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便找了一個電影《脫線女王》,看了一半的時候才隱約發(fā)現(xiàn)早已看過。不要緊,我還是決定把它看完。
查理茲·塞隆還是太漂亮了,不太符合女主角的人設。即使她在片中故意邋遢,天天宿醉,也掩蓋不了底子的美麗。她扮演一個青少年愛情讀物的代筆人,天天揣摩半大孩子們的初戀,不知不覺地自己也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其實女主突發(fā)奇想回到家鄉(xiāng)、并想挽回初戀男友的舉動,更像是職業(yè)病。她天天都在構思小說情節(jié),她筆下的主人公也是個情竇初開的的天真少女,她早已把自己代入其中,要和抓馬的情節(jié)同步--主動將自己的人生活成了肥皂劇。
塞隆翹別人老公的時候演的太認真,瘋勁兒、表勁兒都差點兒味兒,讓人恨不起來,難道是因為宿醉,或是導演的要求,所以表情故意麻木一些?我覺得不夠抓馬。
導演賈森·雷特曼靠著《朱諾》出名,“巧妙的”將未婚少女孕婦的狗血劇情拍成了小清新,既吸引了眼球,又吸引了各大獎項的關照,一時間名利雙收。之后,這部電影遭到了不少的嘲笑和惡搞,觀眾們反應過味兒來后,發(fā)現(xiàn)《朱諾》并沒有那么優(yōu)秀,他們的感情被導演忽悠了。
之后的《在云端》,賈森導演繼續(xù)做減法,把裁員題材也拍了矯矯情情的“小清新”,再次獲得了大量文青的嚴重青睞。這個電影當年就有很多人安利我看,我看完后無動于衷(他的電影看過之后我都記不?。?。賈森通常用一個狗血的劇情吸引觀眾,但他不會觸及現(xiàn)實層面,對事件的發(fā)展也是輕描淡寫,浮皮潦草,他呈現(xiàn)給觀眾的只是過程,對于起因和結尾并不關注。
《脫線女王》能吸引人觀看,但并不深刻,女主角自怨自艾、自以為是,撩漢計劃失敗后,她被胖子妹妹的一席安慰的話自我催眠,竟沾沾自喜的離開了家鄉(xiāng)回到了大城市。這番經(jīng)歷對她毫無用處,她作繭自縛,無法解脫,可悲。
我發(fā)現(xiàn)新一代的年輕導演很少有棱角分明、沖勁兒十足的,這種情況在內(nèi)地更嚴重,一批80后、90后導演的視野幾乎都局限在自己家鄉(xiāng)、自己家庭那一畝三分地上,講的也都是些類自傳的小故事,不敢越雷池一步,讓人看著特別沒勁。這幾天“平遙”出現(xiàn)了好幾部高開低走的內(nèi)地新人電影,審美疲勞、審美趨同、乏善可陳、自說自話、自我感動、昏昏欲睡,是出現(xiàn)最多的詞匯,讓人遺憾。
有劇透!本影評的重點在于探討美國文化里的高中生活,建議對這方面有了解的人看,不是很了解的可能不能完全理解我的話,不過你感興趣也可當作參考來看。
這些天看了不少美國校園片,為了一項工作,因此看完這個片子后的第一感受就是這部電影講述的是TEEN MOVIES里PROM QUEEN, DUFF, HOT GUY, LOSERS等人的成年人生活。
男主就是美國校園里典型的風云人物,性感男神,受到萬千女性的追捧和喜愛。女主是校園女王,返校節(jié)皇后,也就是TEEN MOVIE里典型的POPULAR GIRL的形象,集萬千寵愛與仇恨。男主的妻子就是校園里的DUFF,外表不出眾,內(nèi)心善良卻最終被男主這類性感小子喜歡的女孩。男二是個非常典型的校園LOSER,性格樸實但是被校園暴力,直到成年后還有心理創(chuàng)傷無法MOVE ON。男二的妹妹是校園里FOLLOWER的類型,這類人非常喜歡附和QUEENBEE,希望依附在校園女王旁邊,因為她們羨慕受歡迎的生活,也就是所謂的WANNABEE。
在影片中我們對女主的角色很難產(chǎn)生好感。她從一開始的出發(fā)點就不對,而且有沒有感覺她的故事其實就是TEEN MOVIE里女主的對立角色(MEAN GIRLS)的心里想法,她們總是覺得女主角愚蠢平庸,像男主這樣的HOT GUY是不可能發(fā)自內(nèi)心喜歡上這類DUFF的。不僅如此,女主還歧視所有人。她看不上除了男主以外的其他人,因為她覺得自己和男主是一類人,是“天命”,是“命中注定”。所以對她來說她把男主看成與自己是一類人,所以不會去歧視男主,而是把仇恨和憤怒施加在男主的妻子身上。因為這個“DUFF”奪走了她的一切,她認為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最完美的組合。她把事情歸咎給DUFF,但其實她和男主之間肯定是有隔閡的,不然女主不會結過婚又很快離婚,男主找到“天命”建立幸福家庭。
