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這是最好的電影
本片從描述一位被神父收養(yǎng)的年輕男孩的身世歷程開始,發(fā)展一連串纏繞在一起的三代人的離奇故事:伯爵和夫人、富商、殺人魔、孤兒、神父、女仆-------。真是不可思議的不可思議,卻發(fā)展的異常清楚。
導(dǎo)演的功力驚人,沉凝的節(jié)奏、長長的鏡頭、連續(xù)的拱廊、陽光的庭院、漂亮的畫面、唯美的暗面、輝煌的劇院、堂皇的宮殿、嬌淫的貴族-------都被安排了不同的視角,不同的敘述人, 并彌漫者強烈的古典味道。滄海桑田、情海劫難、苦痛輪回、贖罪超脫,盡在此270分鐘里。從修道院開始,又夢回修道院,來描述這段悲慘日記所敘述的人生。
這是最好的電影。宗教感的電影。
2 ) 《秘境里斯本》:小徑分叉的記憶迷宮
2個多小時看完了電影,才發(fā)現(xiàn)竟然只是上集。那意味著,想看完整部電影,還要再花2個多小時。
要不要看下集,這個問題讓我糾結(jié)了很久。
其實整個故事乏善可陳。從上半部來看,大約就是類似于簡·奧斯汀式的歐洲瓊瑤片,講一對貴族情侶的愛情悲劇。大致就是女孩的父親嫌貧愛富,執(zhí)意拆散她與愛人,不僅派人追殺男方,還企圖害死她腹中的胎兒(父親反對,在封建社會是一件天大的事,是所有情侶最大的障礙)。后來,一個萬能的神父出現(xiàn),拯救了嬰兒,孩子的母親則被迫嫁給另一個、她父親認可的伯爵。然而,伯爵發(fā)現(xiàn)妻子竟然曾在婚前產(chǎn)子,頓感顏面掃地,于是將她打入冷宮以示懲罰。
非常十九世紀的感情戲,好像紅樓夢的年代,太太小姐們熱衷的題材。影片節(jié)奏也頗慢,說好聽點兒是“舒緩”;說直白了,有點近乎于沉悶。
但是,我不得不承認,《秘境里斯本》有一種奇特的吸引力,讓人在影片結(jié)束后仍然長久地沉浸在鏡頭所營造的氛圍里。好吧,最后,我被折服了,又花了一個晚上將它看完。
和缺點一樣,影片的優(yōu)點也相當明顯。比如畫面異常精美流暢,歐洲的四時風(fēng)物隨著鏡頭如油畫般徐徐展開,美得攝人心魄,人物華貴的服飾與裝束亦可謂美侖美奐,令人賞心悅目,極為養(yǎng)眼。與此相對的,是高大城堡里那些寂寞而憂郁的貴族少女,她們鮮花般的的命運卻如同天際的光線陰晴不定,充滿悲劇色彩。時髦華麗的派對,若即若離的調(diào)情,眉來眼去的勾引,最終不過是從父親手里轉(zhuǎn)到丈夫的手里,完成一場家族交易。
這部電影一直讓我想到《紅樓夢》。如果說《紅樓夢》是中國貴族的挽歌,那么導(dǎo)演烏·魯茲就拍出了歐洲貴族的窮途末路。是的,歐洲已經(jīng)老朽了,當那些貴族青年還在為了陳舊的門第觀念而深深苦惱時,美洲的冒險家們早已經(jīng)大發(fā)橫財,然后頂著買來的爵位跑回歐洲炫耀。他們沒有家世,沒有背景,只有大把的金錢,甚至連名字都換過好幾個。瞧,那個來歷不明的新貴是誰?原來是以前老伯爵雇來的打手呀,可現(xiàn)在他居然蹺著腿坐在上流社會的客廳里,對貴婦們出言不遜,讓她們捂著胸口暈倒(這是老歐洲的奇觀之一,曾經(jīng)有人分析說那是因為貴婦們穿的緊身束衣太緊,時常讓她們喘不過氣來,所以稍有不適便會暈倒)。他拒絕決斗那一段實在有趣,真是對歐洲貴族“榮譽精神”的絕佳諷刺。
影片有一個龐大而復(fù)雜的敘事結(jié)構(gòu)。整部電影由無數(shù)小故事組成,通過不同人物對過去的敘述展開,彼此獨立又互有關(guān)聯(lián),最終使得電影變得像一個小徑分叉的迷宮,打開任意一個房間,里面都藏著某個人的回憶。故事從男孩若昂尋找自己的身世開始,他在發(fā)燒昏迷時見到了母親,最后又再度回到他的身上,那時母親已經(jīng)去世,而他再次陷入病中。一切又回到了原點。
另一個值得一提的特點,就是若昂一直隨身攜帶的那個匣子(這是個非常有創(chuàng)意的道具),那是一個舞臺,所有的故事都在上面以人偶的方式演出?;蛘邚牧硪粋€角度看,那其實是夢境(故事)的入口,我們可以認為所有的故事都是若昂想象或者編造出來的。考慮到此片的導(dǎo)演曾經(jīng)拍過普魯斯特那部著名意識流巨著,這不得不讓人懷疑他的意識之河是否也流到了這里。
3 ) has the story been unfolded?
