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天叫醒我的不是夢想 每天叫醒我的,不是鬧鐘,也不是夢想,而是寶寶在耳邊的嚶嚶嗯嗯聲。 昨晚把寶寶哄睡后,寶爸找了個印度電影,我倆看到凌晨一點多才睡。寶爸是個資深印度影迷,在他的熏陶下,我也開始喜歡印度電影。 2向左走向右走 剛好遇見 看的是《方寸之愛》,又名《每平方的愛》Love Per Square Foot (2018)。主要內(nèi)容是銀行職員桑杰與卡莉娜都夢想擁有自己的房子,卻無法掙到足夠的錢,因此二人決定假結(jié)婚以獲得取貸款資格。 桑杰和卡莉娜供職于同一家銀行,桑杰是計算機工程師,在9樓辦公??ɡ蚰仁琴J款審批員,在2樓辦公。桑杰對公司的已婚富婆HR小姐姐沉迷難以自拔,正在搞婚外情??ɡ蚰纫灿袀€保守、單純的富二代男友。 像幾米的《向左走向右走》兩人看似永遠不會有交集。 不過,在一場婚禮上,兩個人各自落單,臨時湊成舞伴。這第一面,其實已經(jīng)電閃雷鳴、金石火花亂串了,只是倆人都還沒有意識到——一見鐘情。 3確認過眼神 你就是對的人 后面?zhèn)z人從從協(xié)議假結(jié)婚到確認彼此為對的人,找到真愛。最終物理的“家”(房子)和精神的“家”(家庭、愛情、伴侶)雙豐收。 中間有愛的心動溫暖、誤會糾結(jié)、果斷、忠誠、固執(zhí)、心痛……倆人終于走到一起不容易。 彼此心中有愛,是基礎(chǔ)。桑杰做出讓步,將房子直接轉(zhuǎn)讓給卡莉娜,挽救了感情危機。 4源于現(xiàn)實 不是現(xiàn)實 影片題材很現(xiàn)實,普通人心酸的買房夢想也是當下中國年輕人的痛。 但電影終歸是商業(yè)化的,源于現(xiàn)實又不是現(xiàn)實。 男女主角的高顏值又是我們普通人所沒有的,俗話說好看的人運氣都不會差。 他倆原本都有個很有錢的備胎伴侶,可以輕松送他們房子,他們還是堅持自己買。他們因為領(lǐng)略過高處風景,并知道那不是自己要的,才這么義無反顧地開心快樂地投入自己買房的壓力中。而現(xiàn)實中更多的普通人則一邊承受買房壓力,一邊幻想有高處落下的捷徑,心旌搖曳,徒增煩惱。 還有就是他倆都是當?shù)赝林T谥袊?,土著是不差房子的。真正被房子困擾的是年輕一代的學生,進城一代,房子對他們的意味更現(xiàn)實:歸屬感,主人身份,孩子上學…… 5人生代代無窮已 買房人永遠在路上 影片結(jié)尾是男女主角在新居里,開啟美好的新一天,洗漱、早餐,出門上班。 透過窗戶,對面平房頂上站著又一個滿臉寫著買房夢想的男子,圓瞪著這邊漂亮的嶄新新樓房——一如當初蝸居時的男主。 一個故事結(jié)束,另一個故事又開始了。
