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麻花這一次終于不靈了。
我打出這行字的時候,莫名有種出了一口惡氣的感覺,雖然知道這種感覺其實毫無必要,但我相信,此番開心麻花《李茶的姑媽》的失利,對許多觀眾而言,是喜聞樂見的。
今年國慶檔,《李茶的姑媽》、《影》、《無雙》、《胖子行動隊》四部影片齊刷刷的于9月最末一天上映,一開始,開心麻花的《李茶的姑媽》盡管在質(zhì)量上大家意見不一,但票房上幾乎所有人都認定此片將是國慶檔的冠軍,無奈影片上映后口碑崩盤,票房優(yōu)勢也在第三日便告破,直至今日,《李茶的姑媽》的票房被國慶期間口碑之王的《無雙》甩下將近一倍。
從一炮而紅的《夏洛特煩惱》,到如日中天的《羞羞的鐵拳》,再到毀譽參半的《西紅柿首富》,最后如今這部口碑全線潰敗的《李茶的姑媽》,開心麻花終于完成了完全崩壞的演變過程。
從電影本身來說,《李茶的姑媽》的難看可謂是全方位的,作為一部喜劇片,《李茶的姑媽》完全不好笑,尬笑尬演之余,電影里還充滿了令人不適的惡趣味,如父子“姑媽”的“3P”段落,如高潮部分幾對男女在春藥催促下滿屏性事的段落,簡直令人目瞪口呆,生理不適。
回過頭看,開心麻花的這幾部喜劇片,每一部中都包含了一個核心的梗,這個梗既是故事得以講述下去的關(guān)鍵,也是各種包袱的核心,《夏洛特煩惱》的核心點是穿越,《羞羞的鐵拳》是男女變身,《西紅柿首富》突然的暴富,而《李茶的姑媽》則是男扮女裝。
但不同的是,相比開心麻花此前的兩部影片,18年的《西紅柿首富》及《李茶的姑媽》在笑點的設(shè)置上更加的依賴核心點,以至于手法單一,包袱重復(fù)使用率過高,實在是難笑。
其次在于故事的編排上,從《夏洛特煩惱》到《李茶的姑媽》,可以明顯的看到,這幾部片子的故事容量在不斷的減少,尤其是如今的《李茶的姑媽》,通篇幾乎沒有一個所謂完整的故事,一群人馬齊聚在一個架空的海島上,哄哄鬧鬧兩個小時,造了一個屌絲愛做的白日夢,描繪了一群人追求金錢的丑陋面孔或行徑,而后拱出主角簡單的撥回一下價值觀,電影也就結(jié)束了。但問題是,《西紅柿首富》不也是這么做的嗎?
不好笑其實也就算了,頂多讓人覺得無感,覺得浪費電影票錢,但這一次《李茶的姑媽》讓人不開心之余,還讓人覺得惡心。
一直以來,針對開心麻花的喜劇,其實都有一個批評的聲音,其狂捧屌絲臭腳的做法,隱約中紊亂的價值觀,對女性有意無意的貶低,從來都沒有逃過觀眾的眼睛,只不過從前電影尚且好笑,被掩蓋了。
而這一次,開心麻花并沒有那么幸運,《李茶的姑媽》讓人產(chǎn)生的不適,是由內(nèi)向外的,電影的故事始終圍繞男主角黃滄海假扮的姑媽身上,而在這個男性的“女性”角色身上,充滿了令人眼花繚亂生理不適的各種性騷擾或性暗示地所謂笑點。片中的其他女性角色,在開心麻花的故事里,也是要么蠢要么拜金。
最讓人無法直視的是片中的高潮戲,片中三對男女在春藥作用下,大行性事,直觀上的無法接受,是無法想象在一部主打合家歡的國慶檔喜劇片里,會將這樣的段落處理成高潮戲。而價值觀上的無法接受,是故事的走向,一個對男友有著極深誤會的女性角色,性關(guān)系發(fā)生之前,她跳海輕生,而后便一炮泯恩仇;另一個本無愛的女性角色,在性關(guān)系里被描繪成極主動的一方,同時發(fā)生之后便對男方產(chǎn)生了愛情。這是對女性極不尊重甚至極其侮辱的劇情編排,無法想象在Me Too運動一波高漲一波的2018年,我們主流的喜劇片里卻在演繹著這樣的不入流段落。
況且,這根本不好笑。
開心麻花的這幾年,是他們的黃金幾年,但還能持續(xù)下去嗎?如果他們依舊拙劣的重復(fù)自己,不斷的玩弄著屎尿屁,不停的咯吱觀眾,相信他們往后很難再走下去。
——————————————
頭圖:《李茶的姑媽》劇照
你還可以: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點贊贊賞轉(zhuǎn)發(fā)到朋友圈,你的鼓勵是我的動力,你的沉默會讓我也沉默。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可關(guān)注我。
微信公眾號:moviesss 首發(fā)于 MOViE木衛(wèi)
下午,跟外地來的朋友在露臺喝咖啡。無奈,北京的風,真的太大了。露臺上的紅男綠女,很快就刮得沒剩幾個。我們也就散了。
所以,我是被大風給刮到電影院的。
對于開心麻花,只是覺得不高明,但惡意恐怕還說不上的,比如,我就不會連發(fā)三篇評論,去譏諷它(但對《唐人街探案2》我就這么干了)。在打腫自己當導(dǎo)演的包貝爾和批量復(fù)制自己的開心麻花之間,我還是選了《李茶的姑媽》。
聽聞有人看了半小時,就捏著鼻子從電影院逃了。我感到有點挑戰(zhàn)者二號的興奮。
電影院里,我發(fā)現(xiàn)自己挺過了半小時,只是覺得無聊。
好比,現(xiàn)在是個院線片,每部電影都要來一出潛水,深海尋人,但腫脹如浮尸,似乎代表著電影工業(yè),或有錢人的消遣方式。又或者,把一撥人拉上小島,半土不洋,架空了現(xiàn)實,就是努力思考。
開心麻花的片子,我看過《驢得水》和《羞羞的鐵拳》,都不喜歡。
不喜歡的原因,在于它幾乎不會產(chǎn)生任何電影感。比如色彩搭配,抱歉,它就是金燦燦的,怎么省錢怎么混搭怎么胡搞一氣,它就怎么擺。對于富人生活,老總CEO,上流階層的想象,也就是雪茄、洋酒,與縣城土豪的九十年代歐風審美,并沒有太大差異。
還有演員,咧嘴舞爪的演員們。對于喜劇,不少人容易產(chǎn)生一大錯覺:扮丑就是搞笑——肚兜搭比基尼,高明啊?!独畈璧墓脣尅?,全程在做這種鄉(xiāng)村馬戲團熱舞春光秀的事情。捏著嗓子扮女人,不說老套老橋段,不說它就是故意而為之。但好歹,你也認真一點啊。套個大便色的金發(fā),一幫老爺們的眼睛就是給屎糊了?
