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唱歌能比拼陳奕迅的鄭中基,在拿到最佳男配角時,連續(xù)感謝劉偉強、劉德華等人對他的支持與鼓勵,他放棄唱歌,開始由新人做起去演戲。
或許在他失意的人生階段,去做一番全新的嘗試和突破是值得的,可對于樂迷來說確實是一個損失。
星爺接班人的名頭既是一種肯定,也是一種壓力,隨著年齡的增長,很難再有更高的突破與成就。
從上一個《大樂師~為愛配樂》到這一個《遺愛》,鄭中基越來越成熟,作品也越來越有思考有深度,可惜這次沒有翻唱《深夜港灣》,不然就完美了。
說回遺愛,電影一個接一個的悲劇,由許多個社會問題所組成,充滿了壓抑與無奈。整部看完有點沒抓住重點,也稍微有點平淡,這與諸多章節(jié)把劇情切得太碎有關。
這個題材不好拍,對節(jié)奏控制對流暢度要求很高,其實可以學學天水圍的夜與霧,至少人物矛盾很突出。
十幾年前有一對未成年的小情侶,父母離婚獨居的他們沒有大人照護又要養(yǎng)個孩子,經(jīng)濟拮據(jù)生活非常不易。男的文偉為賺錢接黑道任務砍人跑路,女的Elisa歷經(jīng)各種艱難撫養(yǎng)女兒迪詩。
原本若不是非要迪詩不可,或許他們兩人的生活還不至于走到不可挽回的結局,既然選擇留下孩子,卻又無法給她應有的照顧和生活,多少有些不負責任,也為迪詩成年后孤苦無依的生活埋下了伏筆。
時任反黑警探的鄭中基為了破案,對待文偉的老大暴力相加,還被人拍下影片名譽盡毀;而對待文偉時,卻出于對他女兒的保護,最終放棄將其緝拿歸案。
或許他不是個好警察,但絕對是個好人,還時不時幫忙照顧迪詩。長大后的迪詩同樣踏上了迷途,販毒被抓時說了句‘我從出生就有罪’,這是何等絕望的認知。
如果幼時鄭中基能夠收留迪詩,或許她的人生還能好一些,可他畢竟不是救世主。為何Elisa要選擇放棄女兒,這才是最不理解的地方,無顏面對嗎?哪怕自己心存死志,也要給女兒留一條生路啊。
當年選擇無為而導致悲劇的鄭中基,這一次為了救下迪詩,不被毒販有機可乘,寧愿放棄了僅差幾個月就退休的金飯碗。
不得不夸一下他的無私與愛護,迪詩未來的人生還很長,他給了希望和方向。如果他妥協(xié)放棄不作為,即便迪詩僥幸不死,也是下一個悲慘的松子。
原打算對這個寫個短評算的。結果豆郵說我對于 《Der Untergang》的短評,說我涉及時政或意識形態(tài)等信息移除了,于是很不爽。決定寫個長的來劇透一下,就這原因,沒別的。
這個片必須是要懂粵語,看粵語版,而且要結合香港情況,包括故事發(fā)生時間、影片拍攝時間,才會更加的能理解這套片的意思。整個劇情其實挺感人,簡單的來說,是三個故事在里面穿插,一個是運毒吸毒的女孩,一個是一對早戀未婚有孕的情侶,一個是太子基的對于警察的故事。
其實電影是改編于香港的屯門少女鹽腌碎尸案,但實際上情況和案例是很不一樣,只有一個是一樣的就是都是為了愛情而發(fā)生的問題。但這個愛情原因發(fā)生的問題又是不一樣的,而且并沒有把碎尸這段特意拍出來,也只是搞了個誤殺一樣,最后用報紙的方式顯出來是這個案件,所以改編就是改編。
