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一輩子那么長誰不愛上一個渣人
歌曲歌詞
很奇怪
追我時的你那么努力
現(xiàn)在比我更愛的還是手機游戲
很奇怪
因為你開始愛上酒精
學會那些酒桌上面的寒暄話語
很奇怪
你會重復干冰的劇情
發(fā)現(xiàn)我并不是唯一的欣賞嘉賓
很奇怪
喝醉酒你打前任手機
卻懶得花時間解釋個只言片語
原來你有這么多心思細膩
我也有些感到奇怪的事情
你也奇怪
口紅十個顏色還不滿意
高跟鞋不怎么穿也會買個不停
你也奇怪
化妝一個小時出門不易
我大便十分鐘都會被你催趕緊
你也奇怪 你總是強調年齡的差距
也說過很多遍我的身高高過你
你也奇怪
KTV永遠都唱同樣的歌曲
誰大半夜跑那里是為了歌好聽
說了那么多奇怪的事情
每件事都有自己的道理
你玩一次比我更不能自已
女生會喝酒不容易出問題
干冰的表演就你沒嫌棄
和前任說謝謝讓我遇見你
口紅和高跟鞋是武器
化妝是不想被你看出老的痕跡
我也會擔心年齡是距離
唱同樣的歌曲是懷念那天的你
那個時候是哪個時候?
哪個時候我們都想停留?
二零零九年情人節(jié)之后的第幾天
聽人講你失戀的故事供大家消遣
我想起那一天看見紫發(fā)女生抽煙
就鼓起勇氣在天橋要她電子郵件
便利店看你喝醉后和收銀員劃拳
你卻不知道那是我們第一次碰面
之后我們又去到那個便利店買煙
你選的綠好彩就成了你給的想念
你給的想念
我們都有一些毛病
都有一些問題
誰都做不了別人說的模范情侶
我也沒選到曾經最想要的愛情
因為碰到了一個好特別的你
我們也有一些猶豫
也有一些顧慮
可不確定的事情愛久就見人心
我不會擔心只要人生有你參與
恨我的請繼續(xù)
只要愛我的你別放棄
很多問題都沒辦法回答
很多事情都有不同說法
很多人都羨慕春嬌志明一家
其實我們只是他和她的代碼
我們都有一些毛病 都有一些問題
可誰也不允許彼此被半點批評
我也沒選到曾經最想要的愛情
因為碰到了一個更特別的你
我們也有一些猶豫
也有一些顧慮
謝謝你愿意從一無所有到這里
我不會懷疑肯定在終點的是你
愛我的你別放棄
我戒不掉和你的點滴
春嬌戒不掉志明
而我戒不掉你
2 ) On "Love in the Buff"
1、這片兒真心不能跟妹子一起看,否則不僅在影院里被教育,或者被自我反省,而且還要回家跪搓板。還好我是跟基友一起看的。很好。
2、彭浩翔電影的結構:在之前看過的幾部里,基本是這樣的結構:以100分鐘為例,前40分鐘用來講各種段子,后50分鐘來講一件事兒,開頭結尾各5分鐘。大約[伊莎貝拉]是個例外,[破事兒]不算。[買兇拍人]、[青春夢工廠]皆有一個龐大的敘事段。[志明與春嬌]的話,段子更多,甚至基本是段子構成的。而段子的展現(xiàn)方式,基本是講一個段子換一個地方。這回依然是段子開場,不過后面竟然有了很均衡勻稱的敘事,簡直有些意外了。
