題材未見新意。
重看依然感動,父子相認那一刻把我看哭了。嗯,每一天都要當最后一天過好!!
哭的亂七八糟的
突然之間,年華老去,好傷感。
真別扭
原來人生真的是一條單行道。
我怎么覺得化妝特效并不理想呢,可能是我要求高吧。老年妝的華仔并沒有感動到我,我這是怎么了?
成人的世界真的有那么好嗎?
很2很奇異。
在飛機上看的。
劉福榮瞬間就老了( ̄_ ̄|||)
老年劉德華和童年劉德華
很久前在電影頻道的時候看過的,那時候記得還沒有電腦。但不管是那時候還是現(xiàn)在都不怎么認為這部電音是非常的優(yōu)秀,實在是很一般。童話般的夢境敘述方法,完全再是搬抄好萊塢魔幻電影的拍攝手法。電影的兩點不是很足,難以給人深刻印象留下。
我說這片子不是不錯么~怎么有人說沒意思呢~媽媽說:有些人就是不喜歡受教育~
生命是一個過程 可悲的是它不能夠重來 可喜的是它也不需要重來...
cctv6
其實生命已成定局的老年人的生活是不是更幸福..還是會有更多的力不能及的不甘?
莫文蔚那個角色也太慘了吧,老公出軌后不僅選擇了原諒他還得給小三養(yǎng)兒子,熊孩子還一天天鬧得能拆房子,就這么一個故事最后居然能引出“一家人少了哪一個都不行”??你當這老公是何鴻燊?。?/p>
不太喜歡光仔這個角色的性格言行設定!
說實話 因為童年的經歷可能很相似吧 我看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