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伯特的媽媽,我真的不是馬后炮,從一開始,盡管她是那么的活潑、可人,我就是對她喜歡不起來。她總是做這樣那樣的事來表現(xiàn)出她有趣、與眾不同。其實我想說她其實是個徹頭徹尾自私且懦弱的人。在最后羅伯特和羅拉去找她的時候,她一直在講自己的多么“牛逼”經(jīng)歷,不管對方感不感興趣,還評價說羅拉無趣,其實她才是真正的無趣。她也很懦弱,一直在回避真的的自己,不能承認糟糕的自己,在一方面做的不好就在另一方面證明自己“牛逼”。不要提啥時代、原生家庭啥的,相反對比片中真正牛逼的爺爺,爺爺不管在生活事業(yè)還是在感情上,都有一種極致浪漫的孤勇,對于羅伯特說爺爺是一個真正的英雄我不能同意更多。
男孩活脫脫一個歐陽奮強
總有一個想法堅持著你活下去。想法純真的人生活規(guī)律,思維跳躍的人離經(jīng)叛道。 而讓一個家庭的生命之源是愛的互補。無論表達方式多么不被認可,總有一刻能讓對方感覺到有一份深沉的愛。 外祖母的叛逆基因影響了戰(zhàn)后兩代人的生活。男孩的叛逆可以被女孩治愈,女人的叛逆卻毀了一個家庭。
宏大,細膩,真摯。爺爺奶奶病床相依的那段自己在家哭的好大聲。好電影是走進你的心里。
對于亞洲人來說,這部電影應該算是個小眾德國電影吧。一個普通家庭三代人不同的故事卻都有個共同的追求。生命之源大概就是陪伴,相依和愛吧。
喜歡羅伯特和勞拉在雨中牽手奔跑、坐在沙灘上看夕陽的畫面。
三個小時的電影,飛機上看的,睡著一次。年輕人那段比老同志拍的好,畢竟二戰(zhàn)傷痕橋段也是老梗了,還是上世界6,7十年代讓人著迷。值得一看,如果對德國感興趣。建議直接跳到后一個半小時thomas的劇情,完全可以當兩部電影,如果腦補能力還可以。
終于明白為什么叫做“生命之源”了,爺爺奶奶最后那段拍得那么平實但最動人。小孩媽媽所謂一手好牌打得稀爛,最終成為一個真正的神經(jīng)病
三代人的成長和起落沉浮?;蔚慕Y(jié)合導致了畸形的后代??戳诉@部電影,想起了燦爛人生。
一部德國爺子孫三代人家族史,按時間發(fā)展順序敘事,通篇平鋪直敘,無高潮情節(jié)起伏,有些像流水賬,但勝在描寫細膩真切,樸實無華。隨著歲月輪轉(zhuǎn),祖孫三代人經(jīng)歷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生活方式,新舊更替,血脈得以傳承。 PS最喜歡主角小時候在爺爺奶奶家度過的那一段無憂無慮世外桃源般的田園生活。
將近三個小時,挺耐看的,爸媽太渣了!!還想看剪發(fā)呢,結(jié)果也沒剪成
歐洲電影都愛搞文藝,摻點哲學,顯得深度,像藝術片。但德國和意大利的電影跟法國又有不同,德意的表演方式夸張,而法國的含蓄溫柔很多。三代人的愛情各有特點,關鍵還是講搭配。讀書人和當兵的搭(第一代),讀書人和嬉皮士也搭(第三代),讀書人跟讀書人就不搭(第二代),如果是讀書人中的作家,那更不搭,如果是讀書人中信奉薩特的作家,那必然造成家庭悲劇。不過,讀書人是貫穿這電影中這三代的主線??磥?,德國人愛讀書是愛定了的。
不知道在講什么,原生家庭還是怎樣,反正2小時40分鐘絮絮叨叨地結(jié)束了,浪費時間。
在這部電影中我首次發(fā)現(xiàn)了西方文化的道統(tǒng)。另外電影中的音樂非常棒。還有我希望拍一部一對情侶的片段作為結(jié)婚視頻。
祖孫三代人
電影最開始奶奶的無情和最后爺爺給一顆腎給奶奶,讓人忍不住感嘆時光的力量
人慢慢的回歸原始,像喜愛吸奶嘴一樣留戀著香煙我真的很難想象這是一部德國電影難得的好電影編劇給滿分
他在他們身旁冷眼旁觀并孤獨的成長,目睹了所有成人世界里的不堪,也曾經(jīng)迷惘,也跟一群抽著煙噴著骯臟詞匯的朋友混跡于街頭、酒吧、無人小巷。但內(nèi)心那塊溫暖的草地在充滿愛和善良的鄰居家庭中生長,以及那個帶著眼鏡,編著麻花辮的女孩讓他念念不忘。年少種下的溫暖會陪伴他一生的成長。幸好他心生向往。遇到一個好人,會讓你的一生不那么苦澀。
老德一貫的夸張風格,較真觀眾慎看
非常愛。
祖輩、父輩和我們自己,每一段人生都有著各自的瘋狂。生命在傳承,對愛的感受卻不盡相同。有幸遇到“生命之源”、與摯愛牽手終生的人,大都有著超凡的抵御痛苦的能力,他們用行動向后后輩傳達了愛與活著的意義。片中不同時代、不同年紀、不同背景的幾對CP,有的熱烈絢爛如曇花一現(xiàn),有的沉重艱難但是回味尤甘,有的平凡親密雋永直至臨終… 剛剛體會愛情滋味的年輕人,你會盼望走入哪一種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