反觀男主呢,我們?nèi)匀荒芸吹剿某砷L。因為對于TEEN MOVIE而言,HOT GUYS一般都是“JERKASS"的成長史,學會去尋找真正的愛情,成長,放棄生活里的TOXIC,也就是女主這類?,F(xiàn)在,讓我來詳細解釋一下為什么,因為這部片子讓我明白為什么MEAN GIRL最終不能與HOT GUYS在一起,并不因為DUFF是普通女孩的形象,而是MEAN GIRLS的生活是在太TOXIC。
在電影中,男主一開始對男二的態(tài)度還算良好,為他感到PITY。反觀女主一開始對男二的態(tài)度,簡直就是天差地別。這就說明了盡管HOT GUY在高中可能是個JERK,但是他有悔過,并且有人性化的同情心。那么他為什么會改變?這點我們之后對比。男主明顯成長了,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當他和女主的相處時間越長,他就忍不住變回原來的JERK GUY。在電影里有幾處橋段是女主的MEAN WORDS AGAINST PEOPLE,男主原本是沒有說MEAN WORDS的意思,但是在女主的“暗示”下他還是忍不住說出來了。你能看到有幾處臺詞表明男主心里的MEAN THOUGHTS完全是由于女主引起的。(當然,我也不會否認男主在內(nèi)心里他可能多少還是個JERK,但能肯定的是與女主相處只會讓男主刻薄的一面激發(fā),讓他變得和她一樣TOXIC)這就是為什么HOT GUYS NEED DUFFS. 男主與他妻子的互動都是有愛的,幸福的。你可以看到他很在乎他的女兒,他支持妻子的愛好,為妻子準備驚喜。但是當他和女主在一起的時候,他時不時會被女主的MEAN引導,從而也變得JERK起來。
與之同理,電影也曾暗示MEAN GIRLS NEED NERDS. 為什么這么說?男二就是一個典型的NERD。他宅,他胖,他總是扮演著老好人的角色。但是在影片中你可以看到的是,他極力想要女主變好,至少是以他的方式引導女主告訴女主你這么做是不對的。他是一個本有可能承擔救贖女主的角色。那么為什么影片最后女主的性格沒有實質(zhì)性的改變呢?因為男二的目的其實只是讓女主放棄打擾一個已婚男人的家庭而已,并且找到一些與她多相處的機會。所以,男二完成了他自己的目標。他成功了。為什么這么說?因為男二是不在乎女主性格的人。男二自己都在影片承認,他這類男生注定是要喜歡上女主這類女生的。是的,盡管他知道女主看不起他,歧視他,說他壞話,但還是義無反顧地喜歡,并且以他自己的方式追求女主,甚至僅僅是陪伴在她身邊。他為什么要這么做?因為他知道自己是LOSER,他不需要女主變成GOOD GIRL告訴他他的品質(zhì)有多好,他如何為女主付出,他只希望得到女主的陪伴和關注,這對他來說才是HIS OWN HAPPINESS。他明確自己失敗者的定位,所以任何一個贏得女主的關注在他看來都是一番勝利,這種希望女主認可他的渴望讓他即使面對第一次見面時女主那些MEAN WORDS甚至是之后的MEAN WORDS都視而不見,還是對她表現(xiàn)出興趣,并且愿意花時間陪伴她。那他后來在樹林爆發(fā)是為什么?因為他發(fā)現(xiàn)無論他怎么做,女主還是那個HIGH SCHOOL MEAN GIRL, 還是一如既往的為HOT GUY著迷,還是那么刻薄,所以他一下子就被女主的話點火了,讓他情緒激動,內(nèi)心壓抑很久的想法終于表現(xiàn)了出來。在最后,女主去找他他還是表示自己很喜歡她,甚至忘掉女主對他的歧視。這是真的嗎?其實我個人認為他只是想完成他的終極“目標”而已——實現(xiàn)一個LOSER的美夢,那就是和MEAN GIRL有“關系”。在校園電影里,女主這類女生就是典型的LOSER們的幻想對象,一個至高無上的女神。對他們來說,得到女神的愛實在是要求太多,但是誰會拒絕與女神實現(xiàn)“美夢”呢?