論感覺而言,這次彭浩翔走到侯麥一路了。用帕斯卡·伯尼策的觀點,侯麥拍得是“思考而非行動的電影”,套用過來,彭浩翔拍得一直是“蛋逼并且遭遇行動意外的電影”。不過這兩部片兒完全是“蛋逼而非行動的電影”。因為在故事開始的時候結局已經注定,以這一部為例,在兩人北京重逢的那個時刻,不,甚至早在志明在赴京之前給春嬌打電話的那個時刻,最終的決定其實已然做出了。剩下的事情是用來編織填充物。只是侯麥填的東西通常比較“小資產階級的唧唧歪歪”而已。
3、最近讀柯瑋妮老師的《看懂李安》讀到一個“語言決定論”的觀點,她引用某人(懶得翻書了)的觀點說,普通話比較嚴肅,通常被張國師和凱爺用來拍“高尚亞洲藝術電影”,而粵語本身比較俚俗,粵語電影也比較富有喜劇精神,比如成龍電影(她木有提到周星馳)。彭浩翔把粵語的喜劇精神發(fā)揮的比較極致。在本片中,粵語-國語顯然是一種明確的身份標識。而接著柯老師的書說,她在對[臥虎藏龍]的分析中引用了周蕾和裴開瑞(好吧這一段是我今天剛看的現(xiàn)學現(xiàn)賣),指出其中口音的混雜恰好說明了一種“全球華人的Diaspora狀態(tài)”。發(fā)展一點地說,在北京這個空間中,粵語可以重建一種香港的想象。這也是即使“北上”,彭浩翔依然能拍出“香港電影”的原因。他會使用粵語和帶口音的普通話來建構認同。
4、不過影片中最為政治性的表述依然是“北上”。這是香港電影業(yè)的現(xiàn)狀同時也是香港經濟的現(xiàn)狀。無需再提后97和全球化,只須指出一點,在[志明與春嬌]中,整部影片仍是較為市民的生活,而這部續(xù)作到了北京陡然一變,不再那么“市民”了,起碼在“接地氣兒”這個熱門話題上不如[失戀33天]。這種話語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甚至是一種真實。但是正如[志明與春嬌]實際上書寫了一種“多數(shù)人對少數(shù)人的暴政”一樣,這部影片則明白地呈現(xiàn)出一種拒絕的姿態(tài):以徐錚為代表的清華鳳凰男(我擦我不用說清華在內地的政治符碼意義了吧,這里絲毫木有對隔壁不敬的意思)和以楊冪為代表的白富美空姐,即使再好,香港人是不要的。聯(lián)系前一陣香港內地關系的緊張,我想彭導的直接回應是更大篇幅地使用短信——繁體字、粵語的短信,加以普通話字幕來表達其訴求。到這兒便是一個文化翻譯的問題了。
5、彭導確實有才,能在審查制度下盡可能地維持自己的風格而沒有神經錯亂已然很不容易了。只是他與李安要面對的文化選擇十分不同,在彭導這里,他的相對封閉性是必須的,因為至少到現(xiàn)在,他是一個充分體現(xiàn)著“在地性”或者“港片特性”的導演。最起碼影片中還保有對話的可能。在今天已經彌足珍貴了,因為他已經對內地市場做了相當程度的妥協(xié)。
6、另外一種方式是在“城市電影”的脈絡中討論影片對城市空間的展開。這只是一種北京,不過彭導對這種北京的城市氣質抓得還算準(其實可以參看以下[桃姐]里面區(qū)區(qū)幾分鐘戲對北京的展現(xiàn)方式)。這一點不多勉強。
總之,能在內地影院看到一部神智正常的、給成年觀眾拍的喜劇,已經應該謝天謝地了。
3 ) 愛你,究竟應該用怎樣的姿態(tài),才能和你走到最後?——《春嬌與志明》
其實。在愛一個人的時候,究竟應該以一種怎樣的姿態(tài),才會是對的?
