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潛水》 是李察?艾育亞迪(Richard Ayoade)首次執(zhí)導的劇情長片,成績十分不俗。由開場始,觀眾不難發(fā)現(xiàn)高達(Jean-Luc Godard)的痕跡和影響,單是開場的字幕已是高達慣用的形式,然後電影選用的主調(diào)顏色(紅、白、藍)、在電影中插入電影片段、正面鏡頭、突然斷裂的音效、敘事的跳接和一再出現(xiàn)的打字機,都叫觀眾聯(lián)想到高達身上。雖然導演故意運用高達電影的元素,但在敘事取態(tài)上,他就更接近杜魯福(Fran?ois Truffaut)多於高達了。
《愛情潛水》這故事明顯要與杜魯福的《四百擊》對話。除了有論者指出結(jié)尾的海灘場景引自《四》的尾場外,《愛》中其他敘事元素與《四》也極為相似︰同是成長故事,同樣有學校場景(同樣在教室中傳紙仔),同有校園欺凌,同樣有出牆的母親;而當中最為不同的,就是父與子的關(guān)係。
法國新浪潮無論是在電影手法上,還是電影的內(nèi)容,在在都看見挑戰(zhàn)上一輩的能量,而《四》更是其中的表表者。主角 Antoine 從一開始就要跳離父輩,然而代表著父輩的權(quán)力(父親、教師、守衛(wèi)、警察、監(jiān)獄、精神科)一而再的把他抓回來(社會中的四百擊)。到最後家庭撕裂(原來父不是子的父,而母則紅杏出牆),主角逃離父輩最後逃到海邊,看著浪一浪接一浪的湧回岸,彷彿整個自然界也與父輩合謀的要把他推回去,電影就停於此,而這也是主角的成長內(nèi)容。
然而《愛》中的父子,則是承繼多於反叛。雖然《四》中的父和《愛》中的父同樣在社會上不成功,但《愛》中的父親更見柔弱。每逢他遭遇挫折,他就會浸沉在他的檸檬水中,並(隱喻地)潛沉到他的海底世界(因而他成為了海洋學家,而這片也因此叫作 Submarine)。而《愛》中的子則在此柔弱上與父認同了︰當他在愛情上遭遇挫敗時,他就重複父親的動作,浸沉到自己的「海洋」裡去。這裡就看到與《四》的差異︰《愛》中主角的成長不是從童黨友誼而來,而是從愛情而來,而主角對愛情的沉溺,並且電影表達這沉溺的畫面,又叫人想起另一部電影《無痛失戀》(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我們或許可以在這裡批評,說艾育亞迪沒能承繼《四》中以自傳式的自我對公共世界的回應(yīng),而單純的回到私我的感情世界中,然而男女主角在廢墟中談戀愛還是能從私我的感情世界,折射出導演對當前人與人關(guān)係的態(tài)度。
箇中的關(guān)鍵,除了是廢墟中的「浪漫」外,還有女主角皮膚上的濕疹。男主角看上女主角,除了是她的獨立特行,也因她身上的濕疹,濕疹成為男主角接通女主角的刺點。這刺點集合美與醜於一身,既是吸引,亦是阻隔。他們的愛情始於此,中斷於女主角皮膚復(fù)元時,而再續(xù)於濕疹又再起時;這呼應(yīng)著男主角父與母的關(guān)係︰他們多年來表面上平靜如昔,就像女主角復(fù)元後的皮膚,像是完好無缺,但他們其實多月來沒有性愛,關(guān)係已是千瘡百孔;當母向父表示她為舊情人手淫,濕疹再次浮上水面,竟又成為他們修補關(guān)係的起點,使他們重新有性有愛。這與在廢墟中戀愛同一道理,美與醜同冶一爐,這也是工業(yè)社會後現(xiàn)代主義的美學觀,幾十年來延展至《愛情潛水》,也是如此。
