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給出理由前先說明一下,我是站在國產(chǎn)動畫電影的角度去評價,并沒有上升到動畫電影的影史譜系?!妒洹贰洞笫ァ贰赌倪浮芬捕既绱恕?/p>
從技術(shù)上講,這部電影的作畫干凈不貪功,分鏡節(jié)制有效,戰(zhàn)斗場面和最后大梗都頗為精良,可圈可點之處甚多。而后半段的冷笑話確實讓我時不時笑出來,挺不容易。(畢竟大多數(shù)冷笑話我都覺得又尷尬又不好笑)
然而,這部電影最值得討論的是,也是因此值得被推薦的,是從母題層面看,這是一部真·老少咸宜的電影。
這部電影可以用輕松的故事,引發(fā)幼兒和成年人的思考。
成年人可以思考原住民和外來強勢文明的關(guān)系(《羅馬》討論的也是如此)(這部電影真沒講環(huán)保),這部電影直到最后,代表原住民的“大反派”依然沒有放下尊嚴,這點是讓人極喜歡的,也是讓主題立得住的重要原因。
孩子可以思考什么呢?是不是所有的好意都等于善良?要如何去理解好意本身?
最有趣的是,這部電影迫使小孩大人去思考一個問題,在殘酷的生存主題面前,善良是否顯得蒼白和無力?當文明的車輪壓過來,個體應(yīng)該做出怎樣的選擇?
電影里,大反派說妖精與人類的兩段蜜月期,一是互不接觸,二是將妖精奉為神靈。
這一懷念內(nèi)容本身是非常考究的。
說到底,妖精也是在懷念自己的強勢歲月。
所以,往深了看,這部電影的主題本身不是“住不住在這里”,而是“擁不擁有這里”,討論的是主權(quán)問題。(聯(lián)系當下局勢頗值得玩味)
作為一個沒看過劇集動畫,也幾乎沒有被電影宣發(fā)掃蕩過的觀眾,我覺得這是一次寶貴的觀影體驗。最后,強烈推薦。
最后最后,這部電影還是有些問題,前三分之一太拖沓了,而且泡面番的影子還是存在,看得我很不舒服。
真心希望能大賣。
英國作家克蕾熙達·柯維爾寫了一部小說叫《How to Train Your Dragon》(怎樣訓練你的龍),后來被夢工廠動畫改編為動畫電影《馴龍高手》。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說,《羅小黑戰(zhàn)記》也是講述了一個在物種混雜的世界中,人類是怎樣馴化、同化妖魔這一異族的故事。差別就在于,《馴龍高手》中小嗝嗝有著用指尖觸碰沒牙仔的那個人獸心靈交集的經(jīng)典場面,而《羅小黑戰(zhàn)記》則是用一種不打不相交的簡單暴力方式揭開了小黑與名為無限的人類的交集。
我覺得這部動畫是一部非常非常精彩的心理學教材式影片,其核心就是斯德哥爾摩綜合癥。一言以蔽之,就是被綁架者愛上綁匪的故事。
社會心理學家根據(jù)1973年發(fā)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市的一起銀行搶劫案件,分析得出了人類所具有的的一種心理,就是被害者有時會對犯罪者產(chǎn)生情感,這個情感造成被害人對加害人產(chǎn)生好感和依賴性。因為當人遇上了一個兇狂的殺手,殺手不講理,隨時要取他的命,人質(zhì)就會把生命權(quán)漸漸付托給這個兇徒。時間拖久了,人質(zhì)吃一口飯、喝一口水,每一呼吸,他自己都會覺得是恐怖分子對他的寬忍和慈悲。對于綁架自己的暴徒,他的恐懼會轉(zhuǎn)化為對對方的感激乃至一種崇拜。進化心理學對斯德哥爾摩綜合癥還有這樣的解釋,新生嬰兒會與最靠近的有力成人形成一種情緒依附,以最大化周邊成人讓他至少能生存的可能。
如果說羅小黑就是那個新生嬰兒的話,那么它先后遇到的風息和無限,就是那個最靠近的有力成人。它先后被這兩個人“綁架”,而這兩個綁匪也對小黑施與食物、住所,小黑因此對這兩個人產(chǎn)生了感激、依賴和崇拜。特別是無限,影片花了大量筆墨講述他怎樣從島上“綁架”了小黑,兩個人被迫共存在一則小舟之上,小黑逐漸從畏懼、反抗到順從、依賴于他的全過程。
影片恰到好處地包羅了斯德哥爾摩綜合癥發(fā)揮作用的若干共性條件。如人質(zhì)必須相信,要脫逃是不可能的;在遭挾持過程中,人質(zhì)必須認識到綁匪可能略施小惠的舉動;除了綁匪的單一看法之外,人質(zhì)必須與所有其他觀點隔離等等。你看羅小黑經(jīng)過多次逃跑失敗,最終認識到無法從無限手里逃走。而當小黑落水無法自救時,無限又適時施以援手。在很長的一段海上漂泊路途中,小黑無法接觸到無限以外的任何外界訊息,即使有接觸一些妖魔,也都是無限的朋友。