第一個就是開片的女孩,運毒吸毒,在天橋給抓了,最后給太子基遇上,從而引發(fā)了第三個太子基當警察的遺憾故事,因為那女孩是以前一個案件中,產生的孤兒,雖然他當時也和小女孩陪伴到從1歲到5歲,最后的什么都不做,讓女孩變成事實孤兒,所以讓他遺憾了很久。其實這個女孩在審訊室里都是在講自己,生下來就是錯,沒有家,不有人愛,放棄了她,包括最后她15歲了,帶著最普通的蛋糕去接她媽媽,接不到,去找回小時候記憶中的戲院婆婆(太子基老媽)和戲院哥哥(太子基)也找不到了,最終和一些人混在一起,吸毒運毒。所以也如果太子基在片中所說,我們不能放棄這幫年輕人。最后太子基寧愿放棄還有三個月的退休長俸,也要去保護這個女孩,把他的以前的遺,重新執(zhí)起來。其實是有含義的,因為結合拍和改編之前的時間節(jié)點,香港的2019年前后,大家也懂的。
重點戲就是那對15歲就早戀未婚有孕的情侶,女主角其實也是一個父母離婚后,母親另嫁另有家庭,父親又病逝,變成了個理論孤兒(其實太子基也是孤兒),最后和一個男混混在一起,青春的戀愛永遠是美好的。最后為了生活,男混混賣掉機車,最后混混沒錢分,去砍人,結果幫會老大又不給錢,讓女主只能靠身體去賺錢養(yǎng)活女兒,劇情上其實都知道大家相互是相愛,但在最后男混混在外地找了另一個妓女陪伴,女主為了想知道妓女是怎么樣,為什么男混混在外地會和一個妓女一起,所以也就變成了原來只是動手和口,到把身體出賣掉??吹秸麄€感覺就是,沒錢真的不要有小孩。除了錢外,其實還是很需要陪伴,所以最后是大家因為陪伴吵起來,從男混混的言語相沖,到互相傷害。其實他們是非常如此相愛的兩個人,為什么最后要走到這樣呢?片里也提了這個問題,但沒有說出來。
女主蠻驚艷,特別是臉兩側的雀斑,還有片里最后吵架誤殺男混混時響起的那首《深夜港灣》,讓我想起了那個和我講如果有人說我為什么不把雀斑去掉,我就會打他的女孩,還真的那一刻非常的忍不住想念起一個人。
回到電影名字,遺愛,這三個故事都有表露出來,太子基其實也是個孤兒,但他是幸運的,有戲院婆婆把他執(zhí)了回來照顧,而那個情侶的女孩是可悲的,小小就在孤兒院,沒有人疼愛,所以遺愛;情侶之間為生活的分開,特別是男混混,和女主最后發(fā)展到女主只能留在香港,不能去男混混講的紅玫瑰瀑布地方,最終造成命案,也是一個遺愛;太子基之前什么都沒做,對女孩的最終沒有處理好,也是一個遺愛。
再回到影評主題, 每個人都是個體,是的。每個人都獨立的個體,不管別人有沒有放棄你,就算自己在想應不應該算放棄時,首先是不能去想別人,這個世界或者長輩,到底有沒有放棄自己,。因為這種真的很取決于你自己的想法,要看你自己是否因為這樣而要放棄自己的生活,就如片中一樣,女主想過2次自殺,最后都還是放棄了,還有女主和她自己親生母親的對話。我們應該要想的是,不管長輩怎么教你說你,應該如何做等等,你就是你,你不是要走回他們的路,要記住,決定你人生的,只要你自己不放棄就可以了。
太子基這個片也拍得不錯,但依然沒辦法改變我對他的印象,渣男!
我真的很想看鄭中基演的正劇,比如大樂師就很喜歡。這部劇真的很一般呀,沒有他我看不下去的,很多地方敘述得不好,有那么點意思但又不深刻。但因為我喜歡的演員,我有那么點愛屋及烏,想拋開批判,去看本劇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
人生的悲劇究竟從何而來?