電影最後一幕明顯是借鏡於已經(jīng)被借鏡數(shù)百次的,《四百擊》片尾的場景調(diào)度。若果說《四》片尾主角的成長是灰暗,發(fā)現(xiàn)社會中無處不在的壓制(四百擊),那麼《愛》的片尾則是有亮光的,從醜中看到美,或許說醜與美是一體兩面,共同進退,辯證地結(jié)合在一起。
電影《Submarine》很有性格,講的是在普通不過的年輕男孩愛情、家庭的瑣碎事,但勝在玩弄電影手法玩得出神。畫外音、定格、子彈時間、強化環(huán)境聲、閃回、畫幅改變種種形式上的手法,都運用得巧妙。大小演員的幽默表演拿捏準確,并不居高臨下的英式幽默帶來此起彼伏的笑聲。細節(jié)天衣無縫地貫穿影片,在關(guān)鍵時刻推動情節(jié)并促進著人物關(guān)系的改變。最后的無聲的結(jié)尾,男女比賽似的一步一步從沙灘走向海浪中,畫面美麗和表達含蓄,實在難得!最后不得不補充的是開頭男主角對自己葬禮的幻想,看著實在是過癮——因為我也這么想過!然而我沒有想到的是,如果被別人看到了我的幻想,是一件幽默好笑的事情!我從來沒這么想過!
1977年出生的理查德·艾歐阿德,劍橋大學法律師畢業(yè),父親來自尼日利亞,母親來自挪威,相聚于倫敦,十足的混合體,也讓他創(chuàng)作的電影極富創(chuàng)意、多元和逗比?!冻鯌贊撍А罚?011)乃他的處女作,之后的《雙重人格》將他的魔幻創(chuàng)意推向一個高峰(靜影‖雙重人格)?!冻鯌贊撍А返脑捦庖?,恰到處好,并不嫌拖沓。
主人公15歲的男生奧立佛·泰特(克雷格·羅伯茨飾)開場白“每個人都視自己為個體,自認為獨一無二,這個想法促使他們起床,進食,若無其事地活著。”
序曲:課堂上,男老師問學生,何謂自我發(fā)現(xiàn)。有男生頑皮地說打飛機,被老師轟了出去。信奉唯有靠幻想脫離現(xiàn)實的奧立佛則想著自己升天后,大家有何反應(yīng)。老師顫抖,同學震驚,鮮花如潮,憑吊死寂般的肅靜,傳媒爭相報道這么一個優(yōu)秀學生的離去,父母親悲痛講述,人們的哀傷難以言表,全威爾斯城都沉浸于哀思之中。
一句話,奧立佛享受了偉人般離去的待遇。但好夢總會醒來,現(xiàn)實中的他卻不好彩,他自詡天才,同學卻都笑他蠢蛋,他接到搗蛋鬼奇普的字條,上面赫然寫著“打開的人是雞巴白癡”。
喬丹娜·畢文:何許人也。班上一名長相普通卻古怪的女生,個兒不高,有點胖,一雙犀利的眼睛,說話言簡意賅,其實就是不羅嗦。詭異的是,奧立佛偏偏喜歡這名脖子上長了偶發(fā)性濕疹的女生。
一起游戲時,還推倒了以前跟奧立佛初吻過的柔伊,以至于柔伊感覺很丟人,便轉(zhuǎn)校了。喬丹娜面對奧立佛的頻頻秋波,對付的招法很簡單,約他到鐵軌旁,拿過他相機,讓他親吻,然后令他跪下,讓他寫下親她有多興奮的感想,記得要罵馬克和艾碧。