所以小黑最終被無限這一人類所馴化,就是必然的結(jié)果。人是可以被馴養(yǎng)的,妖魔更是如此,只不過已經(jīng)成年的風息不甘于被馴養(yǎng),而還處在情智發(fā)育期的小黑來說,更容易被外界影響罷了。所以影片結(jié)尾,當小黑哭喊著不肯離開無限的時候,這個被設(shè)置好的淚點沒太打動我,我寧愿小黑與無限依依不舍地分離,寧愿它心里記著這樣一個人的存在,但精神上要早日擺脫對無限的依賴才能更加自立和成長。有時候有點缺憾的分離比大團圓的相聚要更打動人,你看《千與千尋》,如果千尋最后和白龍沒有分離,那這個故事不就很一般了么。
這部影片比較特殊的地方就是“綁匪”一方最終對“被綁架者”也產(chǎn)生了情感,從而使得斯德哥爾摩綜合癥的情緒不是一種“單相思”。但同時,影片最遺憾的地方也在于此。就是它沒有揭示出無限的生活圈里有羅小黑的加入,對他本人有怎樣的改變。是懂得愛了,還是解開了什么心結(jié)?只是從頭酷到尾的話,就會缺少真正打動人心的那個點。其實影片如果能花5分鐘的筆墨來講一講無限的身世,為什么他這么強,為什么他作為人卻要幫助妖魔,會讓這個人物更加立體。觀眾只有了解了一個人的歷史,才能更好地理解他的現(xiàn)在。而小黑的存在一定是在無限的平靜心湖中投入了一顆石子,使其產(chǎn)生了早已忘卻的波瀾,最終這種波瀾也擴散成為足以使無限改變和成長的驚濤。
小黑時而為貓,時而為人。它什么時候是貓的形態(tài),什么時候是人的形態(tài),不應(yīng)是隨意設(shè)置的,而應(yīng)是有講究的。我個人覺得,它處在未被馴化的狀態(tài)時應(yīng)該是貓,而被馴化的狀態(tài)時應(yīng)該是人。它從貓到人,不是一種進化,而是一種馴化。
“領(lǐng)域”是影片一個很重要也很有趣的設(shè)定,代表了某種保護機制,實際上也是一種心理防衛(wèi)。風息張開的領(lǐng)域?qū)嶋H使他獲得的是一種心理安慰。但可惜影片并沒有把“領(lǐng)域”真正表現(xiàn)好。首先,從物理性質(zhì)上看,小黑首次釋放領(lǐng)域,海浪都被排斥在外,說明領(lǐng)域的張開是個排斥外界的過程。而后來風息打開的領(lǐng)域,在擴張時卻把城市包裹進來,沒有產(chǎn)生排斥作用,前后矛盾。其次,領(lǐng)域中的風息和無限打了個平手,這和領(lǐng)域主人在自己的領(lǐng)域中是“神”一樣存在的設(shè)定大相徑庭,按理說應(yīng)該是風息把無限打得毫無招架之力才對。也只有把無限逼入絕境,才能突顯無限舍身進入領(lǐng)域去救小黑的情誼之深,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也只有把無限逼入絕境,才能讓小黑的復(fù)活變得更有價值,產(chǎn)生最后一分鐘營救的逆轉(zhuǎn)快感。最后,影片沒有把關(guān)于“領(lǐng)域”的編劇智慧發(fā)揮到機制。無限也有著自己的領(lǐng)域,如果他在風息張開的領(lǐng)域中使用了自己的空間法術(shù),進入自己的領(lǐng)域,那么會怎么樣呢?相信這應(yīng)該是觀眾非常想看到的。
不過總的來看,影片還是延續(xù)了《羅小黑戰(zhàn)記》動畫系列片的整體風格,色彩淡雅,動作流暢,音色秀美,處處有充滿想象力的形象、符號、場景,是一部制作質(zhì)量頗高的二維動畫片。在三維動畫林立的市場上,可以說是一股清風。特別是影片中有一段讓中國畫中的角色活起來的戲,看得人心曠神怡,這是只有動畫藝術(shù)才能帶給人的魅力。雖然劇情飽滿度和邏輯性與“小黑粉”的要求可能還有一些距離,但也算瑕不掩瑜了。
動畫影評俱樂部 inside
看了點映,一點都沒失望,非常良心,延續(xù)了番劇的溫暖日常,笑點密集,也不乏精彩的打斗場面。就算不是番劇粉,也不會影響觀影體驗,人物、故事既有延續(xù),又單獨成立。
我很早就在追《羅小黑戰(zhàn)記》,但更新太慢,完全不夠看,導演還花樣表示不準催更(連磚墻、青苔、報紙都不放過),簡直喪心病狂,搞得八年只更新了28集,說好的兩個月一集呢?!完全變成了生之年系列。所以,這次電影就像看一個超長彩蛋。導演終于良心發(fā)現(xiàn),搞了一次中秋活動,感恩大酬賓。
我一直很喜歡羅小黑的畫風,清新自然,治愈溫暖,有種中國風的詩意簡單,不管是綠意盎然的森林,還是人潮涌動的城市,都看起來很舒服。那種清澈的綠,看著就能很放松,就好像它能自由地呼吸。
人類沒有權(quán)力剝奪妖精生存的空間
導演在天馬行空的故事里,構(gòu)建了一個奇異的世界——人類和妖精共存。有人知道妖精的存在,有人則不知道。而有的妖精隱匿身份生活在都市,也有的妖精不屑于偽裝,生活在妖靈會館。
提起妖靈會館,簡直是我最喜歡的一個設(shè)定,非常酷炫!