可能中國的編劇或者那些電影電視劇掌權(quán)人認為現(xiàn)在的年輕人根本就不需要看劇,因為他們覺得996或者007的年輕人們哪有時間看劇呢?滿屏尷尬的國劇讓人看到的是一面自以為是的對所謂觀眾的“深度了解”,“創(chuàng)造”所謂的“市場需求”,一面是罔顧真正的市場需要,硬造出來的廉價粗糙的“美好生活”,要么是愚蠢的自以為是“空中樓閣”式的造劇,要么就是明知道真正的生活真像卻故意制造低級虛偽的假象來愚弄觀眾,反過來還要說觀眾的“欣賞能力”有限,可笑至極……被觀眾罵了就說審查制度的問題,我覺得有時候不能說自己拍了爛劇就讓“審查制度”來背鍋,生活不易,我們不需要那么多“深刻”,每一個在為生活努力奮斗的人需要的只是一點溫馨和治愈,而不是“煽情”,國劇在“煽情”這塊用力過猛,刺激觀眾,他們樂此不疲,這部電影讓我看到了你我他現(xiàn)實中不就是這樣嗎?我們的朋友,同事為了房子為了愛情努力著生活,工作的壓力,感情的煩惱,生活一地雞毛,那又怎樣,穿越過繁華喧囂的街道,走過四處無人的午夜燈火,心中依然保持那份純真,女主的男朋友生活優(yōu)渥,有車有房,心懷“大愛”,為公益事業(yè)四處游走,卻從不理解也不想女主的真正夢想是什么,男主屌絲家庭,還有一個綠茶上司曖昧調(diào)戲,當備胎耍,卻堅定目標要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房子,并為之奮斗,用盡方法,我覺得最可愛的人就是他們父母了,在他們身后總是有一邊看不慣子女的行為方式,一邊又毫不猶豫的支持孩子們的選擇,只要為了孩子們的幸福,可以“口是心非”,什么宗教信仰什么生活方式都可以接受,還有他們的對話,不是像,那就是,那不是我們跟戀人之間吵架的樣子嗎,那不就是我們和父母相處的樣子嗎?還有那些親戚說的那些話,同事之間的交流等等,每每看到看到這些,總會讓我不由會心一笑,然后就感覺溫馨感動,當我看到結(jié)尾在婚禮上女主大聲讓大家安靜一下,男主的親戚忍不住說還沒結(jié)婚就這么大聲說話,還有女主打了男主一巴掌,親戚又忍不住跳出來說,這還得了,妻子竟然打老公,然而雙方家長卻非常大度的表現(xiàn),讓我忍不住笑了,不得不說,這電影真的拍的太好了,沒有刻意,所以真實,因為真實,所以感動。end
文/李子衿
繼《摔跤吧,爸爸》《起跑線》《廁所英雄》等之后,又一部小清新印度電影,道出中國現(xiàn)狀。
近年來,反應(yīng)民心的印度電影在中國市場越受歡迎。這部《方寸之愛》以買房為題材的小清新愛情片。輕松的道出高昂的房價給現(xiàn)代年輕人帶來的生活壓力,即使是生活在銀行公司下的白領(lǐng)也很難獨自購買房子。
影片的開頭就寫了男主桑杰每天站在天臺,眺望著對面屋子里的夫妻倆,擁有自己的房子,每天一起出門上班,他也渴望自己也有這么一天。
桑杰一家三口住在鐵路局分配給父親的宿舍里,他沒有自己的床,要是有親戚留宿,他就得打地鋪。
可就是這樣的房子,一個月后隨著父親的退休,房子也要被收回。他的父親作為列車播音員,奮斗一生也難以買一套房子,可見房價高的非正常人所能承受。目前,中國的現(xiàn)狀不也是這樣?