接著,我們簡單說一下DUFF, 也就是男主的妻子。相貌平平,一份充滿愛心的工作,有點點小“叛逆”的愛好,愛家庭也愛孩子。男主的妻子放在一般的TEEN MOVIE, 甚至是ROM-COM里都會是女主的性格代表。因為她們很善良,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善良,就像女主對妻子泄憤的時候,妻子那么冷靜,甚至還邀請女主來派對,盡管她周圍的人都看不起女主,并且所有人都知道女主對男主的“余情未了”,但妻子還是對女主態(tài)度很好。妻子不傻,她對女主的可憐我認為是真的,因為女主第一次來她家話里暗示羞辱她時,男主的表情都變了,妻子也是,但是妻子還在轉(zhuǎn)移話題為女主找臺階下,但是女主還是一如既往的咄咄逼人。我想這就是為什么TEEN MOVIE里很多HOT GUY都BELONG TO DUFFS了。因為與DUFF這類善良的人在一起,他們能變好,能成長,但是和女主這類人在一起就完全不行,甚至會越來越壞,越來越墮落。很多人可能會說校園片里的MEAN GIRLS本來也不完全是HOT GUYS的菜啊,至少他們中的有些人會選擇和MEAN GIRLS分手,保持單身。但是這些TEEN MOVIES里幾乎毫無例外地都會提到HOT GUYS曾DATE過此類MEAN GIRLS,并且在一些電影中他們還會因為MEAN GIRLS的TRICKS重新與她們復合。其實,根本的重點在于,大多數(shù)的DUFF主角在最后都實現(xiàn)了自我成長,而MEAN GIRLS沒有,這也是為什么讓HOT GUY與DUFF的組合看起來更加合適。(有點離題,讓我們繼續(xù)討論男二的妹妹吧)
男二的妹妹是典型的FOLLOWER, 也就是WANNABEE。一開始與女主的相遇她開始滔滔不絕地講起她的高中故事,生日送甜點。她講這件事時明顯是緊張,激動和膽怯夾雜在一起。除此之外,這件事也為后來她看不上小鎮(zhèn)的一切埋下伏筆。能肯定的是,她曾經(jīng)是女主的粉絲,非常向往受歡迎的生活。而男主的妻子的樂隊朋友們,你明顯能看到他們對女主的鄙夷。在最后,妹妹完全把自己對小鎮(zhèn)的真實想法吐露出來,你會發(fā)現(xiàn)她的言行和女主出奇的一致,某種程度而言她是實實在在的講出了女主的心里話。為什么我說她是FOLLOWER呢?不僅是因為她想和女主逃離小鎮(zhèn),更重要的是她對女主的恐懼。她總是害怕自己的話有沒有說錯的地方,這就意味著她非常在意女主的看法,她不想說出女主不愛聽的話,不想讓女主對她厭煩,而是拼盡全力想要證明自己和她是一類人。這就是典型的FOLLOWER THOUGHTS。這類人生活的中心是圍繞著一個主角的——女主這類人。她們崇拜女主這類人的生活,而不在乎是否TOXIC,因為她們只想擺脫LOSER的生活,她們寧愿咄咄逼人,變得高高在上和待人刻薄也不愿成為一個生活無光的LOSER。為了實現(xiàn)這一切,她們必須討好女主這類人,并從她身上學習,這也是為何妹妹提出和她一起離開的想法。那么,女主為什么拒絕?不僅是因為女主的性格沒有成長(她仍然看不上妹妹),更重要的是她不需要一個FOLLOWER,或者說,一個跟班。畢竟這是成年人的生活,女主也不是《穿普拉達的女王》里的米蘭達,她留下一個所謂的崇拜者有何好處?女主這類人分得清什么是利益最大化。像妹妹這樣的人,在大城市生活見過世面后,她遲早會找一個更為強大的人依附。女主可不是城市里的成功人士,也就是說對于妹妹來說女主很可能只是一個大城市的入場券,她日后拋棄女主完全是有可能的,而且是很大可能(這一點可以結合TEEN MOVIES來理解,很多有野心的FOLLOWERS都是如此)此外,女主是一個自認為非常獨立的人,她也不需要跟班來照顧她。但是女主養(yǎng)寵物狗,這說明其實女主是非常孤獨的,但是她不需要被誰“拯救”。我猜她不接受妹妹也有一個原因是她回到城市后還是會繼續(xù)過著以往糟糕的生活,而不是做出新生活的改變。