家道中落的富家女只要愛與陪伴,不要錢,她甘于貧窮的生活,她為了那一絲絲陪伴的溫暖,什么都不考慮,什么都不要,她是一位極度浪漫主義者,沒錢了都還要去看場電影,要不到十萬就一分都不要,都被逼至極限了還拒絕媽媽承諾的生活費。她去做妓,也是因為想要絲絲溫暖。這樣追求愛的人像是海綿,沒有給予丈夫理解,沒有給予女兒陪伴,也沒有給予戲院婆婆和戲院哥哥感激。在女主的角度來看,一切都很正常,但生活在現(xiàn)實中的我們來看,可以找到很多種方法讓情況好一些,所以不能理解主角為什么要這樣作,后面的慘劇也因此顯得無病呻吟、不合常理,這也是本片敗觀眾緣的很大原因。
混混小男人有責任感,重家庭,重承諾,每年生日要給女主過生日,老大說砍人給10萬他就信。家庭要他給與陪伴,工作要他遠去他鄉(xiāng),要么三個人餓死,要么忍痛離開,然而艱難抉擇后也并沒有保全小家庭。為什么他沒有掙到錢呢?也許他寄了錢回家只是不夠,也許是老大根本就沒給他多少而混黑道也不容易退出。一個女人的悲劇如果是求愛不得的話,一個男人的悲劇可能就是無力去愛了。他愿意去承擔,但生活不是憑意愿的,沒有能力承擔而強行承擔的,最終也依舊承擔不起。
毫無關系的路人甲,是一位事業(yè)順風順水的警察,雖然是孤兒,但有愛他的媽媽,他為何不成家立業(yè)?是恐懼自己沒有能力創(chuàng)建美好的家庭嗎?他因同情daisy幾度失職,他怕她也成為孤兒,他在盡力保全她的家庭,但他不可能去控制兩個人的想法和做法,最后他因親手毀了這一切(自認為)而無法面對,他為什么不去收養(yǎng)daisy(不考慮單身男人不能收養(yǎng)小女孩的問題),因為他認為自己是罪犯,無法面對小女孩這個受害者,后來在口供室聽到小女孩孤兒時的遭遇,他才明白他的畏懼造成了什么,這是他說他再也不會放手的原因。畏懼讓人失去許多能夠把握的幸福,但誰能如上帝視角般看清一切,戰(zhàn)勝畏懼?
daisy是以上所有的悲劇的結果,但她也有悲劇的來源,那就是無知。她不知道應該怎么做,不知道怎么生存,也不知道生存有什么意義。遇到戲院哥哥后,她說她不想運毒了,她有了生存的欲望。
daisy戒毒所歸來,警察也因不再放棄這位可憐的小女孩而辭職了,他自我贖罪了,他給她戴上了發(fā)夾,這一刻有了美好的結局,而今后呢?命運的悲劇會順應習慣而發(fā)生,還是會徹底消除?至少在這一刻,因為有了改變,而讓今后有了希望。
-很多東西可能一開始就是錯的,但這個世界就是這樣,一旦開始了,就回不去了。
Elisa和文偉的開始,注定是一場沒有好結局的戀愛。
一個未成年的學生,一個古惑仔。兩個人把一個小女孩帶到世界,但以他們當時的能力,又能在那個年紀給到孩子什么呢。
-縱觀Elisa和文偉的感情線
他們當初喜歡對方是真的,但后來迫于生活,做出了背叛對方的選擇也是人之常情。
人不僅需要錢來維持生活,同時也需要情感來調劑自己,當他們離開對方久了,自然而然也會需要人愛,需要人陪伴。
慢慢地,我對出軌這個詞有了不一樣的看法。以前可能是個貶義詞,但放在復雜的現(xiàn)實世界中,出軌也有可能是人類情感需求的一個表現(xiàn)。就好像Elisa說的。
無可厚非,這也是文偉當時給不了Elisa的東西。
-感情這東西真的很復雜,沒有說兩情相悅就是美好的結局。生活中總會有各種的困難去等待著他們,這時對感情的忠誠才顯得尤為重要。
要是當初Elisa選擇了輟學打工,而不是選擇出來出賣自己的身體。這樣會不會結局就不一樣呢?