has the story been unfolded?代表很多人的疑問。絕大多數(shù)的電影用2小時講了過多東西,但在《里》中才剛剛把故事的基本人物和條件介紹完畢。看完所有,才明白到,在這里故事是無窮無盡的,永遠不會講完
4 ) 《秘境里斯本》
愛與恨……
救贖與毀滅……
如此永恒的話題,就像影片一如一場夢般,在一個紀傳體式的敘事結(jié)構(gòu)中,既有抽絲剝繭的條理,又有輪回循環(huán)的宿命感。
好多年沒看過如此這般的古裝歷史片了,也可能來源并不熟悉的葡語名著,可以拋開原著的束縛;當然另一方面,拉烏·魯茲 Raoul Ruiz立足了文學(xué)上的基礎(chǔ),但卻帶來了超越文學(xué)來源于電影本身的美學(xué)。
5 ) 《秘境里斯本》:無敵超現(xiàn)實繪本
對于這樣長度的電影畫卷,
類似于《撒旦的探戈》,
一般我會按照作者的分部去看,
中間上廁所休息的時間一定要欲留的,
不然就是自討沒趣。
故事開始的就很耐人尋味,
到底這個孩子會在媽媽的禮物里浸淫成什么程度?
什么是一世孤獨呢?
我跟隨著迪尼斯這個穿針引線的強大人物,
游離到了歐洲大革命時代,
那個時代里的硝煙戰(zhàn)火也只是在第二部分才曇花一現(xiàn),
大多數(shù)都是亂世的兒女情長,
可是圍繞著一個又一個場景的圓心,
我們作為觀眾不自覺的在優(yōu)雅的長鏡頭里,
暗自神傷。
斑駁的光影,
讓暗處的人物豁然閃亮,
那些娓娓道來的愛恨情仇,
也不再那么悲傷,
而拉烏·魯茲的這部絕唱也永駐人間。
個人評分:9.2分。
鐘擺和骷髏,
舞臺和佩德羅的玩具,
一切都是南柯一夢。
6 ) 秘境里斯本的吐槽自白
<秘境里斯本>,作為一個充滿牢騷,英文不識幾個,白天黑夜全一般迷茫的loster,我請你接受我對你的吐槽自白.這不影響你依然高富帥,我依然屌絲.
1/上半部吐槽:
拍得就像弄幾張擺拍相片合成的一樣,許多場景還跟在舞臺上演話劇似的(雖然很多古典小說都很像劇本,但電影發(fā)展到現(xiàn)在,不至于能這么糙啊!),就更別提幾個演員那木雞般的身體語言了(小孩和女主年輕時的女仆除外).演一段就插些補充劇情的畫外音,但是每次到畫外音的段落時,反而覺得自然不別扭了.
披著古典和愛情和人生的外衣,真覺得如果作為默片,單純的輔以畫外音,加上劇情本來多轉(zhuǎn)折起伏,倒會顯得獨特生動起來.
里斯本,你還是被當小說講好點.
看得欲罷不能的層次我還是能理解,但那些把這個片看得如同天才神片的人我就真的只能佩服你們站得高端著望遠鏡看得遠了.