片中的女主卡蒂娜,與男主有一樣的遭遇,她和母親居住在一處破舊的公租房里,經(jīng)常因為樓上一些不可言喻的大動靜而吃一鼻子的墻灰。即使這樣的房子,依然支付不起高昂的租金,政府寄來的驅(qū)逐通知單一張又一張。
在中國,北上廣有多少的房子都是隔斷,卻依然需要支付高昂的租金。
她的母親把解決房子的事寄托在他的富二代男友身上,希望她能早點結(jié)婚擺脫房子的困境。
他們的生活都迫切地需要解決房子的問題。政府的一紙吉文薩西住屋計劃,將她倆連接在一起。
因為這個計劃僅限夫妻購買。
這就是中國與印度不同的地方了。印度為了買房而結(jié)婚,而中國,則是為買房而離婚。
卡蒂娜本來跟著富二代男友不愁沒房子住,但她的夢想是:
和心愛的人擁有一套房子,房子可以不用很大,他們一起交房貸,買家具,平分責任,共同承擔。門牌上掛著兩個人的名字,過著簡單幸福的生活。
而他的富人男友顯然不能理解她的這種想法,反而覺得政府這個計劃是為窮人而推出的。
桑杰則是她的上司受不了異地之苦而找的備胎。3年了,其實在桑杰的心里,上司并非她所愛之人。
所以當卡蒂娜出現(xiàn)時,兩人一致的買房觀念,讓他們很快墜入愛河。當然,這中間也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
與前任徹底分手,首付問題,家庭信仰問題等等。每一件都是棘手的問題。
結(jié)局問題都一一解決了,桑杰不僅意識到房子重要,更重要的是和它一起住在房子里的人。算是皆大歡喜。
整部片子,雖然是以買房為主題,內(nèi)容上卻是比較空洞,主要以男女主的情感為主線來進行闡述,個人認為內(nèi)容上還可以進行縮減。
這個主題的電影還是很值得一看。
印度電影最近勢頭有點猛啊,總是直戳社會痛點,讓人看的扎心。
這不,印度又拍了一部關(guān)于“房價高,買房難”的電影————《方寸之愛》。
男主桑杰,銀行技術(shù)工程師,月薪五萬盧比(人民幣4000),自認為是中產(chǎn)階級,但生活其實很苦。
桑杰時常站在屋頂,刷著牙,幻想著能住上大房子,過上精致的生活。
但現(xiàn)實很殘酷,工資遠遠趕不上房價漲得快,買房什么的,想想就好了!
桑杰一家三口擠在父親分配的職工宿舍里,桑杰都沒有自己的臥室,睡覺都要打地鋪。
好巧不巧,還有一個月桑杰的父親就要退休了,這意味著公司就要收回宿舍了,這也意味著一家人馬上就要露宿街頭了。
怎么辦?收拾收拾就灰溜溜的離開嗎?
不!桑杰迫切的想買一個房子,留在這個城市里。
而女主卡莉娜是一名銀行貸款審批員,和男主同在一個銀行上班,生活也是一窮二白。
她和母親住在破舊的公租房里,掉石灰什么的簡直是家常便飯。
此外,還面臨著被政府驅(qū)逐的窘?jīng)r。
卡莉娜還有一個馬上要結(jié)婚的男朋友,男友有房又有車,典型高富帥。
但是卻有些直男癌,他希望婚后卡莉娜做家庭主婦,和公婆一起住。
而卡莉娜是一個思想獨立的人,希望能和男友共同還貸,共擔責任,買一個屬于自己的房子。
就這樣,最終卡莉娜和男友不歡而散。
買房成了男女主心中的一件大事,一件迫切解決的大事!
急于買房的桑杰向銀行申請貸款,但因為工資不高,被拒。
卡莉娜則婚事告吹,買房也遙遙無期。
兩個人心里苦啊!你說命運咋就那么不公呢,買個房咋就這么難呢?
這大概就是所說的,沒錢人的生活大致相同,一樣的買不起房,開不起豪車,而有錢人的生活卻千姿百態(tài)吧。
但天無絕人之路!
此時,印度政府正好推出了一項廉價購房政策,但只能是夫妻才有資格購買。
于是,桑杰找到和他關(guān)系曖昧的女上司拉席,但拉席只是當桑杰是備胎。
此時,拉席內(nèi)心OS:備胎還想轉(zhuǎn)正?結(jié)婚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的。
兜兜轉(zhuǎn)轉(zhuǎn),為了房子,機緣巧合之下,男女主決定假結(jié)婚。
為了利益(準確的說為了房子)而結(jié)婚,自然在生活中免不了磕磕絆絆。
因為結(jié)婚之前兩人并沒有進行生活上的接觸,所以無論在宗教信仰、飲食習慣上,兩人顯得格格不入。
中途,為了房子的首付,桑杰和女上司拉席又糾纏在了一起,導致兩人誤會加深。
最后,當然是一貫的大團圓結(jié)局。
桑杰真情告白卡莉娜,還把房子轉(zhuǎn)移到了卡莉娜名下,兩人由假結(jié)婚變成有情人終成眷屬。
像極了童話故事書的結(jié)尾:從此,王子和公主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總的來說,這部電影也算中規(guī)中矩,不算驚艷,但是直戳社會的痛點。
印度青年買房難,我們中國青年買房同樣難。
買房的痛,大家都懂!
