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靂嬌娃”的導演和“颶風營救”的導演合力搗鼓了一部叫做“三日刺殺”的電影,所以,我們很“應該”的看到了以下幾種情況:穿著緊身衣酷酷的女特工、為和女兒團圓的特工父親、不得已要去執(zhí)行的任務、借電影之名游覽巴黎風光…
像“霹靂嬌娃”“颶風營救”一樣,本片也有一條清晰的主線,“霹靂嬌娃”是任務,“颶風營救”是救女兒闖關,而本片是“父親與女兒的互動”,不夸張的說,看了本片的父女戲,可以讓你忘了是在看一部動作片,所有打斗,追車。爆炸等“主菜”,都成了父女倆插科打諢的陪襯,就好像你要去吃飯,卻發(fā)現(xiàn)喝水喝飽了。
看得出來,導演Mcg負責影片節(jié)奏,編劇呂克貝松負責敘事結構,前者很負責任的完成了工作,而問題出在后者,呂克貝松這幾年太神經刀,時好時壞讓人不忍直視,在本片中,他居然真的把父女戲碼當做主料,這讓一眾男性觀眾情何以堪。(男性觀眾多半是為了看動作戲)
不過換個角度,本片的父女戲還真的蠻有趣的,首推自行車,在父女之間搭起了一座橋梁,這輛自行車也盡了最大可能完成了自己的搞笑工作。次推拷問環(huán)節(jié),一個特工父親逼迫自己的犯人告訴女兒意大利面醬汁怎么調,通過對手的女兒得知自己的女兒去的夜場在哪里。再推借住的非洲人一家,這些橋段生動且有趣,本來可以成為一部動作片的最佳調劑品,但還是那句話,把配料當成主料,喧賓奪主,那只能是呂克貝松故意為之了。
或許本來側重點是在動作戲的,沒想到拍著拍著就跑偏了,索性錯有錯著,這也不失為一部比較另類的動作片。我相信女性影迷還是會很喜歡他這部作品的,而男性粉絲們,我們只能祈禱呂克貝松盡快找回自己那片阿司匹林了,畢竟在普羅大眾上,動作片還是得有動作?。?/div>
4 ) 爛到爆?。?!
第一次評論電影,真是忍不住了,太爛了,全劇不多的打斗槍戰(zhàn)劇情,老套到都不如抗日神劇。這就是一部父女重歸于好的電影中間插播幾條槍戰(zhàn)畫面的電影。服了,有這時間還不如看舉起手來2之狙擊阿多丸,起碼潘長江,郭達看著還臉熟。奉勸各位別浪費時間看這個電影,可能是我鑒賞能力不夠,真不知道豆瓣這評分大家怎么評出來的
5 ) 殺手回歸家庭
殺手因為身患絕癥,準備回歸家庭。這時“上級”要求他完成一個只有他能完成的為期3天的新任務,酬勞是有可能延緩他生命的藥物。殺手選擇了參與,并與目標到了一對一決戰(zhàn)的地步,這時兩人的槍都沒有子彈了,身體也都嚴重透支,無法動彈,“上級”把槍給了殺手,讓他殺了目標,不過最后殺手沒有再殺人,這意味著他不再是殺手,想必上級也不會再找他完成任務了。
6 ) 鐵血、柔情、美女、家庭
本人一向將暴力電影奉為寶典,暴力電影也算得上是我們這代人英雄情懷的來源,沒辦法,男人的人生中最寶貴的兩樣東西就是責任與碰撞。
再說說這部電影,從頭到尾看完,我第一個想法就是“完了,又是一部口水多過贊美的影片”,電影處理方面的確有它的瑕疵,動作暴力與光影效果兩者顛倒了主次,人物刻畫似乎在某些方面太過于一筆帶過,有時候稍微走個神,就差點讓我以自己是在觀看一部溫馨的家庭電影。
不過我并不是很失望,反倒是有點樂在其中,畢竟現(xiàn)在的英雄不能像九十年代的那些“孤膽威龍”,他們需要背負的東西更多,就算身在槍林彈雨之中也不能忘記給自己的孩子唱首生日歌,哪怕你槍法再準,也只能實行一夫一妻制(新007與老007的對比就是個例子)。