2/豆瓣網(wǎng)友的兩個短評:
第一個:Woodring2011-04-02
所謂上流社會各種秘史~幾乎囊括了所有古典小說中會出現(xiàn)的狗血橋段,包括什么未婚先育啦,私奔啦,私生子啦,誤解啦,難產(chǎn)而亡啦,情婦女仆啦,各種家庭迫害各種看破紅塵出家啦,N男1女N女1男啦,破產(chǎn)啦,爆富啦,復(fù)仇啦,決斗啦,其實你是我的秘密恩人其實我是你爸爸啦,甚至還有戰(zhàn)爭。。。 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條短評的吐槽點很喜歡
第二個: 歡樂分裂2011-07-30
敘事者不斷轉(zhuǎn)換,一個故事衍生另一段情感,恍惚意識流,縱橫交錯成人物龐雜的浮世繪,最終合攏成圓;長鏡如水曼妙,色彩光影舒服,幀幀如油畫,細節(jié)處理妥當;孤兒父母悲情往事,幸受神父照顧,神父自有父母私奔慘痛經(jīng)歷、難忘舊愛,舊愛誕下之女,日后即當年孤兒父親的兇手之冤孽和孤兒日后愛戀之人。
________________
對應(yīng)前面引用的短評,不注明的話,誰會知道講的是同一回事.
你們是怎么做到的!!!!!!!!!!!!!!!!!!!!!!!!!!!
3/下半部吐槽:
契合時下流行的陰謀論的話,我覺得這片真是爛到骨頭里了,故作正經(jīng)的對話,隨心所欲的變故,純靠表面功夫的演戲(一個個跟黃曉明和李宇春還有周杰倫以及F4附體似的),主題卻是宏大的愛,教義,背負苦難等等.怎么想怎么覺得這是對這些主題的高級黑.牛逼哄哄的4個多小時的高級黑.表面看光彩琉璃,實際全是渣滓.
現(xiàn)在覺得這小說也扔了得了,真不缺這一本.
——————
12年的短評匯合,記在日記里了,今天看到。。。
塔可夫斯基潛行長鏡頭,卡拉托佐夫控鶴長鏡頭,楊索羊叟長鏡頭,奧菲爾斯圓舞長鏡頭,維斯康提挽歌長鏡頭,溝口卷軸長鏡,杜拉斯囈語長鏡,詛拉司祭癲癇長鏡頭,安哲長河長鏡頭,拉魯茲這種叫什么長鏡頭
精妙到令人發(fā)指的構(gòu)圖與長鏡頭使用,回憶中沒有一幕不處在運動之中。令人眼花撩亂的雙畫框探索在數(shù)個場景中取代了蒙太奇的使用,同一個場景的對話使用數(shù)種拍攝角度突出人物距離與情緒變化。還有許多女仆與局外人的主觀窺視視角散布其中,加上天才的畫面分割,幾乎每一幀都可以截出油畫質(zhì)感。在最后主角開口之前所有的內(nèi)容都是一次嵌套在回憶中的意識流,伴隨著鏡頭的搖動展現(xiàn)出回憶的流動質(zhì)感。近乎完美的杰作
丟你老母,你妹的4個小時想沒想過觀眾的感受,勞資還坐第三排,長鏡頭和所有畫面拆分出來個個都大師級,可你妹的究竟講了什么?幾個破貴族的幾個小小通奸破事,草
精致無比的古典史詩,大時代下眾生命運的迷宮。每一個岔路口,故事輪換著敘述者,四周隱藏著窺視者,個中故事在時空上延續(xù)著一個又一個家族情仇。攜帶母親頭骨的變裝神父,為生命估價交易的舞刀者,愿此生只是黃粱一夢的無名主角……博爾赫斯的世界觀蓬勃再現(xiàn)
拍的很唯美,但是劇情沒完全看懂,4個半小時的片長太坑人了,大家還是慎看吧。
內(nèi)容龐雜,長/移鏡大師,不乏悶,配角的小調(diào)度很可愛..(而且我沒料到是這個長度)
272分鐘的真正的故事串燒電影,若是壓縮成120分鐘內(nèi),怕莫是出現(xiàn)在眼前的會是部好萊塢式爛片
這片子我只看了上集。。抽空再補下集吧。。一開始很冗長。。需要琢磨的電影。。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花筒般龐雜浮世繪,如水曼妙的長鏡遷徙,人物譜系群山連綿,一個細節(jié)影響另一個細節(jié),一段故事牽扯另一段故事,一個入口通向另一個迷宮,”謎團使人興奮“,環(huán)狀關(guān)系結(jié)構(gòu)被最后的南柯一夢徹底打破;側(cè)臉特寫與遠景對比導(dǎo)致的失真,乃本片構(gòu)圖特色。