如果審美的低劣,尚可以說一千人有一千個人的殺馬特,盧靖姍也可以跳到一堆白癡中間扮演弱智。《李茶的姑媽》還有一頭極端打臉的三觀巨齒鯊,無論是傻糊涂的李茶,還是兩個人形泰迪的老頭子,他們都相信,只要娶到、啪啪啪了某個女人,那么,這個女人的一切價值,從身體到財富,全部都屬于他們。
很難想象,2018年是一個正在興起本土ME TOO運動的年份,受害者玄子都被??軍反咬告上了法庭。而這樣大型群魔亂舞的橋段,居然以三組誤用春藥催情水的蒙太奇,達到了劇情沖突之風雨大作的天人合一高潮。尤其是大老爺們接受的調(diào)情(吊電波)信號,居然無一例外,是破門而入,生米熟飯。誰捷足先登,誰就子子孫孫無窮盡,霸占一切。
開心麻花的粉絲會說,這是人家導(dǎo)演在諷刺呀,后來《動物世界》動次打次都上了,而且你看,也沒讓主人公發(fā)生什么。然而再看結(jié)尾處,大小女兒,一夜春風,從此過上了甜滋滋的幸福生活。
單是這一處,就可以宣判這部電影狗帶了。
電影最終完成了什么?它讓一個野心最弱,只想要個副科長,最多就正科,總經(jīng)理謝天謝地的猥瑣發(fā)育男子,抱走了混血兒姑媽(盧靖姍也是《戰(zhàn)狼2》的試金石)。
這個億萬姑媽,與一張?zhí)靸r彩票,本質(zhì)上無差。但她畢竟是個行走,會說出大道理的人類,那么,電影就應(yīng)該考慮她作為一個人的正常思維和情感邏輯。譬如,為什么會把身家和時間,看一出好戲般,丟給一群蠢貨去爭搶胡鬧(這個事情從一開始就完全不成立)。
糟糕的是,不僅盧靖姍,《李茶的姑媽》的所有人,幾乎沒有正常的行為模式,現(xiàn)實生活基礎(chǔ)為零。無一例外是沒錢了,破產(chǎn)了,被開了,想死了,那就魚死網(wǎng)破吧,找個人就地搶救(強暴),再人間游走一把。如此極端的,非富即貧的夸張戾氣,盡管以富人是虛偽的,金錢是泡沫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但它也沒有找到天上掉姑媽,美刀護體之外的解決方式。兜了一圈,它還是在說,錢是萬萬萬萬能的——有人可以對你拼死相救,以及可以在海邊別墅里,享受美人浴缸、帝王套房,無限量批發(fā)屌絲春夢。
有種聲音說,批評者脫離了生活,不知道這就是普通人愛看的,普通人所幻想的,乃至莫泊?;驓W亨利小說的虛榮與財富。需知,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故事,它們都需要有真的部分,被折磨,有犧牲,甚至付出代價,而不是一個完全虛幻的舞臺世界。搞幾條破船,就風餐露宿看星星有腔調(diào),倒不如一起學(xué)貓叫,喵喵喵。
如果你是片中任何一個角色,作為女兒,作為丈夫,作為員工,你能否想象,自己會做出任何一個角色的行為。最后你會不由發(fā)現(xiàn),這個海邊別墅,與無人煙、與世隔絕的荒島生存無異。偏偏呢,它要跟中國的現(xiàn)實,強行發(fā)生關(guān)系。如此精神分裂,并且讓觀眾信以為真,可見電影之催眠,而過量的麻醉、強打的興奮,那就是精神毒品無疑?;蛘咦畹拖薅鹊模土釉愀獾耐稒C制作。
舞臺劇火的開心麻花,就代表了普通觀眾多數(shù)人民,進而掌握了電影票房的中國特色真理?不見郭小四,如今也哭起鼻子。
一度喜歡開心麻花,不代表余生就得被無限量的樟腦丸,暴力填鴨。
如果只是站在評價一部電影的角度,《李茶的姑媽》無非國慶檔爛片中的一部。站在評價開心麻花的角度,它們抓緊變現(xiàn),一刻也沒有想過合上鯊魚的牙齒。只是,苦了選擇無多的觀眾,爛片看多了,跳梁小丑看久了,居然會覺得,人家上躥下跳、SM多P性錯亂,搞得也挺努力。
自郭小四鼓吹拜金、塑料姐妹花后,開心麻花以批評拜金,又擁抱金錢,收割屌絲的速求財富模式,想來都是同一母體的胎生,絕非畸形兒怪胎。
與中國現(xiàn)實的最大勾連,是真的假的,真話假話大道理謊話精,好像都無所謂了。
你什么都不信。有人什么都信。
但巧克力味的屎,它還是屎。用來適合這部電影,似乎再合適不過。
我們經(jīng)常聽到專業(yè)人士在點評演員的演技時說,“喜劇比悲劇更難演”。
這話其實一點不假。唐代詩人韓愈早在《荊潭唱和詩序》中就有云,“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聲要妙;歡愉之辭難工,而窮苦之言易好?!笔惆l(fā)愁思和描寫窮苦困頓的詩歌總要比歌頌升平盛世和表現(xiàn)歡愉之情的作品更容易寫得精巧。