沒想到,老實的奧立佛真的照做,卻被群起的同學斥為腦殘,因為喬丹娜把她跟奧立佛親吻的自拍照,故意散在學校,奧立佛和喬丹娜遂成了同學們的笑柄,還挨了揍。但奧立佛并未退讓,這點倒讓喬丹娜心悅誠服。自此,他倆走到了一起。為此,他拍了“兩周的回顧”。
奧立佛可謂兩頭作戰(zhàn),住在山頂?shù)募矣悬c狀況,隔壁新搬來一戶名叫葛蘭的忍者,什么通靈美體萬精油般的男人,夫妻二人還經(jīng)常在陽臺上表演,奧立佛免不了常常偷窺。更主要的是海洋學家的父親洛伊極為孤僻寡淡,好像什么都提不起他的勁兒,除了海里的魚類。母親有點兒神經(jīng)質(zhì),兒子注意到這一對好久沒有了夫妻生活。
這兒子還專門安了竊聽器,以監(jiān)測雙親大人的房事。這兒子做的,也真夠絕的。還不止于此,他要極力維護和拯救父母親的婚姻,不能讓他們散架了。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光說不做是假把式。這不,他要跟喬丹娜這回要來真的。父母親得知這小子談了女朋友,雙雙高興得問寒問暖。他們上了鄰居葛蘭的通靈車去看電影。這小子終于有機會跟喬丹娜嘿休。
喬丹娜總是留有后手,善于后發(fā)制人。奧立佛端起酒杯說,祝我們今晚的性福美滿!喬丹娜卻說,我靠,你好像殺人狂!一回生二回熟,下次再讓我們嗨皮。看來這次出了狀況時間超短。送她出來,遞給她字條。她拆開一看,“親愛的喬安娜,謝謝你讓我探索你的胴體,我愿飲你的血,全世界只有你能變成顯微人,駕駛超小潛水艇進入我的體內(nèi),我們失去童貞,卻毫無失落感,我配不上你,誰都配不上你,奧立佛敬!”。
嘿嘿,真是情人眼里出西施。這當然感動了小姑娘,雖然她那么古怪。她再回來跟他美美地嘿休。之后,十指相扣,一并深情款款地下樓,逗翻了。真是摸不透的女孩,特立獨行的怪咖,但這次卻愛得他如癡如醉。奧立佛說她如微型潛水艇,已進入了他體內(nèi)。片名由此而來。
葛蘭·帕維斯:就是那個自稱通靈的鄰居,奧立佛發(fā)現(xiàn)原來這家伙跟他母親是初戀情人,且二人又開始了頻頻的約會,他母親聽葛蘭宣講近乎邪教的課,且聽得如癡如醉。并給老爸留下字條“我今晚跟葛蘭出去,晚上就不回來了?!?。奧立佛當然要質(zhì)問父親為何會這樣。父親近乎怕風怕光怕聲的林彪,淡淡地說聲我都知道,你不要管我們的私生活。
但這小子可不干,他可是要一心拯救父母這要死不活的婚姻,甚至警告母親你已好久沒跟父親做愛了,父親很想跟你做。這小子瞎閑事可管得不輕。他監(jiān)視母親的一舉一動,因為這葛蘭跟妻子離婚了。他生怕母親有大動作。但母親早已洞曉這兒子的小把戲,總是能躲避他。好在這小子還有喬丹娜鎖住他,分他點心,要不他操這閑心可沒完沒了。
看到喬丹娜跟小狗狗玩的歡,就想歪點子,沒想到?jīng)]等他動手,小狗狗被火車軋死。他安慰著她說也好,你就不會再過敏得濕疹了。他建議用維京人方式海上火化了小狗狗。他問喬丹娜,你父母親關(guān)系怎樣。她回答他說我父母親很幸福,不過,她母親得了腦癌,希望他去看看。于是,他真的去了。
父母親很喜歡他,父親神經(jīng)兮兮地說我女兒就托付給你了。搞得這小子壓力山大。送他的路上,喬丹娜說這個星期五她母親做手術(shù),希望他探視,也許是最后一次,也許就好了。他答應(yīng)了。