【北京國際電影節(jié)】學(xué)院派,鏡頭超美,靈動的長鏡頭,光的運用盡顯古典風(fēng)格,服裝、美工無可挑剔。情節(jié)極其龐雜,隨便拉出一個人為主角都可以拍另一部長片,小道具的運用和與開頭呼應(yīng)的結(jié)尾模糊了現(xiàn)實和想象。四個半小時的片長,絕對是個體力活。
從早上六點到現(xiàn)在,就基本都給了這個電影,四個半小時,汗。魯茲的鏡頭依然很美,流暢的、如有生命一般的長鏡頭,光的運用,神秘且古典。敘事上多個小段落,相互嵌套并牽扯出更多。每段都有講述者和聽故事的人,包括在片中也會有偷聽、偷看及旁觀者。太長了,慎看吧。
超、級、大、悶、片、有必要拍4小時么。。。
“我失去了意識,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再睜開眼時,以為一切只是夢。好像有某人在我的幻境中出現(xiàn),我想了很久,卻依然無法確定那個人是否真的存在?!惫适麻g雖然關(guān)聯(lián)性不強,卻非常連貫,可惜時長問題讓導(dǎo)演親自動手用中場休息切斷了情緒的延續(xù)。最喜歡卡里托·科塔那段,相遇時的平移和偷情那場“隔墻有耳”太可愛了!
影片以旁觀者的角度記錄了發(fā)生在里斯本這片土地上的秘聞,隨著講述者的自述,我們串聯(lián)起了一個故事圓環(huán),加上拉烏·魯茲的長鏡頭,讓電影沒有因四個半小時的片長而冗長無味。影片結(jié)尾又回到了小男孩的身上,并帶出了意味深長的一句“別人可以逃避,但自我永遠無法逃避”,很哲學(xué)的結(jié)尾。
如果我要說想看蕾雅.杜塞的是不”是凸顯我特俗,好在有雙碟DVD-9我還可以抽出半天時間再看一遍;網(wǎng)上有更高清一點的版本下載了半天沒有動靜,果斷放棄了。我想該片真的不值得我再費勁巴力找高清汁源了。標注一下權(quán)且當?shù)冖偎?。不能像別人那樣好看的評價,我是只看懂一半兒,還是孩子那部分……【2020-8-13DVD影碟雙碟再看碟①117分鐘+碟② 147分鐘】兩天兩部導(dǎo)演電影長片昨天是《追憶似水流年》國配下載版。
我真心不喜歡葡萄牙前部分啊聽得我耳朵難受死了,后半部分轉(zhuǎn)法語終于舒坦多了,當然也因為前半段葡萄牙女人的美我欣賞不了。整個過程中我們不斷唧唧哇哇發(fā)現(xiàn)此片中出現(xiàn)好幾個熟臉:斯嘉麗約翰遜、黛米摩爾、julia stiles還有vince chasez! 每場換幕時就希望這是一場四個半小時的舞臺??!“
完美的場面調(diào)度,幾乎每個scene都是長鏡頭,太牛逼了。故事嘛,看的雲(yún)裡霧裡,以後看這種多人物多線索的片子可不可以給觀眾提供一份人物關(guān)係圖先?照顧一下我這種臉盲。。
那些一鏡落底的雋永長鏡頭將一個關(guān)于貴族的故事娓娓道來,沒有非常連貫的敘事線索,一些不幸的人與事相互交錯編制了一副宏大的命運的浮沉。
真是精致的學(xué)院派的天鵝絕唱 可惜我最他媽煩這些
充滿魔力,無懈可擊,無法形容的overwhelming的體驗,而且它在[L'avventura]之后第二次讓我如此直接的感覺到電影是個一點不差于其它藝術(shù)的“藝術(shù)”(說得好corny,don't judge me..),電影居然可以做到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