原因在于,悲劇的目的是具體而微地讓觀眾對人物的遭遇“感同身受”;而喜劇要把創(chuàng)作者和觀眾都從場景中抽離出來,有距離地去欣賞,從而獲得樂趣。所以喜劇的笑料常常來自嘲弄他人的不幸,也就是“幸災(zāi)樂禍”。這種創(chuàng)作方式最典型的是《人在囧途》(2010)和《宿醉》(2009)系列。所以,比起其他類型片,喜劇電影往往叫座不叫好,究其原因無非在于“眾口難調(diào)”。
在現(xiàn)如今“政治正確”的言論大環(huán)境下,喜劇和幽默的尺度其實極難把握,因為開玩笑過頭而遭到網(wǎng)友口誅筆伐的表演者每年都有,但開心麻花在觀眾的好感度和票房上無疑是雙贏的。
一部優(yōu)秀、受歡迎的喜劇作品當然可以采用“幸災(zāi)樂禍”模式,但最終它需要為觀眾提供釋放“道德負罪感”的途徑和舒適區(qū)。如在趙本山2009年春晚的小品《不差錢》中,小沈陽和丫蛋以犧牲自己形象甚至智商為代價換取觀眾的笑聲,這似乎是一種幸災(zāi)樂禍的諷刺,但是,他們在小品最后表現(xiàn)出了歌唱方面的才華,對“缺陷“進行了補償,從而為觀眾“嘲弄”他們提供了道德壓力上的釋放。
當前喜劇創(chuàng)新的首要標準應(yīng)當是跳脫出舊有的“幸災(zāi)樂禍”模式。在觀眾對平等觀念如此敏感的情況下,任何對某個群體的生理特征和自帶屬性的戲謔和嘲諷,甚至有傾向性的刻畫都是危險的。
可是,觀眾的口味永遠是一門玄學(xué)。有人可能已經(jīng)注意到,在長途大巴上、農(nóng)村電影露天放映活動中,最受基層民眾歡迎的國產(chǎn)喜劇是馮小寧和潘長江合作的抗日神劇《舉起手來1+2》。在這兩部豆瓣評分只有6.4和4.6的意淫式作品中,日本侵略者完全被丑化和弱智化成不堪一擊的廢物。
雖然“丑化敵人就是丑化自己”,但《舉起手來》廣受歡迎也側(cè)面說明觀眾對“接地氣”喜劇的渴望。大家的要求并不高,不過是圖一樂呵。
《西虹市首富》已經(jīng)在暑期檔卷走了25億票房,位居年度榜單第四位,但開心麻花按照往年的慣例,仍然在國慶檔攜著原汁原味的熱鬧喜劇《李茶的姑媽》如約而至 。
近幾年,開心麻花團隊以舞臺劇起步,不但每年在除夕之夜貢獻著觀眾最期待的春晚小品,而且在電影和電視綜藝領(lǐng)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無論從口碑還是商業(yè)價值角度來說,開心麻花都有資格稱為國內(nèi)喜劇第一品牌。
《李茶的姑媽》出現(xiàn)后,開心麻花似乎初步形成了以沈騰的詼諧幽默為一個中心,以馬麗的“爽朗陽剛”和艾倫、黃才倫的“百變陰柔”為兩個基本點的黃金喜劇聯(lián)盟。
開心麻花在崛起的這幾年中,一直把“接地氣”作為首要目標,游走在各種喜劇主題當中。《夏洛特煩惱》核心是愛情;《羞羞的鐵拳》關(guān)涉事業(yè)與夢想;《西虹市首富》則聚焦于演繹現(xiàn)代人對物質(zhì)和金錢的迷思。《李茶的姑媽》同樣以金錢為主題,在《西虹市首富》下線不久上映,似乎有自我重復(fù)的嫌疑,但二者在故事內(nèi)核和線索上是不太一樣。
開心麻花在《羞羞的鐵拳》中,通過馬麗與艾倫的靈魂置換首次將性別玩笑作為核心主題,到了《李茶的姑媽》,黃才倫男扮女裝直接玩兒起了反串。
反串不但是經(jīng)典的喜劇元素,而且早在千百年前就是重要的傳統(tǒng)戲曲演出方式。古有花木蘭、近代有梅蘭芳,張國榮的虞姬、李玉剛的《貴妃醉酒》、葉童的許仙都是觀眾耳熟能詳?shù)姆创蜗蟆?/p>
好萊塢也曾經(jīng)有過反串電影的黃金時代,許多歐美一線明星都奉獻過經(jīng)典的性別反串角色。如達斯汀·霍夫曼1982年的作品《窈窕淑男》,2007年約翰·特拉沃爾塔的《發(fā)膠》和凱特·布蘭切特在《我不在那》中扮演的鮑勃·迪倫,都因為性別反轉(zhuǎn)的出神入化而被業(yè)內(nèi)稱贊為神演技。美國女星希拉里·斯萬克更是憑借《男孩別哭》中的性別演繹獲得了1999年奧斯卡獎的最佳女主角。韋恩斯兄弟的《小姐好白》是反串電影的極致,他們在影片中不但男變女,而且從黑人變成了白人。
相比于內(nèi)地,香港喜劇電影在反串喜劇方面起步更早。劉德華、梅艷芳、林青霞、王祖賢和袁詠儀等眾多大腕都有過反串角色。
從某種意義上說,《李茶的姑媽》是開心麻花在為中國喜劇電影走完好萊塢和香港的變裝之路。在幾百場舞臺劇的經(jīng)驗積累中,黃才倫在黃滄海與“姑媽”之間自如切換,展現(xiàn)了對兩種性別的把控能力。
