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迅雷中無意搜索到這部電影,大致瀏覽了一下,不得不說,電影的配樂的確吸引到了我,片中出現(xiàn)了幾次,不知道用到了什么樂器,靈動的聲音仿佛直擊靈魂深處,電影女主外表并不特別驚艷,妝容質樸(國外片一致的風格,呈現(xiàn)自然的皮膚狀態(tài)),還是我最喜歡的影片類型(劇情片),好像講了一個獨立女性成長過程中的感情經(jīng)歷,于是果斷下載了電影,今天閑暇之余看完了整部電影.
全片娓娓道來一個新世紀女性從農(nóng)村孩子成為著名童話家過程中早年的一段經(jīng)歷,導演的功底無話可說,無論最開始大家庭涌現(xiàn)的溫情、中期與孩兒他爸炙熱的愛情,還是后來純真的母愛都表現(xiàn)的水到渠成,淋漓盡致。
作為一個男性觀眾,很希望女主最終與孩兒他爸走到一起,看著電影進度條, 直到最后5分鐘,兩人才在教堂相見,遠遠的點頭致意,令人唏噓,果然成年人的世界分別才是主旋律,分析女主的選擇,可能來自父母的壓力,又也許是無法擔任7個小孩繼母的角色,或是經(jīng)歷了新生命的孕育,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方式,女主的敢愛敢恨標榜了女性的獨立。
女主一開始會喜歡上與父親年齡相仿的男人,也許是家中母親強勢造成的戀父情結,或是從農(nóng)村出來對城市高端生活的向往,但最終兩人遠遠相望,我內(nèi)心略感遺憾,也許這種遺憾才更真實,更貼近生命的主旋律,影片2018年上映,當時我還在情感的道路上坎坷前行,傷痕累累,如今已為人父,重心轉到工作,整日直面職場壓力,真是感慨,戲如人生啊,經(jīng)歷了女兒的出生,才真正能體會到女主母愛的真摯.
我們的一生應該如何度過,也許當我們垂垂老矣,才會明白生命的意義,電影固然好,在我們年輕時,帶我們從一生的維度體會生命長河的波瀾不驚??
有時候你無法想象,一位女性堅信愛情的時候,她可以放棄什么。
堅信著他的男人愛著他,堅信著他會娶她,堅信他的男人像她愛他一樣愛著她——這個句子比Astrid的愛情觀復雜多了。她就這樣因為愛人的幾句話——說幾句難處,裝兩回孫子,她就一個人遠赴異鄉(xiāng)生下了孩子,又一個人忍著漲奶的疼回了家,再一個人默默去看孩子,就為了男人能體面地和她結婚。
男人終于體面了,她最后也離開他了。那個覺醒我看的很過癮,因為從電影一開始我就期待一個“拋棄”,或許是男人始亂終棄拋棄了她,或許是她終于覺醒離開了愛人,所幸是后者。
但在某個立場上,我或許是能理解男人的出發(fā)點,他當然有對他合理的考量,為了不冒險,他寧愿委屈一下眼前這個溫柔可人又聽話的秘書,反正自己穩(wěn)賺不賠。
到最后,男人終于求婚了,在他們溫存的酒店里,她卻逃跑了。
——你給我的愛不是我想象的樣子,我對你毫無計較,你卻處處考量。
整部電影我最喜歡的部分是Astrid戀愛之前和分手之后的部分,之前那個部分她自由美麗,像是山間跳躍的精靈,她在雪夜對著天空大喊,質疑母親為什么男孩子和女孩子回家的時間會不一樣,她有一個少女最美的樣子。分手之后她獨立自主,一個人默默摸索著照顧孩子最好的方式,她帶著尊嚴愛著自己的孩子,也最終收獲了愛人。
而這部電影我最愛的部分,是她帶著兒子在山間行走,時而在河邊,時而躺在草地上,最后的音樂給電影劃了美麗的句號。
那首歌叫《Springa》,我查到的翻譯是“奔跑”的意思。
文人傳記,差不多就這樣吧
2022.03.25電視院線50.
7。小讀者來信串出成名前經(jīng)歷,傳主特有的生氣撲面而來,令人鼓舞
本來以為是一個關于Astrid如何創(chuàng)作如何影響他人的故事,結果沒想到只是一個獨立自強的女性覺醒的個人成長片段,雖然整體也挺流暢的,但是真的有點對不起一開始鋪墊的那些情緒啊,連不起來的感覺。
飛機上看的,沒看懂為什么沒有跟那個愛她的、孩子的爸爸結婚
沖那句“成為作者之前,努力生活”看的。那個講著“早上好啊,來杯汽水吧!”沒男生約跳舞就跟女生一起跳,女伴走了就自己一個瘋跳的女孩讓人驚喜。沒想到影片主要講述了她意外成為母親的故事。但作為童書作家,這個角色的轉換,對自己孩子那種連心的愛也許是促使她走向童書創(chuàng)作之路的契機。片子中那句“孩子們只需要愛。大量的愛。而你有。”也許是她作品的靈魂。女主將人物的那種敏感、恍惚、混亂、猶豫、內(nèi)心顫抖的痛、決絕和倔演繹的特別好。貧窮年輕但內(nèi)心自由,不巨嬰。
3.5/5 本以為會花比較多篇幅琢磨創(chuàng)作的靈感來源,殊不知整部片就是一個女孩成為女人,最後成為人母的成長故事,節(jié)奏緩慢,但看的很舒服,單親媽媽看這部電影應該會哭吧。
創(chuàng)造長襪子皮皮的人也是個內(nèi)心溫柔的人。
三星半。比去年那部女性作家傳記片《柯萊特》好不少,星二代女主前途無量。
看完后買了一套她的書
想說還是挺喜歡的吧,看得很舒服。敘事慢慢的娓娓道來,但絲毫不讓人犯困??吹眯睦镉泄烧f不出的滋味,不過正是這些經(jīng)歷才成就了Astrid的風格。片尾童聲合唱真的很加分了。
又純真又颯。真是有魅力
情緒調度自然、細膩、動人。
3.5,為一顆不羈的靈魂,為一個冒險的人生,為依然保有童心的成年人。
看完想到自己的事又哭了一陣
m21267:家庭的支持和命運的眷顧。挺幸運。片尾曲Ane Brun《Springa》
女性電影,非傳統(tǒng)的名人傳記,而是一部帶有女性/少女視角的成長故事,所以電影最大的觸點在于女性對哪怕不可控的未來的承受(與Lars一年的分離探訪、與Reinhold無疾而終的感情)與善良的一廂情愿(寧愿把Lars放在寄養(yǎng)家庭)
3.5,2019.03.15@光點
“離經(jīng)叛道”固然沖破束縛,有時或許也要摔個大跟頭。
是個很有力量的女性主義電影,很好地詮釋Astrid從一開始的叛逆成長,對抗家庭和宗教禮教,到自己有了孩子之后的成熟,面對人生低谷的堅持和頑強。唯一就是我覺得和長襪子皮皮作者這個身份有點割裂,電影里除了老年Astrid整理信的場景和畫外音里孩子們的話,讓人覺得主角也可以是其他的女性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