或許是掙扎的。
春嬌深愛著志明,但是那種每一次都循環(huán)往復地“見面——發(fā)短信——上床——瞞著家裡的那位”讓她清醒地知道在志明沒有徹底改變之前一切都是“唔work”的。於是她努力地逃離志明,努力地擺脫那個只要一出現(xiàn)就會讓她手無足措義無反顧去愛的志明。但是她越努力去掙扎,她便陷得越深越無法自拔,她就變成了一個越發(fā)靠近志明的一個存在。因為在不知不覺中,她對志明掙扎地愛讓她在她完全不知情的時候變成了另一個張志明。
或許是如家人般溫暖的。
Sam在第一次遇到春嬌的時候,就在腦海中萌生了一個想要重新組織一個家庭的念頭。其實他明白春嬌的心裏有一個深深愛著的人,但是春嬌吸引他的地方就在於她的單純與執(zhí)著,只是直到最後他才明白,其實春嬌一切的孩子氣都是因為一個叫張志明的人的存在。他拼盡了全力去對春嬌好,願意為她去馬桶裏去掏手機,願意在每一次春嬌逃離了他選擇志明的懷抱但是又受傷回來的時候給她最安定的話語。他努力地用自己的愛默默去保護外表很堅強但是其實內心很脆弱的春嬌,他從不逼她,只用最溫暖的陪伴去包裹那個在他眼裏極其想要去珍惜的女孩??上В膼厶罅?,卻沒有辦法填補春嬌心裏最細小的裂縫。
或許是一遍又一遍地自欺欺人。
悠悠喜歡志明。可惜她並不懂志明。她不懂志明其實在心裏也只是一個孩子,他只懂得不斷地向她人示好卻不懂得去珍惜別人的好。她不懂志明在把乾冰倒進馬桶裏的行為,只是一種心裏的小孩子想要貪玩的表現(xiàn)。她明明知道志明心裏有一個春嬌,那個他一輩子都放不下的人,無論春嬌是以什麼身份出現(xiàn)在志明的身邊都好,只要她一出現(xiàn),其實悠悠就已經完全敗了。但是她一遍又一遍地挽留志明留在自己的身邊,企圖說服自己,其實是因為自己做得不夠好,只要自己做得再好一點,志明就會喜歡她。可是她不懂的是,對於志明來說,春嬌就像是那盒便利店裏的意大利面,雖然鹹了點,雖然肉少了點,但是喜歡就是喜歡。他的喜歡,只是因為春嬌是春嬌,而不取決於悠悠到底有多好。
或許是想要為自己愛的人努力改變自己,即使一切都那麼難。
志明至始至終都只是一個孩子,他享受著被別人愛著的感覺,但是自己卻在愛裏面貪婪地享受著卻不知道應該怎麼珍惜與回報。他很愛春嬌,但是卻不夠上心。他會忘掉和春嬌約好了要幫春嬌媽媽慶祝生日的事情但是卻記得當天賭球的賠率;他會把客戶服侍得很好但是卻忘了他原本應該陪著那個為了他專門和姐妹們改約的春嬌;他會狠狠地吃春嬌那個惟一一次還是不存在的給他帶了綠帽的事情的醋卻忘了自己一次次地縱容自己出去偷吃時春嬌給他的等待......其實他清楚自己如果想要留春嬌在身邊就必須要學會去珍惜,學會去為深愛著他的人去做一些什麼,而不是只是心安理得地去接受她對他的好,但是他卻一而再再而三地拿著“其實我也還是個孩子”的心理去縱容自己的行為。所幸地是,在故事的最後,他學會了努力為春嬌做些什麼,所幸的是,春嬌並沒有對他死心。
但是..其實,世界上哪有那麼多的所幸呢?
看完這部電影之後,覺得,喜歡一個人,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因為兩個人,從相遇開始要一起走到相知相守,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太多的不安定和迷茫。即便大家都在小心翼翼地愛著,磨合著,努力著,可是誰又會料想到在努力的過程中會有哪個力一個不小心用錯了就把之前的一切都給推翻了呢。
也或許,在經過了一切的嘗試之後在發(fā)現(xiàn),自己一直嚮往著努力著的方向其實是錯的。一切都很有可能只是“我以為...”臆想出來的結果,“我以為他會愛我的..”“我以為只要這樣做就會成功的...”,可是卻沒有想到,再多的“我以為”都敵不過一句“實際上...”,“實際上,他不愛我..”,“實際上,因為他愛的人不是你,所以再多的努力也是徒勞..”。喜歡一個人,可以成為你生活中的動力,你會心甘情願地為了愛而變得更好,即使一切都是困難的,但是有沒有想過,如果有一天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一切努力和堅持都只是建立在一個不存在的假設上,你以為你的堅持很華麗很美好,但其實大家都一直只是像在看戲一下看著你為了一個根本不會有的結局而努力的時候,你會不會覺得自己就像一個小丑。到了那個時候,你想掙脫,你不想再做那個小丑,你想做回自己,但是卻發(fā)現(xiàn)一切都是那麼的難。因為在努力去愛一個人的過程中,你會為了更加靠近那個人,而不知不覺地就變成那一個人的模樣,等到你想逃離的時候,就會發(fā)現(xiàn),那個人身上的習慣氣味莫名其妙地就變成了你生命中的一部分,那個時候,你想要丟棄的就不僅僅只是一段不堪的回憶或者一個讓你不堪的人,而是那個不堪的自己....