性與性別玩笑是好萊塢喜劇電影慣用的伎倆,甚至是一個很難去避免的元素。在《姑媽》中也有所涉及。弗洛伊德他老人家早就說過,人的一切活動都和性有關(guān)。即便在我們每天使用的嚴肅政治語言中,都充滿性暗示的痕跡,比如“搞建設(shè)”、“加油干”、“重振雄風”、“處女作”等語匯俯拾皆是。
但是,中國人向來談性色變,正所謂“淫者見淫”,把性本身視為貶義的“污”是很成問題的,這似乎暴露出批評者性觀念上的“道德保守主義”。
值得注意的是,“姑媽”在這部電影中并不只是某個被獵艷的性別對象,而是代表著金錢和財富。同時,影片也為真姑媽莫妮卡以私人女傭的身份設(shè)置了一條足夠使人信服的感情線,這便有效避免了作為金錢和權(quán)力代表的姑媽滑入物化女性泥沼的危險。
所以把性別歧視等極端的觀點強加在《李茶的姑媽》是頗不公平的。《李茶的姑媽》在最近娛樂圈的“禁娘”之風 下橫空出世,無疑代表了一種勇氣。這種勇氣我們在《西虹市首富》中我們已經(jīng)看到過,在該片結(jié)尾張晨光和李立群扮演的角色揭曉了同性戀情。這個設(shè)定一方面帶來了一定的喜劇效果;另一方面,在大陸嚴苛的影片審查環(huán)境中,這種良苦用心是勇敢和值得稱道的。
而在本片中,雖然姑媽莫妮卡本人代表了財富、權(quán)力和金錢,但她并不是一個符號。盧靖姍的角色是有血有肉的,她在生活中有自己的愛好、有自己對親情和愛情的態(tài)度和個體感受。在黃滄海與莫妮卡兩情相悅過程中,莫妮卡在黃滄海眼中從未以女富豪的身份存在過,她只是一個逐漸被對方打動的普通人。在這段感情里,她不僅接受了黃滄海的貧窮和低微,甚至接受了黃滄海男扮女裝的陰柔。這表明,性別在影片里最終被情感淡化成似有似無的東西。
但話說回來,無論在國內(nèi)還是好萊塢,喜劇的消費主體仍然主要是男性,特別是異性戀男性。作為商業(yè)片,開心麻花對愛情、事業(yè)和金錢的關(guān)注,其著眼點歸根結(jié)底是男性(沈騰和黃才倫)的屌絲逆襲。換言之,開心麻花的系列電影始終在書寫著男性的欲望?;蛟S也正因為如此,《驢得水》對女性性自由的討論才顯得極為另類和可貴,也成為開心麻花評價最高,卻票房最差的電影。
口碑與票房的不可兼得并不是開心麻花的悖論,而是整個社會所面臨的分裂。在消費主義社會中,無論男女,每個群體都可能成為被工業(yè)生產(chǎn)消費和物化的對象。從事性別批判工作和開性別玩笑、對性別玩笑進行消費的根本就不是同一群人,他們的生活甚至都沒有過交集。
盡管我們經(jīng)歷著經(jīng)濟的繁榮和網(wǎng)絡(luò)帶來的平等與自由,但整體的社會結(jié)構(gòu)、消費模式、性別差距、甚至階級分化并未在實質(zhì)上改變。在經(jīng)濟和意識形態(tài)主導(dǎo)的中國,性別政治無論在社會生活中,還是在娛樂、電影產(chǎn)業(yè)里都只是一種亞文化。
戴錦華曾經(jīng)舉過一個例子。她經(jīng)過廣泛的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人們只有在主流(男權(quán))的邏輯陷入極度危機時候,才會選擇女性角色。本質(zhì)上其實是寄希望于她們那種不一樣的資源和力量。在廣大農(nóng)村地區(qū),只要這個村子尚且“有利可圖”,民選村主任就永遠是男性,而當這個村子貧窮到只需要完全奉獻、服務(wù)和鄰里調(diào)解性的角色時,才會有極個別的女村長出現(xiàn)。
如果我們把這個觀點放置在電影中,性別玩笑的設(shè)置實際上彰顯出喜劇電影創(chuàng)作的困境?!独畈璧墓脣尅放c《西虹市首富》在反拜金主義題材上的自我重復(fù),也顯示出開心麻花迫切需要重新調(diào)整自己的喜劇思路,在“接地氣”與口碑之間尋找新的平衡點和創(chuàng)作素材。
從整體上看,《李茶的姑媽》經(jīng)過幾百場話劇的打磨和檢驗,不失為一部質(zhì)量上好的喜劇。每一句臺詞都有的放矢,把喜劇語言運用得恰到好處;演員的表演更是經(jīng)過了千錘百煉,經(jīng)得起大熒幕的端詳。
盡管在影廳里有人笑作一團,但身邊也有朋友說自己對開心麻花的喜劇多少有點審美疲勞。盡管如,我仍然希望開心麻花能守住這塊金字招牌。
畢竟,哄人開心真的太難太難了。
[李茶的姑媽]時而投喂春藥,時而鴛鴦浴窒息play,時而三人行必全是男人,用盡了各式各樣的低俗春藥,去刺激觀眾的G點。
[李茶的姑媽],有一幕驚呆我。
三對年輕男女誤飲加“料”的酒,狂性大發(fā),紅了眼要做那不可描述之事。
海島上電閃雷鳴,烏云壓頂。
男人們瑟瑟發(fā)抖,蜷縮喊著不要。
女人們露出霸總猙獰面孔,眼角含春。
啊呸。春藥???