說起買房,哪個不是一把辛酸淚,欲語淚先流。
生活,從來不是電影,為了買房子而假結(jié)婚,從來不是明智之舉。
因為電影中的男女主都算是本性善良的人,所以電影才那么溫馨、感動。
倘若男主或女主都是為了利益不擇手段的人,結(jié)局可想而知。
如同女主卡莉娜后來所說的那樣:人們應(yīng)該和那個相愛的人一起買房結(jié)婚,而不是和那個能一起買房的人結(jié)婚再談感情。
這部電影,其實也在告訴我們:買房,是為了有一個家,而房子不等于家。家是由住在里面的人決定的,而不是由你房間的大小和墻壁
印度小青年為買房假結(jié)婚的故事,這個故事放在我大天朝也一樣成立,甚至有更多無奈和感同身受吧。買房是亞洲很多國家年輕人的痛,房價漲起來就根本沒原則的任性來,但你想觀望等著它回落下來,真心不現(xiàn)實!
在印度孟買這樣人口密集的城市,房價卻是讓男主這樣收入中上又穩(wěn)定的年輕人也望而興嘆。一家?guī)卓跀D在鐵路工作的父親單位宿舍,而父親退休后,這份福利也即將被剝奪。買房就成了桑仔最急迫的剛需,而報紙上刊登的住房計劃則讓他看到了曙光??上ё约旱臅崦翆ο螅纤局皇钱斔麄涮?,眼看希望破滅的桑仔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樣和同事妹紙——同樣想有自己房子的女孩卡麗娜,兩人一拍即合,決定假結(jié)婚先把房子弄到手再說。
男主一開始就動機不純,和女上司的曖昧到和同事妹紙協(xié)議買房最后卻意外的找到真愛。這故事一開始你我就猜到了它的走向,但一邊看又一邊又很多共鳴。我們這代年輕人,生在最好的年代也是最有壓力的年代,隨著改革開放,國家富強,百姓安居樂業(yè),但以前的包分配包分房年代也一去不復(fù)返了,對于中國人來說,買房才能安定,好像是個不變的道理。小夫妻要結(jié)婚,第一件大事就是要有個小窩,這已經(jīng)是衡量年輕男孩能不能順利娶到老婆的標準了,不管基于愛情還是其他基礎(chǔ)(據(jù)說,日久生情是權(quán)衡利弊的結(jié)果,而一見鐘情就是見色起意的效果了),大多數(shù)女孩選擇男孩結(jié)婚的基礎(chǔ)就是必須有房,在適婚年紀的青年人很少有實力自己可以搞定這件事兒,所以買房這件大事兒就要啃老了,中國人一輩子都在為了“房”事努力奮斗著。
這印度電影里的小伙倒是很實在沒靠父母贊助,但也一樣要用非常手段弄到首付。真心不易!兩人去看房的時候,腦補動畫是屋子里的陳設(shè),一個能擋風遮雨的空間,更重要的屬性是一個家。當桑仔發(fā)現(xiàn)自己只是為了買房而買房,不是奔著有個家的目的,他也對自己有些失望,好在最后他認清了現(xiàn)狀,才不負自己和女主的期待。
生活中的我也是今年榮幸的成了房奴,最近房子正在裝修中,變身房奴后的消費觀念就有了很大的改觀,我戒了零食,并對自己說,這樣還可以減肥。努力賺了幾筆稿費就成了一個月的零花錢,看著房子從毛坯到一點點的改變,每周奔波在建材市場和小家之間,也是累并且幸福的事情。我也越來越能理解,為啥有些情侶在裝修過程中容易發(fā)生分歧,有時候是消費觀念有時候是審美觀念,可是最后總能有個解決方案,因為我們時刻都提醒我們自己,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家,而不是僅僅是個華麗的房子。
開場和結(jié)尾都有個身披斗篷的年輕人心懷大志望向遠方,它告訴你這個故事不是典型,而是這社會共同的問題。感覺Netflix的寶萊塢出品讓歌舞部分更國際化。
這幾年,印度電影在中國市場玩的風生水起,我們突然發(fā)現(xiàn),這個文化與中國有著巨大差異的鄰國,居然總能拍出一些砸中我們內(nèi)心的東西,比如《三傻大鬧寶萊塢》中,家長強行干預(yù)孩子在前途上選擇的霸道家長制,讓很多中國人深有體會,再如《摔跤吧!爸爸》中,女孩子想?yún)⑴c傳統(tǒng)男性壟斷的領(lǐng)域,將會遭受到諸多環(huán)境壓力的情形,又讓我們想到中國以前甚至現(xiàn)今或多或少依舊存在的性別歧視,而最近正在熱映的《起跑線》里,一對夫妻為了讓女兒進名校,上上下下折騰的故事,更是道盡了中國父母,在幾近白熱化的教育資源爭奪戰(zhàn)中的艱辛。
這幾天,印度又推出了一部反映房價高、買房難的電影《方寸之愛》,讓不少中國人納悶,印度電影怎么總會扎到中國人的心?!