會館是包括老君在內(nèi)的三位神創(chuàng)立的,分布在各大人類城市中,專門為妖精提供服務(wù),除了自古就有的客棧作用,現(xiàn)在還無償提供在人類世界的生存資金。不過妖精們需要遵守會館法則,第一,不得殺害同類,第二,不得在人類前暴露自己,第三,如果愿意接受會館的召喚,還可以獲得更多權(quán)力。妖靈會館還有空間傳輸功能,有點像瞬移啊。
但人類和妖精共存的生態(tài),因為人類對自然環(huán)境的破壞,讓一些妖精失去了家園。比如,風息心心念念的龍游就曾是一個充滿濃郁靈力的地方,很適合妖精們生活,但逐漸變得不適合妖精生存了。
在這個新變化下,電影的設(shè)定在于人妖共存的平衡被打破,需要在混亂中建立新的秩序。而小黑所求很簡單,只想找到一個家,不再流浪。
說影版《羅小黑戰(zhàn)記》好看,并不是戴著粉絲濾鏡的謬贊,而是它真的有一套獨特的價值觀,不是一刀切的黑白對立,而是每個人堅持的立場和追求的東西不同罷了。
就像剛更新的番劇里,館長和小黑說起食人族涅帕,他們只能通過人肉這種特定的食物來獲取能量,不吃就死,根本沒有多余的選擇。難道因為他們是食人族就應(yīng)該被剝奪生存的權(quán)力嗎?
所以,會館盡量給他們提供的是死刑犯和罪大惡極之人的信息,而且就算狩獵成功,也需要把狩獵的人帶到會館經(jīng)過嚴格的審核。
館長對他們的態(tài)度很中立,他說:“真要說的話,其實他們(食人族)自己也是受害者,人類就不用說了,很多妖精也不待見他們,但他們并沒有選擇權(quán)?!?/p>
同樣,類比到人類和妖精的對立,妖精并沒有選擇自己成為妖精,而人類也不應(yīng)該剝奪他們生存的空間。
羅小黑還是羅小黑
番劇里的羅小黑,是一只外冷內(nèi)熱,武藝高強的黑貓,它通人性,不吃貓糧,會用馬桶,用意識傳遞想法,尾巴可以分成多個“黑咻”的不明生物。電影版里,它有很多人形化的狀態(tài),多了一絲可愛和憨態(tài)。它就像一個天真的孩子,在逐漸尋找和成長,從最初一個人流浪,到處尋找容身之所,到遇到風息了解世界、辨別好壞,再到跟著無限感受到愛。小黑的內(nèi)心發(fā)生了變化,這也是為什么后來,它會跟小白說,師父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人。
我覺得這樣的羅小黑是完整的,鮮活的,它是天賦異稟,但需要引導和栽培,也需要一個人給予它父親式的教導。最強執(zhí)行者無限就是這樣一個存在,看起來冷淡無情,實際上是個護崽狂魔。
《羅小黑戰(zhàn)記》的跟暑期大熱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是兩種畫風,羅小黑是溫暖、含蓄、童趣、治愈,有對人和自然相處的思考,也有為信念而戰(zhàn)的個人選擇,更有一人一妖和諧相伴。就像一場細雨,潤物細無聲。
而哪吒是強烈、顛覆、炸裂,是對既定命運的獨立抗爭,是父母對孩子的無限疼愛,是放下的過往和浴火重生。它是一聲驚雷,震驚四方。
但無疑都是美好的,是我們需要的。我曾被番劇里的小白、小黑打動,這一次也喜歡上了無限和小黑師徒檔。
我覺得,這是一部很良心的國漫,保持了番劇的水準,也再一次拓展了想象力的邊界。激烈的打斗戲值得贊美,每秒十二幀畫作,行云流水,快如疾風。無限不愧是最強人類,跟誰打都完勝,看他出手不要太爽,但沒想到跟一只貓妖產(chǎn)生羈絆。
不論是理想主義者的自我犧牲,還是執(zhí)行人守護的規(guī)矩,《羅小黑戰(zhàn)記》所傳遞的價值觀,一點都不低幼,反而極具深意。