這是哪個年頭的三十八線小鎮(zhèn)猥瑣青年性幻想。
某姜回憶起了童年被春藥支配的恐怖?!???
①
春藥,上世紀的傳說
傷心1999,我因《絕代雙驕》而神傷。
說到那花無缺被邀月宮主下催情藥,把慕容九,認成了鐵心蘭。
他吧唧把九姑娘軟軟地放在床上,好像她是個沒重量的布娃娃,再欺身下去。
重點來了。
雖然當年我還是個孩子,但看到蘇有朋這個眼神,怎么有點孩怕呢?
多年之后,我知道了,那是藥效發(fā)作,是X網(wǎng)傳說中的“清明的眼神染上了欲望”。
這怎么會是1998年《還珠格格》里我的五阿哥呢?
難道皇阿瑪說的都是真的?
世紀末的冷酷寓言,一點一滴正在發(fā)生。
可這就叫冷酷了嗎?果然上世紀的我還是太年輕。
說再見別說永遠,春藥再見不會是永遠。
2001年,我以為我因春藥受的傷已經(jīng)痊愈,怎想到這才遇到了我命中的劫。
《四大名捕斗將軍》,大惡人們對著冷血嘿嘿嘿:
這毒情丸服下后,五內(nèi)炙熱,欲火焚身,即使是貞女節(jié)婦,也會控制不了色欲,主動獻身。毒情丸,唯一的解藥就是男人,唯有陰陽合一,男女交合之后,女子體內(nèi)出汗,毒素會自然流出來,所以,你就是最好的解藥。
???
這是什么三級片的設(shè)定?????
只見諸葛青青攤煎餅般在床上翻滾。
而冷血一臉堅毅,仿佛攤煎餅的武大郎本郎,對大餅見怪不怪。
攤餅不夠,那就再抹點油。
左下巴一下,右下巴一下,再聲聲喚:冷血~冷血~
武大郎依然不動聲色。
待到諸葛青青昏過去,冷血才終于義正言辭地說:
冷血他大師兄無情,聶遠演的。想到大豬蹄子今時今日已經(jīng)是九五之尊,為冷血捏了一把汗。
2001年,我顫抖了一整年,怕變成燒餅,怕還要被武大郎救一命。
但那幾年啊,也不知道影視劇創(chuàng)作領(lǐng)域,都被什么人把控了大局,全都是這種惡趣味。
下春藥,女性嚶嚶嚶,男性柳下惠。
是AV不夠看了嗎?還是在電視臺看到更赤雞?
也就過了一年,2002年,我還沒從沈傲君被迫核裂變的演技中緩過神來,又一位女性角色遇害了。
《風云》里,又是一個邪惡的大壞蛋,給善良勇敢正義的劍晨,下了“七情六欲丹”。
并進行捆綁play,綁柱子上。
楚楚不知情,只道要救“劍晨大哥”。
辣眼睛的一幕來了:
“楚楚姑娘你快走,楚楚姑娘你快走?!?/span>
重復(fù)了一百遍啊一百遍。
“劍晨大哥我不走,劍晨大哥我不走。”
重復(fù)了一百遍啊一百遍。
終于“劍晨大哥”把“楚楚姑娘”拎小雞一樣,掄到身上,在紅燭間抬著就走。
事情不會就這樣結(jié)束,影視行業(yè)對春藥的研發(fā),在2003年達到了頂峰。
《天龍八部》里,大惡人段延慶做了壞人。
總之,壞人們都有愛看別人OOXX的變態(tài)癖好,好人們都是被逼的。
段延慶把段譽和木婉清關(guān)進小黑屋,下藥等他們兄妹亂倫。
木婉清:段郎,我不行了。
段譽:不行的。
中文真是博大精深。兩個截然相反的“不行”,又塑造了一名柳下惠。
1997版的《天龍八部》,謹小慎微地按金庸寫的拍,就沒有這么尬。
木婉清迷迷怔怔中說,你猜我們的第一個孩兒,是男還是女?
反倒有點心疼這被命運捉弄的奇女子,偏偏喜歡上自己的“哥哥”。小兒女的福氣,享不到了。
這一幕,該見苦情,而非澀♂情。
此外,還有2010年的《新流星蝴蝶劍》。
律香川給小蝶下了合歡散,中途又退下,葉翔又進屋……繼續(xù)???
表現(xiàn)小蝶此刻的躁動不安?表現(xiàn)她一生命運的動蕩?表現(xiàn)葉翔力大無窮,帶著攝像頭一起晃動?
2011年,《后宮·甄嬛傳》已經(jīng)有所收斂。只在言語中說,甄嬛用暖情香,叫皇帝和陵容行事導(dǎo)致小產(chǎn),可不敢再瞎演春藥梗了。
②
春藥,不舉電影的福音
今年,已經(jīng)是8012年了。
離《絕代雙驕》19年,《四大名捕斗將軍》17年,《風云》16年,《天龍八部》15年……螞蟻競走10年了啊??!