《方寸之愛》講述了孟買一對青年男女想盡辦法買房子的故事。從片名中的“方寸”二字,已然能嗅出高昂的房屋單價,但是影片在劇情上并沒有單刀直入的描述它,而是選擇了比較委婉的方式——先從男女主角的居住困境入手。
人高馬大的男主角桑杰,由于房間狹小,不得不站在屋頂上刷牙,廁所逼仄的如同一個籠子,卻已經(jīng)是房子里他唯一能保持隱私的地方。另一頭,女主角卡莉娜家中,則飽受著屋頂?shù)羰业募灏尽?/p>
最慘的是,桑杰住的是父親單位的宿舍,父親馬上就要退休,宿舍也將被收回,卡莉娜住的房子由于太危險,市政機構(gòu)已經(jīng)在驅(qū)逐住戶。
這段細致、生動、甚至有些許夸張的描述,告訴我們,男女主角絕對有買房的剛需,而且迫在眉睫。
隨后影片交代了二人均在同一家銀行工作,屬于印度的中產(chǎn)階級。
桑杰的月收入是五萬盧比左右(折合人民幣4700元左右),處于印度中產(chǎn)階層月薪標準的上游(印度中產(chǎn)階層月薪為3000元人民幣~5000元人民幣),然而他卻買不起房,不得不蝸居在父親單位的破宿舍,不但如此,根據(jù)桑杰的月收入,他甚至不能貸到足夠的款項來買政府推出的福利廉價房,而這種房屋的使用面積只有51平米。
由于職場對女性的不公,卡莉娜的收入很可能比桑杰低,更不可能獨立買房了,這就是為什么她一直在試圖說服男友和自己一起買房。
位于標準上游的中產(chǎn),都買不起一個滿足基本剛需的福利廉價房,孟買的房價之高可想而知了。但現(xiàn)實可能比想象的更可怕,據(jù)騰訊財經(jīng)報道,孟買的大部分住宅都在近十幾年里暴漲,有的甚至在30多年間漲了600倍!根據(jù)2017年的數(shù)據(jù),孟買市區(qū)價格為每平方米4萬元人民幣~12萬元人民幣之間。
這種情形,是不是讓許多中國人覺得非常“親切”?