回歸到現(xiàn)實,我覺得每個人的存在都有價值。我們存在之初,不是自己選擇的。人是沒有辦法選擇自己出生的國度、性別、民族的,只能在被選擇的基礎(chǔ)上,努力的活下去。我們守護的是愛與和平,希望的也是如此。
羅小黑,請繼續(xù)戰(zhàn)斗下去,與剝奪,與不公,也守護愛,守護家,守護信仰。
非常棒的電影。原本因為多倫多8天36長7短已經(jīng)看累+看飽了,以為回來會三個月跑不動影院。事實證明電影版《羅小黑》藝術(shù)性比《哪吒》更高更復(fù)雜(畢竟直來直去的電影會更賺錢,不吃虧),為了它跑影院是值得的,感謝還有這么多排片等我拖半個月來看。
最值得借鑒的是充分利用2D動畫的特點把形式做得簡潔,人物簡潔、美術(shù)簡潔、轉(zhuǎn)場簡潔,很多狗血橋段就因為簡潔推進快而看著很舒服,并且造就一副并非刻意童真的表象,很適合大朋友觀看和接受。
雖然故事節(jié)奏快,但世界觀的展示卻是逐層遞進不慌不忙?!犊巍废盗邢袷菍Α缎率兰o福音戰(zhàn)士》世界觀的照搬(可以稱之為《人類補不完計劃2》),我原本還期待《魁拔》怎么把原版尾大不掉自暴自棄的世界觀做得更完善清晰,怎奈他夭折了?!读_小黑》則以簡潔為主旨設(shè)計不難理解的架構(gòu),靈質(zhì)空間和妖精的關(guān)系對于人性思維和現(xiàn)實世界是一種藝術(shù)化的映射,具備了社會學基礎(chǔ)。我現(xiàn)在越來越覺得好故事里的精妙人物傳記都有某種社會學基礎(chǔ),在怎樣的壓力下做出怎樣的生計選擇,怎樣的人口學背景導致他對某件事的看法和選擇。本片故事雖然簡單,但還是在按這個架構(gòu)去建立人物。
意識形態(tài)上從好和壞的對立變成不同立場的對立,這種教育意義對于??措娪暗挠^眾(無論他是liberal還是conservative)都是老生常談,但在中國(尤其近期)這樣一個很多人都只有非黑即白世界觀(并美其名曰“原則問題”)的社會,能有一部沒有非黑即白判斷的影片是需要珍惜的。特別是風息這個角色,他不是壞人,他就像是妖族原教旨主義者群體的謝爾蓋·阿赫羅梅耶夫,為自己的價值觀堅持到底不妥協(xié),發(fā)現(xiàn)大勢已去就自己走得干脆利落,他是可敬的角色??赡芪疫@么想有點過于conservative了吧。
把沃爾瑪WAL-MART改成WAL-MTJJ挺逗的,這次我沒有再看成MDZZ了。結(jié)尾還是幼齒了,本可以更酷的,我全片大部分時間都在糾結(jié)要不要把它選進年度十佳,這個結(jié)尾看掉之后我還是決定支持《幼兒園教師》。
今年夏天可謂是“前有狼,后有虎”,七月下旬的哪吒到九月伊始的羅小黑。整個夏天都被“國漫崛起”的呼聲所包圍。當然我絕對肯定《哪吒》和《羅小黑》對于國漫的推動作用,它們無論是從品質(zhì)還是從傳達的精神和價值觀上都比近幾年的國漫作品有了長足的進步。
和《哪吒》相比,我更偏愛《羅小黑》的簡筆畫風格,不僅如此,《羅小黑》中的人物樣貌都更符合中國人的審美標準。再者,《羅小黑》所講述的故事,也是更加中國化的。其實我們細看不難發(fā)現(xiàn),《哪吒》所傳達出的核心是——“我命由我不由天”。往深了說,他傳達的是其實是好萊塢一直引以為傲的反歧視觀念。大致套路就是一個被大眾不認可的人最后得到大家尊敬涅槃重申。而《羅小黑》無論是畫面感覺還是內(nèi)核,都離我們更近。
但是,《羅小黑戰(zhàn)記》讓人遺憾的地方在于,其中正反雙方價值觀碰撞是不對等的。價值觀不對等,就產(chǎn)生不了戲劇張力,沒有了戲劇張力,也就沒有了悲劇感。
什么叫價值觀碰撞的不對等?我們先來舉一個正面的例子:
《勇闖奪命島》
《勇闖奪命島》講了一個什么樣故事呢?