電影《遺愛》是一部令人深思的作品,它以細膩而真實的方式描繪了人性的復雜性和家庭關系的糾葛。導演以情感的細節(jié)、出色的演技和扣人心弦的劇情,為觀眾呈現(xiàn)了一個感人而引人思考的故事。
該片的故事發(fā)生在一個富裕家庭中,圍繞著一位患有阿爾茨海默癥的老人展開。電影通過回憶和現(xiàn)實交織的手法,展現(xiàn)了老人與家人之間的復雜情感糾葛。導演在展現(xiàn)老人失去記憶的同時,也展現(xiàn)了他與家人之間的深厚的情感紐帶。觀眾被引導著思考生命的意義、親情的重要性以及對逝去的愛的回憶。
影片的劇本非常精心編寫,情節(jié)推進自然而流暢。故事情節(jié)層層遞進,每一個細節(jié)都有其重要性和目的。對于每個角色的描寫都非常豐滿,觀眾能夠深入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和情感掙扎。演員們的出色表演令人印象深刻,特別是主演在表現(xiàn)老人的病狀和情感上的真實度和細膩程度,令人動容。
該片在藝術指導和攝影方面也表現(xiàn)出色。精美的畫面、細膩的色彩和布景,為觀眾呈現(xiàn)出一幅幅令人沉浸其中的畫面。音樂的運用也非常恰到好處,加強了觀影體驗,使觀眾更加投入到故事的情感之中。
除了影片的技術方面,它所探討的主題也非常深刻?!哆z愛》引發(fā)了觀眾對家庭、親情和記憶的思考。它探討了生命的無常和變遷,以及愛在逝去中的延續(xù)。觀眾不禁被引導著反思自己與家人的關系,珍惜當下的時光和親情的珍貴。
盡管《遺愛》是一部以悲劇為背景的電影,但它并沒有讓觀眾感到沉重和絕望。相反,它通過溫情和深情的敘述,給觀眾帶來了思考和溫暖的感受。
犯罪家庭倫理片。因為愛情,勇敢地堅持,也因為愛情直面痛苦,以殺斷愛,毀了一生,也禍害了女兒一生。
女主未成年就與一個小混混珠胎暗結,小混混阻止了想要自殺的女主,讓女主和自己一起生活。本來有情飲水飽,生活因為愛變得很甜蜜。但是賺錢養(yǎng)家是十分辛苦和不易的,特別是對于沒有什么社會技能的混混,也許只有出頭、砍人,才是來錢最快的?;旎鞛榱速嶅X養(yǎng)家砍了人,跑路去了泰國。女主去問混混的老大要錢,老大只給了一點點打發(fā)母女倆。這讓旁邊的有正義感的警察很氣憤,他狠揍了混混頭目,讓他不要再騷擾母女倆。沒想到混混頭目錄了影,好了這個有正義感的警察,害得警察沒升官,反而調去當了文職。女主帶著女兒在街頭流浪,步入一家電影院,她想看電影,但是買票的大媽說,小孩子不能進去,音響會影響小孩聽力的。最后大媽幫助女主看小孩,女主進了影院看電影。沒想到,這個買票大媽就是為母女倆出頭警察的養(yǎng)母,警察和大媽看小女孩可憐,準備給她買很多吃的帶回去。女主偷聽到了這一段,覺得現(xiàn)在當務之急就是賺錢,本來拒絕電影院里色鬼的不當要求的,但是現(xiàn)在轉念一想,為了錢沒有辦法,于是他愿意了。從此女主就開始將小孩托付給買票大媽,自己就進電影院干事賺錢。正義警察在混混門口蹲守,終于盼到混混回來,他告訴混混,他的老大一分錢都沒有給母女倆,想讓混混當污點證人,但是混混沒有同意,讓警察不要再來干擾他們的生活。警察出獄善意就沒有再追究了。后來混混他們的也許開始轉入內地,混混也忙著整天往內地跑,沒有時間顧家。