春嬌在旅店裏下定決心不再等志明地時候,她給志明留言說,“我喜歡你,喜歡到自己都害怕了.....”我想,春嬌害怕的不是要在愛情裏一味地付出,不是害怕自己沒有勇氣一個人堅持走下去,不是害怕在這段虐心地戀情中她要受多少傷害。她唯一害怕的事,當她走到故事的終點時,志明沒有在那裡等她,至始至終,只是她一個人在義無反顧地在演一場獨角戲而已。
但或許,電影的結局又是在暗示著我們。喜歡一個人,也許也可以成為一件很簡單的事情。
比如說,在愛裏面勇敢一點點,堅定一點點,認清楚自己到底要的是什麼,然後不要懷疑不要迷茫,無論有再多的不看好也要忠於自己內心的選擇,不要跟自己過不去。
再比如說,學會為自己愛的人去改變些什麼,去做些什麼,去珍惜些什麼。
喜歡一個人,你可以選擇很多種姿態(tài)。正如《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裏說得那樣,我們的生命是不可以被重複的,這也決定了我們沒有辦法去嘗試在愛中究竟應該選擇哪種方式和姿態(tài)才是對的,無論你的選擇是對的還是錯的,所有的一切你都只能經歷一次。
但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能愛的時候勇敢去愛爭取去愛。
“享受現(xiàn)在,別一開懷就害怕傷害,許多奇跡,我們相信,才會存在?!?br>
剩下的,就交給緣分決定吧。
4 ) 笑著流淚---春嬌與志明觀后
我不是文藝女青年。我偶而會去電影院。我捧著一桶苞米花,我只是追求一點生活的甜。我從來不坐影院的最后一行,我選的號總是倒數(shù)第二排,這樣我的視野既能寬闊無邊,又能兼顧后面窸窸窣窣的動靜。有人說,想了解戀愛中的女人,就要去電影院。沒錯,這是一個容易起膩的地方。我在各種卿卿我我的現(xiàn)象中,鍛煉起強大的內心。讓單身的小孤獨來得更猛烈一些吧!
《春嬌與志明》是一部老少咸宜婦孺通吃的電影。爆笑點很多。電影看完出來,WC里有一個小姑娘甜膩膩地在蹲坑的時候給別人電話:“唉呀,我跟你說,這電影可好笑了,樂死我了。。就是有一點不好,里面志明劈腿,這件事讓我很生氣,他怎么能劈腿呢?。。對,就是那個楊冪。。你說煩不煩啊?”坑外眾多待尿姐妹,忍俊不禁,我發(fā)表了一下感言,我說這段要是演到電影里,能更可笑。有一個肉臉姑娘樂不可支,做出很多奇怪的表情來。這電影,是催樂素么?
彭導的《志明與春嬌》我在各種場合下看了幾遍,曖昧綿綿無絕期的一部片兒。有一度,我覺得我也應該學個抽煙,對個火,是多么邪惡勾人又浪漫++的舉動啊,尤其是女人酥胸在對火時候的若隱若現(xiàn)。。。男人在此時眼神的飄忽迷離。。。直到,公司里小年輕男孩女孩抽煙時,劣質打火機造成了爆炸,我擦,原來,玩火自焚,不是蓋的??!不過今天想起,為什么《志明與春嬌》不能上院線,當時原因是粗口太多,被列為香港三級,但其實整部片子里,連個稍微激烈的鏡頭都沒有。唯有一些言語上的粗來粗往,沒有點經驗的人還不一定聽得懂。換成了《春嬌與志明》,終于在廣大文藝男女青年的翹首企盼中登陸院線,沒粗口,確實沒有。電影有胸器,不得不小心留意啊。
楊冪這貨不是凡物。但凡穿越者必有法寶?,F(xiàn)在我懂了。以前我跟一個大師討教兩性理論,大師在楊冪出道之時,即指出,此女不凡。胸懷絕技,楊千嬅版春嬌必須讓道。何謂道?綱哥說過,有容乃大??!