回到家,輾轉(zhuǎn)反側(cè),背著兩座沉重的大山,可怎么得了。更要命的是,竟然為了父母親,他私自闖入葛蘭的家搞破壞,被發(fā)現(xiàn)后,狼狽地送到家門口,搞灰頭土臉的。
星期五終于到了,一早五點就起來,父親蔫不拉嘰地,這對父子倒挺像的。兒子問父親你一直這樣垂頭喪氣嗎。是的,我像你這么大的時候就這樣。所以,你才學了海洋專業(yè),希望鉆到海里緩口氣。大海平均水深6哩,這是你說的。兒子,你不懂我跟你母親的感情,我很尊重她,你媽的事,我們都通過氣。
這小子突然問,那如果我跟母親同時掉進火坑,你先救誰。我當然先救你母親,然后再跟你母親一起救你。這個答案讓他開了點竅。
但他卻因跟父親的談心沒有去醫(yī)院探視喬丹娜的母親,喬丹娜很是憤怒,自此不再搭理他。且好像談了一個長頸鹿般的男生。奧立佛萬箭穿心般疼痛,父母親婚姻不需要挽救就已風平浪靜,反而他丟失了他的真愛寶寶。這心堵的。
圣誕節(jié)過了,就是除夕夜,新年將至,他的愛漸行漸遠。他列舉了不自殺的三條理由,第一條如果自殺了,清理起來很費事,第二條,父母親臉上無關(guān),第三條,再也見不到喬安娜了。
沒想到,老師在課堂上念出來了,喬安娜眼晴濕潤了。不能再等了,學期最后一天,他勇敢出列,向坐在墻上的喬丹娜表白,我愛你!但她說我不愛你。他灰溜溜地走了。
尾聲:自此,奧立佛每天傍晚都在呆立在海邊遙望,希望她如以前那樣牽著小狗狗出現(xiàn),一天一天過去,終于等來了她,是她,沒有表情,只是因為這怪咖女孩極力克制,她牽著狗狗走向海邊,她走前一步,他就跟著走一步。
看來,這小子沒治了,他注定將履行他父親的旅程,習慣或者說喜歡被這樣怪異的女人牽著鼻子走。他說過,要做個微型潛艇鉆入她的肚子深潛。他樂意,他享受,與人何干。
2016、11、15
請關(guān)注影評公微號“經(jīng)典光影手冊”
我不知道究竟該怎樣給予小清新一個界定,只是對于我這種反人類的人類來說,這部電影還沒被劃上小清新的標簽。因為這是一部關(guān)于我這類人的電影,至于青春什么,我想說只有等到我38歲的時候才算回事,我現(xiàn)在能肯定的,是我和當下流行的一切都沒什么聯(lián)系,這個世界我只關(guān)心你們都不關(guān)心的事情,其中之一就是我自己。
我時常覺得我身處一場與陰謀有關(guān)的實驗,周遭所有的生物都是有意安排的,研究目的大概是外星人對于地球史前文明的追溯。這迫使我發(fā)明了與自己交流的方式,以避免被不友好生物徹底地操控。
我把自己丟進無底的湖泊,計算自由溺死的速度,思考如何長久地裝瘋賣傻。但伴隨著這一切我卻也感到一種無處可逃的悲涼。我的夢境里總是出現(xiàn)那個提刀壞笑的黑衣男子,他一臉明媚,卻又是那么明確地要置我于死地,結(jié)尾總是我成功逃脫,但意識里很清楚自己難逃一死,這只是他讓我欲哭無淚小游戲,我唯一的選擇就是完整地承受恐懼的折磨。
就像Oliver想得那樣,我也感覺到或是說希望能有一臺超級八記錄著我,那些特寫會捕捉我尷尬的表情,長鏡頭里我身影看起來那么猥瑣。
我享受也擔憂著這種仿佛觸手可及的不安全感,但我的自戀總是即時拯救我,我不會否認自己缺乏責任感,即時最后我也都會強迫自己去面對,但讓我平安地撐過每個晚上的不是那些振奮人心的想法,其實那些自殺的念頭和自我崇拜會讓我更加安心。