女主也開始從簡單的影院服務,開始當起了妓女,甚至還有了固定的熟客?;旎煲婚_始還能忍受,后來忍無可忍,在電影院把女主的一個客人打了。雖然對方?jīng)]有追究,但是女主與混混也正式翻臉,女主說自己當妓女就是因為混混在內地有了相好,她苦于混混不在身邊,只可以找別人尋找寄托;混混表示自己找其她女人是為了尋找愛。兩個人的隔閡還有就是混混的承諾,答應的美好愿望一個都沒有實現(xiàn),女主執(zhí)拗的一定要去混混說得泰國瀑布找玫瑰,但這些都是混混編造的謊言,根本就不存在。最后女主失手殺死混混,藏尸鐵箱,自己也在和女兒一起準備去泰國時被抓了。女兒被送去社會福利院,長大后送去寄養(yǎng)家庭,最后還被人引誘去運毒,不過最后正義警察還是站了出來,救助了小女孩,和小女孩一起生活了。
整部電影非常的壓抑,讓人看得很沉重,很憤懣,有時法律維護的公平正義變得有點不近人情,到底是應該義正辭嚴,維護法律的嚴苛,還是懂得變通,讓當事人更多得利,覺得處置更有人情味,更能溫暖人心呢?這時電影給出的拷問!女孩希望擁有最簡單的愛情,就是在一起不分開,不管是窮是富,但是生活是需要錢去維系的,沒有錢什么都不行,但是真的當生活給了她一個響亮的耳光,讓她遍體鱗傷時,她又成為了金錢的奴隸,放棄了尊嚴、忠貞與純情,生活教會了她一切,她沒有錯,所有的悲情都是生活所迫,也許只可以怨恨命運的不公。混混的人生亦是如此,為了生計去搏命,沒有辦法到處奔忙,但是又忍受不了嫉妒,沖動出手,也只能哀嘆造物弄人。正義的警察,他是知道變通,知道為當事人著想,心懷善念,為影片帶來了很多溫情,但是結局的確也有很多他放任不理造成的成分,我覺得他也有責任。最慘的就是小女兒,她沒有錯,但是卻要遭受“罰”,父母不在,被人嫌棄,去找關心自己的婆婆卻找不到,去迎接母親,卻錯過了,最后只能在歪路上越走越遠,這些社會底層的孩子到底應該誰去管束,誰來給他們溫暖,也許也是這部電影發(fā)人深省的地方……
不知道導演為什么要分段去闡述,是不是故弄玄虛,還是從不同的角度去看一件事?另外女主出獄后去了哪里?
越缺少越渴望,越渴望越渴求,越渴求離越遠
不懂隱晦你就少拍點…
阿飛正傳的后時代
無病呻吟自取其辱。畸形的人物性格轉變。最后古惑仔被女主打死也太弱了吧,有這身形和力氣還有場景動機肯定是抱緊那婆娘才對而不是被她活活撞死。明顯夾帶私貨了那就更低劣行徑,不好好拍電影扯這些沒用的。
故事題材挺好,這樣寫實的社會問題確實很適合拍成一部有文藝色彩的劇情片。故事基本完整,演員演技沒問題,配樂也比較出彩,但是剪輯問題很大。故事三條時間線帶上序章分成了八幕,使得故事和剪輯都更加支離破碎。鄭中基因為自己是孤兒所以對母女產生同情的動機表達的過于含蓄,反而拍成了對陳漢娜有想法的樣子。影片對故事里的犯罪元素都做了淡化,主要想表達現(xiàn)實的社會問題和人與人之間微妙的情感,但是觀眾的整體觀感和影片里的鄭中基一樣,感覺無能為力,讓這個故事就會變成單獨的喪而失去了意義。影片把故事起因放在了97(移民),可見97給港人的陣痛真的無法抹除,再結合片名,有以小喻大的隱喻嫌疑。
其實沒有那么差,新人導演來說,非常工整有表達,結構也有自己點心思,絕對是六分多的作品,多打一星,還是為了支持本土香港電影,只有不斷嘗試表達才會新的作品誕生。
劇作和角色都相當想當然和潦草,支離破碎的故事還要分章節(jié)扮文學性就更是難頂,想不到鄭中基做起正劇戲這麼屎?