可是我依舊喜歡這個春嬌的大媽臉,機場胸,黑豆蔻指甲油,紫紅的頭發(fā),濃重的眼影。就像我喜歡楊千嬅本人一樣,她的所有歌,所有的片子,所有的角色,笑著笑著就哭了的女人,哭了哭了就笑了的大熟女。笨的樣子,也不會討巧,也不很艷麗,可就是自然有一段氣質,在修長的指尖,飄渺出來。你們有沒有看見過這種,你說不出來的東西,那個叫什么,她什么都沒有,卻有無窮無盡的魅力??!
這個電影啊,用一句話來形容我的心情,很搞。用二句話來形容我的心情,我擦,很搞。用三句話來形容我的心情。。。反正看完以后,我不懂愛情了。
你看啊,在《志明與春嬌》的時候,我懂了,原來那是曖昧,彼此不承諾不表達只是在舉手投足間膩歪一下。到了《春嬌與志明》,所有的男女故事都差不多,同居,分手,劈腿,有更好的機會,就各自飛。新人不比舊人好,再曖昧,再XXOO,跟著進來的男女不過是試紙,不留痕跡,悉數(shù)退場,男女主人公相擁再敘前緣。列為看官,介個,就是愛情么?我恍惚中見到一個戴著光圈的人在我的上方,深沉地對我說:NO,介是生活。
看電影是來干嗎的?不是來找意義的,我挺高興,哈哈一笑,天下大白??曜有值埽S曉明,包括鄭伊健的陸續(xù)登場,不就是為了告訴我們,生活的樂子,就是在出其不意之間嗎!不搞點怪,我們拿什么來應對悶悶不樂的生命啊。有分有合,分分合合,自古使然。男人不劈腿,愛情無懸念。女人不迷離,桃花少燦爛。男女這點事,說不清,有愛。說清了,就是哈哈一笑,誰也別較誰的真,誰也別管誰的心。
必須有感情動念。長城腳下的公社,景致美得的一塌糊涂,偷情至此,總是讓我想起《失樂園》來。只是不夠果敢的男女之間,最多也就是“你走了,就再也別回來?!薄拔冶仨毜没厝?!”這樣的橋段,我們常常在現(xiàn)實中不恥,這話我說不出來,但我發(fā)現(xiàn),如果生活中也能配點音樂,也許咱們都能是詩意男女呢。想像一下,還是日本人夠狠,在高潮時候相擁砒霜自盡,是,失樂園,即是,永樂園。咱們都是凡人,不講究那些。給我點陽光,我就能燦爛。放點干冰冒點霧氣,咱們就以為成仙了。在一起的時候,吃點小食品看點恐怖片,親親抱抱就開心一大會兒。弄點便利店的面條,就是最開心的紅男綠女。平凡的生活,親愛的一句,我被你影響了,我以為我在擺脫你,可是我卻成為了另一個張志明。天真的女人,卻最能以真動天。完后,我就哭了。
有些時候啊,當我們對什么事猶豫不絕的時候,就想想,那條路,我們究竟是怎么走過來的。沖動有時,真情有時,有一個傳說中的智者對一個年輕的男子講過,如果你不知道哪個女人是你心中的最愛,你就在半夜時分突然醒來,那時候你第一想到了誰,誰就是你的最愛。這故事真動人,但如果起來的時候想撒尿,誰也沒想起,怎么辦?
電影的結尾,依舊彭導的老路子,一定在最后的最后給你一點驚喜。不懂的人先離場,就不好玩了。懂的人,就饒有興致的等待,最后樂到前仰后厥。我不想說,后面是什么。你們自己去影院瞧瞧吧,真的很好玩很好玩。這件事情告訴我們,不到最后一刻,你別輕易放手,也許到最后就是破涕為笑呢!誰知道生活是個什么路數(shù)。
電影里把《別問我是誰》的MV搬出來,讓我這動人的嗓子起了念。其實所有的悶騷女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理想:別問我是誰,請與我相戀!我是多么地想,組織全體觀影成員,一起大聲合唱:我也需要人來陪,不讓我心碎,讓我愛到深處不后悔,其實我不像他們說的,那樣多刺,難以安慰。。。
每天抱著寂寞入睡,生活過得不太夠味。別問我是誰,看完電影,誰也不記得誰。別人笑我是個無法管束的野孩子,連沒有幸福,都不介意。
好吧。笑了,又哭了??蘖耍中α恕2惠^真的人生,就是最最快樂的喜相逢。感謝春嬌與志明的輾轉反復,感謝楊函數(shù)的胸有成竹,感謝一切在我們心中激蕩不已的男男女女們!
