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老師說過法蘭西民族是一個含蓄的民族因為法語深沉且綿柔,當時的我并不能理解因為西方人在我眼里表達感情都是直白熱烈的,尤其法語是屬于拉丁語族,拉丁民族在我眼里更是熱情奔放。直到看完這部電影我終于get到老師說的話。
Cyrano對Roxane的感情一生隱忍,身為東方人的我更加能產(chǎn)生深刻的共鳴,Cyrano臨終前說:“請在我的墓碑上寫下,莫里哀是有才華的,而克里斯蒂安是俊朗的?!盋yrano一生都在為自己的容貌自卑,深深隱藏起自己的愛,甚至幫助情敵追求Roxane只因?qū)Ψ降目±拭烂沧孯oxane一見傾心,才華or顏值?如果是我我會怎樣選擇?
Cyrano可以說是我心中完美人格的展現(xiàn):戰(zhàn)士的一生永不屈服。嫉惡如仇的勇敢劍客,抨擊權(quán)貴與不公四處樹敵,戰(zhàn)場上沖鋒陷陣毫不退縮,一生都在與“欺騙、卑鄙、逃避”作斗爭;無法掩蓋的卓越才華即本片最大亮點:Cyrano的法語詩歌朗誦 ,Cyrano在廣場上一邊決斗一邊誦詩,在訓練大廳里高誦Non,merci都相當迷人,寫給Roxane的優(yōu)美情詩貫穿全片,深刻說服了我為什么法語是上帝偏愛的語言,慚愧自己的法語的功夫不到家不能完全體會其中的美妙但是這無敵魅力誰又能抵擋。這此片可謂是寫給法語的一封情書,酣暢淋漓地體現(xiàn)了法語的獨特魅力!
但是再英勇的戰(zhàn)士都有自己的軟肋,Cyrano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自己那顆逃避的內(nèi)心,心中那塊高傲的傲骨,彌留之際仍然高舉長劍在林中揮舞與“舊敵”們戰(zhàn)斗,即使Roxane猜出了他深愛她一生,Cyrano仍然堅持否認著,為了他的傲骨能完整潔凈地陪他飛向天堂。我只想對他說:美麗的皮囊轉(zhuǎn)瞬即逝,但有趣的靈魂永存。C'est la vérité.
關(guān)于西哈諾這樣的古典浪漫主義,我總是想起大學時,有個朋友借給我一本書信集,那個熱切真摯,稚氣未脫般的小波寫道,“ 你走了以后我每天都感到很悶,就像堂吉訶德一樣,每天想念托波索的達辛尼亞。請你千萬不要以為我拿達辛尼亞來打什么比方。我要是開你的玩笑天理不容。我只是說我自己現(xiàn)在好像那一位害了相思病的愁容騎士。” 那時我讀到這句,覺得這比方有趣極了,好像自己也是一位讀多了小說的愁容騎士,這個個人形象一度在腦海中浮沉,與一些更現(xiàn)代更富有理性的的世界觀交替主宰著我的生活。 現(xiàn)代愛情的精神是酒神式的狂歡,享受瞬間與當下,從性解放到婚姻自由,選擇開始變得越來越多,便捷可得的快樂取代了“靜穆的哀傷”。在科學當?shù)?、理性運轉(zhuǎn)的年代,一度作為一個死理性派的我,以及我身邊的大多數(shù)成年人,撕心裂肺、輾轉(zhuǎn)反側(cè)和宗教般虔誠的愛,總是打上“文青”標簽的幼稚和自我沉醉,只存在于小說、電影和每個人遙遠的初戀里。藝術(shù)的日神精神屈居一隅。 帶著這份狂歡就會很難理解為何會有人才華橫溢,卻甘心把洋溢愛的信箋拱手讓人,只身在密林的陰影中,讓別人上去親吻佳人。這位長著巨大鷹鉤鼻的主角認識的愛,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男女之愛,而是絕對圣潔、精神性的崇高感情,不具有占有和乞求的雄性欲望,而近乎宗教的虔誠與禁欲。