電影是以O(shè)liver為視角展開,但所有看法卻是來自真人比例的少年內(nèi)那個微縮的老已的他,因此我們看到的只是時用來記錄他的影像里的那個身影,我像是看著自己住進了別人的身體。
我也曾和Oliver熱心與翻弄家長的抽屜,做些“例行檢查”,一切蛛絲馬跡都可能讓我疑心,這時每一個毛孔都噴發(fā)著智慧,平時沒有的聰明才智忽然就爆發(fā)了,并且久久沉醉與自己的推理。而每當他們?nèi)魺o其事地坐在我身邊的時候,我也會因為嫉妒渴望知道他們想法而糾結(jié)欲死,從此埋下多管閑事的種子。
真正了解到超聲波是從某個配音奇怪的科普節(jié)目里,我當時就明白了外星人就是用這種東西交流訊息,商量著研究的動向。我們感興趣的事情似乎永遠都超出自己的接收范圍,我們假裝不熱心,趴在別人窗臺的家伙不屑一顧,本身卻又在捕風捉影。
就想是在收集的這些邊角料摻雜我精妙的推理后,便足以使得我曾終日沉溺與被拋棄的幻想里一樣,Oliver也為自己收集到的證據(jù)而對母親已經(jīng)出軌這點深信不疑,他對最可能繼父候選人進行了精密的觀測,卻施行了一套小學生對付告密同桌的低級方案,大概是因為他高估了這種人類和脊椎動物為了新陳代謝的需要而經(jīng)由泌尿系統(tǒng)及尿路排出體外的液體排泄物的威力。
但我很欣賞他或者說是影片對于戀愛的處理,更像回憶里記憶猶新的觸碰,讓人砰然心動卻也沒什么大不了,分手讓我難受但總有一天也會不在乎。這是一場別扭得很真的戀愛,沒有太多戲劇化地被感動,而是微妙地被影響。我喜歡看女主角那種無語的表情,因為我時常會從身邊的人臉上看到這種感到莫名其妙的神情。
Oliver對Zoe由青春期躁動的協(xié)同者變成欺凌的同謀,這種傷害最沒道理卻也最順理成章,一切只因為他帶著一顆迎合別人的心,原則不會成為他探測人心的阻礙,也許窺探別人的想法本就是他最后的底線。
或許影片是對的,所有的人都在相互挑戰(zhàn)對方與自己的底線,享受追悔莫及之前的狂歡,但我會計劃情節(jié),雖然通常都搞砸了。
我構(gòu)想過自己死后你們向領(lǐng)導匯報工作總結(jié)時幾個不同的場景,我會被寫進每一個科目的教科書,那些有著古怪配音的電視節(jié)目也會收錄這項研究的所有細節(jié),某些參與者會成為特邀嘉賓對此侃侃而談,即使他只是扮演過與16歲的我擦肩而過的公廁收費員。
有人會因為讀了些不良讀物或者看了不該看的東西而成為我狂熱的追隨者,追逐新潮的年親人會因為崇拜我而感到靈魂得到了升華,大齡族群則會把我當做教育子女的最好素材,所有紋身師都必須學會為人們紋上我的頭像與名字,因為這樣才像個做事的人。
這是一個反人類的人類的自白,也是一個突破人類框架的人類的解讀。
Ask me how deep the ocean is.
Shut up.
Ask me.
Why.
Cause I know the answer.
Fine.How deep the ocean is.
I'm not gonna tell you.
I'm broken-hearted.
It's six miles deep.