我竟然還能看到猥瑣的春藥梗,還是在大銀幕上。
[李茶的姑媽]里,這春藥不叫毒情丸,不叫七情六欲丹,也不叫暖情香。
表現(xiàn)上,也盡是爛梗。仍是女性狂性大發(fā),男性捂住胸口。
“客官,來呀?!薄澳镒?,不可以?!?/span>
月黑風高,男男女女各懷心事,互訴衷腸,但那都不重要,因為沒有什么,是打一炮解決不了的。
狂野旖旎的配樂,妖嬈艷麗的身姿。
第二天一早起來,恩怨情仇都煙消云散,只剩神清氣爽,女兒家紅光滿面,少年郎羞羞答答。
你們可能對性別平等有什么誤解。
性喜劇,如果只是把不可言說的下作欲望放到臺面上來,擊中觀眾的生殖器而非左心房,那還遠不如人家老老實實、光明正大拍AV的咸魚。
我喜歡的性喜劇梗,不是這樣的。
[愛情無線牽]里,阿什頓·庫徹給娜塔莉·波特曼做了“大姨媽歌單”。
當波特曼哭喪著臉跟著歌單一起唱“Keep Bleeding”,我一口紅糖姜水差點噴出來。
等著,誰給我聽這歌,我就讓他多“喝”點熱水。
[爺們兒些],西蒙·佩吉攜“女友”,與要分居的妻子狹路相逢,卻遭隔壁老王奚落。
“女友”見義勇為為他挽回顏面:
剛戀愛,情侶上床的時候,都像色情明星,然后只能演演十八禁,再十五禁,再PG-13,然后呵,連傳教士體位都懶得說。
看見沒有,她想浪是她的事兒,就你們春藥多。
[李茶的姑媽]時而投喂春藥,時而鴛鴦浴窒息play,時而三人行必全是男人,用盡了各式各樣的低俗春藥,去刺激觀眾的G點。
待用這些料逗樂了觀眾,再換上嚴肅面孔,罵道,貪錢是不應(yīng)該的,為錢出賣色相是不應(yīng)該的。
好像明清年間,雅士或莽漢枕頭下都會藏的那一本地下讀物,聲稱不可沉迷淫欲,不可竹林吹簫游龍戲鳳西施浣紗男耕女織人面桃花貂蟬拜月。
在宣道過程中卻詳解了一招一式。
這類低俗喜劇,有些過于機敏。它們深深了解,人類欲望,最底層的是食色性,是屎尿屁。放個屁、用點春藥就能辦到的事,干嘛要費勁做足全套?
但某姜不得不說:
活兒不好才需要春藥呢。
-
文:姜不停
文章源自微信公眾號:電影解毒
國內(nèi)影迷有個不好的習(xí)慣,就是喜歡評價三觀。這其實是某種教育累積多年的結(jié)果,它讓我們相信,任何文藝作品必須承載特定的意識形態(tài),如果它載的不正確,它就錯了,如果它沒載,那就沒意義。
我和母上大人偶爾會一起看電影,看完有時她會歪著腦袋想一會兒,然后評價:“不知道在講什么,沒意思?!蔽液茈y讓她理解,有的電影并沒有嘗試傳輸任何東西,甚至有些藝術(shù)形式就是不以傳導(dǎo)任何觀念為目的的,純?yōu)橄不蛘叽虬l(fā)時間。我的母親不喜歡幻想題材,不明白架空世界,尤其反對我玩游戲。她已經(jīng)六十歲了,我不打算改變她的任何想法,但有些人,明顯并沒有六十高齡,理解事物的方式卻與之沒有差別。
看電影乃至拍電影,很多時候是私人之極的事情。我最喜歡的電影之一《爆裂鼓手》,導(dǎo)演達米恩查澤雷有次澄清,《爆裂鼓手》是一部反魔鬼導(dǎo)師的作品,查澤雷不僅不贊同這種教育方式,而且認為那些把電影解讀為“勵志”主題的想法“簡直難以置信”。然而我本人正是這么理解電影的,無論導(dǎo)演怎么說,絲毫不影響我繼續(xù)這么理解。你怎么拍是你的自由,我怎么想也是我的自由。我尤其佩服導(dǎo)演的是,他并沒有因為不贊同導(dǎo)師弗萊徹,就弱化乃至祛魅弗萊徹給主角安德魯?shù)南茨X方式,反之將其描繪的極具煽動性。我反對你的做法,但我呈現(xiàn)你的魅力,并且拒絕指責,拒絕評判,實在是高明之極。所以,查澤雷也是我最喜歡的導(dǎo)演之一,兩年后他再接再厲拍了更著名的《愛樂之城》。
可惜高明的導(dǎo)演和作品似乎很難逃過國內(nèi)觀眾的火眼金睛,我經(jīng)常在電影短評頁看到評論諸如“男主/女主居然……”“這部電影竟然認為……”“就……的故事也能拍一部電影?”而且這些評論的有用數(shù)通常都非常高。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我不是潘金蓮》的短評頁,點贊最高的評論紛紛吐槽,這部電影講的是一個法盲的故事,所以這部電影是在宣揚法盲的勝利。如果大家都好這么解讀電影,那任何諷刺主題的電影可能都沒辦法拍了,畢竟正因為這部電影講了一個法盲在陰差陽錯后的“勝利”,才凸顯出她有關(guān)的人、事與體制究竟是一場多么大的笑話。
說了這么多,好像與電影無關(guān),但事實與電影句句有關(guān)。因為《李茶的姑媽》映后再次出現(xiàn)了相同的現(xiàn)象,大量評論也一切照舊。我覺得觀眾應(yīng)該理解的一點是,電影呈現(xiàn)了一類角色,從來就不等于電影認同一類角色(比如拜金女);電影描繪了一類群體,從來就不等于電影想定義一類群體(比如物化女性)。甚至順著這個相對狹義的例子(不代表《李茶的姑媽》有其故事)繼續(xù)往前探究,電影完全可以為拜金女安排一個光明完滿的結(jié)局,這也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因為電影并不等于生活?;氐竭@件事的原點,編劇只負責呈現(xiàn)這個角色并賦予其成因,不代表編劇認同,或編劇嘗試將其合理化,更不代表編劇把所有女性統(tǒng)一起來一起做了個物化的拜金總結(jié)。所以如果你在電影中看到任何所謂不合你三觀的角色和事情發(fā)生,請先別急著戴高帽,仔細想想,問題真的有關(guān)編劇和電影本身嗎?