不僅看到一個男性在求愛中自卑與嫉妒的痛苦,相反,他也許享受著這份崇高的悲劇美,享受日神精神賦予的夢幻狀態(tài)的安慰,享受詩韻與神性,享受偏執(zhí)與忠誠,超過享受柴米油鹽本身。 阻礙他去愛的大鼻子和面容,令他痛苦的不完美,在一種僅有精神交流的夢幻中可以丟棄在一邊 —— “這一封愛的信箋,我已經(jīng)在心里反復思量了百遍,直到一切就緒,我才將我的靈魂放在紙旁邊,我只是照著它,將它謄寫一遍。我就在你的雙掌之間,這張紙,是我的聲音;這墨水,是我的血液;這封信,是我?!?甘愿用自己的詩歌才華,促成他所沉湎的圓滿,借由別人這副英俊皮囊,才得以從大鼻子中解脫、與心上人進行完美的精神交流。表面看來多么荒謬,看似悲劇的夢靜觀卻有一種深沉內(nèi)在的快樂。 他是一個浪漫騎士,但更是一個行吟詩人,而詩人的癡迷與痛苦總是形成一種奇特的混合人格。尼采提到抒情詩人的藝術(shù)傾向,“ 抒情詩被描寫成一種不完善的、似乎偶爾得之、很少達到目的的藝術(shù),甚至是一種半藝術(shù),這種半藝術(shù)的本質(zhì)應(yīng)當是愿望與純粹靜觀、即非審美狀態(tài)與審美狀態(tài)的奇特混合?這時,他既是主體,又是客體,既是詩人和演員,又是觀眾?!? 中世紀騎士傳奇中總在寫這樣的戀情,在現(xiàn)代主義愛情觀下看來偏執(zhí)沉醉的愛。Romance 一詞似乎也源于此。在決斗中十步殺一人,面對心上人(多半還是有夫之婦)卻羞赧而后退,忠誠卻笨拙,念出詩行時才華橫溢,送出信箋卻怯懦自卑。即使彼此傾心,也與現(xiàn)代愛情中狂熱肉欲絲毫無涉,如愛慕水中之月,唯恐驚動一池春水。三個主人公都算是富有騎士精神的代表。戰(zhàn)火紛飛的一部私人羅曼史,無需像貝奧武夫一樣寫宏大史詩,只書寫個人浪漫主義,不去做高高在上沒有情感的英雄,而只是一個個“害了相思病的愁容騎士”。 倘若在大學時代看到這部電影,我可能會比現(xiàn)在更喜歡,有更多充滿個人色彩的碎碎念可以抒發(fā)。彼時的我掙扎在性別認同的泥潭之中,不夠高大、更不夠孔武有力,距離世界上所謂主流的理想男性形象相去甚遠,更看不到在這個國家哪怕平凡生活的可能。這些東西一度比大鼻子更阻礙著我,不斷堅固著不追求任何婚姻與浪漫的信念,小心翼翼回避開所有可能。今天再來看這樣一部電影時,我已經(jīng)足夠坦然和堅定地面對自我的“大鼻子”,也同時更為”暢想、情懷、詩情畫意、閃光和華麗”,為善良、禮貌、機智、自由、勇敢” 感到獨一無二的自豪,為獨特自豪。也算有失有得,現(xiàn)在的我也能夠面對和沉入那酒神般如癡如醉的情感,沒有了這份悲劇情懷的共鳴,反倒對這部電影的古典浪漫本身有了其他角度的理解。
我終于漸漸能夠接近生活,知道高度藝術(shù)化的情感離現(xiàn)實生活相去甚遠,更平常的生活往往只是騎著一條笨驢,朝著風車揮舞破矛,堂吉訶德終于發(fā)現(xiàn)他不是什么游俠騎士,只不過是一個平凡的人。在這平凡一生,一個人逃避欲望,或是敢于沉醉幻影,都沒什么不可以 ,都是藝術(shù)沖動的一種。 事實上,無論是哪種浪漫主義,必然是二元沖動合為一體的,每當我們仿佛與原始的生存狂喜合為一體,每當我們在酒神陶醉中期待這種喜悅長駐不衰,在同一瞬間,就會被痛苦刺中,你享受了現(xiàn)代感情的快速和歡愉便要面對同等的空虛和貧乏,選擇了精神交流的巨大共鳴帶來的愉悅就要面對現(xiàn)實殘酷的引力,選擇了為何而生就必然同時選擇了為何而死,如果選擇了克制地回避和自我保護,就同時喪失了那如夢如醉生命張力的可能。 