美國海軍陸戰(zhàn)隊漢默將軍因不滿政府對退伍、戰(zhàn)死軍人及其家屬的補償和福利不滿,率領(lǐng)部下將美軍最新研制的生化武器――VX毒氣彈偷運到羅克島,劫持了81名正在該島觀光的游客,控制了該島。要挾美國政府48小時內(nèi)支付1億元贖金否則將殺死人質(zhì)并用毒氣彈襲擊舊金山。 (摘自豆瓣簡介)
縱觀影片,退伍軍人的價值觀在于——國家應(yīng)該厚待為它作出了犧牲的個體。因此漢默將軍為了手下被漠視而犯險。而政府的價值觀則在于——任何兩方的矛盾都不應(yīng)該拿與這件事不相關(guān)的人作為人質(zhì)和犧牲品。
這兩種價值觀,都是有信服力的,都是被大眾許可和接受的。
但當兩種都成立、都有信服力的價值觀發(fā)生碰撞時,悲劇感就會產(chǎn)生。
不經(jīng)如此,《勇闖奪命島》里所有的人物到最后其實都沒有背叛自己的國家和職責,漢默在最后一刻調(diào)轉(zhuǎn)了火箭;梅森在為國家蒙冤幾十后,也只是選擇平靜的歸去;漢德森少校在明知會被射殺的情況下,沒有放下武器,仍在盡最大努力說服對手信守《海軍誓詞》。
這部片子最明顯的特點可以說是沒有一個反面角色。 所有的人物,都有自己的道義和立場,都有自己的利益和群體要維護。
但最終,所有的個體價值觀,都比不上國家職責。這一點上,個體選擇最終敗給國家職責,這也是悲劇感產(chǎn)生的原因。
這點上,《勇闖奪命島》是同類商業(yè)電影中的翹楚。
回到正題,我問一個問題:
《羅小黑戰(zhàn)記》中到底有沒有反派?
就我的觀影感受,從人們看到風息竊取小黑能力開始到電影結(jié)束走出影廳,都在聲討風息。因此,我們姑且先認為風息是反派人物。
但我們從電影文本上來考慮,風息被觀眾認為是反派角色,到底是導演故意為之,還是導演對角色的理解和我們的認知出現(xiàn)了偏差?
我認為是后者,我認為導演并不愿意把風息塑造成一個反面角色,抑或者說,導演其實不希望電影中出現(xiàn)一般意義上的反派角色。
我們可以來說一說風息。這個人物,是極為復(fù)雜的。從根源上來說,他才是最原始最深層的受害者。按照影片中的世界觀,其實人類才是后來者和闖入者,是人類破壞了他們的家園讓他們被迫流浪。所以他要奪回原本屬于他們的地盤,是無可厚非的。
他的價值觀在于——他信奉的是先來后到,先到先得。這個信念是成立的、有信服力的。這可以為他而后的所作所為提供道義和信念上的支撐。觀眾也不會覺得他壞。
但為什么觀眾還是覺得他是壞人呢?
因為導演并沒有把風息這個人物的心理脈絡(luò)闡明。風息的所作所為和他對人類的恨與偏見,到底是出于人類作為闖入者奪走了他的家園的不甘,還是僅僅只是為了泄自己心頭私憤。他的所作所為,到底是出于一種群體性的考量,還是只是個體上的情緒宣泄。
從影片后半段看,風息的舉動越來越偏向后者,他隨手傷害人類、炸毀列車、殘害同類,都更像是他個體的對于人類的報復(fù)。
這種感覺,在他竊取小黑能力時達到頂峰。
如果他真的站在他們妖精這個群體的立場上,那他絕對不會強行竊取小黑的能力。但他以犧牲同類的命運給自己創(chuàng)造機會。那就像無限所說的:“如果你以犧牲小黑的生命為代價,那你又有什么立場代表妖這個群體?”當他做出這個舉動時,就已經(jīng)透露出他內(nèi)心里個體的仇恨比群體的考量更加重要。
如果他的價值觀和信念僅僅只是為了宣泄自己的個體情緒,那么風息這個人物,則是被情緒主導的。他身上沒有那種不喧賓奪主的思辨性和崇高性,沒有那種站在他們妖精群體歷史長河上做出抉擇的不朽和永恒性。
相比起無限這個人物“人妖共存”的價值觀,風息所做出的抉擇和秉承的信念,太幼稚、也太單薄。所以,這兩種價值觀的碰撞,高下立現(xiàn)、一目了然。
就好比《勇闖奪命島》最后漢默將軍死去時,你能感受到的那種無奈與辛酸,那種不甘和惋惜??僧旓L息死時,我們可有這種感覺?