我始終認為,批評一部電影,可以有千萬種說法,但每一種都不兼容所謂三觀正否論。正確的三觀只適合約束自己,不適合要求別人,更不適合用來評判影視文學(xué)作品。即使真有某部作品完全顛倒黑白,呈現(xiàn)的是一個假惡丑大獲全勝,真善美一敗涂地的故事,它也僅僅只是一部作品罷了,我們保有觀看與否的權(quán)利,也尊重作者表達與否的自由,這才是對待文藝作品更合理的態(tài)度。
回到電影本身,其實《李茶的姑媽》的故事內(nèi)核并不算多么新穎。簡而言之,李茶的姑媽是個有錢的寡婦,且從未公開現(xiàn)身。她即將第一次公開現(xiàn)身的小島,云集著各懷鬼胎的算計者。這種容易發(fā)生誤解的語境,向來是諷刺喜劇的溫床,我記得我第一次理解到這一點,還是將近二十年前第一次看《百萬英鎊》時。
《李茶的姑媽》照慣例是話劇改編的喜劇電影,所以全片場景內(nèi)部的演繹明顯較多,場景與場景之間的輪轉(zhuǎn)和連接相對放在次要的位置上。既然重點鎖定在場景內(nèi),自然也是發(fā)揮舞臺劇本身笑點和沖突密集的優(yōu)勢。這種按搞笑技法近乎工業(yè)化量產(chǎn)笑話的表達方式,我很難去說它是不好笑的,只是笑點有高低,人人各不同,所以并不可能兼顧所有人。但那么多鋪設(shè)的梗或干脆利落的段子,觀影全程基本還是一直在笑的。對以打發(fā)天光和消遣娛樂為目的的喜劇片而言,它在我這里已經(jīng)合格了。
刨除“三觀不正”的問題,正視各有笑點的事實,《李茶的姑媽》引發(fā)的爭議事實已經(jīng)解決了大半,當然還有一部分觀眾認為電影不應(yīng)該加所謂“主旨升華”和“笑中帶淚”的片段,對這一點,其實我也有話要說。
非要杠三觀這件事,事實一直就不是觀眾的專利,出于同樣的原因,很多文藝工作者一貫認為,任何作品最終總要凝練到一個主題上去,如果沒有這個過程,這個作品就不完整。
我想大家每個人都是看春晚長大的,春晚有一類恒定的小品形式正是所謂寓教于樂。它的開頭通常特別好笑,中段開始變得平淡,最后近乎于令人難堪,原因就在于它最后一定要來一段幡然悔悟加感人肺腑,仿佛不加這一段,人民群眾就看不懂。其實小品最大的意義莫過于博人一笑,能讓人一直笑著把道理講明白也就罷了,如果不能笑而強加道理,不啻于舍本逐末??刹恢鲇谑裁礃拥脑颍顿u拐》和《主角與配角》這樣純粹而好笑的作品隨時間的推移卻近乎消失了,甚至《賣拐》系列最后也被強塞了一個“好人學(xué)聰明了”的結(jié)局,所以,不是隨時代進步娛樂方式的多樣化,春晚顯得無趣了,而是其他娛樂節(jié)目擺明了都在進步,春晚卻還在走下坡路。
《李茶的姑媽》似乎也出現(xiàn)了同樣的困境,導(dǎo)演和編劇生怕觀眾不知道什么是對的,什么是好的,所以最后一定要安排假姑媽給大家來一段推心置腹的告白。只可惜,《李茶的姑媽》最后既沒有躲過三觀正否的爭議,更沒有把自己的諷刺與瘋狂推進到影片結(jié)束,頗有幾分兩頭不討好的架勢,實在是好心辦了壞事。
這實在不是一個好的趨勢,如果作者愈發(fā)懼怕有關(guān)作品觀念的爭論,愈要加更多光明感人的橋段,愈加矯枉過正,反而引發(fā)更大的爭議,最后大家好好的電影不看,好好的喜劇不笑,都來這杠三觀,國內(nèi)喜劇創(chuàng)作的路,只可能越走越窄,形成惡性循環(huán)。我想這一點,是沒有人希望看到的。
拋開所有本不該有的爭議和本該更節(jié)制的橋段,我認為《李茶的姑媽》實際是一部尚可的喜劇,113分鐘過的很快,對于以打發(fā)時間和取悅?cè)藶槟康牡南矂∑?,它不?yīng)該被輕易否定。從《夏洛特煩惱》開始,我對開心麻花的創(chuàng)作模式也一直是尊重與認可的,以話劇為基石,本身就有更多的誠意,麻利熟稔的搞笑手法,信手拈來的密集段子,這些都是開心麻花的標配了,一如既往,始終未變。
只是如果下次面對人物與劇情的表達能多一分寬容和理解,如果下次即使升華和凝練也能夠更加爆笑和更加有說服力,如果下次從短評到影評能別那么執(zhí)著的開批判大會,也沒人再去和三觀過不去,那么同樣的喜劇,我們收獲的快樂也會多得多。
所以下次,愿你笑,笑的更肆無忌憚,沒心沒肺。
(需要省略多少字)(需要省略多少字)
(需要省略多少字)(需要省略多少字)
(需要省略多少字)(需要省略多少字)
(需要省略多少字)(需要省略多少字)
(需要省略多少字)(需要省略多少字)
(需要省略多少字)(需要省略多少字)
(需要省略多少字)(需要省略多少字)
看不下去了,段子太水了
雖說沒有什么超出原話劇的地方,但也不算難看。不過全場冷靜得可怕,偶有一兩聲尬笑但要好久好久才出現(xiàn)一次。
還是開心麻花一貫的做法,改編自英國話劇《理查的姑媽》,踩在巨人的肩膀上,然后來了一通屎屁尿,所謂的本土化接地氣。這部電影里的女性形象太可怕了,如果這就是中國女性在大眾心中的印象,感覺女性又倒著活回去了。除了價值觀問題,更嚴重的問題還是它的電影化,這片子骨子里還是舞臺劇錄影,感覺開心麻花這幫人是永遠不會嘗試讓故事的現(xiàn)實邏輯合理化了。這么輕松就能賣二三十億,誰會愿意冒險去改進,去廢那個心啊?!铩?/p>
黃才倫的女裝扮相居然還挺美,艾倫也是越來越揮灑自如了;電影很好看,笑點密集、爆笑不斷;一入麻花深似海,開心麻花的喜劇不但能讓我們在緊張生活中暫時放松下來,而且每個笑點還能容我們細細回味!