女主其實沒什么好說的了,電影中已經(jīng)體現(xiàn)的非常好了。她就是一個典型的PROM QUEEN, 一個MEAN GIRL, 一個“被羨慕”的女人。女主的性格成功的解釋了TEEN MOVIES里的MEAN GIRLS。在高中的環(huán)境里人人喜愛,其實每個人都討厭她。尤其是在成年后的生活里,女主這樣的人不再是他們的威脅,不像曾經(jīng)。女主在高中擁有的權力最后也都消散了,因為成年人的生活與高中的社會環(huán)境是兩種狀態(tài)。在成人世界,MEAN GIRLS和HOT GUYS不再能夠成為獨裁者,除非她們可以達到米蘭達的崗位。但大多數(shù)人都不是米蘭達。還有一點是,女主的行為也解釋了一些有關HIGH SCHOOL BULLY的研究——被霸凌者受到的創(chuàng)傷對心理影響很大,不可泯滅,而施暴者仍然是毫無悔恨的態(tài)度(但也有研究表示會有施暴者為霸凌行為后悔,女主顯然不是這類)。
最后一個分析,為什么女主沒有成長?其實,這根本就不用疑問,而是肯定——女主不會成長。不僅因為她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更重要的是她沉迷于HIGH SCHOOL里的成功角色——年輕迷人,完美的男朋友,受到萬人追捧...女主寫的青少年小說大家也知道這本書里的女主就是她自己。女主寫書的時候提到過她在高中那么成功,為何男主還是選了一個“DUFF”離開了她呢?她覺得曾經(jīng)的自己擁有一切,而成人世界的她就是她一直鄙視的LOSER,她拒絕接受這一點。她對LOSERS的嘲弄和諷刺簡直要溢出屏幕,她的虛榮和虛假也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她其實是害怕的,她很恐懼自己成為LOSER,她不敢接受現(xiàn)實就是因為她不想成為她鄙夷的人。我個人對女主想要追回男主的解讀是,她認為自己得到男主后就會回到人生巔峰。因為男主代表著她年輕時的成功,女主自己也說她認為高中時的自己是最好的自己,所以她完全沉迷在過去,因為她意識到現(xiàn)實里她一無是處(一個槍手的工作就是用來襯托的。曾經(jīng)的她作為一個人人羨慕的對象,竟然成了一個給別人做綠葉又不知名的小人物,這就是對女主這類MEAN GIRLS的諷刺)。在書店那一段她極力向店員證明書是自己寫的,甚至問他要不要簽名。她不能接受自己成為陪襯,成為LOSER,成為沒人在意的小人物,這恰恰就是她不愿接受現(xiàn)在生活的表現(xiàn)。她想要逃離這個失敗的生活,這也是為什么當她看到寶寶的郵件時突然間就去找男主。她以為追回男主就會讓生活恢復到高中的時候,她會重新獲得成功,所以我們在一開始看到一個近乎病態(tài)的女主對已婚男的追求,讓自己相信男主也是喜歡她的。她還是那個高中時期的小女孩,永遠走不出來。