無血無肉,還挺裝
很真實的一部片子
可以說,《遺愛》裡幾乎沒有一個讓人短暫放空、情感發(fā)生偏移的空鏡頭,幾個主要人物的大頭特寫填滿了整部片(舉個例,有個鏡頭連飛機呼嘯而過的畫面也不願給,依舊是陳漢娜的生無可戀臉),「充盈」得令人窒息,彷彿在貧瘠荒蕪的影像裡有把聲音不斷在耳邊縈繞,指示觀者一刻都不能分神地去注視,去感動,不停流眼淚才是正常,不感動你就是冷血,就是罪大惡極!但是,面對這樣一部如此缺乏想像力,如此刻板無聊的作品,我又該為了什麼而「喊到抽泣」呢?這樣一想還是挺可怕的。
非??膳碌膭∏?,男主角以“圣人”的姿態(tài)毀掉一個家庭。未成年少女生子,枉顧法律和社會福利機制,讓他們自生自滅,男的劈友,女的賣淫,懷疑編劇就是為了推他們折墮好體現(xiàn)男主/自己的人情味。中國人對血緣期望太高,電影中繼父的錢不要,非要賣身湊女。即使為了批判暴力機關的官僚主義,也不能如此盲目地擊穿法制底線,只有情緒毫無知識,對底層絕對是消費而非關懷
29/5/2021 @ 嘉禾VWALK。完全無法build up到任何角色人設,所有的苦情只給人感覺到是無病呻吟,真的難為了一眾演員…..(首部劇情片計畫真?zhèn)S比你搞彎哂!)
題材是個好題材,故事也接地氣,就是拍得偉光正、說教味很濃;鄭中基的這個角色放2、30年前就是李修賢的標準模板;陳漢娜的情緒控制很到位,真的演得不錯。有一種失落,不能說,只能靠感受。有一種悲涼,不能說,只能靠斂藏。窮不是原罪,社會資源分配不公才是,所以大佬說要實現(xiàn)共同富裕嘛,盡管路還長......影片與《麥路人》相比,還是差了點意思。
角色無血無肉,劇本又粗糙地將人物身份拉上時代的身影,但真正問題是戲中人的價值觀,鄭中基演的警察口口聲說不要放棄他們,做個老好人但一步步將人物推向深淵,視發(fā)生在年青男女眼前的壞事為無物,他的愛理不理導致的悲劇,應該被批判而不是要應感動人。直覺懷疑導演是昆德拉粉絲,但用了另類方式體現(xiàn)昆德拉口中的媚俗(但其實昆德拉的文字也是媚俗的極端例子),自我感動的情緒瀰漫著整部電影,也實在沒有比昆德拉那樣的作家精準地寫出媚俗的荒謬感,這份荒謬感在這部蒼白無力的電影中也能體現(xiàn)?!该乃鬃屓艘坏谓右坏?,流出兩滴感動的眼淚。第一滴眼淚說:孩子們在草地上奔跑,多美?。〉诙窝蹨I說:可以跟全人類一起,因為看到孩子們在草地上奔跑而感動,多美啊!只有第二滴眼淚,造就了媚俗之所以為媚俗?!?/p>
生存,是為了什么呀?
低于期望。完全領悟不到導演想表達什么 我知道這對母女很可憐 在社會生存很艱難 鄭中基也很努力想幫她們,就是一個很小的故事卻又沒有從這個故事中生出什么營養(yǎng) 并且整個電影開篇基調就營造一種很慘的氛圍——這樣真的沒必要 社會多的是這樣的人 拿出來講有點煞有其事的做作。每個角色都有種捏造的空洞 實屬失敗。林漢娜這個演員有點好看 那個文偉好像吳浩康,那首英文歌好好聽。
編劇怎么回事
兩星給壓抑的情緒,一星給鄭中基的演技
3.6 沒有人物
鄭中基依然是只有爛電影沒有爛表演,依然貢獻了一出好戲,但是麻煩好好選劇本,好表演被浪費了實在是心疼。胡子彤你要不考慮把金像獎最佳新演員獎杯還回去,找個棒球隊當教練去吧,演得都什麼玩意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