我認為沒有,他的死不僅沒有換來觀眾的惋惜,也沒有讓影片里的人物覺得可嘆。他換來的只是哪吒和執(zhí)法者的那幾句揶揄。
所以說,《羅小黑戰(zhàn)記》其實可以講得更加深刻,可以講得更有現(xiàn)實意義。因為妖精這個群體其實有意無意地影射著現(xiàn)實生活中的動物群體,相比生活在大自然的動物,我們?nèi)祟惒攀呛髞碚吆腿肭终?。換句話說——人類從來都沒有資格剝奪妖精和動物的生存空間。
但可惜的是,導演并沒有將妖精和人類進行平等地看待。他本質(zhì)上還是以一種居高臨下的視角完成了一種人類對妖精的憐憫。在這個故事里,人類是好的、是謀求和平與共存的,甚至連大多數(shù)妖精都認同人類。只有少部分妖精覺得不對,他們覺得這本來就是我們妖精的地盤兒,我們憑什么要和你們?nèi)祟惙窒恚?/p>
這些少部分的妖精有錯嗎?我覺得沒有,難道你搶了我們的地盤兒我們只能無動于衷嗎?我們只能被動的和你們?nèi)祟惞泊鎲??但就連這一點點的可貴的人物弧光,導演也沒有把他講好。風息身上的那種為了自己群體利益所作出的抉擇,也被導演和編劇簡化成了個體情緒的宣泄。
其實“人妖共存”的本質(zhì),還是一種人類為中心的觀點,妖精在人類生活的城市里,必須要偽裝、必須要遵守人類的法則和規(guī)矩,這本身就違背了“共存”這一理念。
這所有的所有,都釀成了電影所傳達的精神的模糊。也是整部電影沒法兒產(chǎn)生悲劇感的源頭。真正的悲劇感在于——任何一方獲勝,我們都不會欣喜若狂;但任何一方落敗,我們都一定覺得惋惜。
故事主題或許讓人似曾相識:人類侵蝕了自然環(huán)境,該被趕盡殺絕還是平衡以待?通常自然界的生靈會分成兩派,爭論乃至征戰(zhàn)不休。在這里則是大隱隱于人間的妖,跟遠離塵世的妖之間分歧爆發(fā)。
但在這個電影里,誰對誰錯,孰是孰非,到最后都被完全被懸置。不是它不重要,而是太重要,重要到千年來的神仙妖佛也難以決斷,重要到任何一部電影都不夠給出哪怕?lián)u搖欲墜的答案。
但一個孩子眼里,這場戰(zhàn)役還是有明確的意義。
羅小黑,他的童年噩夢被我們目睹,巨樹攔腰截斷,金屬彈頭擦身而過,突然間他就成了鋼筋水泥間的流民,入夜后活在棍棒和磚塊的支配下。
冥冥中注定,兩個男人要在他心里展開情感拉鋸。
起初他非常討厭寡言簡語的那個,把他從伊甸園綁走,動不動就把他捆成一團管教一番——你以為你是誰,法術(shù)高又長得帥就可以為所欲為嗎?
但漸漸他開始覺得,一個帶他吃霸王餐和坐小電驢的人也不是那么討厭,他們一起分享過的難吃的烤雞和烤魚,那段混雜著尷尬和快樂的旅途,也不乏可愛難忘,而控制金屬的神奇法術(shù)還真的有趣又管用。
而在他最孤獨無助的時候,給過他一個家的另一個男人,曾經(jīng)讓他死心塌地牽腸掛肚,可到頭來一語驚醒夢中人,原來他只是被看成一塊能量寶石,一個能讓世界顫抖的武器開關(guān)。
孩子總是渴望一切是純潔無瑕的,當所有恩情被加諸了條件,所有有過的感動也一筆勾銷。
那些他想不通的關(guān)乎萬物存亡的大抉擇,終于不必強求一個答案,因為他知道了該為誰而戰(zhàn)。
“領(lǐng)域”是什么,不必深入講解。姑且看做萬世不出的巨型殺器,妖靈人杰奈何不能,天兵駕到也不得入法,吞噬一切的原始力量,九天十地為之驚懼惶然。
所有神話奇幻故事的壓軸,似乎都會有那樣一個籠罩一切的龐然巨怪,一個末日的象征。
只見毀滅的深淵里,破碎的虛空中,突然就躥進了那么一個嬌小的身影,敗局里生機突現(xiàn)。拯救天地的代價是如此昂貴,但那個童稚而堅定的聲音清清楚楚地喊出,我不在乎。
然后潛能噴薄如泉涌,物理的法則和力量的上限被通通碾碎,奇跡令世界顛倒。妖變成了神,神的巨掌揮舞,秩序回歸,萬物平安。
我特別喜歡世界被拯救的那個畫面,沒有儀式性的爆炸和光芒,前一秒還是黑影壓地,下一刻就是晴空萬里,彈指間天地煥顏,仿佛什么都沒有發(fā)生過,噩夢初醒,劫后余生。意外地簡潔,意外地理所當然。
但這個電影最出色的還是結(jié)局,沒有世界新生的慶祝,沒有二次陰謀在醞釀,沒有快樂的麻煩要善后,沒有正邪善惡的道德分辨,什么都沒有。那些都多余。
我們只看到,眼前撲來一雙手臂,兩行熱淚,伴隨著陣陣的呼喚。積攢了許多時候的心聲就這樣奔放:我想和你一起。然后那個山崩于前不改色的男人,眼里似乎也有了淚光。
它想讓我們看到的故事就是:一個孩子花100分鐘找尋一個心靈上的家,然后,終于,他找到了無可替代的那個。就應(yīng)該定格在這里。沒有比這更要緊的事,沒有比這抹溫柔更適合留在記憶。
迷路會迷一個省、吃霸王餐時值錢的玉佩…哈哈哈,里面的笑點全部get。靈質(zhì)空間、領(lǐng)域、吞噬、執(zhí)行者、會館…獨有的電影設(shè)定,讓這部中國原創(chuàng)動畫更立體。哪吒一副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的姿態(tài),也算驚喜。原番追起!