整部電影,更像是一部戲劇而不是一部電影,高潮迭起的轉(zhuǎn)折時刻和強烈反差,古典戲劇般的浪漫主義與禁欲主義的沖突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在我自己的情感中,一次次體會到這之間的沖突、和由沖突產(chǎn)生的激蕩之美。當我再想起那些令我沖破禁欲主義枷鎖的夜晚和信箋、郵件和言語,仍會覺得不枉如此,也必然如此。 希望有一天當我在落葉紛飛般走入遲暮,也可以這樣說一句:“我準備上西天去了,我要越過天堂藍色的門檻。許多我敬愛的人全都在那里,我可以會晤蘇格拉底、伽俐略……于歷代文武英豪洄游太虛,舌戰(zhàn)雄辯家,與情圣交換心得”,墓志銘上也能刻上一句,一個浪漫騎士,一個自由的學院派,一個生活過,寫作過,愛過的人。
我堅信世界是我的表征 我能看見故事扉頁解凍的肥皂泡 我能聽見等價物叮當入袋的聲響 我能聞到詩歌里黎明前夜的急躁 我唱歌 世界唱歌 我跳舞 世界跳舞 我向未來租賃的口袋 塞滿干花和正確答案 但我卻弄丟了答題卡 剝開蠟筆涂抹的藍天墻紙 里面住著制作白云的棉花糖 打碎頂禮膜拜的黑膠唱片 里面關(guān)著并不緘默的休止符 心是羅盤 處處是迷霧 我不想要 浸泡在蜜糖的回答 我不想要 束縛在鏡中的對話 我不想要 指向單行道的路牌 我曾堅信世界是我的表征 直到你墜落在我的琴鍵上 我愿堅信世界是我的表征 但是你的背影刻印進心垛 我不堅信世界是我的表征 因為你的聲音鐫寫進序言 夢是假的 宗教是假的 等價物是假的 經(jīng)濟學說是假的 叫囂的政客是假的 同質(zhì)化的故事是假的 稱斤而論的正義是假的 你是真的 告白是真的 薔薇花是真的 擦肩而過是真的 透明的橘子是真的 放晴了的天空是真的 笨拙蹩腳的情詩是真的 我向世界表達歉意 它告訴我答案是你 太陽有它的青春期 旗幟也會更換國籍 沒有什么一成不變 比起寫下假的答卷 我更相信煙花的相聚 流星輕靠鬢角的思緒 向未來借了太多言語 我認不清現(xiàn)在的自己 舊的夜晚孕育了夢囈 月亮幫我整理成新句 我向世界表達愛意 它告訴我答案是你 白云是世界的公民 藍色也是天的抒情 政治小說會被窮盡 真情快訊沒人投遞 我的詩爛在皺巴巴的口袋里 月色又一次警告我別說真美
“這是你十四年來第一次遲到”、“我總躲在黑暗一隅,看著別人登上樓臺一親芳澤“、浮夸式絮叨”、大鼻子版小美人魚、及時送食物也不能彌補女主在戰(zhàn)場上膩歪的2B行為。
飄在空中的愛情,無法降落,一生沒有找到表白的勇氣。女人都喜歡花言巧語,語言又是高明的騙子,但僅僅有言語和狂熱的內(nèi)心是不夠的,生活需要在骯臟泥濘的土地上尋找根基 。
臺詞很美,如詩如訴。愛上文藝女青年已是不歸路,自己再悶騷就注定要杯具啊。最后有點拖。
90年的電影,我們有什么理由給低分呢?故事是迂回曲折的,雖然西哈諾最后終于讓羅克珊了解了自己的心,但難道不也反映了,外表丑陋的人(雖然心里優(yōu)美)需要付出更多的真心、堅持、勇氣及具備多重優(yōu)點才能擁有自己想要的愛人嗎?
戲劇式的表達形式,在更開放和宏大的場面中表現(xiàn)一個故事,如果要論表現(xiàn)形式難免夸張,我不知道這是不是當時的情景,就故事論故事,羅斯丹寫的故事多么棒,結(jié)尾的句號多么完滿,一個無視權(quán)貴嫉惡如仇的大鼻子每每身在幕后,愛情,創(chuàng)作,戰(zhàn)爭,幕前人的光鮮上鏡,幕后人的陰冷寒磣?!八侨芤彩菬o能”
知道有這部片子是以前在《佳片有約》看《屋頂上的輕騎兵》的時候。就為了大鼻子那張嘴,就足夠了。太動聽的嘴巴了,美滋滋啊。不過Depardieu的大鼻子怎么會顯得格外大呢?