5 ) Drenched in your love
【成世流流長,總會愛上幾個人渣嘅】
世事就是這樣,
有時候你為了喜歡的男生學會抽煙,
結果有一天他卻因為喜歡上另外的女生,下決心把煙戒掉,
只剩你為了保持港女的風范,說完“ok嘅啦”,然后默默在后巷吐煙圈。
有些時候你想為了和他發(fā)message便宜,寧愿改簽合同轉手機臺,
苦心費盡,別人卻懷疑你太過激進,
愿意和他去情侶酒店,在一句“有些事情不是要在一晚上做完”的甜言蜜語里融化,
最后發(fā)現(xiàn),他不是不想,是不行。
用手機給春嬌發(fā)出“i n55iw!的”張志明會和楊冪一起出現(xiàn)在首都的街道上,
而余春嬌卻只能在分手后偶遇志明時尷尬的笑著說一聲:hi。
對啊,世界這么小,不是你遇到他就是他遇到你啊。
你自我安慰:有時候遇見了,未必懂得珍惜,
有時候珍惜了,付出了,也許緣分不到……
但你始終沒有想過,也許事情的結果與這些都無關,
最重要的原因,只是你愛上的人是一個人渣。
【我好努力去擺脫張志明,最后我發(fā)現(xiàn)我變咗另一個張志明】
愛上一個人,往往不知不覺之間染上了許多他的習慣。
在馬桶里放上干冰看煙霧繚繞,
帶一樣的圍巾,聽一樣的音樂,遣詞造句甚至思維的習慣日益趨同,
他抽駱駝牌,你不可以抽綠好彩。
習慣持續(xù),甚至他把煙戒掉了,你還在日復一日地打開皺皮幼卡的外包裝,取一支煙點上深吸一口,
雖然有不適合抽煙的哮喘,寧愿日日在手袋放著吸入器,也不愿意戒掉曾經的那個人帶給你的堅持。
【雙城故事,刻骨相思】
真正異地過的人,一定懂得那種滋味,
想見不能見,聲音近在咫尺,卻不能牽牽他溫暖的手。
距離像是無法克服的真空,橫亙兩人中間,
你哭,他看不見;你笑,他還是看不見。
感情說不定就這樣無聲無息地消融,磨滅,平息。
執(zhí)著的堅守,或許換來的是歸來之后的物是情非。
【究竟要摔痛過多少次,才能遇見自己的另一半】
愛情帶給我們這么多的痛苦,我們還仍然不懈地追求,
只因為它也給過我們如此多的讓我們沉溺其中的瞬間與幻覺。
沉醉愛情其中的人往往以為自己就是對方缺失的那一半,
殊不知“每一個在宙斯制造的傷口中活下來的人,
他原本的另一半,就在他活下來的那一刻,已經死掉了。
于是所謂愛情,后天的苦苦尋找,本質上都是傷痛絕望的,
因為最合適的那一半已經死掉了,塵世里不可能再遇見?!?br>
【Drenched In Your Love】
When minutes become hours
When days become years
And I don’t know where you are
Color seems so dull without you
Have we lost our minds?
What have we done?
But it all doesn’t seem to matter anymore
6 ) 就因為這個電影,我都愛上楊冪了。
故事是這樣的:已經分手的兩位各自有了新歡,有新歡之余又私通,瞞著現(xiàn)任頻頻約會,在舊愛那受挫了,又跑到現(xiàn)任這求舔傷口,后來終于在新歡的廣闊胸懷中成功由偷情男女上位成正牌情侶。(好人真是不易做。)
如果說第一部里春嬌劈腿是因為前男友對其關懷實在太少,那第二部直接連劈腿理由通通都懶得找,片中諸位借著所謂“愛情”的名義大肆亂搞。
這世界上倒也未必是愛情這東西不值錢,關鍵是狗男女們總喜歡借著愛情的名義干點王八事兒。
而我們春嬌這位毫無節(jié)操的前女友,簡直把前女友們的臉給丟盡了。
與以上諸位相比,楊冪飾演的尚優(yōu)優(yōu)實在太可愛了,她不就是胸大嗎,不就是巴掌臉嗎,不就是聲音嗲嗎,她到底是惹到誰了,跟偉大的愛情使者春嬌與志明相比,簡直太可愛了吧!