本片的最后一段對白。
很吊詭的一部片子,我很認真的看過了幾遍,因為幾處比較顯眼的不完美給了四星,配角的設(shè)定不太自然,另外節(jié)奏一般。本來考慮到導演和配樂,該給滿分的。
看電影是觀眾的事情,他們把自己扎進銀幕里,然后替換掉主角或配角的身份,結(jié)合劇情結(jié)合回憶再結(jié)合想象的一個過程。不能進入其中的電影也有,白蛇傳說之類的,就不一概討論了。
\\下面的東西是豆娘不鼓勵寫的
1
我十五歲的時候,上初3,整夜整夜的失眠。
那時我已經(jīng)是一個看過不少書的孩子,而且很不幸的,我開始看了點哲學,先看的薩特,然后立馬換笛卡爾帕斯卡爾,然后立馬換加繆,然后最后是最苦逼的克爾凱郭爾。
而且很不幸的,由于我早年的種種劣跡,在所有人那里,我都成為了一個可以被批判的人,也許他們不去批判我,但我發(fā)現(xiàn)了他們有批判我的充分理由。我覺得身處地獄。
而且很不幸的,我從小學3年級起,每天和父母說的有意義的話不超過5句,和其他人說的有意義的話更少。我不太習慣。不太習慣。
而且很不幸的,我開始不會做一些題了,刑期快到了的感覺總是壓在天靈蓋的最頂點。
而很奇怪的一點是,當時的我思路是很清晰的,知道所有想知道的原因,懂得一切該懂得的道理。而如今我只能模糊地給當時的自己定個性,我是在急迫的搜尋著什么東西。
2
我十八歲的時候,上高二,喜歡半夜不睡覺,睡前去蹲廁所。
最近有句話被我很頻繁地看到。
一切尋找你的人,
都在試探你;
那些找到你的人,
都會束縛你,
用圖畫,用姿勢。
我于是懂得,我是想去束縛些什么的,即使是現(xiàn)在,寫到這里,這種欲望依然強烈。
但我終于只是在尋找,尋找,沒有找到。
找到是指,find,有成功的意味,我懂得了,在尋找的時候,在試探的時候,你會不自覺地找到一些你不想要的東西,但是這些東西你丟不掉。那些所有屬于你的抑或不屬于你的憂愁,那些本來與你無關(guān)的瑣事,由于你的介入而變得糾結(jié)起來。
而這糾結(jié)只是對你的,因為歸根結(jié)底不是自己的事情的時候,你會很難解決他,你沒有途徑去解決它,最后當他本身已經(jīng)被解決時,你復(fù)制到自己那里去的鏡像依然還在,在你尋找的時候,你會不停地陷入憂愁,而直到很久以后,甚至是你放棄尋找以后,這些憂愁還會在那里。
我十八歲的時候,除了蓬頭垢面地做題,還蓬頭垢面地犯著傻。那時的我完全喪失了幾年前的覺醒性,什么都不懂,眼光是靜止的,腦子則是完全不知道轉(zhuǎn)彎的破爛模樣。
3
現(xiàn)在我快20了,不想睡覺,不想死。
生活中一切現(xiàn)行都有其價值,這是做一個完全沒有價值的人的終極指南,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做,或者在別人看了,你什么都沒做。
\\
這部電影最好的一點在于男主角很挫,看起來很有喜感,也很容易去意淫之;而女豬腳相對來講沒有那么挫,而且整部片子都很有范。
這個年頭,有范的片子都比較悅目。沒有紅旗招展沒有樓倒沒有人死在異性懷里的片子都比較有范。當然白蛇傳說是個例外了,白蛇傳說是一部八面玲瓏的片子,想看恐怖片的,愛情片的,基情片的,武打片的,倫理片的和黃片的都可以去看。
值得一提的時影片的構(gòu)成與想法。用最通俗的方式解釋,本片由愛情和親情兩條線構(gòu)成,且相互促進影響,最后在家庭圓滿之后,在完美的復(fù)合中結(jié)束全片。
用不那么通俗的方式解釋,這個片子講一個小子沒多少能耐還耍牛逼,最后沒刷出來還把女朋友搭進去。然后各自擦屁股。
而實際上他確實沒做過什么事情不是么,各種矛盾都是自行化解,而留給主角們一地的哀傷。
所以這片子最險惡的一點就出現(xiàn)了,Moss弄出兩個屁孩子,他倆什么都不用做就能歷經(jīng)險阻最后幸??鞓返卦谝黄?,還幸福地特有范,雖然啥事沒干還整的倍清新,整天最多就是搞搞文藝叛逆叛逆父母。這倆屁孩子還都這么挫,這誰不行!