戲劇改編,臺詞詩句都很美,再搭配法語美妙的發(fā)音,光是聽他們談情說愛就挺享受的。開頭有點難進入,一度睡了一段。結(jié)尾為了完成精神自白有點拖,原本已經(jīng)準備好爆發(fā)的情緒被抑制住了。導演說,德帕迪約像Cyrano一樣,暴力與脆弱感并存。
抒情太多而故事不足,14年的枯坐也認得下去?有如此才華的人不至于自卑成這樣兒吧
“親吻 它究竟意味著什么?那是更貼近了誓言,更明確的約定,它要證實愛的承諾。將愛這個字還原于,它本來就具有的玫瑰色。這是個由耳入嘴的秘密,是撞擊著蜂鳴時那永恒的瞬間。是飄散著花香的吻合,它使得心靈得以呼吸,使靈魂在嘴唇邊得到體會?!彼母姘状砦覍﹄娪皭鄣囊磺?/p>
“我的生命注定就是煎熬和被遺忘。還記得那晚,克里斯蒂安在你的陽臺下和你說話嗎,那就是我一生的縮影。當我留在低處,待在陰影中時,別人卻登上高處得到了那榮耀的一吻,這就是公平。請在我的墓碑上寫下,莫里哀是有才華的,而克里斯蒂安是俊朗的。”
德帕迪約的演技沒話說,我只是覺得里面的女主角的扮演者有點虧,那么美,卻紅不起來。當然,美人遲暮是件可怕的事。imdb上的照片真是心寒。。。不過曾經(jīng)美麗過,也就值了。
2004.12.18 DVD 學校放映室
這電影簡直就是一首獻給法語的頌歌……現(xiàn)在能理解大學法語選修課的老師為什么要在課堂上放這部電影了??上耶敃r忙著談戀愛,電影看了個開頭就跑了,后來也沒參加考試。
20190504重看,小時候在電視上看想想也不可能讀懂這臺詞大段揮灑的浪漫和美妙的韻腳(是有幾分莫里哀的神韻,這樣的文本每次都會提醒我法語的美麗),結(jié)尾拖沓過度,真相揭露一刻的情感高潮就這么浪費得一干二凈。
西哈諾人格上近乎完美,是正直勇敢的斗士,也是仗義無私的親友,用才華和利劍刺破世間虛偽和傾軋,至死不息,“情圣”二字多少輕慢了他的格局。當然,“暗戀”確實是太能擊中內(nèi)心柔軟的論題,有趣的靈魂站在黑暗的樓下,好看的皮囊上樓采摘甜蜜的香吻,是悲情讓詩意揮發(fā)到極致。雨夜樹影間的告白,及至最后以他人之名、卻以自己的真情實感念出訣別信,以及最后的最后回顧此生,都讓“語言”二字被重新定義。(導演拉佩諾交流場。還好今天沒化妝,不然后半程要哭成大花臉。有時間得把原劇本書讀完,充分沐浴詩性的光輝)
4.5 簡直不是一部電影,而是一部語言時而詩意盎然時而風趣、浪漫深情、濃縮了人間悲喜劇的一部戲劇,幾乎半數(shù)場景都是一幕幕編排得體調(diào)度高超感染力豐沛的舞臺場面,這點亦是此次拉佩諾展六部影片全部刷完后的最大體會,比起節(jié)奏與喜劇天賦,導演更高的水平表現(xiàn)在熱鬧集體場面的成熟掌控;也是一出寫給詩歌本身的頌詩,有人除了我愛你再無詞匯,有人為愛你寫滿每一天的書信,決斗有詩,嘲諷有詩,伴隨牧羊人的短笛令戰(zhàn)士們流下思鄉(xiāng)淚的亦有詩,為他人作嫁衣的一生也是詩歌的一生;純真富家少女愛你外表還是愛你的靈魂,揭曉答案之時已再無明日,陽臺下的“表白”已是我的全部人生;安妮·波諾什美如雕塑,憑窗托付或是夜讀來信,幀幀都是畫里人
大鼻子情圣,又是一種極端的古典融合,外貌的丑陋與內(nèi)心的柔美,戰(zhàn)士與詩人,愛別人與恨自己……百般柔情與才華,全做了他人高定的影子寫手,雨夜陽臺的一場告白本就肝腸寸斷,轉(zhuǎn)個頭,仍愿裝瘋賣傻地遮風擋雨,那個月球的戲言,沒想到終成夙愿。映后讓-保羅·拉佩諾導演說,改編這部運用亞歷山大詩體的漫長劇作難度很大,何況在法國本土知名度如此之高,要保留語言與影像的雙重節(jié)奏,也要摘掉會降低原劇水準的臺詞。到頭來,身為觀眾的我確實能驚艷于情話的綿長與華美,全片最可取的便是這種迷眩感。三星半。@資料館
2012-304.重看,可惜沒有好翻譯…
兩個男人都死在你懷里 是可憐還是可悲PS:這臺詞 嘖嘖 ........
第一次看的法國電影。挺爛的。此片必將是文藝青年的最愛,各種文藝的情話,但是在我看來確實詞藻的無異議堆砌。被女主的矯情逼給弄得受不了,不得不拉了幾下。就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