雖然我不太能吃這種簡筆畫風格,但是看日漫長大的人肯定會喜歡這部多過which you know 吧!輕輕柔柔的夏目友人帳風,白龍+娘口三三式的主角組合,角色與氛圍都很舒服,故事簡單節(jié)奏卻好,最最最關(guān)鍵的是沒·有·屎·尿·屁·和·網(wǎng)·絡(luò)·流·行·語!我看這個系列輸就輸在名字上,以前聽這名字我總以為是什么那年那兔之類的東西……
本來只是一小半,小黑粉,昨天剛補完成為的,看完電影,愛了,好有愛喵~類似哈利波特魔法世界但是是我們自己的妖仙都市可以出來了,迷人啊,101分鐘舒適預(yù)警三觀也合,就是下一部不要太久咯手動捂臉表情,先回到日常番里再會和等待了,吒吒客串手動捂臉表情,老祖宗沒有版權(quán)限制,再一次老祖宗滴個寶庫啊,加油,上映再二刷,保佑八億十億,有錢有錢,腦洞一下團隊有空可以把九把刀的獵命師世界搞出來…今晚杜比全景聲廳二刷了爽,明天還要三刷…比哪吒還要多一刷,2D實在舒適,不過現(xiàn)在想想也有點兒后悔沒刷到哪吒IMAX,現(xiàn)在最多還只有中國巨幕不過戴眼鏡實在有點勸退,這里聯(lián)動的哪吒出場音樂也好燃,衣服寫的是NAZA南方銀握手手動捂臉表情…每次都不知不覺就坐定定看著可愛又好聽的片尾字幕走完惹,確定想和一個人一起流浪真好啊~
有生之年終于看了點映(點映送了周邊哈哈哈)。鄉(xiāng)村的地方想起龍貓,會館想起千與千尋,故事設(shè)定想起神奇動物在哪里。 但這些都不重要!因為動畫本身真的太棒了,故事完整,充滿暖意,笑點隨處可見。卸了粉絲濾鏡我一樣會打滿分的。
8.27點映從畫面到配音到配樂到故事,都是三個字,治愈系。這也就是羅小黑。ps.哪吒不是客串,是羅小黑世界觀里的哪吒大人喲
小黑變成白頭發(fā)小人的時候 我以為是喜羊羊來了
故事性和想象力都有了,就是缺少一個完整的設(shè)定。缺少交代的留白太多,對沒看過這個系列的觀眾也太不友好了!不過很期待看到小貓妖在現(xiàn)代都市的生活后續(xù),好歹俺年輕時也看過“幽游白書”呀...
小黑帶給人最大的治愈就是它可以帶你回到對世界無所懼怕、無所歧視的視角,讓你重新看看這個復(fù)雜而可愛的世界。電影依然延續(xù)這個內(nèi)核,只是我很擔心大面積上映之后,看慣了快節(jié)奏電影的大眾,會認為低齡化節(jié)奏慢
畫風糙一點沒事,劇作問題才是硬傷,不管了解不了解番劇都一樣。世界觀不由分說一上來就強行灌輸給觀眾,這是極為失敗之處。核心命題借角色的臺詞進行極為幼稚的輸出,主創(chuàng)太偷懶。動作部分的分鏡更是災(zāi)難,避重就輕。海上漂流的段落還算不錯,可也有少年派的影子。唯一亮點的哪吒歪打正著沾了熱點的光,提升了些許觀感。
《羅小黑戰(zhàn)記》呈現(xiàn)的世界是奇怪的,甚至難以想象,如同混雜著各種菜系、具有多重口味的雜燴,因為趣味點的鋪陳而消解了沉重感,仔細看會發(fā)現(xiàn)很多細節(jié)。與依循現(xiàn)實世界運作邏輯而無法徹底放開想象的真人劇情片不同,動畫師可以將頭腦中任何能想到的概念、場景、人物放入平面,只要動畫完成了,世界便真實存在(存在于二次元的真實中)。羅小黑最終選擇護衛(wèi)人類世界,而不是讓世界回歸被人類破壞前的原始形態(tài),跨越了成長:從妖(動物)變?yōu)槿?,從它變?yōu)樗?/p>
最后一場打斗場面居然不錯,小黑滿頭白發(fā)的時候一直在想黑貓會不會變成白貓。復(fù)雜而可愛的奇幻世界依然讓人沉迷,特別想擁有一個自己的靈域空間。短短一部電影講了一個完整的世界觀,今年我的國漫第一給這一部。
要說國漫崛起,這個才算。讓人眼前一亮的,都是以往國產(chǎn)動畫的軟肋:世界觀、人物刻畫、想象力、環(huán)保理念和臺詞。論破壞場面,完全是商業(yè)大片的規(guī)模,冷趣味和敘事節(jié)奏尤其贊。與其去拼技術(shù),不如先做好內(nèi)容,這才是國產(chǎn)動畫的正路啊。
路人粉,慕名看了點映,整體感覺低于預(yù)期。節(jié)奏問題最大,前一半過于拖沓,強行灌輸設(shè)定,對于路人來說是很不友好的,制作層面也不算上乘。優(yōu)秀的粉絲向大電影,路人觀感會比較普通。