也許英雄就是要有非常人之所能的人把,如果我的人生只剩下幾個月,再送個美人兒給我,鬼才把持得住??善锏囊辽>湍馨殉肿。琅斍白炖镞€念叨著家里的妻子,扔下槍就變身了個好爸爸(雖然遲到了很多年),把房子借給了流浪的人,就算被國家拋棄了也不會跑去自己的單位大喊“我曾經為了國家付出那么多,如今你們這樣就這樣對我?”這種經典臺詞。
我猜測這大概就是法國佬和美國佬最浪漫的結合了。
“關于家庭”這是這部片子不能躲開的東西,現(xiàn)在的美國電影因為大環(huán)境的改變,使得任何題材的電影都將家庭放在了首位,為國效力和拯救地球充其量和上街買菜是一個級別的,畢竟歐美也是新社會了,外面再美好也比不上家里的三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
至于“美女” 不用大說特說,四個字就能概括“好看就行”
看點就是凱文科斯特納的鎮(zhèn)場能力,部分情節(jié)真的吐槽無力,尤其片尾vivi跨在凱文身上,導演腦殘啊
有些電影,于我,可能只是“一面之緣”的過客……左明右暗的海報倒是與我曾經的想法有同工之妙。
雖然節(jié)奏慢的可以,很多情節(jié)荒唐可笑, but i rather like it, coz there is time to kill~
如果把無聊的文戲剪掉,長度濃縮到90分鐘我或許會猶豫要不要給個4星。
老男人很勁爆吆
確實是。。。呂克·貝松的風格。。。
還是很帥很帥啊.....當背景看能忍。
不想當爸爸的特工不是好男人。
米塔和他的兩個女兒才是好看 VIVI這個角色其實是個逼 關鍵看裝的高低 太低端了
還是挺好玩的電影,另外,光頭小BOSS是表情帝!
典型的法國動作片,圖爽的可以看看
意外地還挺不錯好看,大叔很帥,也沒什么尿點,溫馨又幽默
看完試映,感覺真是老了。貝松編的故事漏洞很大,但一如既往的塑造愛女人愛女孩的孤膽英雄,煽情6成,動作4成,凱文的表演很棒,個別反派傻的可愛,但是大boss被設定傻的冒煙,而其他人物純粹醬油,只能減分。
哈哈哈,好搞笑!喜歡!
其實從笑料到劇情都是很典型的呂克貝松,可是你們考慮過自行車的感受嗎!廁所一場戲妥妥的穿越回保鏢,果然叔控是無法好好看父女情的。昔日男神其實這么多年也沒有太大變化,這把年紀談談情殺殺人就夠了
呂克貝松該新開發(fā)個特工媽媽系列
吵架,單車,跳舞——每個父女的段落都至少看了三遍。英雄遲暮,KC老了依然很瀟灑~ps,捕捉到了lucbesson的影子,有一些小幽默之類的。
搞笑特工動作親情還是不錯的,感覺媽媽是來打醬油的女兒和爸爸才是真愛??!全片都在“談念愛”的趕腳呢~PS:不住巴黎的童鞋肯定覺得說哇好美怎么可以在inception那橋下吃著sushi背后鐵塔還亮燈呢?了解的就會覺得說泥煤誰會去蒙馬特那平臺學自行車誰槍戰(zhàn)上一秒還在亞歷山大大橋下一秒就巴士底了?亂!
套著特工片外套的家庭劇。主線就是俠氣結棍的特工爸爸幫俠氣討雜厭的小囡的故事,當中結棍咯爸爸綁架了兩個戇徒,還打死一幫壞料
英漢風格依舊 不拖沓 干凈利索 還有法國式的幽默 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