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下,房價的迅速上升,遠超個人收入的增速,在高房價面前,所謂的中產(chǎn)生活的像貧民,生活水平遠未達到傳統(tǒng)的中產(chǎn)標準,看起來更像是“被中產(chǎn)”,桑杰嚷嚷著自己買房只不過是想要一個私密的空間,可以好好的啪啪啪,也都是滿滿的屌絲味,根本沒有半點中產(chǎn)的逼格......這些都讓中國人感同身受。
隨后,因房子引發(fā)的婚姻價值理念的扭曲,則更是令諸多中國人共鳴連連。
桑杰、卡莉娜都因房子問題和自己的對象鬧掰(當然本來也不是很合適),與此同時,由于共同的購房理念,他倆變得惺惺相惜起來,于是決定假扮情侶一起去申請貸款,購買政府的福利廉價房,結(jié)果假戲真做,真的走到了一起,但這種以房子為基礎(chǔ)的婚姻,是一種完全錯誤的導向,倆人因此一度陷入非常嚴重的感情危機。
如同卡莉娜后來所說的,人們應(yīng)該和那個相愛的人一起買房結(jié)婚,而不是和那個能一起買房的人結(jié)婚再談感情,桑杰也幡然醒悟,房不等于家,組成家的是人,而房子只是一堆鋼筋水泥。
這種有了房,再談婚姻的現(xiàn)象,何嘗不是當下中國婚戀市場的一種真實寫照?多少男性,因為沒有房找不到對象,多少情侶,因為沒有房而分手,甚至為了買房假結(jié)婚、假離婚,在中國也不鮮見,為了房,賭上自己的感情與婚姻在中國已經(jīng)成為一種常態(tài),這絕對不是簡單的拜金亦或物質(zhì)可以解釋的,更多的是在連年高企的房價下,婚姻價值理念不斷被擠壓后的一種扭曲呈現(xiàn)。
衣食住行是人的生存基本需求,當基本需求無法被滿足時,人們就會傾向于犧牲高階位的需求,去換取基本需求的保障,這幾乎是本能式的思維,感情很重要,但住房更為急迫,因而當桑杰和卡莉娜以共同買房為基礎(chǔ)開始一段關(guān)系時,觀眾都知道他們錯了,卻又完全能理解他們的做法,并報以很大的同情。
這和《起跑線》里的父母一會假裝富人,一會冒充貧民的做法,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在社會不合理現(xiàn)象的逼迫之下,犧牲原則去為自己爭取機會。兩部影片也都不約而同的聚焦于中產(chǎn)階級,這是因為在橄欖型社會中,中產(chǎn)作為構(gòu)成主體最具有代表性,幾乎可以用來評估整個國家的大致情況,當大部分中產(chǎn)都買不起房時,那房價就真的是太高了!
遺憾的是,《方寸之愛》在現(xiàn)實問題上撕開了一個口子后,并沒有進一步深入。男女主角關(guān)系輕易化解后便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有房有愛,皆大歡喜!某種程度上他們似乎還要感謝房價的壓迫,讓他們放棄了原本并不合適的戀人,找到了真愛,影片的結(jié)尾,桑杰看著自家新房對面那個和自己曾經(jīng)一樣,做著買房夢的年輕人,會心一笑,那一瞬間甚至還有點勵志的感覺......至于高房價對于人們生活的擠壓和情感的傷害,全都變成了浮云。
這種理想化的處理方式,在很多反應(yīng)現(xiàn)實的印度喜劇中都出現(xiàn)過,如《炙熱》中借由一場意外的大火,讓三個女人掙脫傳統(tǒng)的枷鎖,再如《我的個神啊》里,一個電話就讓因宗教隔閡而分離的戀情得到圓滿,再如《起跑線》里的父親,選擇將孩子送去公立學校,來完成某種意義上的資源分配公平......我們知道,這些在真實生活中都不可能發(fā)生,這樣的處理,也無助于解決任何現(xiàn)實問題。印度電影似乎長于在現(xiàn)實中挖掘故事,卻不怎么注重寫實。
至于為什么印度電影總會扎到中國人的心,那是因為雖然中印文化有著巨大的差異,但國情卻有很多相似之處。兩國都處于從文明古國向現(xiàn)代化大國轉(zhuǎn)型的階段,面臨著傳統(tǒng)理念和現(xiàn)代價值觀的碰撞;都經(jīng)歷著快速的經(jīng)濟發(fā)展,正形成新興的中產(chǎn)階級以及隨之而產(chǎn)生的問題;都有著輝煌的過去,恥辱的近代,以及恢復(fù)往日榮耀的渴望和近十幾年的快速發(fā)展帶來的強大自信......