于是就陷進去了。
混蛋Moss。
喔唷會不會是UK的Wes Anderson呢?預(yù)告片用Jacques Brel,小男生又聽Serge Gainsbourg,會不會過分hipfied呢?我很捏一把汗啊。
不錯不錯。青春期的自我嘲諷和自我瓦解。導演竟然是IT crowd里那個超冷一點都不搞笑還自以為很搞笑的做作的黑人!二刷@MOMA 12.12.11
“你深深的愛著我;趁著年輕,趕快胡搞一下;反正會失望,不如早些了事。”
真是一部非常古怪的小清新電影,一個苦逼少年糾結(jié)他生活中的一切,對愛情對家庭,各種困惑各種迷茫各種橫沖直撞。配樂非常出彩。
so...小清新..
最愛這種獨立小清新了,各種古怪的想法,古怪的觀點,不愧是英國的韋斯安德森。導演的風格很韋斯安德森,有木有?有木有?PS:還有比北極猴子們的電影原聲更贊的嗎?★★★★
在showroom的最后一場我備著一袋子模型跑到電影院看。威爾士口音很重,海洋太美了。女主角丑死了。但是還是很清新,很文藝。英國人要是文藝起來也可以那么韋斯安德森
動不動在海邊望著遠方流淚;說話時并排站著不看對方;拍立得;靡靡的OST;樹林奔跑和追逐;漫天的煙花——沒有用什么新鮮的辦法,但一樣可以拍得這樣文藝。每一幀鏡頭每一段音樂都在證明它的文藝和牛逼。真的有許多事,是15歲的時候才會做38歲的時候不會做的。
只是一套消費著「青春」「浪漫」「新浪潮」「高達」「懷舊」「電影」的電影
作為處女作還算不錯,但嚴格起來說,除了原聲讓人稱贊以外,這部英式小清新在其他方面都只能算是中規(guī)中矩。影片中許多設(shè)置都能找到其他電影的影子,拍攝手法很懷舊,畫面膠粒感十足,以這種方式講起容易沉悶的青春故事也算是討喜?!铩铩?/p>
少年對世界的思考與困惑清新迷人,以浪漫而又自然的手法展示人內(nèi)在與外在的互動,坦誠不造作,頗令人動容。
少年的想象世界與好聽的音樂,這都是小清新電影的必備了。再加上些結(jié)構(gòu)的花樣和影像的拼貼就更棒了??粗粗湍伭?/p>
青春就是暴走著犯傻 十四五就是用來使壞打架談戀愛啊 有海和海鷗的成長真美
小清新
笑點很足,畫面很美,音樂很嗲
okay
若你喜歡怪人,其實我很美。
住在海邊的英倫少年,藏著海底六英里的心事,初戀無聲無息悄然而至,像人耳無法識別的超聲波。鐵橋下鐵軌旁,拍立得定格的親吻,影院里的無聲電影,島上肆意的奔跑和煙火,課堂上惡作劇的紙條,分手后的咸濕淚水,一點一點譜寫著少年的青春時光。結(jié)尾的ost真好聽。
英式小清新,OST贊到飛起!少年和少女各懷心事的煩惱,卻也有酸澀甜蜜的初戀。英式幽默太可愛了!復(fù)古鏡頭也很棒。
實在受不了絮絮叨叨沒完沒了的小男人內(nèi)心世界。(好吧,知道導演是moss以后再追加了一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