開心麻花最差一部了,最大的問題是不好笑,尤其前半程,特別尬笑,看得人很無聊。后半段因為有些話劇的段子,還稍微好笑了一點,但也很沒勁了。同時,在空間調(diào)度上,還是舞臺劇那一套,整體挺無聊,也挺沒勁的。
在對黃滄海前女友那個角色的刻畫上,開心麻花的惡心已經(jīng)暴露無疑了。劇本真爛,全是段子的拼湊,為了段子,導(dǎo)演不得不犧牲掉敘事的節(jié)奏。
不能按主流國際電影標準評價,但作為滿足觀眾的鬧劇真心夠癲狂,以及是挑戰(zhàn)與迎合主流尺限的大開性玩笑,制造性狂歡的某種觀眾消遣作品,原著足夠支撐結(jié)構(gòu),經(jīng)得起造,愛俗的觀眾會笑得很開心
比預(yù)告片好看很多,或者說看完電影才能get到預(yù)告里的喜點,和前幾部不一樣的是,這里面很多是情節(jié)包袱和笑點,和那種“馬什么梅”“你過來啊”那種即時笑點還不太一樣,事實上有點被才倫老師圈粉,感情戲很充沛。大翰導(dǎo)演實在有點帥,能靠臉吃飯別搶我們這種只能靠才華的人的飯碗了行嗎?
開心麻花,直男最愛,錢和女人是永恒的主題,一身毛病的主角都要經(jīng)過重重考驗成為更好的自己,一部兩部覺得新鮮,看多了就有點審美疲勞…藍色小藥丸引起生理不適,黃才倫有點女裝大佬的意思…
什么沙雕電影…
驚天的難看,我求求開心麻花不要再拍有錢人的故事了,已經(jīng)不是東宮娘娘烙大餅,是女媧娘娘烙大餅了!父子3P梗都出來了,高潮部分竟然是三對男女吃了春藥后玩SM,說是低俗性喜劇感覺都是侮辱性喜劇,畢竟性喜劇一般還能有一兩個帥哥,這里一堆丑逼主演還瘋狂賣肉給大特寫,誰要看啊!盧靖姍跟男主在床上嬉戲的那一段,我真他媽希望吳京能端著沖鋒槍進來解救她,救出去以后再丟一個原子彈夷平整座島吧!
開心麻花出品,凡是沈騰主演的,就可以一看,別的暫時不用。
輕喜劇,算不上爆笑,整體劇作很完整
就笑點之密集來說,其他國產(chǎn)喜劇絕對沒得比,然難得的是,今年兩部麻花喜劇齊心抨擊拜金主義,《首富》是七傷拳,拳拳猛擊要害;《姑媽》是化骨綿掌,掌掌和你玩陰柔。黃才倫真是長了一張喜劇的橡皮臉,你早該紅了。
在他的變身/偽裝之下,看到了身邊人洋相百出,為錢失衡的丑態(tài)。他樸素的良知喚醒自我,以更平和的心態(tài)對待金錢。他在精神上達成了自我和超我的和解,完成了本我的成長。
隨著開心麻花的作品不斷搬上大銀幕,感覺一部不如一部了,完全是為了搞笑而搞笑。
這片竟然還有IMAX格式
全片就是一出鬧劇,電影化的非常糟糕,所有的笑點都透露著溢出銀幕的尷尬生硬。然而這又有什么關(guān)系?只要把給屌絲擼管那一套精神價值觀學(xué)好,把女性物化,把反智主義貫徹到底,你就能大賣,就能成為“成功”的喜劇。什么拍三下肩膀就是暗示啪啪啪了,你們惡不惡心?恬不知恥的把這種東西拿出來賣,說編劇不上網(wǎng)那是假的,好一個米兔時代的真性騷擾電影!
李茶身為屌絲卻能迎娶富二代,因為他有個有錢的姑媽。杰瑞毫無本事卻抱得美人歸,因為他有個有錢的爸爸。小夕不喜歡胖子,卻仍然和胖子在一起。她不喜歡胖子,但喜歡有錢的胖子。你看,外貌和內(nèi)在在金錢面前一文不值。黃滄海工作多年仍然是小職員,扮成姑媽就一呼百應(yīng)。莫妮卡地位尊貴衣來伸手,換身衣服就被人呼來喚去。你看,只要有錢就什么都有了,如果沒錢你就什么都不是。人們尊重的不是你,而是錢。為了錢,梁友德秒變梁無德,喪盡天良。為了錢,王安迪可以猥褻下藥,甚至接受一妻兩夫。酒??诳诼暵曊f要尊嚴,卻還是替人下藥,因為捍衛(wèi)尊嚴的結(jié)果就是只能做一個酒保。諷刺的是,沒錢的個個是壞蛋,最有錢的莫妮卡卻是好人。你看,窮人都是萬惡的,尊嚴、善良、正直從來只屬于有錢人。PS:摘了眼鏡就認不出來了,這招是
拋開三觀上對女性和跨性別的態(tài)度不說 但就劇作本身 不僅脫離了現(xiàn)實認知基礎(chǔ) 甚至在劇本邏輯上都有很大問題 以丑為笑不是喜劇的唯一特征 為升華而升華更說明了編導(dǎo)水平的不足