經(jīng)歷了過去幾年許多次的雷聲大雨點小,中國動畫在2019年才是真的迎來了曙光。畫風和制作都極其良心,光看打斗場面的流暢度就足見誠意。世界觀構(gòu)建可圈可點,賣萌和冷幽默直拉好感度,更難得的是也沒有沖淡結(jié)尾的情感張力,可以說是真·良心國漫。雖然不是劇版死忠,但看完電影版覺得:至少這才是值得成為童年記憶的國產(chǎn)動畫。
不好意思,我不贊同評論里說的賣腐之類,我在他倆之間感受到的是師徒之間的真摯情誼,無限對待小黑即為嚴師,但更多時候是溫柔的兄長。從小黑對無限一開始的偏見與敵意,到最后與無限一起共同作戰(zhàn),充滿了熱血與感動。千萬不要腐眼看人基。
明明是很龐大的世界觀,展現(xiàn)出來的卻是非常細膩的動作戲和非常溫柔的風景。所以熟悉的佐料,出來原汁原味的羅小黑。不尷尬的笑點大概源于導演木頭本頭實在是太搞笑了,映后對話↓1??“我覺得這個分數(shù)虛高”“你自信一點”“好,我很堅信這個分數(shù)虛高”2??“你是如何做到讓山新一個人配十個人這個艱難而有挑戰(zhàn)性的任務(wù)的?”“因為窮”3??“在場有很多你的好朋友”.“是的”“讓他們說說觀后感”..現(xiàn)場沉默..“剛才說錯了,我沒有朋友”4??主持人:“所以這次電影一做這么多年blablablabla”木頭:“emmmm..你怎么每次問的問題都不一樣,上一場的剛想好怎么答”5??“這種超能力和中國風造型的結(jié)合,你是怎么想到的”“因為我是中國人,也沒去過別的國家,所以也畫不出來別的國的風..”
6.5分。我對羅小黑沒有情懷,除了被貓形態(tài)的小黑萌到癱軟以及個別幾個笑點,基本整部片面無表情看完。技術(shù)不如魁拔,劇本乏善可陳,笑點遜于哪吒,在這種情況下還讓我看簡筆線條動畫看一個多小時我接受不了。妖之會館與千與千尋油屋的設(shè)定太像了,還沒人家的精致華美。它的品質(zhì)破不了圈的,感覺就是二次元的又一次自娛自樂。
《羅小黑戰(zhàn)記》電影是2010年以后國產(chǎn)動畫里唯一一部(如果)8分以上我不會覺得虛高的作品。看之前大抵能夠預(yù)料畫面可以當壁紙,頂配聲優(yōu)與二次元對白完美融合,以及呆萌、傲嬌、反差萌各種萌從頭萌到尾,好笑且無任何低俗笑點(這很重要);沒想到的是打斗場面可以做到非常之燃,在“無限”等妖精身上看到了君麻呂、六道,還有佐助在中忍考試第一次遇到大蛇丸的名場面,奇觀方面大滿足,私心希望戰(zhàn)斗系統(tǒng)再具體一點就更好了。缺點是環(huán)保1.0主題限制了作品深度,反派暴露動機也就注定沒有新意,還有隨處可見的日漫影子不知怎么看待,比如最后飛回會館的交通工具與龍貓車有點類似。
一開始以為和番劇一樣是日常風雜糅玄幻題材,看著看著變成了環(huán)保片,最后變成了禁斷愛情片……較劇集版正篇散發(fā)出更濃的中二氣息,出圈還是有門檻,粉絲向?qū)傩蕴亓?!…?這個劇本相對劇場版的體量還是稍微有點弱, 其實作為廢萌番劇集版已經(jīng)把賣萌耍寶用到極致了,而到了劇場版還在反復(fù)的販賣這一套,不是說不好,只是沒有驚喜,也可能是我太貪心了,想要更縝密的劇情、更深刻的人物、更宏大的世界觀和神展開……制作還是一如既往高水準,這個沒話說,希望票房能高一點,有了預(yù)算正片開始月更吧……
7分,主打萌系、吐槽與角色設(shè)定??赐觌娪鞍嬷?,又第一時間去補了28集劇集,整個世界觀設(shè)定也更加清晰了。一開始不是特別能接受這種粗線條的畫風,但是看下去還挺好玩的,吐槽和賣萌是兩個主要看點了,有些吐槽還挺好笑的,個別情感細節(jié)也挺用心,看到最后場內(nèi)好幾個妹子都在抹眼淚。動作戲多少能看出些日漫的影子,應(yīng)該也是受過影響吧,加油吧。另外,我還挺吃這些什么妖精會館、靈質(zhì)空間之類的中二設(shè)定的。以及,劇集版請繼續(xù)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