因而,中國人被印度電影扎心,一點也不意外。
首發(fā) 巴塞電影APP
第一部印度網(wǎng)飛電影,很不錯,卡沙爾帥,女主太美了,劇情很不錯,這也是現(xiàn)代好多人的問題,很真實,很喜歡,蘭比爾友情出演,哇哈哈,驚喜
想法不錯,沒拍好~~~~~
以為是反映社會,沒想到是反映習俗。
女主母親第一次聽到女兒控訴:“我不想成為你!”時怒不可遏。女兒出嫁那一天,她說:“你不必成為我。我為你驕傲?!边@是傳統(tǒng)觀念的進步。
拍出了倫敦風時髦感
耐飛這個觸角伸得夠遠啊
3.5居然看到了維杰·卡沙爾跳舞了,還以為會在性格男星之路上一路走到黑呢,年輕導演用浪漫與輕柔的眼光描繪當下孟買年輕人的生活,他們渴望逃離父輩的道德束縛,擁有自己的人生之路,房子與家庭的矛盾,宗教與愛情的沖突都用喜劇的方式輕松解決,孟買街頭的風景和人都如此鮮活,非常喜愛這座城市
孟買男女為了低價婚房假結(jié)婚的故事,依然是一些愛情故事,但是也點出了大城市的年輕人買不起房的社會現(xiàn)象。
我們想要不是房子,而是一個家。印度小青年為買房假結(jié)婚的故事,男主一開始就動機不純,和女上司的曖昧到和同事妹紙協(xié)議買房最后卻意外找到真愛。開場和結(jié)尾都有個身披斗篷的年輕人心懷大志望向遠方,它告訴你這故事不是典型,而是這社會共同的問題。感覺Netflix的寶萊塢出品讓歌舞部分更國際化
有兩句臺詞不得不提,只記得大概的意思了,一句是“中產(chǎn)階級那么努力賺錢容易么”,另一句是“城市空間那么小,讓年輕人接吻的地方都不夠”,能提煉出全世界中產(chǎn)階級的真實隱痛,奈飛進軍印度的第一作已經(jīng)贏了。
又是印度電影來扎心,盡管只是一個俗套的愛情故事,但故事中所蘊含的對高房價的社會話題的人文關(guān)懷是這個故事里最大的亮點,印度人民為了買房假結(jié)婚,而在中國卻是為了買房而假離婚……
第一次看到印度電影印度人英語發(fā)音這么標準的,僅限于短句。男女主角女二號,都好漂亮,尤其女主角有混血的感覺。印度人為買房子而結(jié)婚,中國人為買房子而離婚,都是為了在大城市有屬于自己的一個家,確實不易。本片帶著好萊塢的一點影響,包括開頭的rap,女主的獨立思想,而在真實的印度社會女性地位卻普遍低下。讓我不太滿意的是,男主一直甘心做slave做了三年,毫無男人的骨氣,而他和女上司明顯門不當戶不對;然后僅是為了良心好過而告訴女主,他還不確定是否上了床的事實,這更是缺少男人的擔當,自尋死路;直到最后才骨氣勇氣才告白女主早就說了的“I Love You”,如果他真的睡了上司,又或女主真的不會原諒他,難道他就這樣無私得免費供房子,他就冒著可能永遠無法擁有自己房子的危險?也許這就是唐僧說的“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高尚境界吧。
一個知三當三并在充當小三的這段關(guān)系里騎驢找馬的男的,一個背著未婚夫和別的男的在火車站接吻的女的,倆人鎖死挺好的。
2019-3-3
把錢都給印度導演系列。雖然一切都是別處,似乎一切又都是此處的。
印度房奴
忽略他們一路運氣開掛的事實,特別喜歡投影和地上房屋平面圖的部分。
印度房奴, 一路運氣開掛的男主,結(jié)局標準式的大團圓
家,是由住在里面的人定義的。近幾年印度電影有點出色啊,驚喜很多。
2個多小時的愛情肥皂片...居然也讓我看得津津有味。印度片,的確不負我。音樂加分;場景色彩光線等,加分;劇情,加分。雖然并不是沒有瑕疵,個人感覺部分內(nèi)容可以刪減。4.5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