儼然一部搞笑劇,黃曉明出場和最后彩蛋余文樂唱歌笑死我了,楊冪角色倒也不惹人厭,徐崢真是憋屈爆了。首映日包場看的誒嘿嘿
Love in a Puff是煙霧繚繞中的愛,Love in the Buff是煩擾中的愛。煙來煙往的相知到煙飛煙滅的相處,男人仍舊抵不住新歡,女人亦忘不了舊愛。想不痛只能尋覓新歡是自欺欺人,未放下舊愛就不要投入新感情。不止片名、短信、新歡舊愛可以換位來看,感情同樣需要換位思考和反過來看問題。
喜歡余文樂~~
沒大野心大才華能把小聰明玩到二百分的未來世界的王晶
該評論已被片尾彩蛋閃瞎而自動轉為加密。
故事一般,無甚可講,這部電影的好處在與彭浩翔的心態(tài)。我相信他是報的如姜文所言“調情”的心態(tài)來拍本片的,給你一次純情與感動,然后瞬間又邪惡你一次,一塊糖,一棒子,再一塊糖,再一棒子,樂此不疲。以至于結尾的彩旦揮舞出了狼牙棒,你吃不吃得消不要緊,電影結束了。
好男人就是用來傷的?空姐就是用來上的?非得要各劈一次腿偷幾次情才明白原來彼此才是真愛?!女人真好騙!女人也真好哄!
每一個小清新文藝男最終都會變賤人。這跟過不過羅湖一點關系都沒有。
《春嬌與志明》=(彭浩翔+馮小剛)÷2
彭浩翔是個聰明人,故事編得很對觀眾的胃口。重情的女人與花心的男人,長不大的孩子或是成熟的付出者,每個觀眾都能從中找到些許自己的影子,并覺得確實是那么回事。你影響了我或是我影響了你,感情總有人要讓出一步。差是不差,也一定有很多人喜歡,只是太多設計與心機,缺了驚喜。
彭胖就是香港導演界的加藤鷹,對觀眾G點的掌控能力已經爐火純青:整部電影對笑料的安排,煽情節(jié)點的控制都是頂級的;但故事卻明顯的充滿了刻意的雕琢——彭胖現(xiàn)在已經不胖了,志明春嬌的故事也不是三級片了,于是整部片子在一種激進的態(tài)度中遠離了前作生活流的溫馨瑣碎小幽默,這不是批評,只是懷念。
1,挺好看的。2,春嬌真的沒給你戴綠帽啊志明。3,黃曉明那段太瞎了,是有幾輩子沒見過女人才會對那女的一見鐘情!還有,他是要在這電影里證明自己的唱功么,唱《在我歌聲里》的時候居然還用原調飆假音。4,為什么要討厭楊冪,演技不錯啊。5,余文樂版《別問我是誰》太銷魂了!
舊愛千嬅變小三,新歡楊冪好心酸,就算你有事業(yè)線,上床容易相愛難……今天去看了《春嬌與志明》,一點小純情加一點小惡趣味,再接一點北京的小地氣,彭浩翔搞出了一部還挺好看的國產都市愛情輕喜劇……
楊冪這個敗逼~
有幸成為「全球首批」的觀眾之一,驚喜大于失望。那一星是因為楊冪丟的,但劇情完完全全是滿分~合拍片之成功典范啊啊啊!
基本上,楊千嬅和余文樂負責奸情;黃曉明負責一見鐘情;徐崢負責親情;楊冪負責愛情。至于彭胖,他一直在矯情。
?。?/p>
這是一部關于愚春嬌和臟志明不斷犯賤的故事!
是的我愛你們!!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