總而言之,我認為這部電影主要是針對MEAN GIRLS, PROM QUEEN這類在高中受歡迎的女孩們做出探討——她們的成人生活是怎樣的?有的人像女主一樣沉醉于過去,因為成人后的她們是失敗者;還有一些人,像《永不妥協(xié)》里的女主(她曾是選美皇后,不難排除她在高中也是很受歡迎的類型),她們接受生活,認清現(xiàn)實,并且用自己的力量去創(chuàng)造新生活。這兩者中最大的差距其實是對生活的態(tài)度。女主不停的諷刺挖苦,好像這樣她才能感受到成功,感受到高高在上的力量,但實則她們是消極的,她們只看到不好的一面——把男主的妻子當成貧窮的丑女,把男二當作廢柴瘸子等等。而這些人物美好的品質(zhì)被她無視——妻子的寬容,男二的真誠...她選擇活在一個MEAN WORLD里,這讓她永遠也走不出來,永遠也無法成長。而《永不妥協(xié)》里的女主,她絕對不是一個MEAN GIRL。她可能曾經(jīng)很漂亮迷人,受到很多人的歡迎與喜歡,但是表現(xiàn)出的完全是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面對艱難的生活她沒有妥協(xié),而是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拼搏出屬于她的美好人生,這類人才是一個POPULAR GIRL應有的形象。《Young Adult》反應出一個可悲的現(xiàn)實,那些在高中里的成功人士,在步入成人世界后也會成為他們鄙視的失敗者。
很多人看完不適。這不是這個讓你舒適的故事。
女主,人生低谷,帶著狂妄、對往昔的追憶、對生活的恨意回到家鄉(xiāng)。
表面是一場追愛之旅,其實是:不服輸、憑什么?是過往的強行糾錯。
她就像一頭困獸,沖沖沖,置若罔聞自說自話,到了也沒和解。
說幾個細節(jié)。
1,小鎮(zhèn)
與最近流行的XX女子圖鑒一樣,也是小鎮(zhèn)女子勇闖大都市。離開的人多少對那個閉塞、困頓的家鄉(xiāng)有不滿,但很少人是帶著巨大的恨易。但女主是。
2,恨意
從入住酒店那刻,就是恨意的。對待女前臺的眼光,分分秒就是“you are bitch”。是什么激發(fā)了她的恨意,具體的,可能是女前臺一字字的拼出她的名字。她的反抗系統(tǒng)立馬起來了。(一個情緒壓抑期、生活低谷的佐證)。
在前男友家派對。恨意達到了頂點。不僅是對男友妻子、也是對整個小鎮(zhèn)。
“全鎮(zhèn)與我為敵。我恨你們。你們這群垃圾”這是她的潛臺詞。也是這場戲的妙處。
3,狂妄
全鎮(zhèn)唯一出去闖蕩的人。但并不是全鎮(zhèn)的希望。
每次都用力過猛,去前男友的場子。打扮格局是按大城市來的,無論是朋克還是職場精英。這就尷尬了。打扮的要義不在出眾,在“合乎時宜”;不合時宜,就是失敗。沒有在乎你吊帶Hook up 裙;也沒人在乎你精心調(diào)試過的狂野朋克;真絲套裝,come on,這個鎮(zhèn)子沒人穿。
本來是帶著巨大的驕傲的,帶著地域Gap的優(yōu)越感,像春節(jié)返鄉(xiāng)的安妮,本想驚艷全場,輕松取勝的,但落敗了。
4,落敗。
皇皇如喪家之犬。說的就是失意的人,人生跌倒谷底的人。
喪家犬需要什么?撿尸的人。
胖子就是。
特別殘忍。青春期就那么驕傲的女生,一路驕傲下去。可是跟自己最瞧不上的人做愛了。(愛奇藝版減去了,看劇照,脫衣那刻多狼狽)。
胖子說,你上學時看鏡子時間可看我還多。
這是傲慢。
胖子的腿被打斷了。打斷的那伙人,恰好應該是女主會混的那幫人。所謂校園精英。
床戲。這是殘忍的,對于女主(也是悲憫的,對待胖子。
我們該平等的善良的對待任何人。因為你更本不知道你未來會成為什么?;蛟S是條喪家犬。
塞隆總是演爛片,浪費了。她的表演還是用力過猛。
有時治愈最好方法的是傷害 “Life,here I come!”
治愈悲傷的最強良藥就是打一炮
【人人都會變老,并不是所有人都會長大】這個影片宣傳語已經(jīng)把全片都說透了。就像女主人公一直在寫的高中生校園小說一樣,她自己也始終沒有從那時的生活走出來??瘫?、自私、隨性妄為,同時也讓人覺得有些可憐。塞隆的宅女與馬特的技術宅都是心理未成年的表征,懷舊的老歌也成為暗示。永遠活不出來。
不敢相信這竟是朱諾的班底。
最后一幕二女的談話簡直是一場顛覆生存價值觀取向的災難,一個偏執(zhí)一個沮喪,大多數(shù)人都能從中找到自己,這是一種近乎傳染病樣的潛意識調(diào)配洗腦;塞隆詮釋角色很有一套,配合穿插敘述的一條劇情暗線來發(fā)展心路歷程太討巧了。
搞砸了
Jason Reitman式的成人童話, 幽默下面依舊藏著殘酷, 笑完之后覺得嘴里心里苦苦的就對了. Charlize Theron的表演值得表揚, 風塵得真到位. 真懷疑這其實是Diablo Cody的親身經(jīng)歷. Everyone gets old. Not everyone grows up.
黑木耳練成日記
直!擊!心!靈!不適合給那些對自己生活滿意的人看。怎么看怎么都是自己現(xiàn)狀的寫照: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眼高手低,總覺得不該比別人差,卻在現(xiàn)實的泥沼里翻騰,爬不出來。直到周遭的人都已經(jīng)大步邁進了新生活,只有自己還固步自封在昨天。拖延是一種病,改變是一種痛,未來太兇險,不如活在過去里。
題材很好 但是。。。
女屌絲偽裝白富美的故事
霹靂嬌娃女屌絲!
1. 女人會化妝真的很重要。。。2. 我們不要當邋遢的女光棍啊啊。。。
塞隆的演技還是比較成熟的,只是,并不出彩。
每一個在城市打拼的老女孩都該看看。是的,有些時候我們會突然間想跳回到原來的軌道,但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早已格格不入。If life is so fucking miserable, don't make it harder.
其實是很悲哀的故事,但被拍得挺有意思。美麗的剩女,大家都有自己的生活了,為何她還是長不大?查理茲塞隆實在太漂亮了??
時間在走,年齡在改變,但卻不見得每個人都會有所成長。塞隆的表演很出彩,把這樣一個大齡盧瑟剩女演繹很極其自然,就像生活在我們自己身邊的某個人,只是最后的轉(zhuǎn)折有些簡單。但導演這次的作品相對于前作《朱諾》、《在云端》,還是有不少差距?!铩铩铩?/p>
一個走不出桎梏活在過去的女作家試圖找回自己的青春,卻發(fā)現(xiàn)除了自己,別人都已開始了新的篇章,她似乎就像是活在自己代筆的小說里 —— 又是雷特曼最擅長的小故事,正如宣傳語所說:"每個人都會變老,但不是每個人都會長大";當然,他也仍然會留下一個帶著希望的結局;但總覺得缺乏一種韌度在里面
沖迪奧香水去的,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